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2024-04-23

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精选7篇)

篇1: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分析了近年来肥东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作 者:陈晓芳 薛中翠 李然 任明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植保站,安徽,肥东,231600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4(3)分类号:S435.112+.1关键词:稻纵卷叶螟 原因 治理对策 肥东县

篇2: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川东北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川东北地区属中稻区,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更新,土肥条件的改善,水稻稻纵卷叶螟已上升为我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近3年来,其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特大发生,未治田的稻纵卷叶螟白叶率高达85%,如此高频率大发生,给本地区的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通过大量凋查,对该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病原因、特点及其防控对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作 者:张翔宇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楠木镇农业服务中心,637341刊 名:四川农业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年,卷(期):2009“”(10)分类号:S4关键词:

篇3: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 发生特点

1.1 迁入早

2008、2009年稻纵卷叶螟迁入第一峰分别在7月18日、7月11日;系统田赶蛾资料表明, 2008、2009年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累计蛾量分别是1 912.5、3 262.5头/hm2。峰期较常年早, 迁入量较常年多。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成虫都能经过繁殖, 并过渡到第六 (4) 代成为水稻穗期的虫源, 使第六 (4) 代稻纵卷叶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危害代。近几年的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明显提早。

1.2 峰期长

2008年系统田赶蛾于8月13日进入第五 (3) 代发蛾始盛期, 8月20日为发蛾高峰日, 蛾量为64 650头/hm2。第五 (3) 代累计蛾量为30.75万头/hm2, 8月19日田间调查, 系统田有卵140粒/百穴, 幼虫60头/百穴;大田有卵177.8粒/百穴, 幼虫6.7头/百穴。8月25日田间调查, 系统田有卵90粒/百穴, 幼虫 (2龄) 100头/百穴, 卷叶率为2.5%;大田平均有卵73.3粒/百穴, 幼虫6.7头/百穴。第五 (3) 代属大发生。第六 (4) 代稻纵卷叶螟9月2日为发蛾高峰日, 峰期持续到9月20日, 发蛾高峰日持续近20 d, 实属罕见。第六 (4) 代累计蛾量为79.07万头/hm2, 据9月5日田间调查, 系统田有卵12.5粒/百穴, 幼虫425头/百穴, 卷叶率为17.7%, 大田有卵8.3粒/百穴, 幼虫58.3头/百穴, 卷叶率为1.83%。第六 (4) 代在当地为大发生。2007年第五 (3) 代成虫8月9日达最高峰, 为14.33万头/hm2, 蛾峰一直持续到9月10日, 长达30 d, 第五 (3) 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之长、发蛾量之高, 在赣榆县属历史罕见, 达特大发生级别;第六 (4) 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更为复杂。从8月21日起田间蛾量逐日大幅上升, 到8月31日达16.35万头/hm2, 9月1、2日下降到10.24、8.93万头/hm2;至9月3、4、5日分别达到23.81万、23.33万、22.80万头/hm2;而到9月6、7日又突然下降到8.78万、5.78万头/hm2, 之后一直到9月21日都在7.50万头/hm2上下波动。峰期达20 d, 为多年来罕见。近几年来, 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蛾盛期延长。

1.3 范围广

稻纵卷叶螟常年在当地呈间歇性局部发生, 东部沿海海头、宋庄、罗阳等乡镇稻田虫量大于西部城头、欢墩、班庄等乡镇的稻田虫量。自2003年以来该地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水平, 漏治田水稻白叶率接近100%。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覆盖面积明显比常年广。

1.4 危害重

稻纵卷叶螟常年危害造成水稻减产一般在10.0%以内, 重的田块在20.0%左右。2006—2007年漏治田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减产40.0%~60.0%, 重者达82.5%。由于这2年的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特大, 其危害损失也明显重于常年。

2 大发生原因

2.1 迁入量大

2008—2009年由于受虫源地发生重、基数高的影响, 赣榆地区第四 (2) 、第五 (3) 代迁入量很大。2008—2009年在7月中旬都有一个明显的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峰, 又分别在8月9、20日各有一个较大的迁入峰;而常年只在8月18日左右有稻纵卷叶螟迁入现象, 且迁入量明显低于2008—2009年的水平。据定点调查, 常年第五 (3) 代田间蛾量在8 100头/hm2以内, 高的年份在10 950头/hm2左右, 而2008—2009年第五 (3) 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分别达6.47万、14.33万头/hm2。稻纵卷叶螟迁入量明显高于常年的水平, 加重了稻纵卷叶螟在当地的危害。

