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艺术教案

2024-04-17

公共空间艺术教案(精选6篇)

篇1:公共空间艺术教案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迅速发展已经推动我们步入城市型社会。城市正在无节制地扩张着。当这股洪流渐渐缓慢下来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我们建设的一切——方正耸立的高楼、相仿的城市环境、围圈起来的小区当一个饥饿的人有饭吃的时候会无比满足,当食物充足的时候则开始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是一样的,当功能被满足之后美化便成为新的需求。

环境的和谐能够推动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伴随着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以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 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首先明确一点,公共设施艺术化绝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星海广场百年城雕是市民及游客很喜爱去的休闲场所。百年城雕是一本翻开的书,寓意深刻。城雕前100双脚印揭示了大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雕塑,还可以让自己与雕塑、与环境融为一体,参与其中。在和平广场正门对面有几个杂货亭。与常规的售货亭不同的是这几个售货亭被设计成彩蛋的样式,旁边摆放着几条长凳,既满足了坐人的功能又可以装点环境,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约会的地标。

公共艺术是属于城市的,每当我们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这其中,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递交给观者的一张名片,而这种文化视觉构筑物随着时光的推移,便积淀成为“城市的年轮”。大到城市公交系统,小到公共垃圾桶无一不是城市艺术品位的体现。

很多时候,达到艺术化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人们习惯的造型进行重新设计。以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为例:垃圾桶仅仅满足功能很简单,如果想美化它则需从造型和材质上做文章。罗马街头的垃圾桶模仿罗马建筑中的柱式去设计,材质与造型结合得恰到好处。西班牙公园中的垃圾桶,采用现代材料制造,外围有绿色植物缠绕,既有现代感又与环境自然融合。则印证了“创意无处不在”这句话,打破常规将垃圾桶设计成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状。

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拥有一个怡人、和谐而美好的城市环境,无疑是居住在都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外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生活——不仅在趣味上,而且在价值观上。

篇2:公共空间艺术教案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我们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艺术家,厌倦了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他们试图回归自然,将不朽的长城、金字塔、吴哥窟等永恒闪耀的人类艺术瑰宝重新带回到人类到艺术视野中来。于是,“大地艺术”诞生了。

大地艺术的诞生,无疑给快速发展的后现代艺术及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审视:“

自然和艺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是否还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将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呈现、以什么方式与人连接?”

人类试图替代上帝,创造自己生存所需的一切,而生存亦让他们终于无法和自然、艺术彻底分离。既然我们无法质疑自然和艺术的价值,如何在当代城市空间中将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且真正介入到类人生活的罅隙,就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当人类试图将艺术介入自然和城市生活的时候,公共艺术就诞生了。和几十年前那些活跃在冰川沙漠的大地艺术家们一样,当代艺术家们正在用公共艺术,创造属于城市的“大地艺术”。

篇3:介入公共空间的木质艺术

公共空间, 顾名思义是相对于私人空间而言, 通常是指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并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与公众进行交流与对话的空间, 是公众自由交换和接收信息的传播媒介。现代木艺丰富而多维的造型构造出不同层面的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 吸引着观者的视线。同时木质艺术的内涵也对深度空间和周边环境产生辐射, 能够更好地传情达意, 无论是写实、抽象、叙说故事还是感情渲染, 有意识还是潜移默化, 现代木艺都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

现代木艺所使用的木质是一种纯天然的材料,

250木质在中国被认为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行”元素30之一7有不, 同的构造木质材料、性质种类繁。按多, 不同种类的木质通常具其雕刻的选材配料方面可︶分为硬材质、中性材质、软材质。硬材质的木质品

种象紫檀、枣木、黑鸡翅等, 这类木质质地坚硬、细密、韧性好、切面光滑、受力强度高、收缩性好, 不易变形, 达到了油而不腻, 硬而不脆, 是木雕的好材料, 这类木质既适宜粗雕, 又适宜细刻。中性木也是理想的木质, 其质地相对细密, 木纹均匀略紧密, 象樟木、檀香木、楠木等;软性木其质地松软, 木纹匀净稀松, 象松木、白杨木、椴木等, 木质不紧密比重较轻。

现代木艺作为一种材料艺术, 在公共空间中显示出其它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木质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特性。木质的颜色各不相同, 木质表面的色彩、光泽、肌理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 明度高的木质一般呈黄色, 给人以明快、整洁的印象;而紫檀这类色调较暗的木质, 具有豪华、深沉感觉;纯度低的木质有素雅、沉静的感觉;纯度高的则有华丽、刺激的感觉。木质的纹理丰富多彩, 木质具有细肌、粗肌、直木理、波纹木理等千变万化的纹理特征。不同木质的纹理会对人们的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的纹理粗犷、厚重、刚劲, 有的纹理细腻、轻盈、柔和, 木质纹理成为艺术家在刻制作品时一种装饰和内在的考虑因素, 在制作过程中, 可凭借刻刀的角度、方向的不同, 创作出丰富的变化。如作品《纹的诉说》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质纹理的装饰作用, 其规则整齐的纹理在造型的变化上呈现的曲扭, 强调木质自身的材质与作品的感染力, 成为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点缀。在人们经常接触家具或木制品时, 不同的木质, 给人以不同的触觉及心理感受, 包括冷暖感、粗滑感、软硬感、轻重感等等。例如;紫檀, 一直被世人称之为“木中之王”, 固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它的颜色呈犀牛角色,

刍议元代小青绿山水画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孔翎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210000)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可谓一座高峰, 这其中包括了小青绿山水画, 代表作是钱选的《幽居图》、《浮玉山居图》和赵孟頫的《华鹊秋色图》等。

钱选的《幽居图》中山石用方硬的较为均匀的线条勾出外轮廓和内部的结构, 没有皴法, 以石绿、石青、赭石等色加以渲染, 手法高古, 线条有意追寻着朴拙的情调, 色彩渲染得也很是清雅, 观者能从他的画面中感觉出一派天真烂漫的闲适。又如《浮玉山居图》风格独特, 山石用绵软的细密的线有条不紊地皴出, 再用淡墨和淡青色薄敷, 画面的色与墨交相辉映, 画面温润柔和, 与线条刚拙、设色浓丽的隋唐大青绿山水的情趣迥然不同, 显得清新脱俗, 极富文人意趣。

赵孟頫的《华鹊秋色图》, 书法用笔, 舒缓流畅地写出山石树木, 线条比钱选的更加抒情写意, 设色青绿, 追求“古意”, 显出了温蕴俊秀的清朗风格, 此时的青绿色多是透明的植物质颜料, 使得作为底子的水墨皴法与清润的色彩融合了起来, 做到了“色不碍墨, 墨不碍色”, 这种青绿山水画虽然不及大青绿山水的精雕细琢和富丽堂皇, 但在技法上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很是值得我们当代人探究。

众所周知, 青绿山水画作为山水画的一种形式, 发展也颇曲折。一方面是因为山水画艺术精神需求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其发展空间的不足。早期的青绿山水画以线为骨, 色为肉, 确实发展出古艳的绚丽山水, 但匀称的线发展维度的确较窄, 发展到唐李思训父子那里可谓登峰造极。色彩的运用也程式化了, 抛开现实五彩缤纷的色彩, 独独选择了单一的纯粹的色彩, 这是有别于西方的色彩观, 所以山水画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模式, 发展变化并不大。山水画的发展主要还在于线条的变化, 由单一的没有变化的线逐步完善成变化多端的线, 发展到北宋,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基本色彩没有变, 但山水的外轮廓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了出色的皴法, 再加上典雅的矿物质颜料, 使其大放异彩。但青绿山水画发展到这里似乎又进入到一个瓶颈, 因为那种绚烂至极的色彩并不太符合中国文人的欣赏眼光, 也很难表现出中国山水画中对“远”的追求, 在艺术效果上, 也的确是水墨山水画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想象空间, 青绿山水画逐渐衰落。到了元初, 赵孟頫提出了“古意”论, 又重新探求青绿色, 有别于以往的浓艳的大青绿山水, 而呈现出清淡雅致的小青绿山水, 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山水画在大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之间寻求

结构致密, 纹理交错, 鬃眼细密, 木质坚重。用紫檀木制作的家具, 在雕凿时, 采用光素手法, 使家具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 给人以沉稳与内敛之感;而用花梨木制作的家具所产生的效果又有所不同, 它的木质本色偏暖, 纹理如行云流水, 在光线投射于家具上时, 呈现一种赏心悦目的琥珀似的效果, 给人以温暖感。

