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2024-05-21

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通用10篇)

篇1: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各团支部:

根据《〈社会实践〉实习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同时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现将社会实践论文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报告必须用16K纸打印,页码居中。

2、内容格式如下:行距为单倍行距;标题:华文中宋,小二,居中;标题下注明单位、作者,仿宋,小四,居中;正文:仿宋,小四;正文内分部分的,标题为黑体,加粗,四号;部分内分小点的,仿宋,小四,加粗。样本见附页。

3、每份按报告书封面、报告顺序装订,如有论文获奖证书,则附在鉴定表前。

4、由团支书按学号放好统一上交。上交时间为9月2日下午17:30前,电子版的上交给新一届科技实践部部长张彩禧(649206)846119410qq.com。

说明:

1、报告书封面指导老师一栏暂空,不填写。

2、报告书若为集体合作,则标题下注明实践队队名(不需写单位),另起一行写所有队员姓名。

共青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委员会2014年6月6日

篇2: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粤国税发„2008‟241号

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

及审核事项说明(范本)》统一格式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加强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监管,提高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质量,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法规规定,省国、地税局共同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试行)统一格式,现印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要求,请一

并贯彻执行。

一、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从事涉税鉴证业务管理的通知》(粤国税发„2008‟151号)的规定,大力支持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做好对企业、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的宣传辅导工作。

二、自2009年1月1日起,凡承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的税务师事务所要按照本通知规定的鉴证项目及审核事项说明和统一规定的格式文本编制鉴证报告(报告统一用Α4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鉴证报告,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退回税务师事务所予以更正。

三、凡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明意见以及持否定意见鉴证报告的税务师事务所,要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取得联系,将有关情况及原因报告主管税务机关,以利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

四、税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时,须登陆我省“注册税务师信息化管理系统”按要求进行鉴证业务报备,具体操作办法另文通知。

五、各地级市税务机关可根据上级税务机关及本市级税务机关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和管理要求做适当的完善修改,并告知税— 2 —

务师事务所及纳税人。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由地级市税务机关汇总上报省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

附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审核事项说明及附表

主题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印发通知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2009年1月5日印发

篇3: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一、不动产登记是法定的行政职责

正如《通知》所言“要将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法定职责统一到不动产登记经办机构并统一行使,严禁随意拆分,确保不动产登记职责完整”。其实这是个不辩自明的登记职责规定,这句话包含以下两个涵义:一是登记程序法定。《物权法》明确了登记以登簿为物权生效标志,而登簿是依法登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其他行政行为一样,登记行为是由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一系列程序所组成的,前后程序之间不能倒置或缺失,否则即为程序违法。二是行为主体法定。不动产登记是法律赋予登记机构的行政职责,主体资格的适格性是决定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关键前提,如果行政主体为非法定机构或非法定机构的授权委托机构,则即使行政结果是正确的,则行政行为依然认定为违法。非法的行政行为将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二、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通知》对此有规定,“不动产登记档案资料是证明不动产权利归属的重要依据,是依法开展不动产登记和信息查询的基础。各地要按照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政府文件要求,尽快将原各类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等档案资料移交到不动产登记机构。”这个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登记资料由登记行为产生。事实上,登记资料和登记簿都是权属的依据,分别是不动产登记行为中从申请人处收取和登记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和信息,是登记行为产生的结果,它们是登记的依据和最终的成果,登记资料和登记簿紧随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而产生,不能独立创设,而是依附于登记。而且登记资料具有动态性,只有将历史登记资料和增量登记资料结合利用才能体现其真正的效用,否则任何割裂历史与现时资料的行为都将使登记资料的价值荡然无存。二是登记簿和登记资料由登记机构保管。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登记簿和登记资料由登记机构保管。因为不动产登记簿和登记资料所具有的专业性、动态性、完整性等特有属性,这将导致其保管和利用都有专门的规定,由法定的机构予以保管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基于这两点,所以登记簿和登记资料不存在移交问题,它们始终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同时存在,依存于登记机构。

三、经费保障是不动产登记向纵深开展的必要前提

不动产登记工作服务于广大群众,面广量大,服务质量和数据保密性要求都很高,必须有资金保障,因此该《通知》有要求:“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将不动产登记工作相关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切实保障登记窗口设置、存量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登记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经费需要。各级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任务,科学编制不动产登记保障经费预算,落实各项经费需求”。从不动产登记统一过程的已有实践可知,至少在以下三方面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一是窗口设置及日常运行。当前政府部门的服务要既快又好,让百姓办事感觉到方便快捷,则要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较多的窗口。因此国土系统目前推广的“四全”服务是这一服务目标的最好体现。要真正推广“四全”服务,则要在行政区域内设置多个网点,每个网点根据业务量多少要配备一定人员和设备,相对于原来的集中登记,多网点布局的“四全”模式在行政成本开支上要更多,因此,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各网点的正常运行。二是开发系统整合数据。要将原来散落在各单位的房、地、林、草、海洋等不动产归集到一个单位登记,则势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登记系统,可以适用于以上不同客体的各类登记业务,同时,由于统一前各单位存在大量的历史数据,数据之间不匹配现象极为普遍,而要在同一平台运作,则必须要整合历史数据,做到房或林等与土地属性的相互匹配,这是一项保证登记工作开展的基础工作,也是极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保障。三是责任承担赔偿基金。履行职责必然对应相应的责任,登记行为是行政行为,登记错误将会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各地因为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未尽审查责任导致登记错误而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而每天都要从事这么多登记业务,登记出险的概率在所难免,加上不动产价值又如此之大,因此在加大防范风险的同时建立财政赔偿基金非常有必要。

