青校心得体会

2024-04-24

青校心得体会(共4篇)

篇1:青校心得体会

青校一直一来就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每当看到班上的同学上青校了,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羡慕。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想上青校首先做好自己,努力学习,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充分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终于,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的信阳师范学院第48期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培训班的培训。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11年4月25日。当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共产主义理想殿堂——理科楼报告厅。我们青校一直以来就是非常严格,非常严肃的,而在这样一个气氛严肃庄严的殿堂里面并没有让我感觉到任何的不自在和不自由,反而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静和归属感,这个时候我清楚的意识到我找到了组织。4月25日举行了一个简约但不简单的开幕式,校团委副书记武治国,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少峰等领导老师出席了开幕式,并给予了我们鼓励以及希望我们认真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的愿望。我们同学也是深受鼓舞,更加鉴定了我们努力学习共产主义思想以及精神,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信心。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少峰为我们开了第四十八期青校的第一堂课,丁少峰副部长一直以来是我们青校的大力支持者和推动者,几乎每一次青校的第一堂课都是丁少峰副部长来为我们讲解,这一次同样不例外,作为第四十八期青校学员感到非常的荣幸。

第四十八期的第一堂课丁部长为我们讲了题为:《做学习型党员,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报告。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这样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形式简单但是内容极其丰富。

首先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人类创造和发展传承的过程历史,而这创造和传承都离不开学习;然后学习是决定国家、民族、政党、组织、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力量来自哪里?力量来自学习,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学习断了,力量来源也就没有了桥梁。最后学习是一个国家、政党、个人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学习是时代的潮流,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17大提出来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正式确定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从全党的政策理论部署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建设学习型政党重要而且紧迫。加紧学习党的各届人大会议提出来的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将会是我们伴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往我们党更高目标发展的重要工作。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呢?

第一点: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肯定了学习的重要性。动力力量来源出自我们的学习,打好基础,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好好学习。

第二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昂首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放弃学习。没有任

何国家和组织可以不用学习,不用成长。不学习,不进步早晚会有一天会被世界民族之林压倒在深密的雨林。

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90年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经验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为社会主义奋斗的道路,有正确有错误,这些过程当中得到的经验的是其他所有政党都无法匹敌的,甚至有他们会有一天来模仿我们的经验。经验不能代表所有,但是他却是实践的证明,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实情,国情,党请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党请也同样如此,国家的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提出新的解决措施。

第五:,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党是一个先进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党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始终更好更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发展,在发展中才不会倒退,才不会落后,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导中国发展进步。

第六,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组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便,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此,将我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助于我党把握客观规律,并加之创新,指导我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走在时代前列,把基层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将之落实到基层。在全国范围内,我党有七千万的党员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基层党组织中。要把我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各基层党组织中,经常性的组织党员学习,把组织学习作为一项长久性的、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对党员不断教育,做好党性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将党的思想和新思路及时地传达给每个党员,及时为每个党员敲响警钟,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保证每个党员始终走在人民的前列,保证我党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愿我党能尽快建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引导中国发展进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马克思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特征。马克思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习型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方向。我们的党就是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所以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才能保证我们不脱离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重点,就像之前说的,我们党是以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重点就是不能脱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根本目的是利用马克思立场观点来分析当前的实情、国情、党请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建设的过程,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主要特征就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是具有世界眼光的政党,还是容易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同时还是善于把握规律的政党。

在丁少峰副部长的讲解过程中,课堂不时传来笑声,丁绍峰副部长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睿智让我们学员钦佩和折服。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东地区,亚非地区的各种战争扰乱着社会秩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的完善自己,为我们党出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讲是校党委副书记高建设为我们讲解《学会科学思维——兼谈诚信》。高书记运用幻灯片为我们展示自己的一些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高书记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阳光积极的人。

高书记首先从思维的概念和我们讲起。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这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事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维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态。形象思维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能够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本质。思维方法

篇2:青校心得体会

青校结业心得

第40期青校结业了,虽然已经交上了一篇5000字的心得,但是那是从网上找的,非原创,而且太书面化,现在我就从自身感受方面谈谈心得。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主讲人反问的那几句话: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我想问的是你有没有系统地读过《资本论》?有没有读过马克思写的关于青年择业观的演讲?有没有读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人说共产党黑暗腐朽,你有没有读过毛泽东的《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选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我们党的理论建设……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觉得他说的确实很在理。还有一次是“身边的榜样 先进事迹报告会”,传媒学院的武斐作为“神七”航天展的解说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淡定,她的专业、她的自信……

