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05-17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11篇)

篇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学年第一学期音美教研组总结

学校艺术学科和校本选修课的教学目的,旨在以艺术的美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以艺术中丰富健康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拥有一颗快乐、纯美之心;营造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的良好艺术环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以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艺术,并终身受益。现将本学期艺术教学教育情况做一个反馈总结。

一、集体备课

各教师的备课方式分别采用分段负责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既博采众长,资源共享,又互有个性和特色。初一段音乐郭俏茜,陈安培,美术林建勇;初二段音乐郭俏茜,陈安培,美术林海琼;初三段音乐黄桦,美术李文文。每位教师在自己现有的专业基础上,应拓宽知识领域,开设出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校本教研

音美教研组全体教师,本学期在初一、初二开设出一系列校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有:管乐团选修;声乐选修初一、初二段,负责人:陈安培,黄桦;纸艺选修初一、初二段,负责人:李文文;书法选修,初一、负责人:林建勇;篆刻选修,初一、初二段,负责人:林海琼;舞蹈选修,初一、初二段,负责人:郭俏茜。

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员,为艺术节提供了优秀资源。

美术组三位老师参与市级课题”民国人物大讲坛”的上课仼务,在八年级开出了美育文化人物系列林建勇是巜漫画人生——丰子恺》、李文文是《国画大师——齐白石》、林海琼是《天心月圆——弘一大师李叔同》。

本学期黄桦老师与陈安培老师师徒结对,黄桦老师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章若玺进行实习指导交流,开展了互相听课磨课,在教学上进行研讨,给予教学指导和工作经验的分享,使两位老师在工作上快速成长。

本组定期开展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学做教”课程改革活动,有步骤有意识渗透课程改革的方法,贯穿于课堂之中,博采众长,又保留本学科特色。本学期音美组教师开课达7节公开课:黄桦,郭俏茜,陈安培,李文文,林海琼、林建勇;每人听课20节以上;

音美组本学期教师开课情况;

三、艺术工作

10份份,音美组对音乐教室与纸艺教室的布置,进行了多次的组内讨论交流,最终经校领导验收通过。

10月、12月美术组开展了校级黑板报评选活动。

11月本校开展了艺术节艺文活动,参加对象有七年级、八年级,共设有主持人选拔、声乐(独唱、小组唱)、大合唱、舞蹈、器乐、群颂,综艺等7项活动。音美组老师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精心辅导每班的声乐(独唱、小组唱)、大合唱、舞蹈、器乐节目,并做如上节目的评委。

11月份在嘉兴举行了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郭俏茜在赛前组织学生密集排练,在专业上给予指导,金建慧老师在思想方面给与勉励,音乐组三位老师与校领导带队参加了省赛,黄桦与陈安培老师观看了两场演出,见证了温州三中男子舞蹈队取得一等奖的历程,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12月份,配合20xx年市科技节科学幻想画比赛,美术组三位老师给与学生精心辅导,最终多人次获奖。

四、文艺演出

9月庆教师节活动,陈安培与黄桦老师辅导的学生合唱团为教师献上了歌曲《青春飞翔》,陈安培独唱《节日欢歌》。

12月29日,在鹿城文化中心如期举行“元旦”文艺汇演。这是温州市第三中学一年一度的艺术大餐,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演绎的欢乐成果。节目有百名学生参与合唱、器乐联奏、群舞、话剧、十佳歌手联唱等。音乐老师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组织与排练。

20xx年1月9日配合团委开展了选修课社团展演。

篇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长安小学品德教研组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品德教研组在各项计划的引领下,在多种制度的保障下,落实教学常规,以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我们品德组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总结这一学年的工作。

一、规范教研活动,示范教研组顺利通过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继续规范教研活动,从每学期一次的全体品德教师活动,到中心组成员的小小组活动,我们都力求规范、高效,比如学期末的开放性测试反馈,从陈导的具体布置,到各年级段负责老师的配合,每一位品德老师都严格按照测试、批改、讲评三步走,最后认真填写《反馈表》并上交了优良合格三份样卷。这样的规范、高效就是我们品德组的作风。