2.2 繁殖代次多

2008—2009年由于迁入早, 稻纵卷叶螟能在当地成功繁殖3个代次, 使第六 (4) 代也成为主害代;常年稻纵卷叶螟只能繁殖2个代次, 主害代是第五 (3) 代。据多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稻纵卷叶螟自然繁殖每增加1个代次, 其危害虫量上升 (62.2±7.3) 倍。这2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在第五 (3) 代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虫量基数更大的第六 (4) 代, 使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的危害程度明显上升。

2.3 残留基数高

2008—2009年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迁入危害期间, 由于田间虫量少, 农户防治不力, 导致田间残虫量较高, 为下一代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当地虫源。2008年第五 (3) 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好的田块, 残虫6.7头/百穴, 卷叶基本未见, 而防效较差的田块, 残虫达200头/百穴以上, 卷叶率在40%左右。这2年由于前期稻纵卷叶螟防治不力, 残留基数高, 导致主害代稻纵卷叶螟防治难度加大, 从而使危害程度加重。

2.4 气候条件适宜

稻纵卷叶螟的迁入一般需存在垂直气流, 否则难以降落。2008—2009年的7、8月, 当地垂直气流强烈, 过程性降雨多, 雨量大, 雨日多, 对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多频次、不间断的迁入十分有利;2008年8月6—8日、2009年8月7、11日期间再次出现较大的过程性降雨, 稻纵卷叶螟再次迁入赣榆地区, 且迁入量较大。另外, 2008—2009年8月持续低温阴雨, 对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也十分有利。这2年适宜的气候条件, 有利于第四 (2) 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存活, 从而为后期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2.5 寄主品种有利

种植的水稻品种较多, 栽培方式复杂, 水稻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相差较大。2009年9月普降暴雨, 9月20日雨量达176.6 mm, 水稻倒伏面积达2 866.67 hm2, 致使水稻病虫害大流行。上述原因导致水稻生育进程推迟, 生育期参差不齐, 无效分蘖增多, 后期植株偏嫩, 从而更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存活与危害。

2.6 天敌控制能力下降

近年来, 许多农民不能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在水稻上大量、重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导致水田昆虫和天敌大量死亡。据调查, 水田捕食性天敌如蜘蛛、赤眼蜂等越来越少, 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已在10%以下。天敌数量的减少, 使天敌控制能力下降, 也是稻纵卷叶螟持续猖獗原因之一。

3 防治对策

3.1 准确测报

测报是防治的前提和基础, 做到灯下调查与田间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系统田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 以确保掌握准确虫情, 及时发布植保信息[1]。2008年第六 (4) 代稻纵卷叶螟防治示范田 (用2次药) 结果表明, 严格按预报结果用药防治的卷叶率1.83%, 未按预报时间防治的卷叶率22.5%。

3.2 科学用药

在做好测报工作、加大防治技术措施宣传力度的同时, 要选准农药品种, 提高用药质量[2,3]。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提出水稻病虫总体防治意见, 综合用药。如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875 g/hm2+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40%毒死蜱乳油1.2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田间用药喷雾要均匀、雾滴要细。用药量不能盲目加大, 以免产生药害。严禁使用“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

3.3 治前控后

在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发生量大的年份, 应采取“治前控后”的策略[4]。在第四 (2) 代迁入早、迁入量大、发生条件适宜的年份, 要重视第四 (2) 代的防治工作, 可有效地控制当地虫源基数, 更能降低第六 (4) 代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 减轻水稻穗期病虫防治压力。

参考文献

[1]戴四基, 俞宝芳, 李文鞠.2003年沿淮稻区五 (3) 代稻纵卷叶螟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2) :283-284.

[2]顾慧萍, 黄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3) :135-136.

[3]胡昌申, 许永久, 李靖, 等.睢宁县五 (3) 代稻纵卷叶螟化学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6) :59.

