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2024-04-16

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备餐间卫生制度

1.备餐间专人负责,个人做到“四勤”、“三白”。

2.进入备餐间前要二次更衣和消毒手。

3.备餐间不得放入杂物和私人物品。要保持环境清洁。进出备餐间

要随手关门。

4.每日要对备餐间台板、操作台、保洁橱、地面等进行彻底消毒。

先用清水擦洗,再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的有效氯消毒。5.备餐间餐具、用具要专用(有明显标记)。

6.备餐间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

7.生食及未消毒餐具、饮具、盛具等不得入内。备餐间发放的食具、饭菜、点心应做到在盛器上加盖或用纱布罩好。

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保持菜房内外及周边环境清洁整齐,消除蚊蝇滋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

内无尘、无蛛网、无油垢、无鼠、无蝇、无异

味。菜渣、垃圾、污物等应密封装并及时清除,蔬菜分类上架,保持通风良好,块状菜用筐装不得堆入在地面。凉粉、豆腐、带等应用清洁无毒的用具盛装(不得使用硬塑料筐)并防蝇防尘。禽肉食品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不得接触污水。肉及内脏、小杂、下杂分开放置。

二、粗加工人员应当认真检查待加工蔬菜肉类品,发现有毒如发芽、发青的土豆等、有害、变色、有异味、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并立即将其搬出加工间,防止污染。

三、蔬菜加工按一拣拆、二浸洗、三加工的顺序加工。蔬菜切配前应先冲洗浸泡10分钟以上,再经充分冲洗。禽蛋类在使用前应当对其外壳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肉类、水产品类、蔬菜类食品原料的清洗必须分别在专用清洗池内进行。肉及内脏、小

杂、下杂分开清洁干净后分开放入冰柜贮存,生与熟,半成品与成品分类入冰柜,防止交叉污染。

四、切配加工必须在专用操作台上进行。切配加工后的食品原料应当保持整洁,放在清洁的专用容器内,并分别放置于货架或垫板上,不得直接放于地面。当天切配的食品原料应当天烹调加工。刀、墩、抹布、容器要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记,使用后要清洗、消毒、菜墩立放于通风、干燥处,并有防蝇,防尘装置。

五、荤、素食品原料的盛放容器和加工用具应严格进行区分,并有明显标志,做到分开使用。使用后应洗净,定位存放。

六、保持泡菜坛清洁卫生,做到坛沿干净,坛沿水不混浊,泡菜不生花,并保持泡菜特有的香味。

七、定期擦洗冰柜,保持内外清洁卫生,保证贮存的食品无异味不变质。贮存的食品做到先进、先出。绞肉机等机具使用前应先清洗,使用后应拆洗干净做好防蝇、防尘工作。

八、加工过程中的菜渣应装入废弃物容器,不得有意丢弃在地上。更不得扫入下水道。加工后应及时清理废弃物,并做好台

面、地面、机器设备及工用具等的清洁工作。

九、按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食堂仓库管理制度

为防止食品污染,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以利保管员做好库房工作,特制定库房管

理制度。

一、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必须保持库房内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做好防火、防尘、防鼠、防虫蛀、防霉变等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二、所有食品入库前必须严格验收,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不得入库,验收后认真做好登记,入库食品应注明食品名称,采购时间、数量、保质期。做到出、入库记帐,帐物相符。

二、坚持食品与杂物、生食与熟食、半成品与成品分开存放。无包装的食品与调料 必须用无毒无害、清洁干净的容器盛装加盖,并标注品名。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离地隔墙20厘米(至少)存放,摆放整齐,货架整洁干净,地面清洁。食物、食品不落地,做好防潮、防霉、防鼠工作,每天清扫,库房卫生无异味,保持良好卫生状况。

四、食品出库时检查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坚持食品先进先出原则,缩短储存时间。

五、每天要对库存食品进行检查,整理。重点检查食品有无霉变、腐败

变质、包装有无损坏及保质期是否到期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处理 意见,及时处理。

六、库房禁止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类物品。禁止存放外观与食品类似的有毒有害物品。禁止存放个人生活用品或临时存放其他非食品货物。

七、库房保管员需持健康证上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按照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做到服装整洁,不在库房内吸烟。

篇2: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

2.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保证出售菜品前色、味、形必须正常,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3.操作时保证存放、夹取食品的容器、工具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密闭保存,以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4.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

5.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裱 花 操 作 卫 生 制度

1.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宜戴口罩。

2.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裱花操作无关的活动。

3.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4.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5.蛋糕胚应在专用冰箱中贮存,贮存温度10℃以下。

