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汾城古镇印象

2024-05-18

散文汾城古镇印象(共3篇)

篇1:散文汾城古镇印象

古镇汾城随笔散文

走进汾城这座古镇,集市要比想象的热闹、拥挤。狭小的街道商户林立,杂音喧闹,地摊、人、车子铺成在街市,你来我往拥挤成片,这与北方县城的集市并无区别,街道两旁低矮的建筑遮挡住了远去的视线,汾城除名字给人好奇之外,真看不出有何特别。

西南拐角处,露出古色古香的门楼,跨过此门,就仿佛走进千年历史画卷。我好惊讶!原来古镇汾城竟然以这样的恬静的姿态迎接远方的客人,也是,公元前4,三晋分家到大唐盛世“汾城”变“太平”,19清王朝覆灭“太平”变“汾城”,1954年山西将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汾城”由原来的一国之都骤降为农村小镇,在千年岁月长河里,她早已习惯了与世无争,处事不惊,在滚滚浪潮中她习惯了泰然自若,静观事态。真是这份冷静,汾城才得以保留下较为完整的.古代县城的规划格局和城市设施。置身狭窄古街,两个高大精致的牌坊跳入眼帘,监察坊、翊镇坊,城隍庙位于两坊之间,与文庙一路相隔,庙内主要建筑由大殿、钟楼、鼓楼、献殿、东西庑和戏台组成,布局简洁庄重,保存完整。庙内最具特色的应为戏台。戏台由木砖瓦石搭建,木刻房檐富贵牡丹、丰满大雅;砖雕图案精准细腻、线条柔美;石雕用刀精致,奔放自如。从建筑上融合了元、明、清三代的风格,是太平古建筑群的精品之一。院中环抱不拢的千年柏树,树冠葱郁,更加衬托出庙宇强烈的空间感,也让人由衷产生一种敬畏之心。千年古戏早已落幕,戏说历史那是现在人追梦的开始,但愿襄汾文化人在追梦中,还能给世人更加惊艳的一幕。

隔路就是文庙,汾城文庙创建于唐朝初年,规模宏大,保存基本完整,这在全国也不多见。院中心有半圆形的泮池上,青砖铺就的拱桥南北卧在池中,桥栏上的梅、兰、竹、菊、荷花、牡丹石雕图案细腻雅致,石柱顶上的狮子娇憨可掬,形态逼真。跨过泮池,大成门屹立在眼前,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行书诗碑就搁置于此,书法苍劲有力,流畅自如,那叫一绝。转身回望状元桥,那是古代文运昌盛的一个缩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繁荣的一种象征。据《太平县志》记载,由宋至清,汾城文院共培养出岁贡以上795人,进士47人。仅明清两代任京官、知府、治县就421人。

汾城一行如此匆忙,人在车上可心还在古街、古庙中徘徊。“汾城”这个让人难于割舍的小镇,您承载了千年厚重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传承着民族文化复兴的未来,我想,不久的将来,您的恬静姿态,将会放射出全国历史名镇应有的就该有的光芒。

篇2:汾城古镇聚落形态分析

1 历史沿革

汾城镇历史悠久,由古太平县发展演变而来。太平县旧称“泰平县”,到了北周,因为周太祖名字叫“于文泰”,为避“泰”字讳,遂改“泰平县”为“太平县”,仍属平阳郡。隋大业10年(614年)移县治于关东(今北古县村),先后属平阳郡和绛郡。唐贞观7年(633年),太平县城由今之北古县迁移到鄂公堡(俗称敬德堡,今汾城镇所在地),县署就设在尉迟敬德帅府内。五代、宋均属绛州。宋时将乡宁南部划入太平县。金时属绛州,元代时先属绛州,后属晋宁路。清代先属平阳府,继属绛州,后又属平阳府。1915年,国民政府鉴于四川、浙江、山西都有“太平县”或“太平府”之名称,为了避免重复,遂将浙江的改为“温岭县”,四川的改为“万源县”,山西的改为“汾城县”。1954年,山西省将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并移县治于史村镇(今新城镇),而原来的太平县旧址也就成为今日之汾城镇政府所在地。古太平县城创建于唐贞观7年(633年),据光绪8年(1882年)《太平县志》载:“县城,其始唐鄂公敬德堡也。贞观7年,徙县于此”。这里所说的“唐鄂公”是指唐初大将尉迟敬德,名恭,朔州人,跟随唐太宗征伐有功,封鄂公(《旧唐书.卷七十二》)。古太平县曾经是尉迟敬德的食邑,建有“敬德堡”,也是尉迟敬德“帅府”所在地,敬德堡周边尉村、中黄村是尉迟敬德的“职田庄”。太平县城西依姑射,东临汾河,南北通衢,人杰地灵(图1)。

