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

2024-05-08

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精选8篇)

篇1: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

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

对于考研逻辑的学习,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逻辑却是一直陪着我们成长的思维。出于中国人出题的方式和复杂程度的考虑,应对联考的逻辑试题,仅仅依靠我们日常积累的逻辑素养是不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考研教育网认为,学好逻辑关键要注重逻辑的学习方法,突破思维的瓶颈。

考研复习推荐阅读

・跨专业考研新闻传播学 只用四个月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记忆方法讲解

・心理学考研 各科复习重点解析及方法建议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考研复习经验

逻辑试题,总的来说分为形式逻辑和日常逻辑。形式逻辑更加注重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对于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的速度是大有裨益的,这是从时间投入和产出比率来说最符合经济规则。日常逻辑部分的学习,可能就不如形式逻辑见效快,这部分更多的靠的是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调整,日常逻辑的试题还是占较大的比例,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逻辑备考中我们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一个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通俗一点说,逻辑备考的目标就是做逻辑题做得又快又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在于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题,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提升;第二是对各类题的规律的总结和把握,掌握出题的规律和解题的技巧方法。当然这两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才有用,做逻辑题与弹钢琴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就形式逻辑来说,真假话推理要深入掌握对当方阵之间的关系,复合命题掌握前件和后件的关系以及相关之间的转化等等,熟练的运用,肯定能快、准、狠的解决掉形式逻辑相关试题。

但是有些同学学习逻辑一直达不到质的提升的一个原因是陷入了误区。我们必须及时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才能在考场中各个击破,不至于纠结半天,还得不出正确答案。

第一、忽视理论,怀着做出题来就行的心态。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错路。掌握逻辑的理论,并不是要考生去盲目的背诵什么是逻辑,逻辑的历史和发展。而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再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精通理论的前提下,结合试题,熟练运用,相关试题可以在20s左右的时间内做完。当然,对于形式逻辑来说,自己的摸索浪费时间的可能性比较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经验的传授,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盲目的题海战术。很多考生的观念是:多做题,逻辑就可以学好了。学习逻辑,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键是:多事多到什么程度?题又是做什么题?可能很多学生就回答不上来了。正如我前面所说,在多做题的前面必须加上“有选择有目标”。盲目做题的后果是你对逻辑彻底失去信心。首先我们必须在选择做有质有量的题,即真题。逻辑本来就是关于思维的学科,出题者肯定带有自己的主观意向,一般的试题可能会出现不够严谨的问题,要出好逻辑题很难。所以做真题对于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是最好的选择。还有,我们在自己薄弱的地方有目标的做题,一是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二是知道自己做题是为了巩固逻辑哪个知识点,在做完题之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的做题才是有效率的,有意义的。

既然选择,便只顾风雨兼程,有付出肯定有收获,考研教育网祝各位考生成功!

(中国大学网 )

篇2: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

什么是定势思维呢?看了下面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

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捶打状。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这样问他的学生。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这个学生答完,全班同学表示同意。这时候,就听教授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记住: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篇3: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教学质量

回顾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可明显看出,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成果,改变考生的思维定势,以检测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命题方式。命题者希翼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深入改革,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作先导。因此,研究这类命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有效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性思维,将有助于考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面向未来。

一、更新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是突破思维定势的前提。

突破思维定势、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课堂是体现教育观念的主战场,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着力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教学回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其个性发展的轨道,创设一种开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讲课、让学生评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自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定势的突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堂结构,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发挥创造性。课堂导语要新颖,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导语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影视作品、古代字画和古钱币、新闻事件等多角度切入;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使提问变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迪,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坡度,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课堂评价要多鼓励和支持学生各抒己见,对创新的见解要加以扶持和引导,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要给唯一答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哪怕是不太成熟,也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积极鼓励;课堂小结要精炼,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创造进行聚合思维训练的机会;教师要敢于和甘于把自己放在课堂的非主体地位中去,尽可能用少而精的语言进行启发、点拨、教授,真正把课堂的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发展和发挥的思维空间,减少教师固有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二、尊重历史,确保实事求是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根本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只有反面,没有正面,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叙述和评价,从而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如中国革命史框架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清政府不行,于是有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不行,于是有国民革命;国民政府不行,于是有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在这一思维定势下,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只有反面的东西,没有正面的贡献。

