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环境分析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宏观环境分析

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

一、

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2010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886 亿元,同比增长 22.0%,比上年 同期加快 6.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3165 亿元,增长 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24721 亿元,增长 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 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 涨幅继续放缓,PPI 涨幅出现回落 2010 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2.9 个百分点, 但比上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9 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 1.3%,中成药价格上涨 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 涨 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 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6.9%(9 月份上涨 5.3%) ,涨幅比 上年同期高

3.7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8.3%(9 月份上涨 9.1%, 涨幅比上月回落 1.0 个百分点) ,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5.6 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 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84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 业 370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0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65 元,同比增长 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3971 元,增长 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 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 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 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 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

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而所有改革的落脚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增强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0 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 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3.2.2 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4 月 6 日和 4 月 7 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 (2009-2011 年) 》相继公布。前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针对“看病难、 看病贵” 问题而制定的近期实施方案。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 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政府投入增加振兴行业发展 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并间接带动个 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 《意见》 提出: “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 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实施方案》提出: 。 “经初步测算, 2009-2011 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 8500 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 3318 亿元” 。具 体来看, 政府投入的增加将有效改善目前尚属薄弱的基层医疗建设, 有利于乡镇 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 从而间接带动医药二级市场发展, 有力支撑行业的增长。 此外,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 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制能 力,有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医疗保障扩容拉动行业需求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疗保障体系覆 盖范围的扩大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 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 境和机遇。 《意见》提出: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覆盖城乡居

民, 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 90%以上。 ”此外, 《意见》首次提出: “积 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 ”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新机遇,为其更好地 发挥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3)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与 2008 年 10 月初的《征求意见稿》比较, 《意见》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 进行了彻底的改动:推翻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4)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规范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 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 并在新药、 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 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 《意见》还提出: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 成机制。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 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 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此外,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 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3.3 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 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 也可能 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 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 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 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 生活性基础结 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 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 完 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 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 , 北京已投资 13 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 25 亿元、浙江杭州投资 100 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只有少数 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投资项目数量少, 且多集中于低水

平的制剂如普通 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 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 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 技术水平、 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 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人口和经济环境

市场是由那些具有购买愿望又同时具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因此,人口多少 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一样, 如老年人口对中药材的需求集中在心脑血管等疾病上;儿童则集中在退热,消化不良等疾病上。

经济环境是那些能够影响顾客购买力和消费方式的因素,是医药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 动产生影响。消费者收入增高,相对来讲,其购买力会增长。消费者支出模式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地区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市化程度对企业的投资、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 的制订等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消 费行为。

②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作为生产投入或受营销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 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都 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今社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设备的技术开 发包括原有设备的革新、 改装以及设计。技术的提高为医药营销提供了更为方便 的物质条件,如交通工具的发明,使运输更加便捷。

③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

政治环境可具体表现为国家 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如物价政策、财政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 影响。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企业来说,只有依法进行营销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④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 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社会结构等的总和。人类在某种社会中生活,必然会形成 某种特定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代 表着不同的生活模式。这种差异对企业营销产生影响。

(2)医药市场微观环境

医药市场微观环境是指与医药组织关系密切,能够影响到医药组织服务顾客 能力的各种因素。

①企业内部环境

公司是由各职能机构、相互联系,如计划、供销、制造、后勤等部门组成的 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科学、和谐与否,会 影响公司的整个经营活动。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的部门构成了公司的内部环境。

②供应商

供应商是向公司供应它们生产产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企业,公司要 进行生产,首先就要有各种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的供应作保障。供应商对 公司的营销活动就形成了影响。

③顾客和竞争者

顾客就是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公司的目标市场。顾客是公司直接营销环境中 最重要的因素。 顾客是公司产品的直接购买者,顾客的变化意味着公司市场的获 得或丧失。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多数公司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是面对着垄断竞争目标 市场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已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第二篇: 2014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钟瑞珍2013033048 中药学院制药工程 一 、经济环境分析

(1)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269044亿元 增长7.4%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亿元,增长8.0%。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764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主营活动利润21388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7%。