6.裱浆和新鲜水果(经清洗消毒)应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7.植脂奶油裱花蛋糕储藏温度在3±2℃,蛋白裱花蛋糕、奶油裱花蛋糕、人造奶油裱花蛋糕贮存温度不得超过20℃。

餐具清洗消毒操作制度

1、客人使用过的餐具,经服务员收送到厨房洗碗机水台。

2、洗碗工清除残肴后,将餐具分类摆放。

3、茶杯、碗、汤勺、筷子、烟灰盅、味碟、不锈钢刀、叉勺、金、银餐仔、分勺等小件餐具在水台盆中浸泡冲洗。

4、小件骨瓷、茶杯及有渍的餐具用漂白水浸渍,然后过机。

5、有锅捞,重食物渍的餐具、瓦煲及不锈钢器皿,先用308浸泡,清除积垢后用清水冲洗,最后过机。

6、清洗餐具使用洗碗机,餐具先进入预洗缸,以50℃水预洗,然后进入60℃的枧油缸,去除油污渍,再进入过水缸,以75℃水过水,最后经85℃-90℃高温蒸气加专用消毒干燥剂对餐具进行高温灭菌消毒。

7、出机后经严格检查,放入专用密封不锈钢餐具柜。

餐具及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1.餐饮用具使用前必须经专用洗碗机洗净、消毒,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用具不得使用。

2.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用具。

3.刷洗餐饮用具必须使用专用的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它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用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是名牌厂家生产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用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是名牌厂家生产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6.消毒后的餐饮用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用具必须分开存放,并在餐饮用具储存柜上有明显标记。

7.餐饮用具保洁柜每周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8.洗碗间操作人员须有健康体检合格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洗碗间非操作人员,不能随意出入。

餐饮服务员卫生制度

1、员工应定期体检,持有上岗证、有效健康证上岗,有传染病、疾病不得上岗。

2、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香皂或沐浴剂洗澡。

3、勤洗头发,使之保持整齐、健康干净,长头发要梳理得简单清爽。

4、服装或制服要干净整洁。

5、指甲要保持干净,修剪整齐,指甲缝中无污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6、不要穿戴多余的衣物,化装要淡雅适宜,不要过浓,不喷过浓的香水。

7、每次开始工作前要用温水和香皂洗净手,从洗手间出来后也要洗手,每次摸过脸、头发或脏的物品(如钞票)后一定要洗手。

8、不得在洗手盆中洗手,不要在蓄水池和餐具洗涤槽中洗手。

9、用专用的手巾擦手,不要用擦桌布、围裙、洗碗布擦手或在制服上擦手。

10、头发要束好,或用发胶定形,不要让头发丝盖在脸上或盖住眼睛,注意不能有脱落的头发掉到餐具或菜、茶中。

11、不要在餐厅或厨房中抽烟或嚼口香糖。

12、不要在食品边咳嗽或擤鼻涕,不要把用过的手巾揣在衣袋中,这样很不卫生,最好用一次性的卫生纸,用后马上扔掉。

13、不要把脏的碟子放在上菜的托盘中,用其他的托盘收捡盘碟。

14、不要用牙咬单,用手拿单,铅笔放到口袋中。

15、送玻璃杯时拿底部,不可拿着玻璃杯口。

16、不要用客人用过的手巾清洁桌子。

仓库卫生责任制度

1、仓库管理人员需严格遵循食品制度要领检查厨房及工作人员,保证所进货源符合卫生法要求;不收过期、腐烂变质的原辅材料及成品食品。

2、混有弃物、原辅材料包装严重受损或运输工具不洁所造成污染的食品不予验收进库。

3、严格遵循原辅材料及食品存放“四隔离”和“四防”制度。

“四隔离”:

A、生与熟隔离

B、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C、食品与杂物、药物、天然冰隔离

D、食品贮存与墙、地面隔离

“四防”:防尘、防潮(防腐、防霉)、防鼠、防蝇。

4.定期对库房进行检查。

除虫灭害制度

1.杀虫剂、杀鼠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均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杀上锁,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保管。

2.各种有毒有害物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采买时间、配制浓度等。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

厨房卫生制度

1.厨房员工上岗应保持高度整洁,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个人仪表头发整洁且发式简单。应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禁止佩戴金银首饰。

2.厨房卫生实行分工责任制,各卫生区域,设备按岗分工,责任到人,并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卫生标准和卫生计划。