现代木艺介入到公共空间, 主要体现在壁画、雕塑、隔断等形式上。木质艺术以壁画形式走进公共空间, 木质材料是壁画家喜欢使用的材料, 一般运用木质细而软的木材, 如椴木、水曲柳、紫檀等。艺术家利用木质的自然纹理、形态, 采用锯、凿、刻等技巧,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木质壁画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公共场所, 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木质壁画运用其自身的肌理、色泽对公共空间进行调节, 具有调节空间、再造建筑空间的作用, 使得公共空间更加完美。例如:巴黎卢森堡公园彩色木雕壁画墙, 设计者结合环境, 借助木质壁画的构图、色彩来调节空间环境。同时, 运用木艺凹凸不平的肌理表现, 色彩的变化, 使之与环境相互作用, 产生共鸣。

木质艺术以雕塑的形式走进公共空间。它以其木质自身的亲和力, 使人们参与到其中, 进行观看、触摸。木质雕塑把作者的个性与社会、人类的需求拉的更近, 使观者发挥想象空间, 从而达到了木质雕塑与社会, 人类的情感沟通及融合。如温泽河畔奥迪特雕塑园的木雕作品, 作者采用了纯抽象表现手法, 并且用色彩来丰富雕塑, 打破传统的表现式样, 很好地把握了公众的心里诉求与期待, 试图使他们打破那种平淡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摆脱困惑、单调的生活节奏。

木质艺术以隔断的形式走进公共空间。木质隔断的目的并不在于切断空间, 而是一个过渡, 不仅隔而不断, 还可增加空间的层次感、空间感和流动感, 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并且具有很强着平衡点, 属于折衷主义。但是, 小青绿山水画在以后的发展中并不如人意, 它像是在夹缝中生存, 虽然皴法完备, 用色灵活, 但是一方面由于上色, 皴法不能太过自由发挥;另一方面, 为了能体现出皴法, 上色时又有很多顾忌, 主要是用色彩薄敷, 所以“色不碍墨, 墨不碍色”对于小青绿山水是个很难的课题。由于皴法不能很完美地表达出来, 色彩的发展又受到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制约, 较为单一程式化, 所以小青绿山水画很难表现出空间上的层次, 从而也很难达到气象恢宏苍茫的效果, 特别适合画一些淡雅怡人的小品 (且多为平远构图) , 如《华鹊秋色图》, 而大幅的恢宏的高远构图则很难达到效果, 反而把“远”的距离拉近了, 显得气场不足层次模糊, 色彩也更加世俗化, 所以小青绿山水画逐渐出现了苍白无力的颓势。

因此, 细细体会小青绿山水画在元以后的发展, 能让我们感觉出这个小画种的无奈, 皴法和着色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包括构图上的艰难, 在这三个方面要找到适合点确实很不易, 从这里就能看出, 小青绿山水画进入了作茧自缚的困境, 不管从哪方面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因此对于现代的我们, 要打破这个界限, 就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 学习其优点, 弥补其不足。其一, 在皴法上, 由于当代山水画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图式, 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皴法也顺应图式的变化有了更多的形式, 其中有的符号形式则更加适合上色;其二, 在色彩上, 可以更加丰富其语言, 在现在的科技力量下, 我们的色彩丰富度是古人不能比拟的, 对色彩的理性和感性研究也是古人所不及的, 在这两个条件下, 我们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青绿色, 还囿于前人的框架中, 但这里依旧有难度, 那就是中国绘画的色彩运用和西方的绘画有很大的区别, 在运用丰富的色彩同时, 还必须研究传统的上色技巧, 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的画面效果;其三, 构图上的探究,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 (传统的三远法) 中的平远构图更加适合小青绿山水, 更能表现恬静的田园风光, 但若再深层次地表现其他形式的山水则显得较为困难, 由于皴法的不足和色彩的相近性使得画面缺乏空间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因此构图相当的重要, 从传统的构图程式中解脱出来, 使得更加有利于皴擦和着色。

宗白华曾提出:“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 尤当倾心注目于色彩流韵的真景, 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我们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除了关注笔墨之外, 还应探究色彩的运用, 特别是笔墨与色彩的融合, 创作出顺应时代、蕴涵中国艺术精神、“色彩流韵”的山水画。

的装饰性。在今天的现代生活中, 木质隔断不断的进入到公共空间, 它以自身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丰富多彩的内涵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中式风格的酒店中设置富有中国特色的屏风, 不仅美化了环境, 并对内部空间起到了阻隔视线的作用, 其表现多以吉祥和美的寓意为题材, 从而烘托出中式的传统气息。有的酒店包房中则以木质透空花格屏隔断嵌于墙面, 形成了通透间联隔而不断的空间延伸, 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凭添了神秘和浪漫, 再配合其挂满天花的木隔装饰和木制灯架, 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的温馨与舒适。

木质艺术不论以何种形式进入公共空间, 它都与公众及周围环境发生关系, 木质艺术在发挥材质功能的同时, 更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与共鸣。公共空间是现代木艺的载体, 是人类生存、活动、交流的居所, 现代木艺是人类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食粮”, 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赖性和互动性。现代木艺介入公共空间, 成为公共艺术语言的媒介, 不仅美化了环境, 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并且建立起了与公众交流、对话的平台。同时, 在现代社会,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回归自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因此, 现代木艺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叶柏风, 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殷小烽.《视觉·环境与材料》.吉林美术出版社.

篇4:艺术之光照耀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中,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其收藏的艺术品,当是“高帅富”,当是“白富美”,自然是大多数私人艺术品收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在当今私人收藏勃兴之际,一些似乎难以令人想象的地方,成了当代艺术品展示的最新空间。例如商场、宾馆、酒店,乃至于地铁车站、小商品市场,都成了艺术家们陈设作品的地方。

瞧,中国在GDP增速扬威全球之后,我们的文化建设也上去了,艺术之光渐始普照大地。不管艺术评论界如何看法,甚或有人嗤之以鼻,总之,艺术品来到普罗大众身边,这样的时代将是最好的时代。

豪华商厦:

艺术人亮相的新舞台

最近,在沪居住上班的人们,常常招呼道:“去过K11了没?”而这座在坊间引起特别注意的时髦商厦,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因为它引进了许多的艺术品!漫步商厦,林林总总的作品让人喜出望外,连电梯间里也有动态LED作品呢。

上海K11艺术中心市场部的Suki说:“这就是香港早几年就开始流行的‘购物艺术馆’概念。”在香港,商场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早有先例。说到香港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海港城,许多人想到的是奢侈品店门口那排起的长队,其实海港城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美术馆”,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展,比如最近正在展出的《梵高·盛夏》全球首展,利用最顶尖创新的技术,重现了梵高的名作。而香港K11在成立之时就提出了“打造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的口号,上海的K11也延续了这样的定位。香港K11不仅会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各种艺术展览、演出,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在休闲或购物时,欣赏艺术作品及表演。

这样以商业中心为原点,从而向更广泛的人群辐射艺术、传递文化,既让本地艺术家有更多与市民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培养市民的艺术欣赏力也有推动作用,再者,这也能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创作机会并发表作品,这就达到了艺术家、场地以及观众三者之间的良好循环与互动。Suki说:“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较新鲜,因为内地商场的综合性定位基本上还是以‘商’为首。”

其实,最近一个阶段,在上海的一些大型商场,同样能看到高校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比如从8月1日起,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的商场一楼近中庭、内街,展示着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设计作品。购物者从自动扶梯下来,或许会被一个巨大的红色背影吸引,待看到正面,就会被这个包裹在红色线团中的女孩的样子所震撼:这是一张面对成长带来的冲击感到无助与迷茫的脸。在内街,还“行走”着几个仿佛怀揣心事、郁郁寡欢的人,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在想什么。

有媒体如此评论:“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进行展示,以此提高知名度并不容易,初出茅庐的他们想要得到艺术馆或是画廊的赞助很难。因此,近些年开始悄然流行的商场艺术展出方式俨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同时,对商家来说,这样的形式同样是一次形象提升的好机会。 ”

确实如此,包括今年一登场就引起很多年轻人关注的“环球港”,同样以“商业、旅游、文化”三大中心功能的排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甚至那洛可可风格的古典造型,让前往购物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而以艺术为主打,恰恰能迎合对消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在商品消费发达的同时,精神消费显得更重要。可见,购物艺术馆为艺术新人提供了新舞台,也为购物打开了新窗口——毕竟吸引到了全新的客流。

小商品铺:

开在侧弄里的艺术惊艳之花

8月下旬,暑意未消,笔者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逛游,突然遇到了一位熟人——管一明先生。