(2)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102亿元,增长9.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253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946亿元,增长13.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989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零售111210亿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58329亿元,增长10.2%。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96%。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375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819亿元,增长56.3%。

(3)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91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0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一季度为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651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619亿美元,增长0.9%;进口5880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590亿美元,增长1.5%。进出口相抵,顺差630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6月份,进出口总额2108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420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115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868亿美元,增长7.2%;进口957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552亿美元,增长5.5%。 (4)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3%,居住上涨2.5%。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9%,油脂价格下降5.3%,猪肉价格下降5.1%,鲜菜价格上涨1.0%。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6月份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6月份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0.1%。

(5)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78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418万人,同比增加307万人,增长1.8%。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33元,增长10.3%。

(6)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

(7)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狭义货币(M1)余额34.15万亿元,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70万亿元,增长5.3%。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3.61万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23万亿元,同比多增1354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6亿元。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阶段,要振奋精神,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 2014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64268.74亿元,完成预算53.5%,同比增长8.5%。 (一)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税收收入实现平稳增长。1-6月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二是主体税种收入增速分化。1-6月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1%、4.0%、8.6%,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0.5、8.

9、5.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4.8%、12.1%,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1.2、1.1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增速普遍回落。1-6月房地产营业税、契税同比分别增长6.6%、11.7%,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39.

1、28.1个百分点。四是进口税收恢复性增长。1-6月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增长8.6%和15.3%,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25.7和31.3个百分点。五是分月来看,税收收入呈现增幅回落的态势。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六是分行业看,第三产业税收增幅高于第二产业。

二、三产业税收增速分别为4.2%和11.6%。

#中国医药产业在2014年1-2月,完成总产值3417亿元,同比增长16.7%,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下降了5.3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可期待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效益下降,竞争加剧。

二、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

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是:①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③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④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⑤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⑥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⑦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⑧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是:①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③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④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⑤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⑥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⑦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⑧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2)《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主要任务为:①增强新药创制能力;②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③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能力;④加强企业技术改造;⑤调整优化组织结构;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⑦加快国际化步伐;⑧推动医药工业绿色发展;⑨提高医药工业信息化水平;⑩加强医药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

规划还指出,“十二五”需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3)2013年2月,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其中中成药品类增加99%,远超化学/生物药品类55%的增幅,体现了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

国内:2013年7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出台,要求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大部分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来支持中医药事业,另外,各省市也制定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措施。

面对国外市场的诸多限制,国内政策的扶持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中药行业的困局,帮助中药行业在发展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为中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国外:2012年7月,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宣布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除此以外,还有南非、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承认了中医。西方国家不再忠于单一化学成分药品,慢慢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独特优势,对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中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一份报告,全世界有大约40亿人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中药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落地发展。

(3)《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主要任务为:①增强新药创制能力;②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③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能力;④加强企业技术改造;⑤调整优化组织结构;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⑦加快国际化步伐;⑧推动医药工业绿色发展;⑨提高医药工业信息化水平;⑩加强医药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

规划还指出,“十二五”需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等。

虽然国家取消了最高零售价,但要求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日均消费价格的限制’就是那条红线。”该负责人解释说,有日均限价和市场竞争在“制约”,为了生存,厂家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就不会把药品价格定得过高。

(5)低价药供应不足,甚至出现断供现象一直以来是医药单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为了保障低价药供应,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批低价药品清单,宣布在日均限价范围内放开这些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清单里涉及了日常用的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500多种药品。

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取消了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以鼓励生产供应患者急需的低价药。

据测算,低价药占我国药品销售额的20%左右,而此次被列入低价药清单的低价药品都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且报销比例较高。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表示,他们公司许多普通药品停产,原因就是价格过低,跌破了药品成本价。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放开低价药价格,但低价药大多经过市场充分竞争,大部分也有替代品种,其价格没有多少上涨空间,因此目前多数药企对低价药生产处于“有兴趣但观望”的状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品采购员黄华侨认为,应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低价药的供不应求。

三、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2)国内医药行业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相对滞后,导致了行业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展国家。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张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新药创制受到了多方关注和支持,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已经悄然开始向新药研发转型,新药研发已经被很多公司提升到议程当中,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重大突破。