正是基于这样的规范和高效,在去年评为规范教研组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组勇攀高峰,申报了余姚市示范教研组。首先我们对照申报评分表逐条罗列2012学年的各项资料,整理成册,并力求在评审中呈现以课堂学习任务单和品德过程性作业成长资料袋展示为特色和亮点。对于示范教研组最难的一关“现场教研”,我们也是做足了准备,大会接小会地准备。从确定12位中心发言人开好准备会议,确定每个人的发言角度,并对如何进行品德课评课进行了专业资料的学习。在现场会前几天,我们又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模拟现场会,毛金莲老师一一对大家准备的发言进行了指点。经过精心准备和现场临时话题的热烈讨论,现场评课活动顺利开展,并得到了评审组老师的好评,最终顺利通过了本次余姚市示范教研组评选。

二、提升教学水平,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一个教研组的战斗力,取决于组内教师教学水平的实力。本学期,我们几位中心组成员继续战斗在课堂上,并活跃在各大比赛、活动中。毛金莲老师在组织好第一 1

区域的品德教研活动外,又担任了品德教研新秀和2012论文的评委,继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邵劳科老师作为我们组的新兴力量,以自身极好的课感和钻研能力,在本学期全市教研组长做模拟上课示范,这不仅是她的荣耀,也是我们长安小学的荣耀。在本学期的教坛新秀比赛中她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也有幸受教研员魏老师委托,在继上学期编制四上品德期末试卷后,本学期又编制了四下品德期末试卷,在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这一切都显示了我长安品德教师卓越的实力,也鼓舞着我们品德组的每一位老师。

三、发挥科研能力,课题研究结硕果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课题到了丰收的季节。毛金莲老师立足品德学科,总结学校“课堂任务单设计”的开发、实施完成《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并获得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邵劳科老师的省级课题子课题《构建分组策略,优化品德课堂合作学习》也随着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作为支撑材料,为课题获奖出了一份力。施玉华老师负责的教研课题《挖掘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课题也顺利结题。在市教科所王寅副所长的指导下,缩小切入口,把研究重点落在“一年级”,并深入挖掘和开发一年级教材家庭责任感课程,最终获得了余姚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篇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享受大教育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的品格、教育人的胸怀;关注小细节,教育的品质才能得以锻造,教育行为的效益才能得以凸显。当下,我们要做的是带领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追求、践行理想的教育,共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管理体系科学化——体现效能—体现效能、人文、艺术

(一)科学管理提高团队效能

学校在管理上主要突出三个特点:民主管理、自治管理加团队精神。

首先我们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立足于服务引领,提升管理执行力。

领导班子以“服务引领率先垂范”为原则实现人文管理。在工作中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四带”:一是带着热情工作;二是带着责任工作;三是带着宽容工作;四是带着爱心工作,努力使校园充满正气、朝气。

学校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业务学习和进修,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主动深入课堂,本学期,每位班子成员至少执教一节教研课,或进行一次专题讲座,或主办一次教师研训活动。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管理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先行者。

科学管理是提高团队效能的前提。我们将“同心圆”式管理结构发展为“圆柱体”式管理结构,这一结构由教导、教务、研训、德育等几个板块支撑,使之更立体化,更高效。

(二)强化“绩效工资”考核激励作用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考核细则,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评判。通过改善激励体系和方法并科学有效地实施,使员工各尽其用、发挥特长与潜力,人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三)柔性服务与人文关怀

除了科学与制度,我们将柔性服务与人文关怀作为学校管理的羽翼。

学校精心营造节日文化,精心策划“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让每一个节日都在老师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引导教师敬业、奉献的同时,注重帮助老师缓解心理压力,从各方面给老师关心与支持。成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丰富的教师文体活动,尽量为教师创造快乐。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公开和信访等双向沟通形式,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二、研训体系多元化——凸显自主—凸显自主、专业、高效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怎样赋予这潭水激情与创造力?我校创设了凸显自主、专业、高效多元化的研训体系。即通过“特级教师工作室”“英语教师工作室”“科任教师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研修、文化阅读、文化鉴赏、文化沙龙、文化讲坛、文化休闲和文化创造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文化积淀、人文素养,提升学校文化的积淀。

