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管理制度

2024-04-16

1卫生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1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检查管理制度

食堂卫生实行定人、定物、定时间、保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实行卫生责任区。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既是保护食品卫生的需用,也是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自觉地遵守卫生规范,定期接受检查,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我们对卫生定期检查、抽查的奖罚制度如下: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和有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卫生职责,各小组的卫生责任人检查每天下班后及时清扫,保持加工环境整洁。对不履行职责造成损失者,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责任人服务工资中扣除10元,其他相关组员扣除5元。

2、保持整洁,做到穿戴清洁工作衣帽,洗净双手上岗。发现没有穿戴工作衣、帽者各扣除5元。

3、坚持便后洗手,不穿工作服上厕所,不在加工间吸烟、嚼槟榔,发现有其现象,扣除5元。

4、工具容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消毒保洁,定位存放,如检查发现有油迹,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库房按食品存放的要求做好分类上架、离地隔墙、吊牌建卡、先进先出,做好“四防”,做到过期物质不出库,如有违规,追究其责任人,视情罚款。

6、验收货物一定把好“三期关”,拒收腐烂变质的货物,不询私舞弊,如发现违章,给予处罚。

7、如定期检查,上级领导检查,卫生工作做得好,受到上级表扬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违反规定,造成危害者,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根据违法程度,情节轻重,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以上条例,供全体员工互相监督执行。

篇2:1卫生管理制度

一、个人卫生:

1、早晨起床后被褥要叠放整齐;

2、早晚要刷牙、洗脸、睡前要洗脚;

3、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挑食、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饭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4、枕巾、床单每半个月要清洗一次,被罩每月至少清洗一次;

5、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梳理头发(男生不留长法)、勤剪指甲;

6、不乱用他人毛巾、脸盆、牙刷及其他生活用品;

7、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

8、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按时作息,劳逸结合。

二、公共卫生

1、各宿舍要有值日安排;

2、各宿舍每天要做到按时认真清扫、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宿舍墙壁、门、窗及其他设施上严禁乱刻、乱画及钉钉等;

4、爱护公共卫生设施,保持水房、卫生间的清洁,防止堵塞;

5、讲究公共卫生,保持寝室和楼梯、楼道内干净整洁,不乱扔瓜果皮、纸屑、食品袋等废弃物;

6、生活用具要保持干净卫生,摆放整齐;

7、生活垃圾要分类按时清理,倒入指定地点

篇3:1卫生管理制度

1 墨中两国经济社会人口和卫生状况比较

墨西哥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且具有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和发展任务繁重等相似的国情,两国在卫生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更多相似的挑战。

1.1 经济社会与人口状况

墨西哥国土面积197万Km2,位居拉美第三位。墨西哥有31个州和1个联邦区(墨西哥城),其州政府下设市(镇)和村两级政府。全国共有2 000余个市镇。

2004年,墨西哥人口达到1.06亿人,是拉美第二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31%,低于我国57%的农业人口比例。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仅首都墨西哥城就聚居了2200多万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1994-2004年,墨西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远远快于我国9‰的速度。2004年,墨西哥60岁以上人口仅为7.6%,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我国的10.8%,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2003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 260亿美元,在总量上相当于我国的三分之一强;人均GDP达到6 121美元,约4倍于我国的人均水平,但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墨西哥人均GDP达到9 168美元,而我国达到5 003美元(GDP未校正前),两国差距明显缩小。1990年以来,墨西哥经济增速不高,人均GDP年均增长1.4%,而中国则高达8.5%,我国经济在发展势头的强劲性方面明显优于墨西哥。

墨西哥于1810年独立,并于182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形成了联邦制国体。

1.2 卫生资源与健康状况

在卫生资源方面,墨西哥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98人,护士0.9人,牙医0.79人,医院床位1张。从总体配置水平来讲,与我国相比,医生较多,护士接近,而床位资源较少。2003年每百万人口拥有CT1.5台,远远低于我国4台的配置水平。

在卫生筹资方面,2003年墨西哥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达到6.2%,稍高于我国4.9%的水平。墨西哥的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46.4%、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1.7%,这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我国17%和4%的水平。药品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21.4%,约相当于我国的一半。由于近年来墨政府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