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高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超前性,高考要改变教材中那些陈旧、过时、导向单一、观点偏颇片面或“左”的痕迹明显的内容。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8题、2007年海南高考卷第18题、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17题和39题,都旨在引导广大教师和考生牢固树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理念,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结论。教师要把握高考命题的这个特点,侧重于“历史阐释”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历史学科精神,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突破思维定势。如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认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重新评价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

三、大胆引进,重新认识历史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手段

教师要留心史学研究的动态,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或与时政密切相关内容,相应引进大学教材或新近出版的历史著作中有创见、有发展的史论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科学认识。

为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可以适时引进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陈述的观点不一定和教材观点一致,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阐释能力。例如,在讲完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后,我引用了马克思和鲁迅的话:(1)“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技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2)“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祭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然后提出问题:“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说明了什么?”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经过争论和引导,学生最终达成了共识:三大发明在西方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强大杠杆,却没能推动中国完成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从而得出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新认识和新结论,也促使学生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思维定势。

四、运用理论,全面认识历史是突破思维定势的关键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往往根据教材叙述,只看到“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理论,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性、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性、消极作用、客观作用,从而全面分析、评价商鞅变法。在充分肯定商鞅变法的基础上,要看到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并进一步引导分析其消极作用: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破坏了文化发展;选错了政治体制方向,从而成为秦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并为后世君主独裁埋下了祸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教材叙述造成的思维定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必须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考查,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但是,学生由于受到文学作品、教材的影响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如人民版必修三教材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讲到,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黄宗羲猛烈地抨击君主集权,在同一个问题上,两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否定韩非的主张而肯定黄宗羲的观点。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分析、评价,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两人的主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都是进步的。

篇4:思维定势宜突破

思维定势指先前活动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情况不变,定势有助于个体快速地解决问题。但如果情境发生变化,它就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常出现被“懵”住的现象。

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犯过思维定势的错。据说牛顿曾经养过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他每天带着猫到实验室工作。当猫在实验室中待的时间长了,想到户外活动,牛顿就得停下手头的工作,给猫开门。多次之后,牛顿觉得开门很麻烦。于是他请人在门上开了一个大洞和一个小洞,以供大猫和小猫进出。牛顿为此很得意。

有一天,一位同事来访,发现门上的洞,问牛顿原因,同事听后哈哈大笑。牛顿不解。同事说:那个大洞,小猫也可以进出呀!牛顿恍然大悟。

有一位名叫卢钦斯的心理学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思维定势的发生。他邀请了两组成绩相同的同学,要他们用A,B,C三种容量的容器,量出所需要的水量D,共8个问题(表1)。

第一组同学从1题连续做到8题;第二组同学从6题做到8题。结果,第一组同学很快发现,1题到5题可用D=(B-A-2C)来解决。但他们在解决6题到8题时,没有采用更简便的方法。许多人还被8题给难住了!第二组同学因没有解1题到5题的思维定势,所以他们迅速采用简便方法D=(A+C)或D=(A-C)解答了6,7,8题。

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呢?第一,遇到问题,除了过去的方法,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第二,如果多次尝试未能解决问题,建议将问题放一放,可能会产生顿悟,就像阿基米德鉴定王冠那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篇5:如何突破数学思维定势

个体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教学时,了解、分析每名学生的状况,合理地安排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个性差异会造成学习效果的差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进行教学.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开拓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摇篮.

重视数学意识,扫除思维障碍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从容作答、轻松应对. 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通常会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进行思考. 如果题目没有要求我们把它化为一般式,我们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解答. 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3x + 2)(3x - 2) = 4时,我们就可以用开平方的形式直接求解,而不必化成一般式. 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解答此题.

篇6:突破思维定势的障碍

作为创新主体的个人,其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思维定势、价值观、感觉和个人形象障碍等思维因素的影响,必须克服这些思维障碍,才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本文谈谈思维定势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障碍,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

1、思维定势既是创新思维之母,也是创新思维的宿敌。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据说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你是不是已经从婚姻、抚养和血缘等角度开始推测他们之间的关系,感觉是不是很复杂?