四、注重与诸多相关横向环节的协调与衔接

篇4: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关键词:近代中国,科技译名,统一

中国分类号:N04: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4-0016-07

一引言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近代以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却落伍了。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把西方的先进科技知识翻译到中国来。然而,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如何解决译名统一的问题。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该如何进行?或者说,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要点是什么?近代中国很多人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核心是提供一套标准译名。译名的标准性要靠学术权威性和官方性来保证。所谓学术权威性是指标准译名是由学术界认可的。不管编译者是如何的博学,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保证他所编译的译名是权威的,译名的学术权威性最终需要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而获得。多次参加名词审查会议的俞凤宾指出:“凡一名词,经一人之思考,苦心孤诣而译成者,每不如一团体所商榷而共拟者,少数人所厘订者,每不如多数人所审定者之为愈。”多次参加名词审查会议的王完白也告诉时人:“欲定统一名词,非少数人所能为力,必集合学术团体,经共同之研究,始可推行无阻。”所谓官方性是指译名由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因而,统一译名的实践工作的要点是:(1)专家集体审查译名;(2)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3)推广标准译名。

对统一译名而言,这三点都是必不可少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大家几乎都认识到最后一点的必要性(且大家提出的措施几乎都是刊行标准译名)。但对前面两点必要性的认识,大家却有差异。

二清末的认识

1国人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

清末,国人主要看到了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而忽视了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如1902年,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请于京师大学堂内设译书局,主管译名统一事宜,他说:“中国译书近三十年,如外洋地理名物之类,往往不能审为一定之音,书作一定之字。拟由京师译局定一凡例,列为定表,颁行各省。以后无论何处译出之书即用表中所定名称,以求划一,免淆耳目。”1903年,严复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提出:“法于开译一书时,分译之人另具一册。将一切专名按西国字母秩序开列,先行自拟译名,或沿用前人已译名目(国名、地名,凡外务部文书及《瀛环志略》所旧用者从之)。俟呈总译裁定后,列入《新学名义表》及《人地专名表》等书,备他日汇总,呈请奏准颁行,以期划一。”他所提到的“总译”,系领导人物,负责进退译员、分派任务、督率工作、删润文字等事宜。张百熙和严复当时都是官方人士,在译名统一方面,他们容易想到官方力量。

清末政府从事过少量统一译名的实践工作,但收效甚微。上面所说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于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停办,无任何贡献可言。

同文馆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后,改为译学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内有译学专章,分设英、法、德、日、俄文五科,有如外国语文学系,馆中附设“文典编纂处”,文典编纂处主要工作为编纂字典辞书。除教习有兼编文典之责外,另设有总纂一人,负责主持,分纂二人,负责编辑工作,翻译一人,协理外国文字。据说该机构仅将日本的《新法律词典》译成中文。

1908年,学部审定科编纂了《物理学语汇》和《化学语汇》。

宣统元年(1909)五月初七,学部上奏派严复编定各学科中外名词对照表及各种词典,九月十六又上奏设立编订名词馆,“派严复为该馆总纂,并添派分纂各员,分任其事,由该总纂督率分门编辑”。当时的准补江苏六合县知县孙筠,因为“文章雅赡,邃于西学”,而被调入编订名词馆充任分纂。

据学部呈报的成绩折称:“编订名词馆,自上年奏设以来,于算学一门,已编笔算及几何、代数三项;博物一门,已编生理及草木等项;理化、史学、地学、教育、法政各门,已编物理、化学、历史、舆地及心理、宪法等项。凡已编者,预计本年四月可成;未编者,仍当挨次续办。”编订名词馆的工作进度,可谓快矣,但刊印的译名书(表)并不多见。

上述译名是由政府制定、公布的,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所以,清末政府的译名统一的实践工作是基于通过官方制定、公布来统一译名这一认识的。

2来华传教士先认识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后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

中国明清时期科技书籍的翻译始终沿袭西士口授、国人笔述的合作译书方法,译书最困难之处,在于确切表达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由于参与译事的中国学者几乎都不懂外文且缺乏近代科技教育背景,因此,来华西士在翻译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来华传教士们在科技翻译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他们对科技译名统一工作的关注和所做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远远多于同时代的国人。在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要点方面,起初,来华传教士们认识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他们在统一译名的实践中已经贯彻该项制度。如1891年11月,益智书会里负责专门术语译名统一工作的出版委员会制定了统一译名的工作章程。章程要求出版委员会的委员们分门别类汇集已有的中文译名,编成术语译名表。各表编好后,送各委员传阅审查,各委员标出各自认为合适的译名,最后返回原编表者,由他仔细检查和整理,发现不同意见时,由他请求委员会各位委员投票决定。各表完成后,交书会总编辑,由他按字母顺序,将各表汇集成一个总表,准备作为英汉科技词典出版。

博医会里负责医学名词译名统一工作的名词委员会也实行专家集体审查制度。如在1901年正式举行的首次名词审查会议上,名词委员们经过六周的讨论、商议,审定通过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剂学等名词。他们还将这些名词编印成册,送发博医会的各会员以及对此感兴趣的有关人士,希望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后来,传教士们也认识到了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1905年,由益智书会改名后的教育会,也考虑与中国政府、商务印书馆等合作进行译名统一工作。1908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在统一的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北京教育部,希望能够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但均未达到目的。

三民国早期的认识

1有些人只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有些人则只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

在民国早期的讨论中,有些人依然只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如寓仁、丁以布、林纾等。清政府曾设立名词编订机构(如译书局和

编订名词馆),来编订名词。这样的机构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中止。进人民国后,寓仁、丁以布等认为政府应重新设立名词编订机构。1914年,林纾在为《中华大字典》写的序言中提议:“由政府设局,制新名词,择其醇雅可与外国之名词通者,加以界说,以惠学者。则后来译律、译史、译工艺生植诸书,可以彼此不相龃龉,为益不更溥乎?”林纾(1852—1924)提出这样的观点,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他是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又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任过译员。他用流畅生动的古文翻译了大量欧美小说。

与此相反,有些人则只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如庄年、侯德榜、周铭、白华等。

1912年,庄年在《独立周报》上发表《论统一名词当先组织学社》一文。在文中,他认为欧洲科学名词之所以统一,是因为有种种学社,如“英伦之化学学社(The Chemistry Society)、机器工科学社(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Ingineering);苏格兰之地理学社(The Scotish Geographical Society)等”。所以他提出统一译名需要先组织学社,他提议:“宜设立各种学社,附属于中央学部。搜集文人学士,分门别类,以专科素有心得之人,共相讨论,从事编译,审定名词,规定解说,刊成字典,为译名之标准。如或译名不备以及欠妥,则译界中人,得将理由通告专社。倘得赞同,则可更正之,增刊之。唯不得各逞意见,私造译名。”