3.厨房每日保证多次清扫,保持内部干净整洁,保证无食品加工后的废料、下脚料堆积;地面保持整洁,无油污积淀;墙面无污迹、无蛛网、边角、下水地漏处无卫生死角;厨具、筷具每天洗涤消毒、保持清洁、明亮、无污垢,案板、刀具定期煮沸消毒;保持各种盖、抹布每天清洗、专布专用,各种设施、冰箱、橱柜等每天定时擦拭。

4.上岗后,各岗位人员要对原所负责卫生区域和设备、工具进行检查、清洁和整理。生产过程中随时保持卫生整洁,作好收餐后清理工作,保证环境整洁、灶台整洁、用品、用具、摆放整齐。

5.冰箱实行分类保管,生熟分开,做到先进先出,避免变质,随时整理,每天一清,每周一洗,保持整洁。

6.对不新鲜的原料不收、不切、不配、不烧,盛器、菜墩必须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记。

7.厨房内所有垃圾桶要加盖密封,垃圾做到一餐一清,不得有隔夜垃圾存放。

8.厨房内应设有防蝇、防鼠装置。

9.厨师长要随时检查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对未达标者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者要进行处罚。

厨房员工岗位卫生责任制

1.员工应增强健康意识,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参加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不带疲劳倦意上岗。

2.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呼吸系统的不正常情况(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疾病和肺

部疾病和肠疾,腹泻);报告任何皮肤发疹、生癣等疾病;报告受伤情况,包括被刀或利器划破和烧伤等情况。

3.讲究个人清洁卫生,每天洗澡,至少每周洗发二次,保持整洁无异味,经常修剪指甲;保持每天所穿衬衣、裤干净整洁。

4.按规范要求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工作:梳理好头发,厨房员工必须戴好工作帽;换好工作服和清洁、舒适的鞋袜;并将个人物品存入个人衣柜,不得置于各专间中。

5.工作时杜绝不良的动作习惯,如用手抓头、梳理头发、摸鬓、挖丘疹或身上其他部位等等,要避免对着食物咳嗽或打喷嚏,严禁在厨房和服务场所吸烟。

篇3: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 再到无为而治, 体现了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同样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路径。诚然, 我国卫生管理科学发展也既如此。卫生管理科学涵盖了卫生管理理论、卫生管理方法与卫生管理实践的一系列内容。因此, 发展卫生管理科学必须发展卫生管理教育和建设卫生管理学科, 这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安徽医科大学早在1988年就创办了卫生管理学院, 率先发展卫生管理教育。在2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 形成了特色, 同时完成了卫生管理专业、卫生管理研究所、卫生管理刊物和卫生管理学会的综合基地建设, 加强了卫生管理学科建设。

1 坚持创办具有我国特色的卫生管理教育事业

卫生管理学院的成立, 体现了卫生部、安徽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 体现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体现了老一辈卫生管理工作者对卫生管理科学建设的历史责任感。

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专业之一。1988年10月,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为学院建院题词:“立足华东, 面向全国, 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卫生管理人才而努力”。1998年3月, 原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为院庆十周年题词:“发展卫生管理教育, 为建立我国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而努力”。

时至今日, 新时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呼唤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的管理专门人才, 而知识蓄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卫生管理教育体系使得学生创新精神缺失、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普遍偏少, 直接导致处理卫生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差, 急需通过卫生管理教育及教学模式的转变,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即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强调了基本, 突出了基础和基层的“三基”问题。这也为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三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历史性任务。据此, 我们在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 应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创新教育模式, 通过对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等综合性的配套改革与创新, 构建有利于实施“三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开放性培养体系, 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医改, 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1.1 坚持“强人文、厚基础、突实践、重实用”的人才办学理念

推行“理念创新、课程优化、特色鲜明”的新型教育模式,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一主线,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提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具备将单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医学专业实践知识+卫生管理专业实践知识”的复合知识结构, 以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2 践行“特色鲜明,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的培养思路

我国医改的重点是“三基”, 即基本、基础和基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要求。我们设计的办学理念:依托“理论教育模块+实践教学平台”, 即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模块、临床医学教学模块、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临床医学教学模块主要在我校各临床学院进行教学, 卫生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育模块主要在肥西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教学。这种模块教学有利于学生接触基层, 深入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实践, 了解基层基本卫生服务体系, 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需求。

1.3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打造通识与基础课教学平台、临床课教学平台和卫生管理专业实践基地教学平台, 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式教学模式, 通过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医院管理实际) 、校内与校外培养结合 (校内教师到校外基地从事部分卫生管理实践教学并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校外兼职教师从事部分卫生管理理论教学并进行理论能力培养) , 将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堂之外, “多层次、全方位”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贴近基层, 贴近实践, 贴近群众, 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的工作感情;有利于采取小班式教学, 比较容易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坚持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卫生管理学科