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已有10多个产品拿到一类新药证书,20多个正在申报,还有500个左右的新药在研,相信未来产品格局将会进一步优化,也有助于打破新药进口垄断状况。 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几点分析:

1、我国医药企业普遍小、散、乱,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缺乏规模效益,难以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医药企业多达4500余家,超百亿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2、我国医药产业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铬超标胶囊”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医药行业的信誉度。

3、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力量弱,没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仿制产品多,新产品少,重复产品多,独家品牌少,制剂品种技术水平落后; (2)专利到期 生物药仿制机遇来临

迅速完成对专利过期药物的仿制,并低价上市,无论是对普通患者还是国家,都意义重大。事实上,不仅是赫赛汀,未来5年,大多数生物药都会走出专利“城堡”。为使我国不错失生物仿制药的重大机遇,国内38位院士联名上书,提出政策建议,并在近期得到了积极回应。

昨天,“院士建言”的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介绍,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将迎来战略机遇,仿制过期专利的最大瓶颈——法律法规缺位,年内就有望突破。 昨天,“院士建言”的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介绍,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将迎来战略机遇,仿制过期专利的最大瓶颈——法律法规缺位,年内就有望突破。

仿制可使药价几年内大幅下降

昨天,当记者问起联名上书一事时,杨胜利面露微笑。他透露,这份建言报告已受国务院领导批示,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加紧完善法规,政策年内就会出台。

报告的另一位主要参与者、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军志昨天也提到,经过院士们的大量工作,即将出台的政策将有利于“省时、省钱”地仿制抗体药物:“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

仿制会让赫赛汀降价多少?王军志说,这要看会有多少企业提供此类产品。但他用另一个同类药物举例说,失去专利庇护后,那种药的价格在几年内就下降了90%。

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药品类别,去年,全球最热销的10种药物有7个是生物药。未来5年,多数生物药的专利就会到期,这使得仿制行为不再违法。最关注这一消息的,就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目前,全球超过95%的生物药专利掌握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手中。

对中国来说,仿制药物的价值非常明显。王军志表示,仿制能显著提高生物药对普通百姓的可及性,而且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质优、价廉的仿制药物,在发展中国家很有市场。

年内将向药企发布技术指南

技术的发展总会领先法律一步,在生物药领域同样如此。在我国,药品管理法是2001年颁布的,最新的配套细则也有7年历史,这些法律法规都未对生物类仿制药发布明确的技术指南,使得药厂在仿制生物药时,不得不“自我加压”、“从严要求”,参照原创新药的方式进行。

但王军志表示,所有生物药的原创者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留下了完整的资料文献,再要求仿制者“从零开始”、走一遍临床研究,徒增成本,意义不大。而且,被仿制的生物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时间的证明,过去从未发生重大药品不良反应。

据介绍,目前的质谱分析方法,可以对生物药的主要成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多肽等复杂大分子成分进行分析,这也让更好地仿制成为可能。

监管的瓶颈对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已经产生抑制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的数据表明,过去3年,我国企业每年申请审批的生物新药超过1000种,但能获批上市的只有70多种。受到审批流程、人手等的限制,大量药物在监管者门外排队。

CFDA药品化妆品注册司副司长李茂忠昨天表示,企业要求加快审批的呼声非常高,连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CFDA提升审批效率。

据王军志透露,不久前,国家正式启动了生物类仿制药监管准则的编制,年内就将向企业发布技术指南。李茂忠则表示,CFDA的改革重点将是在“提速”的同时保证质量,不仅要完善法规,还会优化流程:“药品审批不一定要像现在过这么多关口。在一些低风险领域,可以更注重便捷。”

王军志强调,由于新政出台后还需要给企业留出适应期,所以,时间并不宽裕。眼下,一些新兴国家正在积极准备仿制专利过期的生物药,“如果法规不能及时出台,几年后,我国生物药市场的主导权可能从美国转给韩国。”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 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 也可能 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 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 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 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 生活性基础结 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 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 完 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 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 , 北京已投资 13 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 25 亿元、浙江杭州投资 100 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只有少数 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投资项目数量少, 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 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 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 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 技术水平、 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 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四、人口和经济环境