1915年侯德榜在《留美学生报》上发表《划一译名刍议》一文,他提议:“须广设专门学会,学医者纠集同志设医学会,学化学者有化学学会,学物理者有物理学会,学数学者学天文者学各种工程者皆然。然后由各该会选定各该科学上所有名称,登诸各该种杂志,颁布全国。则著作编译者,庶有标准,不复至另定歧异名称矣。”

为了加强译名的统一,1916年《科学》发起了名词论坛。周铭是论坛主事人之一,论坛开设之初,他撰写《划一科学名词办法管见》一文,反对不行动或强制统一,认为“划一名词之办法要端有二:立名务求精确,故必征求多数专家之见;选择需统筹全局,故必集成于少数通才之手”。从这两个“要端”出发,他认为统一名词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征集名词;第二步为通过《科学》杂志对征集的名词进行讨论,当者用之,不适者改之;第三步为征集全国科学家开大会公决或仍由报章宣布讨论。

白华当时可能是《时事新报》的编辑,1920年,他撰写发起译名讨论的启事,提醒从事译述的青年学者不要鲁莽从事。“且先来将他所要译的重要名词,公请大家的讨论。讨论定了,一致通过了就是统一了,然后再放心用去。免得西洋一个名词,到了中国成了十几种名词,使读者茫不知所适从。”

2有些人既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也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

民国早期,有些人清醒地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和专家集体审查译名都是必要的,如胡以鲁、沈慕曾、朱自清等。

1914年2月,胡以鲁发表《论译名》一文。他在文中提出,译名“宜由各科专家集为学会,讨论抉择,折衷于国语国文之士;讨论抉择,复由政府审定而颁行之”。

同年6月,中华工程师会会员沈慕曾在《中华工程师会会报》上发表《审定科学名词意见书》一文。他认为:“科学名词苟不及时审定,则翻译无定规,而阅读尤易误会。灌输文明之阻碍,诚莫过于此。……为今之计,本会宜立一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或以理事部组织之,或由会长选派会员组织之。规画既定,似宜呈部立案,更以所译名词呈请教育部审择颁行,以期一致。”

1919年,朱自清在《新中国》上发表《译名》一文,他比胡、沈两人谈得更全面些,他认为统一译名固然要靠译名本身的价值,同时也需要人为的力量,这种人为的力量约有四种——政府审定、学会审定、学者鼓吹的力量、多数意志的选择。他认为这四种力量并行不悖,不可少一种,更不可只有一种。实际上,他说的四种力量可分为两类,第一种即为官方的力量,后三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专家集体的力量。

3有人反对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译名或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来统一译名。

在民国早期,也有人反对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译名或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来统一译名。如容挺公、章士钊、侯德榜。

1914年,容挺公在《甲寅》上发表《致甲寅记者论译名》一文。他指出:“惟政府之力,亦不能过重视之。盖惟人名地名暨乎中小学教科书所采用之名辞,政府始能致力,稍进恐非所及!”容挺公认为政府能致力于统一较简单的译名,如人名地名与中小学教科书上的译名,对于统一较深奥的译名,则恐怕无能为力。容挺公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在文中,容挺公还认为译名“自出世之日始,固已卷入于天演中,将来之适与不适,存与不存,人固无能为,今亦不能测”,“将由进化公理,司其取舍权衡”。这表明他认为统一译名只要约定俗成,不需要专家集体审查和官方的制定、认可或公布。容挺公的这种观点是有失公允的。

在反对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这一点上,章士钊的态度比容挺公更坚决。容挺公还在译名统一中为官方留下了一点点地盘,章士钊却把官方清除得干干净净。1914年,在胡以鲁提出译名宜由学会讨论抉择,并由政府审定而颁行的观点之后,章士钊撰文指出:“此浅近习语,法诚可通。若奥文深义,岂有强迫?愚吐弃‘名学’而取‘逻辑’者也,决不能以政府所颁,号为斯物,而鄙著即盲以从之。且政府亦决无其力,强吾必从。”他认为:“惟置义不论,任取一无混于义之名名之,如科学家之名新元素者然,则只须学者同意于音译一点,科名以立,讼端以绝。道固莫善于此也。”

1915年,侯德榜在《划一译名刍议》一文中,也很坚定地认为:“划一科学名称,乃科学家之事,与政治无涉。”

今天,依然有人认为译名统一工作仅仅靠科学家自己就能做好。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在知识爆炸年代,科技译名层出不穷,要让所有科技专家同意一个译名,非常不易。就算是所有科技专家同意了某个译名,也不能保证科技界之外的人遵照使用这个译名。这就难免产生译名混乱的情形。所以,在科技译名飞快增长的年代,必须由官方主导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并由官方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标准译名被遵照使用。

四1920年后的认识

1920年后,大多数人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也有部分人认识到这种组织应具有官方性质。

把专家集体审查译名和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连接起来的关键一步是成立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是官方译名工作组织,官方译名工作组织却不一定是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比如,清末学部设立的编订名词馆,是官方译名工作组织,但其制订的译名并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这道程序,故不是

科技名词审查组织。

前文说到,1914年,中华工程师会会员沈慕曾在《中华工程师会会报》上发表《审定科学名词意见书》一文,他认为:“(中华工程师会)宜立一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或以理事部组织之,或由会长选派会员组织之。规画既定,似宜呈部立案,更以所译名词呈请教育部审择颁行。”他提出“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应得到官方的立案,“所译名词”应由教育部公布,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虽然他主要针对工程译名,而不是各科译名。

1920年以后,很多讨论者针对各科译名,认识到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

《时事新报》译名讨论的引领者曹仲渊指出译名的统一离不开政府组织科技名词审查组织。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该如何组织,他并没有论述。随后,徐祖心、万良濬、芮逸夫弥补了这一不足。

1920年,徐祖心撰文指出:

