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古诗

2024-05-09

饮酒古诗(共14篇)

篇1:饮酒古诗

古诗《饮酒》阅读答案

【原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

7.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2分)

8.“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怎么样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7.(2分)不好。“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如熟友相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更好地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

8.(3分)只要人心恬淡静谧,即使身处闹市,也像住在偏僻幽静的地方一样。

篇2:饮酒古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金陵肆酒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窦叔向《表兄话旧》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李煜 《渔父词》

篇3:饮酒古诗

Cooper在1994年提出了饮酒动机模型,解释青少年为什么会饮酒,且在大多数文化中,人格特质和饮酒动机是相关的[4]。为此,本研究对新疆地区的7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青少年饮酒行为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新疆昌吉、库尔勒和阿克苏地区3所高中学校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所民族学校双语班级整群抽样共386名,1所普通高中学校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6个班级314名。测试前由主试阅读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理解量表条目的情况下如实匿名作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7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缺失重要变量问卷,有效问卷631份,有效率为90.14%。其中男生244名,女生387名;汉族学生309名,维吾尔族学生158名,蒙古族学生123名,其他民族学生41名。年龄15~19岁。

1.2 研究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5]。EPQ-RSC有48个条目,包括P(精神质)、E(外倾)、N(神经质)、L(掩饰性)4个分量表。各量表计分为各项目得分之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可靠,适用于中国人群。(2)修订后的饮酒动机问卷[6]。该问卷由张崇燮通过国外学者库珀1994年编制的饮酒动机问卷修订而来,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后问卷总体拟合较好。问卷共10个题目,从应对动机、顺从动机和社会动机3个维度测量饮酒动机。应对动机指饮酒是为了处理消极情绪;顺从动机是指为了避免社会的拒绝和指责;社会动机是指饮酒能获得积极的社会回报。每个题目回答为Liket 5点法计分,由“从不”到“经常是”依次计1~5分。(3)青少年饮酒行为测量[7]。对青少年过去12个月的饮酒频率和醉酒频率进行评估。调查对象被问及“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有多少天饮酒(醉酒)?”,选择分别为“没有饮酒(醉酒)”“1~2 d”“每月1次或者更少”“每月2~3d”“每周1~2 d”“每周3~5 d”“每天或者几乎每天”,依次计0~6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和AMOS 17.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以及路径分析模型对各指标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高中生饮酒行为

631名高中生中,53.9%从没有过饮酒行为,具有饮酒行为的高中生中83.8%从未有过醉酒行为,见表1。

2.2 不同性别、年龄和民族高中生人格特质、饮酒动机与饮酒行为差异

由表2可见,性别在饮酒频率、醉酒频率、神经质和饮酒动机3个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民族和年龄高中生在饮酒行为和饮酒动机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人格特质、饮酒动机与饮酒行为的相关性

人格特质中精神质和外倾性与饮酒频率呈负相关,饮酒动机与饮酒频率正相关;醉酒频率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负相关,与饮酒动机正相关;饮酒频率与醉酒频率正相关;精神质与应对动机和社会动机负相关,外倾性与社会动机负相关(P值均<0.05),见表3。

注:*P<0.05,**P<0.01。

2.4 人格特质、饮酒动机对饮酒行为的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饮酒频率和醉酒频率得分为因变量,人格特质与饮酒动机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饮酒频率为因变量时,社会动机和应对动机进入回归方程,对饮酒频率的解释率分别为21.9%和26.2%;以醉酒频率为因变量时,外倾性、社会动机和应对动机进入回归方程,对醉酒频率的解释率分别为11.6%,12.3%,10.3%。见表4。

2.5 人格特质、饮酒动机对饮酒行为的路径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倾性和精神质对社会动机有预测作用,社会动机对饮酒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因此,以外倾性、精神质为自变量,社会动机为中介变量,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RMR=0.007(<0.05);GFI=1.000,AGFI=0.998,NFI=0.997,IFI=1.008,TLI=1.048,CFI=1.000,均>0.90;RMSEA=0.000(<0.05),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外倾性对醉酒行为的直接效应量为-0.030;社会动机在外倾性与醉酒行为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84,在精神质和醉酒行为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126。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图1。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46.1%的高中生过去1年曾有过饮酒行为,16.2%过去1年从未有过醉酒行为,均低于国内外研究结果[8,9],如日本在2004年报告大约76%的高中生至少有1次饮酒行为,欧洲2007年报告有88%的15~16岁学生存在饮酒行为。因此,青少年群体饮酒频率和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关注青少年饮酒行为,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显示,性别在饮酒行为上存在差异,女生在饮酒频率和醉酒频率上低于男生;性别在外倾性和饮酒动机的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一致[9]。本研究显示,年龄在饮酒行为上存在差异。民族在饮酒动机和饮酒行为上存在差异,与以往研究一致,饮酒和酗酒符合社会学习理论[10],不同民族具有的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会导致在饮酒行为上出现差异。

