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根据民办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创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多角度论述了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的保障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1: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探索

摘要:土壤肥料学作为一门农业专业实验性课程,其中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管理至关重要。实验室建设应兼顾样本多样、资料丰富齐全、药剂管理严格规范、器材先进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管理有利于服务学校教学和农业生产第一线。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实验室;评价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是大农类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设施,也是农业高等院校服务社会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重要窗口。建设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土壤肥料学实验室意义重大。

1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的功能和设施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实验室,其教学功能是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土壤肥料学的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着重给学生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其社会功能是利用实验设施和科技资源,为农业第一线测土验肥,提供最可靠、最经济的土壤改造方案及施肥措施,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依据土壤肥料学实验室的功能要求,一个健全的土壤肥料学实验室应能够开设以下所有实验项目: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速效磷的测定、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常用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别、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土壤机械组成测定、土壤酸碱性的测定、过磷酸钙有效磷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土壤容重的测定、尿素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植物体内全氮磷钾测定、过磷酸钙肥料中游离酸的测定、土壤碱解氮的测定、主要成土矿物岩石和母质的识别、植物组织中无机磷的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磷二铵中水溶性磷的测定、植物样品中含水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测定、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尿素含氮量测定等。

土肥实验室应具备信息检索、自主学习、实践的功能,包括标本室、资料室、药剂室、检验室等部分。

标本室应具备世界各地的典型土壤样本,目前主要肥料样本等,每种样本均应配备较详细的说明文字,包括其品种、来源地、采样时间、主要属性等,以便查阅。

资料室应以多媒体资料为主,内容涵盖:各种类型的土壤的性态、分布范围、适生物种等;各种类型的肥料的性态、施用方式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存在形式,测定原理和方法、常用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药剂的作用及其配制方法;主要实验项目的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药剂室应具备各种常用药剂的配制能力。药剂应按普通药剂和管控药剂分开管理。

检测室依据实际情况可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分别放置各种仪器和实验设施。

2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的管理

2.1 管理队伍建设

实验室应配备较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吸收部分善于动手的学生作为实验室人力补充,不断更新、完善实验资料,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对外测土服务;同时有计划的培养和吸收部分农业一线的专业人员和农村能人,作为信息员,随时向实验室传送生产第一线发现的新问题。

2.2 实验室管理

土壤肥料学实验室应实行开放管理,其优点一是能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和试剂的种类,试剂需要量的计算及其配置,试验仪器的选择与调试、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等过程;二是让实验室成为农业专业学院服务农业生产的窗口。农技人员和农民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获取相关知识,在实验室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取土采样,测土测肥,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及时的技术支持。

土壤的多样性决定了改良的复杂程度。人类既不能无所作为地被动地受制于土壤类型的限制进行农业生产,又不能为了改土不计代价。作为土壤肥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面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要做出一揽子规划指导,并非易事。

3 实验教学管理

采取集中教学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

集中讲授主要布置实验任务,强调注意事项等;分组实验是高效利用有限资源的必选方式。各小组组长应选择学习认真,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且善于团队合作的同学,实验教师应注意对组长的特别培养,可将其纳入教学团队的课余教研活动中。

实验小组的大小不必过于固定,依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设施条件随时调整,保证小组所有成员的参与度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鼓励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实验教学的后期,由实验室有计划地设置若干综合性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从实验设计开始,自主采集制备土壤样品,独立配制实验分析试剂,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完成测量,并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并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论文。

4 实验教学评价

李旭霖等认为,对实验教学绩效的评价,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参与结果两个方面。评价重点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全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作者简介:李红丽,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实验师,研究方向:大农类试验教学和研究工作。

作者:李红丽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

摘 要 根据民办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创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多角度论述了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室管理 教学模式 保障措施

Close Contac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U Lim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5)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laboratory management; teaching mode; safeguard measures

在民办高校的发展中,树立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各民办高校办学方针的共识。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自创办初期,就以此为理念,对实验室管理模式大胆改革创新,全校只建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六个分中心,实行一级管理模式,集中打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这样的改革措施,有利于更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坚决贯彻民办高校发挥自身特色的重要表现。

自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反思与摸索,发现并找寻问题,积极总结经验,寻求解决办法。本文就实验室管理运行与实验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让管理与教学互相促进,良性合作,努力让两者之间的发展达到平衡,找到各自的岗位职责。也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验教学中心才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实验教学的改革之路才能走得更长远更稳定。

