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2024-05-06

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精选14篇)

篇1: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语。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词语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个美丽、幸福的小姑娘,快乐地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她的脚步到祖国各地领略春的美景,你们高兴吗?(高兴)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思考,作者把春天比作什么,她都走过了祖国的哪些地方?可以一边听,一边圈画。

这么美的诗文,你们想读吗?读书要做到哪三到呢?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 正确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看看哪些生字还不认识,想办法记住,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 这首诗歌共有几节,标出每小节的序号。

(3) 这篇课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样?

(4)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检查识字情况。(襄、嚷、壤)(蓝、篮)(漾)

3、检查读文情况。

三、交流收获,质疑问难。

(1)读懂了哪些词句?

(2)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3)哪句话怎样读?

(4)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5)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想一想这一节和后文是什么关系?

小结:作者正是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天的美丽。这一小节在全文中非常重要,它是总起了全文,后面的五节诗都是围绕小姑娘的脚步来写的。那么谁愿意带着快乐、高兴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呢?

四、品读诗文,想象意境。

1、春姑娘都去哪儿了?

是啊,春姑娘带我们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走过草原,走过山冈,走过村庄,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先跟随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2、学习第二小节。

(1) 读文

(2) 找变化。

(3) 学习生字(襄、嚷、壤)

(4) 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节给我们展现的是田野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大声读出自己的感受吧。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 学习生字(蓝、篮)

是啊,河流也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听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品一品它那高兴的心情。

春姑娘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还来到了哪里?(草原、山冈、村庄)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歌的第4、5、6节,把你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谈一谈春姑娘的到来给那里带来的变化。

4、自学4-6小节。

学习方法:读文,找变化,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学习小组展开研讨。

全班汇报。

5、跟着春天去了这么多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找生读2-6节,想象诗的意境。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你的眼前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春天的感受吗?

6、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对祖国的赞美,齐读最后一个小节。

师:这一小节在全诗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所以这首诗歌的结构是总——分——总。(板书)

五、回归全文,体会情感。

想想作者通过诗歌,想向我们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情呢?

春天是每年都要来到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春天,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的春天”呢?

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融入到朗读中,再来读读这首诗歌。

六、拓展练笔,读写结合。

1、春姑娘还会给祖国的哪些地方带来变化?(街道、小院……)

2、你也试着像作者那样,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

3、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4、师小结:祖国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微风细雨,蓝天阳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生机,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生字,指导写字,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文中复习生字。

二、指导书写。

请学生说说哪些字难写,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

三、总结本课写法。

1、结构方式。

2、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3、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四、欣赏积累。

寻找春天,

来到河边,

又泛起细小的波浪,

在与小鱼儿一同玩耍。

寻找春天,

来到山上,

又是一片桃红柳绿,

在与风儿一同欣赏,

寻找春天,

来到郊外,

又是一棵棵树吐着新芽,

在与泥土一同说着悄悄话。

寻找春天,

寻找不变的青春,

寻找你我共有的年华,

一同分享春的美丽与温暖!

五、围绕春天这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祖国的春天

田野

河流

草原 美丽

山冈

村庄

篇2: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认识7个字,学写6个字。并能积累语言,选择喜欢的词说话。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使学生了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祖国真大。 教学难点: 借助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是本课的难点。

教 法:诵读法

学 法:比较法 欣赏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扣题探读,找准入口

1、出示中国各地美景图。

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2课《我们的祖国真大》。板书课题,重点讲解“真”,表达骄傲的心情。齐读。

二、初读感知,提炼主旨

1.自读诗歌。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一人一句合作读。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选一小组汇报读。

3.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用生字卡片反复读,要用字组词,选词说话。重点教学:鲜、飘、候 滑雪、游泳

三、研读理解,深情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读。

2.学生自由读。读后讨论:你认为祖国有多大?你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1)我们习惯把祖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同学们也分成两部分,坐在南边的读“南方”这一部分,坐在北边的读“北方”这一部分,我们比比哪组读得好。练习读。 分南北两个组比赛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2)黑龙江属于哪方呢?“北方”先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看书中图),领另一组读。 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呢?说各自好的地方

4.齐读第三句话,骄傲的心情 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车才到。”“我和妈妈去——,坐了好久飞机才到。以此说明中国之大。(多媒体课件)

四.精读内化,品味赏析

1.对比:我们的祖国和别的国家比大小。介绍拿来的照片。

2.带着自豪之情朗读诗歌。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搜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进行展示。

2.小练笔:仿写句子。

六.达标测评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七.作业

1.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2.预习快乐读书屋一《家》。

八.板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 飘雪花

南方 开鲜花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篇3: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由于现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农村出现了“空巢”的现象, 只有“三八”“九九”“六一”留守家园, 凡是农村的青壮年都纷纷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打工赚钱, 孩子们跟在爷爷、奶奶身边, 就像一群没人放养的牛群。

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 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 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而农村的教学完全具备这种影片的潜质。它所需要的就是一位合格的教师。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像马修老师一样人人敬爱、怀念的优秀教师呢?