长期以来, 学院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卫生发展大局, 始终坚持以农村为特色的多方向卫生管理科学研究, 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目前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卫生服务管理、卫生经济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疾病控制与管理。有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方面,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们响应WHO的号召, 在我国农村开展了初级卫生保健政策的理论研究, 为我国五部委下发《关于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中《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1世纪初期, 我们继续对新一轮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进行跟踪研究, 受卫生部委托进行了《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策略研究》, 该成果为我国七部委联合下发《中国农村2001-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研究成果获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方面,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 以朱敖荣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 坚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几十年不动摇, 承担WHO、卫生部等多项课题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随后的学术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研究, 参与我国重大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活动, 为我国制定新时期农村医保政策和推动新医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思路。

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方面, 始终坚持县为龙头, 乡为枢纽, 村为基础的基层卫生组织建设。提出把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级卫生机构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思路;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以本科毕业生为主体, 乡镇以少量本科, 专科为主体, 村级以中专为主体的农村卫生人才建设, 同时提出建设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卫生管理人才两支队伍的指导思想。

在疾病控制与管理研究方面, 学院先后实施了中美合作以及国际艾滋病基金会资助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项目、中英合作城乡社区老年人抑郁症卫生服务项目、中加合作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项目。把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和农村基层。受国艾办委托, 先后完成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现状评价》、《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实施指南》和《中国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督导与评估能力建设》等系列研究, 为国艾办下发《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 (试行) 》文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为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三个一”原则在我国的全面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科学研究和项目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也为学院培养了具有发展后劲的学术梯队人才。

3 提炼卫生精神, 努力开创卫生管理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新篇章

建院伊始, 学院就以延安精神和抗大作风作为卫管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激励和鼓舞一批批教学与科研人员为卫生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贡献。这种精神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蕴育着新的内涵:即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服务社会、勇于争先, 并逐步植根于学院发展的进程中, 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院精神, 为学院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团结进取的拼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 使学院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正是这种精神, 使学院从单一学科发展到现在的三个专业, 1997年, 学院设置了三个专业 (方向) , 即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和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 实现了文理兼收。每年招生人数从1985年每年招生30名, 到1996年增至60名, 1997年增至120人, 1999年增至180人, 目前在院学生600余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由2000年在院研究生的3名增加到目前的60名。学院的办学规模在扩大, 专业在增多, 学科在优化, 功能在完善, 质量在提高。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团结进取的拼搏之路。

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学院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经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实践和探索, 提出了“强人文、厚基础、突实践、重实用”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受到卫生部、安徽省卫生厅等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学生近五年的一次分配到位率达90%以上。学院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学术研究, 并形成了农村卫生管理研究的特色, 获得多项研究成果。与此同时, 让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 较早进入科研, 接触社会, 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卫生管理知识的情感。我院同学撰写的论文《合肥市城市集贸市场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者杯征文大赛三等奖。通过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求真务实的科学之路。

三是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我院多年来面向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卫生管理人才。学院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 学院在日本JICA财团的资助下, 为安徽省培训了县卫生局长、医院院长、防疫站长500名。受卫生部委托面向中西部地区培训卫生管理人员300余名。在普通教育方面, 以本科为主体, 逐步上延至研究生。数百名毕业生走上各级各类卫生管理工作岗位。他们分别工作在中组部、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高等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省、地 (市) 、 县卫生厅 (局) 等部门, 促进了我国卫生管理人才建设, 推动了我国卫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学院还以学术研究、 评审活动、技术援助、扶贫帮困、 捐赠助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为社会作出奉献。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服务社会的奉献之路。

四是勇于争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多年来, 全体师生员工勇于争先、敢于开拓, 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建立了第一个卫生管理学院; 招收了第一届卫生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编写了第一套卫生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创办了第一本国家级《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办了第一个农村卫生管理研究所;成立了第一个卫生管理学会。1999年, 我院与日本JICAC财团合作建立了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干部培训中心。2003年, 我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科学应用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德卫生管理合作中心。目前, 卫生管理学科已经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中心。卫管人始终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勇于争先的创新之路。

篇4: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卫生事业;乡镇;卫生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6-01

