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2024-05-05

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精选10篇)

篇1: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4月23日上午,xx中学执教毕业班的近50名数学教师在县实验中学参加了九年级任课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本着“以竞赛促进教师学习,以竞赛提升教师解题能力”的宗旨,特举办了全县九年级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活动。

今年的竞赛活动则是在历年成功举行考学活动的基础上的创新。此次竞赛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明确竞赛内容。这次解题竞赛的内容是、的江苏省十三大市的中考试卷,确定这样的范围目的很明确。因为九年级是初中毕业年级,即将面临中考,需要毕业班教师们认真研究考纲,研究考题,研究考点,敏锐捕捉到有效中考信息,帮助学生们进行实效性复习,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提高解题能力。

二是明确参赛人员。参赛对象就是各中学执教毕业班的教师,由校长带队参考,由学科教研员监考,教师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从而确保竞赛活动公平公正。三是明确奖励措施。教师竞赛成绩将在全县公布,优秀率为参赛人数的15%,给与表彰和奖励。

竞赛活动有力激发了全县数学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竞赛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掀起了“比学习、重研究、练内功、提素质”的热潮,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了课堂教学和辅导的实效,促进了我县教师队伍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篇2: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4月23日上午,xx中学执教毕业班的近50名数学教师在县实验中学参加了九年级任课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本着“以竞赛促进教师学习,以竞赛提升教师解题能力”的宗旨,特举办了全县九年级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活动。

今年的竞赛活动则是在历年成功举行考学活动的基础上的创新。此次竞赛着力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明确竞赛内容。这次解题竞赛的内容是12年、13年的江苏省十三大市的中考试卷,确定这样的范围目的很明确。因为九年级是初中毕业年级,即将面临中考,需要毕业班教师们认真研究考纲,研究考题,研究考点,敏锐捕捉到有效中考信息,帮助学生们进行实效性复习,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提高解题能力。

二是明确参赛人员。参赛对象就是各中学执教毕业班的.教师,由校长带队参考,由学科教研员监考,教师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从而确保竞赛活动公平公正。三是明确奖励措施。教师竞赛成绩将在全县公布,优秀率为参赛人数的15%,给与表彰和奖励。

竞赛活动有力激发了全县数学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竞赛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掀起了“比学习、重研究、练内功、提素质”的热潮,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了课堂教学和辅导的实效,促进了我县教师队伍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 竞赛活动总结

★ 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 劳动竞赛活动总结

★ 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 安康杯竞赛活动总结

★ 日语能力考试选择题解题方法

★ 考研英语完形填空解题四大能力

★ 优秀任课教师的总结报考

★ 劳动竞赛活动的总结

篇3: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一、创新视野下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特点

创新视野下数学教师解题能力与其他专业能力相比, 有其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独创性。解题能力的独创性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深刻理解教材, 对所教知识有明确的认知与深刻的理解, 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因此, 独创性主要也表现为不照本宣科, 不教条主义, 能独立思考, 能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善于运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探寻出新的解题方法。

2.灵活性。所谓解题能力的灵活性, 是指数学教师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 活学活用, 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抓住重点和难点, 善于把握数学的核心问题, 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 顺利破解难题, 高效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其他数学问题能超脱于传统的解法, 结合客观条件, 产生一种乃至多种创新的解题方案等。

3.合理性。解题能力的合理性是指教师能依照数学规律, 科学与艺术地解答数学问题。“科学”有准确性的含义, 就是教师的解题过程、结果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最终能推导出题目所要求的结论, 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某个时空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艺术”有巧妙之意, 即教师的数学解题方法比较新奇巧妙, 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能用较为独特的方法, 揭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联, 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度。

4.简明性。解题能力的简明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问题的陈述和讲授清楚明了, 语言、文字、符号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在分析问题时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全貌, 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推广、引申和归纳, 阐述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避免冗长、烦琐, 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法等手段, 简洁明了地推出解题思路, 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推出解题步骤, 用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迁移到同类问题的解决当中。

二、创新视野下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意义

培养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不仅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解题能力是教师数学素质的核心。解题能力得不到提升, 数学教师的素质是不健全的, 数学教学的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解题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前提,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 教师的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对数学教师而言, 要顺利开展素质教育, 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解题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近年来, 各国普遍将培养教师的数学解题能力放在数学教育改革的突出地位, 持续改进数学教学原则与方法, 促进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将解题能力的培养放在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地位。