1太平县城图

2选址示意图

2 聚落格局分析

2.1 古镇选址

《太平县志》载:“姑射山在县西十五里,自北而南亘抱邑境”。又称:“汾水,在县东二十五里”。又载:“姑射、汾水,环绕左右,其间冈峦起伏,川原夷旷,物类繁滋,民生攸赖”。说明汾城镇位于姑射山与汾河水之间的汾河西岸的平川之上,处于环山傍水的临汾盆地南部。这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其依山傍水、平整规矩的城镇格局。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使古太平县冠之以“金襄陵、银太平”的美名。总的来说,古镇选址有利于人类生存、农耕发展,以及货流的集散、商业的繁荣,是一处产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相当理想的城镇聚落(图2)。

2.2 街巷格局

汾城古镇以鼓楼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延伸为鼓楼南街和鼓楼北街,构成贯穿整个古镇的主轴,形成对称布局。城内分布有十七余条大小街巷,较为完整的街巷主要有鼓楼北街,位于鼓楼以北,长约543m;鼓楼南街,位于鼓楼以南,长约414m,两侧仍保留有“前店后场”格局的商铺。城隍庙街,位于鼓楼之西北,长约380m。草坡街位于鼓楼之西南,是鼓楼南街在城外的延伸,长约583m,原为石板铺砌,因曾为买卖牲畜草料的地方而得名。东坡街,位于鼓楼之东南,石板铺设,长约112m。道路系统作为聚落的骨架和支撑,往往影响着聚落的空间结构,也将聚落内部各要素联系成为有机整体,汾城镇的街巷表现出多重的功能性。它既是古镇的内外交通路径,又是重要的商业经济交换场所,而且是城镇的主要外部空间形式与基础设施,承载着居民丰富的公共生活(图3)。

2.3 空间格局

作为一座古代城邑,城墙、街巷、府衙、庙宇、店铺、民宅等建筑要素是构成城市格局的基本单位。同时,它还具备行政、戍守、交通、商贸、教育、济民等各种功能。除了城墙、民宅之外,古镇城西布置有文庙、学宫、试院、学前塔。西北布置了城隍庙、魏侯祠、娲皇庙、观音堂、仓储等,城东布置县署、各司衙门、关帝庙、刑狱等设施。主要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商贸繁荣。昔日的地方行政机构驻地,尽管历史文化信息已不再完备,但其基本格局尚在,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结构和整体布局,构成了一座典型的集传统文化、历史建筑于一体的结构完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文物群,反映了明清时期县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图4)。

2.4 古镇城墙

太平古城东西宽332m,南北长655m,占地22ha。作为一座城池,自建城以来,历代均有修缮。太平古城城墙,最早是夯土版筑。明代初期,“周围三里六十五步,高四丈,壕深一丈五尺”。三面临沟,独居高阜,据险而建,易守难攻。明景泰初年(1450年),知县岳嵩重修。明正德6年(1511年),知县龚进对县城进行了扩展,此时的太平县城有五座城门,南门叫“迎恩”门,北门叫“拱辰”门,大东门叫“镇安”门,小东门叫“永阜”门,西门叫“顺化”门。到了嘉靖14年(1535年),知县耿儒“易土堞口以砖”,共有砖砌堞口1180个。4年后,新知县牛纲又补建了20个墩台。再过6年,又一位知县袁崇道在墩台上建了亭子,从而使得太平县城更为完善坚固。崇祯3年(1630年),陕北义军王家胤东渡黄河,直达太平县境。为防患于未然,知县魏公韩号召乡民修筑堡墙,自行保卫。全县共筑起68个堡子。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对城墙进行加固维修,至崇祯4年(1631年),工程全部竣工。这时的太平县城“采石为基,通甃以砖。自堞而下,计高四十一尺,上广三十尺不等。围长一千四百步有奇”。通过这次大规模修建,奠定了今日之汾城古镇的规模和面貌。进入清代以后,虽然也进行过一些修补之举,但始终未能改变明代格局(图5)。

