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团结观念

2024-05-12

树立团结观念(精选6篇)

篇1:树立团结观念

树立信心

团结一致 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

加快定阳经济社会发展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工业立县”战略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形势,提升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总体思路,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树立信心,团结一致,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全力加快定阳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审议通过《中共定阳县委关于“十一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

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确立并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奠定了基础。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宏观政策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我县发展又面临许多新挑战、新机遇。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1、正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

1900年,在分析县情、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县委作出“工业立县”的战略决策。几年来,坚持主攻工业,狠抓招商引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平安定阳”,全县发展势头强劲。1994年,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人均GDP1158美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四个主要特征。

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县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三次产业渐趋协调,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近五年,GDP年均增长12.7%,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两年”活动成效明显,一批大项目、科技型项目投入实施,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工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绿色特色农业发展加快,特色优势得到彰显。工业园区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日渐牢固,良好的发展势头将不断延续。

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社 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加快调整,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稳定的因素更加多样。改革引起社会利益分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最终会落到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利益主体上,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更大。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改革进入深化攻坚期。当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从我县看,通过前几年企业改制、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事业改革的成功推进,为下一步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积累了有益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更应看到,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改革已经进入深层次阶段,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因此,越是改革不断深化,越是发展进入新阶段,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消除体制性障碍的难度就越大,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

开放进入全面对接期。进入“后WTO时代”后,多角度、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国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快。环顾周边,长三角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已经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各地都想尽办法,调整发展思路和追赶策略,立足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展开了新一轮产业、资本、人才的争夺。我县正处在两 大经济圈的辐射之中,要转变观念,全面开放,吸引外源,增强内力,争取利用好发展的机遇期。

2、深入分析今年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调控紧环境下,全县经济社会继续平稳发展,实现生产总值6.2亿元;财政总收入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9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45元;外贸出口总额417万美元。分析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体仍处在较高区间运行。工业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0.7%、39%。农业经济持续升温,农业产值同比增长8.4%。商贸、通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二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4.9%和7.8%。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市外项目2个,总投资.3亿元,协议引资额.6亿元,实际到位投资额.3亿元。三是城乡统筹扎实开展。“八大工程”继续推进,第二批50个实施村已确定项目253个,总投资5000万元,完成投资148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康庄工程进展顺利;农村五大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扎实开展,培训农民16258人。四是加快发展氛围较浓。出台“工业五十八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工业企业 服务年活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县加快发展的氛围较为浓厚。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只完成预算的34.8%和38.9%;招商引资引进市外项目数、投资总额、协议引资额和实际到位投资额等指标回落较大。同时,企业效益下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同比下降42.2%。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上半年我县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这些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有不可比因素以外,从客观的、外部的因素看,主要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影响,资源要素更趋紧缺,工业利润向上游的能源、基础原材料集中,一般加工制造业难以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主观的、内部的因素看,少数经济主体信心不足;改革进程放慢,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逐步显现;现有产业特色不明显、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3、准确判断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社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首先,工业发展、产业兴县已经成为壮大县域综合实力的唯一路径。工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县域实力 的强弱。我县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仍是我县今后很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工业立县”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其次,特色发展、以特取胜已成为县域发展竞争策略的首要选择。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竞争,谋求特色发展,才能以特取胜,赢得竞争,这是被发达地区证明的成功之路。一个地方总有自身特定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区位条件,只要立足自身条件,找出和利用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科学发展、注重协调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战略导向,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县域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注重协调,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县加快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发展的条件众多,制约前进的因素也不少。只要我们顺应形势,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就一定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立足县情,顺势而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 展战略

定阳要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思路,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深刻认识特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工业立县战略是符合定阳县情、完全正确的发展思路,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是根据形势的变化,以特色发展为手段,更好地实践工业立县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特色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是没有重点,淡化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始终必须高扬的主旋律。协调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简单地拉平均衡。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只顾长远,不要当前。我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做出亮点,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在立足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当前、固本强基,从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特色发展是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 段,产业、资本扩张和转移速度明显加快,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后发展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机遇的时效性、动态性和共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敏锐地认识机遇、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利用机遇,否则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因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特色发展”的战略,科学分析差距和不足,认真研究特色和优势,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切实把优势发挥出来,把各种潜在特色挖掘出来,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