2.有利于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运算能力是其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基础教育的数学内容一般包括运算、估计、等差数列求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知识原理虽然简单, 但形式丰富、变化多端。因此, 数学教师应努力提高解题能力, 以便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在中小学数学思考题中, 常常出现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 它们乍一看都十分繁难, 似乎需要大量的运算工作, 有的题目用一般的方法甚至不能立即算出结果。针对这样的计算题, 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 如需要教师快速找出题目中各要素之间的特殊联系, 运用巧妙的计算方法, 简化计算过程, 使问题得以化解。

3.有利于拓展空间想象能力。拓展空间想象能力有赖于解题能力的提升。对环境的观察、抽象和分析需要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图形的处理和图形的变换都需要教师具备识图能力, 即能看懂纸上画的图形, 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别出基本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能根据题目叙述和要求, 按正投影原理, 依最佳投影方向, 绘制出规范形象的示意图, 对空间图形仔细观察并对空间图形进行解析, 由二维翻转换成三维问题。解题能力不仅需要分析和观察能力, 更需要抽象能力。教师空间观察、分析和抽象能力的形成需要从感知大量的直观原型开始, 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 提供足够的实物、模型或图形作为感知的对象。教师可从观察图形开始, 认识图形的特征和图形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建立空间概念, 学习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与空间体积, 从而促进自己空间观念的形成, 进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4.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 正确的认知能力, 逻辑思维即是合理, 通过解题能力的培养, 可使教师做到一题多解, 训练教师思维的广阔性, 使他们弄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运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可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同一个问题, 从而使教师的思维更加灵活、视野更加开阔, 解题速度更快。

5.培养解题能力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题能力有利于分析并解答现实问题。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这就需要强调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养成, 强调教师学以致用,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 用于解决生活与工作的实际问题。所谓“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就是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 用数学理论指导现实生活, 解答数学科学前沿问题。教师学习数学不仅是指学习数学知识本身, 而且包括把数学思想和工具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传授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与过程, 如教师在教学某些典型的奥林匹克数学问题时, 常需如此。

三、创新视野下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培养

1.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荀子·儒效》里说:“知之而不行, 虽敦必困”, 意即虽然知道了, 却不加以实践, 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 我们学数学也如此, 如果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不用数学知识, 不过是“纸上谈兵”, “花拳绣腿”, 无大用处。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是很浅薄的, 如果不亲自参加实践, 没有亲身体验, 获得经验教训, 要领会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很难的。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 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 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因而, 数学教师需要从生活实践与客观现实中挖掘数学根基、汲取数学养份, 用科学的逻辑与理性的思维,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有意地把生动活泼的理性思辨技能, 通过各种数学实践,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能动地推动数学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在实践中求发展, 在应用中提高数学技能。

2.丰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获得必须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没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要想熟练掌握数学解题能力是比较困难的。简单地说, 数学知识就是数学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从古到今, 人们把数学知识看作一个系统, 认为数学知识就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考验而累积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是经缜密的逻辑推理铸就的行为范式, 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恩格斯) 。数学世界的形式丰富多样, 充满奇妙和传奇。根据数学的沿革史, 学界对数学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所以, 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不断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 形成严密的数学时空观,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中学习生活。

3.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即遇到阻碍能够“另辟蹊径”, 是一种求异思想, 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保证。数学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问题进行全面地、深刻地理解与反思, 最终形成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激发数学创新意识, 需要教师加强练习。在已有的数学解题方法上,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精心加工和逻辑重组, 激发创新思维, 提炼创新的解题思路。

4.拓展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对数学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发散思维即称多点思维, 即能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或能从一个问题, 看到所有相关的问题。发散思维可拓展自己的视界, 使自己不“钻牛角尖”, 不走进“死胡同”, 最终目的是能够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持续锻练,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一是重新编排教学内容, 使课本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更符合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更符合自己教学的需要, 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结与有机整合,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度自然、衔接得当。二是教师可扩大数学知识点与点之间的范围, 增加数学的知识背景, 扩展数学解题的信息量。三是教师要经常预习新知, 复习旧知, 对未学的知识进行补充,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 能将旧知与新知联结、串联与融合, 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也可通过教学反馈和学生的反映,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更新自己的解题思路。

摘要: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必备的业务技能与基本素质, 其特点可概括为独创性、灵活性、合理性与简明性, 教师掌握数学解题能力有助于提高其运算能力、拓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数学教师需要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形成严密的数学思维、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和拓展发散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思维,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凯峰, 钟志华.解题专家: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方向[J].教学与管理, 2010, (4) .