在健康产出方面,墨西哥婴儿死亡率为2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孕产妇死亡率为51/10万,2004年墨期望寿命为74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在全球191个国家中,墨西哥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排第61位,但公平性较差,排第144位,整体绩效好于我国。

2 墨西哥卫生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在过去180多年历史中,墨西哥卫生体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墨西哥卫生体系的演进和改革,是对卫生改革的目标、政策和策略不断调整和完整的过程,也是该国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变迁的结果。

2.1 初步创建阶段

1824-1942年是墨西哥现代卫生体制初步形成时期,出现了收治穷人的慈善医院、面向中产阶级的私人医院、面向普通居民的公立医院。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政府将卫生服务等社会服务作为政府的职责,但由于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只能提供有限的公共卫生的资金和服务。因此,于1917年建立了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 Department),整合了松散的卫生服务机构,如教会医院和慈善机构,并初步建立了一些近代化的医疗机构。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卫生部只负责对公立和私立卫生机构的管理,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民的一般卫生条件,防治传染病等。

1937年,墨西哥公众救助部(Ministry of Public Assistance)成立,与公共卫生部一起,协调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卫生工作重点是对特殊人群的保护,比如儿童、国家公务员和军人等。政府与农村的民间组织合作提供医疗服务,政府还在城市以及部分重点农村地区建立了公立医疗机构。

2.2 全面发展阶段

1943年至20世纪70年代,是墨西哥卫生体制初步建立和全面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卫生部、私人保险和医疗机构组成的复杂而彼此分割的卫生服务体系。政府整合了原公共卫生部和公众救助部的职能,成立了卫生与救济部(Ministry of Heal th and Assistance),扩大了对贫困人群的卫生服务职能,制定了全面的公共卫生政策,与州政府共同负责医疗服务的提供,对卫生机构以集中管理为特征。卫生部还成立了墨西哥儿童医院,作为第一家国立卫生研究机构,承担复杂的三级医疗服务、专科培训和科研工作。但是,这一时期医疗机构建设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贫困人群很难得到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许多家庭只能依靠自己财力,利用质量低下并缺乏管制的私人机构提供的服务。

同在1943年,墨西哥成立了社会保障部(IMSS),负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政策与管理,主要是不同的工会和行业建立的保险计划。社会保障部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是私人部门正式就业的职工及其家属。后又建立了石油工人医疗保险(PEMEX)、军人保险(Army,Navy)等其他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石油工人、军人及其家属。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雇主和雇员的工薪税,分别占保费的1/3。

1959年,建立了公务员保障制度(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Social Services for State Workers,ISSSTE),其覆盖范围包括政府雇员及其家庭。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和雇员的工薪税,分别占2/3和1/3。

1960年,墨西哥政府根据《社会保障法》进行了一些扩大社会医疗保险收益面的尝试,希望将临时工和农村的工人也纳入医疗保险体制内,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社会医疗保险的扩面工作陷于停滞。

2.3 局部调整阶段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末,是墨西哥卫生服务体系局部调整阶段。墨西哥政府针对卫生体系在筹资公平性方面逐步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将初级卫生保健扩大到缺医少药的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人群,针对具体问题推进了一些改革方案,但成效不明显。

20世纪70年代,各州利用IMSS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对穷人的社会保护,给农村居民和非正规部门的从业人员提供部分社会保证待遇,使贫困人群可以利用卫生部门以外的资源获得医疗服务,即由社会保险部门实施的医疗救助项目(IMSS-CO-PLAMAR,后来称为IMSS-SOLIDARIDADE和OPORTU-NIDADES)。该项目由IMSS农村事务部负责协调管理,由政府和IMSS签订协议,利用IMSS的医疗机构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经费由联邦政府拨付,覆盖了1400万人口。

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政府为了扩大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整个卫生体系的服务质量,建立了更加统一的全国卫生改革的政策框架,协调社会医疗保险部门与卫生部门所属服务提供者间的关系,墨西哥政府第一次试图将卫生服务提供的责任转移到州政府。于是,在1984-1988年出现了第一波“权力下放”改革,联邦政府的医疗救助项目和医疗服务均由州政府直接负责提供。但只将一部分职能下放给州政府,而不是卫生行政管理权限的全面下放,而且,只有经济发达的14个州进行了这项改革。总统同时也成立了一个自任主席的“健康内阁”,支持在不同部门间达成改革共识。

