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髻山印象散文

2024-04-30

丫髻山印象散文(精选3篇)

篇1:丫髻山印象散文

台州丫髻山 -资料

丫髻山位于楚门南门外,自金钿山过峡,历桩坑山突兀而起,俗称“大山头”,有山峦迭嶂,环以抱之,逾岭而上,山头有仙人脚桶、石板坑、仙人洞、卧龙岗、峰火台、五猫戏鳖等景点。

空格东有丫髻岭,悬于峰脊,拾级而上,登高远望,岭之南侧有巨崖峭立,如美女望云,

资料

岭顶即“雪溜尖”或称“凉帽顶”。

上有平台,登高远眺,但见远山空蒙,逶迤接踵;海涂堤坝,绿水如烟;海天相接,浩淼无垠。

空格西南为眠牛岗,绿树掩映之中,有一道观,为“吕祖殿”。观内三清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虽几度修葺,古朴犹存。新建玉皇殿重檐金瓦,颇显恢宏。系县道教协会所在地。

篇2:席星荃散文阅读印象

席星荃的散文基本是回忆乡村的风景人事, 既写出了个人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也写出了逝去不久的社会历史, 无形中让人生出轻轻的感喟。在席星荃的笔下, 儿时所见的风景、风物是那么的优美, 那么令人神往难忘。作者以平静的笔触, 娓娓道来, 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这些风景和风物, 代表着农耕文明的诗意和单纯, 与现代日益物化的社会相较, 虽然原始, 却更具撩动心魄的魅力。作者回望过去的风景是假, 叹惋历史的变迁是真, 悲悯人性的失落, 心灵的粗糙, 世道的浇漓, 才是他潜在的动机。所以我们从他平淡的文字背后, 总能回味出一丝哀惋和悲凉, 而他越是将过去的一切写得美, 越能感受到他内心挥之不去的惆怅。他的结尾几乎总在感叹:

早期的诗歌产生于田垅稼禾之间, 但《诗经》的时代之后, 农民们似乎离诗歌日益遥远了。现在, 似乎连不是农民的人们也越来越远地离开了诗歌。 (《庄稼歌谣》)

我的曾祖早已进入历史的苍茫云端了, 那口村井虽然依然残存在老屋百步之外, 但往后的日子里, 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热闹。 (《乡井》)

世界单调了许多。孩子们少了许多的乐趣, 生活少了许多的故事与惊险。 (《野物》)

然而这不是普通的怀旧, 更不是九斤老太似的“一代不如一代”, 而是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物质文明负面作用的深深忧虑, 对和谐生命的热切呼唤, 也是对日渐粗砺的人性的拯救。席星荃不是一般的乡土诗人, 他所眷恋的乡土实乃人们不应该盲目抛弃的精神家园。当我们亲眼目睹日益恶化的生态, 亲身感受日益疏离的人情, 亲身体验日益衰败的传统文化, 我们就知道作者的用意所在了。席星荃无疑是一个小人物, 他没有力量挽狂澜于既倒, 但他的目光固执地凝视着历史和现实的深处, 不允许自己的笔成为可有可无的盛世的装点。