其实答案很简单: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爸爸;另一个是他的爸爸即小孩的外公。为什么我们刚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想得很复杂呢?因为“公安局长”、“茶馆”、“与老头下棋”这些描述,使我们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出发,为公安局长预先设定一个男性身份,这样就把简单的问题想的很复杂了。这种预先设定的心理状态和惯性的思维活动就是思维定势,

人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一种判断事物的思维习惯和固定倾向,从而形成“思维定势”。

一位传统保守的母亲生下了一个叛逆的小孩,这位母亲就是“思维定势”,这个叛逆的小孩就是“创新思维”。首先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对法律法规产生的的思维定势有助于增强人们自觉遵守法纪;对道德观念产生的思维定势会使人自愿接受道德的约束;基于心理发展规律,对员工情绪管理形成的思维定势,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基于消费者心理,对客户沟通形成的思维定势,可以可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从而顺利实现交易等等。

其次,“创新思维”这个叛逆的小孩,天生就不服“思维定势”妈妈的管教,时刻想挣脱她的束缚去远走高飞,因而“创新思维”和“思维定势”又是一对生死冤家和宿敌。创新思维需要打破常规,而思维定势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常常对形成创造思维产生消极的作用。

思维定势可能都是在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但是当事物的内外环境变化时,仍然固守“正确的”定势思维却行不通了,甚至要吃大亏。有两个经典小故事很形象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一:一家马戏团突然失火,人们四处逃窜,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那只值钱的大象却被活活地烧死了。原来,当这头小象被捕捉时,马戏团害怕它会逃跑,便以铁链锁住它的脚,然后绑在一棵大树上。每当小象企图挣脱时.它的脚被铁链磨得疼痛和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小象并没有成功逃脱。于是在它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只要有条绳子绑在它的脚上,它便无法逃脱。因此,当它长大后,虽然绑在它脚上的只是一条细小的绳子,它也不会再做自认为徒劳无功的努力。

故事二:美国一位科学家在海洋馆里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玻璃板把一条具有攻击性的大鲨鱼和一条小鱼隔开。刚开始,这条大鲨鱼不断撞击玻璃,企图捕食隔壁的小鱼。无奈,玻璃隔板太坚硬,无论怎么发威,玻璃隔板丝毫未损。攻击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便放弃了。于是,科学家便把隔板悄悄地移开。意想不到的是,大鲨鱼再也没有攻击过小鱼。它们都温和地在各自的领域活动,互不侵犯。

篇7:考研逻辑题型复习突破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沿袭已久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这种僵化的思维,使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它是吞噬灵感的恶魔,束缚思想的锁链,禁锢创新的牢笼。有了这种思维定势,你就会与触手可及的发现擦肩而过,你就难以迎来近在咫尺的自由和光明,你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就只能胎死腹中。小象只要跨出勇敢的一步,就会迎来一片全新的天地,但它却没有跨出这一步,原因何在?就在于它认为“这竹竿是无法挣脱的”,这种思维定势根深蒂固,使它放弃了对自由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旦囿于某种定势,你就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在地上画个圈,“犯人”便不敢走出,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就是牢房;见“木吏”而不敢正视,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就是狱吏。多么可怕的思维定势!

倘使“六国”“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就有战胜强秦之势,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争割地以赂秦,最终被强秦各个击破。他们为什么不合力抗秦?就是因为六国君主都认为强秦是不可战胜的。多么可怕的思维定势!

诸葛亮失守街亭之后,司马懿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却大开城门,且在城楼悠闲鼓琴。司马懿则依据传统思维判定,如此城门洞开,其中必有伏兵,于是引兵而去,坐失天赐良机。多么可怕的思维定势!

但是,只要你勇敢地突破思维定势,一切“死结”也就迎刃而解,你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全新天地。司马光打破常规,用砸缸的方式成功地救出落水玩伴;哥伦布磕破蛋壳成功地把鸡蛋竖在桌子上;美国小女孩横切苹果“意外”地发现神奇而美丽的五星图案;香港一青年用刀劈开高尔丁死结顿然成为百万富翁。袁隆平不迷信科学界所谓杂交水稻是天方夜谭的定论,坚持进行水稻杂交试验,最终研制出水稻的杂交品种,让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他也由此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突破思维定势,必须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打破常规,方能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发展。而要创新,就需要有不迷信权威,不轻信传统的精神;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怕失败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布鲁诺不迷信众人都认同的教会所说的太阳围绕地球传的“地心说”,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日心说”,尽管他为此献出了生命,但事实最终证明他的学说是正确的。假如他没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他就不会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惜牺牲生命。