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构建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实践课程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是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最终能力体现,加大加强实验教学的比例分量,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构建符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新型课程体系。

1.1 建立金字塔多层次的进阶性实验课程体系

以基础性实验为底层,通过基础性实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呈金字塔结构往上走,逐步进入到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的进阶课程,有针对性、深入学习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最后以独立选题或学科专业研究项目带领学生走上项层的自主创新实验(如图1所示)。只有打好牢固的基础才好开展顶端的创新性实验训练,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应减少课程种类,加大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数,实验内容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真正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以及具备立即上岗的能力。

1.2 各单位合理分工,将教学结构具体化,管理明确化

要构建这一更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首先需要高层次的管理者对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需要各二级学院高层次的人才用发展的眼光配合学科专业体系,制定各专业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划分实验模块;需要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配备相应技术要求的管理人员,基础性的实验室配备管理维护能力较强的实验员,高配置创新实验室配备学科专业能力较强的实验员。实验课程的阶梯性设置可以让学生从基础的感知性实验逐步进入到动手动脑的应用型实验。

1.3 各级教师明确角色,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授课到学生模仿开展的,没有真正展现出学生的自身能力,一味的模仿与接受,不利于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任课教师应首先按课程性质调整身份,在基础性实验教学中充当的是指引与教学的角色,带领学生了解这门学科以及基础实验知识的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操作和基本实验技能。在自主创新实验中教师充当的是指导和评价的角色,学生才是这类实验课的主体,要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实验教学真正摆脱目前这种重复的验证理论知识点的低水平操作。

2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联系,做到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

作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让学校的发展方针得到实施。配备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者、“双师型”的任课教师、高度责任感的管理人员队伍。各类人员的通力配合才能推动教学改革的开展,各岗位人员互相沟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之路。

2.1 加强教学人员之间的内部联系

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分工不同,针对的授课年级不同,要完成的教学目的也不同,任课教师应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每一阶段教学效果,紧密围绕实验课程体系完成每一层次的教学目标。目前有部分教师在基础性实验教学中没能让学生掌握好扎实的基本功,一味地强调实验的创作性或创新性,这样做是“拔苗助长”,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符合进阶性教学结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2.2 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坐班制,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上班时间,建议将分散的办公室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者之间及时沟通和意见反馈,促进教学与管理品质的提高。通过教学研讨会的形式,促进不同学科专业实验室之间的交流,让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开展时,不同岗位的管理者可以共同参与,促进项目实施。

2.3 加强教学人员与管理人间之间的联系

首先是基础性的实验室,课程安排相对饱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要使用,为了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配备维护能力较强的实验员,有利于快速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故障,做到勤维护,勤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到不同教师的教学软硬件的需要。然后在专业实验课和创新实验中,学生是主体,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单独的指导,应配备一名专业能力较强的实验员参与到实验课程指导上,分担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让实验员同时承担实验教学辅导与实验室管理的双重职责。

3 多角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使其成为开放的教学科研基地

高等院校的教学发展离不开科研,一个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可以促使科研队伍的进步。高校实验室便是这样的一个载体,通过模仿企业,单位或研究所而建立的实验室,应该不仅可以满足基本实验教学的需求,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开放,老师的科研创新带来支持。

3.1 实验室的自主开放应以教师为主导,以点带面地发动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让实验室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带动学生自主研究的基地,重点在于实验室的开放实行项目制管理。先由任课教师公布研究项目,学生自由选择课题(或由学生自行提出课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书写正规的项目立项书,实验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研究报告。衡量实验室开放的成效不停留在开放了多少学时上,而表现在完成了多少个项目及取得的成果上。有了教师的指导和具体的创作项目,学生才有积极性,实验室才真正成为自主开放的载体,学生与老师同在这个空间里,利用充足的资源进行探讨与研究。这样一来,既可以规范实验室自主开放管理,也可以为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一定的通道,成为一个科研或创作的基地。

3.2 设立不同程度的管理与奖励

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提倡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要保障这一举措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与奖励办法,保障实验课程教学,实验课培训,科技竞赛,科研创新有序进行。

(1)对耗时较短,规模较小的项目采取计学分的方式进行奖励,由实验员负责记录与指导。(2)对耗时较长,比赛性质的大型项目,以专业指导老师为主导,错开实验室的授课时间进行使用,提前列好使用时间进度表,实验员按时到位,有必要可以同时参与跟进。采取优秀奖章或奖金的方式进行鼓励。(3)对所有项目书进行统一的分类存档,并记录使用时间段以及实验研究成果。