上次遇见管先生,还是2012年,在恒隆广场。那时候,管一明正与其光路摄影社的朋友们举办“光路摄影展”。事后得知,恒隆广场出资为管一明办展,共投资30万元人民币。而在摄影展结束后,原本只希望收藏几幅作品留作纪念的恒隆广场,最终决定全部收藏管一明作品。

作为当下上海正走红的抽象派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管一明先生难道是在此小商品市场采风?带着问题,我上前打了个招呼。

原来,管一明先生竟然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里开了个铺子——26号铺。管一明告诉我:“这个铺子,原本是法国波尔日高等艺术学院原院长保罗的。他最近回法国了,大约回去三个月。于是,这三个月,这个铺子就留给我来操持玩玩。”

于是,管一明就在这大约6平方米的铺子里,推出“微型摄影《视界》系列展”。第一期7月1日到15日,曹建国的《行行摄摄》、管一明的《小蟋蟀大市场》、李为民的《船》、陆元敏的《替换》、杨信生的《猎影 在路》、张子量的《回美》,汇聚于此。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空间,如同一个‘兼容的盒子’,门面装点得再普通不过,只有驻足于此,才会感觉出别有洞天,恍然惊觉这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生活艺术场所。”当然,这里并非只汇聚沪上老摄影家的作品,而且还能见到别具一格的微型装置艺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每件作品最大也不到6立方厘米。

管一明说:“有的作者本职工作是拍摄广告的,使用大画幅相机。他们来参展,会用35毫米胶片,用半幅相机来拍摄,然后不放大,直接印在相纸上。这样,才勉强达到微型摄影展的要求。”

管一明和他的朋友们的作品,曾被五星级酒店收藏,也曾在恒隆办展。“只有曾经在那些大场面上获得成功,才有底气把作品拿到这么下里巴人的地方,供普罗大众赏玩。”管一明说。事实上,他和其他艺术家们,并不是每天都到《视界》摄影展的现场。管一明将房门钥匙交给对门商店的店主老赵。而老赵经营的是日用小百货。

“8月17日,微摄影又现佳作。5位青年摄影家的力作以微型形态,通过自制装置呈现给观众,几位资深的摄影家赶来看后表示,没见过这么小的作品展示,很震撼。”在8月17日《视界》第四期开幕后,管一明在微信中如此夸赞。

nlc202309041328

比如张海涛的作品,用上千幅照片合成一幅“微”字作品。青年摄影家陆超将135反转片用半格拍出72张,直接用灯箱展示,作品仅有指甲那么大。周黎罗用手机拍下的画面贴在手机屏上展示,张延琛用波拉片为小商品市场的老板们拍下定型照,贴在墙上,并手绘小市场的铺位图,让老板们看得笑口大开。王翔的作品隐入玻璃杯底,注入水彩,显现多种色调,再用葡萄叶装饰,呈现夏日的诗意。布展完成后,青年摄影家吐出的心语是——“过瘾”,“我被颠覆了”、“玩得爽极了”。

品牌玩法:

艺术可以有疯狂的另一面

与纯粹艺术家创作不同,在商场里进行艺术品展示,也往往会涉及到品牌推广。然而,假若推广得法,也将会呈现出一场艺术品盛宴。

比如,于7月下旬开幕展览至10月的上海浦东正大广场9楼的“积木狂想季特展”就是一种不错的品牌艺术玩法。

展览共展出内森·萨瓦亚(Nathan Sawaya)的42件积木艺术品,总共使用积木40万颗。现场呈现出既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情绪表达,又颇具视觉震撼力的《黄》、《筑红》、《裂解》、《挫折》、《我的男孩》、《崩解》、《自我》等。而用8万颗积木呈现的身长6米的《大暴龙》,充满情趣与童真。还有《虎斑长颈鹿》等。还有值得一提的亮点——内森·萨瓦亚为表达对中国大陆观众的感情,特别创作了兵马俑。

说穿了,这次艺术展是乐高积木特别赞助。艺术家用积木作为画笔,进行艺术创作。展览放在正大广场,也为广场增色不少。

而据了解,乐高的类似展览已在纽约、好莱坞、波特兰、悉尼、新加坡、台北等数十个国际知名城市巡回展出,创下了数百万人的观展纪录,吸引了国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被美国主流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之一。

当然,积木狂想季是非典型展览,另一种疯狂。除此之外,上海地铁艺术展,也在突显上海地铁的品牌含金量。最近的展出,就是2号线各站举行的名为“因爱之名,刷新生活”的公益地铁涂绘艺术展。此前曾在北京、广州等处展出的这个地铁涂绘艺术展,8月初亮相上海轨交2号线南京东路站。此次艺术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2位艺术家。他们用环保涂料等材料将南京东路站4号口通道装扮成艺术长廊。其中有一幅名为《至爱情书1-9号》的作品,由中国不同年代9封手写情书构成。情书均为向网友征集而来,由收件人或作者保存并提供。可是,展出之后,作品上两封情书已不见踪影,还有一封大半都被撕掉。据了解,这3封手写情书历史均在10年以上。

由此,甚至导致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呼吁市民乘客“爱护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可见,在普罗大众文明程度还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在地铁空间这样人人得以进入的地方,进行艺术品展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日常与文化:

边吃喝购物边思考人生

早在2012年9月,暨南大学教授陈海权就曾炮轰广州天河路商圈“没文化”。珠江新城的太阳新天地随后就做了一个艺术展。当时商场负责人就曾表示:“展出这些艺术品并不是为了回应暨大教授的批评,但暨大教授的话有警醒作用,商场经营者确实要注重文化的注入。引入艺术品,可以让市民逛商场的同时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并且思考人生。我们希望让市民的眼光紧紧盯着衣服、皮包等商品,也让市民欣赏到更多艺术品,激发市民的生活灵感。让整个逛商场过程更加多姿多彩。”

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会不会太累?

其实,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展示,未必一定要那么深刻。“诡智顽童,准备好让他们惊讶了吗?”还未走进Hi百货,远远就可以看到这句艺术性十足的广告语。其管理方广州正佳广场总经理徐楚说:“Hi百货的艺术品都是花费很长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搜罗的,可谓是别具特色的美学产品和工艺品。这些艺术品都是生产量少、小众化的作品,生活馆内98%的商品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事实上,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也没什么不可以。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作品涵盖领域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艺术理念的飞速更新发展,当代公共艺术的外现形式已经大大扩展,超越了传统的雕塑、壁画乃至实体造型的范畴,作为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包含着普遍意义的社会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因此艺术家们完全可以采用当代艺术的一切手段,包括装置和影像等形式来实现艺术思想的表达。

做好一个公共空间,如同播下一颗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在前几年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进行的一个公共空间设计展上,有专家认为——建筑设计艺术家们最关心的是使身处其间的公众感到舒适,体现尊严;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形象鲜明,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虽然一些中国建筑师在小范围内也在进行探索,在空间、建造和趣味方面有所改变,但国内建筑设计界没有设计思潮的根本演变,原因是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没有根本的变化,还是离不开折中风格的建筑风格,他们认为这也是中国多数城市的基本建筑风貌。而在公共空间寻求艺术品陈设上的创新,或许能弥补先天不足。

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陈设,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柴秋霞副教授说:“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城市公共空间本身是简单而僵硬的,需要运用活跃的元素让它动起来,同时还要有公众参与其中,用互动设施将空间和观众联系起来。”如此看来,比如积木狂想季,让小朋友大朋友一起参与搭积木;还有管一明的《视界》让小商品市场的小老板参与其间,都符合柴秋霞的观点。

换言之,参与使大众了解艺术,也只有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艺术的公共价值。公共艺术的现代传播,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式的单向的、静态的展示,而是趋向与观众产生不同方式的交流、接触,形成某种直接介入和对话的互动过程。

篇5:酒店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酒店公共空间设计涉及是内外空间,通过对酒店公共内部空间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有所了解并结合所掌握室内设计知识对公共空间能较好的表达。

二、基本要求:

1、酒店各部分的室内设计

2、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3、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三、教学内容:

1、酒店空间室内设计

各类用房的组成、设计总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各类功能用房的设计要求、布置分类及界面处理 ,不同星级酒店空间的室设计要求及指标

2、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室内设计的风格

4、酒店照明设计的特点及要求

5、设计内容及要求

(1)、大堂空间室内设计大堂设计特点及要求(2)、餐厅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由中餐厅和西餐厅的设计组成。空间的设计与布置,公共家具的功能性及装饰性相结合等。