3太平故城历史街巷分析

4文物建筑分布

5城墙位置图

2.5 晋商家园

古太平县历来商业繁荣,商贾云集,明清时期藉汾河水运与驿道之便商业迅速发展,经济较为发达,是晋商劲旅之一“平商”的集散地,是当时著名的商贸之都。城内分布着大量的晋商字号,据有关资料记载,清至民国时期,太平城内有商号一百多家,均属私人所有。经营者既有汾城籍人,也有绛州、临猗、万荣、稷山、曲沃等邻县以及大同、太原、河南等地客商。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县《铺行议定规条》碑记有“粟行、油行、京货行、杂货行、油漆行、水烟行、药材行、铁货行、肉行、木器行”十大行业。这些行业的铺面作坊,布满了太平县城内、北关、东坡、东关、西圪塔、南关等主要街道,可谓是商贾云集,摊点栉比。明清时汾城镇的个体商业极其发达,镇内70%以上的镇民均外出经商。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外出的商人才弃商返乡(图6)。

6城隍庙

7王氏民居平面图

8王氏民居剖面图

3 民居形态分析

汾城古镇的民居形态以四合院为主,但依据功能、地形等因素,又呈现出不同的平面形式。临街分布多为“前店后场”式布局,入口设于倒座一侧,或在倒座中点穿过。有的在短边设入口,呈现纵深狭长的院落。有的在长边中点设入口,呈现宽扁形院落。院落具有明确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民居院落平面多采用“工”、“口”、“T”字形。庭院空间界面以四周实墙为主,没有顶部界面,房屋出檐并不深远,符合北方建筑的特点,建筑基座也不高,一般只做1~2层台阶,下沉的院心地面与露天部分垂直对应,增强了院落纵向的轴心感。民居建筑多为两层建筑,一层高二层低,二层用作储藏之用,有的在内部设楼梯,有的在外部用活动梯直上。立面造型上,二层设小窗,提高了整个立面的高度。建筑外部大都设有沿廊,侧面做低矮的风火山墙,外形朴素平和,利用不同瓦片排列形式形成不同的肌理。

3.1 王氏民居

太平城内王氏一族最为有名,故居现存三处。文庙外现存一处,系王氏裔孙布政使经历加二级直奉大夫王念维创建于道光4年(1824年)的四合院,现存北堂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厅三间,保存较为完整。内城隍庙东侧二处,路南为老宅,有四合院一处,中轴线布置内宅门和正堂,坐西向东,两侧为厢房,建于明万历年间(图7、8)。城隍庙街王氏民居南院平面呈矩形,入口设在东面围墙中轴线上,院落成扁矩形,南北对称,正房五间,坐西向东,有外沿廊,现在仅存三间,立面门窗已经损坏无贻,南北厢房对称布置,其台基低于正房台基,均为三间,也有外沿廊,延廊上有木雕雀替,保存比较好。城隍庙街王氏民居北院平面亦呈矩形,不一样的是中轴线与长边平行,院落被正房厢房和倒座建筑围合而成,入口位于中轴线上,倒座中央开设门洞进入院内,整个院落的建筑均为两层,体现在里面上是在一层门窗上开设了一排小窗,二层用作储藏,在房间内设楼梯攀爬而上,这种建筑形式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整座院落保存较好,木雕装饰精美细致,建筑为砖木结构,立面门窗开口较小,梁柱等结构构件被包裹在砖墙之中。在屋架内部的脊下写有“大清光绪二十七年冬月初一置又于二十九年五月重修主人观叙六品卫监生王树德妻荆氏并合家”。