(3)特色发展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际运用。比较优势是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思维,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发展实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大部分处于劣势,也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而且优势是动态的,是可以创造的。尽管定阳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相对劣势,但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一是区位交通优势,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二是浓厚的人文优势,既可挖掘文化,也可创造文化;三是自然生态优势,既可保护也可开发;四是独特的资源优势,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五是产业优势基本凸现,有利于产业提升;六是纯朴的民风和良好的干部作风,干部群众想发展争发展的迫切愿望,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只要坚持特色发展,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 优势、发展优势。

2、全面领会特色发展的丰富内涵

特色发展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加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领会特色发展的丰富内涵。

(1)树立特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特色发展战略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特色理念,善于用独特的思维谋策略、定思路,用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想办法,用特色的措施抓工作、促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具体工作中,自觉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特色理念,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创造特色,壮大特色,形成鲜明的特色优势,实现县域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发展特色经济。坚持区域经济特色化,牢牢把握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趋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坚持特色经济产业化,确立和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做深特色,做强实力,提升竞争力。坚持产业经济规模化,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打造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努力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企业集群。

(3)建设特色城乡。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围绕打造特色城市的目标,充分展现 山水特色和文化内涵,明确城市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响城市品牌,切实解决有生态无文化,有城市无特色的问题。围绕建设优美乡村的目标,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整治,伸展个性,挖掘特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4)营造特色环境。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和行政手段创新,把政府的职能重心转移到为特色发展提供特色公共服务产品上,积极为投资者提供特色优质服务,着力提升定阳的“软实力”,真正把定阳打造成为商务成本的“洼地”、行政服务的“高地”和投资创业的“福地”,营造定阳经济发展的特色环境。

(5)浓厚特色人文。人文精神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灵魂,培育和塑造体现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是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要致力于打造既有定阳特色又有时代特征,既有文化积淀又有现实张力的特色人文,为特色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深入挖掘和提炼新时期定阳精神,赋予开放诚信、创新创业的时代内涵,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形成与特色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

(6)开展特色工作。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项特色工作上。无论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是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都要坚持与时俱进,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突破常规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特色举措和办法,既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宏观要求,又尊重本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创出定阳的特色。

3、正确把握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

特色发展是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必须坚定执行,科学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把握以下原则。

(1)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要继承和发扬我县过去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举措,保持工作思路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注重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提升,更加科学地定位发展战略。要注重工作手段、工作方法创新,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内涵。工业立县是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是在坚持工业立县战略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工业立县战略的丰富、充实和提升。工业立县要长期坚持,特色发展要牢固树立,工业立县是主方向,特色发展是主策略。

(2)立足基础,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我县当前一切工作的主题,是推进特色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抓手是特色,核心在发展。要立足工业立县战略实施以来打下的基础,围绕发展主题,树立特色观念,理清特色思路,挖掘特色潜力,培育特色优势,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要着眼长远,多做为今后发展打基础的工作,争创有利于发展的特色,切实以发展的成效检验特色,使特色发展战略真正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3)整合优势,转化劣势。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要正确分析与评估我县区位、机制、产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挖掘特色,提炼特色,培育优势。要跳出定阳看定阳,从整个区域和发展过程中发现比较优势,创造特色优势,挖掘潜在优势,使优势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推进特色发展中,要注重整合我县各类优势,使优势更优,优势更特,优势更强。同时,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劣势,用科学的办法转化劣势,形成优势。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既要体现非均衡发展思路,注意区别轻重缓急,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又要注重通盘运筹,注重协调,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良性互动。要突出特色和优势,坚持有特色的先抓,有优势的先做,做出“亮点”,以特取胜;又要统筹安排各方面工作,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政府引导,主体创造。要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战略、实施规划、落实政策、营造环境,形成特色发展的导向。要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增强“特色 发展”意识,落实“特色发展”措施。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在特色发展中的首创精神,把更多的力量凝聚到“创特色、促发展”上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促进定阳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步伐,加大统筹城乡力度,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新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重点要围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流通、精品旅游、优美城乡、和谐社会”二十四个字做好文章。

