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2024-05-06

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精选6篇)

篇1: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

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至2005年)纲要。

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黄金宝”在上海试点,拉开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序幕,个人炒金大门被撞开

2004年6月,高赛尔金条推出,国内首次出现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与回购的投资型金条;7月中金黄金与其他公司合作分别成立郑州黄金交易中心、大连黄金交易中心。2004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条”业务,面向普通投资者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AU T+D现货延迟交收业务。

2004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该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向融入国际市场转变。

2004年11月2日,由河南省鑫力黄金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城东支行共同组建的鑫力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东黄金集团宣布出资5000万元成立山东黄金交易中心。

2005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招金集团联手推出“招金”个人黄金业务;随后中国银行开立计帐式纸黄金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于2月28日推出个人帐户金交易业务。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联合推出“金行家”业务,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个人的黄金投资产品。

2005年8月,山东招金黄金集团投资设立的山东招金黄金交易中心正式开业。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期权业务“期金宝”和“两金宝”。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U100g实物黄金投资品种。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合约的批复》(证监期货字[2007] 158号)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201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近日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明确黄金市场发展定位,切实防范黄金市场风险。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介绍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也一直将其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金币“郢爰”。但是,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主要流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承担主要货币职能的金属是白银。

除了黄金生产力的落后之外,中国“贫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巧取豪夺,大量黄金和白银被当作鸦片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造成国内贵金属硬通货的严重匮乏。而此后中国境内的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战争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其中一部分被用于购买军械物资,另一部分被达官显贵在外逃时携带出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炮制的“金圆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黄金外流事件。当时国民党政府由于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而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了挽救实际上已经崩溃的经济局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其颁发的《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克,发行额以20亿为限;按1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同时规定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等于金圆券3元,美元1元等于金圆券4元。国民党政府使用高压和诱骗等手段强制推行这个法令,命令国统区的人民必须在1948年9月30日前将所持黄金和白银全部兑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者一律强制没收。不到两个月,就从人民手中榨取了金银外币总值达两亿美元。1948年10月初,由上海开始的抢购风潮波及国统区各大城市,物价进一步飞涨。11月10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取消限价政策。12日又公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法令,规定1金圆券的含金量减为0.044434克,等于公开宣布金圆券贬价4/5,并撤销了金圆券发行20亿元的限额。之后金圆券开始无限量发行,至1949年5月共发行了六十七万多亿元,金圆券也像法币一样成为废纸。这些用“金圆券”兑换来的黄金和白银,以及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历年积累的黄金和白银储备于1949年用军舰押送至台湾。

对于国民党当时运台黄金的总数量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总之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额财富,并由此造成了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的“贫金”局面。此时中国政府只能从新生产黄金中获得储备的增加,而几乎没有历史积累。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黄金问题上一直是严格管制,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所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那时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黄金市场一直是封闭的,黄金的市场流动需要申请和配额。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 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中国的黄金生产和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

古代,黄金主要产自黄河下游及相邻地区,在长江流域也有个别产金地。这一时期生产黄金的方法主要是挑拣和采出自然金,对黄金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锤揲法。到商代、西周时期已有熔铸工艺,如刘家河出土的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黄金生产又陆续发展出重力法淘金和岩金开采等。找矿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认识矿物共生关系,从一条矿脉找寻其他矿脉;按矿物的光泽找矿等。《史记•天官书》记载:“金宝之上皆有光,不可不察”。到了汉代,黄金冶炼技术已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西安上林苑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经测定含金量高达97%,而北京怀柔出土的马蹄金纯度已达99.3%。

中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超过四千吨,居世界第七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金矿产出。就省区论,以山东的独立金矿床最多,江西的伴生金矿最多;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的金矿资源也较丰富。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地区,最主要的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甘地区。

时至今日,中国不但已经成为全球黄金生产大国-2006年黄金产量达240.08吨;同时也是消费大国,2006年消费量高达269.3吨,占世界黄金消费总量的9.23%。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下属国际贸易公司称,2007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目前中国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

中国国内的黄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饰性消费需求为主,每年中国市场销售的黄金大部分是黄金饰品,工业、医疗、科研等行业占消费需求的比重较小。黄金的金融投资需求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出于种种历史和金融体制的原因,中国大陆人均只占有不到4克的黄金;年人均黄金消费量只有0.2克,并且消费量集中在黄金饰品上,与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水平差距悬殊(阿联酋人均年消费黄金最多,达30克),离印度人均约1克的水平也有很大距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望大幅增长至500吨,这对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将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黄金储备量不符合大国地位

目前,中国国内的黄金总存量约为五千多吨,包括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和民间拥有的黄金制品。截至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仍为1929万盎司,即600吨,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变化。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11亿美元。按800美元/盎司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600吨黄金的价值约为154亿美元。黄金储备约占外汇储备1.07%左右。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地位、实力及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黄金的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之所以能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因为黄金的地位及其对相关方面的影响仍然是重要的。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看,黄金仍然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主体。

根据2007年9月份的最新统计(见下图),目前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0,120吨,其中美国拥有8133.50吨,占27%,并且占其本国储备总额的75.8%。官方黄金储备最多的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存有23,131吨黄金,占全球官方储备总量的76.8%。除了加拿大和英国以外,西方七大工业国(还有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黄金储备均位居世界前列。很显然,实力越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越多,而中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与其日益提升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是严重不符的。