(3)、酒店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包含电梯空间及走廊空间的设计。

(4)、客房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包含标准间、豪华间、总统套房等。不同功能的房间在设计中的差异。

内容:

一、酒店的分类

(一)按酒店的功能分类: ①商务性酒店。它主要以接待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为主,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这类客人对酒店的地理位置要求较高,要求酒店靠近城区或商业中心区。其客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影响而产生大的变化。商务性酒店的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较为完善。

②度假性酒店。它以接待休假的客人为主,多兴建在海滨、温泉、风景区附近。其经营的季节性较强。度假性酒店要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备。

③长住性酒店。为租居者提供较长时间的食宿服务。此类酒店客房多采取家庭式结构,以套房为主,房间大者可供

一个家庭使用,小者有仅供一人使用的单人房间。它既提供一般酒店的服务,又提供一般家庭的服务。公寓式酒店。

④会议性酒店。它是以接待会议旅客为主的酒店,除食宿娱乐外还为会议代表提供接送站、会议资料打印、录像摄像、旅游等服务。要求有较为完善的会议服务设施(大小会议室、同声传译设备、投影仪等)和功能齐全的娱乐设施。

⑤观光性酒店。主要为观光旅游者服务,多建造在旅游点,经营特点不仅要满足旅游者食住的需要,还要求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旅游者休息、娱乐、购物的综合需要,使旅游生活丰富多彩、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

⑥快捷酒店。主要提供短期居住的便捷酒店。

(二)按酒店建筑规模分类

目前对酒店的规模旅游行政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较通行的分类方法是以客房和床位的数量多少,区分为大、中、小型三种

①小型酒店,客房在300间以下;

②中型酒店,客房在300—600间之间;

③大型酒店,客房在600间以上。

(三)按酒店豪华标准分类

通行的旅游饭店的等级共分五等,即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或称四星豪华)饭店。

一星饭店。设备简单,具备食、宿两个最基本功能,能满足客人最简单的旅行需要,提供基本的服务,属于经济等级,符合经济能力较差的旅游者的需要。

二星饭店。设备一般,除具备客房、餐厅等基本设备外,还有卖品部、邮电、理发等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较好,属于一般旅行等级,满足旅游者的中下等的需要。

三星饭店。设备齐全,不仅提供食宿,还有会议室、游艺厅、酒吧间、咖啡厅、美容室等综合服务设施。每间客房面积约20平方米,家具齐全,并有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服务质量较好,收费标准较高。能满足中产以上旅游者的需要。目前,这种属于中等水平的饭店在国际上最受欢迎,数量较多。

四星饭店。设备豪华,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多,服务质量优良,讲究室内环境艺术,提供优质服务。客人不仅能够得到高级的物质享受,也能得到很好的精神享受。这种饭店国际上通常称为一流水平的饭店,收费一般很高。主要是满足经济地位较高的上层旅游者和公费旅行者的需要。

五星(或四星豪华)饭店。这是旅游饭店的最高等级。20世纪70年代五星级酒店流行每间(约40平方米)的投资在2.0-5.5万美元之间。到了80年代,每间客户的投资达到10万美元以上。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个投资还在水涨船高。目前,五星级标准的每间客房的装修投资在10万人民币的水平上(不包括设施和公共部分装修在内)。设备十分豪华,设施更加完善,除了房间设施豪华外,服务设施齐全。各种各样的餐厅,较大规模的 宴会厅、会议厅、综合服务比较齐全。是社交、会议、娱乐、购物、消遣、保健等活动中心。环境优美,服务质量要求很高,是一个亲切快意的小社会。收费标准很高。主要是满足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大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国际会议的官员、专家、学者的需要。

二、酒店空间的组成及设计

酒店空间由大堂、餐饮、公共区域、客房、多功能厅、酒吧、游泳池等几部分组成。

(一)酒店大堂

1.1酒店大堂的发展

酒店的大堂(Hotel Lobby)是酒店在建筑内接待客人的第一个空间,也是使客人对酒店产生第一印象的地方。在早期的欧洲酒店中大堂通常都不大,但却是酒店的管理和经营中枢。在这里,接待、登记、结算、寄存、咨询、礼宾、安全等各项功能齐全,甚至连客房的管理和清洁工作都一并在这里办理。不少只有10几间或20几间客房的城市小酒店的大堂(过去常译作“前厅”),经常只须一两位专职管理人员就足矣,而酒店清洁工人则都是计时工,使酒店的管理高度集中,运营成本非常有限。

但是自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酒店发展“大爆炸”的现象以后,传统酒店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酒店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酒店大堂的规模随之膨胀,提供给客人的服务功能也增加了很多,如大堂里的酒吧(Lobby Bar或者Lobby Lounge)、商店(Shops)、书报亭(Kiosk)、贵重物品保管室、客人的行李寄存室(Luggage Room)、大堂经理(0Assistant Manager)管理等等一系列功能。今天,老式大堂的单一接待管理功能已经不能适应中大型酒店的需要,而塑造酒店形象,创造高雅氛围,营造客人好感,丰富服务功能,提供高档迎宾场地并通过这些为酒店赢利,就变成了当代酒店大堂的主要特征。

1.2酒店大堂的基本功能设计

对酒店设计者来说,大堂可能是设计工作量最大,也是设计含金量最高的空间。这并不仅仅因为其面积大,而是因为酒店大堂里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都太多,设计的潜目标也就会多。在酒店设计中,只依靠材料和装饰语言来表达设计的设计师是没有发展的,而这种错误也最容易在设计大堂的时候发生。酒店设计师应该是一种特定生活质量和现代交际环境的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者既要不断积累大量的生活体验,又要懂得这类事情涉及到的所有设计细节。在酒店大堂的设计中,功能细节之多尤其不能忽视。大堂设计中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交通流程:

(1)客人步行出入口;(2)残疾人出入口;(3)行李出入口,(4)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5)通向酒店内外花园、街市、紧邻商业点、车站、地铁、街桥或邻近另一家酒店的各个必要的出入口,以及相应的台阶、坡道、雨篷和 电动滚梯;(6)通过店内客用电梯厅和客房区域的流程;(7)从主入口和电梯厅直接通向前台的流程必须宽阔、无障碍;(8)通向地下一层或二层“重要经营区域”的楼梯或电动滚梯;(9)通向大堂所有经营、租赁、休息、服务、展示区域的流程;(10)服务、管理人员需要的各个必要的、尽可能隐蔽的出人口、楼梯和电梯;(11)可能与总

体布局有关的货物、设备、员工、布草、送餐与回收垃圾出运流程。这些流程不能与客人流程交叉或兼用。

2、接待与服务功能 ▲前台

(1)前台是大堂活动的主要焦点,向客人提供咨询、入住登记、离店结算、兑换外币、转达信息、贵重品保存等服务;

(2)前台的电脑要可以随时显示客人全部资料,平均50一80间客房设立一部前台电脑;

(3)前台可以设置为柜式(站立式),也可以设置为桌台式(坐式)。前台两端不宜完全封闭,应有不少于一人出入的宽度或更宽敞的空间,便于前台人员随时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4)站式前台的长度与酒店的类型、规模、客源定位和风格均相关。通常每50一80间客房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宽度可以控制在1.8m;

(5)坐式前台应以办理入住手续为主,同时必须另外配置一组站式的独立结算柜台;

(6)站立式前台的高度分为客用书写(1.05一l.l0m)、服务书写(0.9m)和设备摆放3个高度标准,设备摆放高度依据实际尺寸和用途分别设定。

(7)酒店电话总机室可以安排在前台办公室区域,更方便管理。

(8)贵重物品保险室由前厅部人员管理,客人和工作人员分走2个入口,室内分为可视而分隔的2部分,类似银行的柜台。客人入口应尽量隐蔽,安全监控录像要安装到位。

(9)前台的类型分为风格型和功能型两种。“风格型”也可以称为“时尚型”,表现为对前台整体设计特色和形式美感的追求,不搞主题,不求宏大,适用于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这种类型都具有完备合理的实用功能。“功能型”通常以保障实用为原则,设计手法、用材均简洁、大方、成本低,只做少量装饰。如果点缀巧妙得法,也会有出人意料的不俗效果,适用于中低星级酒店。另外,有一种“主题型”前台的做法在我国曾经比较流行过,通常以一组大型艺术作品作为前台背景,点化出酒店的文化主体。但这种设计要特别注意避免过于强烈和具体的表现手法,反差要小,视觉感受要温和,以免造成酒店大堂过于沉重的视觉负担,造成客人心理上的不舒适感。