1、新型工业: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特色工业

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主攻工业,围绕特色,做强优势,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带动力、竞争力。(1)突出重点,做大特色产业。以建设制造业基地和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对全县现有产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分析,制定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及产品导向目录,明确主攻方向,完善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对行业的扶持、限制和禁止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轴承、钙产品等基础较强、特色鲜明、前景较好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特殊扶持,促其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在全省、全国范围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基地,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领军产业和支柱行业。同时,对建材、化工、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的产业,要加强引导,促其调整结构,向集约、清洁、效益方向发展。对电子、医药、金属加工、新材料等潜力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较少的新兴行业,要加快培育,使其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坚持特色经济块状化,对确定的特色产业,出台特殊的扶持政策,在鼓励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配套企业扩散、配套企业向加工户扩散,促进特色产业延伸、扩散,加快形成块状经济。

(2)提升实力,做强特色企业。要把增强企业特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扶持发展一批特色企业。通过产业信息引导、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扩张规模,壮大骨干企业队伍。在特色产业中培育、扶持和引进若干家重点骨干企业,引导龙头企业组建产业集团,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延长特色产业链,扩大特色企业群,以规 模强特色。加快全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加快技术升级步伐,以科技强特色。支持引导企业导入现代管理模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形成企业特色发展的内生机制,以管理强特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品牌强特色。

(3)差异竞争,做优特色产品。要针对我县企业规模偏小的实际,引导企业实施产品差别化和经营差别化竞争,通过形成差别获取竞争优势。引导企业加强市场调查,合理选择细分市场,避开同质化竞争。加快引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快速响应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企业实施差别经营,拓宽销售渠道,细分区域市场,以更低成本、更多渠道、更大市场来形成竞争优势。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需求差异,完善产品营销服务网络,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

(4)加快集聚,做精特色园区。把新都工业园区、辉埠新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作为特色工业、块状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建设,完善配套,提升档次,做精做强。一要完善规划布局。按照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综合 资源、生态、行业配套等因素,整合、优化、提升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使园区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二要理顺开发管理体制。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形成高效运转、管理科学的新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园区筹资体制,积极探索“园中园”的开发模式。完善入园项目评价机制,为优质项目、大项目腾出空间。严格按照“双控”指标要求出让土地,加大园区土地清理力度,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鼓励建造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高设施配套的产业针对性。围绕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根据不同产业对基础设施的不同需求,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在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设施上针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配套,优化企业间生产协作流程。三要提高行业关联。在入园项目选择上,着重抓好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后续加工项目的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特色产业项目,扩大特色产业的企业群,拉长产业链。在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上,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不仅要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更要跨越式对接上海,对接台资、港资,对接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变被动接受产业辐射为主动参与产业分工;不仅要加强常规项目的招商,更要大胆选择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外资项目,以此带动一批关联企业入园。

2、生态农业:就是要走农业工业化之路,重点培育特色 生态农业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打好绿色、特色、生态“三张牌”,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标准化产业基地为重点、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链接的特色生态农业。

(1)发展特色基地,加快农业专业化。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提升定阳胡柚、食用菌、山茶油以及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基地,推动定阳胡柚向优质化、品牌化发展,食用菌向企业化、基地化发展,山茶油向高档化、效益化发展,畜禽养殖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花卉苗木向多样化、区域化发展,蔬菜瓜果向标准化、无害化发展,形成一批既具特色,又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特优新产品,实现产业与基地对接,为农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大力发展招商农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做深产品加工,推进产业集约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提高种植业效益。大力培育、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创新扶持方式,提高带动能力。重点包装推介定阳胡柚、食用菌、畜禽、蔬菜等加工项目,引进知名企业投资定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利润返还 等形式,与生产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并逐步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3)整合品牌资源,实现营销有序化。加大农产品特别是定阳胡柚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以品牌拓展市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组建农产品专业行业协会,促进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殖大户的联合,规范竞争行为,共同开拓市场。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避免同业恶性竞争。

(4)夯实农业基础,推动服务标准化。继续推进“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实施,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土地(园地)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农田,支持农民加大农业设施和农业装备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提升农技“110”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服务。