(一)研训促专业发展

我们努力通过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实施以专业成长为主题的教师团队建设。

我校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正逐渐成为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已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参与活动的教师每月都要做一次公开研究课,学校要录像保存,课后召开分析研讨会,工作室教师点评指导;再上课,通过前后对比,真实地反映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进步和成长。

英语教师工作室每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不断拓宽教学思路,每学期设立一个研究主题,本学期围绕“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开展教研活动。工作室成员再将这个主题分解为有实效、可操作的若干小课题进行研究。

科任教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包括:模仿名师或经典课例进行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走进异域,感受共通,跨学科进行听评课活动;选优秀课进行全校观摩活动;进行工作室论坛;围绕主题,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精彩做法、反思不足、存在的困惑等。

(二)修身促职业情怀

教师的综合素质常常决定着教师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我们以教师“修身”工程,打造尚德、乐学的高素质教师。具体内容包括:师德提升、品位提升、教学艺术提升

把日常师德行为的养成与绩效考核评估结合起来,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学校考核评价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体现正确导向,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师德标兵”,引导和带动教师师德的提升。

坚持教师读书活动的常规化。学校以“在读书中感受成长的幸福”为理念倡导教师读书活动。读书方式包括:个人研读,即保证阅读时间,力争读深读透,随时写下心得,每月至少写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集体阅读,即由学校推荐一些书籍,规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撰写读书心得,学校统一组织教师谈感受、说收获、讲疑惑;组团阅读,即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就某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发表争鸣,通过同伴间更轻松、活泼的交流,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空间延伸,形成阅读记录;活动阅读,即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沙龙等活动。

三、课程体系精品化——体现优质—体现优质、高效、丰富

(一)夯实教学常规,打造活力课堂

以规范常规,注重细节为本,加强集备、个人备课上课的实效性,科学设计有效的作业。学校要求各年组认真做好集备计划,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流程为:专题资料收集——集备时间交流——组内公开课探究——课后讨论反馈——形成经典教案——课后反思。

(二)挖掘课程资源,促进品牌形成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对课程的驾驭和开发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让课程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力求课程体系的精品化,体现出优质、高效、丰富。

课程特色:选修课的“百草园”。

“百”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我校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分楼层划分选修区域,形成学习氛围。

“草”草根精神。来自于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走自下而上建设课程的道路。我们将形成创意泥、科学等课程的初稿。

“园”是构建师生体验学习和感受成长的学习乐园。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期末发放毕业证书。

现在,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以创意泥和葫芦丝两门必修课为核心的两门精品课程,配套30门左右的选修课程。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愿望,自愿选择一门选修课内容,每周四或周五到指定的地点参加学习。

四、德育体系特色化——彰显体验—彰显体验、感悟、明理

(一)好习惯培养

学期初,以年组为单位确定年级好习惯养成内容。班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和拟定“班级公约”,将德育的教育目标分解。

1.秩序:排队盛饭、到各活动室上课要站排、大型活动颁奖有秩序等等。

2.纪律:走廊内轻声站排走、教室内保持安静。

3.文明:雨天不使用长把雨伞,提倡穿雨衣和使用折叠伞,带一个塑料袋,走进楼内将雨具装好。

4.管理:每个学生在书桌内放置一个储物盒,将书籍和学习用品放在其中整理好,上课随时使用。减轻了书包的负担,保证课堂上书籍的使用率,养成了学生在校整理物品的习惯。

(二)主题体验活动

角色体验:学校共设立十个岗位,让每一个钢都小学学生都能够担当一种角色,体验活动的过程带给他们的感受。

设立十个学生岗位:礼仪学生、护旗队员、校园广播员、午餐服务员、走廊监督员、卫生保洁员、安全大使、护绿志愿者、活动主持人、老师小助手。

榜样示范:树立学生中的优秀形象,为优秀学生搭建平台,形成积极的成长氛围。每周一升旗仪式围绕“我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由老师或学生来讲述身边感动师生的人或事,校长为他们颁发“优秀学生”证书;学校为优秀的校园之星(特长生等),在操场宣传栏登载成长记事和他们在各项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学校为特长学生召开音乐会等等。