▲礼宾

(1)礼宾服务可以紧邻接待前台,也可以相对独立,但位置必须设在首层客用电梯厅与酒店大门连接的流程中;(2)礼宾台要邻近行李间和存放行李车的位置。行李间可以每间客房0.06 ~ 0.07 ㎡来设定。200间客房的酒店行李间大约需要10~15 ㎡的面积即可;

(3)礼宾台不必太大,占地约6~10 ㎡,但需要安排电话,电脑(酒店联 网)和专用照明,300间客房以上的酒店礼宾台最好有2部电话。

▲大堂经理台和客户关系经理台

(1)这两种职能的性质略有区别,但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分为座式和移动式两种。座式单元的组合,通常包括配置不少于2部电话和电脑的桌台、2把客人沙发椅、1把经理值班沙发椅、块型地毯、台灯、绿化盆栽、背景艺术陈设品等,面积约为8一12 ㎡。座式大堂经理台的位置应可以看到大门、前台和客用电梯厅的出入口;

(2)座式大堂经理区域是大堂的一个景点,其家具、灯具设计应该不低于酒店内高级豪华套房的标准,风格、尺度和式样应与大堂环境相协调;

(3)移动式大堂值班经理或客户服务经理可能需要1间不小于l0 ㎡的办公室,作为处理事务时使用。▲休息区

(1)休息区起到疏导、调节大堂人流和点缀大堂情调的作用,通常与主流程分开或部分地分开,占用大堂面积的5%一8%(2)休息区是免费使用的,但却可以靠近大堂酒吧或其他商业经营区域,起到引导客人消费的作用;(3)高质量的家具、灯具、艺术品、陈设品和绿化盆栽相组配,可以使休息功能兼具观赏功能,以赢得客人的好感。

▲公用电话

(1)公用电话包括磁卡电话和内线直拨电话。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通常设在大堂主流程之外较隐蔽和安静的位置;(2)每100间客房设1部公用电话,其中磁卡电话和内线电话各占一半数量;

(3)封闭式电话间必须用透明玻璃门,留排风口,电话间内不设座位;

(4)电话磁卡可以在前台出售。

▲公共卫生间

(1)要包括残疾人卫生间和清洁工具储存室;(2)大堂公共卫生间的装修标准至少不低于豪华套房卫生间的标准,而且要有创意和个性化设计;

(3)公共卫生间门不可直对大堂的中央空间,必须隐蔽。

3、经营

(1)酒店大堂依据各自的条件,也可以是经营和创造收人的场所,使环境

气氛更富于人性化,使客人心情愉悦并对酒店的服务产生信心;

(2)大堂的经营内容、分区和各自所需要的面积必须根据酒店的类型、规模和档次定位精确计算并选定;(3)商业经营区应该与大堂主流程分离,但又要比较容易被客人看到。经营区后线的供应流程必须完全与客人视线范围隔绝;

(4)大堂公共卫生间应该邻近餐饮经营区(如大堂酒吧);

(5)大堂经营内容可以包括:大堂酒吧、邮政快递服务、书报亭、银行小型精品店、旅行社及订票服务、饼店、洗印照片服务、鲜花店、商务中心、礼品店、咖啡厅,也可以根据酒店规划设计上的创意设立新的内容。

4、广告与展示

(1)大堂是广告媒介场所、主流程,客人停留区、休息区和经营区内均可以

(2)大堂广告装置宜低调,制作精细,尺度要小。任何落地式广告或标识都必须有专门照明。(二)酒店客房

客房是酒店获取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客人入住后使用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有私密性质的场所,对城市酒店而言尤其如此。我国酒店建筑设计中的客房平面布置,经历了10几年长期的相互模仿、式样单一的阶段,使很多本应该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酒店客房被克隆成了十分相似的、通俗的面孔。在这种“通俗酒店”中,客房免不了是“最通俗”的部分。主要包含标准间、豪华间、总统套房等。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为客房提供尽可能恰当的位置、空间、尺 寸和景观方向,尽可能

节约公用面积,尽可能、缩短疏散距离和服务流程的交通布局,尽可能避免陈旧的卫生间布置,尽可能完整而合理地布置好客房里所有电源和开关的位置等等。室内设计师的工作则首先是深化所有使用功能方面的设计,然后是选定客房的风格,明确客房 的文化定位和商业目标,并为客房创造特色,选择正确的用品和陈设品。一个酒店客房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最初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否准确、恰当,是否有经验、有修养、有远见。

酒店和度假村的客房室内设计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是功能设计;第二是风格设计;第三是人性化设计。在设计的流程顺序上,功能第一,风格第二,人性化第三。但在设计的整体构思上,三项内容则要统一思考、统一安排,不分先后不可或缺。功能服务于物质,风格服务于精神,而人性化研究是对物质与精神融合以后实际效果的检验与深加工。这 三项工作的共同目的就是要为酒店赢得品牌和经营上的真正成功。功能设计有缺陷,风格设计再突出也是“短命”的;功能设计很全面,但缺少风格上的魅力和特点也不好,因为这会降低客房的品味和价值;功能和风格都不错的酒店客房,如果没有用人性化的标尺再仔细衡量一下,补充些更细致更深入的也许就会留下遗憾,就不那么完美,不那么精致。把握好这三个设计的尺度,充分发挥这三个设计的作用,客房设计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1、客房功能设计是客房设计的基础工作,包括基本功能设计和细节功能设计。

(1)、酒店客房的基本功能设计是:休息、办公、通讯、休闲、娱乐、洗浴、化妆、卫生间(座便间)、行李存放、衣物存放、会客、私晤、早餐、闲饮、安全等。由于酒店的性质不同,客房的基本功能会有增减。为基本功能进行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客房建筑平面、家具平面、水电应用平面、天花平面的布置中,以及在这些平面设计中已经定位的门窗、家具、洁具、五金和主要电器设施的选择,当然还要有必要的设计说明。

a、五星级的城市商务酒店

这种客房的空间要求是:宽阔而整齐。布置要求是:生动、丰富而紧凑。平面设计尺寸是:长9.8m,宽4.2m(轴线),净高2.9m,长方形,面积41.16㎡。现代大型城市的高档商务酒店客房一般不要小于36㎡,能增加到42㎡就更好。而卫生间干、湿两区的全部面积不能少于8㎡。

b、城市经济型酒店

这种客房只满足客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平面设计是以长6.2m,宽3.2m(轴线),建筑面积19.84㎡来构成的,这差不多是中等级酒店客房面积的底线了。但尽管这么小,仍然

可以做出很好的设计,满足基本的功能。但这种客房的卫生间设计最好有所创意,力争做到“小而不俗,小中有大”,如利用虚实分割手法,利用镜面反射空间,利用色彩变化,或者采用一些趣味设计,都可以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使小客房产生大效果。这样的榜样在欧美的“设计酒店”中屡见不鲜。

c、位于风景名胜地的度假酒店

这种客房的首要功能是要满足家庭或团体旅游、休假的入住需求和使用习惯,保证宽阔的面积和预留空间是最起码的平面设计要求。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度假酒店来说,客房楼的横向柱网尺寸以不小于8m为好,能达到8.4m一8.6m更好,这样可以使单间客房的宽度不会少于4m。当然,如果建筑师对平面有所创造,使房间宽度达到6m以上,使房间形态成为“阔方型”,就更加理想了(如: 9m × 6.2m)。这就要让度假酒店的平面设计从城市酒店平面设计的模式中彻底脱离出来。应该说,度假酒店的客房不论档次高低,房间都该比城市酒店大一些。五星级的高档度假酒店标准客房最好不要小于50㎡,多一点则更好。

2、酒店客房的细节功能设计

酒店客房的细节功能设计亦有很多,包括所有家具、灯具、窗帘、布草、洁具、五金件、水龙头、电器用品、消耗用品的功能、式样选择及其舒适性、实用性水平;所有台面、地面的位置和面积的舒适性、实用性水平;所有行为尺寸和物件定位的人性化水平;所有安全功能、关怀功能(如呼救铃、防滑垫、安全扶手等)的设计等等。

(1)客房的细节功能设计对室内设计师是个挑战,在没有酒店经营管理公司或专家的帮助时,设计师必须凭借自己的个人阅历和实际体验来满足、丰富这些设计内容。例如床的设计细节,床的设计似乎可以是最简单的,因为只要有床头、床架、床垫和床上用品就可以使用了。但酒店客房里的床是整个酒店里惟一与客人身体接触时间最长,也是接触亲密度最高的一件物品。其舒适度、安全度、卫生标准以及视觉感受都是不可忽视的。床的宽度就值得推敲,单人床100cm宽略有些窄,对经济型酒店也许比较适用,120cm宽就比较适合大多数酒店,135cm宽就暗示客人提高了舒适度标准,而对于150cm宽虽然没有功能上的必要性,但却显示了“豪华客房”的标志。在床的高度设计上也有区别;40cm太低,显得无精打采,即使经济型酒店也应该避免采用。46一48cm比较常见,只要床上布草铺配得好也会不错。50一