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黄金储备(2007年9月公布数据)1 美国 8,133.50 75.80% 2 德国 3,417.50 62.70%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217.30 其数据无法计算该比例 4 法国 2,658.40 55.20% 5 意大利 2,451.80 64.00% 6 瑞士 1,242.10 40.30% 7 日本 765.2 1.80% 8 荷兰 640.9 55.60% 9 欧洲央行 604.7 23.70% 10 中国 600 0.90%(2009年12月公布数据为1054吨,排名升至第六)中国台湾省 423.3 3.30% 12 俄罗斯 407.5 2.10% 13 葡萄牙 382.6 87.20% 14 印度 357.7 3.40% 15 委内瑞拉 356.8 31.00% 16 英国 310.3 13.40% 17 黎巴嫩 286.8 31.70% 18 奥地利 281.8 42.90% 19 西班牙 281.6 35.00% 20 比利时 227.6 34.30% 21 阿尔及利亚 173.6 3.80% 22 瑞典 152.6 11.20% 23 国际清算银行 146.3 其数据无法计算该比例 24 利比亚 143.8 4.30% 25 沙特阿拉伯 143 10.90% 26 菲律宾 140.1 11.20% 27 新加坡 127.4 1.80% 28 南非 124.1 9.30% 29 土耳其 116.1 3.40% 30 希腊 112.1 78.40%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投资者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要大量抛售黄金,以至于从1999年开始不得不通过签订售金协议来限制其抛售活动?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央行共有近两万吨黄金储备,每年抛售几百吨只会对市场产生短期内的影响。同时,现在全世界每年矿产黄金至少超过2500吨,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投资进入市场或作为储备进入各国金库。因此,欧洲各大央行一年里抛售几百吨黄金并不表示黄金的战略储备地位降低了,而只是体现出黄金在一些国家储备多元化调整过程中的灵活性。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国家实行的是“藏金于民”的政策,官方黄金储备并不高。如印度,数据显示其官方黄金储备只有357.7吨,在储备总额中也仅占3.4%。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民间的黄金存量至少有1万吨,白银的民间储藏量至少也有11万吨。现在,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另外,在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韩国等国家的民众纷纷拿出自己的黄金帮助国家克服金融危机,藏金于民的优势在此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黄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综观中国黄金市场现状,不但国家缺乏长远的黄金储备规划,普通民众对黄金的投资意识也比较薄弱。但目前国内民众投资黄金的意识正在被唤醒,中国黄金市场在逐步开放后必将对全球黄金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国黄金市场改革起始于1993年,这一年国务院63号函确立了黄金的市场化方向。2001年4月,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的黄金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据初步统计,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这些都体现了黄金市场化趋势的推进。

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9月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这段话概括了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实物现货为主,市场封闭;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指引-以黄金金融衍生产品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国际性黄金市场。

当今的黄金市场可分为商品性市场和金融性市场,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说,黄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才是市场主流,而目前中国黄金市场还停留在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的阶段。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例,作为我国唯一的黄金场内交易所,2005年该所年黄金交易量突破900吨,交易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与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相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此外,中国黄金市场又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金交所的外资会员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目前有1家中外合资企业会员和12家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客户。2005年这类会员与客户的黄金交易量为9427公斤,只占交易所交易总量的1.04%。缺乏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造成国内黄金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有时甚至出现明显背离。

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在黄金期货的基础上,一系列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异常火热的黄金ETF,甚至更多的创新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进一步加大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黄金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打击黄金变相期货交易,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预期,黄金市场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首先是投资品种的丰富与多样化,黄金期货,期权,黄金存折,纸黄金,黄金EFT,黄金远期等产品不断推出并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黄金市场作为投资性的金融市场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加入进来,同时开放国门,让国际性的大银行和大金商一同参与,从而使得与国际其他黄金市场逐步接轨。

篇2: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 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

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1992年上半年,“股票认购证”向市民公开发售,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电真空B 股和深南玻B 股先后上市,掀开了新中国利用股票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历史一页。鄂武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走向全国性市场的序幕。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已进入规范化阶段。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给管理层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的问题,也给投资者提出了怎样回避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问题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让我们首次意识到了了到底应当如何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 余点。深沪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股市暴涨暴跌是一种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评论文章,则给新闻媒体提出了舆论怎样介入证券市场的崭新课题。中国股市遇到了其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19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 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证券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十分明显,股市在曲折中艰难发展。这段期间实行的是“额度管理”,即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他们想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结果造成了上市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1993年沪市有5次反弹向上突破千点大关,但随后又相继跌破1000点。大盘的大起与大落,股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股市谱写了一曲希望与低迷并存的主调。尽管宏观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1993年的证券市场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分别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发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沪市两度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终因宏观形势并未根本改变,股市在维持了两个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时,管理层在证券市场中提出了以债市为主的方针,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出现债市压迫股市的现象。

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史称“327**”。这类恶性事件频发,是过度投机造成的恶劣影响。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两部金融大法分别于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一律不准会员开新仓,由交易场所组织会员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引发“5.18”行情。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首家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重视。上交所于当日发布公告,长虹股票停牌。

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在5年的探索实践之后,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

1996年到2000年进入“指标管理”阶段,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拟上市企业必须与政府搞好关系,政府手里掌握着有限的发行指标,而拟上市企业又众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与政府拉关系,以致出现严重的“政府市场”。

由于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质量较差,人为捆绑上市等原因,有一部分出现了经营不善的状况,而股市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不能简单地说“退市”就“退市”,最终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壳资源”。

199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目标:积极 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和股票继续实行总量的规模管理;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

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2000年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1996年7月17日,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正式创立揭牌,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由此宣告诞生。