团队建立:成立安全小队、护绿小队、互助小队,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组成若干校队,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氛围熏陶:重视校园环境、教室氛围的积极引导作用。重视走廊和班级文化墙的作用,为学生展示作品和设计才能提供舞台,以好人好事、优秀作品、小组评价等方式影响身边的学生。例如:安放在一楼四个楼梯口的文明提示板,每天无声的提醒着孩子,为班级荣誉而努力。红领巾失物招领处,记录着孩子们的文明行为,就像柜子上方两行醒目的字写的那样:“我送来的是他人的东西,同时为自己储蓄了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文明;我领走的是自己的东西,同时为自己储蓄了爱惜物品、诚实守信的文明。”

荣誉激励:学校每月都会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每月学校对班级进行综合评价,优秀班级评选为优秀团队,奖励班级活动;学生通过班级量化的得分,争得洋洋积分卡,每月评选优秀学生。学校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表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

文明提示:发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级提示单和表扬信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

(三)我的活动我做主

在钢都小学,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人,他们自主创意活动,自己开展活动,自己总结活动的过程带给自己的成长感悟。

1.校园节日

我校有四个校园节日,一直是学生所喜欢和期盼的:四月份的体育游戏节、六月份的艺术节、十月份的读书节、十二月份的科技节。本学期我们将深刻挖掘游戏节、艺术节的深刻内涵,结合当前实事,延长德育活动的链条,保持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德育活动做出实效。

2.主题活动

本学期六年级同学即将毕业,将由他们自己设计和组织开展毕业生主题活动。包括义务清扫校园,带领低年级学生做游戏、设计留言卡片、书画作品展、为老师整理办公室等等,让每一名学生都为母校留下美好的记忆。

3.自身体验

让学生以本人的身份和视角参与体验,获得感受。新学期,每个学生为自己确定学期目标,纵向感受自己的成长。参与设计人性化标语,在草坪、走廊、教室等为学生发出温馨提示。

4.角色体验

在高年组学生中设立“实践活动周”,每周一个班,全员参与学校管理。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弯弯腰活动周”活动,每周两个班参与,自我管理养成学生卫生保洁习惯。

5.情境体验

十月份是学校的读书节,届时少先队将组织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等活动。“少年讲坛”、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走进其中感悟人生。我们还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高年组学生中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环境和事件中去体验,得出有益于行动的行为判断,做出合理的行为决策。

(四)家校有效合作

1.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开设家长课堂,每年开展四次培训活动。5月份的毕业生家长培训;9月份为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做培训讲座;每个学期末聘请教育专家为全校家长做教育讲座。

2.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每个班级建立一种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方式,畅通日常沟通渠道。如:博客、《家校练习册》,坚持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家访5人,或开展一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

3.开展家校互动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开放日活动,分年组有步骤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学校抓住每年2次的期末家长会,倡导各班召开互动式的交流会、学生展示汇报会等,增加沟通的实效性。

五、环境体系智能化——强调激趣—强调激趣、启智、育情

(一)硬环境建设

将走廊、班级墙面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建立开放的主题教育空间。教室内墙面的设计,彰显班级的个性和特点。形成书香校园风景线、科技校园风景线、班级文化风景线。

(二)软环境建设

1.少先队以建立“英雄中队”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树立学英雄的意识,发扬英雄的精神,建立崇高的信仰和学习目标,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

2.开发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孩子们进行德育体验的重要活动。学校将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基地,创造让孩子们共同游乐的机会。实践活动包括开展让孩子们承担职责的活动;孩子们自己策划和运营的社会福利活动;让孩子们看到成年人努力工作的场面;能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的活动。