近年中国药品市场以两位数快速增长,有专家预计,今后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我国药企面临企业多、规模小、竞争和创新能力低等问题。

(3)医药行业大环境向好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在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加速前行,随着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带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契机,而经济的发展帮助人们可以更好地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这样的契机必将带来医药行业的新一轮发展。

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2014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

(3)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保障范围扩大化、报账一体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到现在,参保人数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末已经覆盖了96%的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上实现了全面覆盖。

总结: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成为共识。 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尽管近几年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药企与国外药企的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缺少创新。“医药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专利药的价值远远超出仿制药,而我国绝大多数药企都是在追逐国外企业的步伐,等待专利药过期之后大量生产仿制药。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药企,但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我国药品企业数量虽然多,但生产的工艺比较落后。“一些大型企业实力也比较薄弱,如2011年百强企业主营收入才相当于一个辉瑞公司全年总的销售额。同时我们的研发投入也非常少,不要说和发达国家比了,就连印度我们也差得很远。”

除了研发能力薄弱外,我国医药产业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生产工艺与国际未接轨;二是品牌匮乏,难以“走出去”;三是中药标准缺失,在西方市场中药难与西药平起平坐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的激励政策对引导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医药产业强国,还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使新药能优先进入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医药是我国特色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郭凡礼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目前我国中成药的标准还需细化,这样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日本、韩国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走在中国前面。在日本,他们对中成药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将药效和化学成分予以标准化呈现。这样的努力在确保质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是为使西方理解并接受中药而进行的宝贵探索。对知识产权有关内容的熟练运用,也带动了日本产中药走向世界。 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虽发展迅速,但在市场国际化趋势日渐成熟的现阶段,巨大的国内外药企差距无疑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软肋。换句话说,面对客观存在的需求市场,国内药企或因技术差距而无法有效满足日渐高端化的需求,而国外药企则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国绝大多数药企现阶段还沉寂在对国外企业的追逐中,药品仿制现象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成为我国制药企业的又一大硬伤。

药行业需提升成熟度须提升行业集中度,更好的规范和管理,更、为人民群众服务,卖好药,卖疗效,卖服务。不成熟的小药店被大药店收购、或者自行淘汰,药品零售业寻求合适替代产品、尝试关联性转型、关注电商发展、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 2014年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就是健康类、研发、跟随互联网的潮流。

中药行业须加速产业整合,健全中药技术标准体系

第三篇:宏观环境分析

1、 自然环境

人口环境:

(1)人口年龄结构: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第六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

(2)人口城乡结构: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3)全国大学生人数:据预测,2009-2010,中国全国高考人数仍将近一千万。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稿)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4)全国白领人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白领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现代高强度的个人竞争以及在大中城市居住所要支付的成本高等原因所导致的压力太大。所以说,这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庞大市场。

2、 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只有顺应国家的政治大环境,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挥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

3、 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发展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促使饮料消费需求始终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中国软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

近几年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和环境,不喜欢糖和添加剂含量高的食品。人们更加关注科学饮食,如何通过使用食品打到养生调理、滋体美容等功效也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新兴饮食时尚。人们对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喝饮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希望饮料能提供降火、美容、补充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健身等附加的一些保健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碳酸饮料的主导地位已受到了挑战,瓶装饮用水、果汁和茶饮料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保健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居民饮料消费习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是选择在口渴时及运动后喝饮料,这也是解决人们最根本的生理需求。

4、 经济环境

在2009年中国经济数据中,GDP增速达到8.7%,全国GDP总量达到33.5万亿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5.5%。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

温家宝总理在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达到8%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5,比上季度提高7.8点,为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期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2.9,比上季度提高2.3点,为连续第四个季度走升. 各行业企业景气连续四个季度位于景气区间.一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0.1,比上季度上升2.0点,39个工业大类企业景气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