首先,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真正把孩子的成长而非教学成绩放在首位。在影片当中, 马修老师是唯一一位敢和学校作对的老师。如果有孩子犯了错误, 全校师生立即集合, 如果在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 所有孩子都要被关禁闭, 而且取消所有娱乐活动, 禁止任何外来探访, 直到找出肇事者为止……而孩子们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才能接受探访。而马修却用自己的行动无言地对抗着学校不合理的规则。作为小学教师也该如此。一方面, 学校要求教学质量, 而所谓的教学质量就是孩子们的好成绩。教师们为了获得优异成绩和荣誉称号, 需要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 补课不说, 还打骂孩子。孩子们对教师又惊又怕, 而高年级的孩子因为已经开始走进青春期, 已经有了反抗意识, 纷纷结伴在背后咒骂老师, 甚至学习流氓行为, 私底下殴打老师。而马修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予孩子们关心和爱护, 在孩子们编歌词取笑他时, 他没有惩罚学生, 而是纠正孩子的音准;在孩子们随意抛马修的皮包而被校长发现时马修用善意的谎言让孩子们免受惩罚;在莫杭治在黑板上画马修的肖像愚弄他时, 马修没有用“行动——反应”原则惩罚他, 而是用漫画式的手法画了莫杭治的肖像, 一笑了之。他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对抗着“行动——反应”原则。

包容、理解和呵护是叛逆最好的解药。孩子终究是孩子, 邪恶面具下隐藏的依旧是内心的柔软天真。

其次, 教师应该多接触学生, 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影片以莫杭治的成功结束。莫杭治是一个长相甜美, 音质很好的孤僻的单亲孩子。当马修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喜欢唱歌时, 他组织了合唱团, 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 他让每个孩子都有用武之地, 甚至是幼小的佩皮诺, 他都让他当指挥助理;还有五音不全的郭邦, 他突发奇想, 让他当乐谱架……马修用音乐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他用音乐开启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他发现了音乐奇才莫杭治, 他尽自己的力量去培养、发掘莫杭治的才能, 他给他开小灶, 他让他唱独唱, 他给他创造去音乐学校的机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也应该尽量挖掘孩子身上的某些天赋, 比如诗歌朗诵、表演等。对于有天分的孩子, 语文教师应消除孩子们的心理障碍, 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上让他们进行诗歌朗读, 课下单独培养, 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优势, 做到公平、不偏袒。比如在六一儿童节上, 让孩子们自编话剧, 自导自演, 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 教师应该研究儿童心理, 教孩子爱学的知识。孩子们正处于青春烂漫的年纪,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 这也是他们最无忧无虑、最贪玩的时候, 一个个像脱缰的野马。教师要顺应其生长的规律, 让他们在玩耍的时候,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强求孩子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犹如拔苗助长, 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 教师就要让孩子玩, 使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比如教孩子们唱歌, 带孩子们春游、写生, 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同时, 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语文教师应该像语文学科一样, 综合、全面。教师平时应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 比如学习画画, 学唱儿童歌曲, 多看动画片, 关注孩子们关注的, 思考孩子们思考的, 尽量和孩子们走近, 甚至走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一名农村语文教师, 教师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因为孩子们的父母, 有一方或者双方在外打工, 他们缺少父爱和母爱, 对孩子们的依赖就相对较多一些, 与自己父母隔膜就多一些。这时候, 教师不仅平常要关注孩子们的生活, 还要在教授语文课的时候,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比如在讲诗歌《静夜思》《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 启发孩子想象父母在异地他乡想念自己的幸福和无奈, 告诉孩子们妈妈就像小蝌蚪的妈妈一样, 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生活, 才会离开他们。