调查还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外倾性与饮酒行为负相关。国内外研究均表明,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存在相关关系[11],饮酒动机与饮酒行为存在正相关。外倾性对醉酒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社会动机和应对动机对饮酒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有研究显示,人格特质和饮酒动机对大量饮酒行为存在预测作用[12]。

路径分析显示,外倾性可以直接影响醉酒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动机间接影响醉酒行为;精神质只可以通过社会动机间接影响醉酒行为,即社会动机在两者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提示青少年饮酒行为不应该只看重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对减少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制定恰当的饮酒行为干预策略,减少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发生,进而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高中生人格特质、饮酒动机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昌吉、库尔勒和阿克苏地区3所高中的631名学生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饮酒动机问卷修订版、青少年饮酒行为测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和女生在饮酒频率、醉酒频率、神经质和饮酒动机的应对动机、社会动机、顺从动机3个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3.52,2.85,5.65,5.87,6.06,P值均<0.01)。人格特质中精神质、外倾性与饮酒频率呈负相关,饮酒动机与饮酒频率正相关;醉酒频率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负相关,与饮酒动机正相关;饮酒频率与醉酒频率正相关;精神质与应对动机和社会动机负相关,外倾性与社会动机负相关(P值均<0.05)。社会动机和应对动机对饮酒频率的解释率分别为21.9%和26.2%;外倾性、社会动机和应对动机对醉酒频率的解释率分别为11.6%,12.3%,10.3%。外倾性对醉酒行为的直接效应量为-0.030。社会动机在外倾性与醉酒行为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84,在精神质和醉酒行为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126。结论 青少年人格特质和饮酒动机是影响饮酒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动机在外倾性、精神质与醉酒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关键词:人格,饮酒,动机,回归分析,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昌海,管益杰,王晓华,等.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追踪研究的证据[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41-44.

[2]王薇.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普遍化低龄化多样化趋势[N].中国食品报,2014-05-23(01).

[3]GRANT A M,BROWN B B,MORENO M A.The disparity between social drinking motives and social outcomes:a new perspective on college students drinking[J].Coll Stud J,2013,47(1):96-101.

[4]MUSHQUASH C J,STEWART S H,MUSHQUASH A R,et al.Personality traits and drinking motives predict alcohol misuse among Canadian aboriginal youth[J].Int J Ment Health Addict,2014,12(3):270-282.

[5]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6]张崇燮.闽南地区大学生饮酒动机与原因分析及绘画干预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3.

[7]HYEKYUNG C,DANIEL S.Qualit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family conflict,peer pressure,and drinking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 in an asian context:the case of singapore[J].Soc Indic Res,2013,110(3):1141-1157.

[8]林丹华,方晓义,LI X M.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36-41.

[9]GRANT V V,STEWART S H,MOHR C D.Coping-anxiety and coping-depression motives predict different daily mood-drinking relationships[J].Psychol Addict Behav,2009,23(2):226-237.

[10]DEMMET R,HAGEN J.The comprehensive alcohol expectancy questionnaire:Ⅱ.Prediction of alcohol use and clinical utility[J].Sucht,2003,49(5):300-305.

[11]丁倩.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控制源与饮酒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141-145.

篇4:限制饮酒 文明饮酒

1饮酒伤肝伤脑

不论何种酒,只要称之为酒,其中必定含有酒精,包括白酒、啤酒、红葡萄酒等。酒精即乙醇。乙醇进入人体之后在肝脏中变为乙醛,乙醛对肝脏有毒性,会损伤肝细胞,可引起酒精性肝病。所以说“饮酒伤肝”。酒精还伤脑。一次饮酒过多会影响思维,头部会感到不适。此外,急性酒精中毒还会引起胃出血、诱发心律失常等。

2饮酒增加癌症发病率

医学研究表明,饮酒和某些癌症之间存在依赖性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酒精是上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咽喉癌、口腔癌)的直接诱因,75%的食管癌患者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50%的口腔癌,咽喉癌患者曾经是酗酒者。女性长期大量饮酒,可使乳腺癌发病率提高10%,并且乳腺癌发病率随着饮酒的数量和时间的增加明显提高。

至于肝癌、结肠癌与酒精之间的联系,医学界还存在许多争论。一般认为,酒精是这些癌症的间接诱导因素。在美国,超过36%的肝癌患者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调查发现,每日摄入酒精超过50克者,与不饮酒者相比,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加1.5~2.0倍。即使长期大量饮用低度酒,也会诱发癌症。