3.全力办好校园网、《成长》校刊、“成长”校园电视台,从各个层面上反映学校教育成果,为师生打造成长平台。

篇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解题要点】

这道题属于情景类微写作题。

在这里,卷首语应该是对这本小册子内容的概括性介绍,其功用是让读者很快明白小册子的主题,并产生阅读兴趣,有导读的作用。

因此卷首语的内容要符合“寻找城市记忆”的主题,同时与册子的内容——老照片、老故事相联系。

既然是概括,那就要短小精悍、以小见大。题中要求不少于50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篇大论、不加节制,实际上精练、有见地的卷首语要远远好过洋洋洒洒、啰啰唆唆的介绍。

最后,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示例1] 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

篇5: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18学年的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本学年第一学期校本研修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研究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改革,探索教学的新模式。一路下来,全组人员全程参与,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内心的收获颇丰。

在德育组这个家庭中,我们彼此之间在教学上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尽心尽责,在专业上独立钻研,勇于创新。我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践行着全新的教学理念,以下是本人在这两年的心得与体会:

一、以研修班活动为平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在德育组举行的活动中,组内成员的教学理念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在陈振峰老师的班主任和个人专业成长的讲座中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敬业,这点不断的激励着向前迈步,不能停下自身的脚步;其次,在黄xx老师的课堂中:适时、适情、适业的教学讲座中,领会到了一位老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素材的处理和与时俱进,这点不断冲击着我在课堂上要不断更新教学的素材,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会将当前的心理理论与案例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虽然每一次的试课和说课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是都在提醒着我要不断的向前看,从不足中改进,在优点中拓展,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时刻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

二、积极参与县、市级举行的各项活动,并取得相应的成绩。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德育组成员不断的激励自己要扎实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各项比赛。通过校本研修的活动,拓展了德育组成员的专业视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绩如下:

学生姓名

篇6: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岭下校区教研组总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认真制定教研组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新课标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研力度。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和小班化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进而转变了教育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温州市中小学有效实施教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本学期,全体老师能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18次,其中集体备课8次、公开课与评课8次、理论学习2次等。

3、一学期中全校教师每人听课均在12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记录。4、10月28日,瓯北学区组织检查组对我校区进行学校办学常规工作检查。检查组4位成员到课堂里听了该校4位老师的课,课后与执教老师进行交流。接着,检查组人员分头检查了该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环境建设、校风建设、学校管理、课程管理、招生编班、减负提质、教学常规、校本研训、特色创建、水平提升等。最后,检查组进行反馈指导,尤其对该校的小班化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赞许。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

1、我们开展方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我校区开展了组内集体备课、上公开课、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等教研活动。学期初,通过教师个人申报和教研组推荐的方式确定出公开课执教人员,在全校展示示范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组内公开课要求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增加了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了整合学校新课程研究小组全体教师的智慧,提倡“一人教学,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说—听—评—思”课制度,要求先让每位执教者说课,教案经备课组集体讨论、修订后使用,课后组织所有参与听课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评课,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诚恳地指出不足,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组织小班化教研活动,有效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10月31日,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研员对我校区教师进行听“推门课”活动。他们根据总功课表随机分别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6节课,分别与执教老师进行交流并做了点评。

3、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今年11月完成的课题《农村自然小班化作业百分百面批的策略研究》获得温州市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年还有1项课题研究被温州市教科院立项,1项课题被县级立项。

4、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今年在教育刊物上发表51篇,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36篇;获奖论文7篇,其中省一等奖2篇,市三等奖1篇,县一等奖1篇。

5、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和上校公开课。本学期有8位老师上了公开课,1人上县示范课1节,县讲座1次等。两位老师参加了学区优质课分别获得二等奖。

6、金甫老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7、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如五年级英语集体书写比赛中,我校区获得学区二等奖;学生各类征文比赛中有63次获奖,其中在省级发表学生作文3篇,获县读书征文比赛22人(一等奖8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1人),获学区征文比赛35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8人);获县青少年科普征文比赛一等奖1人;获学区讲故事比赛三等奖1人;县数学小论文获三等奖1人。金甫老师还被评为县优秀指导师。岭下校区荣获县优秀组织奖(此奖校区仅一所学校)。