4 建立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的保障措施

4.1 创建仪器设备资产网络系统,实行高效的档案管理

(1)从仪器设备的购买日起,建立此仪器设备的档案,标明该设备的维护、维修次数及处理方法等。评估并标明该设备的使用年限,当核心部位维修次数达多少以上便可申请更新换代,或是达到报废标准等细则问题。(2)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处理问题的及时程度,都要通过系统的记录状态有所反应。管理者对待什么样的故障采取了什么样的维修方式,不再被动地等着使用单位指出问题,整个资产管理系统可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仪器维护与管理问题。

4.2 完善岗位职责,打造清晰的职业发展之路

实验室是培养应用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力量,应彻底扭转以往将实验技术人员定位为辅助人员的看法,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性质的重视和关注,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的重点工作方向和管理职责。实验教学队伍中,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实验员,都要让他们在实验教学改革发展中紧密联系,分工明确,履行好各自职责。设立适应他们发展的岗位需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配合学校的发展,让每个岗位都变得更加充实与上进。

5 结束语

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不能仅仅依赖于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更多的是要落实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实验室的高效管理,需要学校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保障。创建更适合民办高校教学发展的管理办法,以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为推动力,教学与管理两者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钜斌,周殿清,陈山.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4.

[2] 殷志明,徐永清.高校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88-189.

[3] 钱旭红.实验对任何学科都非常之重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1-4.

[4] 钱真柏,胡志强,刘超.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C].冯向东,成金华.实验室创新与人才培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5:12-14.

[5] 冯继超.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C].冯向东,成金华.实验室创新与人才培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5:104-105.

[6] 柴玉华,王俊凤.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0-51.

作者:刘黎明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3:

中学生物实验室管理与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

摘 要: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理科,注定了其具有实验的特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多参与实验,而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减轻教学负担,而且学生对生物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达到最好。

关键词:生物实验;现状;改革;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课程开展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急切诉求。学生在生物课上,通过亲身实验,学习到生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几乎每个学校都建有生物实验室,生物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實验室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大意义。在新时期,如何创新生物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改善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1.学校领导对生物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忽视

部分学校领导对生物实验不以为然,认为教师能引领学生去实验室动手实验自然是好,但不去动手实验也无妨。时代快速地发生着变化,但学校领导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以前,只看重升学率,而对生物实验是否进行这些细节不加过问。认为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来检查,被迫修建的。完全不顾生物实验室对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作用。陈旧的观念得不到改变,自然也就影响了生物实验室管理的加强以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2.实验室建设存在城乡差异,实际应用性差

实验室的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表现在农村教学资源紧缺,单从生物这门课上来说,农村生物实验室的器材不完善,器材数量少、器材受损严重、器材陈旧等情况也随处可见,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城市的教学资源呈现出较好的局面,生物实验室里的器材相对完善,器材更新也较为频繁。但像实验室里的标本、模型等也仅限于让学生看看,无法实际操作。乡村与城市的生物实验室都受到实际应用性问题的困扰。

3.教师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生物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操作失误,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受伤等情况的发生。因此,生物有专业、牢固的知识非常必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生物老师专业水平不高,在农村中学,这个弊端表现得就更为明显,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多为兼职老师,编制也存在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法

1.领导转变固有思维

学校领导要坚持贯彻“十二五”计划的教育理念,转变固有思维。督促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把实验室管理纳入章程,任命相关部门把实验室的管理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对陈旧的实验器材要及时更换、损坏的器材要及时清点登记。给实验室配备专业的生物教师,并且对生物老师的教学质量制定出硬性的考核标准。

2.改变管理方式

把实验教学纳入教师期末考核的范围,对学校实验器材给予及时补贴,尤其是易碎、易损耗的器材。农村学校要在向国家财政申请补贴的同时,也要自力更生,从其他方面获得资助与补贴,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制度,从器材和资金量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和增加器材的实用性。

3.生物教师的专业化

专业的生物教师是提高生物实验质量的保证,是实验室必须配备的人员。学校要提高生物教师的入校执教门槛,要尽最大努力避免不专业生物教师进入教学岗位。加强学校生物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组织学校生物教师定期外出进修、学习,拓宽生物教师对外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刘天学,古红梅,史留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5).

编辑 孙玲娟

作者:付文会

上一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法论文下一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