3饮酒量需严格控制

我国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若一饮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

4少量饮酒有健康功效吗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少量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会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事实上,即使红葡萄酒中有些能调节血脂的成分,关键的问题是,在饮酒量少(不足以伤肝)的前提下,这其中的有益成分摄入量也不足,这样是否还能发挥其调脂作用,从而有利于心血管?恐怕是不能的。有人提到,若要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所谓“好胆固醇”),则需每日饮红葡萄酒7杯(每杯200~250毫升),而且需连续饮2个月。如此,只怕血管尚未软化,肝必定已经受损!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即有:每日饮酒400克、持续2周,出现症状与肝功能损害,即可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

5提倡文明饮酒

篇5:饮酒陶渊明古诗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诗、诗意】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一作考证《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

②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

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④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结庐:建造简单的房子。

问君:诗中是指问自己。

何能尔:怎么能如此。

心远:心境高远,超脱世俗。

地自偏:住的地方自然显得偏僻、清静。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山气:山中景色。

相与还:结伴归来。

此中:这里面。真意:指从大自然中所领会到的真实淳朴的意趣。

欲辨:要想说明白。

忘言:意思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陶渊明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然后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陶渊明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陶渊明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然后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然后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然后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然后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然后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然后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然后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然后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东晋时代的大诗人。

陶渊明少年时候,就有高尚的志趣。陶渊明曾经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说这位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因住宅旁边种有五棵柳树,故称作五柳先生。他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可是由于家贫,不能常常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了,时常请他喝酒。他一去,总是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回到破旧的屋里,读书写文,生活过得安乐自在。写五柳先生,就是写他自己,是他本人生活的实录。

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鼓泽令等小官职。彭泽(今江西彭泽)令,是陶渊明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

《传》中说陶渊明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种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说:我常常喝醉,就心满意足了!陶渊明的妻子坚持要种大米。于是,将二顷五十亩田种糯米,五十亩田种大米。

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邮来见陶渊明,县吏就叫陶渊明穿好衣冠迎接。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其实,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思想,不仅于此。在《归田园居》诗里,就讲得十分明白。他说,他十三年中,几度出仕,深受羁缚;这次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就像笼中鸟飞回大自然一样,感到无比自由和愉快。家乡的草屋、田地、树木、炊烟,乃至鸡鸣、犬吠,都是那么亲切可爱,作者的这种心情,正反映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憎恶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陶渊明有《饮酒》诗20首,都是酒后所题。陶渊明在序里说:我闲居在家,缺少欢乐,再加上近来日短夜长,遇到好酒,每晚都饮。一个人饮酒,很快就醉了。等到酒醒之后,写题诗自娱,这不过是单纯为了欢笑罢了。

陶渊明有时一个人独饮,更多的是和乡亲父老对饮,从中取得某些安慰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在饮酒中,可以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这就是萧统所说的寄酒为迹。

篇6:饮酒·十八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译文翻译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注释解释

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篇7:饮酒古诗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一、预习检测: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结庐 山气 日夕

相与 真意

二、合作探究,品析内涵。

(一)、诵读。

1、听录音,读出韵味。

2、全班齐读。

(二)、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1、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2、怎样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

5、诗中最后两句应该怎样理解?

6、谈谈你对本诗写作特点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最欣赏它哪些优点?请谈谈你的见解。

四、展示提升。

1、背诵全诗。

2、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学习,你认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过故人庄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2、交流:

首联写作客原因,颔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3、根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1、同学们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2、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教师吟读,学生代表说读。

参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啊,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3、师总: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

(七)作业: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散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篇8:饮酒古诗

劝饮酒

作者:张祜朝代:唐体裁:七绝 烧得硫黄漫学仙,未胜长付酒家钱。

篇9:饮酒古诗

饮酒 其三

作者:陶渊明朝代:晋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篇10:饮酒古诗

饮酒 其八

作者:陶渊明朝代:晋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篇11:饮酒古诗

饮酒 十七

作者:陶渊明朝代:晋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篇12:饮酒古诗

饮酒 十九

作者:陶渊明  朝代:晋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篇13:饮酒古诗

饮酒 十六

作者:陶渊明朝代: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篇14:饮酒古诗

汉唐姬饮酒歌

作者:李贺朝代:唐体裁:五古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

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仗剑明秋水,凶威屡胁逼。

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

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

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

无处张穗帷,如何望松柏?

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

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仗剑明秋水,凶威屡胁逼:一作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

上一篇:成本控制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规划下一篇:综合经营分析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