同时还要感谢以下导师:刘帆老师.你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我,你为了赶回来给我们上课,在外地出差,花高价票飞回来,而且教我们是没有工资的.你下了飞机直接赶到教室,当时我们都能从你的脸上读出旅程的风尘.谢谢你,尊敬的好老师.华威家具总经理汪洪坤老师,你讲了你从农村出来打工到干自己的实业,一步一步艰辛踏实.你给我们的榜样是踏踏实实做事和做人.卢荣贵老师.劳动人力资源培训师.你给我们开阔了视野,讲到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式,上海发展的经济,我们和国外的文化差异和礼仪等.还有课堂上你能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课上完后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创业计划书.当我把作业写好发你邮箱后很快就收到了你的鼓励和称赞.真是太感谢了!营销专家陈明老师,你把营销讲的那么生动,让我们每个同学都茅塞顿开.原来销售可以这么做.谢谢你的无私奉献.还有你和蔼可亲的亲和力.王建平老师,教我们如何写商业计划书,特别是你亲身的两次创业经历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科学家高登义老师,讲了到南极趣闻.也讲到今后各国会去南级争夺资源.给我们展示了企鹅的美丽照片.让我们对科学无比崇敬.御香苑董事长王建华.你在国外留学感触到中国人在国外不公正待遇回来创业,从卖牛肉开始到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你的中国强的梦想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学员.我们肩上的胆子很重,但我们一定要肩负起中国强这副担子.特别要感谢的是刘蓉老师,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有你辛勤的付出,你的亲切微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你都笑的那么美.那么让我一见难忘,真的,现在都结业快一个月了,我的眼前还时时闪现出你好看的笑容,这是我人生中见过的最美的微笑.那么亲切.那么友好.那么叫人难忘!还有得金牌最多的体育冠军杨杨老师.你们俩的笑容笑的是那么由衷.在我的心里深深打上了烙印.杨杨老师给我们讲课的体会是努力进取,低调做人.在奋斗中不断的总结然后取得进步.

篇3:药库管理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我院从1992年开始加强对药品的科学管理, 并于2003年开始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在人力、财力、资源和信息之间进行最佳配置, 取得了明显的收益。现将药库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加强药品的采购供应工作

(1) 医院在医疗活动中所需药品、化学试剂等必须由药库统一采购、统一管理, 不允许其他科室或个人自行与厂商联系购买。 (2) 本院药品采购品种是以本院基本药品目录为依据, 严格执行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招标采购规定进行遴选。

2 基本用药采购原则

(1) 严格按照药事管理委员会审定的《番禺区中心医院基本用药目录》 (以下简称《用药目录》) 采购中标药品。 (2) 列入《用药目录》但未中标、无替代品种、临床确须使用的药品, 为防止采购额超过上级规定的比例, 药剂科采购时进行严格控制, 按照《临购药品计划申购管理办法》, 由临床科室填报《临时购药申请单》, 科主任签名确认, 药库审核、药剂科主任初审后, 报主管院长审批, 西药库按照申购数量进行采购。《临时购药申请单》当次有效。 (3) 非GMP层次的药品、未中标且有替代品种的药品, 原则上不采购。 (4) 国家规定不实行集中招标的中药材、特殊药品 (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 , 按照原有采购品种与采购渠道进行采购。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材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饮片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在包装上还得标明批准文号。 (5) 因临床抢救急需的药品, 由科主任填写申请报告, 药剂科主任签署意见, 可先采购, 后补办进药手续。 (6) 因临床急需或科研新面市品种, 临床需要新增加的临时品种, 即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休会期间不能讨论的药品, 由科主任填写申请报告, 由药库、药剂科主任签署意见, 并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采购或向其他医院调拨。 (7) 首次引进的药品, 对生产厂家要进行资格审查, 严禁采购“无批准文号”、“无注册商标”、“无批号”、“无有效期”、“无厂牌”的“五无药品”, 严禁采购化妆品等非治疗性物品及无国药准字号的药品。 (8) 在药品采购活动中, 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收受回扣。

3 新药引进原则

(1) 未在《用药目录》内的中标药品, 如需引进必须经过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 为了控制医保药品的比例, 凡不属医保用药的, 除临床必须外不予采购。 (2) 未在《用药目录》内, 也未中标的药品, 原则上不予采购。 (3) 根据广州市卫生局的:“各医院使用中标药品 (包括常规采购药品与新特药品) 比例不得低于90%”的要求, 由各临床科室和药剂科主任严格掌握新药的申购, 我院基本上控制在99%以上。 (4) 非GMP层次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采购。

4 药品采购供应公司的确定原则

(1) 我院原则上保持现有主要供药渠道 (医药公司) 不变, 尽量不开新户。新开户时, 必须确定供货企业的法定资格及质量信誉。 (2) 我院现用各种预防性疫苗均在番禺区卫生防疫站采购。 (3) 我院现用各种毒、麻药品及特殊药品均在广州市医药公司、国药控股集团广州有限公司、番卫药业有限公司采购。