篇4: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一、近十年棉铃虫发生概况

棉铃虫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暴发后,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和外界环境综合影响,棉铃虫发生为害一度较轻。但近年来重发频次明显增加,近五年有3年重发,2010年四代,2013年三代、四代均达大发生水平,2012年四代也在偏重以上发生水平。5年中三、四主害代有4个代次重发。而2004~2008年的5年仅2005年三、四代分别达偏重、中等发生水平,其余4年均为轻至偏轻发生。可见近五年重发频次明显高于前五年(详见表1)。

二、棉铃虫重发的原因探析

1.有利于棉铃虫发生的气候条件出现频次高 气候条件是影响棉铃虫发生的最敏感因子,总结东台市历史上棉铃虫大发生年的气候条件,多出现在高温干旱年,有利的气候条件成为棉铃虫重发的最主要因素。2010年8月7日~22日,雨日仅有3天,雨量65.8 毫米,比常年少99.1 毫米,平均气温29.6℃,比常年高2.8℃。2012年整个8月份,雨日仅有6天,比常年少10.4天;总降雨量仅为31.9 毫米,比常年少134.9 毫米;日平均气温27.8℃,比常年高1℃。2013年7月9日至月底降雨量仅为52.9 毫米,比常年少176.9 毫米,不到常年的1/4;日平均气温30.6℃,比常年高2.8℃;整个8月份,雨日仅有9天,比常年少7.4天;总降雨量仅22.1 毫米,比常年少144.7 毫米;平均气温29.9℃,比常年高3.1℃。上述所列3年中相应时段日平均气温均在30℃左右,在这种气温条件下,棉铃虫的内禀增长率(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最大(吴坤君等,1980),繁殖能力最强。

2.玉米等田外寄主面积大、虫量比例高 自2005年大面积种植抗虫棉以来,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从2005年的40万亩左右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51.18万亩,其中春玉米38万亩、夏玉米13.18万亩。从近十年的调查情况来看,在棉田和玉米田混合总虫量中,2代玉米田总虫量10年平均比例占90%以上,高的年份占95%以上,最低的2010年也达到75%(详见表2)。玉米上的棉铃虫除在春、夏玉米上完成世代以外,大量的会转移到棉田内发生为害,加重了棉田棉铃虫主害代的发生量级。

3.玉米适宜生育期与棉铃虫产卵盛期吻合度下降,导致棉田内棉铃虫落卵量增加 经历了2007~2008年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局部地区为害损失严重的年景后,广大农户对玉米防病控病的认识空前提高,积极主动地进行玉米播期调整。玉米播期调整后,玉米适宜生育期与棉铃虫产卵盛期的吻合度明显下降,导致棉田内棉铃虫落卵量增加。据调查,本地春玉米4月10~15日播种,抽雄吐丝期集中在6月底至7月上旬;夏玉米6月10~15日播种,抽雄吐丝期集中在8月上旬。春、夏玉米抽雄吐丝期与二、三、四代棉铃虫产卵盛期(详见表3)的吻合度降低。

4.棉花面积缩减,棉田单位面积上承担的卵量增加 2004年东台市棉花种植面积为39.8万亩,以后棉花面积逐年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20万亩,是2004年的1/2;2013年面积下降为10.04万亩,仅为2004年的1/4。棉花面积的大幅缩减使得棉田内单位面积上落卵量增加。

三、棉铃虫综合治理对策

1.加强虫情监测,准确预测预报 药剂防治在棉铃虫卵孵高峰期至2龄幼虫期以前对其控制作用最为有效。3、4龄后棉铃虫幼虫蛀食蕾铃,此时药剂很难接触靶标,防治效果很差,因此,把握准棉铃虫的发生期是有效防治的关键。对植保部门而言,加强虫情监测,准确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2.引导农户对棉田、玉米田进行秋耕秋种 秋季棉田、玉米田内棉铃虫就近入土化蛹,一般在距地面2.5~6.0厘米处(深的可达9厘米)化蛹越冬(陈德强等,2008)。秋耕不仅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而且能够破坏棉铃虫的越冬场所。通过秋耕,一是全面松动了土壤,破坏了棉铃虫蛹室,改变了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了翌年开春的羽化率;二是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而被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取食;三是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窒息死亡。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户对棉田、玉米田进行秋耕,避免免耕或浅旋耕,如此可以有效降低一代棉铃虫的发生基数。

3.强化玉米等棉田外寄主上棉铃虫的防治 防治好棉田外寄主上的棉铃虫,可以大大降低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减少迁入棉田内的发生量。

