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实验》教学案例

2024-05-12

《新的实验》教学案例(精选6篇)

篇1:《新的实验》教学案例

第二单元

第七课---《新的实验》(教案)

授课人:范丽丽

一、教学内容

本课就20世纪中期艺术家们在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表现方法上进行新的实验与探索,并对这些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鉴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重点是艺术家在对绘画领域对艺术作品进行了哪些大胆的尝试,有哪些新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能够基本掌握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带着批判的眼光与视角审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在绘画领域中的创造理念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对艺术家在新的实验中的作品的感受与见解,并进一步获得对新艺术的再认识。

四、教法、学法 教法:对比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讨论法、演练法、分析法

五、教具与学具

教具:PPT课件、教材、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纸、墨、笔。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以西方传统美术与现代实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导入课题

1、展示西方传统美术作品:《蒙娜丽莎》(达芬奇)、《贵妇人像》(安格尔)、《宫娥》(委拉斯贵支)、《画室》(维米尔)

2、展示波洛克绘画作品《秋的节奏之三》

3、播放美国画家模仿波洛克绘画方式的视频

4、设问:你认同他这样的作画方式吗?你如何理解这件作品的价值?

教师小结:波洛克的这幅作品整个画面布满了纵横交错、无边无际的线条和颜色,线条和颜色之间也没有主次的区分,但作品中的“美”并不是真的不见了,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激情的笔触和流动的色彩来呈现。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这种绘画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中心;整个创作过程完全依赖内心的自发冲动性,具有偶发性和无理性的特征。波洛克对绘画形式的创新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新的实验与探索(导入课题---板书《新的实验》)

(二)思考与探索

1、设问:是什么原因让艺术家们对艺术领域进行新的实验与探索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让艺术家们对艺术领域进行新的实验与探索呢原因:(1)工业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如:照相机、摄影的发明)(2)艺术的判断标准的变化(1、向往儿童般的单纯和自发性;

2、对于纯粹绘画问题有浓厚的兴趣)(3)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潮活跃(4)对完善的写实艺术的僵化和程序化失去兴趣,提倡艺术家自由的主观表现。(现代艺术家更加关注自己内在的精神与情感的表达)

2、教师:现代实验艺术在绘画领域进行了哪些实验与探索呢,让我们一起去揭秘吧。

(三)探索新知

1、展示马蒂斯的作品--《国王的忧伤》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作品是采取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吗?有没有吸引你们的地方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在马蒂斯的作品中,色彩具有压倒性的地位,他使色彩从现实主义的表现中解放出来,变成一种富于感染力和装饰性的艺术表现手段。在这幅《国王的忧伤》作品中,跟他早期作品相比形象也变得愈加抽象,显得构思大胆而又不乏游戏感,具有一种稚拙和童真的感觉。

教师总结:现代实验艺术在绘画领域的新的实验之一:新的创作方法(马蒂斯的拼贴、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等)

2、展示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培根的作品《号叫的教皇》。

设问:你跟喜欢哪幅作品,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培根的作品的新颖之处在哪里呢?

教师小结:《号叫的教皇》这幅作品的新颖之处--对古典主义绘画进行挪用与修改。

蒙娜丽莎这幅古典作品我们熟悉,那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进行挪用与修改的。(展示对蒙娜丽莎进行修改的作品)

教师总结:现代实验艺术在绘画领域的新的实验之二:新的形体观念---对古典主义绘画进行挪用与修改。

3、设问:现代实验艺术有没有它的价值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现代实验艺术的价值:现代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现代艺术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使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展。

(四)课堂实践 动动手:借鉴新的实验中的创作理念,创作一幅滴墨或吹墨画。(学生动手绘画)

(五)学生作品展示

(六)师生互评

(七)课堂总结

艺术是多元化的,我们在评价一幅美术作品时,不能片面的以画的“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一幅作品的好坏,它表现是“美”还是“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画家根据特定艺术形式的媒介和技巧(材料、语言、技法等因素),来深思熟虑这些思想观点并把它给表现出来,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流露,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界定它们。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美术家对所处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的主观内心思想感情及其哲理观点的表现。

篇2:《新的实验》教学案例

2、教学目标:

① 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中后期出现和形成的一些新的艺术表现形态,并了解他们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特点,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② 通过认知——讨论探究——再认知的欣赏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 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多元化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逐步树立宽广包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中期以来的艺术家的多种艺术“新实验”(现代实验性艺术),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