篇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学习,认真备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积极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人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学校各项评比或比赛中,都得到领导肯定,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区内的教研活动;市数学研讨及教材,教法辅导.还曾到兄弟学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虚心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数学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几年来,数学在中考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数学教研组

篇8: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对细节的理解不到位

1. 不关注词汇在语境中语意的变化以及受母语的影响

一般来说, 细节理解题往往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带着问题回归原文相关的句子或段落中去查找答案, 这一点很容易做到。但是, 有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 却忽略了词在选项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在含义方面的区别, 将其混为一谈, 结果导致选择错误。请看A篇文章及第42、43题 (以下例题均保留原题号) :

42. From the above posts we learn that ______.

A. Vallery has been begging in streets over the summer

B. Jack gets paid for cutting and moving the lawn for his own family

C. Erica is quite experienced in finding part-time jobs

D. Ashley is willing to do any part-time job during his trip to Hawaii

4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racy from her post?

A. She operates a law firm.

B. She helped her daughter become a lawyer.

C. She’s proud that she has got her daughter a job.

D. She hopes to know more people to help kids get jobs.

对于42题, 很多学生选A, 而正确的选项是B, 因为A 选项Vallery has been begging in streets over the summer中的beg意思是 ask for food, money, etc;而在阅读理解短文中的意思是ask in a serious way, 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少学生见到相同的词就选, 为此我们教师要提醒学生必须关注词汇在语境中语意的变化。

43题正确选项是C, 而很多学生选D, 因为原文中有“What about kids whose parents do not know someone?”其实这两者根本不构成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What about kids whose parents do not know someone?”并不能说明“She hopes to know more people to help kids get jobs.”而学生不选C的原因是对proud一词没有正确的理解, 他们说proud中文意思是“骄傲的, 自以为了不起的”, 是个贬义词, 而其实proud英文意思是“feel pleased and satisfied about sth. that you have done or own”。可见学生可能因受到母语的影响, 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我们英语教师授课时要尽量用英语解释英语。记得特级教师何小怡也曾经说过, 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用英语来解释单词词义的能力。

2.不能识别出替换了的句式结构

在阅读理解中, 命题者利用一些近义词、句等来替换原文中的语言表述, 从而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底和领悟上下文的能力。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理解上下文的能力, 很容易就能确定答案。问题是, 一些学生往往不能识别出这种替换了的句式结构, 从而导致理解不畅。请看B篇中的47题:

47. By saying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 (Paragraph 4) , Jerry Bingham intends to express ______.

A. his anger B. his doubt

C. his agreement D. his criticism

第47小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B, 因为doubt 的英文释义是 feeling of uncertainty, 而“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也是表达疑虑的一种方式。为此,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练习用不同的句型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比如:It is not satisfactory. 可以替换为 I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也可以训练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功能意念项目。

3.不善于甄别貌似正确的选项

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解答细节理解题时, 有时觉得简单, 就凭着印象和暂时的记忆作选择, 不回归原文进行对照区别, 或者即使回归原文也不仔细对比差别, 就急于作选择, 殊不知出题人恰恰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 专门设置一个与原文相近的选项, 干扰学生解题, 例如C篇文章及第52题:

“Young Japanese and Koreans can be good friends, but there are limits in some areas. We avoid political or historical topics, ” said Hiroaki Ohmura, 24, a grad-student in computer science at Tsukuba University. He was at Korea University in Seoul as an exchange student last year.

Before going to ROK in 2007, some students warned him that Korean society could exclude (排除, 拒绝) him and it could be difficult to enter. “I took that advice with a grain of salt, since Koreans looked friendly on TV dramas and movies, ” said Ohmura.

The undergraduates in his major were all polite to him. They helped him move into the dormitory, invited him to parties and taught him Korean.

But he did feel a distance between himself and other students. “Their society is very tight and so close that, as a foreigner, I couldn’t break into it. For instance, they invited me to computer games, but not to join the school’s football team. They like going shopping with me, but not to buy Japanese products. It was more or less embarrassing.”