语文教师就应该像马修老师一样, 有师者风范, 不一定会像马修老师一样成名, 却要争取做马修一样无私的好教师。

摘要:《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 通过对马修教师的人生经历进行回忆, 讲述了一位伟大教师的教学生涯, 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界一次提醒, 犹如雨后春雷, 给我们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实践, 提供了一些有利的借鉴和建议, 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教学具有间接的启示性意义。

篇4:迎接小学语文个性作文的春天

一、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修改过多,持过多否定态度,不仅无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给予成功能导出更大的成功。过多否定,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抑制创造潜力,或者对教师的修改产生误解甚至反感。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他都会欢欣鼓舞,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励”,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婉转地指出,使“忠言”也能“顺耳”。如“言之无物,语言罗嗦”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细致些,再具体些,就会更加充实、动人。如果从中能多挤些水分,语言就更简洁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便于修改。总之,教师的作文评语要动真情、有魅力、富有创造性。而要写出不是程式化、具有个性特色的作文评语,除了教师要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之外,关键是教师要谙熟学生的心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使自己对学生、对学生的习作有着真诚的爱。

二、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学校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三、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新课标下,评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自改自评、小组评改、集体评改相结合。自评自改是在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目标,牢牢掌握评改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成功评价与自我调整。先对自己的作文可取之处进行自我成功评价,并推荐自己作文中自认为写得成功的地方,供同学学习、欣赏,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也可以。这样,无论作文能力如何的学生,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推出,自认为可取之处。即得到同学肯定和赏识,又学到了别人许多长处,受到启迪的同时,便不知不觉地走出了“不会”作文的低谷,满怀信心地向成功迈进。因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佳途径之一。小学生大多对自己充满信心,具有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时刻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以人为本,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经常性的正面评价,是学生感受愉悦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环节。在自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出公认的写得好的作文,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供人欣赏,全体学生用总目标、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对这些作文进行成功评价,大家都来赏识好作文成功之处在哪里?领悟好的表达效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篇5: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祖国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祖国的意思和我们祖国的名称吗?

2.介绍:(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3.板书课题:《我爱祖国》

二、指导看图。

出示幻灯片:说说图上画的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画着老师和小学生。老师带着小学生在参观万里长城。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四、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都爱什么?为什么爱?

2.班内交流:(可以打乱顺序说,知道什么说什么。)

提示: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标志。

白鸽是和平的象征。爱白鸽就是热爱和平,愿天下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爱红领巾就要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齐读最后两行,说说我为什么最爱祖国?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

(3)播放介绍祖国自然风光和伟大成就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朗读本课时,要先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和停顿。在理解句子意思之后再练习读出热爱祖国的感情。例如: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祖国不仅要读重音,速度还要放慢些,要一字一字地读清楚,但不能断开。

要读出热爱祖国的感情。

六、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七、欣赏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l)出示生词卡片,指读。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自由读课后的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重点指导:

爱:下面是友,不是发。

领;左右两部分都是学生没学过的,可先教页字旁,用书空方法记忆;左边的令要与会区别。

巾:要与中区别字形。

要:上边的,要与西区别,第五笔是坚,不是坚弯。

最:用熟字分析字形,上面是扁日,左下是耳,第一横要长一些,右下是又。

朵: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3)指导书写。

爱、领、最三个字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不要写成几。

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三、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歌颂祖国的儿歌,召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会。还可以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出一期《伟大的祖国》壁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我爱祖国》是首诗歌。全诗围绕爱,倾吐了少年儿童的心声。教学时,从揭示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祖国的意思。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5个词语。认识旗、鸽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祖国的意思和我们祖国的名称吗?

2.介绍:(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3.板书课题:《我爱祖国》

二、指导看图。

出示幻灯片:说说图上画的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画着老师和小学生。老师带着小学生在参观万里长城。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四、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都爱什么?为什么爱?

2.班内交流:(可以打乱顺序说,知道什么说什么。)

提示: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标志。

白鸽是和平的象征。爱白鸽就是热爱和平,愿天下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爱红领巾就要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齐读最后两行,说说我为什么最爱祖国?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

(3)播放介绍祖国自然风光和伟大成就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朗读本课时,要先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和停顿。在理解句子意思之后再练习读出热爱祖国的感情。例如: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祖国不仅要读重音,速度还要放慢些,要一字一字地读清楚,但不能断开。

要读出热爱祖国的感情。

六、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七、欣赏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l)出示生词卡片,指读。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自由读课后的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重点指导:

爱:下面是友,不是发。

领;左右两部分都是学生没学过的,可先教页字旁,用书空方法记忆;左边的令要与会区别。

巾:要与中区别字形。

要:上边的,要与西区别,第五笔是坚,不是坚弯。

最:用熟字分析字形,上面是扁日,左下是耳,第一横要长一些,右下是又。

朵: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3)指导书写。

爱、领、最三个字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不要写成几。

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三、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歌颂祖国的儿歌,召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会。还可以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出一期《伟大的祖国》壁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我爱祖国》是首诗歌。全诗围绕爱,倾吐了少年儿童的心声。教学时,从揭示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祖国的意思。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的字形比较复杂。

课前准备

1.万里长城和五星红旗投影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7《我爱祖国》,齐读课题,出示地图。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谁能说出我们祖国的全称。

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所以她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是世界上大国之一。

二、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最的声母是平舌音,领的韵母是后鼻音,巾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出示第1分句我爱万里长城,我爱小河。

提问引读:谁爱万里长城?(我爱万里长城)谁爱小河?(我爱小河)

2.出示万里长城投影片。

教师简单介绍万里长城(长城全长约6700公里,从建成到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请游览过长城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谁能说说为什么爱万里长城,又为什么爱小河。(长城闻名世界,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雄伟的建筑,中国人真了不起,小河两岸种了许多庄稼,河里养了鱼,有了小河,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有感情地朗读第1分句。

4.轻声朗读下面的3个分句,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为什么爱五星红旗、白鸽、红的花朵、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

(1)出示五星红旗投影片,启发学生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和从电视上看到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时,运动场上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祖国,爱五星红旗,就是热爱伟大的祖国。)

白鸽又叫和平鸽,爱白鸽就是热爱伟大的祖国。

(2)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爱红领巾就要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3)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我们,同学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我们不仅要爱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还要爱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帮助我们的人。

5.齐读最后两行。提问:我为什么最爱祖国?

6.听课文录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五、指名背诵

1.出示生词卡片:万里长城、小河、五星红旗、白鸽、红领巾、花朵、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祖国。(按顺序挂在黑板上)齐读、指名读。

2.根据黑板上的词语,学生轻声试背课文。

3.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分析以下生字的字形。

爱:下面是友,不是发。

领:用书写方法记忆页字旁,左面是令,不能丢一点。

巾:要与中区别字形。

要:上面与西不同。

最:用熟字分析字形,上面是扁日,左下是耳,第一横要长一些,右下是又。

2.指导写字。

课后练习第2题,先读生字、描写生字,再对照范字临写。注意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爱、领、最三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些。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先小声拼读音节,再写出词语。这6个词是:祖国、花朵、红领巾、老师、同学、万里长城。

2.课后练习第4题。

(1)轻声读例句,齐读、个别读。

(2)提问:启发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谁最喜欢踢足球?(可填我,我们或小明等。)什么最怎么样?那座楼房最高。这个西瓜最甜。)谁最怎么样?(京京学习最用功老师最关心我们。)

四、布置课外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歌曲,准备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演唱会。

2.搜集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照片,准备出一期《伟大的祖国》壁报

探究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歌曲,准备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演唱会。

篇6: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六年制第三册第六课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悟读、表演、看录像,让学生领略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海洋、森林、草原等图片。

2.录音机、配乐磁带。

3.有关祖国山水的课件。

4.水彩笔、纤画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2.找出写田野、高山、绿水的话,3.想想田野、高山、绿水分别有什么特点,4.在文中各找出一个字概括。(板书:大、高、宽)

5.指 名7.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

8.比较理解。

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田野大、山高、水面宽呢?请你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投影:

田野大 田野大得望不到边。

山高 山高得望不到顶。

水面宽 水面宽得望不到岸。

练习:

a.马路长。

b.老奶奶高兴。

9. 指10. 导感情朗读(出示课文3句话)

a.指b.名c.读,d.评议

e.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下面,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用动作表演照片内容,请你猜猜是哪张照片。想一猜就对的有什么好办法?对,读懂课文是关键。

自由朗读,提出不懂之处。

游戏。(师表演,? 生猜)

学生试着表演,表现田野、高山、绿水的美。

自己试------指名表演------师引读,生表演

四、深化课文,拓展延伸

五、在音乐声中观看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出示课件)

六、回归整体,品读课文

是呀,祖国的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的山山水水美如画,让我们为拥有这样美丽的祖国而自豪吧,让我们怀着对祖国的喜爱之情,来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七.展开想象,自由作画

篇7: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

2. 能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情感的不同。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 能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新四军伤病员保卫祖国河山、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的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第一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说说你脑中的画面,阳澄湖--湖名。位于江苏省南部常熟市与苏州市之间。以盛产大闸蟹而闻名。

把你这种感受读出来

二、这么锦绣的江南鱼米乡,是谁创造的?