1983年,墨西哥还通过“宪法修正案”和“卫生基本法”,赋予每个人获得健康保护的基本权利。“公共卫生与救助部”更名为“卫生部”。1986年,墨西哥成立了全国健康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Council)主要职责是协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卫生政策。但是,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联邦财力陷入历史最低点,加上利益集团的压力,使卫生改革再次陷入停滞。

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又重新启动了第二波权利下放改革,剩余的18个州参加改革行动,完成了权利下放改革计划,将更多的卫生管理职能和责任以及相应的筹资责任下放给州政府,以进一步强化州政府卫生服务体系(State Health Services,SHS)。卫生部制定了“1995-2000年卫生改革计划”,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几项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特别项目“保险扩大计划(Coverage Extension Programme,PAC)”,同时,在1990年早期开展了针对贫困人口的减贫项目,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就是原来成为Solidaridad,后来改为Progreas和Oportunidades的救济项目)。但是,截止到2000年,在墨西哥1亿人口中,大约52%没有医疗保险。

由于墨西哥不同的医疗保险计划都有一套独立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独立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以及独立的医疗服务机构,形成复杂的管理系统,增加了不同部门之间政策的协调难度,影响了墨西哥卫生改革的总体绩效。

2.4 整体改革阶段

2000年以后,墨西哥进行了结构性和制度性卫生改革,即在医疗保障、服务提供和管理体制方面整体推进,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健康保险的全民覆盖,保护全体居民免受疾病风险的威胁。改革推进的策略是先从没有医疗保险的人群入手,针对收入最低的脆弱人群建立新的保险项目,而不急于对现有的社会保险IMSS和ISSSTE等进行改革,使改革容易起步和实施。卫生部制定了“2001-2006年全国卫生规划”,提出了全面卫生改革的思路,其中以建立“社会健康保障制度”为整体方案,以建立“大众健康保险(Public Health Insurance,PHI)”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逐步实现健康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的目标。2003年4月,通过《社会健康保障制度(System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Health,SSPH)》法案,于2004年1月1日生效,其目的是到201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SSPH方案设计,墨西哥不仅将健康保险覆盖全国居民,而且将对纵向分割的卫生管理、筹资和服务功能进行改革和整合。但是,由于整合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实质进展。

在着手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新一届墨西哥政府对药品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涉及公众健康和安全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工作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卫生部领导的“健康保护与监督局”,对其组织结构、目标和功能进行了全面调整,改变了过去仅仅加强卫生过程监管职能的传统,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的预防上。同时,对原来分散在联邦政府不同的部门的监管职能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卫生执法”,降低了协调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

健康保护与监督局的职能大幅度扩展,形成了9大项目、涵盖248个行业的健康危险因素的保护与监督工作,包括传统的药品监督局的审批工作,如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组织、器官移植监管;工业产品的毒性、危险性审查,如农药、化肥、化学制品和基本化学品;各种民用产品的卫生,如食品、烟草、饮料、化妆品、生物制品等监督审查;职业卫生,如职业危害暴露检测和预防;环境卫生:如水、土壤和空气和污染检测。

3 卫生体系面临的挑战与改革的动因

墨西哥政府推行面向全体未参保人群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背后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3.1 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自1982年开始,墨西哥改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了以自由化、全球化、市场化、私有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该政策导致的经济社会后果对卫生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第一,面对失业人口和不正规就业人口规模大幅度增加的现实,以正规就业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体制,难以为全民提供相应的健康保障;相反,由于正规就业人口通过其政治影响力占据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支出,使其他人群的卫生保障状况恶化。第二,经济增长缓慢和经济危机不断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收入下降,不得不削减公共支出,减少包括卫生在内的公共服务提供。例如,1982年公共卫生支出占政府支出的6.2%,到1988年则下降到2.5%。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卫生系统为贫困人口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第三,由于贫困的加剧,未被正规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的支付能力下降,卫生服务的可得性随之下降,陷入贫困与疾病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

因此,尽管在1983年,执政的制度革命党已经意识到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可能产生的弊端,修改了宪法,提出享有卫生保障是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并据此制定了《卫生基本法》,提出要将卫生保障扩展到全民,解决卫生保障的不公平问题。但是,在上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这一政治承诺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3.2 以正规就业为基础的卫生保障体制造成体系和社会的割裂