小象的故事,值得深思;历史的教训,应该牢记;成功的典例,令人向往。请举起创新思维的宝剑,斩断束缚迈出勇敢的一步的锁链。

篇8:突破思维定势审视教育看点

思维定势是指比较稳定的、习惯化了的思维方式方法。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能够帮助人们迅速解决问题,但在变化莫测的情境中,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势更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中小学教师突破思维定势,在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面敢闯敢拼、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用“另一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审视我国基础教育的每一“点”,中小学教师都可以“看”出一些名堂,并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历练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少赶时髦,热中求冷看热点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教师的大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喧嚣的世界,面对各类奔涌的教育思潮和眼花缭乱的时髦口号,中小学教师特别需要冷峻的目光。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集中于“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生减负”、“创新教育”等几个话题。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求证,中小学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人生体验进行审慎的冷思考。关于推进素质教育,与其跟着他人高喊“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如思考一下:面对“高烧不退”的教育热点,中小学教师可适当变换角度,热中求冷看问题,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和更加理性的教育行为。

二、冷中求新,出人意料看冷点

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便会引发问题。在一些中小学,总务后勤、教辅实验、档案资料等工作及其从业人员,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但留心观察后就会发现:学校在对外展示工作亮点时,最让人放心不下的还是学校的环境卫生是否整洁、亮堂,教学实验是否开齐开足,档案资料是否一应俱全等。随意乱丢的纸屑、垃圾,实验设施设备和相关记录的捉襟见肘,档案资料的残缺不全等,常让学校领导在参观者面前倍感难堪。由此,这样一个问题便浮出了水面:如何让学校的总务后勤、档案资料建设由幕后走向前台?还有,在中小学,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鲜花和掌声给了那些行为乖巧、喜欢抛头露面、听话且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忘记”了那些腼腆害羞、行为木讷、默默无闻的学生。对此,中小学教师是否意识到:对于成长中的孩子,雪中送炭的意义远远胜过锦上添花。中小学教师就该对弱势群体关爱有加,这是良知和职责使然。当然,“热”和“冷”是相对而言的。这就需要教师保持冷静的头脑。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某些事情或现象,因为是冷门,处于生活的死角,大家都没在意,也不看好,谁留意了,花了点心思,就能搞出点名堂来。

可见,研究与发现,需要中小学教师有勇于坐冷板凳的精神,能够耐得住冷落、孤独和寂寞。大家都奔热闹的场面而去,你却坚守苍凉的角落,一旦时机来临,用武之地也就来了。还有,召开家长会之类的活动,绝大部分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往往大谈特谈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很少顾及家长的需要和感受。这些教师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当你准备召开家长会,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有多少家长的心情是兴冲冲的,是期待已久的?如果大部分不是,是否该反思一点什么。家长把子女送往幼儿园的时候,每个孩子几乎都是飞奔而去,他们上了小学,升入中学,情形还是如此吗?如果有变,幕后的推手又是什么?常常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身上能不闪耀思想和智慧的光辉吗?

三、难中求变,展示新招看难点

难点俗称“拦路虎”,不搬倒,影响教师的进步、学生的发展。其实,难点具有相对性,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今天,中小学教育的难点主要有:“差生”的行为转化与品质提升问题;“空巢”学生、隔代养育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等。这些难点问题,有的具有永恒性,与教育现象共存亡,如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矛盾,学习理论与投身实践的冲突,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纠结等;有的具有时代性,是某个时期方针政策等因素的产物,如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爱的缺失等问题,就与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密切相关。对求解教育教学的难点问题,中小学教师不必挤独木桥,一窝蜂地从事某项研究或开展某项活动,应独辟蹊径,如选取某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解剖,或在确定主题之后进行一以贯之的跟踪考察,或变换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往往能“一语惊四座”乃至成就一家之言。