乡镇卫生院属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关键,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漸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化的加强,显著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乡镇卫生院一直积累的效率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阻碍到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对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模糊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提供预防、保健以及基本的医疗服务,但其中未能明确的是:仅就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未能落实其具体的承担功能。加之乡镇卫生院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着财政拨款,还可能会有些乡镇卫生院分不到拨款的问题,这也促使乡镇卫生院为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与国家功能定位要求打“擦边球”,愈渐模糊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是由国家包干,统一由国家予以财政拨款,继而养成了乡镇卫生院坐享其成的习惯[2]。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乡镇卫生院这种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不利于其竞争与发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存在着只一味实现医疗设备的更新而不注重对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卫生院的经营每况愈下。加之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都是医疗业务型人才,他们过多的将精力放在日常事务上,亲自门诊、主刀,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补充新知识,在卫生院的管理实践中也疲于应对。

1.3缺乏运营计划

乡镇卫生院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时间养成的依附性导致其缺乏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第一,不具备在业务运营上的主动性,通常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而缺乏对竞争对手以及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造成其无特色项目、无知名度;第二,未能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安排,导致卫生院有过多负债;第三,缺乏对工作者的培训在教育,无法接受新知识,不能及时紧跟时代的发展。

2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岗位管理

无论是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行,都不能缺少其中各个岗位予以的基本支撑,尤其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来说,其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人员基本素质以及人员的基本职责都是岗位管理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在基于乡镇卫生院定位明确的前提条件下,需实现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需求的准确评估,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及人才配置,落实对任职岗位的具体要求、技术工作者的考核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应借助于构建岗位职责,使在岗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发展方向加以明确,并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提出完善要求。

2.2运行管理

乡镇卫生院实现运行管理的最根本在于满足其基本业务开展需求,首先完成基本医疗、预防等工作任务,促进服务活动效率、质量的提高;其次应大量借鉴本地企事业机构在长期运行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对周边居民医疗需求加以正确评估,制定完善的乡镇卫生院运营规划,并对竞争对手的各方面内容加以分析,对自我竞争优势予以明确、扩大;最后,乡镇卫生院应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家庭、社区、学校,为需求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逐渐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

2.3发展管理

在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达、交通的改善、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行,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性也变得愈来愈大,随之也就增大了乡镇卫生院的竞争[3]。现阶段基于国家还是未能大力度的投入到卫生院的实际发展中来,而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情况。基于此,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管理内容必须要明确:卫生院的功能与规模定位、卫生院的服务范围与模式、如何争取外部有利支持以及如何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

2.4业务管理

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业务管理内容是指对医疗、护理、康复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活动过程的组织、协调、计划与控制,从根本上确保乡镇卫生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正常运行,使其业务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食品卫生的监督等等。

3乡镇卫生院管理举措

3.1促进院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院长作为行政工作以及医疗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其综合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管理情况。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中,院长是最为核心也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任务。针对于此,应落实院长公开招聘制度,制定并完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之与年薪制,在借助于丰厚的报酬下调动院长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对院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再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强化院长对乡镇医院卫生管理的认识,拓展、创新管理思路,做好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彻底摒弃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3.2规范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

由于存在着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也都不尽相同,基于此,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的制定,必须要在各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卫生院功能服务内容及范围的实际,提出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职责要求[4]。在上级领导的宏观把控下,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市场的实践考察,并搜集居民的需求评价,继而在上述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职责、具体的工作描述等方面内容。同时,各个乡镇卫生院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调整、扩大选择,尽量实现岗位职责的明确、更精细化,落实其可操作性强的最终目的。

3.3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准确定位

就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来说,关键在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自主权定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人员的引进或者是辞退等权利都集中掌握在基层政府的手里,而乡镇卫生院的人事如同虚设,而由于政府对卫生工作缺乏认知,也就可能会造成卫生工作者缺乏就业指导,而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自主权定位也就是尽量削弱政府对卫生院业务的干涉;其二为业务范围定位,做好卫生院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向,明确卫生院基本职能与职责,做好卫生院的精准功能定位。

3.4强化政府财政补偿基本政策

在当前大部分的卫生政策中,都包含很多规定了对基层卫生投入的内容,但又大多属于指导性的规定,并不具备对其职责主体的明确以及强直性的实施保障,这也导致投入主体,也就是地方财政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于实际中全面、深入落实。想要改善政府投入方向,促进其投入效益的极大提高,除了需要注重对硬件的改善,还需要对人才的待遇、技能培训、管理等各方面软件的投入。可建议在核算政府拨款的同时,保证下列经费的全额性,即卫生人员及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资待遇、公共卫生活动经费、人员培训费用等等。

3.5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及人事分级制度的改革

强化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县、乡两级管理,重点以县级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将乡镇的人员、业务以及经费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中去。且院長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人事则实行编制控制,为优秀的认为提供可发展的平台;工资则实行总额管理,将工资发放档次拉开,着重偏向于技术岗位、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解决在岗位、不谋其职的问题;落实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力度,通过鼓励其自学、参加培训等,促进其业务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执业医师;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成员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慕成.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5,(12):235-235,236.