3.2 郑氏民居

郑氏家族在太平城内也是望族之一。郑家祖居城东5里之西村,明末迁居于太平城内。其宅基位于城之东南隅,现存四合院一处(书房院),其后裔于1990年代自费办起一个民俗文化展览院供人参观。

3.3 雪怀书社

雪怀书社为二进院落,第一进院有民国初期建筑两座,保存较完好,第二进院落建于明代,院中现存明代正房一座,西厢房一座,倒座一座。据了解,雪怀书社曾经是民居,现在用作了书社存放书籍,作为公共建筑使用。二进院正房面阔三间,中间一间较宽,前面和两侧有外廊,前廊上有雕刻精美的雀替,正脊、柱础的装饰也十分考究,立面的门窗采用小格木门扇层层分隔,最上层和最下层为固定窗,中间部分有门套;作为储藏之用的二层根据开间的分布亦作小窗,但只在中间部分开启,仅起到通风的作用。屋面采用硬山双坡顶,在侧墙做有层次跌落的风火山墙,但并不同于徽派民居的细腻做法,具有北方建筑的特点。二进院厢房面阔三间,左右对称,砖木结构,小两层建筑,下大上小,屋面采用硬山单坡顶形式,正脊砖雕样式精美。

3.4 王体复院

王体复院是一进院落,现存有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倒座一座,均为两层建筑,保存较完整。正房座北向南,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进深五檩,沿房屋进深方向架两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形成三角形屋架。屋面为硬山双坡顶,旁有层次跌落的风火山墙,外形朴素,立面舒展开阔,体现了晋南地区的建筑特点。在枋面上还书写有题词和画作。厢房面阔三间,与正方不同的是,梁柱等结构构件均包裹在砖墙之中而不外露,窗洞开口相对较小,在窗洞上檐有砖做的叠涩装饰,朴素大方,倒座与正方相对而坐,面阔三间,木制门窗高大而开阔,直到现在还用纸糊的窗纸,但部分有破损(图9)。

4 结论:汾城古镇的价值特色

汾城古镇的基本特征在前面已有详细的分析。综合上述,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城镇聚落,其价值特色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古镇聚落选址讲究,格局均衡,是中国北方罕见的、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县级城镇的典型代表,保持了较好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太平古城三面环山、河水环绕,规划严谨,秩序井然,自建城以来,空间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持着传统的空间尺度,时至今日,民宅栉比、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城区边界明确,构成县城的重要因素,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现存建筑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十一处,有近四十余座保存非常完整的历史建筑。建筑类型丰富、结构完整、时代特征鲜明,具有较高的建筑技术价值;地处南北通关要道,攻防守备、一应俱全,具有较高军事研究价值。

(2)汾城古镇现有格局基本上延续了明清时期的镇落格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太平古城有着千年的历史,并在唐宋时期即已较为兴盛,属于士大夫的封地,有官居的属性,其防卫功能尤其首要,这一点可以从早些年的县志中证明。该镇金代创建的洪济桥,精巧牢固,是北方十分罕见的廊桥,也是当时连接官道的要津,商业贸易成为太平古城的主要职能,并且历史上又曾是黄巾起义发生的核心地域,可见当时太平城位置的重要性。元明清三代大量兴修的十几处庙宇,形成了大片民宅与庙宇交错布局的传统城镇风貌,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构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古镇落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3)文化的延续性在汾城古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汾城古镇聚落不仅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代城镇格局,而且保存了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真实再现了明清至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与生产图景,文化的延续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方面,占我国主导地位的儒、释、道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尉村鼓车”、“中黄抬阁”、“高腴高跷”、“东坡旱船”等民间艺术,在汾城镇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有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形成了汾城镇独有的特色民风民俗,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图10~12)。

9王体复院测绘图

10城墙现状

11社稷庙

12文庙

(4)汾城古镇古建筑群布局严谨,建筑细部精美,文化内涵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镇格局不仅遗存完整、丰富,而且保留下来的公共建筑、店铺和民居院落大都格局完整,历史风貌较好。对于历史城镇环境、格局、建筑等要素的研究提供了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信息。在砖雕、石雕、木雕等装饰艺术方面,题材广泛,技艺精良,反映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图片来源