四、痛定思痛,反躬自问看痛点

学校教育的失误、失策,如歧视、刺激、伤害弱势群体(差生、贫困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等),漠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等,都可能致使学校教育走入误区。一些发生在中小学的出格事件,如“让学生互扇耳光”,“惩罚学生吃牛粪”等,玷污了学校和教师的名声。总体而言,我国的部分中小学过于看重分数对学生、教师、学校的意义。教师关心学生的分数无可厚非,但过于关心学生分数对教师和学校的意义,则不免显得自私和功利了一些。冷落差生,是这一自私心态的反映。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教师实际上部分承担着家长的责任。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成人、融入社会是第一位的,分数、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家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遗憾的是,我国的某些中小学似乎更看重学校和教师的名声,学生的成绩是他们与社会讨价还价的筹码。我们看到,以毁灭少部分学生的前程为代价(如教学过程中对差生不闻不问,不让学生参加考试以免影响班级和学校荣誉),而换取所谓学校集体荣誉和教师个人好处的事,差不多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了。教育是唤醒人性、净化心灵的过程,教育质量也是在学生走向社会20年以后才能看得比较清楚,一时的升学率或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教育质量的高低。由此,中小学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情感、行为异常的学生,努力“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问题是,某些中小学教师更容易在这方面犯错误,有的教训还非常深刻。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个人的成长固然需要一个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能做出令学生及其家长无法饶恕的事情。可惜,一些中小学教师难以在这方面理直气壮。显然,是学生及其家长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无知、无能行为买了单。

五、大胆质疑,自圆其说看疑点

“学贵有疑”、“从来如此,就对么”、“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为明天的信仰开路”。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因为司空见惯、从来如此、耳熟能详,人们往往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致不少中小学教师患上了“问题感受迟钝症”(对周围的事物感觉很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缺少发现问题的意识及其行为准备状态,工作中不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只会跟着教材和他人瞎起哄,在课堂上重复昨天的故事,充当“传声筒”、“搬运工”的角色,此类中小学教师是无法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的。中小学教师要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质疑是创造的前奏。红极一时的做法并不就是真理。譬如对师生的考核评价,量化打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果量化过度,则可能适得其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事情或问题,是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分的。品行问题、态度问题、情感问题等,谁也没有办法称轻重、论斤两。基于此,中小学教师不妨开展“中小学管理中的‘灰色地带’研究”,“师生交往过程中的‘难得糊涂’研究”等教育研究活动。凡事多留心,对各类现象多拷问,中小学教师就能在乱石堆中发现真金白银。

六、抓住关键,体现特色看重点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但如何建设,突破口选在哪里,却是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学校管理者可以在“中小学教师如何跨越成长的‘高原期’”、“中小学青年教师如何步入成长的‘快车道’”、“优秀教师的课堂魅力在哪里?”、“如何使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等课题中间选择下手的地方。对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探讨,应讲究策略,避免亦步亦趋。对某个重点问题的探究,如果在认识广度的拓展上已无多大空间,不妨在深度思考上做文章;如果他人的研究足够全面、深入,则不妨在案例精选上下工夫。总之,要体现有所不同。如探讨教师如何走出“高原期”这一课题,可提出“四个一”和“五个一点”的观点。“四个一”:瞄准一两位教育大师;凝练一两条教育思想;催生一两种教学模式;打造一两个教学精品。“五个一点”:通读一点国内外教育名著名篇,以教育大家的风范引领自己的成长;了解一点教育理论和实践大家,效仿、借鉴顶尖教师的教育实践范例,在“心有灵犀一点通”中提升自己的教育层次;关心一点教育政策法规,把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走向,力求通过政策法规的准确把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思考一点教育的成败得失,把工作经历转化为反思与提高的过程;提炼一点个人教育智慧,把自己殚精竭虑的问题、历尽艰辛做成的事,稍加提炼写成教育论文。从根本上说,教师不是匠人,应是思想家和实践家。

七、不求完美,但求抢眼看空白点

空白点往往与新出现的事物有关。新出现的事物,不乏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但也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要发现和研究的课题。如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下的管理创新、学校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小学生的教育、免费师范生能否扎根乡村从教等问题,就值得中小学教师们动动脑筋。

八、不落俗套,自成一家看争论点

凡争论不休的问题,大多“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言之有理而又不落俗套,中小学教师不妨大胆直陈己见。问题争议与认识误区或认识受限密切相关。认识误区一般源于人们对政策、要求、举措的误读、误解和误判,也与人们思维方式上存在的某些缺陷有关。某些人比较习惯于线性思维,容易陷入“非白即黑”、“非对即错”、“非赢即输”的认识陷阱,而在今天,需要倡导新思维:双赢、共赢;人世间,有敌人、有朋友,也存在非敌非友的状态。应该看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确实也存在少数“非对非错”的成分,无法用“对”或“错”加以评判,如何处置,着实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凡此种种,中小学教师自然可以探讨一番。

上一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保育员下一篇:个人背景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