自1929年开始执政的革命制度党政府,依赖高度组织化的正规就业人员的支持以维持统治地位,陆续建成面向正规部门的IMSS,ISSSTE、PEMEX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正规就业的人群及其家属加入保险时有政府财政的大量补贴,健康保障也没有范围限制,得到服务时几乎免费。获得医疗保障事实上成了这个人群的特权。

墨西哥社会医疗保险还有一个显著特征是,建立了直接隶属于本部门的医疗服务机构,并且只服务于特定的参保人群。也就是说,墨西哥的IMSS和ISSSTE不仅负责被保障人群的医疗保险筹资,还负责卫生服务提供及其管理,因此,形成了纵向整合的、以特定职业人群为目标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提供体系,造成了墨西哥卫生体系的割裂。

没有纳入上述医疗保险制度的“剩余人群”主要是脆弱人群,包括在其他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口,如城市的个体户、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失业者和农民。他们虽然理论上可通过卫生部举办的公立医疗服务系统获得免费医疗服务,但是,应该享有哪些服务却没有明确界定。而且,由于公立医院所需资金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卫生服务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患者就医必须排队等待,还要自己付费。在患者不满意公立诊所和医院服务质量时,不得已必须自己花钱利用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因此,没有医疗保险人群获得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权利事实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结果是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不仅获得了政府的保险补贴,还通过利用更多的卫生服务获得了更多补贴,形成所谓“双重保障”。保险覆盖范围外的人群由于利用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少,事实上很少获得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补贴的好处,成为“没有保障”的人群,造成了墨西哥“有保障人群”和没有保障人群”的社会割裂。

3.3 权力下放导致地区健康差距扩大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为了改变原来高度中央化、官僚化的政策决策和执行机制,使服务提供者能够灵活对地区和患者和需求作出灵活反应,同时为了缓解联邦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地方增加卫生投入的积极性,改善资源的配置,墨西哥卫生部先后实行两轮权力下放,把提供卫生服务(主要是初级保健诊所和二级综合医院,第三层的专科服务继续由联邦卫生部负责提供)的功能和责任下放给州政府,由各州卫生部组建各自的卫生服务署向没有社会保障的人群提供卫生服务。在那些富裕和管理能力高的州,权力下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其他州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了卫生投入和服务下降的情况。各州之间在卫生投入和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方面差距扩大。部分富裕的州,卫生支出超过政府预算的20%;而在部分贫穷的州,州政府的卫生支出不足其政府预算的5%。最富裕的市区婴儿死亡率仅为9‰,最贫困的地区高达103‰;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而期望寿命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低于墨西哥城10岁。贫困妇女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达40%,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6%。在Guerrero州的贫困社区孕产妇死亡率高达283/10万,而全国平均水平为51/10万。

尽管在1986年成立了国家卫生理事会(由联邦卫生部部长主持,各州卫生部部长参加)负责协调联邦与州以及州之间的政策制定,但是卫生政策协调还是变得困难了。

3.4 卫生投入不足以及筹资不公平

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导致了墨西哥的卫生投入不足和卫生筹资不公平的状况。卫生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墨西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以及人均卫生费用、卫生资源的人口比率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拉美国家。例如,在2003年墨西哥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6.2%,远低于OECD国家8.6%的平均水平;人均卫生费用583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调整),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2 307美元;2003年,墨西哥每千人口的执业医生、护士和急诊医院床位数分别只有1.5、2.1和1,分别相当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2、1/4、和1/4。