你爱着祖国的好山河吗?日本人也一样看中,1931年7月7日,进犯我中华,你都知道那些事例?(看网络资料)

三、此时你最想说什么?指导朗读: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变换一下,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不容日寇程兴狂!

四、你们谁看过京剧沙家浜? 补充资料

时代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京剧《沙家浜》讲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沙家浜是一个江南的集镇,这一带是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18个伤病员。

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由党的秘密工作者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的群众家中养伤。他们和群众生活、战斗在一起,军民之间结下了鱼水深情。

日寇疯狂扫荡。反动武装“忠义救”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和日寇相勾结,秉承日寇黑田意旨,千方百计搜捕我伤病员。指导员郭建光率领伤病员转移到芦苇荡里隐蔽,在消息隔绝、粮缺药尽的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分析敌情、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力争主动,屹立如暴风雨里的青松。

阿庆嫂以开茶馆为掩护,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胡、刁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紧张复杂的斗争。她在党的领导下,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冲破险阻,终于使18个伤病员安全撤出芦苇荡,转移到红石村。

我伤病员脱险后,胡、刁非常恼火,他们当着阿庆嫂的面拷问沙奶奶等革命群众,企图破坏沙家浜的党组织。阿庆嫂和沙奶奶互相掩护,沙奶奶痛骂了敌人,阿庆嫂并乘机了解了敌兵司令部的虚实。

新四军某部主力回兵东进,已经痊愈归队的战士,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成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胡传魁和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课文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二场《转移》,是新四军的18个伤病员转移到芦苇荡之前指导员郭建光的唱段。

五、理解扫荡

反“扫荡”――指中国领导的抗日军民反击日本侵略军对革命根据地的武装侵犯。日本侵略军把他们对革命根据地的进犯称为扫荡,所以我们使用这个词时,加上了引号。

六、这些伤员心理想的是什么?

理解:军民准备反“扫荡”,何日里奋臂挥刀斩豺狼?为的是早早会前方!并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七、小结:

在战争年代,中华儿女同日寇英勇奋斗,电视剧《亮剑》《小兵张嘎》《火烧圆明园》《南京》……你还知道哪些?最后终于取得抗战的胜利,在这没有硝烟的今天,日本不承认他们侵略中华的历史,日本首相还参拜靖国神社,作为中国儿女你们会怎样做?

八、作业:

搜集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件,写出你的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相关资料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歌词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

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岂容日寇逞凶狂,

战斗负伤离战场,

养伤来在沙家浜,

半月来思念战友与,

也不知转移在何方,

军民们准备反“扫荡”,

何日里奋臂挥刀斩豺狼,

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

篇8: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可以怎么教?在认真拜读了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语文团队《猴王出世》的教学设计后,从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角度,对其试作评析。

值得赞赏之处

1.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猴王出世》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耳熟能详,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十分熟悉,但真正读过小说的并不多,对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这本书的成书经过更是知之甚少。

教者来自一线,对学生的学情比较了解,因而花费了较多的心思制作了专题学习网站。网站有作者生平、故事人物、名家点评、精彩故事、互动学习、视频欣赏等子栏目,大量的信息既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为后面的课堂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准备。

2. 多媒体的引入,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读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教者通过“起——趣入网站触经典;承——阅读提示理脉络;转——细品语言悟形象;合——互联网上说悟空”四步逐步展开教学过程,教学扎实有序。《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词语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教者有意识地在网站上开辟了“词语注释”这一栏目,栏目内的内容都是课文中没有但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的字词注释,学生在学习时借助注释来读通句子,理解文本内容,消除了对阅读文本的畏惧心理,增强了阅读经典名著的信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

3. 课后的拓展延伸,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后续学习

教学《猴王出世》这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检验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学生有没有对整本书产生兴趣,有没有读完整本书的欲望。22号团队的教学设计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例如,专题学习网站中设置的“精彩故事”一栏让学生一窥《西游记》原著的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读完整本《西游记》的欲望。