篇4: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物理学家王淦昌认为:“物理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又是一门具有广泛实际应用的科学.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实质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而下一世纪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将来源于今日的中学生. 因此, 在中学生中大力发现和培养英才学生, 实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主要采取激励、选拔的方法,通过探索和创造,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 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 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 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某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会记住老师讲过的例子,却不会自己拓展新的知识和内容,不会举一反三,只要一变题型,就会做错.还有的同学,思维面狭隘,没有形成正确有效的解题思路,所以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物理成绩,这样的学生在解题方面均没有形成发散性思维.简而言之,发散就是“由一点散开”,发散性思维就是学生做题的时候能够通过一个问题引出一系列问题,从不同方向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说,具有发散性思维是解答物理竞赛题的必备条件.

在物理竞赛的培训中,需要学生做到的是不要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要摆脱老师“灌输”的教学方法,在习题的解答中,要调动各个方面的思维层次,对题目中的条件、信息进行转换,提炼出合适的物理思维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题意,找到本题的发散点.所谓发散点就是解题的关键点,充分理解发散点可以找到本题的多种解题思路.然后思维发散,思维发散主要是建立在发散点上,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找到尽可能多的可用于解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利用眼前的信息、掌握的知识点及熟悉的解题规则对由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评价,选择最优化的解题方法,这个过程叫做思维收敛.最后通过物理规律,分析列式,运算,最终得出结果.发散性思维解答物理问题的步骤如图1.

根据发散性思维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本文认为物理发散性思维就是根据物理文字信息,找到物理思维发散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多方面的理论验证、实验验证,进行多方面分析的思维方法.

笔者通过对第1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的一道习题的不同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解答该题时所需要的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思路.

例题一个绝缘细线构成的钢性圆形轨道,其半径为R,此轨道水平放置,圆心在O点,一个金属小珠P穿在此轨道上,可沿轨道无摩擦地滑动,小珠P带电荷Q.已知在轨道平面内A点(OA=r

解法一根据题意做出示意图(图2).设A1点距圆形轨道的圆心O为r1,由于A点放的电荷q距圆心为r,则对隔离出来的两点有

kqR-r+kq1r1-R=0(1)

kqR+r+kq1r1+R=0(2)

由(1)、(2)两式可得:A1点位置距圆心O的距离为r1=R2r,所带电量q1=-Rrq.

分析本题中小珠沿着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这种运动的受力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小球的受力情况是一个发散点.由发散点分析,根据运动特点,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或者能量角度分析,在动力学角度上,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小球所受的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是恒定的,那么进一步的解题方法可以有:一是利用匀速圆周运动受力进行分析,通过公式求解;二是选取特殊的两点,利用合力的大小相等求出A1点的位置及电荷q1之值,这个过程属于思维发散.面对有三个思路的求解,一是通过能量求解,二是通过圆周运动特点求解,三是特殊点分析求解,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吗?由于所求的是电荷量与位置这两个物理量,不是过程量,加之小球整个过程受力情况复杂,所以利用特殊点分析求解,这个分析、对比的过程是思维收敛.通过思维收敛最终确定了解题的思路.通过物理规律分析,这个特殊的两点是哪两点呢?支持力永远指向圆心,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水平方向上,为计算简便,选取的这两点最好为直线 O与圆轨道相交的两点.最后利用物理公式列式、求解,求出最终的答案.

解法二将圆轨道类比成左、右两个球面镜组合.已知半径为R,所以此组合球面镜的焦距为R.

q1为物点成虚像为q,则q为像点(图3),由成像公式1u+1v=1f可知所以有

1u-1R-r=-1Ru=R(R-r)r.

设A1点与圆心O的距离为r1,则

r1=u+R=R2r.

又因为qq1=vu=-(R-r)rR(R-R)=-rR,

由此解得q1=-Rrq.

