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23

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以来,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先后推进了精致城市建设、企业冲击新目标、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基层基础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需要重点攻坚突破的任务。今天我们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这项重点攻坚突破任务,用一天半的时间,既看,又听,还议,一起来分析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推动落实。

昨天一天时间,我们行程

700多公里,大家一路上看到的是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瓜果挂满枝头,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刚才,我们通过看视频,一方面从更多侧面了解大家工作成效,也是亮点纷呈、特色鲜明、令人振奋;另一方面大家也看到问题

不少、发展不平衡,令人汗颜。当然,问题不能掩盖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也不能因为问题丧失抓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刚才,各区市、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的发言,既有对下一步工作的统筹谋划,也有解决问题的整改打算,大家都信心百倍。希望

各级各部门都鼓足干劲、群策群力、攻坚突破,真正使乡村振兴

和脱贫攻坚这项任务能够完成得更好,攻坚突破能够取

得更好的成绩。

一天半的时间,看了、听了、交流了,总的有四个体会:第一,全市上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要求,努力探索**篇章的实践成效是明显的,鼓舞人心。第二,实践证明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

途径。2018年全省分三个片区召开现场会,我们东部片区参观了日照和青岛的样板片区,**参会同志都有个切身体会,就是我们成方连片不够。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按照成方连片的方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现在看这条路子是对的。第三,脱贫攻坚必须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这

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的原则。第四,在今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攻坚突破行动中,各区市、开发区推进速度快,项目建设质量高,发展势头好,攻坚突破的劲

头也非常足。虽然有疫情影响,但今年以来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16.7万亩,超过前两年的总和,年初部署的“户户通”、饮水安全工程、拆违拆临、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总体时间过半、进度

过半,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招商引资的一些农业项目进

展非常迅速,昨天一路上看到的这么多亮点项目,让大家更加充

满了信心;观摩的样板片区少则覆盖了六七个村,多的达到十几

个村,通过大项目融合、强村帮带等方式一建一大片、一建一个

大的综合体、一建一个产业带,实现了产业基地、农业社会化服

务、基础设施等综合配套、集约发展;四级书记亲自抓,工作专

班靠上抓,帮扶部门真心帮,形成了浓厚的攻坚突破氛围,特别

是广大基层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引导带领群众拆违建、整环境、上项目、办食堂,成立各类合作社抱团发展、强村富民,释放了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去

发展,保持这样的势头劲头,坚持几年、大干几年,就一定会在乡村振兴全域均衡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正如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比如,有的样板片区定位不够准确、规划不尽合理、同质化严重,推进速度慢、成效不明显;有的村环境脏乱差,道路破损、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景象破败;有的区市、开发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扎实,个别帮扶责任人甚至对帮扶户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等等。要瞄准这些问题、对照这些短板,全力以赴抓好整改、抓好落实,举一反三,加大工作力度。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还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最终把问题解决好,促进各方面工作实现更大突破。现在已经到了

6月上旬,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抓攻坚、抓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篇2: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月25日,党中央隆重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4月25—27日,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5月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大会,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脱贫攻坚奋斗历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出了部署。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大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激励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使命,克难攻坚、接续奋斗,持续推进中国减贫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传奇,充分彰显了非凡的政治智慧、真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思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国家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等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广西答卷,得到了的充分肯定。

南宁的脱贫实践,是全国、全区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缩影,是中国减贫奇迹的实际体现。20年底,经过精准识别,我市共有上林、马山、隆安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邕宁区一个自治区级贫困区,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跟上、盯住、办好”,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实现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南宁这个全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必将在南宁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都有了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据统计,南宁市20年以来实现的脱贫人口超过60万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年的9408元增加至20年的16130元、增幅达71.4%,脱贫群众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贫困村通屯道路建设8323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

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屯)通生活用电、光纤宽带和4g网络;

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双清零”工作目标并持续保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学历教育和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达6.5万人次以上;

实现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均能通过医保“村医通”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贫困人口全部落实“198”医保政策,9.6万名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全面完成6.3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和2.04万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