同时,在健康饮品方面,统计表明,我国功能饮料的销售额2000年达到8.4亿元人民币,2005年攀升至30亿元人民币,2008年突破50亿元人民币。2008年中国饮料市场报告表明,保健饮料的市场份额已占到了中国饮料市场的22.2%,保健饮品已成为人们的主流饮品,人们对保健饮品的消费呈日益增长趋势。

5、 校园环境

人口统计: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约有12000多名学生,目标市场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男女比例为3:4,因此银鹭花生牛奶市场广阔。另外还有300人左右的教职工及保安人员等,他们是潜在的消费目标群。

价值观念:学生虽没有自身的收入来源,但是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投入从来都是不吝啬的。同时这两类人乐于追求时尚新潮的事物。新一代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性格方面没有受到过多得压抑,经济方面又有强大的后盾,喜欢标新立异,容易接受新事物。

经济状况:在三水校区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珠三角地区,调查数据显示三水校区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约为600元,普遍处于中等消费水平。而教职工消费水平则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作为潜在的消费目标群。

第四篇:汽车宏观环境分析

BYD汽车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集团的集合。下面主要讨论几种主要政治法律环境对BYD汽车营销的影响。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综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商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

(1)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规。例如欧盟各国已在积极建立包括竞争行为、产品标准、产品责任和处理商业事务的新的法律框架。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已迅速通过了各项促进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竞争、产品安全和责任、公平竞争和信用行为、正当包装和标签等等方面的法案,达数十项之多。

(2)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的法规。例如,挪威法律认为购物印花、竞赛、赠奖等是不适当或不公平的促销手段而禁止采用。泰国规定食品加工业主必须用全国性品牌销售低价品牌的食品,以保证低收入者能从市场上买到经济实惠的产品。印度规定食品公司在推出与市场上已有品牌类似的新品牌时,如推出另一种可乐饮料或大米品牌时,需要经过特别的批准。

(3)保护社会利益,以防不受限制的商业行为损害的法规。一些新立法及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企业收取其产品或其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2、.政府执法机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特别是“入世”前后,为保证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中国政府已经建立、清理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同时,政府机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其结果必将使执法机构越来越健全完善,执法力度也将越来越严格。所有这些都是在中国进行营销的企业必须给予重视的重要政治法律环境趋势。

(二)经济环境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在分析2008年市场状况时表示,2008年整体经济环境和新政策不会影响自主品牌汽车包括比亚迪汽车的增长,公司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将有3款新车密集上市,2007年比亚迪用F3一个系列车型就拿到10万辆的市场业绩,

2008年20万辆的目标还是比较务实的;另一方面,从车型上来看,2008年比亚迪仍然主攻

2.4L排量以下市场,F3还是重点车型,F6也将占到10%以上的份额,这跟国家提倡消费者使用环保、节能车型是相一致的,这一细分市场还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了解,比亚迪汽车2008年20万辆的分解计划为:中级轿车F3系列计划目标15万辆,中高级轿车F6计划目标25000辆,微轿F1计划目标为20000辆,硬顶敞篷结构的轿跑车F8计划目标为5000辆。业内人士分析,F3实现15万辆的目标问题不大,家轿市场比亚迪F3已经走得非常稳健;F6要实现25000辆的目标,能否在年后市场旺季来临之前上市是关键,从终端预定的情况来看,F6的订单量还是大大超出了厂家预期。而对于F1,无论从车型竞争力还是从2008年市场环境上看,微型轿车市场极有可能迎来大翻身、大解放的一年。而对于中高级轿车F6的上市,比亚迪汽车目前还没有完全透露即将采取的策略,但树立产品性价比标杆肯定还是最为核心的策略。据记者在比亚迪经销商处了解,F6自动档2.4L排量的预定价格为12.58万,而且绝大多数经销商对这款“与克莱斯勒共线生产模具、与凯美瑞同一级别”的商务轿车信心十足。

BYD汽车能够迅速做到目前这样的规模,是因为顽强的吉利人找准了他们的市场新坐标:服务营销。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打品牌战也好,打价格战也罢,产品有形部分的价值在消费品价值中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而无形产品价值及产品无形部分的价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吉利人明智地选择了服务营销。说其明智,是因为就服务的质量、服务的价值、服务的手段、服务的体系而言,无论是汽车的百年老店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字辈,在服务这道坎面前,大家是平等的,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笨鸟先飞的启迪,龟兔赛跑的哲理,这些都可以在吉利汽车售后服务中找到注解。