比起写景, 席星荃似乎较少写人。写人的散文在集中只占极小的比例, 但却有不轻的份量。席星荃写人, 与其写景一脉相承, 都是在写历史, 写历史对人的精神的影响, 对人的命运的影响。人是历史的人, 历史是人的历史。与他的写景散文不同的是, 其写人散文更能够将我们带到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代, 看到人与历史的纠缠。从表面看, 席星荃不是一个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特别强烈的作家, 他所有对历史的怀想, 对历史的荒唐和苦难的揭示, 都是通过一些小人物, 于不经意间展开。席星荃不屑虚构一些重大的人生悲剧, 然而正是那些渺小得微不足道的人物的悲欢, 折射出历史的沉重。在席星荃的笔下, 有终日挑野菜的小孩, 有因为贫穷而找不到媳妇的村汉, 有因为儿孙不孝自服农药的老人……这些在乡村司空见惯的事件, 经作者的悉心勾勒, 赫然呈现于我们眼前, 令我们不得不对历史有所质问, 对个人在历史中的所作所为产生深刻的警醒。有一篇题为《篱娃家的废墟》的散文很为人震撼。篱娃家境贫困, 好不容易靠勤扒苦做盖起了三间瓦房, 养大了儿女, 儿子却不幸被乡下的医生打针打死。没了儿子的篱娃夫妇, 日子过得不知有多么悲痛。经过再三挣扎, 他们才从悲痛中缓过气来, 又生了一个儿子。不想这个儿子的出世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 按规定要接受处罚。篱娃知道这些政策, 他没有什么可罚的, 只好自己扒掉了屋瓦, 拆了梁架, 抛弃了责任田, 到城里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好好的一个家成了一片废墟。像所有的故事一样, 作者的语气十分平静, 但就在平静背后, 我们感到了巨大的震动。追求幸福安宁是人类的天性, 一个人连医治自己创伤的权利都被剥夺,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趣?个人生命的诉求与社会群体利益之间真的就那么不能调和吗?作者没有发出严厉的质问, 他将思考和质问留给了读者, 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作为一个散文家, 席星荃给我以深刻印象的还有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敏锐体味。席星荃非常熟悉农村, 这种熟悉是深入骨髓的。表面的熟悉可以做到真实, 深入骨髓才能让我们体味到文字背后的神韵。文字表达总是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 蕴含丰富的生活内容, 这是每一个作家都为之终生追求的目标。作文如同读书, 读书不单是理解意义, 还要品出意义背后的意味, 作文同样如此。表面上的真实不是神似, 只有透过表层, 把捉住灵魂, 才能渗入读者的心灵。比如收红薯, 作者是这样写的:

八九月刨红薯时节, 男女老少齐出动, 冈坡上处处红薯堆成山。每天忙到月上东冈, 凉气侵衣, 地里仍旧人影幢幢, 路上还有挑红薯回家的人;而家里, 孩子已经倒在地上睡着了, 鸡也早上了笼。那时, 村里到处是红薯秧子, 牛吃, 猪嚼, 狗在上面拉屎, 跟乡下人一样的贱。

男女出动, 红薯堆成了山, 牛吃猪嚼, 这些都是眼睛可以看到的, 是短暂的观察可以捕捉的。这里最具神韵的是“孩子已经倒在地上睡着了, 鸡也早上了笼”, “狗在红薯秧子上拉屎”,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读到这些, 很自然会回到了那个忙碌的丰收季节, 仿佛可以嗅到田畈中飘散的炊烟和土粪气息, 内心充满一种略带悲凉的温柔。这样的文字, 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真正熟悉, 特别是没有深入骨髓的敏锐体味, 是一定写不出来的。

席星荃对生活的理解是独特的, 而不是来自某种既成的观念。他总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生活和历史, 而其用以解读的尺度是生命和文化。他能够超越一般人的见解, 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从而给人以全新的启发。比如谈到禁忌, 这看似迷信的乡俗, 在席星荃眼里却完全是另一番色调。他在题为《荸荠》的短文里, 用一种略带伤感的回忆笔调, 向我们讲述了老家人过年吃荸荠的风俗。大人们担心孩子说出不吉利的话, 而孩子又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来, 大人们于是就让孩子们吃荸荠, 因为荸荠与“不忌”谐音, 孩子说什么都可以不计较了。 (读到这里, 我想起我们老家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太太来。大年初一早晨, 她必定要用草把揩一下孩子们的嘴, 说孩子们是草把子嘴, 鬼神都不信, 所以不忌。) 从理性思维的角度, 吃荸荠与言语的禁忌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不可信, 同时也会发笑。但是正是这种习俗使年更具年味, 对生命更多一份尊重, 作者因之深深为之眷恋。他的结语耐人寻味:

然而, 我忍不住回味当年, 重新反思昔日的禁忌。那时, 从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烧香祝祷起, 禁忌就开始了 (鲁迅故乡的风俗似乎是在这一天给灶神吃糖人, 想用麦芽糖粘住灶王爷好打小报告的嘴) 。祭灶之后, 除夕上坟烧纸钱、上供祭祖, 初一给邻里拜年, 言行举止都是有禁忌的。那几天, 种田人都成了文质彬彬的人, 唯有那一身仓促赶制的新衣和粗糙的手露出他们的身份和境况。乡下人常说鸡狗也有三天年, 那几天对牲畜也格外厚待, 鸡要撒食, 牛槽要拌饭豆, 猪也要喂饱, 不打不骂。这里, 除了对祖先的尊崇, 也有一份儿对自然生命的敬畏。

这番话令我想起胡兰成谈中国民间嫁女的习俗。中国民间, 哪怕再贫寒的人家, 嫁女儿也必定要凤冠霞帔, 装扮如皇家的公主。贫寒人家的女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可不就是公主?正是这样的装扮, 才显出生活的美好。习俗包含两大内容, 一是仪式, 一是禁忌。无论仪式或禁忌, 都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关。仪式和禁忌是对生活的一种提升, 是一种审美。记得儿时, 老人不准烧字纸, 说烧了会瞎眼。这当然也是禁忌, 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对读书人包括对文化的敬重。没有禁忌的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没有禁忌的年岂不同平时一般无二?那还过个什么劲?所以席星荃能够上升到生命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禁忌, 深得我心。

夏元明, 著名评论家, 现任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摘要:席星荃的散文有些拘谨, 这是他的一种特色。席星荃的散文基本是回忆乡村的风景人事, 无形中让人生出轻轻的感喟。此外, 其写人的散文不多, 但却有着不轻的份量。最后, 席星荃对生活的理解是独特的, 而不是来自某种既成的观念。

篇3:大像山印象

几度烟云眉前过,一窗雪雨梦中收。

菩提无树月尚好,明镜非台影未休。

惟有大像千古秀,欸乃声中看轻舟。

这是邑人牛勃所作的《大像山传奇》。而今,当我虔诚地参拜完每个殿宇、每尊佛像即将离开时,竟有了万分的不舍。吟诵之间,那种对于高山与佛学的景仰已不可遏止地奔涌而出。汽车渐行渐远,山的体态也在薄薄的暮色中变得模糊起来,而那些诉说历史痕迹的建筑、碑刻已然烙在了我的心底。

那是一种有关崇敬与信仰的印象。

作为陇上名山古刹,大像山的山门自然给人一种浑厚古朴的感觉,高大巍峨,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极尽工巧之能事。山门正上方是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的三个镏金大字“大像山”,丰满厚重,雄健有力,充分地张扬了大像山氤氲的古朴与厚重的文化气息。

山门的气势雄伟,给人一种美感愉悦与震撼,但在大像山上,那些并不起眼的侧门和偏门往往更具审美价值。太昊宫左甬道处有一小门,可通山上,上有名士宋梓篆书额题“别开壹径”,侧门甬道额篆书“旁通”二字,前人认为,此处的文笔皆为全山额题之冠冕。“旁通”二字实指此门可直通山上,虚指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一画开天,通《易》知变,举一反三,游人拜谒完伏羲,顿时醍醐灌顶,旁通八极。过了文昌宫,自东门出而出,额为大篆“即上台”,实指出了此门要立刻登台阶,虚则言谓从此门而出,思想觉悟便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额三字,言实言虚,可谓寓意深远,妙不可言。至于关圣殿,自后门出,门额题词为“眼界宽”,此处眼界开阔,临风眺望,渭水如带,田畴似锦,堤柳成阴,百里无碍,甘谷城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而此中的寓意便是通过游人对汉寿亭侯关云长封金挂印故事的理解,劝导人们不可太过执著于世俗,而应该追求大忠大勇、大义冲天,让思想和心灵抵达更为深沉与睿智的境界。

