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象传统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中国印象传统范文

世界各国之中国印象

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依旧表现出两种类型,在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两极间摇摆,从黑暗开始,到黑暗结束;从一种莫名的恐慌开始,到另一种莫名的恐慌结束。

俄罗斯中国形象的三棱镜:哲人之邦,是俄罗斯承接欧洲传教士和启蒙思想家之余绪的回声,是对古老中国的精神的想象,这事想象乌托邦;衰朽帝国,则是俄罗斯地缘发现和现实要求的折射;兄弟之邦,是苏联全局战略格局构想的情感性想象的外化。

日本人的中国观逐步地发生转变。传统中国的形象进一步走向了“空洞化”,丧失了存在的基础;现代中国的形象-----“共产主义政权”、“世界的共厂”、“最大的消费国家”、“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经济大国”、“军事霸权”等一系列的话语成为了日本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1990年开始“中国威胁论”。与这种“中国威胁论”相对抗的,则是“东亚共同体”的这一论题。这一论题出现的深刻背景在于“全球化”的冲击。概而言之,现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可谓是几千年来日本的中国认识的浓缩。不过,较之过去而有所不同,它所反映出来的最大特征,即受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极为深刻,而且,就目前而言,来自政治的影响也正在不断加剧。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可以说交织了憧憬与蔑视、友好与对抗、信赖与狡猾、协同与恐怖这些矛盾情绪。一方面,日本人接触到中国的自然风景与传统文化,重新体验到了“人文中国”的魅力;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日本人留下了“这不是中国”的莫名惊诧。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中国的认识------“儒教国家”、“礼仪之邦”一类的话语走向了破产,一个新的中国------“世界中的中国”形象逐渐树立了起来。

印度:有争论中国是敌是友到预测中印竞争和进行中印比较,再到探讨印度学习中国什么,这是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有眼光的印度人如兰密施不限于此,他们无形中继承了20世纪初期伟大诗人泰戈尔和谭云山等人的中印联合思想,提出了中印合作发展的战略新思维,并创造了一个“中印大同”(CHINDIA)的文化新话语。他们不约而同地绕开政治军事领域,从经济或文化层面进入中印大同这个国际文化新话语体系的建构,这反映了跨文化对话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互相促进。当然,客观来看,部分印度人看待中国或是带着“西方之眼”,或是受到“1962年战争综合症”的困扰,或是受到国内政治及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形象建构还在原地徘徊。通过一百年来印度的中国形象建构,我们可以发现其间充满了复杂的变数。站在21世纪的今天,再次回首印度的中国形象书写史,我们都会为其中的曲折跌宕而感叹。要使印度的中国形象建构或中国的印度形象建构变得合理事实,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关心中印大同美好明天的中印双方有识之士群策群力并长期努力。

第二篇:视觉印象——中国“蓝”元素的国际地位提升

内容摘要:色彩是呈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化“红”遍全球的氛围下,如何才能让世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代,对“蓝”元素的挖掘与展现是其中最有力的补充。中国带给世界的印象将是一条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在世界文化发展中散发着全新的、多彩的阳光。

关 键 词:中国文化元素

红元素

蓝元素

近几年,在商业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领域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源源不断地被挖掘。作为一名中国人,这些使我们倍感自豪与骄傲。这同时也是世界关注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开始。 中国经济在腾飞,传统文化元素复兴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众多视觉符号不断涌现的年代,色彩所具有的属性也被赋予了文化的特质,这就是色彩印象。有时,单一的色彩不一定体现单一的情节,色彩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印象和民族心理定势的呈现。 具有中国印象的色彩的含义,非常讲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含蓄的文化底蕴,在审美观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过程中,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逐渐积累、沉淀、否定、创造,既体现出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展现出了新时代文化的创意理念。在很长时间的“红”遍全球的气氛笼罩下,中国“蓝”文化印象在全球的地位也开始逐渐得到提升。“蓝”文化印象,一方面补充和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唤醒了国人转换视角去审视、挖掘和创造文化。

一、红色印象中的冷艳绽放

在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审美基因中,红色是特有的情结。从古到今,它始终占据着中国人的心,操纵了世界人对中国的印象,成为中国的象征。红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色彩,既延续了古典美学与哲学的思想,又具备当代元素的新观念,是世界文化元素构成体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天安门的宫墙、中国囍、红灯笼、五星红旗、闪闪的红星、民间剪纸、对联等,铺天盖地的红元素,可以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有独钟”。