5 基本用药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1) 药库药品管理员 (由科主任指定1人) 根据医院每月每种药品消耗的数量, 在院内网上编制药品采购计划, 库存量不宜太大, 常用药品控制在15d, 其他药品30d, 以减少医院流动资金的积压。 (2) 药品采购:按每月25号盘点后所做的报表定制下月的采购计划, 计划由主管院长、药剂科主任、药库负责人审核签名后方可进行采购。药品采购计划每周2次。一般每周1、4编制计划, 由药品采购员在网上报计划, 每周2、5医药公司送药验收。 (3) 药品库存结构调整:针对如何更合理地编制每次的药品采购计划, 应对库存药品进行分类, 并对部分药品进行数量调整, 使药品的总品种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做到了既保证临床用药又减少了药品的积压;同时使得每周进药的品种数量和总价也相对稳定, 避免了采购员、药品管理员和药品会计的工作量相对集中或松散, 减少了不必要的加班。具体有: (1) 抢救药品 (如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注射用硝普钠等) 作计划时可以3个月用量为准; (2) 生产厂家稳定、供药渠道稳定的药品作计划时可以1个月用量为准; (3) 病员数量稳定的药品 (如高血压患者用药厄贝沙坦片、糖尿病患者用的二甲双胍片、乙型肝炎患者用的拉米夫定片等) 作计划时可以1个月用量为准; (4) 受临床因素 (如医师的更换、用药习惯等因素) 影响较大的药品作计划时可以1周用量为准; (5) 基本用药 (如维生素B1片、氯苯那敏片、维生素C片等) 作计划时可以1~2个月用量为准。受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影响 (如夏天游泳引起的红眼病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 做计划时宜以半个月为准。

6 药品的验收入库

(1) 药品采购员把发票和随货同行单上的每个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供应公司、生产厂家、按审批的采购计划逐一核对验收并签字。 (2) 药库保管员按照发票和随货同行单对每种药品 (或化学试剂) 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批号及使用有效期进行核对, 符合规定者予以验收入库。药品入库前要严格验收药品质量, 严防假药、劣药流入医院。 (3) 本院自制制剂必须是经药监部门批准, 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后, 并经本院药检室检验合格后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章第二十五条:“特殊情况下,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临督管理部门批准,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外院自制制剂必须经广州市药监局审核备案, 并取得批件号后方可购买。批件号有效期为1年, 到期需从新申请。 (4) 严格执行价格政策, 药品会计在收到物价部门药品调价通知后应按执行日期输入新价格, 保证药品价格的严肃性和财务科对药库、药房库存药品调价的核算。

7 药品发放

(1) 各药房领用药品:门诊中、西药房, 住院药房的组长把领用的药品输入电脑, 再将信息传送给中心药库药品出库员, 药品出库员根据传送过来的信息 (药品名称、规格、数量) 打印领用清单, 药库保管员按清单发药并进行核对, 清单一式两份, 分别由药库和领用部门留底备查。 (2) 科室领用药品:药品出库员根据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发的领药目录单, 打印科室药品出库清单, 由委托领用人签字确认, 药品出库员发药。 (3) 社区中心领用药品:药品出库员根据社区中心主任或护士长签发的领药目录单, 打印社区中心药品出库清单, 委托领用人签字确认, 药品出库员发药。

8 药品的日常维护

(1) 积极主动地处理好近效期药品和积压药品是药品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药品管理员应对已积压和近效期药品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药库对积压和近效期药品是通过电脑生成效期报警, 设置为210d (即药物效期到210d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警) , 药库工作人员在院内以电话通知的方式告知使用科室;与临床科室、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密切的联系, 经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尽快地将积压药品用于临床。有效期在半年的药品原则上不再购进, 在库药品效期半年内并且滞销的要求医药公司退换, 避免了医院的经济损失。 (2) 加强药品出入库帐目核对: (1) 药品会计员根据随货同行及发票单进行电脑入库, 打印入库单后, 由药品会计员按入库单对每个入库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供应公司、生产厂家等逐一核对验收, 对有疑问和错误的可及时纠正记录, 以避免因入库输入错误而造成的帐物不符。 (2) 药品出库员先根据各领药单位填写的领药单进行电脑出库, 打印出库单后, 由药品保管员按出库单进行药品发放核对工作, 领药单位再根据出库单对所发药品进行核对, 有疑问和错误可及时纠正, 以避免因出库输入错误而造成的帐物不符。 (3) 核查药品库存:随着药品品种的不断增加, 库存药品也相应增加, 用药量的增加及领发药频率的加快, 都在一定程度上给药品的帐物相符率带来困难。为了尽量达到工作指标, 经常对药品帐物相符率进行抽查, 并每月进行盘点。根据电脑记载数据, 对库存药品进行清点, 如有帐物不符时, 尽快查出原因, 并进行纠正, 避免因错误的累计和因时间过长而增加查帐难度。通过这样的措施, 我院药库达到了特殊药品100.0%、普通药品99.5%的帐物相符率。 (4) 库存药品进行了色标管理:药品管理员将药品存放区域用醒目的色标牌进行了划分, 以减少不必要的差错。 (1) 红色标牌———已报废药品, 待报废药品; (2) 黄色标牌———待退药品, 待检药品; (3) 绿色标牌———常温待发药品。