累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6025个,惠及农村人口达388.44万人。农村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吃水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农村特色产业长足发展。建成428个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重点扶持桑蚕、晚熟柑橘、香樟、家禽、草食动物等五大产业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火龙果、沃柑、香蕉、茉莉花、香米、甜玉米、肉牛、黑山羊等特色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扶贫车间351家,为6188名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我市实现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全覆盖,农村电商覆盖率达90%,20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0亿元。乡村农文体旅加快发展、融合共兴,建成广西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65家、广西星级农家乐9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5家。

——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脱贫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陈旧思想得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积极转变,26.69万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4000多名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48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脱贫光荣”理念深入人心。一部分贫困户自己脱贫后,积极回馈社会,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村屯贫困户一起走上脱贫致富路。首府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进一步提振了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精气神。

——党的基层基础持续夯实。从严落实“四级书记抓扶贫”,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成立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四个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保持贫困县以及所辖乡镇党政正职整体稳定,让干部心无旁骛抓扶贫。精准选派1000多名第一书记、9900多名工作队员,安排4.26万名“一帮一联”干部驻村入户开展帮扶,广大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用他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总收入超6.54亿元,村集体收入平均约42万元,村级党组织的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坚定。

脱贫攻坚的成就令人倍感自豪,脱贫攻坚的艰辛令人难以忘怀。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尽锐出战、持续发力,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一线干部忠诚履职尽责,舍生忘死、无怨无悔,舍小家为大家,用心精准帮扶,用情感化群众,用力破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社会各界特别是帮扶企业倾力相助、和衷共济,通过就业帮扶、产业扶贫、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以扶贫善举彰显社会大爱。广东省、茂名市认真落实粤桂扶贫协作部署,从资金、项目、人才、就业等方面予以我市鼎力支持,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对南宁人民的真挚感情。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战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了不起,每一位奉献者都是英雄。特别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有18名同志将宝贵生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在壮乡首府儿女心中矗立起了新时代不朽的精神丰碑!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南宁市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志愿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市脱贫攻坚事业的中央单位、区直部门、广东省和茂名市、驻邕部队,表示衷心感谢!

同志们!

回顾这伟大的脱贫攻坚奋斗历程,经过大战大考,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强化“四级书记抓扶贫”,深入实施“先锋引领·脱贫攻坚”行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队,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我们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制胜法宝,整合各方资源,倾尽所有、用尽所能,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向贫困地区集聚,其中“十三五”期间全市共筹措落实各级扶贫资金133.16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一定能够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开创首府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必须践行为民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急难愁盼”,打好“四大战役”“五场硬仗”,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我们坚持扶志扶智,强化脱贫攻坚感恩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解决好群众所急所盼所思所忧,就一定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必须紧密团结协作,汇聚强大力量。我们大力弘扬和衷共济、团结协作精神,发挥好人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扎实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定点帮扶等工作,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了齐心协力扶贫济困的生动局面。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汇聚起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施策。我们严格落实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精准扶贫方略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点问题,结合实际采取最严格的识别方法、制定最严格的考核标准、实行最严格的退出机制,出台“1+10”政策文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七个一批”“七大工程”,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根上,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精准、精确、精细,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就一定能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动首府全方位“强”起来。

——必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担当实干。我们始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工作实际深化改革,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办法,在全国首创市级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工作指挥机制、运用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深入实施“强基础、补短板”专项行动,建立完善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了“双培双带双促”扶贫模式等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推广的经验做法,有力推动全市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大力实施基层干部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松绑减负、容错纠错等关心关爱措施,全面实施“四个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制度,出台党内法规深入治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红黑榜和问责约谈制度,极大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批“猛将”“闯将”“干将”在脱贫一线倾情奉献、建功立业。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担当实干、善作善成,充分调动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同志们!

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要用足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要加强对易返贫人口监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要持续抓好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重点工作,不断增强巩固脱贫成效的内生动力。要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是隆安震东集中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下更大功夫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拆旧复垦、设施完善、社区治理等工作,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当地生活,确保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快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化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要强化乡村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推动优质粮食、糖料蔗、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精心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邕系”农业品牌,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要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矢志不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视察广西时再次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难题,下大力气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让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同志们!