殿

在构成名山古刹的重要元素中,殿是不可或缺的,它总是一座山或一座寺庙的灵魂。大像山的殿,也正是大像山的魂。

山麓伊始,沿青石阶而上,奇崛孤骛的险要之处,是接引佛殿的所在。虽曰为殿,但其中仅可容纳七八人。接引佛殿北面壁立千仞,悬崖如切,南面深壑无底,山风袭人,东西皆为刀刃般孤悬一线,其险要之美、隽秀之美、孤独之美彼此相融合,共同构成了这座小殿独特的审美价值。再由鲁班殿前望文昌阁,后临悬崖,宫殿门皆北向,整个建筑结构灵巧,玲珑剔透,独具匠心,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大殿为八角攒尖顶,平面四脊。内顶有八角形木雕莲花藻井,正殿享堂皆为土木结构,大门为砖石结构,外观精巧大方。门洞为正八边形,前后各有阳刻的砖雕额题,正曰“规矩门”,背曰“艺型”,题字丰润而真力弥满,隐含“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之意。大门外阶前崖有一小平台,坐柏树下可细观殿宇前景,静听崖下松涛。出了鲁班殿,沿栈道东行,于玉皇阁左上,见西方三圣殿,临崖有小阁道可达,但阁道极窄,仅容一人通过,为整个大像山最为险要之处。其殿为大庑顶,鸱吻雕甍,四根廊柱上各有对联。入得殿中,正对的便是金身塑像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皆踩莲台,面目慈祥安然。此处亦为大像山的至高之处,殿阶下有长台砖栏,可远眺渭川风光,近瞰山前古寺及崖上景致,时有山风拂面,风铃摇曳,仿似梵音升起,有如天籁。

大像山的碑刻不多,并且多半已经字迹漶漫,不仔细审视是很难辨别句读的。但就是这些早已漶漫的文字,却在大像山走过千百年的沧桑后给我们一种惊喜,一种有关生命执著的震撼。将这些碑刻堆砌起来,构成的不仅是大像山的现在,而且是一部有关大像山丰满而生动的历史。

羲皇故里碑是为了纪念一画开天的人文始祖伏羲而筑的。《易·系辞下》有云:“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赐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风姓,据考证,今甘谷县白家湾乡古风台为其诞生之地,太昊山、伏羲泉以及民间所使用的八卦鸡罩都顽强地保持着上古的质朴与真实,印证着伏羲淡漠而真实的足迹。亦有姜维祠碑(姜维,冀县人,甘谷古称冀城)。公元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以伐魏,得姜维。然后有云:“吾自出茅庐以来,便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今得伯约,得一凤也。”对于姜维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诸葛亮仙逝后,姜维未敢忘却他临终前“继吾之志”的重托,直至形势所迫,伪降钟会,已然蒙辱含垢,伺机东山再起。直至后来,密谋被泄,看着蜂拥而至的魏军,姜维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从容拔剑,自刎殉国。历史的残酷造就了姜维伟大光辉的形象,他虽有远志,但在大厦将倾时,却也无力遏止历史的前行,真乃时也,命也!

大像山得名于大佛石像,而这座石像则是渭河流域惟一的一尊唐代大佛。古人有云:“群峭碧摩天,巍峨大像悬。”说明甘谷大佛依崖而建,高悬于山巅,远处眺望,极为壮观,难怪“悬崖大像”被列为甘谷八景之一。

大佛为释迦牟尼造像,两耳垂肩,腮部饱满,鼻高而直,唇润而厚,上唇有短须。其面目庄严,两眼平视,目视着渭水东去以及整个甘谷城的繁荣富强,静穆而安详。大佛左手抚膝,右手上举,施拔济众生印,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赤足踏仰莲台,栩栩如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兴盛,全国范围内的名山胜地凿窟造像之风大盛,大像山石窟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丫髻山印象散文】相关文章:

印象丽江散文04-18

季节印象散文05-09

南京印象散文范文05-30

木心印象的散文04-09

禹村印象散文04-24

滠口印象散文04-29

坊子印象初二唯美散文04-07

阿拉尔印象散文05-19

散文汾城古镇印象07-16

散文汾城古镇印象05-18

上一篇:电仪车间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搭载党总支第二分支部先进事迹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