9 药库的分区管理

为了加强药库的药品管理, 非药库人员是不能进入药品存放区的, 为此我院将药库用色标进行了明显的划分管理: (1) 入库待验药品库 (区) 、退货药品库 (区) ———黄色; (2) 合格药品库 (区) 、零货称取库 (区) 、待发药品库 (区) ———绿色; (3) 不及格药品库 (区) ———红色; (4) 药库办公区———蓝色。

1 0 小结

篇4:拨云睹青校衲史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是一句俗传之语,说的是中国各朝修撰的二十四部史书卷帙浩繁,事件人物众多,难以厘清说明白。其实,这源于南宋丞相文天祥在被俘后答复元朝丞相博罗劝降时的反问。据文天祥狱中所撰《纪年录》记述枢密院引问的情景,当时通事问他:“汝有何言?”文天祥答曰:“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博罗抓住文氏所说“天下事有兴有废”,问道:“你道有兴有废,且道盘古王到今日,是几帝几王?”用意让文天祥从盘古缕数到元世祖,这样就等于承认了元朝为当今全中国之主。不料,文天祥窥破其意,作色回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非赴博学宏词科,不暇泛言。”提醒博罗,这不是科场考试而是被俘受审,十七史中所记载的朝代兴亡隆替、人事荣枯浮沉、评骘是非曲直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从而不卑不亢地回避了正面作答,也对元朝表示出轻蔑的态度,驳得博罗哑口缄言。延至清代,始有二十四史之谓,因而此话也被引申为“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以“正史”作为史籍分类,始于《隋书·经籍志》,后世各朝陆续增加,至宋代定为十七史。雕板书虽唐代已肇其端,但未形成独立形态。宋代立国以后,重文轻武,雕版印刷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太宗淳化、咸平年间,诏令选官分校《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校毕分送杭州和国子监镂版,为正史刊刻之始。终有宋一代,次第校刻十七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五代史记》。明代,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称为二十一史。至清乾隆四年(1739),下诏开雕全史,增加了《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是为武英殿本《钦定二十四史》,共三千二百余卷,四千余万字。二十四史因系国家所颁修,主要以纪传为体轨,且年代相接,古今贯通,被奉为“正史”。

累世刊行的二十四史版本甚多,目录学家王绍曾撰有《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讲述颇详。汇刻本约为六种,即宋绍兴本《眉山七史》、元十路儒学合刻本《十七史》、明南监本《二十一史》、明北监本《二十一史》、明汲古阁本《十七史》、清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南宋《眉山七史》所刻为南北朝七部史书,即《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虽为私家刊本,但因刊刻年代早,较多保存了史书的原貌,少有后世辗转翻刻出现的讹误,元代以后递有修版。元代官刻书首推国子监本,正史以《元十路儒学合刻本十七史》最为善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以为:“宋本以下,元本次之,然元本源出于宋,故有宋刻善本已亡而幸元本犹存胜于宋刻者。”明嘉靖年间,南京国子监以所存宋、元旧版加以补葺,刊成《二十一史》,世称“南监本”,多存宋、元旧椠原貌。后因书版残损漫漶,明万历年间,北京国子监据南监本缮写刊刻,世称“北监本”,虽行款整齐,终不如南监本近古且少讹字。明末清初,毛晋刊刻《十七史》,为私家刊本,世称“汲古阁本”,其书多据宋、元旧版,并加以考校,但质量不一,有的史书校对草率,被清代学者指摘,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改讹补脱,去衍正疑,遂为后世所重。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校刊《十三经》毕,开雕《二十一史》。因《明史》成雕在先,又下诏增刻刘昫《旧唐书》和从《永乐大典》中辑刻薛居正《旧五代史》,合为二十四史,世称“武英殿本”。由于校勘粗疏,讹脱严重,尽管号称精审,并重加校订,但终难餍人心意。道光四年(1824),新修殿本,校补漫阙,但多为浅学误改,因此更不为人所重。延至清末,同治年间金陵、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舍殿本而据汲古阁本合刻《二十四史》,世称“五局全刻本”。局本二十四史为超越殿本,各局延请一些著名学者担任校勘,并参考别本,吸取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学者的考订校改底本,虽有的史书校刻较精,但质量参差,失误处亦复不少。此外,光绪年间,还有同文书局本、竹简斋本、史学斋本、五洲同文书局本的石印本;新会陈氏的翻刻本;图书馆集成局活字排印本等《二十四史》先后问世。总之,清代官刻、私刻的正史虽多,尚乏善本可陈。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屡被翻刻影印,流播甚广,慑于其为钦定“官本”,文网严苛记忆犹新,因此清代学者未敢轻易置喙,多采取回避态度,不得不提及时,仅以“时本”、“别本”代称,闪烁其词,不敢轻涉雷池。辛亥革命以后,开藩撤禁,学者可以畅言无忌地对殿本摘发纠谬,严加抨击。前修未密,后出更胜。整理全史,校勘辑补《二十四史》成为有识学者的共识。张元济义无反顾地担荷起此任。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晚号涉园主人。浙江海盐人。近代著名出版家、目录版本学家、校勘学家。进士出身。积极参与戊戌变法,被革职后,襆被南下,1901年进入商务印书馆,致力于出版文化事业。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张元济以昌明教育为己任,锐意进取,适应时代发展,编印教科书和工具书,出版《汉译世界名著》,并先后主持辑印了《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景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大型古籍丛书,意在“为古人续命”,传播中华文化不遗余力。