3、现代流通:就是要走城市型经济之路,繁荣提升商贸流通业

要完善政策,加大扶持,提高质量,提升业态,进一步提高现代流通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1)优化布局,形成专业经营。优化整体布局。制订 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主要专项规划,明确三产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优化县城商业格局。规范引导和合理布局衣帽服饰、家居日用、餐饮休闲、夜市大排档等网点,形成街区特色鲜明、消费档次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的三产网络。优化专业市场布局。立足省际边界区位和交通网络优势,合理布局市场功能区,大力发展工业消费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立足定阳产业特色,加快建设建材市场,扩建青石花石市场,培育花卉苗木市场;立足人口集聚趋势,加快改造扩容农贸市场、水果市场,满足群众日常生活。

(2)提升档次,改造流通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积极引进县外大型商贸集团来常经营,大力推进连锁超市、大卖场、专卖店、配送服务等新型商业业态,促进传统流通业升级换代。大力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繁荣和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合理规划布局中高档酒店业,提升休闲娱乐业档次,发展特色饮食业,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运输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和仓储业,结合城市建设和衢常铁路建设,规划四省边际物流基地和铁路沿线仓储用地,重点建设一个集信息服务、仓储、配送、联运和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

(3)着眼配套,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功能。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培育家政服务,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培育广告、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支持驻常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定阳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发展租赁经营、民间担保、典当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融资服务。

4、精品旅游:就是要走错位竞争之路,立足资源发展特色旅游

旅游业可以大规模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地集聚人气、财气、名气,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要抓住当前旅游消费兴起的契机,立足我县生态、地质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特色旅游业。

(1)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山水、谷洞、村落、民俗、农情”等旅游资源,突出发展科普游、生态游、农家游、边际游等特色旅游;借助周边风景名胜、黄金景点资源,实施“吃住在定阳,游玩在周边”的营销策略,打造“四省边际旅游中转集散地”和“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打响“神奇边际,毓秀定阳”的旅游品牌。

(2)完善规划加快开发。加快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做到与其它规划相衔接,做到一次性规划,分阶段实施。制定旅游业发展激励政策,精心编制旅游项目,吸引县内外资金投资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商品,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形成游、购、娱、食、住、行一体化旅游产业链。适应现代城市居民追求原始、亲近自然的休闲潮流,充分发挥新桥、芙蓉、何家等生态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以“住农家院、吃农家菜、体农家情”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形成若干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显著的特色旅游带。

(3)精心策划加大促销。加快市场开发,加大旅游促销,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开展周边合作、争取媒体支持等渠道,巧设载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重点加大向省内发达地区及“长三角”大中城市游客的推介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积极对接浙江旅游线路,拓展省际边界旅游线路。

5、优美城乡:就是要走城乡一体化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优美城乡,既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也是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

(1)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布局。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构建“一城四轮五十个特色村”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空间布局,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建设无序、重复投资、配套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

(2)突出山水特色,做大做美中心城市。城市有特色才有魅力。要师法自然,把城市建设与优美自然风光相结合,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条件,做深做透山水文章,把山水城市定位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过程,凸现山、水、城和谐相融的山水城市风韵,构建“蝶形山、龙形水、雁形城”的城市形态意象。按照县城各区域的区位特点、功能设臵、传统风格和比较优势,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县城“北展西进”步伐,拉开城市框架,完善道路体系,形成“三街三环三入口、一江一山一溪”的城市骨架。要建设精品,从三维视角,对城市总体布局、建设风格、建筑色彩和城市景观进行前瞻、系统、细致的设计,严格规划实施,建设精品建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凸显城市特色。要继承文脉,深入挖掘提炼文化资源,合理整合,有效利用,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赋予城市建设人文气息。要生态建城,保护恢复山体水系,营造蓝天绿水、宁静宜人的城市环境。

(3)推进“八大工程”,建设优美乡村。认真总结经验,整合各方资源,精心编制项目,争取多方支持,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配套进行,实现“村美、户富、班子强”的目标。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在涉及农村建设项目的各类工程的 编制规划、项目审报、组织实施中,做到与“八大工程”实施村相衔接,解决农村建设项目分散布点、分散投资和低水平建设问题。结合各村实际,凸显特色,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村庄整理、环境治理,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力求“八大工程”实施村成为各具特色的生态村、文化村、文明村。加快推进整村下山脱贫,继续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大山区开发力度。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4)破除体制障碍,加速城乡融合。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口集聚与城乡土地适度流动臵换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梳理依附在户籍之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积极研究并创造条件,给予进城农民平等的城市居民待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适时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积极稳妥做好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迁移高山村工作,推进中心村建设。