篇3: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打赢这场攻坚战, 制约因素有很多, 归结起来, 不外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因素, 不少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二是主观因素, 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直面问题是勇气, 解决问题是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问题、聚焦问题, 就能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打赢这场硬仗奠定良好基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 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 对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该精准到户的务必精准到户, 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 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 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 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 (自治区、直辖市) 负总责、市 (地) 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才能实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开对“药方子”, 才能拔掉“穷根子”。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 而要因地制宜, 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从主要路径来说, 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关键就是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立足当地资源, 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实效是检验的标尺。打赢脱贫攻坚战, 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 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 不能自说自话, 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 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 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 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篇4: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暨脱贫攻坚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合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精神,交流总结去年“三农”及脱贫攻坚工作经验,集中部署2019年有关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农业加快转型升级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合肥市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市“三农”工作“稳”的局面在持续、“进”的特征在凸显、“新”的动能在蓄积,取得了在全省、全合肥市“拿得出手”“叫得出口”的不菲成绩。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获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市)、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县(市),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7-2018“江淮杯”竞赛评比二等奖,水产跨越工程连续七年全省第一;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休闲农业综合营业收入、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分别达5.4亿元、1亿元,中化农业基地、中药饮品加工等项目相继入驻,尖山湖逸趣园、黄麓半岛花溪等田园综合体开工建设。农村面貌得到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稳居皖中前列,洪疃村、唐嘴村等分别获批国家、省级传统村落,汪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全市总数的50%;“三线三边”蝉联合肥市“六连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陈年垃圾治理经验在全省和合肥市推广运用;入列住建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大革命”巢湖模式得到各级认可肯定。农民生活实现新改善。脱贫目标如期完成;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0078元,同比增速9.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双基”建设全面提速,2018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工,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乡镇公交覆盖率100%,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95%,获评合肥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

时,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可以说,“三农”工作持续稳定向好,为做好全局工作增添了底气,为实施“双城带动”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合肥市委市政府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三农”工作战线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三农”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三农”。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三农”。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在这一背景下,更要牢牢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稳定,防止经济发展陷入增长下行和物价上行“双碰头”的被动局面,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底气、添后手、抢主动。经济越发展,越要强“三农”。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我们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质量品牌等短板,用现代技术、信息和管理改造农业,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标越临近,越要优“三农”。总书记强调,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切实抓好“三农”工作。现在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如,只有实现脱贫攻坚这个底线目标,才能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只有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突出短板,才能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抓好农民增收就业这项中心任务,才能更好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现在到2020年时间已经很紧,“硬任务”却还有很多,必须进一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兑现我们党对全体人民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高质量完成全年“三农”工作硬任务

2019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合肥市委有关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及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层,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生态绿色的山水名城和创新开放的产业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思路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再强调几项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完成专项巡视整改任务。1月20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安徽省委反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意见,提出明确整改要求。我们要结合“严强转”专项行动的开展,全面对照对标、深入自查自纠,按照省委整改要求,切实扛起巡视整改的重大政治责任,以“三严三实”的精神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一要深化认识,坚决整改。要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试金石”,自觉从思想上查根源、行动上找差距,切实纠正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中存在的“温差、偏差、落差”,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要主动认领,全面整改。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对照省委《整改方案》确定的主要任务,主动认领、对号入座,逐条逐项制定实施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落实整改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要综合施策,一体整改。要按照整改要求,在抓具体、抓全面、抓深入上下功夫。对“面”上的问题,要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对“点”上的问题,要坚持一事一议、一案一策。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整改速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如期完成。四要标本兼治,彻底整改。要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统一起来,既“见底清零”又“决不贰过”。要注重从具体个案中找到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做到见微知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确保查彻底、改到位。要注重建章立制,推动整改工作长效化、整改成效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合肥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巢湖落地落实。

第二,聚焦巩固提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继续坚持精准为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下足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一要咬定目标标准不放松。总书记强调,“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要坚持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水平这一扶贫标准,及时纠正急功近利、急躁蛮干、过度承诺等不切实际的问题。要严格对标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要求,扎实做好督查、互查、自查问题的整改工作,找准薄弱环节,全力补缺补差,为保证脱贫质量和成效打下坚实基础。二要贯彻精准方略不变形。总书记强调,“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作为前置条件,抓实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比对,及时准确识别销号。要结合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从严从实查究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补齐责任分工、检查验收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对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盲目乐观层层加码,以及搞表面文章、弄虚作假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三是注重一体推进不脱节。总书记强调,“要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要从实际出发,统筹整合资源,加大