1996年,被称为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但火爆行情带来了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些不负责任的大户狂炒“概念”,违规行为呈现出速增趋势。管理层连续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调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过度投机。面对这种极度过热的情形,《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口气严厉、措辞强硬,表明了管理层加大干预力度的决心。同时,管理层采取恢复沪深两市涨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沪深两市狂泻不止,出现

大盘跌停板的现象。一个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回调过程中走到了年底。

进入1997年,经过了充分回调的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

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引导小户合理投资,稳定股市,证券投资基金金泰、开元于4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可转换债券历经多时酝酿也正式登台,这是增加证券投资工具,丰富证券品种的重要举措。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给中国股市的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敞开了大门,为证券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证券法》的精神,信托与证券脱钩的工作开始进行,证券公司也出现大重组、大合并的趋势,受此影响股市出现下滑的走势。但从5月19日开始,股指在科技网络股的拉动下不断上扬。6月《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6月30日,沪市创下了1756.18点的历史最高点。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

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2000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

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 股市场。2001年3开始正式实行“通道制”。通道制下的股票发行额度不直接受总量控制,而是通过发行通道的限制间接受控,企业上市不确定因素增大;通道数额被分配到主承销商,而不再分配给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仍实行实质审核,券商投行开始获得一部分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同时也承担起股票发行 的风险和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不出问题的责任。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 制度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这一法律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月保荐制开始实施,5月,深交所中小板正式开板。

2005年5月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6年下半年,中断近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恢复,投行业务真正进入了“核准制”下的“保荐制”时代。保荐制的特点是,企业发行上市既要有投行(保荐机构 保荐,还要有两个投行从业人员(保荐代表人 具体签字负责保荐工作。保荐工作分为“尽职推荐”阶段(上市前 和“持续督导”阶段(上市后,其核心内容是强化和细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尤其是保荐代表人的个人责任。这阶段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

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

在这些年里,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巨大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证券市场遭到巨大打击,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创出历史高度6124点跌到1598点,连续的暴跌,股价下挫了80%。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又使得中国证券行业难以从低谷中走出。我国证券业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证券业进行了诸多调整。

2009年3月,创业板正式开板。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6月,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

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年,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10月,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顺势推出,机构报价将更理性化,主承销商配售权的预演也在进行中。

这一阶段,市场的目光更多地为那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吸引,有

篇3: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前市场时期 (1949-1981)

我国债券发行的历史比较早, 但是债券的产生只是债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950年1月5日, 由陈云主张, 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笔公债。这次发行, 虽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但是主要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的通胀问题。因此, 并不存在催生债券市场产生的条件。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我国曾经历了一段“既无外债, 也无内债”的历史。既然没有内外债, 也就自然不存在债券市场了。

纵观这一时期, 我国面临的状况是只有债券, 没有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的制度思路和我国当时的现实情况都没有为债券市场的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第一时期:场外柜台交易为主 (1981-1991)

改革开放后, 我国债券市场才真正产生和发展起来。其中经过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场外柜台交易为主的时期, 其中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1-1986) 非公开交易时期。标志是1981年发行了48.66亿元国库券, 发行目的是当时中央政府意识到必须用中央银行融资以外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降低预算赤字的通货膨胀影响。同时, 1982年初首次批准有限制的发行企业债券, 发行目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金融改革使得企业尤其是国有部门以外的企业, 越来越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这个时期的所有债券都不允许公开转让, 但是非公开的以流通变现为目的的自发交易在各地开始私下展开了。

第二阶段: (1986-1991) 柜台交易时期。1985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准发行金融债券。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管制, 要求企业债券发行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批准。同年, 在沈阳率先成立了官方批准的柜台交易市场, 允许企业债券交易。1988年前后, 为应对各方面改革和建设的资金需求, 政府出国库券外, 还发行5个品种的国债, 分别是:1998年由财政部开始发行的财政债券, 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1988年由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 目的是为了筹措国家重点建设资金;1987年由中央银行代理财政部发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债券, 目的是压缩预算外固定自称投资规模, 调整投资结构;1989-1991年, 发行的特种国债和1989-1990年发行的保值公债。其中后两种国债的数量有限, 存续期较短。同时, 为了解决先后发行的大规模国债能够得到流通变现, 于1988年4月和6月, 国家先后批准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 并于1991年初, 将国债流通转让范围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以上城市, 至此, 我国债券的柜台交易市场正式形成。纵观这一阶段, 我国债券市场品种以国债和企业债 (包括金融债) 为主, 发行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建设资金和解决改革中的微观问题, 而并不是站在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宏观视角出发的。发行主体主要是以财政部为单一主体, 即使是发行企业债券也需要央行核准, 银行担保, 实质上仍是公债性质。发行方式上并不是市场发行, 而是摊派分配为主。从债券市场的统一性来看, 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而是债券经营机构各自为战的松散结构。因此, 这一阶段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婴儿期, 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并不是战略性的, 而更多体现的是战术上的需要和发展的偶然性。

三、第二时期:以交易所交易为主 (1991-1997)

1991年随着交易所的成立, 债券的交易重心逐渐向交易所转移。同时, 交易方式开始发生变化。1991年, 财政部第一次组织国债发行的承销和包销, 债券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开始启动, 但此时的发行利率仍为行政确定。1995年国债招标发行试点获得成功, 自此国债发行利率开始实行市场化, 这标志着中国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正式开始。1994年,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建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银行, 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 而金融债券开始专由政策性银行发行, 从此政策性金融债步入历史舞台。从交易方式上,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办了国债现券交易、国债期货和回购交易, 以及企业债现货交易。这极大丰富了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从监管结构上, 建立了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 中国国债协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两家自律监管机构。从基础设施建设上, 建立了全国性的国债登记托管机构和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