需要商榷之处

1.知识性的错误亟待改正

词语注释“芝”的解释条目语言混乱,错误明显。网站上显示:“芝”、“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芝芝之室”、“芝芝玉树”。

错误分析:上述文字明显参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可由于课件制作者在此出现的马虎和错误的理解,造成了错误的解释。正确的解释应为:“芝”、“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芝兰之室”、“芝兰玉树”。

2.语文课还是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教者原有设计为:①抓词语悟石猴神奇;②进网站观动画片段。由原先的观看图片,改为观看视频,是因为视频更有视觉冲击力,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石猴出世的神奇。③品手法感语言精妙。④写批注悟人物形象(板书:神奇自由顽劣)。

剖析一下教者的设计,我们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层次①、②、④偏重对石猴出世后形象的感悟,教者引导学生通过抓词语、观看动画片段、写批注等感受石猴神奇、自由、顽劣的特点,皆属于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是理解“写什么”。层次③属于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是揣摩“怎样写”的范畴。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因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顺序调整为①→②→④→③,显得更加合理些。

篇9: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艺术之可贵,在于他的锐气。

张闯的城市标本,捕捉到了深圳这个城市紧密而又令人炫目的活力,他将传统的油画技巧与诗意写实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中国式景观。

艺术家早年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之后随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亚历山大·克劳蒂教授深造,他对于欧洲的经典油画传统有一种天然的情节,之后,他一口气扎入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去发展,这里的年轻、活力以及无限的可能性,也将他对艺术的敏感性和潜力发挥了出来。

他的画至少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西方传统油画情节,比如他作品中的弗朗西斯卡、里皮、波提切利这些大师明显的影响;二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图示,对线条与空间构成的把控,十分有力度,最后形成的画面又是平面的,中国的,托起技术的还是东方人的审美。他的导师克劳蒂就是一位将东方绘画精神与西方技术结合的很好的典范,相信这样的绘画方式也给了张闯以路径。所以,在进入他个人的生活以及体验的时候,他自然的将这些作为手段,服务于内心最隐秘、最激动人心的感受,极具自我与个性化的特点是第三点。

他的绘画来自于自己30多年在深圳生活的经历,这些感受通过人物和风景两种方式呈现出来。深圳带给人的感受,永远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永远都是“正在发生”一样的鲜活。张闯的作品就是给人这样的现场感,生龙活虎,充满想象,又有一种超越日常之上的纪念碑式的品质,一种永恒感。

而他的风景更是打破了空间的束缚,背景是一种茂密的厚重的底色,这或许与深圳常年绿色的多种植被有关,与这里温和的气候有关,内地来的人在此之上又加入了厚度,加入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的是对实景所见的写实,比如非洲系列,但更多的来源于抽象的经验里的东西。

篇10: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学情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但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流程】

一、揭题

1、板书“春天”:

你的眼前浮现出怎么样的场面?

师:汉字不是简简单单的符号,它是充满生命的语言,当你读着语言,眼前出现一组组画面,你就懂了。

2、板书:

“触摸”,你怎样触摸春天?

最简单的触摸──和山花亲密接触

最有味的触摸──山里人家尝新茶

最潇洒的触摸──心随风筝一起飞

最直接的触摸──坝坝里头晒阳光

3、通过预习,同学们肯定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盲童,同学们了解盲人的世界吗?(眼前一片黑暗,生板书),看见他们,你心中涌起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可怜,生板书)

4、引入课文:

可是,残疾人也像我们一样,不,他们比正常人更热爱生命,热爱春天,让我们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用上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四、品读欣赏,透析“奇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加上“奇迹”这个词,联系课文内容说话。可以在旁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

2、汇报交流:

读读你画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重点句)

奇迹:

⑴ 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① 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

盲人一般行走不方便、步履蹒跚,但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② 有什么感受?

(学生: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才能“走得流畅,不磕绊”,可见她对春天的热爱)(安静是个热爱生活而又聪慧的女孩。)

③ 指导学生流畅地读读。

奇迹

⑵ 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 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② 师:“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③ 师: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

师:是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这只蝴蝶就像一个精灵,蝴蝶在她的手指间不断地扑腾,使劲地舞蹈,她仿佛想告诉安静一些什么。安静感到很惊讶。对于安静,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蝴蝶引导着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呀?请女同学拿起你手中的笔,用第一人称表达出安静心中的这份惊讶──

(我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可爱的,会飞的小动物,她还长着一对美丽的翅膀,她一定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飞翔!……)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这个我原本以为眼前一片黑暗,内心也一定是一片黑暗的盲童,居然有一个如此丰富的,如此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实在令人感动,你看见了吗?请男同学拿起笔,用第二人称描绘一下安静的世界──(安静,我看见你的心中……有鲜花。有蝴蝶。有小树。有小溪。有叽叽喳喳的小鸟……你的心中装着整个春天,怎能不说你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呢!)