难点:大胆发表自己对“新实验”的感受和见解,通过讨论探究获得对新艺术的再认知。

4、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采用如下一些教法和学法。

教法:引导法,演示法

学法:讨论探究法,辨析法

5、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和相关的ppt课件,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参考图片和相关网页。

学生准备: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笔记本,笔等。

6、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及目标定位

一、课题导入

用多媒体出示波洛克“滴淌画”的图片,然后请同学们发言,波洛克在干什么?他的作画方式与你以前所见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他的画中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板书课题:《新的实验》

从波洛克作“滴淌画”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画家的“新实验”的与众不同。

二、观察、感受、探究

第一节:学生自读全文,自赏每一幅图片。

第一节: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图文,对20世纪中期以来艺术家的“新实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节:学生围绕如下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发言。

1、你对现代艺术的看法如何?

2、你同意P51“思考与交流”里的一些评论吗?

3、P50—52页这么多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最不喜欢哪一件作品?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节: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交流 感受的同时,探究现代实验性艺术的特点:

1、强调艺术的非理性和无意识,从而否定了艺术创作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把握;

2、主张艺术的本质在于制造新奇,追求所谓的原创性;

3、尝试以现成品和自然物来代替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从而取消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4、企图打破艺术博物馆体系以及收藏制度,主张艺术向自然靠拢,以此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社会对艺术的占有和消费。

第三节:老师引导学生将P50-52的每幅作品按现代实验艺术的特点分类,可列出分类表。

第三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现代实验艺术作品的重新评价,再认知。

三、拓展探究

1、提问:传统艺术中的审美规则能不能评定现代实验性的艺术?生讨论,师小结。

2、还能不能列举一些现代新实验美术表现形式?学生欣赏现代兴起的一些新美术形式:沙画和地画

让学生通过辨析进一步增加对传统艺术和现代新实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风格特点的差异的认识。通过欣赏进一步了解现代新实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风格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四、总结

篇3:《新的实验》教学案例

1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 中学阶段学生实验操作课时较少, 所以仅靠演示实验教学是不够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验活动的机会。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在教师指导下, 按照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自主能动, 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过程, 选取试剂和仪器, 独立观察、思考、总结、归纳, 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 而不是教师指挥下的“机器人”。

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多参与实验、多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上。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过去把实验当作验证教师讲解知识的“物证”, 为教师教学服务的观念。在设计每一个实验时, 必须以学生为本, 首先考虑通过这个实验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使学生学到哪些科学方法和知识, 受到哪些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2 重视实验的探究过程

长期以来, 化学学习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多是“教师做实验, 学生看实验, 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 这是一种枯燥, 缺乏激情和探究欲望的教学。忽略了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 束缚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形成了“听、记、背、练”的现状, 这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根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实验教学必须把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因此, 应尽量增加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实验。改进一些传统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增强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立探索环境, 开启可进一步探索的“窗口”, 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 通过教师的点拨, 使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铁、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及之间的的相互转化时, 让学生实验:在FeCl2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少量铁粉, 充分反应后, 滴入几滴KSCN溶液, 观察现象后, 再加几滴氯水, 观察又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探究, 进而得出铁、铁盐与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归纳、总结出铁Fe、亚铁Fe (Ⅱ) 盐和正铁Fe (Ⅲ) 盐性质相互转化的“铁三角”关系。然后再提出还有那些问题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整个过程, 由学生发现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假设) 、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探究、归纳实验结果。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是主体, 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与技能主动构件的过程, 探索研究的过程, 对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兴趣、态度、价值观念, 都得到了协调发展。又如, 在讲授结构化学时, 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 将盛浓氨水的小烧杯A和盛酚酞水溶液的小烧杯B靠近在一起, 并用大烧杯将他们罩住, 不久可以观察到酚酞水溶液变红。通过这个实验, 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但该实验中, 学生并没有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探索, 只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分析, 对为什么变红色可能提出几种猜想: (1) B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变色, 与A烧杯无关。 (2)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 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 使其变红。 (3) 烧杯A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慢慢溶解到烧杯B中, 使B溶液变红色。……并让他们提出证明猜想的假设, 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例如:将氨水滴入酚酞水溶液中;将氨水滴入蒸馏水中;将酚酞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将另一干净的大烧杯罩住盛有酚酞溶液和蒸馏水的小烧杯等等。经过交流讨论, 得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逸出, 这些粒子进入到酚酞溶液中也能使溶液变红的共识。这样引导学生探究, 最后得出结论, 才是探究性实验, 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故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增强探究过程。