①小麦“一喷三防”中加用对棉铃虫防效好的药剂。小麦是本地一代棉铃虫的重要寄主,东台市常年种植小麦70万亩,对小麦上的棉铃虫进行防治,可以降低一代棉铃虫的残虫基数,减少后面代次棉铃虫的发生量。近两年小麦“一喷三防”使得东台市小麦病虫防治的覆盖率大幅上升,对一代灰飞虱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今后,在小麦防治穗期病虫时,加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等对棉铃虫防效好的药剂,尽可能地降低棉铃虫一代残虫基数。

②重视对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尽管玉米适宜生育期与棉铃虫的产卵盛期吻合度下降,但由于棉铃虫产卵期长,仍有相当一部分棉铃虫在玉米田发生繁殖,而且对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减轻对玉米的为害和压低棉铃虫基数的角度考虑,应加大对玉米上棉铃虫防治的宣传指导力度,在棉铃虫低龄幼虫期指导农户应用防效好的药剂对准果穗防治一遍,兼治玉米螟。

4.科学使用药剂防治

①轮换交替使用药剂。为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多种药剂一定要做到轮换交替使用(夏敬源,1993)。近几年,东台市在布置棉铃虫防治时,认真筛选对棉铃虫防治效果好的药剂配方,做到每种药剂在棉铃虫的每个代次最多使用一次,有效遏制了棉铃虫对本地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据南京农业大学近三年对东台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本地棉铃虫对甲维盐处于敏感水平,对辛硫磷处于敏感性下降水平,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也由高抗下降为中抗水平。

②尽可能选用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棉铃虫的天敌很多,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对棉铃虫卵和幼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赵敬钊,张宣达,1979)。据本地室外采虫室内饲养观察,一代寄生率最高,三、四代用药高峰期寄生率也在10%左右。因此保护天敌,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也是防治棉铃虫的有效途径。生产上建议推广应用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制剂、氟铃脲、苦参碱等对棉铃虫防治效果好,对天敌杀伤力小的药剂。

③人工与药剂防治结合,注重施药方法。据室内饲养观察,棉铃虫卵主要集中在清晨孵化,因此宜选择早上露水干后进行施药,将棉铃虫消灭在孵化后准备转移时。用药时要选准药剂,对足水量,用足药量,做到全程药控。在二、三代棉铃虫发生期间,对高龄幼虫突击进行人工捕捉。四代发生期认真搞好棉田“四清理”,如此既有利于提高化学防治效果,也能显著降低幼虫成活率。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24200)

篇5: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1 发生症状及流行规律

水稻被条纹叶枯病毒感染后全生育期均能发病, 以秧苗期和分蘖期发病较重, 病毒在寄主内的潜育期短, 而后期感染的植株, 症状轻微。苗期发病, 初在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 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 条纹间仍保持绿色。不同品种表现不一, 糯、粳稻和高秆籼稻心叶细长柔软并卷曲成纸捻状, 弯曲下垂呈“假枯心”。矮秆籼稻不呈枯心状, 出现黄绿相间条纹, 分蘖减少, 病株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 初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 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 老叶不显病。籼稻品种不枯心, 粳稻和糯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 各类型稻均不枯心, 但病株常枯孕穗或抽穗畸形, 结实很少, 形成“假白穗”。孕穗末期气温下降, 田间又开始发病, 抽穗后穗小苍白色, 主梗和小枝扭曲畸形, 穗颈脆嫩、易断, 均为瘪粒。感病品种在灰飞虱刺吸后不会马上显症, 一般有1~2周的潜伏期, 丹东稻区第1次显症高峰约在6月下旬, 第2次发病高峰约在8月上中旬出现。

2 重发原因

2.1 气候原因

暖冬气候现象, 有利于灰飞虱的多发。研究结果表明, 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冬春几个月的气温和灰飞虱的越冬密度相关。冬春低温, 灰飞虱越冬密度下降, 发病轻, 反之则将是大发生的预兆。2005年12月平均气温为比历年平均气温高2℃;2006年1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5℃;2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气温高2℃;3月平均气温比历年高1.5℃。导致越冬代灰飞虱基数特高。根据系统调查, 灰飞虱的越冬代密度 (1月26日至3月24日) 平均为22头/m2。1代若虫高峰期虫量400头/m2 (6月20日至7月9日) , 是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的200倍[2,3]。由此易见,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 越冬的稻飞虱数量也不断增多, 特殊的气候条件为稻飞虱的暴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品种抗病性差