④ 请几个学生读出自己的想法。

⑶ 出示“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① 引读这段话⑩

师:原来,在安静的心中有有一双眼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双眼睛!有了心中的眼睛,世界就不会再黑暗!──(学生读)

师: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只要有心跳,就可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只要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飞翔!

五、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继续引读: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个道理:(生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没有惊动安静,安静使我想起了张海迪、使我想起了杏林子、使我想起了海伦·凯勒他们告诉人们:(生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一群聋哑女孩,用她们精美绝仑的舞姿告诉世界:“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适时播放相应图片)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按照课文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安静 盲童 一片黑暗 可怜(学生板书)

篇11: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将课文读流利,读熟。

2.激发学生的想像,春天里还有哪能些美妙的声音?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审美情趣。

3.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通过伶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各种动物的声音的录音 轻音乐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放录音:流水声,青蛙的叫声,鸟的叫声,蜜蜂的嗡嗡声,虫子的鸣叫声等)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这些奇妙的声音,奏响了美丽的春天的交响乐,这些声音就是“春天声音”。

二、试读课文,主动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书,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许 妙 晚 停 曲 琴 还 芽

你认识那个字宝宝,你能给他找个小伙伴吗?(组词)

三、指导朗读,激发兴趣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诗中都讲了春天的哪些声音?他们都在什么时候唱歌,他们的歌声怎么样?

3.那么你最喜欢谁的歌声呢?能读一读吗,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4.那么怎么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配乐朗颂。

四、想想说说,拓展延伸

1.观察图片:春天多么美好啊!看到这明媚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2.美丽的春光中,你还听到了春天里哪能些美妙的声音?

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姹紫嫣红,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在春天里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在春天的旋律中,伶听春天的脚步。

板书:

春天的声音

鸟儿 青蛙 蜜蜂 虫儿们

篇12:小学语文《祖国的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亲昵、羡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我们为什么称呼祖国为母亲。

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主,围绕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中心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嘘—这是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2.师伴乐朗读课文。(你听明白了吗?)

(二)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2.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三) 感情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带着对母亲的爱与关怀的情感朗读课文。(小组里练习)

2.指名朗读。(挑战朗读与评议同时进行)

3.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启发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我们的爱,把爱落实到行动中去。)

(四)交流热爱祖国的故事。

1.小组里交流课前准备好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五)小结。(播放《祖国的春天》音乐)

爱我们的祖国妈妈就必须要了解祖国妈妈的历史,了解祖国妈妈的未来,了解祖国妈妈的需要,了解祖国妈妈的一切。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落实到行动中去,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在祖国妈妈的宽广、温暖的怀抱中幸福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祖国妈妈的胸怀,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革命烈士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万里长城、长江、黄河、泰山等祖国风光图。

2.看到祖国这么美丽的风光,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自由说,老师给予鼓励)

3.走进课文,听听小朋友的述说吧!(板书课题)

4.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节(教师指导学法)

(1)自读质疑。自由读这一节,边读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点拨,重点指导。“我”为什么称呼祖国为“妈妈”?这个“妈妈”和我们自己的妈妈有什么不同?祖国为什么是“大人和小孩”共同的妈妈?“我”的这份光荣为什么连爷爷、爸爸也羡慕呢?

(2)分组讨论。(每组的小组长作好讨论结果的笔记)

(3)交流释疑:①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归纳小结(用 课件出示答案)

(4)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想想每句应用什么语气来读。

②指名读,读后师生评价。

③听课件中朗读,教师评价、点拨。

④教师范读,读出亲切、疑问、肯定、骄傲、自豪等不同的语气。

⑤分小组表演朗读,评价出优秀小组。

(5)学生自由谈感受。学了“称呼”这一节,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视学情归纳:体会到祖国妈妈的胸怀是那么宽广、温暖、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的大人和小孩是多么幸福、快乐,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6)总结学法

教师板书:“自读质疑、分组讨论、交流释疑、感情朗读、畅谈感想”五个步骤。

(7)自然过渡:祖国妈妈是我们共同的“妈妈”,那她究竟有多大呢?请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节。

2.仿照学法,自学第二、三节。

(三)总结全文。

1.这三节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尝试创作。

篇13: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1) 小学学科:语文。

(2) 课时:两课时。

二、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按总—分—总的写法, 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 以优美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 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标画出自然段;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 理解词意。

设计说明:本课教学, 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 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 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 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 做到因道学文, 以文悟道,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喜欢旅游吧, 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桂林, 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 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 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二) 切入中心, 突出重点, 教给方法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齐读, 提问:谁知道文章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呢 (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这里“甲”是什么意思?和全文存在什么关系?