But he soon found the proper balance. “Japanese fashions always seem the most trendy in Asia. In my opinion, Korean fashions come from ours, or at least they borrowed some elements (元素) , but I never expressed that opinion, ” Ohmura said. “Instead, I liked to share the trendiest Japanese items with them, which made our talk easier.”

Even though he was only in ROK for a year, he wanted to change something.

“In my opinion, Chinese students got along better than us with Koreans. It might be because ROK and China have tighter relations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 he said. “I know some Koreans don’t have a good impression about the Japanese, but as a young man, we should not let the past disagreement affect us too much.”

52.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some tips for exchange students

B. the worry of an exchange student

C. what Korean society is like for foreigners

D. Hiroaki’s experi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52题正确选项是D, 但是不少学生选C, 因为在这篇文章中, 多次出现Korean, society, foreigner等词, 所以学生做题时, 看到选项C 中有那么多刚才读过的词, 就毫不犹豫地选中了这个答案。另外, 部分学生对D选项中的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不太理解而不敢选, 这说明学生没有对选项进行逐一甄别。

4.不能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式, 导致在这次考试中出现理解错误, 对此教师在讲解时, 要引导学生回归原文, 关注细节, 加以注意。请看D篇文章及第54题:

Astronauts aboard the space station celebrated a space first on Wednesday by drinking water that had been recycled from their urine (尿) , sweat and water got from air. They said “cheers” to NASA workers on the ground.

The urine recycling system is needed for astronaut stations on the moon and Mars. It also will save NASA money because it won’t have to ship up as much water to the station by space shuttle or cargo rocket. Besides, it’s important as the space station is about to expand from three people living on board to six.

The recycling system had been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last November, but it couldn’t be used until samples (样品) were tested back on earth. So when it came time to actually drink up, NASA made a big deal of it. The three-man crew stood holding their drinks and congratulated engineers in two NASA centers that worked on the system.

“This is something that had been the stuff of science fiction, ” American astronaut Michael Barratt said before taking a small mouthful. “The taste is worth trying.”

The new system takes the combined urine of the crew from the toilet and moves it to a big tank, where the water is boiled off, and the vapor is collected. The rest of the urine is thrown away. Then the water vapor is mixed with water from air, and then it goes through filters (过滤器) . When six crew members are aboard, it can make about six gallons from urine in about six hours.

“Some people may find the idea of drinking recycled urine distasteful, but it is also done on earth, but with a lot longer time between urine and the tap, ” said Marybeth Edeen, the space station’s national lab manager.

The technology NASA developed for this system has already been used for quick water purification after the 2004 Asian tsunami.

54. Which is the RIGHT time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a. The samples of the recycled water were tested on earth.

b. Astronauts celebrated the space’s first making water from urine.

c. The recycling system was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d. The technology for the system was used to quickly purify water.

A. a, d, c, b B. a, c, b, d

C. d, a, c, b D. d, c, a, b

对第54题, 有的学生回忆说, 他们在解题时根据常识是这样理解这道题的:首先是水回收净化技术的发明, 接着是试验水的样品, 试验后再安装在空间站上, 最后饮用, 所以他们选择C。 而正确选项是D, 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去仔细阅读原文中“The recycling system had been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last November, but it couldn’t be used until samples (样品) were tested back on earth. So when it came time to actually drink up, NASA made a big deal of it.”这一细节。这种由于思维定式导致的理解错误, 在学生的阅读理解中屡见不鲜, 但只要我们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明白。

综上所述, 教师和学生对细节题或多或少都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分严重, 所以我们师生都不能只关注文章笼统的意思而忽视对语言细节的理解。另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分清文章的事实和观点”, “了解重点细节”和“理解指代关系”。因为事实细节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进一步说明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是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具体途径。