抗性育种的实践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在抗病性方面籼稻、陆稻>爪哇稻>粳稻>糯稻[4];经鉴定, 辽宁地区推广的粳稻品种多对条纹叶枯病表现感病, 尤其是2005—2006年, 丹东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中辽9052、富禾70、辽粳9号等对条纹叶枯病都高度感病[5]。

2.3 农民防病意识薄弱, 基层农技服务效率低

由于2005年前灰飞虱本身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因而多年来稻农一直没有把条纹叶枯病的传播媒介———灰飞虱作为一种主要虫害来防治。另外, 水稻感染病毒后, 一般经过一段潜伏期才能显症, 而农民往往是发现病症后才开始防治, 错过了防病的最佳时期。此外, 农村基层的技术服务效率低也是病害高发原因之一, 现在基层的预测预报工作不规范, 人员参差不齐, 专业技术缺乏, 测报水平低, 预警信息严重滞后。

3 防治对策

3.1 农业防治

一是鉴定品种抗病性, 种植抗病品种。条纹叶枯病一旦发病很难控制, 只能通过喷施农药杀灭稻飞虱来预防, 但随着药物的连年施用, 稻飞虱产生了抗药性, 造成用药量不断加大, 不仅药物防治成本升高, 防治效果也越来越差, 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要从根本上控制该病的为害, 必须选育抗病品种, 通过品种的抗性来控制病情的蔓延。二是清除秧田和本田周边杂草, 以减少过渡寄主, 消灭灰飞虱繁殖场所, 截断寄主链, 减轻发病。三是培育壮秧, 增施有机肥, 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及硅、锌等微肥, 加强水层管理, 做到促控结合, 使植株健壮生长, 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并减少对灰飞虱的诱集作用。施肥与稻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相关性也需定量研究, 需优化一套平衡施肥技术, 以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3.2 化学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控制传毒介体灰飞虱来实现的。防治灰飞虱的原则是将第1代灰飞虱控制在秧田之内, 将第2代灰飞虱消灭在本田。选择药剂的原则是长效与速效结合, 多种农药交替使用, 避免灰飞虱产生抗药性。种子处理可用10%吡虫啉500倍液或5%锐劲特1 000倍液浸种。秧苗1~3叶时, 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750m L/hm2,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喷施, 也可采用5%锐劲特悬浮剂300~450 m L/hm2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300 g/hm2对水喷施。若移栽前灰飞虱虫口密度较大, 再施药防治1次。水稻分蘖初期, 用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 m L/hm2,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对水喷施, 若水稻分蘖中期灰飞虱虫口密度较大, 每隔5~7 d再施药防治2~3次。

在稻飞虱防治方面, 稻农普遍反映一些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其实这与施药方法相关。研究表明, 植保部门推荐用药, 如锐劲特、吡虫啉、扑虱灵、阿克泰等试验条件下对稻飞虱防治效果都很好, 但稻农施药时普遍用水量太小, 喷洒不匀, 致使防效不佳[6]。

摘要:介绍了条纹叶枯病在丹东地区的发病状况, 分析了病害重发原因, 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以期为丹东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症状,重发原因,防治对策,辽宁丹东

参考文献

[1]王才林.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3) :1-5.

[2]桑海旭, 王井士, 边应权, 等.辽宁省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垦殖与稻作, 2006 (8) :52-54.

[3]项亚平, 高莹.辽宁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成因及防治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 2007 (3) :110-111.

[4]陈涛, 张亚东, 朱镇, 等.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3) :1-4.

[5]郑文静, 刘欣, 马小润, 等.辽宁省主栽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鉴定结果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6) :38-39.

篇6: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防治措施

2005年以前,宣城市宣州区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很小,仅为3333.33 hm2左右,只作为小杂粮种植。但由于小麦更适宜机械作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小麦单产;以及良种补贴和保护价收购等优惠政策的推动,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麦积极性,使得宣州及整个南方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6年后逐年迅速扩大,2010年之后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万hm2左右,常年总产11万t左右,为保证粮食增产,为宣州区连续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也逐年加重,田间发病率常年在70%以上,对小麦产量和质量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应加强对该小麦病害的认识,以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

1 发病症状

苗期感病后,有暗绿色病斑呈现于病部,后逐渐扩大呈云纹状。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有白色菌丝体出现,有时有白色粉状物,后期有褐色菌核产生,对茎秆的输导组织造成破坏,导致枯孕穗或白穗[1]。