过渡句: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我们就随着作者陈淼先生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去领略一下桂林的美丽景色吧!

2.作业

(1) 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好的词句, 抄在本子上并且背下来。

(2) 阅读与本文类似的写景的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桂林山水, 共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畅游桂林山水。

(二) 抓重点, 读课文

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1.品读第二自然段

(1) 请大家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漓江的水的特点的词语, 用直线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 一边读一边想象桂林水的美。

(2) 作者写漓江水之前为什么要写到大海和西湖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大海和西湖的照片, 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这两个词语。

师:我们继续来学习描写漓江的水的特点的三个分句。

教师提问:这几个分句各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静、清、绿) , 再读“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从哪方面突出了“静”? (生答:感觉) ;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从哪方面突出了“清” (生答:视觉)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答:这样写能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漓江的水静、清的特点。) ?

教师继续提问:谁能描述一下我们平常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议论, 这两种水一对比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出桂林漓江的水静和清的特点。

最后, 学习“绿”的特点, 先让学生齐读这个句子, 教师提出问题: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生答:无暇是没有瑕疵)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翡翠的图片, 用翡翠比喻漓江水的特点, 可见漓江水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绿) ?

2.指导朗读

采用研读法, 即该怎样读, 为什么这样读, 让学生真正做到由感而发。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 读时语气要缓, 要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得稍重些即可, 不要过分强调重音, 以免使得整体不和谐。“静”字读得稍慢, “清”略显示轻快, “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段, 整体感觉轻缓, 富有起伏。

指名读——师生评价 (问:这里为什么这样读?怎样读更能体现漓江水的这一特点呢?你认为他哪里读得好, 请说说理由。你能试一试吗?评价中穿插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朗读) ——自由读想象体会漓江水之美。

3.仿写句子

(1) 公园里的花真美呀, 美得……

(2) 会场里真静啊, 静得……

(3) 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

及时运用课堂上刚刚学过的句式, 很好地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刚才对这一段的学习,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特别是通过图文对照, 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 看到了桂林水的美, 激发了学生们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同时,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比赞叹之情。还让学生学到了读段的方法和写的练习。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比较二、三两段,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

(2) 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 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而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3) 多媒体放映桂林的山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用词的精妙之处,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运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并选一座山峰, 发挥想象说话。

5.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 理解“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三) 研讨写法

这样的美景可以说在天下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 在文章的第一段才说“桂林山甲天下”。引出本文的写法。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 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 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总—分—总)

(四) 朗读全文, 整体背诵

(1) 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 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 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 练习背诵全文。

(五) 总结方法, 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 教师引导, 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明确:

(1) 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 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 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 理解“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并理解“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的词意) 。

(3) 同样,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

(4) 桂林的山很“险”, 抓“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等词语, 领会山势之险。

(5) 结合学习比喻句, 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 反复诵读课文,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 (ya) , 真秀啊 (wa) , 真险啊 (na) 。

(六) 布置作业

(1) 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 看半句抄半句, 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 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 (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 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 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 可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

(2) 背诵课文。

摘要:《桂林山水》是一篇精读课文。在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辅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扫除学生的认识盲区,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篇14:语文,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脑海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中国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能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得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所谓的灵魂应该是空灵而且动人的。假若这个灵魂死气沉沉,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衰败。国家的综合实力中不能缺少语文,个人的自身素质里不能缺少语文。语文是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信念。

我们不能死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她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们必须认真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会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地学习,认真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你做题肯定不理解,你学问肯定学不好……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人,我会骄傲地说:中国人!别人问我,你的祖国有什么让你骄傲的,我坚定地说:中国语文!

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骄傲,因为国家,因为语文,让我自豪。

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简评】

上一篇:省文明学生申报材料下一篇:出单和理赔中心新员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