“必须各科设一个机关,专论这件事(指统一译名——笔者注),比如研究哲学的,各种科学的,各集合了一个团体,把各种名词分别讨论,通过后即把他辑录下来,一俟完璧后即编成一本各科名词底字典。如是以后翻译,皆以此为准则,这样着手未有不能统一者。同时对于译音一面,也可造出一种新名词,以为准则。”

同年,万良濬同意徐祖心的观点:

“徐君所说统一名词一层,我极表同情。西洋一个名词,无论普通名词或人名地名,一到中国来,就乱七八糟,变成几十个名词,你这样译,我那样译。令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这是很不经济的。所以现在中国的学术团体,极应当设一个名词审查会,拿各种名词详细讨论一下,先从医学化学等入手,定出一种极恰当的名词,然后大家都可以照他们所定的来施用。”

芮逸夫同意万良濬的意见,同时他指出,科技名词审查组织须由教育部组织的专门学者组成:

“组织译名审查会。这一步万良濬君已经说过,不过这件事不是几个人的能力所能组织的。我以为非由教育部组织,即须由专门学者组织不可。因为不如此,不足以昭全国人的信用。”

1931年,张鹏飞则进一步提出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应常设,并就其工作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名词之编审等工作,此种机关,理宜常设。使学术界对于名词,得随时提出意见,加以讨论与整理。每隔三五年开大会一次,将各种名词加以厘订。除开会时遴选专家出席外,并于开会前广征学术界之意见。但名词一经订定后,则在下届厘订以前,当全国适用以期统一。否则由一二人专断,强群众以盲从,将来甲是而乙非,朝行而夕改,其凌乱谬误,未必较不制定时为胜。”

这些人可大致归入两类。第一类为徐祖心、万良濬等,他们只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专家集体性质,而忽略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工作要取得大的成效,还需另外一个条件——官方性质。第二类是曹仲渊、芮逸夫、张鹏飞等,他们既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专家集体性质,也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官方性质。

从文中还可看出,万良濬、芮逸夫两人的观点明显落后于实践。早在1916年,“医学名词审查会”就成立了,1918年改名扩大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都具有准官方性质,算得上是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它们审查通过的一批名词由教育部复审后公布。到了1920年,竟还提议成立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显然是落伍了。这也说明当时的“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影响不是很大。当然,也有不落后的人,他们不仅关注了当时的名词审查工作,还对工作进行了评价,如朱隐青等。

1920年,朱隐青撰文批评“科学名词审查会”代表面狭隘,认为不同专业的名词应由不同专业的团体审查,仅仅由江苏省教育会、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会、中华医学会等医学团体为主组成的“科学名词审查会”审查所有的科学名词,是学术事业上的专制。

1927年左右,张资珙也撰文指出“科学名词审查会”代表面狭隘:

“科学名词审查会之范围,殊有过狭之嫌。审查之名词,亦未免挂一漏万,且多有谬误之处。为今之计,为一劳永逸计,宜多邀团体加入,罗致国内学者,各就其所专长,以学者之态度,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学术前途,庶有望焉。”

秉志则对“科学名词审查会”持宽容的态度,认为:

“科学名词审查会所译名词,虽不尽妥,然此为用中文制造科学名词之起首,要不可少此一举。”

1932年后,由国立编译馆负责科技名词编订和审查工作。该馆这项工作做得较好,编订并组织专家审查了多部名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937年,阙疑生在《科学》上发表《统一科学名词之重要》一文,对此做出了全面的评价。他认为国立编译馆的工作富有成效,但存在下列问题:第一,各名词草案“大抵均重英文名词,而拉丁文及德、法、日文者,往往疏而不备”;第二,“专家审查名词之办法,颇不一致,有先期集会逐词讨论者,有寄阅个别审查者”;第三,“已经公布之审定各名词,是否为全国科学界一致采用,此至堪注意之问题”。

作者还提出了改进办法。关于名词草案的拟订,他认为:“须多搜各国固有文籍,详征博引,事前并可请审查员参加意见。务期英、德、法、日各种语言之名词,一概齐备,以便对照。”关于审查名词的办法,他指出:“一方面固希望被聘请之审查委员,负起责任,勿视此事为官样文章,挂名而不作事。一方面更希望编译馆尽最大努力,统一审查办法,改良审查组织。如能宽筹经费,最好能于寒暑假各方人事不甚忙碌时,择定一清静适宜地点(如庐山,青岛),赁就会场,用尽公私力量,集合各审查员于一堂,费十日半月光阴,专作此事,则较之仅凭数次之匆忙会议,而即决定通过者,其审慎粗疏,当不可同日而语。”关于已经公布的名词的使用问题,他指出:“各名词既由教育部命令正式公布,则必期诸必行。编译馆不妨先作调查,以觇全国工商学各界之是否一律采用。如未采用,可直接命令采用之。又编译馆现有审查全国教科书之特权,更可命令各书店以后编辑教科书或其他参考书时,须一律采用已经审定之各种名词。如此在短期之内,全国各级学校不难一律采用,而无复分歧不统一之弊矣。”

五结论

近代中国在关于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要点的讨论中,1920年以前,在专家集体审查译名和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方面,有的人只看到前者,有的人只看到后者,有的人反对其中之一,有的人两者都反对,有的人两者都看到了,其中还有人看到了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讨论者观点很不一致,必然阻碍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进行。1920年后,大多数人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也有部分人认识到这种组织应具有官方性质。这种情形,虽然表明当时对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官方性质认识不彻底,但还是有利于当时及后世的译名统一实践工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科技译名统一工作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1985年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的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专职机构,其权威性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同类组织都强。

参考文献

[1]俞凤宾,推行医学名词之必要[J],中华医学杂志,1922,8(2):86

[2]王完白,科学名词审查会第六届年会记要[J],中华医学杂志,1920,6(3):160

[3]张百熙,奏请设立译局与分局//黎难秋,等,中国科学翻译史料[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99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第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3—144

[5]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黎难秋,等,中国科学翻译史料[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495

[6]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1):66

[7]本部奏章:奏本部开办编订名词馆并遴派总纂折,学部官报,1909,第29册第105期

[8]附奏调准补江苏六合县知县孙筠充编订名词分纂片,学部官报,1909,第29册第105期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60