55cm就会富有一定的“表现力”了,这种高度对床屏、床头 柜、床裙边、床上布草搭配都有很高的配套设计要求,因为它很可能已经成为客房中的“主要角色”了。60cm高的床就显得比较“夸张”,常见于一些美式酒店或出于美国设计师之手的豪华酒店中,起到了调动客人惊喜感和兴奋度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客人愿意接受更高的房间价格。但是,高床也有方便性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要考虑与客源定位、整体风格相配合的合理性,不能盲目追求。

(2)客房卫生间细节功能设计

客房卫生间也是细节功能最多的地方。如洗面盆台面的高度、深度和面积的设定与不同客源的使用需求有密切的关系;洗脸毛巾杆的安装位置要在客人不必移动就伸手可及之处;厕纸架和电话不能安装在座便器的后侧墙上;剃须刀充电电源应该是不间断电源;淋浴间玻璃门外面适宜安装浴巾杆,门要向里开,便于客人洗浴后拿取到未被淋湿的浴巾;淋浴门下侧要留有导流空气的缝隙,还要有向里侧倒坡的挡水石条;尽管天花上已有顶灯,化妆镜两侧依然可以安装柔和的面光灯,用来美化客人的脸庞;在客人腰部以下可能触及到的地方避免安装任何凸出的五金硬件;比较大的深槽浴缸边上必须要配装安全扶手等等,都是酒店客房功能设计之中的细节之处,值得不断研究,不断发展。

(3)客房的人性化设计

包括安全、方便、私密、舒适、喜悦、个性、享受这7个目标。设计师要从视觉、触觉、行为、声音和气味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工作。一个城市商务酒店的客房,客人对房间里的工作区有很强的要求,需要足够宽阔的台面和通讯传输设备,而且要有各种必要和预留的电源插口及数据插口,以及充足的光线或照明,设计师为这些功能赋予了精彩的风格设计之后,按理说 他已经就算尽责了。但是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检测一下,问题就可能会暴露出来:

a、坐在桌前写字的人都需要有间断和休息的时候,此刻人会抬起头来,希望可以看到使视觉获得放松的景观,即使是室内的一处好看的角落也可以,或者通过镜面反射看到景观也行,就是不要有直面空壁的痛苦。

b、由于桌面可能大一些,桌子周围的空间也许就会有些紧张,这时人如果快速从椅子里站起来走动(去开门或者去卫生间)时就存在腿部与桌或桌腿相撞相绊的机会,设计师就要把这种机会降为零。

c、写字桌上的台灯也很有趣,如果小了,则不适和商务客房的风格;如果大了,又会占用桌面不少面积;选现代的简洁的品种,桌子上就显得空荡荡的;选豪华的带大灯罩 的,就必须配个大尺寸的写字桌,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桌面还肯定不够用。关注这些矛盾是设计师的职责,也是人性化设计的常见内容。

(三)、餐厅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由中餐厅和西餐厅的设计组成。不同功能的餐厅在家具配置上要与其相匹配,同时在色调、陈设及装饰等方面也要有所侧重。

(四)、酒店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包含电梯空间及走廊空间的设计。

三、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酒店等装饰工程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与人体尺度的关系问题,为了方便装饰室内设计,这里介绍一些涉及到酒店设计常用的尺寸数据。、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 80 — 200mm。(2)墙裙高: 800 — 1500mm。

(3)挂镜线高: 1600 — 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餐厅 部分

(1)餐桌高: 750 — 790mm。(2)餐椅高; 450 — 500mm。

(3)圆桌直径:二人 500mm .二人 800mm,四人 900mm,五人 1100mm,六人 1100-1250mm,八人 1300mm,十人 l500mm,十二人 1800mm。

(4)方餐桌尺寸:二人 700 × 850(mm),四人 1350 × 850(mm),八人 2250 × 850(mm),(5)餐桌转盘直径; 700 — 800mm。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 500mm)应大于 500mm。(7)主通道宽: 1200 — 1300mm。内部工作道宽: 600 — 900mm。

(9)酒吧台高: 900 — l050mm,宽 500mm。(10)酒吧凳高; 600 一 750mm。3 .饭店客房

(1)标准面积:大: 25平方米,中: 16 — 18平方米,小: 16平方米。

(2)床:高: 400 — 450mm,床 * 高: 850 — 950mm。(3)床头柜:高 500 — 700mm ;宽: 500 — 800mm。(4)写字台:长; 1100 — 1500mm ;宽 450 — 600mml 高 700 — 750mm。

(5)行李台,长 9l0 — 1070mm 宽 500mm 高 400mm。

衣柜:宽: 800 — 1200mm 高 1600 — 2000mm 深 500mm。(7)沙发:宽: 600 一 800mm 高: 350 — 400mm* 背高 1000mm 衣架高: 1700 — 1900mm。4 .卫生间

(1)卫生间面积; 3 — 5平方米。

(2)浴缸长度;一般有三种 1220、1520、1680mm 宽; 720mm,高 450mm。(3)坐便; 750 × 350(mm)。(4)冲洗器: 690 × 350(mm)。(5)漱洗盆: 550 × 410(mm)。

淋浴器高: 2100mm。

(6)化妆台;长: 1350mm ;宽 450 mm。5 .会议室

(1)中心会议室客容量:会议桌边长 600(mm)。(2)环式高级会议室客容量;环形内线长 700 — l 000mm。

(3)环式会议室服务通道宽: 600 — 800mm。6 .交通空间

(1)楼梯间休息平台净空:等于或大于 2100mm。(2)楼梯跑道净空:等于或大于 2300mm。

(3)客房走廊高;等于或大于 2400mm。

(4)两侧设座的综合式走廊宽度等于或大于 2500mm。(5)楼梯扶手高; 850 — 1100mm。

门的常用尺寸:宽: 850 — 1000mm。.灯具

(1)大吊灯最小高度: 2400mm。(2)壁灯高: 1500 — 1800mm。

(3)反光灯槽最小直径: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两倍。(4)壁式床头灯高: 1200 — 1400mm。(5)照明开关高: 1000mm。

(二)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根据营造不同的使用空间氛围,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

红色 :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它给人以燃烧感和挑逗感。但不宜接处过多,否则就容易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容易产生疲劳。

黄色 :是人出生最先看到的颜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它之所以显得健康明亮,也因为它是光谱中最易被吸收到的颜色

橙色 :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也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同样也是代表健康的色彩,它也含有成熟与幸福之意。

绿色 :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绿色还代表积极向上且充满青春的活力,自然的绿色对昏厥、疲劳、恶心与清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

粉红 :是温柔的最佳诠释,这种红与白色混合的色彩,非常明朗而亮丽,粉红色意味着 “似水柔情”。

蓝色 :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另一方面,它亦是相当严肃的色彩,褐色 :最容易搭配的颜色,它可以吸收任何颜色的光线,是一种安逸祥和的颜色,可以放心运用在家居中。

黑色 :高贵并且可隐藏缺陷,它适合与白色,金色搭配,起到强调的作用 , 使白色,金色更为耀眼。灰色 :是一种极为随和的色彩,具有与任何颜色搭配的多样性,所以在色彩搭配不合适时,可以用灰色来调和。

灰色可以算是中间色的代表。

白色 :会反射全部的光线,具有洁净和膨胀感,所以在居家布置时,如空间较小时,可能以白色为主,使空间增加宽敞感。

金色 :是一种豪华的色彩,本身能够发出华丽而绚烂耀目的光芒,所以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根据酒店类型及风格定位的不同,应选择相应的色彩组合来表现不同的空间效果。酒店总体的色调是暖色调。

四、室内设计的风格

酒店空间的风格主要有中式风格、现代风格、欧式风格组成。酒店的定位决定风格的不同。利用风格构成的主要元素来表现其艺术效果。在设计中对于不同风格的构成元素进行深入的刻画来表现酒店的特性,是设计师创造思维的表现,也是创新设计的根本。风格的创造是可以凭藉着酒店内不同的空间、部位和物品来展开的。如利用卫生间,利用家具,利用窗帘和地毯的色彩,利用灯饰,利用一件艺术陈设品,利用某种特别的墙纸,甚至利用格局布置的创意,利用对某种生活行为的创意等等可谓不一而足。这时候,设计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分寸,抓住重点不要处处都是“风格”,避免出现主次不分的凌乱现象。