对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双基”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安排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均衡发展。要统筹做好贫困户和边缘户的帮扶工作,拿出针对性的支持措施,适当解决边缘人口一些急需的现实问题。要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返贫监测和“回头看”。要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环境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等重点工作,以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三,立足质量兴农,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要走质量兴农之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要着力优化农业布局结构。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进一步统筹和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收尾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开展优质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二要切实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涉农高校、研发机构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绿色防控示范行动,积极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

村第一线,开展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分层次培养一批农业精英人才。三要推动农业特色高效发展。乡村产业在规模上不能与城市比拼,只有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围绕特色资源,积极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农业知名企业,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使用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四要持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力争全年建成2个物联网项目示范点、86个村级益农信息社,切实促进农村产品网销上行,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重点打造尖山湖逸趣园、黄麓半岛花溪、黄麓西黄山“原乡厵”等4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

第四,深化农村改革,充分激发释放乡村发展活力。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把中央和省委、合肥市委确定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要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衔接落实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群众尽早吃上“定心丸”。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力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目标,摸清集体家底,搞清权属关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及登记备案等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继续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村实施“三变”改革,特别是要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和资源要素类型,采取“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股则股”的方式,多途径盘活资源要素,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联农带农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联合体、“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

机制,帮助小农户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把小农户引上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五,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总书记要求,“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变农村面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乡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一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考虑村情民意,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方向、建设任务和建设强度,大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示范村居,保护好山水格局、生态基底、历史肌理,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格局,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二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加快乡村中小学改革和升级改造,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发展。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持续优化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供电供气、网络物流建设。三要深化人居环

境整治。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稳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创新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置体系,形成可复制“巢湖模式”。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域化治理、市场化运营目标。高质量完成20181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19年12个中心村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示范片。

第六,筑牢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是顶梁柱,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的工作必须夯实基层”。要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一抓双促”,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锻炼和选拔,真正帮老百姓找到能力强、能干事、能奉献的带头人;继续招录一批大学本科毕业生、优秀退役士兵到村任职,持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

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能力。二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家园,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巩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最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积极倡导和谐乡风、传统家风、文明新风,切实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三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农民自治实践,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村霸”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安全感。提高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依托村规民约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继续做实做细做好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力争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巢湖经验。

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把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抓落实的工作导向,不折不扣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农村持续繁荣、农民持续增收。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机制,制定了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的实施细则。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亲自谋划制定工作举措,亲自部署重点工程、计划、行动,亲自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亲自督促推动政策落实,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各涉农机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各司其责、协调联动,集中力量打整体战、打攻坚战,形成共同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政策保障,夯实工作基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要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方面切实把“优先”体现出来,动真格、见真章。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确保资金投入与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民生政策,从制度上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与城市居民有序接轨。

三要强化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落实。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和“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把改进工作作风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扎实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深入全面地了解基层情况,使各项决策、措施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愿望。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执纪问责,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篇5: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3月29日,我市召开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任务。XX、XX、XXX等市领导参加会议。

XX指出,20XX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提升的明显成绩,呈现出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农村社会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就做好20XX年工作,XX要求,要在充分肯定成绩中提振信心、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三大文章”,加快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XX强调,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总书记“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的要求,一要瞄准目标,严格标准,让“四个意识”成为思想先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向总书记看齐的政治自觉,采取“绣花式”扶贫、滴灌式扶贫的办法,真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二要立足精准,抓住关键,打好攻坚战。统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基础建设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查、考、评、建,推进脱贫攻坚健康开展。找准问题,建立机制,压实定点帮扶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经得起考核评估,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四要强化群众主体,形成合力,做到脱贫攻坚靶向精准。凝聚贫困户脱贫合力、社会合力、部门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要强化领导,构建基层堡垒,确保脱贫攻坚持续长效。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扶贫工作力量,严肃追究问责,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XX强调,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加快整市推进步伐,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要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建设任务。与旧村改造、乡村旅游紧密结合,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响界首美丽乡村建设品牌。二要突出界首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坚持在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工作抓手上体现特色,让乡村因特色而更加美丽、因特色而更具活力。三要突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五治”。要在治脏、治乱、治违、治污、治陋上提标升级,打造城乡环境整治的升级版。