篇5:社团章程统一格式通知

为了方便各社团的管理,更好的服

务于各社团,现我院社团联合会做出规定,社团章程格式如下:

(一)总标题字号为三号,加粗。

(二)副标题字号为四号,加粗。

(三)正文为小四。

(四)所有文字均为楷体。

封皮如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XXXX社团

篇6:关于统一社保参保证明格式的函

各有关单位:

我市多个部门在办理各类手续过程中,需要审核验证社保参保证明材料。为此,从2011年4月起,我局将统一向我市各参保人提供一页A4纸格式的社保参保证明,专门作为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验证申请人本人社保参保信息的依据。参保人其他样式的社保清单仅供参保人本人查阅和留存。

参保人本人既可在各社保部门打单窗口申请打印,也可注册登录社保个人网页自行打印。每一份社保参保证明上带有“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社保费缴纳清单证明章”和标识。如果选择使用彩色打印机,则可以显示红色印章。如果使用墨式打印机,则打印的社保参保证明为黑色印章。同时,每份证明均有专属的授权码,审核验证部门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打开“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信息核验平台”(http://e.szsi.gov.cn/siservice/search.jsp),输入申请人个人的社保电脑号和标识的授权码,即可弹出该参保人的社保参保证明页面检验真伪。社保参保证明的授权码有效期为一个月。

如果贵单位在实际操作发现有技术问题,可与我局联系,我局将及时予以解决。

特此函达。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篇7: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一、纸张和页面要求 A4 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 2.5 厘米,左右边距各为 2.5 厘米; 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 20 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 100%,间距:标准)。

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1)封面;(2)目录(要求至少有二个层次,注明页码),(3)论文正文

三、章节目序号 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章节目序号的级序规定如下:

1、1.1、1.1.1、(1)、①

四、封面 采用统一规格,封面题目用三号字、加黑、黑体字;其余用三号字、宋体字,五、撰写格式 报告书撰写格式按“范例要求”,

附件二:(范例)(A4 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 2.5 厘米,左右边距 各为 2.5 厘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机械工程实践报告书

系 专

别: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日(居中)





(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空四格、与正文空一行)

引言(四号黑体)„„„„„„„„„„„„„„„„„„„„„„1 1(空两格)☆☆☆☆,☆☆(四号黑体)…………„„„„…………3
1.1(空一格)☆☆☆,☆☆☆(小四号黑体)„„„„„„„„„„„„„„„3 1.2 ☆☆☆、☆☆☆☆ „„„„„„„„„„„„„„„„„„„„„„„„„4

2

☆☆☆☆☆☆☆☆ „„„„„„„„„„„„„„„„„„„„„6

2.1 ☆☆☆、☆☆,☆ „„„„„„„„„„„„„„„„„„„„„„„„„6 2.1.1☆☆☆☆☆(楷体小四号)„„„„„„„„„„„„„„„„„„„„„„6 2.1.2☆☆☆☆☆☆(楷体小四号)„„„„„„„„„„„„„„„„„„„„„7

5

结论(四号黑体)„„„„„„„„„„„„„„„„„„„„34

谢辞(四号黑体)„„„„„„„„„„„„„„„„„„„„„„35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35 附录(四号黑体)„„„„„„„„„„„„„„„„„„„„„„3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实践报告书



1(空两格)☆☆☆☆☆☆,☆☆☆☆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1.1(空一格)☆☆☆☆☆☆ 1.2 ☆☆☆☆☆☆、☆☆☆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黑体四号)

(黑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

☆☆☆☆☆☆

(黑体四号)
(黑体小四号)(楷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2.1 ☆☆☆☆、☆☆☆☆☆☆,☆☆☆ 2.1.1☆☆☆,☆☆☆☆☆,☆☆☆☆(1)„„ ① „„ „„ „„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

篇8: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进一步统一税制、公平税负,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国务院决定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自2010年12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适用国务院198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和1986年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1985年及1986年以来国务院及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法规、规章、政策同时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

凡与本通知相抵触的各项规定同时废止。

篇9:关于统一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通知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期刊 稿件格式统一 期刊信息共享 作者投稿

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我国共有68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分核心、普通和内部三个级别,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均有ISSN和CN号,其中核心期刊共19种[1],普通期刊20种,内部期刊29种。笔者在粗略查阅公开出版的期刊的投稿须知和稿件格式之后,发现图书情报学期刊对稿件格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无论是稿件格式项目的数量、顺序还是细节要求,甚至就连标点符号、字体字号,彼此都存在着一些差异。期刊稿件格式一般都是各自为政,以我为主,有的期刊对稿件格式的各个项目要求特别严格、特别详细,有的期刊则要求符合贯例即可。笔者认为,各级期刊的稿件格式没有必要以尊崇自己为特色,期刊的内在属性要求其论文编排格式必须规范化[2],应从标准化角度出发,统一规范所有图书情报学期刊的稿件格式要求,以方便学术活动的开展。

1 稿件格式不统一现状枚举

1.1 项目数量不统一

在参考了《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等期刊的论文组成构架的基础上,笔者对一篇论文的完整构架进行了汇总,按顺序应包括:中文题名、副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汉语拼音姓名、英文作者单位信息、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或注释、作者简介、作者联系方式等若干项目。

但是,根据笔者查阅情况来看,没有一种期刊全部包含上述项目,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文章的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项是期刊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缺一不可的[3]。大部分期刊都有自己的稿件格式规范,包含了上述主要项目;有的期刊要求自己规定的项目必须齐全,缺一不可。一般来说,核心期刊的要求详细并且很严格,而有些普通期刊对稿件格式要求不高,可省略部分项目。

1.2 项目顺序不统一

大部分期刊的项目顺序构架如1.1所述,但也有部分期刊的项目局部顺序换位,例如有的把作者项放在中文题名之前,有的把英文题名放在中文题名或文献标识码之后,有的把中文关键词放在中文摘要之前,有的把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放在参考文献之后,等等。

1.3 项目要求不统一

1.3.1 中文题名项(含副题名) 有的期刊对中文题名的字数做限制,不能超过20字,否则加标副题名。

1.3.2 作者项 姓名为两个字的作者有的期刊要求中间空一格,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名字首字下沉;多个作者之间有的期刊要求用分号或逗号隔开,有的则要求用空格隔开。