图1、2:引自《太平县志》;

图3~12:作者绘制与拍摄。

摘要: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由古太平县延续演变而来,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中国古代县级城市的完整格局和基本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论文基于实地调查的大量一手资料,分析研究了汾城古镇的历史背景、聚落格局、建筑形态,归纳总结了古镇的价值特色。

关键词:汾城古镇,古代城市,聚落格局,建筑形态,价值特色

参考文献

[1]劳文庆,朱光绶.太平县志(光绪8年)[M].襄汾:襄汾县志编撰委员会翻印,1986.

[2](清)孔尚任.平阳府志[M](线装本).

[3]王轩.山西通志(光绪18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

[6]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7]王金平.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王金平.风土环境与建筑形态[J].建筑师,2003(01).

篇3:厦门印象 古镇峄山镇

然而20多年前的这个地方却全然是另一番景象。白鹭洲公园所在地的筼筜港位于厦门岛西部,取其形状若"筼筜竹"而名。筼筜,竹名也,"薄肌而长节,长数丈,围尺六、七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是竹之最大者。"(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港湾不但纳流量大,且盛产鱼虾,是厦门岛内出了名之鱼仓,"筼筜渔火"列厦门旧24景之一。可是在"文革"期间,有人搞"发展经济粮为纲,千军万马垦筼筜",要把筼筜港截流,建了一条长长的西堤,阻隔了海水的流入,要把滩涂地"改造"成千顷良田。然而因土质盐碱分高,不惟水稻种不好,连树木也种不成,筼筜港成了厦门的"龙须沟"、臭水浜、蚊蝇孳生地。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市政府做出"炸堤引流"的决定,自此,筼筜港成了筼筜湖,几经排污治理,终于湖水清了,白鹭回来了,且在湖中建起了这个白鹭洲广场,成了厦门的一个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和水上运动中心。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为厦门增加了30平方公里的可用土地,成了厦门的新市区。环湖的湖滨北路、湖滨南路成了厦门新市区的主要街衢,市政府办公楼、人民会堂和许多金融单位、税务部门聚集于湖滨北路。筼筜湖成了厦门市的一张城市名片,是厦门今昔变化的见证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天风海涛话英雄

从白鹭洲出来,我们驱车到轮渡码头,登上渡轮,穿越厦鼓海峡去鼓浪屿。渡轮行驶在600米宽的眼前这条称为"鹭江"的水道上,约莫6分钟光景便到了鼓浪屿了。走出趸船上岸,抬头一看,面前的码头是一座钢琴形状的建筑物,以表示鼓浪屿这个面积仅1.91平方公里的小岛是闻名中外的"钢琴之岛"。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欧、美、日政府和许多外国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登上鼓浪屿,在岛上设立领事馆、教堂,建具有西洋风格的洋楼,同时也带来做为西洋乐器标志的钢琴,弹钢琴在鼓浪屿自彼时风靡至今,历久不衰。现在岛上不但设办有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厦门音乐学校,还建了一个闻名遐迩的钢琴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世界闻名的钢琴供游人观赏。

我们心中一直缅怀着300多年前那位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于是大家便先去皓月园瞻仰建在海边覆鼎礁上的那尊郑成功石雕像。这座巨像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而成。石雕的郑成功像,他一身戎装,手握佩剑,注视着远方,显得十分威武。而在皓月园里,另有一座铜雕群像,是郑成功跟他的部将们出征前的一个"合影"。画面上的郑成功与他的战友们个个英姿勃发,气宇轩昂,格外雄伟,令人望之便肃然起敬起来。