XX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一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在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营驱动,产业品牌带动,利益机制联动,促进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三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在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求突破。加快乡村休闲旅游、营养与健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四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求突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工程、节水蓄水工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XX强调,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推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一要解决责权“明晰化”的问题,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性建设用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改革,赋予农民更多更活的财产权。二要解决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土地等要素资源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发展公司等优势主体集中。三要解决农民“身份化”的问题,抓住新一轮户籍、社保、医保等制度改革机遇,打破市民、农民“身份”限制,让农民成为让人称羡的“职业”。四要解决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抓住第九次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篇6: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组织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X委、X委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根据座谈会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聚焦聚集,着力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探索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有效机制,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各种短板,以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和高水平乡村治理。在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深入拓展农村X域化党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畅通农民群众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听取农民意见,激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践,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最大参与者、最广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坚持规划引领、循序渐进。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变化特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行政村或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统筹考虑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中央、X委、X委部署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村情实际和各自特点,精准施策,分类实施,鼓励基层探索创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不搞大拆大建,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乡村建设发展城X化、西洋化。

坚持用制度巩固工作成果。把制度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治理的关键手段,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经验开路,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做法经验用制度形式巩固下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机制。

二、落细落小,着力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一是以党建引领组织振兴,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深入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二是以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持续配强班子、建强队伍。

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广“缩面提标”做法经验。规范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着力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建立X级以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乡镇流动工作机制,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吸引有创新力的农村能人,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主体队伍。

三是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带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拓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XXX”成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XXX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向村民小组延伸,利用村级和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村组联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以党建引领文化振兴,弘扬优秀文化、文明乡风。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用好村组活动场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作用,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推进禁赌禁毒,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是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实现乡村美丽、生态宜居。

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牵头制定村庄布局规划,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群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乡村绿化、美化、整洁化工作。加强对群众的生活能力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六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确保乡村善治、和谐有序。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兼任村民小组长,确保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基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探索建立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支撑、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为依托的村级工作运行体系,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积分超X”“红黑榜”等做法,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推进“智慧党建”建设和运用,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解决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群策群力,着力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

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经验,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和XXXX要把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内容和X

(X、X)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作为各级党委

(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展X(X)党委组织部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专项述职评议,压实各级党委特别是X级党委主体责任,督促乡镇党委全面落实抓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

二是强化力量整合。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聚焦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继续落实任期内X

(X)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走遍乡镇、X级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走遍行政村的要求,建立健全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制度,推动乡镇干部在村抓村。充分发挥各级党委

(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作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在农村的,要加大扶持帮助力度,把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率先建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的示范点。组织动员各级挂包干部、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本乡本土在外工作干部职工等力量,共同参与当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议事协商、项目实施、制度建立等工作,形成“万名干部共抓乡村振兴”格局。

三是加强工作指导。

各级XXXX要统筹有关部门工作力量,继续发挥“三个XXX”工作项目组作用,采取集中督导、随机调研、现场观摩、考察交流、抽查暗访等方式,加大对各地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工作的调研指导力度。各级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加强对乡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和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四是注重总结宣传。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用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推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村、关心农村、支持农村的良好氛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月

今天市委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目的就是:要使全市上下对乡村振兴战略有更深入的认识,要使全市上下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实施中;就是要让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发力,以务实的举措把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抓好。刚才,XXX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理解精髓要义,切实抓好落实。印台区、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互学互鉴,有所思、有所为。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全党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一要深刻理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的战略定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情怀和关心,也向全党、全国传递了乡村振兴的优先战略地位。XXX虽然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但“三农”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如果抓不好,发展就不平衡,必然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精准把握中央意图,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认真落实“五个扎实”的要求,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二要深刻理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目标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要求,分别从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五个振兴”是落实“20字总要求”的行动载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文化振兴是精神基础,生态振兴是重要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条件,构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整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主攻方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我们必须紧盯目标,全面推进,精准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要深刻理解“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最直接的表现在群众收入差距大,XXX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7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制定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二、聚焦“五个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发展