3 加强实验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辅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 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状态, 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 独立的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实验、归纳等,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化学实验尤其是实验创新设计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要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 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 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标新立异。针对教材上的实验, 从实验原理的设计、实验装置的选择、实验方法、条件等方面对实验加以大胆创新, 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去思考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通过创新实验, 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使学生能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 并做出新的变换和组合, 对思维发散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 从中找到相对的最佳结果。培养学生聚合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例如:对于图示装置的作用, 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首先分析集气瓶收集气体的原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收集氧气等气体时必须长导管进气, 短导管出气。并且长导管的未端要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然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该装置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用途?应用原理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经过讨论, 集思广益, 再一一分析利弊, 最后归纳出该装置可以有如下的用途: (1) 作排水集气装置; (2) 作向上 (或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 (3) 作洗气装置; (4) 作气体干燥装置; (5) 作缓冲瓶 (安全瓶) ; (6) 左管外接一量筒作气体体积测量装置等等。然后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见图1) 。

由此可见, 在实验创新活动中, 多问几个“如何”, 多变换一些“类别”, 是学生对设计中涉及到的“因素”有了变通性的认识, 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就会越来越有深度。

4 拓宽实验的教育功能

在传统教学中, 实验主要强调认知领域的功能, 成为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 忽略了实验在情感领域和能力、方法领域的功能。《化学新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新课程的主旨, 并由此制定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化学课程要达预定的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提高, 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多重功能。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冶情操, 塑造品质, 培养科学态度, 培养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 实践能力, 训练科学方法等方面, 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善于利用丰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 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积极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索学习, 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求异创新。

结合化学实验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是化学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和掌握, 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也不能满足于对实验表面的刺激, 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立足于在有限的时间内,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 并让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应用, 提高他们未来生活的质量。例如:在“燃烧与灭火”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实验室酒精灯的熄灭, 燃烧木柴要架空, 液化气灶及煤炉都留有通风口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情景出发, 引导学生思考, 发现问题。在“铁制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的实验教学中, 可播放在生活和校园内拍摄的铁制品特别是学生自行车锈蚀的录象, 让学生观看后, 提问或启发学生由生活发现问题。使学生体验技术在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认识化学与技术的交互影响,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中, 明确要求按正确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规则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正确、实验步骤是否正确、采用药品是否适量、处理废料是否符合规定, 到实验完毕仪器整理、洗涤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实验报告的填写等这些细微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耐心的科学作风。同时让学生多动手, 通过自己动手, 自行观察、研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甚至通过一些失败的教训, 培养学生结合理论解决问题, 探索科学奥秘的信心和勇气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心理培养的重要阵地,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但旧的教学理念往往根深蒂固, 因此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的真正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学探究的各种有效途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只要我们认真转变观念, 确立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致力于促进学生发展, 脚踏实地地改革、创新, 中学实验教学和中学实验研究是一定会迎来“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实现新的飞跃的。

摘要:实验教学的改革, 首先要更新实验教学的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实验的探究过程, 加强实验创新, 拓宽实验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实验教学理念,学生主体作用,实验探究过程,实验创新

参考文献

篇4:在新的教学环境下的物理演示实验

关键词: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

一、物理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的普及,给教学条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生动、直观、信息量大,这使得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素材、顺畅的教学程序、知识的地区无差异性,给实验课节省了探究时间、提高了探究效率。然而,有很多教师是这样利用多媒体的:(1)从网络上下载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或Flash,直接投在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进而说明知识内容。一节课上完,感觉就像看了一场电影,热闹过后,收获很少。(2)教师象征性地摆出实验器材,讲述实验步骤,归纳实验结论,郑重其事地打开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实验现象的视频,这是一种造假式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严重损害了物理知识的严谨性、科学性。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生。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都值得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也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增加演示效果

重视演示实验并不是否认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会增强演示效果、增加实验可见度,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关的实验课件,通过实验步骤的逐步推进,注重知识的汇总,提高实验探究的效果,比如:我在讲物体浮沉条件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个是铁钉在水中下沉,一个是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然后展示了一个乘风破浪的万吨巨轮,说明钢铁制成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从而引出本节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样,用很短的时间观看了三个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他们的探究热情,进而鼓励他们拓展思维,对浮沉条件进行猜想。有的学生猜想到力的关系,有的联想到密度的关系,正当他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我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演示器材,先将一个鸡蛋放在水中沉下去,然后加盐使它浮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鸡蛋确实沉下去了,而后又在老师的操作下使它真真实实地浮起来。然后引导他们应用前面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和浮力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浮沉条件的两种表达方式。为了巩固探究结论,我通过乒乓球注盐水的方法,使外观完全相同的三个乒乓球分别位于水中不同位置。这一演示现象的出现,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看着神奇的实验现象,积极地应用刚刚学过的浮沉条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针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实践演练,趁热打铁,印象深刻。最后,我又通过多媒体对浮沉条件的应用进行了部分演示,增加了课堂容量。