分析除了从知识点出发,解题的方法也是一个做题的切入点.P可沿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仅说明其向心力大小时刻相等,同时也说明此圆轨道是一等势线,这是一个发散点.圆轨道看成等势面对于解答本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思维发散想到物理解题的方法有:归纳演绎法、类比法、臻美法、等效替代法、整体隔离法等方法.根据每种方法使用的条件的区别和判定,再结合题目信息分析,等势面将圆轨道分成两个半球面,相当于两个球面结合在一起,我们会想到镜面成像的规律由成像公式1u+1v=1f,本题的模型类似于镜面成像模型,所以本题使用类比法,这种对解题方法的分析、对比以及确定的过程就是思维收敛的过程.那么谁是物点谁是像点呢?通过物理规律分析,若q为物点,q1为像点不成立的,所以只能是q1为物点成虚像为q,q为像点,然后根据成像公式等知识点进行列式、求解.

总结在整个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过程中,最重要、最难处理的部分是思维收敛.很多学生抱怨过“知识点都会,但是做题时却不知如何下手”.例如在高一刚学习位移时,位移的计算公式很多,但是学生做题时却踌躇不前,因为他不知道选择哪个公式去解决,这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进行思维收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能更好的进行思维收敛呢?思维收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侧重讲解,善于引导

能力的形成是从模仿开始.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可以侧重使用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方法.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会选用这种思路解答习题,解释其他解题思路错误的原因,向学生展示从思维发散到思维收敛整个解题过程以及是如何想到的.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并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从思维发散到思维收敛的处理上存在的错误地方,并加以引导,分析错误原因并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

(2)优化知识结构框图

思维收敛是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储备上.知识储备越多,越详细,基础越扎实越有助于思维收敛的发挥.知识结构可将不同种类的知识组成,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学科前沿动态等,具有开放、动态、多层次的特点,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加利于思维收敛.

(3)相似知识点归纳、分析及比较

之所以学生在解题时不知道用哪些知识点,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相似的知识点存在混淆,不会对这些知识点的使用条件进行区分,所以在复习的期间,老师可以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并对知识点加以区分,这样的复习方法为学生的思维收敛巩固了基础.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多题归一推进思维收敛

这种习题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问题思考、开拓、变型,逐渐引申、拓展,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区分,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收敛的培养.

篇5:三年级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

1、一袋面粉重20千克,()袋这样的面粉重1吨。

2、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方向。

3、按规律在()里填数或图形。

(1)5、6、11、17、28、()、()。

(2)有一串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序1、2、3、2、3、4、3、4、5、4、5、6„„第36个数是()

4、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结果还是6,这个数是()。

5、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分别所需的时间:

用洗衣机洗衣服(15分钟)扫地(5分钟)擦家具(10分钟)晾衣服(5分钟)他至少要花()分钟才能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

6、海关大钟,一点钟敲一下,二点钟敲二下„„6点钟时,小红听到钟共 敲了25秒,那么,到12点钟时,敲钟的时间需要()秒。

7、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050克,用去—半之后,连桶还剩2550克,原来有油()克,桶重()克。

8、一只蜗牛沿着10米高的竹竿往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到夜里往下滑2米,蜗牛第()天能爬到竹竿的顶端。

9、哥哥给弟弟15元钱后,哥哥还比弟弟多14元钱,哥哥原来弟弟多()元钱。

10、一个水池中的浮萍每天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一倍,第29天时浮萍才长满了半池,长满整个池要()天。

二、解决问题

1、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每400元可以救助一名失学儿童,4个班一共救助了2名儿童,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16米,宽是5米,其中长的一边靠墙,这块菜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用篱笆围笆围起来,篱笆有多少米?

3、欢欢家住在第9层楼,她每上一层楼大约要用14秒,欢欢要用多少时间才内能从一层走到家里?

4、李老师带领全班45名同学去参观动物园,每张门票15元,一共要几元?

5、暑假里小利坚持每天写36个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写多少个大字?

6、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7、小明用150元买3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6元,每个热水瓶多少元?

8.兰兰从7月15日去夏令营,到下个月的9日回来,夏令营共有多少天?

9、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二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10、某机械厂加工零件。从上午8∶00开工到下午1∶00午休,共加工了15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90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11、有两堆煤,甲堆比乙堆多28吨。如果再从乙堆中运4吨到甲堆,这时,甲堆的煤重是乙堆的2倍。甲堆原有煤多少吨?

12、学校有数学课外小组和作文课外小组,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18人,参加作文小组的有140人,要使作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2倍,应从数学 小组中调多少人去作文小组?