纵观这一阶段,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更加具有组织性、法制化、正规化。交易品种得到丰富,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 发行仍然以宏观经济管理目的为驱动, 当时的交易主体却主要是以微观目的为驱动。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 银行通过融资融券业务而“超额融资”以满足自己的融资需求, 再如银行信贷资金以各种方式流入股票市场, 助长股市泡沫, 加剧股市震荡, 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这一阶段的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总结为:微观主体十分积极, 宏观监管没有跟上。这也是市场发展缺乏战略指导和整体设计, 自发性发展的缺点。

四、第三时期:以银行间市场交易为主 (1997至今)

正是为了解决交易所市场发展产生的问题, 1997年6月, 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一律停止在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 改为在全国同业拆借中心进行债券交易, 这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成。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伊始, 我国充分吸取了以往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在建立之初就在法律制度层面进行规划, 先后公布了《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暂行规定》《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00年对原有规定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出台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使得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2002年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史上值得记住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得到丰富, 市场统一性得到加强, 债券发展方向得到明确, 债券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在交易主体方面, 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先后扩充了非金融机构法人和个人 (通过间接方式) ;在市场统一性方面, 当年首次实现跨市场同时发行国债, 使得债券品种开始能够在多个市场发行流通。并允许商业银行承办记账式国债柜台业务, 从而联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柜台债券市场。允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 从而联通了这两个债券市场。至此, 我国统一的, 多层次的, 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002年以后, 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债券品种的不断丰富, 尤其是企业债品种的不断完备。2002年, 在吸取1996年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央行适时推出了央行票据, 并使之成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工具之一。2004年, 由兴业银行首发30亿元的金融次级债, 开辟了银行次级债的投资品种, 并为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增加了渠道。2005年5月, 短期融资券试水, 并且在发审上实行注册制, 这为企业债的市场化发行奠定了基础。2006年2月, 资产支持证券获准发行, 结构性债券诞生。2007年9月, 15500亿特别国债获批通过, 并决定其中2000亿元国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公众发行, 这一举措不单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重组奠定了基础, 而且极大增加了公开市场业务所能利用的合规工具。同年10月, 第一支公司债面世交易所市场。2008年4月, 中期票据出世。其吸取了短期融资券的经验, 施行注册制, 在期限上丰富了企业债券品种。2009年4月, 由财政部代发的第一支地方政府债问世。填补了我国地方公债的空白。2009年11月, 我国第一支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正式发行成功。集合票据仍采用注册制,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这一集合债务工具进一步完整了企业债品种。

纵观这一时期, 在正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 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得到丰富, 规模得到有效增加, 债券市场体系也基本完整的得到确立。

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从零基础发展成为现在覆盖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的债券市场体系。债券品种从单一的国库券, 发展到现在的拥有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所有主要债券形式。市场规模从几亿元、几十亿元, 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万亿元。这是个伟大的成就, 同时也是一场艰辛的历程。纵观这一历程, 我们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认清了发展形势, 适时推出相应改革。

不断地经济改革造就了新的经济形势, 而新的经济形势客观上又要求新的改革与之适应。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既是如此, 早期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开始, 客观上没有大规模发展债券市场的条件, 债券市场的发展只能从场外柜台市场起步, 因此, 规模小、品种单一、市场化不够这些当时债券市场的特点, 也就尤其可以理解的必然性了。随着, 经济形势的发展, 柜台市场必然不能满足债券市场发展的要求, 这时交易所市场就营运而生了, 随后的银行间市场的产生原因也大致如此。因此, 认清形势、总结经验、适时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渐进式改革在债券市场发展上的又一次成功运用。

2. 掌握了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 进行了合理有效地布局。

纵观这一阶段, 决策层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有了战略上的规划, 对债券市场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发展方向, 监管和制度保证也能够提前到位, 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 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决策层逐渐制定了以场外市场为主, 以报价驱动为交易方式, 以完善市场品种和市场化为方向的发展思路。在这一正确思路的指导下, 这一阶段我国债券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而我国债券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见图1) 。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 由作者整理得出

3. 抓住了有力时机, 迅速扩大品种规模。

篇4:川渝油画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一、从乡土到都市——“西南川渝”油画发展概述

“西南川渝”油画,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中心,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伤痕-乡土”开始,经过85新潮美术中的“新具象-生命流”,到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的“新写实-都市人文”,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它以执著的开拓精神、鲜明的地域风貌、深厚的人文传统、敏锐的批判意识,在中国20世纪的艺术进程中别树一帜。

(一)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伤痕”与“乡土”

“文革”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到1984年间,四川美院的油画创作在全国崭露头角。因为地理、文化等因素奠定了“四川画派”强调人文、关怀生命、关心现实的基调,与主流美术差异巨大,走在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前沿。

在1979年举办的“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上,四川绘画最早引起了国内美术界的关注,因为在82件获奖作品中,四川美院占10件之多。其作品所表现出的历史困惑和怀疑,与之前的官方艺术标准完全不符,令观众震惊。在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153件获奖作品中,四川美院又占9件,其中油画包括罗中立的《父亲》、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等。由于这些“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的轰动影响,1982年至1984年,四川美院两次受邀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油画展,作品包括高小华的《赶火车》、罗中立的《春蚕》、何多苓的《春风又苏醒》、周春芽的《剪羊毛》、程丛林的《同学》、张晓刚的《藏女》等。正是在前一次展览中,由《美术》杂志主持的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四川画派”的概念。同时,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是四川美院“乡土绘画”的巅峰,由此,“四川画派”崛起为中国美术的一支主力军。