多媒体展示和动手操作的演示实验巧妙地结合,使演示实验更加条理、目标更加明确、知识总结更加方便快捷,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科学规律的真实性,又利用了先进教学手段的快捷性,使得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更具有广泛性、实效性和高效性。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陈道燕,郑挺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能力[J].内江科技,2008(3).

篇5:新的实验教案

题 】:《新的实验》(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

【 课

型 】:讲授课

【 课

时 】:一课时

【 学习目标 】:

1、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2、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

【 教学重点 】: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以及如何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并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 教学难点 】:

大部分的学生对现代艺术都不熟悉,甚至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因此通过什么方法来使学生接受并了解现代艺术实验,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 教

具 】:课本、教材、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欣赏引入:

新闻《另类的寺庙》插播重要新闻“通缉”赵半狄与熊猫 展示赵半狄与他的熊猫图像日记,介绍赵半狄,他做了很多从没人做过的实验性的事情,引入课题----《新的实验》(连古老寺庙也跟着另类了一把)

二、导入新课:

1、介绍现代实验艺术。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艺术,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主要是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这一时期的艺术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并不是不理喻的,它们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或对艺术观念的拓展。

2、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和方法:(1)、新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对艺术的看法)通过介绍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表现了20世纪以来艺术家打破传统艺术的局限,尝试着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展示:波洛克《秋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色彩的抽象。提问:艺术是否只能客观的记录物象?

答案很明显艺术当然不止记录客观物象,除了抽象美术作品,第一单元第二

课我们还交流过,意象美术作品也不是单纯记录客观物象,更多的表现艺术家主观的情感。他们对客观物象全新的形体认识,常常用几何形体概括形象。

引出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和方法的第二方面:(2)、新的形体认识

◆ 将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与毕加索的《宫娥》做对比,请学生找找毕加索画面中挪用与修改的对象有哪些。在学生能够辨认出原画被挪用的情况下,说明画家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凭空乱画,而是尝试用新的形体观念来诠释古典绘画作品。

◆ 将《教皇英诺森十世》与《号叫的教皇》做对比,请学生先谈看了《号叫的教皇》的感受,说明作者通过将原作人物的形体进行艺术的夸张,以表达作者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更加突出了作品主题。然后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此来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接着我们来缅怀一位伟大的世界巨星

视频欣赏:大宝沙画——再见了,迈克尔!

思考: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

主题人物的身份是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探索现代艺术实验的第三个方面:(3)、新的创作方法和主题

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生活的变革为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觉素材,而艺术的创作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

介绍波普艺术,波普艺术的英文名:POP,学生可能会更熟悉,因为他们熟悉的POP海报、POP字体、POP music(流行音乐)都来自于波普艺术。

以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汤罐头为例,展示波普艺术特有的创作方法,将大众化的题材进行复制重组。通过这些大量复制重组的作品,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是什么?除了打破既有的传统作画方式外,更重要的在于反映当下的社会形态。就如前面所说的,现代实验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试着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自然的美,于是艺术家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4)、新的空间认识

介绍大地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斯及克劳德夫妇的大地艺术作品。大地艺术改变了过去艺术只能够在博物馆展示的定律,将作品置于自然的广阔空间中来展示,改变了局部的自然景观,这样既不失大自然本来面目,又可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打破艺术同生活的界限,从中获得新的艺术感受,在自然中展示出人的力量。

最近一部跟大地,自然有关的当红电影:2012,大地开裂,这一幕在德国小镇“真实”上演了。

展示:街头立体艺术图片(“大地开裂”“浮冰”),展示视频:作品如何完成的。

穿插提问学生:如果在我们的城市有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也会上前在作品旁边比划出“危险”的动作,主动去参与呢?在艺术家笔下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活动一:比一比

将一幅环保海报和一段视频广告做对比,请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对二者的看法,觉得更喜欢哪种广告的宣传方式,觉得哪种的宣传方式更有效,谈谈感受。

思考:在200年前我们看得到这样的作品吗?为什么?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引出探索现代艺术实验的第五个方面)(5)、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