张元济怀有校订《二十四史》的夙志,在《百衲本二十四史序》中他说:“长沙叶焕彬吏部语余,有清一代,提倡朴学,未能汇集善本重刻《十三经》、《二十四史》,实为一大憾事!余感其言,慨然有辑印旧本正史之意。”为此,他做了充分准备。1909年,为筹备辑印《四部丛刊》多方寻求珍本古籍时,对《二十四史》的珍贵版本也在留心搜求之列。清末四大藏书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第五代传人瞿凤起在《铁琴铜剑楼和商务印书馆》一文中曾回忆,他十二岁时张元济携孙毓修驾舟赴常造访其家,与其父瞿启甲商借瞿氏藏书,以善本相饷,依书摄影,以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之用。在此前后,主持馆务的张元济憾以冗务猬集,无暇兼顾《二十四史》的辑校,难以全力以赴进行这项工作。为了搜访最早、最好的底本,张元济“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驰域外。每有所觏,辄影存之。后有善者,前即捨去。积年累月,故得有较胜之本。虽舛错疏遗仍所难免,而书贵初刻,洵足以补殿本之罅漏”。张元济曾三次出访东瀛,1928年10月15日至12月2日,张元济以中华学艺社第五次学术视察团名誉社员的身份第三次赴日出席日本学术协会第四届大会,并乘机访书。中华学艺社是留日同学于1916年在东京创设的学术团体,以昌明学术、交换知识为宗旨,与日本文教界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不少社员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其临时总干事郑贞文即其中之一。他从1924年起担任日本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的中国委员,与日本著名汉学家和日本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有关系。动身赴日前,由中华学艺社东京分社干事马宗荣与日本有关公私图书馆联系,张元济用半年时间做准备,从日本公私图书馆目录中事先择定所需书目,以便抵日后按图索骥,提高利用日藏图书的效率。抵日后,张元济受到日本文化学术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与东、西两京学者如内藤湖南、狩野直喜、长泽规矩也、服部宇之吉、盐谷温等往还,在静嘉堂文库、宫内省图书寮、内阁文库、东洋文库、足利文库、京都东福寺公私图书馆和文求堂等私人藏书家处恣意浏览,借影流失海外的宋元孤本秘籍四十六种,以照相底片携归。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以日藏《三国志》、《陈书》、《新唐书》等与其他版本补配,如《三国志》商务印书馆已用元刊本摄影,后以衢州本校订,发现讹误滋多,遂以日本访得的宋绍熙刊本影印,其所阙《魏志》三卷则以涵芬楼所藏宋绍兴刊本配补。《陈书》采用眉山七史本,而北平图书馆此藏本仅存二十一卷,以日藏同式版本补配,堪与宋代原刻媲美。《新唐书》则是皕宋楼旧藏宋嘉祐小字本,1907年为日本静嘉堂收购舶载以东,此次被张元济乞照携归,以北平图书馆、商丘宋氏和刘氏嘉业堂所藏其他宋本缀合,成为一部完整的高质量的宋刻。