[2]严莎.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138-140.

[3]黎仲光.浅谈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2):316-317.

篇5:酒店备餐间卫生标准

1、过道地毯无油迹、无积水、瓜子皮、纸屑;地毯随时铺平拉正。

2、大垃圾筒里外开餐前刷洗干净,外面无油迹

3、盛剩饭菜桶里外刷洗干净,无油。

4、长托盘摆放整齐、无油迹、水迹、擦洗干净。

5、拖把洗净挂起

6、地面干净无杂物

7、墙壁无油渍、赃物。

8、备餐间里外擦干净、无油迹。

9、桌面上无杂物、无水迹、油渍。

10、备用干净抹布、洗净、晾起。

11、过道地毯轮流清洗,保持干净。

12、传染人员不值班剩2桌9:00之后签退,须经值班人员同意知道。

13、电梯上下,里外干净,无油迹、赃物、积水。

14、撤宴会、零点空盘时,先将汤汁、菜汁倒入盛饭菜桶内,再打小盘分开撤掉。

15、传菜进房间,敲门声三下,不宜过大。

16、男员工不准进二楼卫生间。

17、下班时值班人员要关掉电源、烧水器、关上备餐间房门。

18、告诉领班值班人员方可下班。

其它

1、仪容仪表一处不合格罚款5元

2、违反纪律者,根据轻重酌情处理

篇6:备餐间服务操作制度

第一条 做好备餐间准备工作。

第二条 摆齐银器、托盘,准备好开餐时所需的配料、餐具及洗手盅。

第三条 接到菜单后,迅速加上标记并送到厨房,点清品种通知楼面。

第四条 厨房出菜时,应马上配上合适的配料餐具、用具,并在菜单上勾销此菜。

篇7: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备餐间是装备开餐用品,创造顺畅开餐条件的场所,在餐厅装修设计里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大量的餐饮办理大多对此描绘和设备装备没有注重。因而,也出现了许多餐厅充满污烟浊气,出菜顾此失彼的表象。备餐间描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厨房与餐厅之间选用双门双道。厨房与餐厅之间真实起隔油烟、隔噪声、隔温度作用的两道门的设置。同向两道门的堆叠设置不只起到“三隔”作用,还遮挡了客人直视厨房的视野,有用处理了若干饭馆铺排屏风的疑问。

2.备餐间应处于餐厅、厨房过渡地带。以便于夹、放传菜夹,便于告诉划单员,要便利起菜、停菜等信息沟通。

3.备餐间要有满足空间和设备洗碗间,餐饮运营中,可有利于削减餐具破损,确保餐具洗刷及清洁质量,让客人们用的放心,吃的舒心。

4.洗碗间通、排风作用要好。无论是安全的清洁剂、消毒于一体洗碗机的洗碗间,还是用手洗刷,选用蒸汽消毒的洗碗间,洗刷操作时间,均会发生水汽、热气、蒸汽。这些气体,如不及时抽排,不只会影响洗碗工的操作,并还且会使洗净的乃至现已枯燥的餐具从头出现水汽,还会向餐厅、厨房倒流,污染邻近区域环境。因而,必需采纳有用措施,解决洗碗间通、排风问题,为餐厅创造良好环境。

5.洗碗间应接近餐厅、厨房,并力求与餐厅在同一平面。洗碗间的方位,以紧靠餐厅和厨房,便利传送脏的餐具和厨房用具为佳。洗碗间与餐厅保持在同一平面,首要是为了减轻传送餐具职工的劳动强度。当然在大型餐饮活动之后,用餐车推送餐具,这也是前提条件。

篇8: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

1 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现状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从1981年开始, 是以职业中心的形式对在职的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1]。2004年4月开始对卫生管理工作的干部进行培训, 截止目前为止, 已经产生了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多种学位制, 并建立了众多的医疗研究机构。可以看出, 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领域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然而随着国家各区域的医疗改革进程加快, 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大众对自身健康以及医疗结构的水平要求逐渐多元化, 且随着医疗科技的逐渐投入使用, 病症治愈范围也逐渐扩大, 因此各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所以对医疗单位等卫生事业管理机构的岗位人员要求也逐渐提升。在现今的岗位招聘中, 就业单位看重的不仅仅是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其它单方面的能力, 而是更加看重岗位人员的医疗综合素质水平。显然, 我国现有的卫生事业教育模式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岗位要求的。