卫生筹资及资金分配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公共支出在社会保障覆盖和非覆盖人群之间的分配差异很大,占全国人口约50%的没有保障人口获得公共支出只有33%;而占全国人口47%的享有社会保障的人群占有公共支出的66%。在改革前的2002年,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机构服务的人口每个家庭从联邦政府获得平均约2076墨西哥比索的补助;而卫生部服务的人口平均每个家庭仅获得922墨西哥比索。2002年,社会保障组织获得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66%,而卫生部系统仅获得34%左右。(2)联邦政府对各州的财政补助差异很大,按人头计算,补助最高的州相当于最低州的5倍。(3)各州政府的人均公共卫生支出差异更大,达到89~100:1。(4)超过50%的家庭没有健康保险,缺乏财务保护;而且收入越低的人群,享有医疗保险的比例越低。收入最高的20%人口中的60%有保险而最低的20%人口中仅有10%有保险。(5)卫生总费用中,公共支出只占46%(OECD国家平均是72%),私人保险占2%,私人自费则占到52%。(6)每年有2~3百万家庭面临灾难性卫生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或因病致贫,其中没有保险的人群占到85%。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把墨西哥的卫生筹资公平性排到了第144位。这一排序在墨西哥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成为推动墨西哥改革卫生保障体制的重要外部力量。

3.5 2000年墨西哥的政府更迭促成了改革

在2000年7月大选中,连续执政长达71年的墨西哥制度革命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国家行动党的福克斯以明显优势当选为新一届总统。福克斯当选总统后,一方面继续坚持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强调要公平分配收入、扶贫和关注人的发展,走“第三条道路”。卫生领域作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和扶贫的重要策略,列入新上台的国家行动党的重要议事议程。2001年,在充分研究并吸收超过22000件公民的建议书的基础上,刚刚上任半年多的福克斯政府制定了《国家卫生规划2001~2006—墨西哥卫生民主化:迈向全民覆盖的卫生体系》。该规划强调了卫生民主化对于墨西哥政治和社会转型的不可或缺的意义。所谓的卫生民主化,核心是把卫生保障当作一项公民的社会权利,而不是一种商品、一种恩赐或特权,国家有责任创造条件,确保全体公民不论其支付能力和居住地点都能获得必需的卫生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该规划指出墨西哥卫生体系面临公平、质量和财务保护三大挑战,提出了包括确保公平筹资在内的五大发展目标。作为促进公平筹资、向没有社会保障的人口提供财务保护的基本策略,该规划提出要建立卫生社会保障制度(SSPH),主要是大众健康保险制度(Popular Health insurance/PHI)的计划。

参考文献

[1]Gonzalez-Blocka.Miguel,Sandifonfb.Peter,Ruizc.Jose' Arturo,Rovirad Joan.Beyond health gain:the range of health system benefits expressed by social groups in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1,52:1537-1550.

[2]Gakidou.E mmanuela,Lozano.Rafael,Gonzalex-pier.Eduardo,etc. Assessing the eff ect of the 2001-06 Mexican healthe reform:an interim report card[J].Lancet,2006,368:1920-1935.

[3]Lozano.Rafael,Soliz.Patricia,Gakidou.Emmanuela,etc.Beenchmarking of performanfce of Mexican states with effectve coverage [J].Lancet,2006,368:1729-1741.

[4]Frenk Julio.Bridging the divide:global lessons from evidence-based health policy in Mexico[J].Lacet,2006,368:954-961.

[5]Marie Knaul.Felicia,etc.Evidence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system: policy reform to remedy catastrophic and impoverishing health spending in Mexico[J].Lancet,2006,368:1828-1841.

[6]Fernk Julio.Evidence-based policy:Three Generations of Rrform in Mexico[J].Lancet,2003,362:1667-71.

篇4:1卫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卫生事业;乡镇;卫生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6-01

乡镇卫生院属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关键,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漸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化的加强,显著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乡镇卫生院一直积累的效率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阻碍到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对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模糊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提供预防、保健以及基本的医疗服务,但其中未能明确的是:仅就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未能落实其具体的承担功能。加之乡镇卫生院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着财政拨款,还可能会有些乡镇卫生院分不到拨款的问题,这也促使乡镇卫生院为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与国家功能定位要求打“擦边球”,愈渐模糊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是由国家包干,统一由国家予以财政拨款,继而养成了乡镇卫生院坐享其成的习惯[2]。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乡镇卫生院这种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不利于其竞争与发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存在着只一味实现医疗设备的更新而不注重对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卫生院的经营每况愈下。加之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都是医疗业务型人才,他们过多的将精力放在日常事务上,亲自门诊、主刀,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补充新知识,在卫生院的管理实践中也疲于应对。