欣赏两组图片,分别说明了新的摄影技术及电脑技术对艺术创作的贡献作用。

展示北京奥运开幕式“卷轴”进一步说明: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成就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卷轴“画”,通过LED灯的变换,向世界完美展示了中华绚丽的千年文明,成为永恒的经典植入每个国人心中。

3、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创新的价值)

德国艺术家博伊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概念,它与生活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模糊”。

◆ 用学生们非常熟悉的“鸟巢”与“水立方”来充分印证上面这句话,说明了艺术与生活的逐渐贴近。(让学生将现在“艺术加工”过的体育场馆与以往老旧的体育场馆相比较,从中体会创新的价值。)

◆ 再以一个意大利超市的广告为例:(请学生分辨出广告上的这些图象分别是由什么构成的。)

这组广告充分利用超市现有的材料作为创作题材,不管是在创作方法、材料、及创作观念上都是一次有趣的创新。不仅有效得起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更增添了艺术的情趣,富有生活的气息。

创意无处不在:欣赏生活中的创新事例。活动二:寻找与尝试

以前后桌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找我们身边的创新事例,并尝试构思一幅创新作品.(提出构思或创意即可)。

三、课堂小结:

 通过这堂课,我们接触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实验性艺术,初步了解了艺术家对艺术的看法的改变、及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新的尝试。

 在创新事例的欣赏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创新意识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认识了创新的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更多创新的事例,主动参与到艺术创新中来!

四:课后拓展:

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传统艺术标准的丧失相对而来的问题——信息量增大,鱼龙混杂。

篇6:2.7新的实验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 《新的实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

说教材

《新的实验》 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 二 单元第 七 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 美术发展的历程,本课的教学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要了解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尝试思考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以及自己从中取得的收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 一 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我将向各位评委老师阐述说明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目标

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近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向,艺术家的艺术看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使用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主动 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的感受评价艺术作品

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展示法,讲授法,对话法,设问法等。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 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同时为以后高中的美术欣赏课做好铺垫。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教师提问,传统的艺术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从最早的原始美术,到用于“礼仪与教化”的美术作品,以及宗教美术、表现世俗生活的美术乃至中国的文人画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这说明美术的观念与形式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传统的美术观念也是出现于某一个历史时期。

4.展示作品: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一些现代美术作品,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

5.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6.教师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

7.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8.教师总结:现代主义艺术也被称之为“实验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实验新的观念与技巧。既然是实验,那么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经验。如果美术艺术家不去实验这些因素,那么我们可能也看不到这些有趣的变化。

9.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50、51、52页,并且将内容填写在作业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①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明星、广告等题材,美术可不可以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它表现的范围之内?为什么?

②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上可不可以有所变化?为什么?

③现代艺术家对形体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

④现代艺术家对空间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

⑤可不可以将新的技术和材料用于美术创作。(在我们今天,照相机、影像技术、电脑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不应该把这些技术纳入到美术创作中。)

⑥你对教材第51页“思考与交流”中所列举的说法怎么看?

10.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11.教师进行总结,指出20世纪的“艺术实验”试图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美术领域中。它们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同学们能不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按照某一位艺术家的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只谈作品构想即可),你在思考这个作品的时候,体会到了什么?

12.教师进行总结,对一些观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大地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展示的空间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改变了过去美术作品只能在美术馆中展示的状况。也有人把中国的长城也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大地艺术。(在这一部分,教师对每一类型的作品尽量分析得细致一些,特别是作品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方面。)

13.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并完成“活动建议二”。

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的放矢。对于辩论的正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不能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传统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如农业社会,人们凭借手工业来制造物品、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宗教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机械化生产,记录、复制形象的方法层出不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寻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等)2.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不一定,像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而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也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描摹)照相机、录像设备出现之后,人们是否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艺术领域?

3.艺术是否应当反映现代社会的生存经验,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

4.改变过去艺术由手工制作的定义,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纳入到艺术领域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帮助,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思维)

而对于反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可以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问题入手思考:

1.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多久,而现代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多久? 2.从艺术标准角度来看,艺术标准的丧失会带来什么问题?(鱼龙混杂,信息量增大)3.从人们的内在感受来看,传统艺术的标准是否已经内化成为人们潜在的评价标准? 4.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遵循已经被公众所接受的传统艺术的标准,艺术家会不会变

成“自言自语”、“自行其是”?

这个活动不求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14.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一些美术作品和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

结束语

上一篇:中国花语现代文阅读答案下一篇:共青团中央历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