一要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眼光和思维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以高质量赢得大市场。现代化农业就要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推进,XXX是北方果业适生区,特别是苹果和樱桃的优生区,中药材种植也初具规模,近年来农民群众因此受益,在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发展产业特别是农业一定要依托资源禀赋,做大农业的比较优势。怎么来做大优势?一个是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通过园区化实现规模化;一个是坚持精品化发展,把苹果、樱桃、核桃等干鲜果的品牌做亮,让品牌提升XXX农业的竞争力;一个是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具有上下游联通的体系,就是要使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链条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是坚持种植养殖循环发展,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使种植为养殖服务,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用于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内部循环机制;一个是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马咀、孟姜女故里、金锁石林、哭泉梯田等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打响XXX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民间技艺等产业发展传承,形成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联结机制,推动农业发展跳出传统模式,开启市场化、企业化、工业化的新模式,让农户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二要推动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坚持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村的产业、环境吸引人、留住人,要支持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技能人才、党政干部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要把农村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三要推动文化振兴,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农村弘扬以爱国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各项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乡风。要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表彰活动,加强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以纯正家风厚植社会新风尚。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及新乡贤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做好农村古建筑保护修复,挖掘整理民俗家风,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建设村史馆、民俗馆,整理编印村志,恢复一些民俗等,这些都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元素,各级都要大力支持。

四要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竞争力。要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要持续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聚焦农民反映强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农村更宜居、更宜人。要实施好农村通村通组沥青路、饮水安全提升、自然村通动力电等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天然气下乡”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认真落实我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生态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力度,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乡村增绿行动,建设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

五要推动组织振兴,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目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刚刚成立,要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尽快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廉政教育,提升新班子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把握两个关键,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解决乡村振兴中最难的短板,脱贫攻坚任务完不成,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期,今年要完成1.16万人脱贫,78个贫困村退出,宜君县脱贫摘帽,印台区力争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任务还很艰巨。全市上下要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按照“三个着力”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乡村振兴的大盘子中推进,既要确保脱贫任务完成,又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朝着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前进。要聚焦深度贫困和特殊困难群体,落实领导包抓制度,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实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力争今年年底前深度贫困村主要指标接近退出标准。要重视扶志扶智,推广“八星励志”等好的做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要用好盐铜扶贫协作力量,加快协作事项的落地见效,强化对社会扶贫力量统筹协调,充分发掘社会扶贫资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聚各方合力。要继续做好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农村基层队伍作风建设,注重激发调

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作风基础。

二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释放乡村振兴的机制活力。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要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要求,给农民吃上“定心丸”。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机制,支持耀州区“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要尽快出台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确保2020年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变”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头戏”,要推广宜君县棋盘镇黄埔寨村、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三变”改革的试点经验,今年所有村都要完成清产核资任务,试点村要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新进展,使“三变”改革从“盆景”变“风景”。

四、强化三个保障,夯实乡村振兴领导责任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记负责制,对全市来说,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区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抓落实。各区县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市委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要坚持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把握时间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五个振兴”的专项《实施方案》,体现XXX特色,彰显XXX行动,把工作措施定实,把责任分工砸实,把任务进度列实,引领全市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要积极争取将我市上报的8个村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采取领导包抓、部门帮扶的方式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探索总结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和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乡村有序振兴。

三要夯实工作责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书记负总责,“五个振兴”分别明确一名市委常委负责,要列出责任单位和参与部门,层层压实责任。产业振兴由四新同志负责,农业局牵头

;人才振兴由王刚同志负责,市委人才办牵头;文化振兴由雅玲同志负责,市委宣传部牵头;生态振兴由维佳同志负责,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振兴由王刚同志负责,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部门联动、条块联动、城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对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精准高效有序落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对区县、部门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乡村振兴推进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全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上一篇:都康乡纪委工作报告下一篇:8阳光服务点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