(5)着眼城乡共享,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以五大通道、县乡公路、康庄工程为网络的“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城乡电力、通讯等其它设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6、和谐社会:就是要走文明进步之路,构建和谐定阳 构建和谐定阳,实现文明进步,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1)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县。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创建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臵,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县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实施好污水处理厂、生态公益林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提升我县生态品牌。认真开展“3311”环境整治行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

(2)坚持以稳定促发展,建设平安定阳。巩固发展“大调解”工作机制,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坚持严打方针,形成严打斗争合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和规范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集中解决好社会治安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等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及时疏导化解,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高度重视安全 生产,严格管理监控,落实管理责任,减少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坚持一切服务发展,优化投资环境。要牢固树立企业是“衣食父母”的观念,强化“纳税人”意识,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政务超市”。充分发挥“机关效能110”的作用,严肃查处损害企业、投资者和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完善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策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杜绝随意、多头、重复执法现象。完善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外来投资者绿卡制度,营造一个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代办制、特办制、联办制等服务机制,优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信用定阳,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4)坚持以要素保障发展,确保经济安全运行。认真落实基础性生产要素配臵规划,着力缓解要素制约,确保经济安全运行。要突破资金紧缺制约,优化金融支撑环境。扩大信息沟通,加强银企合作,鼓励县内商业银行增加放贷,积极向外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支持。要突破用地紧缺制约,优化土地供给环境。以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为契机,超前谋划用地空间,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多渠道化解供地矛盾。要突破电力紧缺制约,优化能源支撑环境。抢建一批电源电网项目,强化电力运行和需求管理,抓好有序用电、节约用电。要突破运力紧缺制约,优化运输环境。积极扶持运输业发展,加强运输市场整顿,清理不合理收费和乱罚款,提高货物运输能力。以市场手段优化矿产资源配臵,保障资源型经济发展。

(5)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加快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各项部署,实施“八项工程”建设,提高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筑区域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争创教育强县。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扶贫帮困的经常性机制,逐步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事业,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整理提升特色文化,发展创造先进文化,努力增强定阳文化 软实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炼定阳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县城、特色文化县、学习型社会等各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推行村务公开,大力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优化司法环境,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公平正义。坚持党管武装,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四、树立信心、团结一致,合力开创定阳各项工作新局面

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是县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目标,树立信心,齐心协力推动这一重大决策的落实,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新发展。

1、加强领导,增强核心力。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精神决定态度,思想决定思路,特色决定出路。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拼劲、永不服输的韧劲和主动出击的闯劲,在工作中确立更高的参照标准、目标定位和工作要求。要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充分发挥县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经济运行分析制度,正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中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战术与战略的关系,完善经济工作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县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预见和调控能力,对事关大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做好应对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重点工作、重点问题,集中力量研究,合力协调解决。

2、营造氛围,激发创造力。要广泛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精心组织,设计载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完善发展举措,争创发展优势。宣传创业动态,树立创业典型,进一步唱响全民创业、加快发展的主旋律。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调动全县广大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把全县各种力量汇聚到特色发展战略上来,让崇尚创业、善于创业成为社会潮流,使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人得到尊重和实惠,使创业、创新、创造在定阳蔚成风尚。要引导和鼓励广大基层干部敢试敢闯、敢于探索、敢于发展,决不能因为大环境趋紧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进一步弘扬“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旗臶鲜明地激励创业、鼓励探索、保护改革、宽容失误,旗臶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尽量把最好的干部用在经济工 作岗位上,把最强的干部用到发展一线上,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空间、有舞台。

3、外向发展,强化带动力。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推进特色发展。要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增强招商信心,树立持续招商的理念。锤炼招商本领,创新招商方法,积极开展专业队伍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同乡招商、活动载体招商、企业嫁接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充分用好寓外定阳人和在常外地人两种资源,拓宽招商渠道。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积极参与大型经贸活动,不定期在杭、温、台、甬等地筹划招商活动。对有存量土地和达不到投资强度的园区企业,要引导其增资扩股或引进项目。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作为评定干部工作业绩、个人能力的重要依据。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善于利用特色、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出口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外贸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力度,实现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培育出口型骨干企业,增强外贸企业实力,扩大外贸出口规模。支持更多的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鼓励企业走出去。