鼓浪屿天风海涛,天地造化,构成独特的自然地貌,它像一个大盆景放置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之中。而由台湾人林尔嘉(又名"叔臧")建于甲午战争后的菽庄花园,依海建园,傍山为洞,正是这个大盆景中最精致之一景。我们一一浏览后,再从园前的广场一条石阶拾级而上,便来到日光岩山脚,穿过一个石寨门,经古避暑洞攀登上了山巅上的日光岩水操台。站在台上放眼看去,满眼是连天的波涛,腋下凉风飒飒,十分凉爽。遥想当年,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的抗清主帅郑成功正是站在这里,挥舞着令旗,指挥着他的水师战船做攻防进退操练的,顿时大家内心激动澎湃起来了。郑成功后来于1661年4月21日从这里聚集他的军队,移师金门,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带着2.5万将士去东征,一举攻下澎湖、台湾赤嵌等地,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长达37年的统治,一举收复了台湾,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啊!张学良《郑成功》诗云:"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做了充分的肯定。

集美鳌园忆先贤

午后,下起霏霏细雨,天气乍暖犹寒起来。我们又渡海回到厦门,穿越市区,过厦门大桥去参观集美鳌园。厦门原本是一个海岛,四周环海,全靠海轮对外交通,1956年建高(崎)集(美)海堤后,岛才成了半岛。改革开放初期建了厦门大桥,前几年又建了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现在厦门已有多条通道进出岛了。

车到了位于龙舟池畔的鳌园大门口时,早有一位讲解员迎了过来,引导我们步入鳌园。听讲解员讲,鳌,泛指大龟、大鳖,是吉利长寿的象征。鳌园所在地原系一座小半岛,东、南、北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其形状酷肖一只鳌,故称"鳌园"。讲解员又指着大门两旁的一副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对我们说,上下联首字正合"鳌园"两个字,这是一个"嵌字联"。

鳌园是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从新加坡回国定居后,为建设故乡集美而完成的首项宏伟工程,至1961年完工,历时10年之久。园中共有658幅石雕、影雕佳作,甚具浏览价值。我们走上做为鳌园主建筑物的集美解放纪念碑,讲解员介绍说,碑名"集美纪念碑"七个大字,是毛主席的亲笔题字。陈嘉庚匠心独具地把这座纪念碑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28年间所走过光辉历程;基座有34级台阶,即表示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至1926年13年间从事实业和办学,步入人生颠峰的历程。纪念碑北面是陈嘉庚先生的寝陵--陈嘉庚墓。墓呈灵龟形状,灵龟又称"玄武",是吉祥物。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因病在北京逝世后,他的遗体由北京运回故乡集美,落葬于此,从此,在这个美丽、静穆的陵园中,永远安息着这位无私奉献、造福人群的跨越国界的伟人--陈嘉庚。

接着,我们安步当车,来到嘉庚公园瞻仰陈嘉庚铜像并参观了陈嘉庚故居、归来堂及陈嘉庚生平事迹展览馆。陈嘉庚一生倾资办教育,他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累计达1亿美元,共创办了国内外各类学校118所,被毛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表彰陈嘉庚的功绩,1990年11月5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还特别把天空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返回厦门市区时,汽车行驶在福厦公路上,路右侧矗立着一排崭新的集美大学校舍,我们看到陈嘉庚"废家兴学"的精神正在延续,发扬光大!

"门对门"最近处--大嶝岛

第二天清晨,旭日东升,阳光把大海镀上了一层玫瑰般的淡红色彩。今天我们要去素有"英雄三岛"之称的大嶝、小嶝、角屿中的大嶝岛参观那记述着1958年那场"万炮齐轰金门岛"的"八o二三"炮战的纪念馆--战地观光园。