1.3缺乏运营计划

乡镇卫生院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时间养成的依附性导致其缺乏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第一,不具备在业务运营上的主动性,通常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而缺乏对竞争对手以及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造成其无特色项目、无知名度;第二,未能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安排,导致卫生院有过多负债;第三,缺乏对工作者的培训在教育,无法接受新知识,不能及时紧跟时代的发展。

2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岗位管理

无论是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行,都不能缺少其中各个岗位予以的基本支撑,尤其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来说,其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人员基本素质以及人员的基本职责都是岗位管理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在基于乡镇卫生院定位明确的前提条件下,需实现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需求的准确评估,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及人才配置,落实对任职岗位的具体要求、技术工作者的考核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应借助于构建岗位职责,使在岗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发展方向加以明确,并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提出完善要求。

2.2运行管理

乡镇卫生院实现运行管理的最根本在于满足其基本业务开展需求,首先完成基本医疗、预防等工作任务,促进服务活动效率、质量的提高;其次应大量借鉴本地企事业机构在长期运行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对周边居民医疗需求加以正确评估,制定完善的乡镇卫生院运营规划,并对竞争对手的各方面内容加以分析,对自我竞争优势予以明确、扩大;最后,乡镇卫生院应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家庭、社区、学校,为需求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逐渐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

2.3发展管理

在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达、交通的改善、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行,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性也变得愈来愈大,随之也就增大了乡镇卫生院的竞争[3]。现阶段基于国家还是未能大力度的投入到卫生院的实际发展中来,而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情况。基于此,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管理内容必须要明确:卫生院的功能与规模定位、卫生院的服务范围与模式、如何争取外部有利支持以及如何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

2.4业务管理

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业务管理内容是指对医疗、护理、康复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活动过程的组织、协调、计划与控制,从根本上确保乡镇卫生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正常运行,使其业务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食品卫生的监督等等。

3乡镇卫生院管理举措

3.1促进院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院长作为行政工作以及医疗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其综合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管理情况。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中,院长是最为核心也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任务。针对于此,应落实院长公开招聘制度,制定并完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之与年薪制,在借助于丰厚的报酬下调动院长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对院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再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强化院长对乡镇医院卫生管理的认识,拓展、创新管理思路,做好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彻底摒弃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3.2规范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

由于存在着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也都不尽相同,基于此,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的制定,必须要在各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卫生院功能服务内容及范围的实际,提出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职责要求[4]。在上级领导的宏观把控下,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市场的实践考察,并搜集居民的需求评价,继而在上述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职责、具体的工作描述等方面内容。同时,各个乡镇卫生院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调整、扩大选择,尽量实现岗位职责的明确、更精细化,落实其可操作性强的最终目的。

3.3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准确定位

就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来说,关键在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自主权定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人员的引进或者是辞退等权利都集中掌握在基层政府的手里,而乡镇卫生院的人事如同虚设,而由于政府对卫生工作缺乏认知,也就可能会造成卫生工作者缺乏就业指导,而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自主权定位也就是尽量削弱政府对卫生院业务的干涉;其二为业务范围定位,做好卫生院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向,明确卫生院基本职能与职责,做好卫生院的精准功能定位。

3.4强化政府财政补偿基本政策

在当前大部分的卫生政策中,都包含很多规定了对基层卫生投入的内容,但又大多属于指导性的规定,并不具备对其职责主体的明确以及强直性的实施保障,这也导致投入主体,也就是地方财政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于实际中全面、深入落实。想要改善政府投入方向,促进其投入效益的极大提高,除了需要注重对硬件的改善,还需要对人才的待遇、技能培训、管理等各方面软件的投入。可建议在核算政府拨款的同时,保证下列经费的全额性,即卫生人员及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资待遇、公共卫生活动经费、人员培训费用等等。

3.5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及人事分级制度的改革

强化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县、乡两级管理,重点以县级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将乡镇的人员、业务以及经费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中去。且院長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人事则实行编制控制,为优秀的认为提供可发展的平台;工资则实行总额管理,将工资发放档次拉开,着重偏向于技术岗位、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解决在岗位、不谋其职的问题;落实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力度,通过鼓励其自学、参加培训等,促进其业务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执业医师;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成员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慕成.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5,(12):235-235,236.

[2]严莎.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138-140.

[3]黎仲光.浅谈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2):316-317.