1.3.3 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项 有的期刊要求标明单位、省份、城市、邮政编码,并用括号括起来,有的期刊不用标明省份;有的期刊要求几项之间用逗号或者空格隔开;有的期刊要求该项要与作者放在同一行上。

1.3.4 中文摘要项 摘要两字有的期刊要求顶格,有的要求空两格;有的期刊要求用括号把摘要两字括上,有的则没有要求;多数期刊对摘要的字数有明确要求,但字数多少却不一致;有的期刊明确要求用第三人称写摘要,独立成为一篇小短文,要反映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对摘要的写作方法提出详细要求;有的期刊要求在摘要的最后注明正文的图表数和参考文献数;有的期刊把摘要项称作“提要”或“文摘”。

1.3.5 中文关键词项 关键词的数量要求不一样;关键词之间有的期刊要求用分号隔开,有的要求用空格隔开;有的期刊要求关键词要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规范进行选取。

1.3.6 中图分类号项 有的期刊要求按《中图分类法》对论文进行精确分类;有的期刊则直接把中图分类号项简称为“分类号”。

1.3.7 文献标识码项 有的期刊要求必须标注出文献标识码,并给出详细参考标准;有的期刊只要求标注中图分类号即可,而对文献标识码没有明确要求。

1.3.8 英文题名项 有的期刊要求必须有该项,有的则可有可无;有的期刊对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写法做出明确规定。

1.3.9 作者汉语拼音姓名项 有的期刊要求按汉语拼音顺序,前两个字的首字母大写;有的期刊要求姓和名之间有空格或加一短横线。

1.3.10 英文作者单位信息项 有的期刊要求该项要与中文一一对应;有的期刊要求把省份去掉,补加China,并要遵照英文的地址标注习惯。

1.3.11 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项 有的期刊要求必须有,并且给出具体的翻译要求;有的期刊则不需要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2];有的期刊要求关键词的首字母要大写;有的要求关键词之间用分号或空格隔开等。

1.3.12 英文分类号项 核心期刊有的要求有,普通期刊则不作明确要求。

1.3.13 正文部分 这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对论文的一、二、三级标题有的期刊要求顶格并独立成段;有的期刊要求把各级标题用横线与正文隔开;对图表、数字公式、量符号以及函数关系式等的位置和写法要求也不尽相同。

1.3.14 参考文献或注释项 有的期刊规定参考文献的最低数量;有的期刊要求标注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并要求在正文中将所参考的信息用上标标注出来;参考文献或注释的序号有的期刊要求加括号;换行时有的期刊要求缩进,有的要求顶格;有的期刊将参考文献项或注释项加上括号并居中;有的期刊要求参考文献要符合最新著录规范要求,并指定详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1.3.15 作者简介项 各期刊对此项要求内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4 标点符号、序号不统一

这种现象在关键词中体现最多。如用于分隔关键词的分号,有的用全角,有的用半角,有的干脆用空格来代替分号,而空格的全角和半角也不一致;摘要项和关键词项(含英文)本身的括号也不一致,括号类型的选用也不统一, “( )”、“[ ]”、“〔 〕”、“【 】”等都有期刊在使用,括号的全角和半角也不统一;有的期刊不用括号,在摘要项和关键词项后直接跟冒号,而冒号的全角和半角也不一致;摘要这两个字本身用不用空格隔开也不一致;参考文献中的各种标点有的是全角状态,有的是半角状态;各类序号的用法不一致,有的用阿拉伯数字,有的用中国数字,等等。

1.5 字体字号、段落格式不统一

上述各个项目本身的字体、字号也不一致,有的要求字体加粗,有的要求比正文小一号,有的要求用黑体字或宋体字,有的要求用正体字或斜体字。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各级标题的字体与字号要求不一致,标题本身顶格还是空两格也不一致;各级标题的段前段后行距大小格式也不一致;正文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要求也都不一致。

此外,期刊对稿件格式审核把关不严格也容易引发稿件格式不一致,这种现象在每类期刊中都存在。有的作者所投稿件与期刊要求的稿件格式不一致,由于编辑把关不精,只注重了稿件的质量而忽略了对稿件格式的审核,没有严格执行本刊格式要求,导致同一期期刊上的论文的稿件格式时常不一致。

2 稿件格式统一的意义

2.1 符合标准化要求和趋势

标准化是现代科学管理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接口技术,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条件。期刊稿件格式也要适应标准化要求,符合时代需要,只有走向规范统一,才易于操作和执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选题方向等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稿件格式则不宜搞特殊化、特色化、个别化,稿件的选择关键是看稿件的内容质量。这就像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一样,不管企业生产什么样的食品,都必须遵守标准所要求的各个条款。同样,期刊稿件格式标准统一,使期刊文章的形式统一,风格统一,组织有序;从检索角度看,每篇论文的各个项目都能被计算机检索到,这样,论文信息的查全率和检准率就会大大提高,也便于期刊与国际接轨。期刊稿件格式应该统一为一个标准,不要让稿件格式的差异分散审稿人的注意力。

2.2 有利于提高稿件质量

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较少,投稿的人又多,论文也多,期刊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稿件。有些初审稿件标准之一就是先看稿件的格式是否符合本刊要求,不符合的就直接退稿,这也极易导致一些论文质量好但格式不规范的稿件被拒,既耽误了编辑的时间和精力,又延长了作者的投稿周期。每年因稿件格式不规范而被拒稿的作者不在少数。有了稿件格式标准作为写作指南,作者在写文章时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论文质量上,对于稿件格式,只需认真对照调整即可,这将极大提高论文格式的合格率,提高论文稿件的质量。

2.3 方便作者写稿投稿

除了稿件质量、选题、研究方向等因素外,稿件的格式也是期刊编辑的审稿重点之一。当作者的稿件在某种期刊未被采用,改投另一种期刊时,则需要根据所投期刊的稿件格式要求重新进行梳理和调整,这对作者来说是比较麻烦的,有时还极易遗漏项目,导致格式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有了统一标准的期刊稿件格式,作者只需对稿件格式调整一遍,即使被某期刊退稿,也不必再为另投他刊而重新在格式上花费大量时间。