一个理想的成熟的客房风格设计就像一部协奏曲,其中 的主旋律既简洁又鲜明,贯穿始终,而所有配合的旋律则一直起着陪衬和烘托主旋律的作用。

五、酒店照明设计的特点及要求

灯光是室内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灯光可以塑造不同氛围的空间。照度:也就是不同空间在每平米照明亮度上的要求,用勒克斯(lx)表示,即平均1勒克斯(lx)的照度,是1流明(lm)的光通量(符号 Φ,单位:流明 Lm。说明:发光体每秒种所发出的光量之总和,即光通量)照射在离地面0.75-1米的1平方米(m2)面积上的亮度。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一只40W的日光灯输出的光通量大约是2100流明。室内空间的设计,更要重视光环境的创意设计。舒适的光环境,可以为酒店增值。

公式说明: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1、)单个灯具光通量Φ,指的是这个灯具内所含光源的裸光源总光通量值。

2、)空间利用系数(CU),是指从照明灯具放射出来的光束

有百分之多少到达地板和作业台面,所以与照明灯具的设计、安装高度、房间的大小和反射率的不同相关,照明率也随之变化。如常用灯盘在3米左右高的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6--0.75之间;而悬挂灯铝罩,空间高度6--10米时,其利用系数CU取值范围在0.7--0.45;筒灯类灯具在3米左右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4--0.55;而像光带支架类的灯具在4米左右的空间使用时,其利用系数CU可取0.3--0.5。

以上数据为经验数值,只能做粗略估算用,如要精确计算具体数值需由公司书面提供,相关参数,在此仅做参考。

3、)是指伴随着照明灯具的老化,灯具光的输出能力降低和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光源发生光衰;或由于房间灰尘的积累,致使空间反射效率降低,致使照度降低而乘上的系数.一般较清洁的场所,如客厅、卧室、办公室、教室、阅读室、医院、高级品牌专卖店、艺术馆、博物馆等维护系数K取0.8;而一般性的商店、超市、营业厅、影剧院、机械加工车间、车站等场所维护系数K取0.7;而污染指数较大的场所维护系数K则可取到0.6左右。

(一)大堂空间

大堂,酒店室内部分中面积最大,人流最多的交流区域。大堂区域可以划分为:入口区域,接待区域,休息区域,通道区域及电梯等待区,均为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环境的整体性,保持色温的一致性,但不同区域要结合局部照明,通过亮度对比彼此区分,彼此过渡。使整体光环境亲近、轻松并且相应成趣。

(1)进门和前厅。照度要求:在离地面1m的水平面上,设计照度要达到500Lux。色温要求:3000K左右。色温太低,空间感显得狭小,色温太高,空间缺乏亲切感,并且喧闹,直接降低客人的安逸感觉。显色性要求较高,较高的显色性,能清晰地显现接待员与宾客的肤色和各种表情,给宾客留下深刻满意的印 象。

(2)服务总台。照度要求:一般取750-1000Lux 较高的亮度,突显总服务台的重要性,把客人的视线很快引向此处,另外,它还便于接待员登记和结算工作的快速处理。色温要求:3000K左右,与进门前厅保持一致,进一步强化亲切气氛。显色性要求同大堂一样。一方面是因为客人和接待员在服务台发生近距离的接触,需要健康的肤色;另一方面,需要清楚地辩认所需的各种证件。

一般色温 <3300K 为暖色,3300K< 色愠 <5300K 为中间色,色愠 >5300K 为冷色。人工光源的光色,一般以显色指数(Ra)表示,Ra 最大值为 100,80 以上显色性优良,79~50 显色性一般; 50 以下显色性差.

白炽灯 Ra--97 ;卤钨灯 Ra = 95 — 99 ;白色荧光灯Ra= 55 — 85 ;日光色灯 Ra = 75 — 94 ;高压汞灯天 d = 20 一 20 ;高压钠灯置 d 二 20 一 25 ;氙灯 Ra = 90~94。

(二)休息区域照明设计

休息区域,室内设计师会特意将创意融入此空间中,为了使这个大众的区域,除去呆板,添加一些特有的元素,如人文元素,自然装饰元素等。此处,照明设计不仅仅是整体范围内的照明设计,同时,要搭配装饰灯具的选择,局部照明的处理等。这个区域我们一般照度处理的较暗,温馨灯光,曼妙音乐使得在此入住的客人得到一杯小斟和歇息的片刻。桌面上台灯的选择,一定要与周围的装饰环境相匹配,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地毯,沙发,桌台,甚至墙壁,台阶等。一般取300-500Lux。照度太高,人的行为将不安稳,照度太低, 人的行为又过于懒散。色温要求:3000K左右。

(三)餐饮空间照明设计

餐厅空间是酒店重要的照明区域。一般酒店通常设有中国式餐厅和西式餐厅,这两种类型的餐厅,由于在功能、用途上的差异,所以在照明设计上就要分别对待。

(1)中式餐厅:常用于商务的或其它方面的正式宴请,所以照明的整体气氛应该是正式的、友好的,它的一般照明的照度,相比较于西式餐厅,要高出许多;照度应该是均匀的,少有亮度对比所带来的情绪波动;点式光源、条带状光源或各种类型的花灯,均可以满足良好的照明要求;为了使菜肴的质量和色调能

够显现得生动好看,以引起食欲,餐桌桌面的照明是重点,最好用显色性高的光源在餐桌上方设置重点照明,若不能在每一个餐桌上方提供重点照明,那餐厅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就要设计的偏高些。另外,要对配光给予高度关注,以使照明富有立体感。在餐厅照明设计实践中,我们用壁灯或若干投光灯来矫正一般

照明的平面化,强化照明对人的形体尤其是脸部表情和轮廓的再现。

照度要求:一般照明的照度取200Lux,重点照明取300Lux,作为补充的侧面光可采用光源的光束到达照明对象以后,中心光强在150cd左右。色温要求:3000K左右,并且要求光色统一协调。

(2)西式餐厅:西式餐厅常用于非正式的商务聚餐,或者是就餐人的关系较熟悉和密切的用餐场所,所以它照明的整体气氛应该是温馨而富有情调的;它的一般照明的照度

值,都较中国式餐厅低很多;另外,由于就餐的非正式,所以它可以不要求对人的面部和表情的照明;但餐桌桌面的重点照明依然要令菜品

生动亮丽,并且要让就餐者方便取用,所以它的显色性是很重要的。照度要求:一般照明的照度取50-100Lux,重点照明取100-150Lux,若有侧面光,可采用光源的光束到达照明对象以后,中心光强在50cd左右。色温要求:3000K左右,并且要求光色统一协调。

(四)客房照明设计

酒店客房应该象家一样,宁静、安逸和亲切是典型基调。

(1)照度要求:一般照明取50-100Lux,客房的照度低些,以体现静谧、休息甚至懒散的特点;但局部照明,比如梳妆镜前的照明,床头阅读照明等应

该提供足够的照度,这些区域可取300Lux的照度值。书桌上的照度要高。

(2)色温要求:3000K左右。在卧室用3500K以下的光源,在洗手间用3500K以上的光源。在卧室需要暖色调,在洗手间需要高色温,以显清洁和爽净。

(3)较好的显色性,能使客人增加自信,感觉舒适良好。

新颁布的国家五星级酒店的划分

2003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4308-2003)中对五星级和白金五星级(超豪华五星级)有比较详尽的划分和要求。择其要者,加以提炼概括,有如下的几个重要方面:

1.布局和功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方便安全。布局和功能应该是等级划分中最重要的。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的序言中说:“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里可以把梁思成大师的至理名言用来理解酒店的布局。布局往往是功能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布局和功能应该是酒店等级划分中最重要的。

2、客户数量和标准。酒店的等级对规模要求并不高,“至少有40间(套)可供出租。很多人认为,三星级酒店客房和四星级、五星级客房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不然

3.网络通讯系统。五星级酒店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在滨海新区几家的知名酒店,这些方面条件较好的可能是天保国际酒店(准五星级)。蓬仁园酒店公寓将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搞局域网、VOD 点播、按层装设控制室温和气流的传感器,会议室配置同声传译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多功能厅安装电影投影仪和多功能投影幕,等等。