篇5:1.卫生管理组织

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劝阻吸烟人员:

二、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单位从业人员定期预防性健康检查,认真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强化监督检查,保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并对吸烟的顾客进行劝阻。

篇6:职工食堂卫生管理制度1

坚决执行食品卫生法,落实食堂卫生“五四”制度,做到生熟分开,不买卖腐烂变质的食品,对于熟食品要认真保管,切实做好室内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真正做到防蝇、防鼠、防食物中毒。原料必须加盖,熟食必须加罩。

食堂卫生“五四”制度:

一、由质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1、2、3、4、二、成品(食物)实行“四隔离”:1、2、3、4、三、用(食)具实行“四过关“:

1、洗

2、刷

3、冲

4、消毒(蒸汽或开水)

四、环境卫生采取“四定”:

1、定人

2、定物

3、定时间

4、定质量 生与熟隔离;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 食品与天然水隔离。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厨工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厨工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1、勤洗手和剪指甲;

2、勤洗澡和理发;

3、勤洗衣服和被褥;

4、勤换工作服。

六、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实施后由总裁工作部定期负责考核与检查。

陕西和记万佳商业广场有限公司

总裁工作部

篇7:员工宿舍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

为了保证员工宿舍安全、整洁、卫生、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息空间,特制订本制度,要求乙方员工自觉遵守,共同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1、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

2、自觉将室内个人物品摆放整齐。

3、室内卫生清洁由员工自行排班轮流值日,包括自己门前的卫生。

4、室内卫生做到地面干净,墙面清洁,多通风,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

5、室内严禁乱钉钉子,乱挂杂物,乱贴字画,乱扯绳子,如发现一处予以轻则100元,重则500元处罚。

6、室内垃圾必须用塑料袋装好,一天一倒,不得累计、堆放,一定要扔到指定地点。

7、严禁将垃圾与杂物抛出室外,如有违者,予以50-100元处罚。

8、自觉遵守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禁随意挪放消防器材。

9、员工不得在室内吸烟。

10、使用和保管好电器,做到人走灯熄,不得私自接电线、插座,如有违者,予以200元处罚。

11、员工出入宿舍房间随手关门,注意防盗。

12、各宿舍门口必须保持通畅,不得在门口堆放杂物。

13、如有家人亲属、朋友来访,需到门口处登记,经验证并核实后方可进入。

14、进入工地大门人员、车辆必须服从值班人员管理,未经批准,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工地现场。

15、带行李、物品、车辆出大门时必须接受门卫的检查。

16、对不服从管理,不服从公司安排;蓄意破坏宿舍内物品设施;经常妨碍别人正常休息,影响团结屡教不改;有偷盗行为的;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对上述情况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严重者将交到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7、对于公共设施望大家加以爱护,如有损坏,甲方将按照造价进行罚款:窗户170元㎡,门500元樘,彩板房225元㎡,如发生火灾造成的一切损失全部由乙方自行承担。

篇8:1卫生管理制度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 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 它都一马当先, 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到垃圾、刷痰盂、洗脚、穿鞋等, 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 手就容易粘染上许多病原微生物。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 (4~40万) 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藏身的好地方, 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达38亿之多。另外有人作过一个试验, 急性痢疾病人用5~8层卫生纸, 痢疾杆菌还能渗透到手上, 并在手上存活3 d。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 d。因此, 手是很脏的。而且外出旅游、参观学习、执行任务时, 手经常接触一些物品, 都会把手弄脏。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和一些表面健康但实际身体内带有病毒者, 常常把致病微生物传播到各种用品用具上, 当健康人的手接触后, 致病微生物便来到手上。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 就可以把细菌带入口中, 吃到肚里,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菌从手来, 病从口入”。所以要养成勤剪指甲, 饭前、便后、劳动后洗手的习惯。

洗手可去除粘附在手上的细菌和虫卵, 用流水洗手, 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肥皂洗, 再用流水冲, 可洗去手上99%的细菌。洗手中应注意:不能几人同用一盆水, 以免交叉感染, 互相传播疾病;时间应超过15 s。

篇9:1卫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学情分析;卫生统计;中职;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09-03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朱丽娟(1983-),女,珠海市卫生学校教师,卫生信息管理助理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东 珠海/519000)