13、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什么方向?如果想尽快回到原地,可以怎样走?

篇6: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导读

2018年第26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正在报名,NEPCS是高校自主招生普遍认可的赛事之一,初赛由各中学统一组织及报名,意向报名的考生可直接向所在中学咨询报名相关事宜。

参赛对象及人数

普通中学初、高中各年级学生。

报名时间

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工作。

各省报名截止时间不一,最晚到11月初,具体请直接咨询本校老师。

竞赛时间安排

竞赛分初赛、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初赛时间为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上午 9:00—11:00。笔试(含听力),满分150分,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由各校自行组织。

决赛时间为2017年12月10日(周日)上午9∶00—11∶00。笔试(含听力),满分150分,全国统一命题,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

全国总决赛时间2019年7月(以正式通知为准)命题范围

本次竞赛的命题按课标要求,以2018—2019学上学期学过的内容为主,兼顾以前学过的内容,参考现行各种教材,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教材。初赛各年级竞赛试题命题范围以各版本教材2018年11月11日前所学全部内容为准,决赛命题范围以各版本教材2018年12月9日前所学全部内容为准。

竞赛题型

篇7: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自从2013年10月份中旬的小升初取消考试的消息传开后,没有了考试,各学校想招生缺少了硬指标,番禺区培训机构联盟特举办首届“名校杯”小学生综合能力知识竞赛,希望弥补这个空缺,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综合才能的平台。通知具体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番禺区培训机构联盟。

协办单位:广州文太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培训通)、518综合信息平台、中小学家教平台、起飞教育培训中心、桐竹家庭服务部。

二、竞赛模式

初赛、决赛、终极面试赛

三、报名须知

1、参赛对象:广东省小学6年级学生;

2、参赛科目:语数英综合知识;

3、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1月12日17点前;

4、报名方式:前往起飞教育各教学中心报名,填写《首届“名校杯”小学生综合能力知识竞赛报名表》;

5、报名费用:初赛100元;决赛200元;终极面试赛500元。

6、考试地点:根据报名人数另行通知。

7、咨询热线:020-291365718、报名地址:番禺区市桥德祥路德祥三巷1号(东城小学斜对面)

9、微信报名平台: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报名。(518综合信息平台、中小学家教平台)

四、活动奖项设置

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前30名获奖名单推荐至全市各大优质中学。

“名校杯”小学生综合能力知识竞赛组委会

篇8: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一实践依据

2007年1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 把学科竞赛活动列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支持项目。学科竞赛作为创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已逐渐被社会和高校所认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主查新、综合应用和团队协作来完成竞赛任务, 即增强了学生学习及研究的主动性, 也检验了专业教学或实验教学的成果, 同时帮助完成教师部分科研工作, 有助于师生沟通合作, 营造一种探索研究、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二实施内容

1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构建学生科研培训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和校院自身特点, 以现有研究所为条件, 逐步探索实施了“课堂拓展-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人才培养”的模式, 初步达到了分类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效果。

从2000年开始, 生命科学学院每年举办“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预评审和全国挑战杯大赛选拔, 参赛学生覆盖面达在校生的50%。2007年学校发起并承办了首届全省大学生生物技能竞赛, 并经过两年的试行, 在学校和学院的努力下, 2009年, 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正式纳入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序列, 我校作为秘书长单位, 成功承办了第一、二、三届生命科学竞赛, 这也为师生广泛参与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构建了多层次的课外科研培训体系, 依托教师科研工作坊, 通过本科生助学、助研和培训活动, 保证本科四年创新教育不断线。在一、二年级, 经过基本培训及技能考核, 才能进入教学或科研实验室, 实验室准入率达到80%左右。通过参加实验技能竞赛, 参与高年级学生及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教育。在二、三、四年级, 学生分组开始以学科竞赛为项目进行科研实验, 通过申报并承担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孵化项目, 参加国家、省、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展创新教育。日常教学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 把学科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将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综合、合并成一门具有连续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实践课程, 如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生化大实验、普通生物学实践等课程。

2以教师科研工作坊为依托, 促进学研结合

与教师自主科研充分结合, 以科研工作坊等形式, 为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提供多层次的训练环境的同时, 也有助于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是教与学的课外拓展。