4.软环境条件。五星级标准中很多条款是关于服务水平的,这是对软环境的要求。近几年,国内外的知名酒店围绕“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TD SERVICE)大做文章,积极提升。个性化服务、人情为服务正同“标准化”、“定制化”的服务进一步融合起来。除此之外,服务人员的外语水平要求达到能自如运用生活用语与客人熟练对话,而且重要岗位员工应具备不低于英语四级的水平。

篇6:公共艺术设计教案(最终版)

2012—2013 学第二学期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及实训方案

授课教师:

孙 凯

所在教研室:

设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

授课班级: 1

1(三)环境艺术设计

2013年3月

《公共艺术设计》自编讲义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

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狭义的角度界定,另一类则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加以阐释。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如:公共绿地、广场、建筑以及城市道路)的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地景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包含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包含前面提到的诸多艺术形式,还包括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公开的艺术活动。

公共艺术涉及范围广泛,从形式上说,它有雕塑、摄影、广告影像、壁画、表演、音乐、园艺、装饰等多种表现;从功能上说,它可以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从空间布局上看,它可以有立体和平面之分、室内和室外之别以及地景和空间相对。从载体上说,它可以是硬性的,如雕塑、陶器、围栏,也可以是软性的,如编制物、灯光、挂饰,还可以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的,如照片、音乐、影像等存在形态。

公共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和架上艺术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在,一方面,它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美术馆、音乐厅中的艺术,但必须要面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二是从内涵上讲,公共艺术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能是随意与私人的。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装饰和简单介入,而是以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需要。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从发生学上讲,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高潮。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成果,城市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正说明了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宗教信仰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在我国,公共艺术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及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提及之前是以“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的面目出现的。在20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是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式。以北京为例,在1984年,北京就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石景山雕塑公园”,长安街沿线也汇聚了众多的城市雕塑和其他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位于复兴门西的和平少女则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雕塑,少女洁白的形象与浓郁苍翠的绿色背景相映成趣,其内蕴的主题传递出和平这一永恒的人间理想,应该说,这件艺术作品成为那个时代公共艺术的大成之作。

80年代中后期,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开始注重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过速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相关联。艺术家开始关注环境恶化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以现实的城市环境问题为主线,自觉地把艺术设计和环境理念相结合。正像一篇评论文章所说:“80年代现代意识的一个重大发展,不是什么主义、运动,也不是什么风格、流派,而是环境艺术与环境设计的普遍认同。”[1]环境艺术的表现方式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艺术观念的理解,它将构成环境空间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艺术家前瞻性地担负起艺术对环境、艺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重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中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大,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结构开始出现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文化消费市场充斥在城市和它的边缘地带。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伴随着大量“欧陆风格”建筑在中国个大城市的出现,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一大城市文化“景观”,体现在公共艺术特色上则是大众化、个性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的相互杂糅,写实艺术、抽象艺术、波普艺术等艺术风格并存,文化艺术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时尚,公共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但是,公共艺术的繁荣景致并不意味着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和艺术创作的完美,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精神追寻的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并不能掩盖与之伴生的一系列问题。在公共艺术中,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误读和理解偏差以及一些其他的人为因素导致了公共艺术中发展的一些有悖于艺术公共精神的现象,有些公共艺术甚至成为日益泛滥的视觉污染。

其具体表现在:

之一:公共艺术的同质化现象。以雕塑为例,几年前在华东某城市的街头矗起一组拟人化的铜雕,赢得了公众的好评,而不多久,类似的铜雕被大量复制,出现在一些城市的街道、广场上。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克隆”城市雕塑,成为城市文化中的艺术垃圾。类似的现象还出现在对城市广场设计的雷同上。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同质化”现象,只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却忽略了不同城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城市现状。城市公共艺术“千人一面”现象使得城市的表情单一,缺乏形象魅力。

之二:公共艺术的“非艺术”现象。在我国,与公共艺术呈飞速发展态势相伴的是艺术设计和制作上的粗鄙和没有文化支撑不知所云的空虚符号,出现与艺术相违背的非艺术现象。以首都北京为例,由于缺乏总体的公共艺术规划,缺乏严格的公共艺术质量评判体系,在繁华的西单地区曾出现过一组因被民俗学家斥为“败俗”的雕塑,仅仅摆放了一周就被迅速拆除了。就雕塑一项,北京已经被拆除就有34项,另外十几项被评为“差”的城雕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之三:公共艺术的“形象工程”现象。公共艺术成为政府官员显示政绩的一张名片。超大型的文化广场、超豪华的主题公园以及一些迎合政治需要但不顾及审美需要的“涂脂抹粉”术成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代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是在高、大、全上相互攀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异化”。以北京为例,由于地处政治文化中心,许多公共艺术的立项压在政治运动式思维上,为了迎奥运和创建文明社区,许多街道大搞公共艺术,一轰而上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

之四:公共艺术的“快餐文化”现象。公共艺术在我国诞生较晚,但自诞生之日起便有席卷华夏之势,甚至出现公共艺术“大跃进”的局面。以上海为例,到2004年,上海的1034座城市雕塑中,优秀作品只占10%,另外10%是劣质,其他80%则为平庸之作。公共艺术的创作一旦脱离了艺术的精神,成为文化的快餐和应景之作,那就脱离了它真正的使命和神圣的意义。短期的“快餐文化”催生的公共艺术呈现出浮躁、肤浅的文化现象,它使深层的文化思考表面化、简单化,造成艺术品性的矫饰与低质,或形成公共艺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浮夸品质。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表情符号,是城市内在的外化,是城市价值取向的风标。公共艺术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城市文化构建上的偏差,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衰弱,正视问题,认真解决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因素分析

在我国,造成城市公共艺术状况良莠不齐的原因和影响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很多,传统与现代艺术观的冲突与融合、艺术的独特个性与公共精神的差异与互补、艺术家的主体性与公众参与性的价值冲突、城市建设与艺术环境的问题、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即时性与延时性考虑,政府的职能与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等问题都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艺术家与公众。

近现代艺术,是由艺术家来决定艺术的,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在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的世界里,艺术是晦涩的,它们常常是个人内心生活的传记,或者无意识的显露,艺术具有不可通约、无法有效传达的特性,艺术与公众之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艺术家无端对自己的拔高,使公众处于一种艺术强权之下,如果不接受这种艺术的强权,公众就会被告知为没有文化。传统艺术理论中,艺术高于生活,以及典型化、理想化的思想,构成艺术脱离生活的理由;在神圣的名义下,艺术与公众的生活和体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谓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似乎逃离现实的牢笼才能体现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公众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科林伍德曾经指出,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它不是‘我’感到,而是“我们”感到。[2]公共艺术的特殊性更要求艺术家不应游离在生活之外与公众故意拉开距离,他们要与公众共同交流和沟通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感受。他们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一起给城市生活以色彩和生机。他们的艺术要融入生活之中,融入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生活、历史与文化的组合,要用特有的符号传达对城市生活的情感。

传统的艺术观念往往强调艺术作品作为自足完整体的形式存在,而不关注欣赏者的接受之维。伴随着艺术从古典艺术的高深殿堂走出而跨入普通大众阶层的事实,艺术活动中的公众缺席的现象已大有改变。接受美学指出,未经阅读的文学作品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纸张和印刷符号,仅仅是潜在的存在,只有当作品被接受者感知并引起反应时,这种潜能才会转化为形象、含义、价值和效果。公共艺术同样不是少数艺术家和设计者的事,它还是千万个使用者的成果。介入和参与是公众与公共艺术发生关联的最重要方式,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消费时代。一方面,公众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艺术家所提供的公共艺术形式,在艺术设计上往往参与建议。艺术的创作不再只是专业艺术家,一般民众也可以是创作者。甚至,许多艺术家在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消失,让参与的民众浮现,艺术不再专属于特定社会阶层,或者是少数精英。另一方面,从艺术接受的层面上,公众的艺术接受才是艺术活动的最终完成。公共艺术就是艺术家和公众在公共空间的对话与交流,从表层看艺术家为公众提供了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情境,这种交流的深层涵义则是艺术提供了让人诗意生存的可能。

公共艺术不仅打破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以往的疆界,还提供了一种艺术家与公众、艺术与公众之间对话的可能。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家应该懂得与公众对话的技巧,通过对话,把公共艺术做成市民的作品、小区的作品、城市本身的作品。而对于公众来说,参与艺术的过程就是艺术熏染的过程,也是艺术领悟的过程,公众审美趣味与文化修养的高低衡量着与艺术家对话的质量高低,公众艺术素养的提高成为公共艺术向良好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三访三评阶段总结下一篇:培养卓越口才感谢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