一、引言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说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学情分析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有效学习的教育目标非常重要,是教师课前备课、课程教学及课后反思的系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学情分析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考核、学生反馈的设计。摸准学情才能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等要素讨论和分析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的学情现状。

二、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课程分析

1.教学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设置。根据“具有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力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卫生统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解决统计计算的问题。

2.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特别注重了可操作性,并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强化了卫生业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医院统计、疾病分类等基础知识、技术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如表1所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情绪较重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所谓的“失败者”。大部分中职生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了职业教育这条路,看着离“天之骄子”的梦想越来越远,致使学生产生了自卑失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沉浸在这种中自卑失落的情绪中,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处理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中考失利变成了心里最大的阴影,时常否定自己,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有部分学生更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学校混日子,找不到学习动机,降低学习兴趣,更降低了学习效率。

(2)对数学发“怵”

笔者与学生交谈,有学生曾说:“就是因为数学不好才选择了学医疗卫生相关的专业,希望总能比机械、电子类的专业少学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没想到还是‘逃不开数学。”这种不良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与数学有关的课程越来越发“怵”,产生了类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还在没有尝试了解课程和努力的情况下,就给自己下了“我做不到”的结论,这种心理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和卫生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学情分析

(3)耐受挫折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但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懂事知事的背后大都存在遇事冲动、缺乏理智,同时自尊心又极强的特点,稍微受到挫折就走极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导致情绪不稳定,再加上失落自卑,常常在经受挫折的时候放弃自己。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不写作业、课堂答不出问题等受老师批评或者感觉自己“丢面子”后,就放弃了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上表现为遇到看起来复杂的公式不去记,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就抄作业,做错的题目不改,课下不复习。

(4)缺乏恒心,自制力较弱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良好,也想要认真努力学习,但在生活实践中却容易下决定,难以持之以恒,养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学习习惯。经常有学生和笔者沟通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但最后经常是“说得容易,做到难”。

(5)好奇心重,对专业知识有较大兴趣

看着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口吐高深的专业术语,以专注的眼神进行专业操作时,学生是最兴奋的,因为他们知道,那就是他们未来的样子。大部分的中职生还是能认识到“毕业即就业”这个事实,因此他们希望有一天也用专业工作姿态来应对自己的工作,这是可以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有益方面。

2.学生学习兴趣倾向分析

《卫生统计》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课程,有大量的抽象而复杂的公式和计算。目前,大多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往在初中时就没有学好数学,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成绩差,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学生在进校之前本身就对数学发“怵”,从小数学没学好的经历导致了遇到与数学有关的课程就本能的逃避。

结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和学习即时状态观察,学生关于某些学习内容的兴趣倾向及反馈情况如表2所示。

3.学生认知情况

(1)个人认知受限

受自卑心理限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有限,自我评价过低,在学习目标上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对于专业也了解不够,只是单纯认为“家长说好就是好”。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致使个人认知扭曲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专业歧视”。无论是高等教育学院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都是一个招生人数和报读人数较少的专业,很多学生在不了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认为“招生少代表不好就业”,所以在还没入学时就抵触这个专业,再加上以往数学基础差,遇到《卫生统计》这门课更是抱有“小专业受歧视”的态度。

(2)情境认知不足

受小时候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也形成了定式。再加上耐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恒心,自制力低的情况,很少有学生能使用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走神、看小说、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习惯,也难以坚决杜绝。

4.学生生活经验与需求分析

综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反馈来看,统计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还是有少量应用的,只是平时学生很少自己拿来用,看到别人应用时很难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卫生统计部分的知识专业性很强,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在遇到比较“难”又 “计算麻烦”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放弃学习。

四、小结

综合中职往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这门课程的学情,可以总结出学习《卫生统计》的障碍有:自卑厌学、小专业歧视、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低。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有益方面,可以着重从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展望、工作的专业魅力上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提出小组任务以引发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时尽量多用生活中的有趣的、能见到明显成效的例子做铺垫,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比较法、案例法、情景法、讨论法等引发同学们的主动思考和提问,在教学流程上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复习考核时引导学生做出适宜的学习计划等,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上能更科学合理,更“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达到“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田贻碧.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探究[J].考试周刊,2009(29).

[2]刘俊杰.中职学生耐受挫折教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2(19).

上一篇:妇保整改报告下一篇:新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