2.4 减轻编辑审稿负担

对期刊而言,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却相当大,每个月有数百篇论文要审稿,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图书情报学期刊的编辑、主编及评委们都是业内的专家,他们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了统一的稿件标准格式,专家们可以从烦琐的格式审核工作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审核文章的质量,不用再为杂乱无章的稿件格式劳心费神,从而极大地提高审稿工作效率,同时促进期刊质量的提升。

对于重投论文,期刊的编辑需要对该论文进行一次全方位审稿,而对这篇稿件来说,已经被审过了两次或者多次了。除了审稿者个人观点差异外,稿件本身的质量等信息都摆在那里,各个期刊没有必要对同一稿件进行多次重复审核,完全可以凭借电脑网络来实现稿件信息的共建与共享。一般期刊都是采用三审制,即编辑初审,副主编再审,主编终审,个别专业性强的稿件则需要聘请专家编委来进行评审。对重新投的稿件可以参考上一期刊所给出的审稿意见,再进行同级别审核,以确定论文是否适用,然后再按步骤继续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作者而言,缩短论文在所投期刊的周转时间,特别是对实效性要求很强的论文更是如此;对期刊来讲,省时省力,减轻编辑们的初审工作量,缩短审稿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2.5 为组建期刊联盟夯实基础

借稿件格式统一的时机,各级期刊应适时地组成图书情报学期刊联盟,加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出、推崇精品。要制定联盟章程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定各级别期刊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召开年会;要把目光放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上,既要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知名学者、品牌期刊和前沿理论,又要把稳国际图书情报学发展的脉搏;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要制定出详细方案;要有步骤、有组织、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敏锐洞察力和专业前瞻思维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在他们传帮带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稳定的图书情报学人才梯队,走接力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借用毛泽东军事理论中的一句话,“化零为整,集中优势兵力”,期刊联盟要集中各刊优势,整合资源,结束期刊间各自为战、不相往来的局面,把分散在各处的力量集结起来,重新划定功能,避免内耗,减少重复和浪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地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事业的发展。各级图书情报学期刊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发展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就必须要联合起来,既要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又要有明确的分工,要充分认清我国图书情报学与世界图书情报学的差距,只有联合,才有缩小差距的可能,只要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相信国际图书情报界应该会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投入,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联盟的建立,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事业的发展。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除了一如既往地支持核心期刊外,也应该适当地提携一下普通期刊和内部期刊,关注其发展状况,尽量缩短不同级别期刊之间的差距,促进各级图书情报学期刊共同发展。

3 稿件格式统一的操作执行

3.1 确定牵头机构

对图书情报学期刊的稿件格式标准进行统一既是时代需求,也是行为约束,既是学术规范,也是理念更新,是有意义的实践,有百利而无一弊。稿件格式标准统一的调整和操作实施不是很复杂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牵头的机构或组织。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一样,期刊稿件格式规范也应该有个牵头者,统一指挥,统一号令。笔者认为,从历史赋予的使命高度看,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持期刊稿件格式标准统一工作比较合适。根据《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2009年9月27日经民政部核准生效)第2章第10条规定,中国图书馆学会“……参与图书馆业务活动中的相关标准、规范和准则等的制定……”,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图书情报行业的社会组织,在业务上负责指导和引导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其学会工作,而图书情报学期刊一般是由各级图书馆及学会、高等院校、专业情报信息机构主办的,在管理上层次分明,只要思想认识统一,由上至下贯彻执行相对容易。稿件格式统一之事及早操作为好,旨在把握期刊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2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稿件格式统一规范,不是某一个期刊的内部事情,而是事关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未来,是提高图书情报学期刊质量、提升图书情报学研究水平的大事,要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要在业界产生共鸣。各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组织、各有关图书馆及学会特别是各大期刊,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行动起来。牵头机构或组织要组织专家学者认真讨论,充分酝酿稿件格式的组成部分,细化要求,规定必要构件和可选构件,由期刊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大到格式项目的数量和顺序,小到一个空格的全角半角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既要重视论文的内容又要重视论文的形式,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质量是创建精品期刊的基础和根本[4]。

3.3 稿件格式标准,要向国际化看齐

统一的稿件格式标准出台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推行,向作者宣传,向读者宣传,各图书情报学期刊要及时更新稿件格式模板,并按照新的稿件格式要求评审论文。稿件格式标准要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持久性、包容性、通用性;要思考周全,编制细密,涵盖面广,操作便捷;要符合国家标准,并向国际标准靠拢,与国际规范接轨[5];要符合网络检索要求,检索功能趋于国际化,以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提高,并逐渐向国际化迈进。

4 各期刊的义务与权利

4.1 舍小我、顾大我的大局观

各级图书情报学期刊要打破壁垒,去除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条条框框,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接受标准化的现实;应该充分意识到稿件格式统一的历史意义,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无论核心期刊、普通期刊还是内部期刊都要有大局观。中国图书情报学事业的发展是与各级期刊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稿件格式的统一是各级期刊为中国图书情报未来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是各级期刊应尽的共同义务。图书情报学期刊应成为标准化的表率,走在时代的前列。