学院下设2个研究所, 建立了分子、蛋白、细胞三大基础实验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制药、环境、心血管和肿瘤为主的6个科研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设负责老师1人 (副高及以上职称) , 指导老师2~3人 (中级及以上职称) , 同时还配有1~2个辅助老师 (中级及以下职称) , 可以接受10~15位本科生, 学生覆盖面达50%。

这种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工作坊, 通过学科竞赛这个平台, 围绕竞赛知识领域, 师生共同提出研究专题, 选择研究方法, 开展专题研究, 获得成果并实践应用,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其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

人才培养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 保证了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科研开展, 保证了学生实践平台的先进性, 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生物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要。

3以竞赛项目为驱动, 推动学生对相关课程群的自主学习

每个竞赛项目都是一个小课题。要完成这个项目, 必须有相关课程群的知识构成, 具备基本的实践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要取得好成绩, 还要有求知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 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涉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各个方面, 需要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课程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应用。全国挑战杯科技计划大赛更是融入了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

同时, 竞赛的指导过程可以是一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以课题为项目进行大实验教学。指导教师以完成一个实验项目为目标, 综合各课程群知识驱动项目的完成和教学。例如生物化学大实验, 主讲老师依托脂代谢科研工作坊, 结合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蛋白质网络的建立与分析”, 设计大实验, 让学生从血清中分离提取LDL, 并用于科研的降脂中药的检测。这一过程涉及细胞、细胞器分离的概念及方法, 如密度梯度离心法等, 是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都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之一。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LDL的功能, 实验设计原理及检测方法, 这不仅是课堂知识的拓展, 也是理论知识转化成科研实践的绝佳示范。

除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外, 针对高年级学生, 根据竞赛要求开展竞赛指导,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选题, 认真撰写申报标书和PPT讲稿, 组织课题评议, 择优立项进行竞赛准备。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内容活学活用有机联系的方式深入科研实际, 提高他们知识运用、团队合作和科研实践的能力, 达到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的, 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深造奠定基础。

4综合保障, 推动专业教育与学科竞赛一体化发展

确立学科竞赛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思想, 重视发挥学科竞赛为专业服务的导向作用, 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重要环节, 作为常规性的实践 (实验) 教学活动内容。

学校新修订培养方案已明确把学生的科技竞赛活动纳入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中, “学生必须修满第二课堂学分才能毕业,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 (试行) 》中, 设置了科技创新类学分, 规定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取得该类学分。”

引入激励机制, 提高师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主动性。学院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及时给予成绩、学分和物质的奖励, 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指导学生参赛的教师记课时酬金和奖金鼓励, 并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优秀教师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使广大师生对待学科竞赛的态度发生质的转变, 教师由过去的“要我指导学科竞赛”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指导学科竞赛”的主动状态;学生由“要我参加学科竞赛”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参加学科竞赛”的主动状态。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005年以来, 本科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特等奖1项, 一等奖2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8项, 在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4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6项, 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立项41项, 校级科研课题立项81项, 学生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

2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005年以来, 学院共有10个项目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3人次在省高校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 2人获得省校坛新秀奖, 2人成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 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 省部级14项, 厅局级49项。公开发表论文282篇, 其中SCI、EI收录46篇。

3改善了班级学风,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升学竞争力

从目前学科竞赛开展情况来看, 学校通过认定创新学分、开展非学业因素评价等措施,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能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大多数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 在学生中较优秀的群体。通过竞赛, 这些学生凝聚成了一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 代表优良学风的学生骨干队伍。在就业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90%以上, 特别是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4%。

4惠及面广, 师生受益多

2009年我校自主设计创立的生命科学竞赛被正式列为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以来的这三年, 每年都有32所本科院校近400名学生, 100余名指导老师参加最后的决赛, 加上各校的选拔赛, 辐射的师生面就更广。根据研讨会反馈, 各校统计学生参与面到达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数的30~50%。作为竞赛的秘书长单位, 学院师生参与率很高。竞赛培养了师生的团队进取创新、互相协作的精神。

5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篇9: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通知

一、错误原因

要减少学生失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对错因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探索错误产生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出错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对错题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纠错不认真

对待错题的态度不同,学习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若对错题原因认识不清,不做深入挖掘,不下大力气纠正,学生就会陷入屡错屡纠,屡纠屡错的怪圈中。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总体比较平稳,注重三基的考查,主考通法通解,淡化特殊技巧。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对知识不能熟练应用。例如,在三角函数,导数中,由公式较多,记忆不准确,就极易出错;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中不会因式分解,不会配方;数据处理上,有的学生由于运算能力不足,导致错误等。