目前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大多数依赖传统的教育体系, 教学单一化、僵硬化、低效率是旧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医疗机构更为重视科技的投入与建设, 而忽略了最关键的医疗管理, 学校在教学上缺少灵活性、实践性、科学性, 教学培养制度不完善, 教学管理体系不科学,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降低了岗位人才的综合水平, 降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面对医疗纠纷时能够正确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不利于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 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医资建设。因此, 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岗位需求, 进行卫生事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建立培养专业性、创新性、管理性的高标准卫生事业人才体系, 转变传统的知识型人才教育目标, 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是各大高职学校必须采取的措施。

2 目前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医疗技术岗位人才, 忽视医疗管理人员作用

卫生事业领域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领域, 加强对其医疗技术的投入以及建设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众多机构的领导过于重视医疗技术人才的岗位作用, 只单纯的认为技术人才的水平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医疗水平, 而忽视了其它岗位人员的潜在作用, 特别是机构的管理人员。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任何组织如果想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都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 这是由各阶段的专家学者进行长期研究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机构领导对管理人员的不重视, 直接导致了管理人才作用发挥的低效率。而管理人员的工作会直接涉及到整个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资金分配、机械使用等方面的工作由于不被领导认可和承认, 所以工作的积极性锐减, 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也产生怀疑, 这样很容易导致各方面任务不能有效完成, 从而产生一些潜在的医疗问题。该问题的产生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各大高职学校培养出的管理人员确实普遍缺少思想观念、管理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上的岗位适应性, 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该职位, 导致了问题日益突出。

2.2 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灌输, 忽视医疗实践教学作用

其实在所有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中都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的教学问题。而对于卫生管理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这方面的问题尤甚。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来源于各国企业以及学者实践的综合学科,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历史性, 在教学内容上, 管理概念较多, 管理内容也比较空泛。因为管理学科的内容冗杂, 再加以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最终导致教学的低效率性。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各大高职学校的教师就会采用传统的硬性教育, 强迫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不注重学生的实践内容培养, 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2.3 教学内容单一重叠, 易产生学习盲目性

各大高职学校在进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教学时, 都会采用医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教材。经有关调查发现, 各大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同其它医学专业的教材基本相似或相同。医学课程拖沓冗长, 学生自学时间大量减少。医学基础课程缺少实践性, 学生缺少自我研究与分析能力的锻炼。这种无针对性的体系学习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还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 产生知识体系学习的盲目性, 这与教学目标是相违背的。

3 解决卫生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改变传统医疗理念, 合理建设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医疗机构对于管理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但是用人单位普遍更加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的作用, 而忽略管理人员的作用[2]。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 在机构领导者积极转变传统医疗经营理念的同时, 各大高职院校还要合理建设课程体系, 既在加强管理学以及医学的学科教学的基础上, 拓展其它学科的学习教育, 建设副科目与主科目共存的课程体系,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从更多学科中学到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内容更加灵活, 从而加强学生在未来岗位的问题处理能力。

3.2 加强教学课程实践性,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现实践性与理论性有效融合的目标, 首先要加强在教学课堂上的社会热点联系性, 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社会上存在的相关医疗案例, 与学生共同进行问题探讨与方案解决。其次,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地学习机会,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增强自身的岗位能力。最后, 由于实习渠道较少, 并且具有一定的的阶段性, 所以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医疗专业学者进行经常性的医疗讲座, 提高学生对未来岗位的真正理解, 从而明确自身学习内容方向,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3.3 加强专业教学内容针对性, 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学科教材, 卫生管理学科也是如此。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教学内容比较空泛的问题, 学校可以在仔细分析未来岗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内容教材选择, 如果市场中没有相对适合的教材, 相关机构可以组织一批医疗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团队教材编辑, 将个人经验融合到学科内容中;加强案例习题的编写,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然而, 要想实现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目标, 只提高教材的专业性是不够的, 还要提高教学主体的知识水平, 即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现今的教师往往存在两种状况:一是高学历, 低经验;二是低学历, 高经验。无论是哪种素质的教师都是不符合未来的人才培养要求的, 因此, 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与实习, 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加强教师对于国外医疗体系的学习与借鉴能力, 是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总之, 在大众对健康需求多样化以及医疗要求高标准化的背景下, 医疗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特别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为医疗岗位提供众多人才的重要输出者, 抛弃传统的硬性教学模式, 改变旧式医疗机构经营理念, 加强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与针对性, 提高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信通过高职学校与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 一定能够促进医疗事业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云玲, 伍林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辽宁医学学报, 2009 (11) .