(三)技术环境

比亚迪三大产业:IT、汽车以及新能源。

1、IT领域:

作为一站式手机零部件供货商,比亚迪生产各种优质的手机零部件。

作为业界领先的ODM供应商,比亚迪依托垂直整合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制造、测试、装配及售后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IT产品及业务主要包括充电电池、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

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微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模组、LED产品、光电子产品、柔性电路板、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太阳能产品、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测试、手机组装业务、笔记本电脑测试、制造和组装业务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2、汽车领域: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长沙五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

3、F3R、F

6、F0、G3等传统高品质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

作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品牌,比亚迪汽车保持了连续5年超100%高增长!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已超过44.8万台,同比增幅达162%!

3、新能源领域:

比亚迪 “三大绿色梦想”解决石油问题带来的全球环境污染和经济问题,中国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世界!

电动车

电动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和个人交通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响了解决能源紧缺、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污染三大问题的号角。在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的过渡下,纯电动车时代亦不再遥远。比亚迪以拔得头筹的先机,开创了中国力量领跑世界的壮举!

储能电站

比亚迪基于铁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能源储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依托先进的铁电池技术,比亚迪电池储能电站可以满足能源存储、削峰调谷的需求,通过均衡用电,解决智能网在建设中的储能难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动进行平滑。同时,比亚迪储能电站相比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现有储能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和运行寿命优势,储能效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远高于抽水蓄能的60—70%,经济效益突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广阔。全球电力需求逐年增长,用电高峰和低谷的负荷差距越来越大,电池储能电站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将给电网储能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太阳能电站

采用独创的技术和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太阳能应用成本,让太阳能发电获得与煤电相当的成本,解决了一直严重制约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硅片生产供应问题,加速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过程,对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4、自主创新

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电子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四)社会文化环境

1、 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使节能环保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2、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这既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紧理顺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关系,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企业和全社会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4、进一步增加节能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5、加强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开发环保科技,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设备、环境服务等产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提高环保效率和水平,以增加投资、带动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 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 "三同时"制度,严惩违法排污和环境违法行为。

第五篇:酒店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

成都总府皇冠假日酒店

一:宏观环境

①政治法律因素:中国成都是一个政局稳定的城市,国家形势良好。国家旅游政策:我国正处于旅游的完善阶段(2003——至今)。随着人们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不断认可,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形式在我国的有序开展,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走向了稳健而全面完善阶段。成都政府行为:成都市一直都支持成都的旅游业的发展,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② 文化因素:周围有文殊院,武侯祠,成都市博物馆 四川省展览馆 文化多样,文化内涵深厚。

③ 经济因素:酒店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位于总府街购物中心和顺城街办公中心交汇处,毗邻四川省展览馆和省政府大楼;消费人群都属于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人员,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也很高。

④ 科技因素:没什么特别的科技因素。

⑤ 人口因素:成都人口1404.76万,特别是总府路一段路每天的人口流动很大。人口城市化不断上升

⑥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双流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火车北站仅20分钟车程,步行至天府广场只需10分钟。

二:微观环境

① 酒店企业: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隶属洲际酒店集团,是分布于世界主

要都会、门户城市和度假胜地的高端酒店品牌,为商务旅客带来高水准服务、舒适享受和愉快体验,。全国皇冠假日酒店共有35家,分布在北京 成都 烟台 长沙 三亚 中山 厦门等城市。

② 酒店消费者:消费者包括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

③竞争者:在成都市有几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在周边就有城市名人酒店,锦江宾馆等,只有做到比别人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析评价结果及建议: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在宏观营销环境方面,豪庭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的消费群众,先进的科技和很好的地理位置,在微观营销环境方面,拥有强有力的企业后盾,这些都很有利于酒店的发展,但是,它拥有很多的竞争者,竞争压力比较大,需要推出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策略和更好的改进才能发展得更好。

上一篇: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下一篇:致闺蜜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