张元济以“书贵初刻”思想为指导,对善本精淘细漉,广罗宋、元旧椠,勤搜遍访,无间远近,不辞劳瘁。且不吝重值,求购珍本。《五代史》为北宋薛居正监修,其后约八十年,欧阳修撰《五代史记》。此后,薛修《五代史》通称《旧五代史》,欧阳所修的通称《新五代史》。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明令立《新五代史》于学官,薛修旧史隐而不显,遂渐散佚。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采用的是刘氏嘉业堂所刻“永乐大典本”,是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馆臣邵晋涵从《永乐大典》中辑录遗文,又取《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鉴考异》、《五代会要》等书辑补其阙,并参考新旧《唐书》、《宋史》、《辽史》等史籍和宋人说部文集、五代碑碣等近百种典籍,加以辨证,附于正文。又据《玉海》辨其卷次,遂裒然成编,使其书晦而复彰,散而复聚。张元济对《旧五代史》传世的四种本子对校,以为“诸本都不能出刘本之上”。后张元济又打听到金承安四年(1199)南京路转运司刊本尚存人间,于1930年刊登广告,重价征募此书。1934年再发广告征求,文中说:“百衲本《二十四史》中《旧五代史》,业经选定《大典》有注本,然仍愿出重价,蒐访原书,海内人士,如藏有旧刻薛居正《五代史》原书者,或借印,或慨让,全书固极欢迎,零卷散叶,亦所愿觏。”原书仍未现踪迹,迄未见获。后又得知歙县人汪德渊确有金刻本《旧五代史》,1915年货于广东书估,后为湖州人丁乃扬所得。于是辗转托人前往检寻,始终未得下落。此事张元济萦怀在心,形诸梦寐,直至1953年,暮境已臻的张元济探听《旧五代史》有出世之信,仍殷殷嘱托知情人丁英桂先生代为觅购,丁氏后人以丁乃扬去世后,其书下落不明回复。

为了校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张元济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傅增湘历数其成书之难:

当创议之初,或疑古代本传世日稀,诸史颇难求备。且卷帙繁重,沿袭滋纷,造端既闳,杀青匪易。君独奋厉图维,引为己责,招延同志,驰书四出。又复舟车远迈,周历江海大都,北上燕京,东抵日本。所至官私库藏,列肆冷摊,靡不恣意览阅,耳目闻见,籍记于册。海内故家,闻风景附,咸出篋藏,助成盛举。于是广罗众本,拔取殊尤,远者写仿以归,近者投瓻见假,而编排待定,端绪至纷。宋刻旧少完编,则别征残卷;秘籍世不再出,则取资覆刊。一史而同备数刻,必录其古者;无刻而兼用传抄,必选其精者。或合并异刻,乃完一书;或续获初镌,而弃前帙。凡此甄择之功,皆再三矜审而始定。

由于公私丛杂,任职商务期间的张元济难以全力以赴进行二十四史的校刊,直至1926年,即将六旬的他坚辞监理职务,拒收馆内酬谢,息肩荣休,杜门戢影,不闻市喧,专心致力于《百衲本二十四史》的校订。晓夜穷研,寝馈皆忘,历时十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卷帙恢宏、“扫除学术上二百年之阴霾”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当年专职参与《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工作的王绍曾在《试论张元济先生对我国文化事业和目录学的贡献》中回忆张氏夙夜兢兢、忘我工作的情景:

张先生极端重视《百衲本二十四史》的校勘工作,特地组织了十多个人在张先生住宅附近成立了校史处,由汪诒年、蒋仲茀两先生主持其事。一切工作都是在张先生的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张先生总校,我们这些人是襄校……一天中的校书成果,下班前向张先生汇报,明天清晨就发还原稿。一夜之间张先生不但全己过目,而且对凡有疑窦之处,都作了批示,要求覆核。张先生还经常亲自覆校,发现有漏校或无意中的误字,都一一指出。由于张先生督责綦严,所以参加工作的,谁也不敢有一点玩忽。使我感受最深的,张先生亲自雠校,穷年累月,无间寒暑,景印的底样上,往往蝇头细楷,丹黄满纸。我亲见张先生备用的殿本《二十四史》,精批细校,朱墨烂然。他就是用这个本子校读了《二十四史》多少遍。张先生用力之勤与精力之充沛,实在令人惊叹。