4、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一件件具体工作、一个个服务环节、一个个工程项目抓起。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层层强化工作责任,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形成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效率意 识。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力求雷厉风行,分秒必争,狠抓时序进度,严格检查考评,确保各项政策兑现到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项目标实现到位。要强化执行意识。要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形成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干、干必成的作风,坚决反对只说不做、不推不动、不督不办、虎头蛇尾的飘浮作风。要动真碰硬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造空势,不作虚功,真正把精力用在完善思路、创新举措、健全机制、狠抓落实上,提高工作水平。

5、加强党建,提供保障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而且能办大事、真办实事、敢办难事、又好共事的优秀干部提拔上来,为干事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加快造就一支适应特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工作格局,在全社会形成重才、爱才、留才的氛围,为特色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和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巩固提高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开展第二、三批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思想 上有新进步、观念上有新转变、作风上有新变化、能力上有新提高。深入开展以“先锋工程”为重点的“三级联创”活动。抓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继续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机关党建、社区党建及学校、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教育在前,预防在前,提高广大干部辨别是非、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对权力行使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防范各类问题的发生。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创最优发展环境结合起来,尤其对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干部,要毫不手软,该纠正的坚决纠正,该淘汰的坚决淘汰,该查处的坚决查处。

同志们,定阳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加快定阳新发展的使命已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众志成城,开拓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2:树立团结观念

姓名:王立壮

班级:15电气自动化

系别: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一、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

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二、大学生对法律的行使以及法律的重要性

篇3: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

一、法治思维的概念

具体地说, 就是以合法性为前提和基础, 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 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作为体行政主体而言, 在具体工作中, 必须首先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 这是树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 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遇到的问题或要处理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调查、总结、评估, 最后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二、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具体地说, 法治思维主要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 认知判断阶段

也就是运用法治的概念及原理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并得出初步的判断的阶段。就是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或现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断, 例如酒后驾车是不是违法行为。这个阶段的法治思维, 是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做到的。

(二) 逻辑推理阶段

就是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根据自己对法律认知程度得出结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通过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执行法律职业者的思维多为这一层次。比如, 公安机关办案要求程序合法、适用法律要合法。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中, 我们也要求程序要合法、要依法征收。

(三) 综合决策阶段

就是在前面所提以的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上, 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其他因素, 进行衡量, 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判断。

三、树立法治思维, 增强法治观念的途径

(一) 坚定信仰

2012年, 大家可能看过一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信仰》。这部纪录片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中涌现出的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阐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去年纪念党的七一活动, 中央电视台披露, 从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 其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达到了370万人, 这在世界革命历史中也是很难找到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 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 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能够做到这一点, 就是因为信仰的存在。

在和平时期, 已经不用再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但是, 和平时期, 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 仍然需要我们坚定信仰。特别是要清醒的认识西方普世价值的侵蚀, 认识到和平演变的阴霾依然笼罩在我们周围。这一点, 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党课上, 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今天不作为重点。

(二) 严明规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 首先是礼治, 后有德治, 再有法治。礼治、德治主要是一些不成文、约定俗成的规矩, 约束法律框架意外的人的行为。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没有这些繁琐的礼仪规定, 但还是讲规矩的。一个人, 没有规矩, 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没有纪律和规矩, 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政治规矩并不是指某一条具体的规矩, 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标准的总体要求, 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坚守的总体概括, 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可以说各行各业各类组织团体都有自己的规矩, 我们既不能破坏规矩, 也不能不守规矩。要达到这个目的, 不仅需要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 需要全党成员的高度自觉, 也需要制度约束—这就是纪律和规矩的作用。