红色印象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的文化元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扬。但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从广度到深度,都不可能只散发着一种光彩。我们有时会为了某种商业利益而忽视了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中国文化在未来带给世界的奇迹也许是今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必须尝试着从红色情结中走出来,才会发现有诸多的天地在等待着我们去挖掘,红色的生命最终也会得到更好地延续。 中国文化元素中蓝色情结的不断浮现,正是从固有概念中呈现的一缕阳光,在红色世界中冷艳绽放,散发着异样的光彩。它是一种能给予生命以活力的色彩,在中国历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许很多人只看到了光鲜的红色、黄色,却没有意识到深埋在心灵深处的那份静默与希望,而这恰恰是蓝色所迸发出的力量,内敛深沉而庄重。

蓝色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的情结,但中国特有的蓝元素却为中国的文化增添了更丰富的内涵。皇家与民间代代相传的青花瓷,云南贵州等地的民俗工艺扎染蜡染,以及与水有关的海洋文化元素等,也逐渐被世界所认知,使中国蓝元素成为中国新的象征之一。

二、蓝元素魅力体现文化内涵

蓝元素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和谐”之意,与孔子的和谐之道是一种契合。这是古时儒家思想的体现,一直延续至今。而当今的社会也在提倡共建和谐社会,是和睦、和平的象征。

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国文化的发源由水而来,它融合天地人为一体,并通过天、云、水等蓝元素的象征符号来体现;在古代传统图案中,云雷纹、水纹、回纹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蓝色还有着原始的味道,代表着心灵与自然的纯净,在藏族与蒙古族文化中,蓝天白云作为蓝元素的象征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海域非常辽阔的国家,以海洋为背景的蓝文化印象的体现也是多方面的,有军旅文化的弘扬,也有对海外华人的情感勾牵。蓝文化营造出的是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代表着一种希望,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其次,从色相去感知。由于蓝是色彩中最冷的颜色,因此蓝色被赋予了沉稳、理性,具有意象的特性。象征着自由、放松、忧郁、豁达、宁静。在当代文化中,诸如健康、乐观、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大多也与蓝色元素有关。

所以说,中国人心中自古就有蓝色情结,它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我们整合它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特有的蓝色文化魅力。

三、挖掘中国蓝元素,提升国际地位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借此,中国让全世界的人民充分品尝到了何谓中国文化的视觉盛宴。红元素成为主流,蓝元素作为非主流文化也成为了有力补充,使中国文化全面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西方人眼中,瓷器(china)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中国文化。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借助青花瓷的中国传统图案花草与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元素,在公园、地铁站、宣传艺术车和礼仪小姐的服饰上加以改良和运用,成为本届奥运的一大亮点。其中,色彩的作用是最突出的,瓷器中青料的蓝色作为图案,白色衬底,白中闪着青色,构成了响亮清脆的基调。 此外,在遍布各大奥运场馆和京城大街小巷的志愿者们所穿的制服设计也是将蓝色作为主色:上装T恤和外套使用蓝色和白色搭配,黄灰条作装饰;这样的设计是因为考虑到北京正值炎热的夏季,尽管红色是世界对中国的印象,但满眼的红色、黄色会加重热感,从而引起躁动情绪,所以,具有清凉、沉静、平和的蓝色系就发挥了最大优势。还有如主要图形元素——奥运核心图形祥云纹,正是蓝色对应的符号,其形式像太极图,这是形与色的和谐相融把中国文化全新地呈现在世界面前,祥和、博大而充满希望。中国走出了红色所统治的文化世界,蓝元素成功地走向了国际。

视觉元素自古以来就是支撑文化存在的载体,是文化的化身,在人类感知世界存在的瞬间,色彩的作用是最大的,对色彩不断挖掘和创造,是人类共同的使命。

走在文化最前沿的中国艺术家们不断地用人类最本能的语言告诉这个世界中国文化的魅力。红色元素诉说的是火一样的文明,有如外部张力作用下的奏鸣曲;而蓝元素的深沉就像久违的大海,灵动且犹如音乐般的洒脱、自由随性,是人内心发出的呼唤与希望,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结果。 如今,蓝色系的色彩借助中国文化视觉元素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逐渐成为人们的钟爱。各类服饰、家居、环境设计、产品包装等,因为被赋予了中国蓝色文化而成为时尚,开始引领着国际潮流。