(三)数学能力的欠缺

数学高考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定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思维力、空间想象力、运算能力,及创新和应用等能力的要求都有较高的要求。有的学生由于各个知识点不扎实,转化思维能力的不足,导致出错。

例如:设F为抛物线y=4x的焦点,A,B,C为抛物线上三点,若A+B+C=,则A+B+C=——。这是向量与圆锥曲线相结合的一道综合题,很多学生对此题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不清楚重心的向量表示,忘记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不熟悉抛物线的转化等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缺乏联系思考,知识应用僵化;思维欠缺,能力不足,以致造成解题困难。

(四)不良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的学习数学习惯很不好,有的学生学习浅尝辄止,不深入挖掘内涵;有很多学生在做题中急于求成,审题不清,就忙于作答;有的学生书写随意、脏乱,作图不规范;或只写结果,缺少推导过程。例如,在填空题中,同一题的答案支就可能要求:正确的序号是_____,不正确的序号是_____,正确的个数是_____,不正确的个数是_____;比较大小中有顺序要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要求集合形式(定义域,值域,解集);椭圆中长轴长(不是长半轴长)等在数学中经常出现,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失误。

二、措施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合理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努力做到:

(一)提高学生对错题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纠错习惯

错误也是财富,发现错误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一个错误就是一个盲点,对出错知识不能轻易放过,对错误一定要认真对待。有必要把这些题目整理下来,找出失误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建立数学错题集,经常翻看、巩固,错误才会越来越少。用好错题集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对待错题、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思维品质、改正粗心的毛病,准确掌握知识、迅速提高学习成绩,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二)加强基础,注重通法通解

要想在各类数学考试中考得高分,就必须要重视基础类试题,把这类题全部做对做强。可在错题集中记录一些取材典型、考查知识全面、解法突出的典型例题,并且加以引申,改编,以夯实基础,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引导学生自我纠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该积极转换角色。遇到问题,教师不要立即定夺,给学生一个出错、再研究思考的空间。想法调动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主动自我纠错,深入剖析造成错题的原因。在不断纠错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增长才干和智慧,提高解题能力。

(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适当采用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应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五)规范作答,养成良好习惯

书写随意,脏乱;作图不规范;语言空洞啰嗦,或只写结果,缺少推导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极易造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不是粗心马虎,而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实质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功夫下在平时,在平时我们就要在作业和考试中从严要求,仔细审题,规范书写,作图认真,推导要严密,步骤要完整,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六)限时训练,进行专项训练

针对学生错误多的知识点,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专项强化。例如,为提高学生时间观念,教会学生高效利用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就可以进行专项限时训练;为确保应用错位相减法运算正确,就进行专项训练,通过训练明确错位相减法的适用范围(等差数列乘等比数列型),和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运算过程要如何错位,应当注意项数,结果如何最佳。为了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步骤严密,形成严格的解题过程,就可以进行专项规范训练等。专练时要选题精炼,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错题的原因有很多,相应的纠错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错题的价值,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找出错因,积极反思,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不断纠正错误。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理解知识的内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的纠错方法,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作用,让“错误”美丽起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提高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0:“教师解题能力测试”心得体会

9月份学校精心组织了一次全体一线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作为一名新高三语文教师,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参加了此次考试。回想从备考到考试的全过程,我感慨颇深,收获良多。

从学校发展的大局来看,这次“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以考代训,有利于创建学习型学校、培养研究型教师,有利于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和学科解题能力也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就个人而言,此次考试,促使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种种不足,让我对高三教师应有的业务素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界定。

学校的命脉在质量,质量的成败在高三,高三的关键在教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时刻用一个高三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此次测试给予我的最大收获。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正所谓厚积方能薄发!所有老师,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当注重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高三老师只有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静下心来做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题,了解高考题型的分布情况,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答题的步骤及得分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便于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对学生加以训练。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训练的盲目性,提高高三复习的实效性。

此次学校组织的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促使我认真地研究了近几年,尤其是近两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利用空余时间,我做了十余套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及仿真模拟题,感觉心中陡然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我尝试着把2010年、2011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逐题解析,又请马健老师逐一审定,然后印发给学生。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看,效果很不错。

上一篇:防震、防灾疏散逃生演练的总结下一篇:中学下期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