(三) 严守法律

在依法治国大方针确定之下, 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学法、不懂法, 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法律常识都不清楚, 怎么可能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特别作为主要领导干部, 在学法方面必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因为领导干部比普通党员拥有更多的资源条件和更大的影响力, 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的原则、原理和学法的价值、精神。通过学习, 知道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 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权力行使的原则、程序是什么, 不依法行使权力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举个例子, 社会抚养费征收, 随着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 社会抚养费确实存在征收难题, 过去可以抓人, 可以拆房子、搬家具、办学习班。现在, 必须依靠法律进行征收。

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 关键靠实践。学法守法, 关键是要学会用法, 我们必须学会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注重用法治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必须首先想到按照法律办事, 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 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原理。同时, 还要善于从个案中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树立“断舍离”观念

【摘 要】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了“断舍离”理念,其概念非常简单,“断”就是购物时三思而后行,只买必需的物品;“舍”就是收拾没用的破烂儿,缩小喜好的范围;“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通过对物品进行整理和舍弃,达到让自己心情愉悦的目的。“断舍离”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树立“断舍离”观念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关键词】断舍离 思考法则 实践方法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新型主张。“断”,就是让购物的入口变得狭窄;“舍”,就是让收拾的出口变得宽广;“离”,就是让人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断舍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的生活能够流动起来,不再停滞在旧物的堆积当中。

二、为什么要树立“断舍离”观念

我们的生活需要“断舍离”,心情更需要“断舍离”。所以想要生活更美好,我們必须要树立“断舍离”观念,清理生活中的负能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为什么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

(一)在这个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我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我们没有时间,或是没有伙伴一起去购物的时候,网购便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各种软件、各种网站,它们能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二)无论是上街购物,还是网购,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让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多。为了让人失去理性地“买买买”,商家可是想出了各种方法。比如,一年当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庆祝的日子,每当到了这些日子的时候,网站上就会推出各种活动——满100减20、满200减50等等,而我们在面对打折商品这件事上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四、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一)逃避现实型

这类人通常是工薪阶层,他们不仅限于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里工作的人员,还有在私营企业里的务工人员、低层职业经理、长期农民工。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加薪、升职等等。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没有过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没有多余的空档来收拾屋子。

(二)执着过去型

这类人通常是比较保守的类型。他们很怀念过去,对于他们来说,过去的东西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他们的生活历程,看到那些东西,会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自己在这个空间存在过的痕迹。说到底,终归还是心理缺乏安全感,缺乏接触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勇气。

(三)担忧未来型

这一类的人我们并不能说他们有任何的错误,也许我们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这类人是典型的会为自己考虑的人,为自己以后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一切万全的准备。

五、掌握“断舍离”思考法则

(一)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迁就别人的时间,否则就会导致自己的时间过分流失,想做的事情做不好,不想做的事情却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准确评估当前的形势,协调好自己和别人的时间,不要做逃避现实型的人。

(二)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对于物品的购置要富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看到别人都买,于是自己也想买,却没有考虑自己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如果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就完全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所以,为了不让物品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我们要具有选择的智慧。

(三)理清“扫除”的整体概念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我们每个人都会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间,在中国传统中,春节前,每家每户都会打扫自己的房屋,顺便也会收拾出一些不要的东西。可见,“断舍离”观念的雏形其实在很早就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四)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我们在舍不得扔掉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想一下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是否还有利用价值,如果没有利用价值,留着它对于我们来说就等于留着一个废品,而废品只是在给我们的生活增加负担。如果我们还在怀念它之前的价值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物体本身的价值已经转换为了使用价值,而我们正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行使了它的使用价值,所以在扔东西的时候,不要犹豫。

(五)将周围人卷入“断舍离”的漩涡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有句话是“字如其人”,其实,一个人的周遭东西如何,是真的可以反映这个人的生活习惯的。如果我们周围的东西杂乱无章,别人进来一看就会发现我们是一个不会整理自己东西的人,连自己的东西都无法整理,是没有办法做好其他事情的,所以这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不要觉得麻烦就不整理,其实觉得麻烦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没有开始,如果开始了,就会慢慢喜欢上整理东西。

六、“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一)提高收拾动机

收拾动机的提高,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收拾动机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一个由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决定的抽象无形的东西。想要提高大家的收拾动机,首先应该让大家学习如何能够更好的、更高效的生活。只有提高了大家生活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提高大家享受生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悦纳自己、接受生活。

(二)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对于东西,我们不能不舍得,如果不舍,我们又怎样才能得到新的东西呢?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所以,认真观察我们的周围吧,看看有什么东西是不需要的,如果不需要的话,就要敢于舍弃,不要把它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号召起周围的人——断舍离。

【参考文献】

[1]黄伊凡. 山下英子:幸福需要“断舍离”[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4(08).