“四川画派”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结果。因为画派主体的美院学生,大多当过知青,经历过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磨难,所以在“文革”后,他们能够很自然地以“文革”和农村经历作为创作题材,最先以“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现实主义”为手段,传达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

“伤痕美术”突破了“文革美术”的单一模式,重构起新的艺术方向。高小华的《为什么》和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最早表现出了艺术家的良知和自觉意识,它们在大胆地批判历史灾难中反思,唤起人们的苦难记忆。王川的《再见吧,小路》和何多苓的《春风又苏醒》打破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藩篱,开始关心人的内心世界,遵循人的基本要求,找到了适合情感表现的个性化语言。“真实性”是“伤痕美术”感动人的根本,所以,尽管王亥和王川并非主修油画专业,却反倒避免了学院的程式,可以引领观众从其真实的生活记录,直接进入生命的真实。经过《父亲》的过渡后,《故乡组画》从描写人物形象的逼真性转向了关注生活的真实性,从农民生活转向了农村文化,开启出真正的“乡土绘画”风格。其后,四川的知青一代画家凭借着与乡土的天然感情,完成了《山村小店》《藏族新一代》《手》等作品,并在上世纪80年代相当长的时期内繼续着乡土和农村题材的创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伤痕-乡土”绘画,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问题,这种对“人道主义”的呼唤和对现实的关怀,成为其后四川绘画最重要的人文传统。

(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具象”与“生命流”

早在1980年重庆沙坪坝的“野草画展”,就曾与北京的“星星画展”南北呼应,而当“85运动”的新潮美术兴起后,四川美院“乡土绘画”的“乡土现代性”,便迅速被西南地区营建的各种现代主义所代替。

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等,重视内在体验、内在精神和内在思想的价值,在原始野性和现代文明的矛盾与距离之间,找到了创作方向。他们以1985年的上海“新具象画展”出场,组织了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因“新具象”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性,与当时北方的理性绘画相对应,在当时美术界影响颇大。他们倡导的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生命流”,构成了85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一脉,也为90年代西南当代艺术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展示并推动西南地区的现代美术运动,1988年10月在成都举办了“西南现代艺术展”,参展者包括张晓刚、叶永青、何多苓、牟桓、杨述、沈晓彤、顾雄、毛旭辉、潘德海、任小林等数十位西南艺术家。此间,成都“红黄蓝画会”的活动、四川美院的“学生自选作品展”、北京的“西藏五人画展”以及贵州艺术家参与的北京“半截子画展”等,对于西南前卫艺术的发展势头,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1989年北京“现代艺术展”,则是西南前卫艺术家一次比较集中的亮相。

尽管四川并不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潮美术运动”的中心,但四川的艺术家同样体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探索出新的表现手法。例如,罗中立虽然一直坚守乡土,但从《巴山少女》完全可以看到他受到的民间艺术影响;张晓刚的《天上的云》采用了表现主义手法,“血缘”系列直接搬用照片,借鉴了后现代的波普艺术方式;何多苓以超现实主义的倾向,表达社会急剧变化中的生存焦虑;程丛林的《乡村的宁静》,融进了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画法,具有明显的风格化倾向;叶永青的乡土题材,运用到了原始主义观念。不过,这些艺术家的追求,仍然是“现实主义”的责任感和宏大的叙事方式。例如,刘虹的女性主题《自语系列》,是由个人经验向集体经验的归复;周春芽的《绿狗系列》,是通过内心世界的象征,探索人在现代物质社会中的精神失落与孤独。

(三)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的“新伤痕”与“都市人文”

成长于“文革”后的“新生代”艺术家,是上世纪90年代后西南艺术家群体的重要成员,其绘画直接反映着当代艺术的样式和现实视觉经验。他们真正地告别乡土、进入都市题材,寻找到了新的语言形式。

远早于以北京刘小东为代表的“新生代”,年轻艺术家忻海州、郭伟、沈小彤、杨述、陈文波、何森、郭晋等,在“新潮美术”时期便具有了自身的特点。这些追求现代艺术,却处于相对边缘状态的艺术家,与张晓刚、叶永青聚集在一起,形成被王林称为“新伤痕”的风格。“新伤痕”的现实语境是多元的,他们更多地批判现代化带来的“异化”和社会普遍价值观的陷落,更偏重于近距离的个人生存体验,表达内心的独白和潜在的“伤痕”意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外艺术市场的成熟,中国社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由此,川美“新生代”放弃了新潮美术的崇高理想主义和文化批判,减弱了私密化的个人生存体验,开始直面现实,向“都市化”和“都市人文”方向拓展。“新生代”的语言风格逐渐疏离了西方现代艺术,走向图像化,作品呈现出“陌生”的写实手法。

在1997年左右,大部分四川“新生代”画家离开重庆,去成都或北京发展,但“对异化现实的关注,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仍然是其内核。随后,更年轻的艺术家如俸正杰、谢南星、张小涛、曹静萍、杨冕等的加入,使四川“新生代”群体更为庞大。他们的作品围绕着“青春的焦虑”和“生存的残酷”展开,直接针对着当代“都市生活和流行文化对人的异化”问题。他们的创作主题与上一代画家相似,仍然是人的境遇和生存体验,并在其中显露出了揭示问题的前卫性和深度追求。在2000年前后,随着频繁地参加国际性展览,四川“新生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不可或缺的群体。