2 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由角担菌属菌引起,以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越夏。一般在小麦三叶期前见病,但程度较轻;越冬期由于温度较低,病情稳定,病害停止蔓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病株率急剧上升,甚至可达100%,严重者引起早期枯死或后期小麦倒伏;拔节后,病斑逐渐扩展,主茎和大分蘖往往抽不出穗,成为枯孕穗,或抽穗后成为枯白穗,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小麦抽穗后,茎秆逐渐变硬,阻止病菌扩展,病情趋向稳定。

3 发病因素

3.1 播期

小麦纹枯病发生轻重与否与播期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播期越早,土温越高,越适宜病菌的侵染,发病越重。10月10—15日播种的白穗率为13%~20%,11月上旬播种的白穗率在5%以下。

3.2 地势

一般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发病程度明显重于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平板麦田。据调查,地势低洼田病株率为86%~91%,病指43~51。地势较高的平板田病株率为81%~86%,病指36~44。

3.3 气候

发病与温度和降雨的关系十分密切,冬前降雨量多,日平均温度超过5℃,有利于越冬菌源的存活。小麦生长中后期3月上旬至5月上旬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扩展。

3.4 前作

根据田间多点次调查结果表明,前作水稻的麦田,病情明显重于前作为旱作物的麦田,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水稻田土壤团粒结构差,通透性不好,地下水位偏高;二是水稻田残存纹枯病菌源多,而水稻纹枯病病菌也可侵染小麦。

3.5 品种

据田间调查,不同品种小麦的纹枯病发病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叶片宽而下披的小麦品种发病较重,叶片窄而直立的品种发病较轻,但目前尚没有高抗品种[2,3]。

3.6 施肥

偏施化肥,不注重施有机肥,尤其是氮肥施用过量,加上配方施肥不合理,导致小麦抗病性降低,有利于纹枯病的流行。据调查,凡有机、无机肥配合,氮、磷、钾平衡使用的田块纹枯病发生均比较轻。

4 纹枯病重发原因

近几年,小麦纹枯病发生重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菌源大量存在;二是小麦生产水平提高,栽培技术水平高,肥水条件好,麦田群体大,田间通风透光差,有利于病害蔓延;三是目前的小麦品种大多不抗纹枯病;四是气候条件影响,如暖冬和春雨。小麦纹枯病在冬季已经发生发展,暖冬为春季准备了充足的菌源;遇上春雨极易造成纹枯病的暴发和流行。

5 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防治应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洽与药刻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经济、环保、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与蔓延。

5.1 农业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轮茬清洁田园,减少病源;二是选用叶片窄、直立、较抗病能力比较强的品种;适期播种,减少冬前感染;三是适期播种。皖南稻茬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四是清沟沥水。因为皖南雨水偏多,防渍防涝是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所以必须抓好田间沟系配套、做到沟清土爽、降湿增温,促进麦苗健壮生长;五是看地看苗,进行科学追肥,高产田块要控氮增磷钾,增强抗寒抗病能力[4,5]。

5.2 药剂防治

5.2.1 药剂拌种。

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每50 kg小麦种子用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25~33 m L进行拌种。拌种时将药剂加水1 kg稀释,用喷雾器边喷边拌,拌后堆闷1~2 h,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超过4 cm,否则影响小麦出苗。拌种时注意把握药剂用量,防止产生药害。

5.2.2 达标防治。

病株率达10%以上的田块,用有效成分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g)300 g/hm2、烯唑醇90g/hm2(兼治白粉病)、苯甲·丙环唑90~135 g/hm2、井冈霉素150 g/hm2、丙环唑150 g/hm2(兼治白粉病)、氟环唑56.25~93.75 m L/hm2。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田块在首次施药防治后10 d左右再实施药剂防治1次。

参考文献

[1]杨秀乾,杜世凯,王黎明,等.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67-168.

[2]曹小红,钱荣明,冯荣根.溧水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92.

[3]田定保.沿江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95-96.

[4]刘勇.立克秀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79.