[2]黄淑文.断舍离,与喜欢的物品相亲相爱在一起[J].生活教育,2014(05).

[3]山下英子,吴倩.断舍离[J].中国对外贸易,2014(04).

[4]山下英子,洪逸慧.断舍离,让心情轻盈到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J].博览群书,2014(03).

篇5: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

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构思】

教师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串联,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结合学案导学,中考点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依法治国方阵。通过方阵游行中“依法治国,和谐发展”的口号,复习“依法治国对存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引入“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第二框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预习检测:是什么?(公民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守法,以及用法。

二、时事感悟:为什么?(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展示2009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分析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1)公民素质角度: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依法治国角度:增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社会稳定角度: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社会主义法制角度: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应相关问题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三、案例探究:怎么做?(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目:公民必须懂法

(一)案例导知

1、展示案例一:小明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乃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多次旷课到无业青年马某家去赌博,欠下大量赌债无力偿还。后向同学们敲诈,受到严肃处理。

问(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准备帮助小明提高哪些法律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未成年不得参与赌博;②未成年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公民必须学法懂法。

过渡:那么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懂法呢?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主要通过国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民自觉学法,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2)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3)“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从自身和国家两个角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公民必须守法

(二)案例导意

1、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该受到法律制裁;小明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错上加错;小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是违法的。三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必须守法

2、知识链接: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作用: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三目:勇于用法维权

(三)案例导行

1、误区导航: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明和小林的观点。

小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体系及四大保护领域,我们青少年一定能健康长大。

小林:只要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

(1)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林的观点是片面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只是严格遵守了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还必须勇于用法维权。

2、漫画赏析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商场买了一 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就坏掉了„„(1)请阅读漫画,讨论并分析请你分析下小明 爸爸妈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归纳:

小明爸爸:行为实质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也触犯法律。

小明妈妈:行为实质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启迪思维:

(2)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总结升华】

教师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篇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是交换的目的,是生产的动力,是人类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与公款消费关联密切的行业几乎都步入了“严冬”:名贵白酒纷纷降价,豪华车销售增速放缓,奢侈品销售不再火爆,高档茶叶、保健品等乏人问津,演出场馆大量闲置,娱乐行业经营低迷,黄金珠宝价格几近“腰折”,娱乐场所门可罗雀……面对新政带来的新气象,大多数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议论纷纷,相关经营者、从业者更是叫苦不迭。有人说,中央不是一直说以内需拉动经济吗?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有人说,我花自己的钱,提高一下生活质量,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从经济的角度看,消费与生产、流通、分配一起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消费是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的最终目的,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流通就没有方向,分配就没有对象,社会经济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同时,消费也是生产的动力源,社会的经济运行,最终要靠消费来驱动。现代社会,消费比生产处于更重要的位置,消费决定了市场需求,决不但引导社会生产,而且配置社会资源。消费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决定了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但如此,消费还决定了生产的转型升级,一个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或几个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往往能产生新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十八大提出的“使经济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要求,正是基于这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特征,而提出来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理念。只有从这一角度客观理性地理解消费,才能真正吃透中央精神,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当消费在经济范围内活动时,就是合理的,需要我们大力提倡。但当正常消费变质为奢侈浪费时,它的弊端就会凸显,就会蔓延至政治、社会领域,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正和社会心理的失衡。如果不加有效制止,任其蔓延,就会酿造成严重社会危机,最终弱化甚至摧毁消费的正常经济功能。厉行节约就是对消费负面效应的一种矫正,保证消费科学有效运行的手段。从经济和社会双重角度来看,鼓励消费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殊途同归。所以,在鼓励消费的同时,我们必须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必须从败坏党风社风民风、侵蚀党的威信和执政基础的高度,深刻认识消费向浪费转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狠刹浪费和奢靡之风,批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节俭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

上一篇:党课结业后心得体会下一篇:房屋销售佣金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