至新世纪初,“全球化”和“丰富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绘画的重要部分,西南画家在不同城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社区。除重庆的“501”和“坦克库”、贵州的“城市零件”外,昆明的“创库”也是艺术家聚会、交流与展示的场所,大量参展者来自全国甚至欧洲。成都的“蓝顶”则以周春芽为中心,积聚了杨冕、唐可、赵能智、何多苓、周春芽、郭伟等数十位艺术家。此外,还有集结在北京的西南画家,包括张晓刚、俸正杰、忻海洲、杨谦、张小涛、赵能智、杨冕等。

二、从展场到拍场——“四川画派”及西南群体的市场进程

(一)“广州双年展”和“从西南出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界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市场经济对艺术生态的影响。1988年,许多艺术家参加“西南现代艺术展”的渴望,还只是生发于不甘寂寞的创造精神,尽管他们大多生活拮据,但仍然为艺术而全力以赴。但是,在1990年之后,许多失去理想并失去稳定职业的艺术家所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艺术问题,更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在市场经济主导的消费时代,“艺术与市场的关系”逐渐突出。

1992年,大多数西南艺术家参加了“广州油画双年展”。这次展览的规则不同于以往。公司企业的“投资”代替了文化机构的“赞助”,成为操作主体;由批评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代替了以艺术家为主的“评选团”;经济、社会、学术领域的全面“生效”,代替了单一的艺术成功。展览中,西南画家周春芽、张晓刚、毛旭辉、叶永青、刘虹、沈小彤获奖,郭伟、忻海洲、赵能智、何森等的作品也非常突出。期间,香港“汉雅轩画廊”的张颂仁开始与许多大陆画家接触,他1993年组织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在香港和海外的巡回,让西南艺术家的作品得以在国际登台。同年的德国柏林“中国前卫艺术展”、澳大利亚悉尼“毛走向波普展”、意大利“第45届国际威尼斯双年展”,以及1994年的巴西“第22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中,不少参展艺术家均来自西南。此后,具有敏锐性和先锋性的西南艺术家,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都逐渐壮大。

在市场意识对旧有艺术评判模式的冲击下,艺术家很快从狭小的空间中挣脱出来。许多画家继罗中立之后,创作的农民题材和农村风情,成为港台及东南亚画商的订货样式。“风情乡土”油画在国际领域与“政治波普”和“城市泼皮”一道,组成了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美术商品的支柱。

西南艺术家在30年风雨历程后,成为学术和市场的双重热点,这种机遇,也引发了年轻艺术家在利益诱惑下,直接进入商业化操作。为了续接上世纪80、90年代西南艺术家不懈的价值追求和生命体验,引导中国当代艺术冷静面对市场的冲击和国际的选择,2007年3月,由王林策划的纯学术性展览“‘从西南出发’当代艺术展1985-2007”开幕。作为广东美术馆的“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之一,“从西南出发”全面梳理了1985年至今,西南当代艺术二十多年的整体面貌和历史脉络,受邀的105位参展艺术家中,既有坚守西南的毛旭辉、何多苓、李一凡,也有活跃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张晓刚、叶永青、汪建伟、刘建华、周啸虎,还有“海归”的罗中立、周春芽、何工、杨谦、许仲敏,更有已扎根海外的顾雄、庄红艺等。不过,早在两年前酝酿“从西南出发”的初期,已经有多家拍卖行、私人美术馆等闻风而至,因为商界很清楚该次展览的巨大影响力和商机。可见,再纯粹的展览也已经难以完全摆脱商业的介入。

(二)近年的“川军”热拍

2005年,四川美院油画开始在国内市场升温;2006年,“四川画派”的整体推出,则是春拍的最大亮点。

在“北京华辰”的2005年春拍中,四川美院毕业生及教师共17人的油画作品,首次以集体阵容上场。“当代油画之川美现象”专题的20件油画,拍出18件,成交额190万元。其中,罗中立的《凉山人》成交价40.7万元、《巴山少女》成交价41.8万元,何多苓的《凝视》成交价12.1万元,钟飙的《白日梦》成交价12.1万元。

“北京翰海”的2006年春拍,重点推出了“四川画派”板块。在油画雕塑专场的206件拍品中,“四川画派”20多位画家的作品占了43件,共成交41件,成交总额达1400多万元,占专场成交总额的14%以上。罗中立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5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屋檐下的小孩》成交价104.5万元、《石桥畔浴女》成交价165万元;何多苓创作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5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舞》成交价105.6万元;周春芽的4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绿狗》成交价103.4万元。庞茂琨的5件作品,分别以10-20万元成交。

“北京保利”的2006年春拍,重庆本土及重庆培养出的画家成绩斐然。除罗中立的《初雪》成交价132万元、《裸女》成交价176万元外,庞茂琨、钟飚、米可、忻海洲、何森、曹静萍、俸正杰、陈安健、陈树中、刘虹、王承云,以及川美前辈夏培耀、张方震、杜泳樵等画家的作品,都有佳绩表现。

在“北京朵云轩”的2006年秋季首屆艺术品拍卖会上,“四川画派”专场汇集了近百件作品,作者年龄从20岁到80岁不等,包括魏传义、王大同、张方震、古月、蔡振辉、罗中立、周春芽、庞茂琨、简崇民、杨谦、郭晋、陈安健、莫也、袁敏、曹静萍、马一平等近80人。其中,魏传义的《晨星》成交价49.5万元,郭晋的《Children playing》成交价44万元,简崇民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成交价38.5万元,专场总成交额达694万元。