篇9: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学情分析;卫生统计;中职;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09-03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朱丽娟(1983-),女,珠海市卫生学校教师,卫生信息管理助理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东 珠海/519000)

一、引言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说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学情分析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有效学习的教育目标非常重要,是教师课前备课、课程教学及课后反思的系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学情分析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考核、学生反馈的设计。摸准学情才能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等要素讨论和分析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的学情现状。

二、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课程分析

1.教学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设置。根据“具有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力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卫生统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解决统计计算的问题。

2.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特别注重了可操作性,并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强化了卫生业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医院统计、疾病分类等基础知识、技术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如表1所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情绪较重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所谓的“失败者”。大部分中职生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了职业教育这条路,看着离“天之骄子”的梦想越来越远,致使学生产生了自卑失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沉浸在这种中自卑失落的情绪中,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处理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中考失利变成了心里最大的阴影,时常否定自己,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有部分学生更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学校混日子,找不到学习动机,降低学习兴趣,更降低了学习效率。

(2)对数学发“怵”

笔者与学生交谈,有学生曾说:“就是因为数学不好才选择了学医疗卫生相关的专业,希望总能比机械、电子类的专业少学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没想到还是‘逃不开数学。”这种不良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与数学有关的课程越来越发“怵”,产生了类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还在没有尝试了解课程和努力的情况下,就给自己下了“我做不到”的结论,这种心理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和卫生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学情分析

(3)耐受挫折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但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懂事知事的背后大都存在遇事冲动、缺乏理智,同时自尊心又极强的特点,稍微受到挫折就走极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导致情绪不稳定,再加上失落自卑,常常在经受挫折的时候放弃自己。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不写作业、课堂答不出问题等受老师批评或者感觉自己“丢面子”后,就放弃了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上表现为遇到看起来复杂的公式不去记,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就抄作业,做错的题目不改,课下不复习。

(4)缺乏恒心,自制力较弱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良好,也想要认真努力学习,但在生活实践中却容易下决定,难以持之以恒,养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学习习惯。经常有学生和笔者沟通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但最后经常是“说得容易,做到难”。

(5)好奇心重,对专业知识有较大兴趣

看着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口吐高深的专业术语,以专注的眼神进行专业操作时,学生是最兴奋的,因为他们知道,那就是他们未来的样子。大部分的中职生还是能认识到“毕业即就业”这个事实,因此他们希望有一天也用专业工作姿态来应对自己的工作,这是可以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有益方面。

2.学生学习兴趣倾向分析

《卫生统计》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课程,有大量的抽象而复杂的公式和计算。目前,大多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往在初中时就没有学好数学,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成绩差,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学生在进校之前本身就对数学发“怵”,从小数学没学好的经历导致了遇到与数学有关的课程就本能的逃避。

结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和学习即时状态观察,学生关于某些学习内容的兴趣倾向及反馈情况如表2所示。

3.学生认知情况

(1)个人认知受限

受自卑心理限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有限,自我评价过低,在学习目标上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对于专业也了解不够,只是单纯认为“家长说好就是好”。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致使个人认知扭曲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专业歧视”。无论是高等教育学院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都是一个招生人数和报读人数较少的专业,很多学生在不了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认为“招生少代表不好就业”,所以在还没入学时就抵触这个专业,再加上以往数学基础差,遇到《卫生统计》这门课更是抱有“小专业受歧视”的态度。

(2)情境认知不足

受小时候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也形成了定式。再加上耐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恒心,自制力低的情况,很少有学生能使用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走神、看小说、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习惯,也难以坚决杜绝。

4.学生生活经验与需求分析

综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反馈来看,统计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还是有少量应用的,只是平时学生很少自己拿来用,看到别人应用时很难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卫生统计部分的知识专业性很强,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在遇到比较“难”又 “计算麻烦”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放弃学习。

四、小结

综合中职往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这门课程的学情,可以总结出学习《卫生统计》的障碍有:自卑厌学、小专业歧视、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低。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有益方面,可以着重从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展望、工作的专业魅力上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提出小组任务以引发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时尽量多用生活中的有趣的、能见到明显成效的例子做铺垫,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比较法、案例法、情景法、讨论法等引发同学们的主动思考和提问,在教学流程上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复习考核时引导学生做出适宜的学习计划等,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上能更科学合理,更“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达到“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田贻碧.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探究[J].考试周刊,2009(29).

[2]刘俊杰.中职学生耐受挫折教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2(19).

上一篇:政委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pep新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