中国文化蓝元素在未来的文化传播领域中会独领风骚,文化元素的色彩归属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强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引领世界新时代的潮流,刮起蓝色风。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广告系 (责任编辑:贺秀梅)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论文考试论中国传统修养之------茶道

论中国传统修养之------茶道

摘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茶,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而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异常紧密的融合。此外,茶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待客之道,是代表礼仪和友好的象征,是亲和与和谐的具体体现,茶道精神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茶道文化茶道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以茶载道

一.中国传统茶道文化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中的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虚静气氛中的自我观照,默察幽微的亲切体验,结合长期沉淀于事茶人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它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讲究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等。

(一)自然之美

自然观念是道家学说的精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为道家哲学及其美学思想的本质之所在。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由此而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自然之美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 1

中有真美在。茶道在美学方面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中华茶道的自然之美,赋予了中华茶道美学以无限的生命力及其艺术魅力。

(二)淡泊之美

“淡泊”意指闲适、恬淡,不追名逐利,象和风微拂,山泉清音,隽永超逸,悠然自远。道家学说不重社会而重个人,不重仕途而重退隐,不重务实而重玄想,不重外在而重精神。文人们在饮茶过程当中,自然要把超逸的淡泊境界,作为他们在艺术审美上的一种追求。因此这种清淡之风和尚茶之风,深刻影响着中华茶道的发展,也成为中华茶道美学的一部分。

(三)简约之美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我国古代的茶道,历来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呈现出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没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没有繁褥的礼仪排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是说,茶尚简朴,茶尚平易,愈是简朴平易之茶,则愈堪啜得茶汤的本味。茶尚俭约,茶尚淡泊。愈是俭约淡泊之茶,则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谛。

(四)虚静之美

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静乃始于虚,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中华茶道美学中的虚静之说,不仅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也包括外界环境的宁静。虚静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是指需仔细品味,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

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唯有进入虚静,心灵世界才得以安宁下来,由茶悟而升华,从而达到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五)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是指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晚唐之际,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了“含蓄”的美学范畴,并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来形容诗歌的美学特征。对茶道而言,“含蓄之美”特别讲究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茶道精神

我国著名学者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品茶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即“和”。

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是因为茶道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密切联系,互相融合的,具体表现如下:

1. 中国的茶道融合儒家“中庸和诣”的思想观念,儒家以“中庸和谐”的思

想为指导,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主张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

2. 中国茶道融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令

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解放。茶人认为,烹

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似水,而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与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

3.中国茶道融合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观念,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所谓“禅茶一味”,是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风格的一种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

除了茶道与中国哲学的密切联系之外,自古以来历代所行之茶事处处体现着“和谐”中国,体现礼仪之邦的大国风采。

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而且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子孙后代要“尊老爱幼”,兄弟要亲如手足,夫妻要相敬如宾,对客人和敬礼让。即使对外国人,只要不是侵略者,中国人也总是友好地以礼相待。中国茶文化“以茶表敬意”正是这种和谐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内涵,它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其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在现代文明进步社会中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构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茶道之现代意义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与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

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静、清、俭”精神,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现代社会弘扬茶道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机遇与危机都是前所未见的,人类生存状态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又值经济体制转轨,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丁以寿.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J].农业考古,1997

[3]茶马古道的积淀——茶文化 gb.chinabroadcast.cn 2004-06-04

第四篇:中国传统孝道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之一,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等。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文化一直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领导地位,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人际道德关系。在我国以孝道为核心的尊老养老道德观念,有文字记载者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孝道在整个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孝被看作“百行之先”、“为仁之本”,它已经深深地植于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孝是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及至今日我们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今天的中国正进入老年社会,从目前的社会现状出发弘扬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最基本的,“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这在中国是个十分古老的观念。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

当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愚民性、不平等性、保守性、封建性等等。

另外,中国孝道文化的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养儿防老”就是典例。所以儒家文化里“孝”、“顺从”、“听话”排在第一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一旦经济利益交换是“家”的最主要功能,人们容易先看到利益,后才是亲情,或者只看到经济利益。

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

马克斯·韦伯曾把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做过比较分析,他认为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在汉文化圈,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不仅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而且就像血溶于骨髓一样溶于民族意识,成为一种社会公德乃至美德,被社会所公认和奉行。

三、传统孝观念的辩证分析

(一)传统孝观念的积极价值

首先,传统孝观念中的“养亲”、“敬亲”具有普世价值。 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养亲就是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养。子女在幼小时受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有赡养、扶助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赡养父母仅仅有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敬”。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呢?