无疑,在北京和上海两大油画重镇之外,西南川渝油画已经是一个突出的市场看点。但也诚如“北京翰海”认为的,与新时期中国油画史紧密相联的川派美术,目前的市场价位仍属中低档,其未来的空间应当值得购藏者密切关注。

(三)“川军”市场价格简析

因为“四川画派”的画家数量庞大,并且,其本身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又是比较含混的概念,加之中国油画市场刚刚兴盛,所以,整个价格状况并不十分稳定。这里,只依据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大致地分析不同年段画家的市场位置。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代表画家,曾经使“四川画派”位列中国画坛前茅,目前,仍然是他们处于市场的前列。张晓刚、周春芽、罗中立三人长期稳居中国油画成交总额的前十名,周春芽和罗中立成交数量在300件以上,单幅超过百万元的分别为55件、46件;张晓刚虽然仅上拍一百余件,但超过百万元的57件、超过千万元的3件,所以总额遥遥领先。毛旭辉、程丛林、高小华、叶永青,上拍数量都在50件以上,最高单幅接近或超过百万元,成交总额以一千万元以上而跻身前一百名之列。尽管其他画家上拍数量有限,单价也并不很高,但是因为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成就突出,并且现在多是各美院的领导力量,所以,仍有价格抬升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毕业的“新生代”画家,是油画市场的重要方阵。庞茂琨、俸正杰、郭伟、郭晋、何森等均以一千余万元的总成交额排名在百名之内,钟飚、赵能智、陈文波、罗发辉、沈小彤、忻海洲等,成交总额在数百万至一千万元左右。他们目前大多是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创作潜力巨大,未来应该还会大有作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毕业的年轻一代画家,是市场的新热点。李继开、陈可、杨冕、曹静萍、贺文庆等,虽然总成交额只在一至四千万元之间,但已经被业内注意。对川美年轻艺术家群落的扶摇直上,院长罗中立归因于美院自由活泼的风气和平等多元的交流,因为没有类似其他名校的过多权威压抑,学生很早就被鼓励及时地表达。而且,被罗中立引以为自豪的“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打通了内外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正在成为年轻艺术家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四川美院老一代油画家,也是值得重视的一族。他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一些精品,价值被长期低估,如夏培耀、张方震、王大同、刘国枢等的作品,价格仅仅在数万至十多万元。国内市场启动后,老作品纷纷从海外回流,2006年6月,夏培耀的《大渡河上娘子军》在“北京保利”以38.5万元成交。如果他们的价值被充分发掘和认识,后市会颇具潜力。

篇5: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黄金市场共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冻结民间黄金买卖,鼓励黄金生产(1949-1978)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57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采取了诸如提高黄金收购价格、取消黄金生产课税、增加财政补贴等措施落实国务院指示,以此鼓励黄金生产。1963年初国家停止了对金、银饰品加工原料的供应,银行所收购的金、银饰品也不再对外销售。

2、统一管理,统购统配(1978-1993)

改革开放以后,冻结民间黄金买卖的管制政策开始出现松动。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铸造发行纪念币、投资性金银币。1982年我国放开了中断20多年的黄金饰品零售市场,中国金币总公司也从这年起开始发行著名的熊猫金币。在此阶段中,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和1984年1月发布《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对我国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适时调整国内黄金价格,以此调节国内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

3、逐步市场化(1993-2001)

从1993年开始,黄金生产企业开始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统购统配”计划外的黄金交易破土而出,出现一些地方性的黄金交易市场。1999年12月28日,白银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给中国黄金市场的放开打下了基础。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4、全面市场化(2001-至今)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在现货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至此我国黄金市场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1、中国的黄金生产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超过四千吨,局世界第七位。中国最有名的山东的胶东金矿,产金量一度局世界第五位。200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目前中国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

2、黄金消费大国

2006年消费量高达269.3吨,占世界黄金消费总量的9.23%。国内的黄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饰性消费需求为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望大幅增长至500吨。

3、黄金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黄金市场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场内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以交易所为核心,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黄金现货和黄金期货两大场内交易市场。

4、黄金进口渠道不断放开

近年来,我国黄金进口量逐年增加,参与黄金进口业务的商业银行也从原先的四大国有银行逐步扩大到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我国具有黄金进口资格的商业银行已经达到12家,随着黄金进口的有序放开,国内对于黄金的实物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实物黄金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

5、国内国际黄金市场联动性大大增强

具备代理黄金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在国内黄金市场及国际黄金市场同时运作,国内投资者借此可以展开全天候的黄金市场交易。研究表明,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黄金价格的偏离度非常小,内外市场的联动性大大增强。

调研目的与意义

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有关法律制度,了解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2、走访长沙各个售卖黄金的专柜,了解目前黄金饰品的种类和大多数消费者的偏好,了解金价的行情及其波动,以及各个金店是否接受黄金的回收,如何进行黄金的回收,回收价格的多少,买卖差价;

3、通过去往各大银行、期货公司了解纸黄金、黄金期货、实物黄金的交易情况,黄金是否是大多数市民所愿意选择的投资渠道;

4、设计调查问卷,在河西与河东两大块区域发放问卷,了解长沙市民参与黄金交易的意愿,投资黄金的能力,参与黄金的交易风险意识及风险承受能力;