篇7: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1 发生规律

冬前小麦三叶期开始见病,造成分蘖少,苗瘦弱,个别严重地块可出现死苗现象;入冬后,由于气温较低,病害停止发生,病株带菌越冬;小麦返青后,病情开始急剧上升,在植株间进行横向扩展,且向地上部分扩展,病株数增加,发病率上升;小麦拔节后,病斑随之向上扩展,病指激增,但病株率基本稳定;小麦抽穗后,病菌的扩展因茎秆变硬而停止,整体病情趋于稳定[1,2]。

2 发生特点

2.1 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

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旱茬麦重于稻茬麦,早播麦重于晚播麦,2006—2009年贾汪区小麦纹枯病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2010—2012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品种更换,田间菌源量增加,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病面积均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2010—2012年大田病茎率为22.90%~48.20%,白穗率为0.81%~1.50%。

2.2 见病期早,茬口间差异大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见病期较常年偏早,尤其是旱茬麦见病较早,冬前11月中旬开始见病,稻茬麦见病迟,一般在2月中下旬始见病株;旱茬侵茎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稻茬侵茎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初;旱茬见白穗在5月上中旬,稻茬见白穗较旱茬麦略迟[3]。

3 重发原因

3.1 菌源充足

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发病严重,导致田间菌核量基数高。此外,纹枯病菌的寄主种类也极广泛,可侵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玉米、杂草等20多种植物,导致菌源较为充足。

3.2 气候条件适宜

一是10月中下旬外界的温湿度条件适宜纹枯病菌核的萌发,导致菌丝对寄主进行初次侵染;二是近年来早春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适宜,导致小麦前期发病快;三是当地近20年暖冬,有利于纹枯病菌越冬,加之倒春寒天气使小麦受冻,抗病性受到影响,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重[4,5]。

3.3 撒播播种量偏高,田间管理不当

21世纪以来,种粮效益逐渐下降,农民不愿意在小麦种植上多花成本,致使撒播面积逐年递增,田间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差,抗逆性减弱,有利于纹枯病菌的侵染和蔓延。田间管理不善也能导致纹枯病偏重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施氮肥,钾肥施用量过小;二是田间杂草过多,影响通风透光;三是当病情发生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4 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测报工作,做到准确及时;其次要组织防治工作,加强宣传,帮助农民分析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把病害控制在初发阶段,防止其扩大蔓延。

4.1 加强田间管理

目前,尚无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防治小麦纹枯病以农业防治为主。一是要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的机会;二是要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大力推广机条播技术,创造不利于小麦纹枯病病菌生长发育的环境;三是要合理施用氮肥,追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四是要做好麦田化学除草,不仅可使小麦免受杂草的危害,更能促进麦苗的生长,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五是要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从而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培育小麦壮苗,达到有效抑菌防病的目的。

4.2 化学防治

4.2.1 种子处理。

据调查,很多农民在防治小麦纹枯病时,只注意小麦返青至拔节阶段的防治,忽视了种子处理及苗期防治。播种前将麦种晒1~2 d,发病较重田块可以使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15%拌种,或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 mL加水300 mL拌麦种25 kg。一般发病田块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0.1 kg或20%三唑酮15 mL混合拌种10 kg,均可起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4.2.2 药剂喷施。

可用40%井冈·腊芽菌600~900 g/hm2、12%井冈·苯甲醚450~600 g/hm2、12.5%氟环唑悬浮剂(欧博)450~900 mL/hm2、5%井冈霉素水剂6.0~7.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但药剂喷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治要趁早。小麦纹枯病到后期再防治就无防治效果,因此,要趁小麦返青拔节期(3月中下旬)及早防治,此时防治可以有效阻止病菌侵入茎秆,减少对小麦的危害,再者可以减少防治的难度,因为此时小麦还没有封垄,药液容易喷到发病部位。二是针对小麦纹枯病常年发生重的田块,要进行第2次防治,时间在第1次防治7 d后。三是药剂喷洒时一定要顺着麦垄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加大用水水量,将药液喷头向下压,确保药液能喷到小麦发病的茎基部的病斑上,在拔节期最好是早晨有露水时喷洒,药液易随露珠淋到中下部叶片上,以利于提高防效[6,7]。

摘要:介绍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 分析其重发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为当地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重发原因,防治措施,江苏徐州,贾汪区

参考文献

[1]王红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6) :3919, 3937.

[2]张穗, 刘庆元, 郑文明, 等.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防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3) :13-16.

[3]李艳红, 戴率善, 刘宗泉, 等.江苏丰县地区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2) :117-118.

[4]马占宽.豫西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7) :8.

[5]郑春惠.麦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12 (8) :20.

[6]邓正范, 戚大国, 罗勤辉, 等.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意见[J].上海农业科技, 1988 (2) :21, 29.

上一篇: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