我们到了位于大嶝海岬的战地观光园时,刚踏入大门,便看到场地上一队身着迷彩服的青少年,正在解放军战士带领之下学习摸爬滚打野战技术;而在摆放着几挺加农炮、机关枪的火炮阵地上,几个儿童正兴高采烈地坐在大炮的操纵座上摆弄着方向盘,做着开枪射击的动作,十分神气呢!走过场地,来到陆地伸延处的海边,这里则搁置着几艘当年的海上巡逻艇,虽然艇身已斑驳陆离一片,但遥想当年它们在海面上巡逻航行时的气派,顿时便使人对它们肃然起敬。接着,我们下坑道口走入封闭的水泥工事里,在模拟当年炮战时各种枪炮声响中,大家迅速地走过了一段210米的地下坑道,刹时间大家未免心情有些紧张起来了!出了坑道口,登上一个高台,这里放着当年前线指挥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那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喇叭。喇叭足足有4米多长,喇叭口宽达50公分,据说声音可传至6000米之外的地方。现场正在播放着当年前线广播电台男女播音员的播音录音,一时大家笑逐颜开了。同行中的一位台湾中年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在金门当过兵,他告诉大家,当年站岗时,他正是站在哨所"金门看厦门"的,看着大嶝这边的房屋、行人,听着大嶝这边的鸡鸣犬吠声,他真盼望过来这边看看!现在海峡两岸由敌对状态转为和平状态,他跟他的父亲也过来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投资办厂了,他的宿愿实现了,现在他可以从这边望那边了,他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啊!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中心。穿行在栉次鳞比商铺的路上,看着来自台湾、金门的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庆幸着"化剑为犁"的和平年代的到来。金门人把菜刀、贡糖、高粱酒称为"金门三宝",据说金门菜刀刀刃特别锋利,商家说这是因为它们是用当年打过去的炮弹片锻造而成的。一时我们相视而笑起来,这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引响"开山响炮"的热土--湖里

下午安排大家去参观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湖里又称"凤湖"。其实这里并没有湖,也不见凤;只是因它处于仙岳山、仙洞山的包拱之中,地形外高内低,酷似一个"湖",而得了个湖名吧!至于它与凤凰挂上钩一事,即有一则传闻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有凤凰来仪,降落在湖里这一片土地上,因此,湖里才又有"凤湖"之美称。厦门经济特区创办前,那时湖里尚未开发,据说若是站在仙岳山上往下看,湖里形状酷似一只展翅待飞的凤凰。它那小小的尖脑袋瓜偏西,两翅微张,右翅穿长岸林而抵港区,左翅横贯红台山,而拖着的那一条长长的尾巴,便是红台山山脊了。

凤凰是吉祥鸟。《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戴礼》曰:"凤凰瑞鸟,有圣王出,则凤凰见。"果然凤湖迎来了它的浴火新生日子,1980年8月,厦门与深圳、珠海、汕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办经济特区的城市。厦门市选址在厦门本岛西北部湖里这块土地上办厦门经济特区。工业区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生活区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经一年时间的准备,1981年10月15日上午,宣告厦门经济特区诞生,同时陆续动工兴建的项目还有位于湖里之外的厦门市里的码头、机场、电讯、通电、通水和道路等区外配套工程项目。1984年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之后,来厦门视察,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在陪同邓小平乘坐鹭江号轮船游览厦鼓海峡时,首次向邓小平提出把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为整个厦门岛131平方公里的要求;之后,在邓小平参观位于湖里的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时,时任厦门市市长兼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的邹尔均,又一次在汇报中提出了把厦门经济特区扩大为整个厦门岛131平方公里的要求,并请邓小平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邓小平微笑着,在一片掌声中,从座位上站立了起来,走到一张办公桌前,提起笔又静思了一会儿,才挥笔题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13个大字;然后他又侧着头看了看,在一片掌声中,微笑着放下笔。20多年过去了,厦门人民始终牢记着邓小平的教导,厦门市人民正在按"又快又好"的要求建设自己的家园!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的翻天覆地巨变,几年前,厦门市政府做出决定,把当年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改建为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馆里三楼会议室里,安放着当年邓小平鹭江游乘坐的"鹭江号"轮船模型,并在室里塑造了一尊邓小平像。塑像定格在当年邓小平题词后,侧着头,脸带微笑的那个光辉的瞬间,伟人看上去显得多么慈祥、睿智、神采奕奕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散文汾城古镇印象】相关文章:

散文汾城古镇印象07-16

古镇忆旧散文05-24

靖港古镇散文05-02

古镇上的狂欢散文04-29

古镇情怀记多少散文随笔04-26

印象丽江散文04-18

季节印象散文05-09

海滩印象散文06-12

南京印象散文范文05-30

木心印象的散文04-09

上一篇:地理师范生实习日志下一篇:三方协议解约函哪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