传统孝道中所讲的“养亲敬亲”思想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所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价值。

其次,“亲亲”、“敬长”观念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孝而发生的。中国传统社会,特重家庭,在家庭中又首重父子关系,而调节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就是儒家提倡的“孝”。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孟子则说:“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通过父子关系直接体现子孙与祖宗的关系。兄弟关系也是因为双方均是父母所生,我们敬重父母,也应该敬重由父母所创造的生命。夫妻关系也是为了延续宗族的生命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都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师生关系是精神关系,老师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古代社会强调对待师父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朋友关系一样是由精神或文化的关系而产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我们求友的目的就是借助朋友之力来充实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实为师道的扩大,中国的师友关系一样是导源于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与出发点,是贯穿天、地、人、己、子、孙的纵向链条。

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究一个“推”字。提倡孝道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敬爱,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仅会和睦九族,以亲乡里,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等等,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果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都做到了“亲亲”、“敬长”,那么整个社会的稳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再次,传统孝观念中的“立身扬名”之孝造就了许多忠君爱国的杰出英才。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然后方可言孝。而中国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这三者之间虽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追求。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当然,古人行事、建功立业的促动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各种偶然因素,也可能是出于现实功名利禄的引诱,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父母的教诲曾对他们的心灵产生过巨大的震撼力。传统孝观念强调对父母的遵从,因而父母教诲的权威性在古代社会是不容置疑的,其影响是终身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岳飞的母亲为勉励他英勇抗金,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家喻户晓,感人至深;杨家将满门精忠报国,前仆后继,正是由于佘老太君夫妇的谆谆教诲与榜样示范;汉代的司马迁为了了却父母的宿愿,宁可承受着沉重的打击而隐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记》。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也为社会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英才,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创造的业绩,正好也说明了在古代社会中亲亲的爱国可能。

(二)传统孝观念的消极影响

首先,“无违即孝”。

孟彭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这是家长的专制主义与子女奴隶主义的集中体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无违即孝”的思想,对于国民性格最突出最严重的影响是:完全否定子女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压抑子女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泯灭子女的理想和事业,对子女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予以根本否定,从而培育了国人的权威主义人格,即绝对服从,泯灭自我的奴性人格。个人的独特行为,很少被允许。这种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如果人人都坚守这一信条,那么,就不会有为国捐躯的无数民族英雄,不会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不会有见义勇为者,不会有解剖学的发展,不会有生理器官捐献等等。

再次,“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 传统孝观念强调“家庭本位”、“血缘优先”的意识。父子关系的自然特质是优先于是非判断,甚至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父子相隐”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宗法亲情被看作是最高的价值,中国古代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向宗法伦理倾斜。当父子家人如有人犯罪,道德和法律都鼓励或默许他们之间的相互隐瞒和庇护。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现代法律精神是鼓励“大义灭亲”的。

另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 。这都是孝极端的例子。“郭巨埋儿”、“王祥卧冰”、“割股疗亲”等丧失人性的愚孝都已走向了孝本质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应加以剔除。

总之,对待传统孝道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四、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 ,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

“孝”是亲情之爱 ,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孔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孝文化提倡“侍亲睦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孝文化强大的社会稳定作用首先表现为以孝侍亲,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的基本关系,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伦理规范,它能保证是子妇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父母在子女的赡养下安度晚年,维护着家庭关系的稳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稳定。 由家及世、推已及人,以孝促进形成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孝道的约束,中国人养成了温顺、礼让、兼爱、热爱和平的性格,在孝道伦理规范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家庭的天伦之乐,追求平静祥和的生活,反对斗争,反对社会动荡,渴望和平。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之间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孝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作用。

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孝的观念在中国不仅起源早,而且是最早进入家庭的伦理规范之一,有着深厚而广泛的历史文化积淀。孝文化传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经过长期演化发展,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根深蒂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是塑造民族心理和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成为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显著特征。

孝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最重要因素。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华民族历史愈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愈丰富,中华民族意识和情感就越强烈,中华民族精神就越伟大,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越强大。

五、发扬孝文化的必要性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道德方面的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我们应该看到,养老的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

第五篇:中国传统葬礼

送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

报丧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通知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入殓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

守铺

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 居丧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孝子在居丧期间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

吊唁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尽快上路奔丧。。亲朋友邻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一些。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

接三

在死者去世三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到天上。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

出殡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

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然后 将棺木放下,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

上一篇:注会财务报表范文下一篇:职工请假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