篇6: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初期,由于股市规模扩大以及股票价格上涨不仅符合上市企业利益、众多中介机构利益、广大股民利益,同时也符合作为最大股东的国家的利益,因而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作为转轨经济时期的新兴市场,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经历过低迷时期,但始终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支持。1995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3 474.27亿元,成交规模为4035.81亿元,在2000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到48090.94亿元,成交规模达到60 826.65亿元,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79%。证券市场5年问市价总值增加了12.84倍,成交规模增长了14.07倍。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众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集中在正好符合增发标准的10%即所谓“注水的牛事件”、“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黑幕”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近年来,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规范。

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证券市场涉及利益的广泛性、一致性,经济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这是因为:一是证券市场能够通过直接融资为国有企业改革筹集资金;二是增强上市企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上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通过股权置换等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为数千万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渠道;五是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所以,证券市场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使国家对证券市场始终采取了积极支持政策,包括在股票市场价格低迷时期采取直接激活市场措施。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金融、证券必须要与当前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一方面是要推进市场化,另一方面是要推进国际化,要从这个背景来讲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是开放式的、是以全球的经济为舞台的。资产阶级要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那么资产阶级通过什么来改造世界呢?笔者的体会有4个方面:

(1)资产阶级要用它的意识形态来改造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用这种意识形态来改变封建社会的封建专制。

(2)资产阶级用它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世界。

(3)资产阶级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来改造世界。

(4)资产阶级用它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来改造世界。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用自己的面貌改造、改变世界,其中,改造世界的过程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是以暴力的手段来强制推行它的世界法;第二阶段是从1870年巴黎公社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继续用暴力手段来强制维护它的经济全球化,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原料、市场相互之间进行战争:第三阶段从战后开始继续采取暴力手段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更多地采用和平的、经济的手段来扩大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其中有几点原因: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成本降低,这对国际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⑧体制的改革;④战后,随着各国体制的改革、人员交流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全面了,有助于进行经济的往来;⑤战后国际组织、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章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那么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才有可能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才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才能参与整个国际技术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共享世界经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入WTO金融手段的创新

加入WTO,实现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经济:一种是实体经济;一种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包括银行、外汇、证券这些经济形态,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资本主要有3个作用:一是可以把少量的分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二是可以把小资本转化为大资本;三是可以使同名的货币发挥多次的资本作用。加入WTO后对中国冲击最大的,笔者认为要数金融业了(除政府外)。金融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它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都有密切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一个部门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企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它是由政府高度垄断的,这又是金融业受到冲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加入WTO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就拿银行来说,现在就面临着多重挑战:

(1)体制的挑战。中国的银行业到现在实质上并没有做到政企分开,银行的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在各行各业中是滞后的,同时,其他行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却变化不大。(2)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的比重大大超过国际标准。1999年-2000年我们在国企改革中有一个重要的政策——债转股,即把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转为股权。实际上债转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移,并没有实际上的变化。

(3)业务内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是公开的,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因此,银行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4)银行业的负担较重。中国银行要承担6%的营业税,国外的银行不上交营业税。

(5)与国外机构相比较,人员素质较差。银行业中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要调整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中资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其他的在服务、经营范围、技术手段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说我们的信用卡业务,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问题,信用卡应给客户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培育客户的金融意识,可以刺激客户的消费,加强与客户的往来。当前中国的个人贷款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4句话,即“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穷,贷大不贷小,贷长不贷短”。所以说,加入WTO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部门来说,金融业所受的冲击还是最大的。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讲资本市场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很大,而笔者要讲的是资本市场对改革的作用:

(1)突破了传统的公有制形式。

(2)突破了传统的分配原则。

(3)突破了社会公众的社会身份。

(4)突破了传统的筹资融资的模式。

(5)突破了传统的利用外资的形式。中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国外的金融机构或政府贷款;一种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在除了这两种形式外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即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筹资融资。

(6)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入结构,使资本市场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7)突破了传统的企业模式——政企不分。资本市场基本上是政企业分开的,而很多证券公司实际上没有政企分开,但从证券公司的本质上说应该是政企分开的。现在之所以没有政企分开主要有3个原因:①企业的大股东一股独大;②传统习惯,传统上政府要管企业,通过组织任命企业的党政干部;③证券公司的高官也希望由政府来管理。

(8)突破了传统的两极难分难离的状况。

总之,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它的规模要不断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是硬道理,不仅要在量上发展,而且要在质上提高。上市公司由主要为国企服务转变为为民营企业、个人企业、外资企业服务,服务的标准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不是由哪一种企业作为衡量标准;调整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配。鼓励和支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市,增加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2)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只发展了10多年时间,但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不少了,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在解决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也要抱积极的态度。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就很难与国际接轨,很难实行同股同权,很难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很难为国有股的流通提供条件。首先,现在减持国有股是为了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城市职工服务的,这是国有资产的重大变动,把全民所有制资产划给为城镇职工服务的社会保障基金。其次,国有股减持牵扯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国有股既代表中央利益又代表地方利益,中国实行国家所有制分级管理,国有股减持就把一些地方的国有股转为社会保障基金,转为整个社会所有,这也就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第三,同时也要解决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在《证券法》生效以前,资金进入股市是实际存在的,要禁止银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实际上银行的资金以不同的形式逐渐进入股市。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资产,所以对企业的贷款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使得银行的存差增加了。而银行本身也要找到有利的投资产品,因此银行就不得不把资金贷款给证券公司、机构大户。这就出现了违规资金通过银行进入市场的渠道。因此,对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要处理解决,但要逐步进行,好多问题都是政策造成的,解决历史问题一定要客观地分析。

上一篇:校园禁毒宣传信息下一篇:大学生村官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