4.2 从作者角度出发,多为作者着想

我们说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那么也可以说图书情报学期刊的服务宗旨应该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是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服务的。作者的鼎力支持是期刊稿源不断的唯一保障。期刊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狼和羊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作者就是期刊的上帝,要创建和谐发展的期刊与作者关系。可以说是期刊与作者联手,共同推进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期刊间应加强协作,对质量好、不能采用的稿件,可实行推荐制。根据稿件研究方向向兄弟期刊推荐,并将本刊的评审意见一并转附;对不能刊用的稿件要本着对作者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给出中肯的评审意见和修改建议,及时回复,节省作者再投稿时间;期刊要转变观念,利用网络进行投稿、审稿,既方便快捷,又符合低碳节能减排要求,减少资源浪费,对期刊和作者两方面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4.3 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如今的互联网络非常发达,通过网络加强期刊之间的彼此联系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要充分利用并分享网络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便利,把期刊融入到网络大潮当中。据统计,电子邮件投稿方式为多数期刊所采用,部分期刊还建立了在线投稿系统,但仍有部分期刊不接受电子投稿方式,也没有投稿网站,仍然采用邮寄信件的投稿方式[6]。应加快普及期刊审稿的网络办公,全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应建立统一的网络投稿审稿系统,从审稿环节、审稿体系等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节省编辑的初审和复审时间,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回复时间[7]。期刊的大量稿件可能属于重投稿件,利用网络信息共享,对重投稿件可以参考其他期刊曾经评审过的意见,而不必对稿件进行全审,这将大大减轻审稿工作的劳动量,提升工作效率。对图书情报期刊来说,网络改变了期刊与作者的时空关系,由点线关系发展成为平面关系和立体关系,拉近了期刊与作者、期刊与期刊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不再遥远而触不可及。

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是期刊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3],而通过网络加强期刊间的信息共享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问题。既可以监督作者此类不端行为,又能减少期刊版面资源的浪费。可以在统一的投稿系统中,设置类似查重功能,在作者进行网上投稿时,系统可按本刊要求自动计算出该稿审稿时限,期刊编辑可被授权更改时限的长短。在被退稿之前,在该时限内再向别的期刊投稿则不被系统允许;在被退稿之后,再向其他期刊投稿时,系统将该稿件的历史评审意见逐一显示出来,供新投期刊的编辑参考。关于稿件的评审意见也应该规定详细的指标要求,便于各期刊编辑操作和执行,也便于对照参考。

4.4 在稿件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保有期刊内在的特色是无可非议的,但应该以稿件格式统一为前提,创立自己的品牌[5],突出自己的重点特色栏目,形成特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彰显期刊的个性特点,走自己的精细办刊道路,使得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在格式统一要求下既主题鲜明,又各具特色[1]。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5 结 语

稿件格式是期刊必须有的形式要求,但却没有必要不拘一格,各自为政。图书情报学期刊稿件格式有统一之必要,有统一之需求,有统一之大势:第一,稿件格式的统一规范是作者写作时应尽到的义务,也是编辑审稿时应履行的职责;第二,除了方便作者投稿、编辑审稿之外,稿件格式统一将大大促进期刊之间、作者与期刊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稿件格式统一对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逐步走向世界先进行列,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杰,赵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研究分析.图书馆学刊,2010(4):106-108.

[2] 孔德超.提高图书情报学期刊办刊质量的思考.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121-122.

[3] 纪辰,陈子玲.13种图书情报学及相关期刊稿约内容调查与探讨.科学中国人,2007(5):108-109.

[4] 杨慧漪.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要走精品之路.图书馆杂志,2003(4):36-37.

[5] 赵培云.ISI收录期刊原则与中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国际化策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16-21.

[6] 付跃安.中文图书情报学期刊多指标比较研究.情报杂志,2010(1):59-63,5.

[7] 曹捷.论中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在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情报杂志,2002(12):91-92.

篇10:公司关于统一着工装的通知

盛联国际发〔2013〕第003号 签发人:

关于统一着工装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公司自2013年4月13日起全面加强全体员工着装规范管理,公司各部门全体人员每周上班时间、外出办事、参加各种活动、培训、会议等,必须统一着工装,佩戴胸卡。试用期员工须自行准备与公司标准工装颜色相近服装。

具体规定详见附件:

盛联家具城员工统一着工装管理办法(试行)望全体员工积极配合,自觉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盛联家具城办公室

二0一三年四月十三日

盛联家具城工作人员 统一着工装管理办法(试行)

为树立和保持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实现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着工装体现的是员工本人仪容、仪表,反映个人的素养,同时还体现着公司形象,传递着优秀的服务理念和浓厚的企业文化内涵。为此,员工应按本办法的要求着工装。

二、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人员。

三、着装管理。

㈠、上岗时,必须着统一工装,佩戴胸卡,下班后办理公务时,必须着工装,佩戴胸卡。

㈡、公司有统一活动时,各部门必须按办公室通知的着装要求着装。

㈢、外出参与活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洽谈业务三人以上(含三人)须着工装出席。

㈣、着装时必须扣好衣扣,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㈤、着夏装时,男同志西裤、白衬衫或白半袖衬衫(白色),衬衫下摆必须扎在裤腰内,脚穿深色皮鞋。女同志套裙,脚穿深色皮鞋。

㈥、着春秋装时,男同志白衬衣(白色),外穿工装。天冷时,白衬衣外可加穿羊毛衫。女同志白衬衣,外穿工装。天冷时,可加穿羊毛衫。

(七)、胸卡佩戴必须按照公司规定佩戴于左前胸,须正面朝前可供识别。不得将胸卡揣在衣兜内或用手把持,不得用绳带等方式将胸卡挂在脖子上,不得转借他人,否则一经发现按未佩戴胸卡处理。

(八)、女同志怀孕期间,可以不着工装。

(九)、着装必须得体、大方、整齐、清洁,不得穿着破损或不整洁的工装上岗。

(十)、稽核部负责日常着装的监督检查,并会同财务部对不按规定着装的人员,进行以下处罚:上岗不着工装或未佩戴胸卡,第一次罚款20元,第二次罚款50元,并予以通报批评,第三次加倍处罚。其他不按规定着装的行为,比照上述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四、新员工入职,试用期满后,方可配备工装,如有特殊情况需在试用期间着工装的,工装的使用期限从试用期满之日算起。

五、工装折旧

1、工装的折旧定为两年,两年后将不再计折旧。

2、如员工因个人原因工作未满一年离职,按80%扣除服装折旧,(未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工作服归个人所有。

3、如员工因工作能力有限被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者,按60%交纳服装折旧,工装归个人所有(不包括因违反公司制度而被开除者)。

4、试用期员工配备工装的,试用期人员因个人原因离职,按服装价值全额交纳。因公司内部调整或试用人员工作能力有限被公司解雇者,将从其工资中扣除80%的服装折旧,工装归个人所有。

六、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盛联家具城办公室

上一篇: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邀请函下一篇:班子不担当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