张元济博学通识,邃于流略版本与校勘。校勘《二十四史》心细如发,精审不苟,在广核群书、参以众刻的基础上,比勘异同,择善而从,取证细密,苟非坚确不移,不妄加改易。殿本《辽史·纪第一》记云:“太祖九年十月,钓鱼于鸭绿江。”元刻本作“钩鱼”。张元济援据《辽史·营卫志》和《辽史拾遗》中的记载,论证“钩鱼”是“辽主游畋之礼,凿冰取鱼,可钩而不可钓”,“钓鱼”之说与典章制度不符。“钓”字应是传刻中因形近而致误。堪称老吏治狱,剖断精核,明辨秋毫。殿本《南齐书·高帝纪》中记载:“刘秉少以宗室清谨见知,孝武世,秉弟遐坐通嫡母殷氏养女,殷舌中血出,众疑行毒害。”三朝本、汲古阁本均作“殷言中血出”。对此,张元济从研究异文、剖析事理、寻求旁证入手,提出:“‘言’字不可通。明监本改为‘舌’字。然其人生存,仅仅舌中血出,何足以云毒害?”宋刊本《南齐书》作“殷亡口中血出”,由于原版“亡口”二字略小,墨印稍溢,遂相混合,由“亡口”而误讹为“言”,由“言”而变为“舌”,愈离愈远,遂失本意。张元济又援引《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所载“义宗子遐,与嫡母殷养女云敷私通,殷每禁之。殷暴卒,未大殓,口鼻流血”加以印证,恰与宋刊本“殷亡口中血出”相合。“舌中血出”与“口中血出”,一字之差,情节大异,殿本踵沿监本之讹,其案情轻重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一字之析证,开显千古之秘,洞如烛照。眉山本《陈书》中“哥”字凡五见。张元济考证,此五个“哥”字,即古“歌”字,因宋刻本多存古文之故。张元济还以干支推算确定异文的是非,如宋本《后汉书》纪五中有“五月庚辰”的记述,而殿本“辰”作“申”。张元济以年代干支推算,本年四月有丙辰、丁巳、甲子、己巳、甲戌,五月不得有庚申,殿本作“庚申”实误。此类例子多不胜计,《魏书》中的“九之舞”、《北史》中的“锡衰之服”、《辽史》中的“汋者之人”,张元济都据《周礼》加以考辨,既纠正了时本缺失,又证实了旧本之可贵。正如傅增湘称誉的,若非“雌黄万卷,穿穴群言”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校勘《二十四史》的过程中,除对善本广为蒐采之外,还进行裒辑补缀、增补缺页、变残为全的工作。《南史》元建康道九路刻本刻书序中,四页中缺失一页,各家藏本皆同。张元济根据傅增湘在《永乐大典》中补录全文,使元刊《南史》成为全帙。同时,注意汲取当代学者研究成果,以弥补传世诸本的缺失。《魏书·乐志》中“刘芳上言:先王所以教化黎元,汤武所以”有缺页,由来已久,各本均如此。清卢文弨据《通典》补了几十个字,陈垣先生在《册府元龟》卷五六七“作乐门”中和《通典》卷一四三中作校补,共二百八十九个字。1944年,百衲本《魏书》重印时,即将此补上,以原书原字拼凑而成,连四周边栏,也保持古香古色,灿然盈眼。

张元济得时代之赐,“禁纲既弛,异书时出”,乾嘉时代学者难得一窥的珍秘之籍不时现世,过去以善本严鐍重扃、矜秘深幽的藏书家也时时以书相饷,随着印刷技术日新月异,过去影刻之书,现在可用摄影的方法毫发不爽地影印,其中描润的工艺可以把版本中漫漶之处描清楚,断阙之处补全,妙手回春,达到钩拓兰亭、可跬真迹的效果,使“续得版本视初印较为完善”,成为信今传后的本子,以续绝存真,扬学传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汇辑了《史记》等十五种宋刻本,《隋书》等六种元刻本,明刻本除《元史》外,《旧五代史》的《永乐大典》辑本也是明本,《明史》是清殿本,原刊本附入王颂蔚《捃逸考证》,均为正史存世最古最精的版本。1930年,此书确名为《百衲本二十四史》,“百衲本”,指采用各种版本、辑其残卷以成完帙之本,残卷补缀有如僧衣,故名。清初钱曾集多种宋版共成一书《百衲本史记》,宋荦把宋版二种、元版三种配成《百衲本史记》,傅增湘以不同宋本拼凑成《百衲本资治通鉴》,张元济定名《百衲本二十四史》即是师其意而用之。从1930年开始,中经“一·二八”淞沪事变,烽火频警,国难多故,张元济等人坚韧不拔,晨夕勿辍,直至1936年,《百衲本二十四史》全部印竣。全书分装煌煌八百二十册,一时叹为奇观,备受赞扬。在校勘《二十四史》的同时,张元济撰写了校勘记一百七十三册,成《衲史校勘记》,后因世变方殷,整理需时,1938年撮其领要,凡一百六十四则,辑为《校史随笔》出版,极具学术价值。傅增湘在《〈校史随笔〉序》中盛称:“如开万宝之库,倾龙宫之藏,片玉零珠,皆为瑰异,洵乙部之总龟,非仅丹铅之余录……盖君采获者,皆前人未见之书,故其论定者多千古未发之覆。阅之关开节解,如薙丛棘而履康庄,拨云翳而睹青昊。其开示后人之功,夫岂细哉!”王绍曾在《试论敢为天下先的张元济先生》中对学邃名隆的张元济备加推崇,高度评价《衲史》及其《校勘记》:“《衲史》的影印出版,不仅‘一扫学术上二百余年之阴霾’,就其广罗、宋、元、明善本之多,千补百衲之艰辛,与夫校勘之认真不苟,可谓空前绝后,千百年来未有之盛业。自乾嘉大师王(鸣盛)、钱(大昕)而后,以如此众多的宋、元、明善本及名家批校本校勘全史者,惟先生一人而已。其校勘成果,转出王、钱之上。”程千帆在致王绍曾的信中特别提到:“中华本(指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固有功,然百衲本不先出,则中华诸底本亦无以植其基也。”张舜徽把《衲史》与殿本加以对比,概括出殿本有讹、衍、缺、脱等十种严重失误,从而得出结论:“由此可以认识到《百衲本二十四史》在今天的所以可贵。我们称它为全史中最标准的本子,道理便在这里。”张荣华《张元济评传》中评价其建功流芳,高风共仰:“《百衲本二十四史》作为一项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与张元济的名字密不可分的;这就像西塞罗与古罗马演说术、牛顿与经典力学、肖邦与音乐浪漫主义或屈原与《离骚》、朱熹与理学、钱大昕与考证学等已成为惯语,昭示出人类文化独创力的恒久意义。”

2014年1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鲁迅先生藏《百衲本二十四史》,是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购藏的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首版为底本影印出版的。

物换星移,陵谷沧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历时二十年得以出版。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诉吴晗,要他和范文澜组织标点《资治通鉴》,于1956年校点完成出版。1958年9月,毛泽东又指示吴晗,继续组织标点“前四史”。1958年,古籍规划小组成立后,吴晗、齐燕铭、金灿然共同商讨,扩大为点校全部《二十四史》和《清史稿》。10月6日,范文澜、吴晗联名上书毛泽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得到批复,望即照此实行。此后,中华书局先后邀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各史进行标点,堪称“群贤毕至,专家咸集”,中经“文革”,众擎共举,通力合作,于1978年终于完成了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古籍整理工作,出版了精于校雠、足称善本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在校勘过程中,选取底本极为审慎,不拘一版,不迷信宋本,从实际出发,悉采善本。如《史记》以金陵书局张文虎校三家注本为底本,又校正了其不妥之处。《后汉书》、《南史》、《北史》以宋、元古本为底本,《汉书》用清王先谦《补注》为底本,汇集了唐代以后有关著作补颜师古注,并论各本得失。《三国志》用百衲本、殿本、江南局本和活字印本四种互校,并吸收清代各家校订。弃取全以质量优劣择善而从,校勘方法则不专执一端,灵活运用多种校勘方法,既有不同版本间的比勘,又有本史之内的前后校正,充分利用各种文献,广采前人成果,采用推理,勘订史文。除《史记》之外,各史均有前言和校勘记,以利学习研究,如《元史》校勘记二千六百余条,《宋史》校勘记多达四千余条。同时,各史均加标点分段,颇便阅览。对原本错讹或应删之字不妄改,而用圆括号小字标出,凡增添或厘正的文字则用方括号标明。人、地、书名均有标号,长篇文字低格别起,以醒眉目。注文用小字,易于观览。凡此种种,适合现代人阅读和征引。尽管有学者对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有所指疵,但数十年间,点校本《二十四史》相对于以往各种正史版本,仍是最适用的较好的印本。

年光逝水,岁序屡更。点校本《二十四史》当年整理时间跨度大,成于众手,体例不一,加上时代和文献资料的局限,逐渐显露出缺憾。三十年来,随着对传世文献研究的深入,善本和大量海外古本面世,出土文献、简牍的利用,检索技术的进步和学术环境不断改善,修订“国史”的条件日趋成熟。如汉简的出土,为《史记》修订提供了可能,三国吴简的发现,为《三国志》的修订创造了条件,魏晋墓志铭的发掘、明清档案的公开等,均为修订工作提供了帮助。

2006年,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启动。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博系统的两百余名学者参与修订工作,修订工程是原点校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修订工作在原点校本基础上展开,严格遵守在原点校本基础上进行适度、适当修订和完善的原则,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复核、文本校订,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最终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新的升级版本,进一步确立并巩固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现代通行本的地位。

2013年10月19日,中华书局举办了《史记》修订本全球首发式。此次修订,全面系统地校勘了北宋至清代有代表性的多种《史记》刻本,以及十余种日本钞本、敦煌写本,其中有“世间乙部第一善本”——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北宋景祐监本《史记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绍兴本《史记集解》、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南宋建安黄善夫刊《史记》三家注合刻本、南宋淳熙三年张杅刊八年耿秉重修《史记集解索隐》合刻本、日本藏六朝钞本、日本藏唐钞本、法藏敦煌残卷等,弥补了旧本之失,还充分利用《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汉书》等《史记》涉及的相关文献,以及各种旧注、类书引文、出土文献等,吸收前人的校勘成果,新增校勘记三千四百余条,处理文字涉及约三千七百字,其中增一千六百九十三字,改一千二百四十一字,删四百九十二字,移二百九十八字,改正原点校本排印错误三百多处,改订标点六千处。

上一篇:教育技术学导论简答题下一篇:面试技巧:照搬面经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