二、对解题技巧的掌握不娴熟

至于获取阅读理解高分的另一把宝剑, 那便是解题时采用的排除法。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从正面选择答案有困难, 就可以考虑选用排除法, 即排除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误选项, 那么剩下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遵循如下“三级思考”的方法来排除干扰项: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 即为“误”, 可以直接排除;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 但在文中没有依据, 这种脱离原文的“虚”的选项也可以排除;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 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 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 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 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 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应该排除。

只要考生经过“是否矛盾 (误) —是否有依据 (虚) —是否以偏概全 (偏) ”的逐级思考过程来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 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与原文意义一致的选项, 或是经过“三级思考”仍不能排除的选项。以学生出错最多的D篇来说, 先看第53题:

53.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recycling system is important because ______.

A. it makes traveling to the moon for the average person possible

B. with it NASA won’t need to ship any water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C. it can help meet the need for more water after the crew is expanded

D. i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in space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waste

选项A属于“虚”, 选项B属于“误”, 选项D属于“偏”, 所以正确选项是C。

54题正确选项是D, 上文已经解释过。

55. From paragraph 5 we can know ______.

A. an opinion on recycling urine

B. the process of recycling urine

C. the effect of the recycling system

D. the theory behind the recycling system

选项A属于“误”, 选项C属于“偏”, 选项D属于“误”, 所以正确选项是B。

5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New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Space Station

B. Drink up: Space Station Recycles Urine to Water

C. The Research of NAS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 Good News: Water Recycled from Urine Tastes Good

选项A属于“偏”, 选项C属于“误”, 选项D属于“虚”, 所以正确选项是B。

篇9: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是新高职业考试的研究,形成高考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新的动态新的教学和研究组的义务工作。新职业考试适应2008年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从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核,15年后加入技能高考,其中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本学期,数控教学与研究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汽车数量,钳工为主要技能的职业技能,未来逐步扩大一般车,加工中心为职业技能测试项目。对于肖仁希,陈先聪等老师的主要骨干技能教师,杨一兵,张亚琴等高校教师的高级职业测试理论教学骨干教师。到老师的骨干与团队,与新老师一起协助教学,学习。逐步实现从高中到高一有优秀的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高职业考试经验教师教高职高专。

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所有学生的技能培训

技能竞争一直是过去数控教学的主题。NC技能竞赛有相对较大的成本,进入教师资源,学生没有覆盖面广等问题。

鉴于这些情况,本学期首先研究自己的情况,先找到突破点,抓住新的配合点,为了突破。数控汽车和装配工都是高考考试,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技能,老师通常都有教学,学生准备考试也可以参加比赛。这个学生样本很大,可以合理使用课堂教学,是为了竞赛培训。没有必要购买与游戏的实际教学无关的设备,降低了成本。学生不必花费他们的空闲时间为专业比赛练习课程。同时,密切关注新游戏项目。老项目成大,所有学校都经历过,竞争压力相当大。为此,下一个模具项目将是新游戏的突破点。

三,同心同德,省品牌选择专业

示范学校之后,要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内部实力。本学期的三个项目,评估三个不仅是专业品牌的认可,而且目前专业的专业地位,为未来发展明确方向,明确思路。

蔡连森教师连续 加班一个星期,工作到深夜,冲在省内学习,学习交流。如老师,教师,教师,教师等老师也加班,与蔡先生合作完成材料整理,梳理专业群体的发展过程,突出重点思考,为未来发展很多的规划,小组老师也积极工作,成功完成材料申报。

四,做好课程改革,促进教学研究组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技能,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研究小组认真开展预备小组活动,积极开展热烈讨论班,聘请专家计划专业发展。本学期评审的标题,胡晓田老师通过高级评审,多个技能队伍在城市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省赛在进一步的成绩。

篇10: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结束,在本期内,理化组教师,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充分发挥团体优势,资源共享,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狠抓常规教学,积极认真地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1.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抓好双基教学

本期开学初,我们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制定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理化组全体教师利用集体备课的平台,竭诚尽智,对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组教师利用理化课的特点,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基础知识,精心设计习题,通过练习才能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掌握情况,重视测试,认真组织每次的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力求每次考试都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考场适应,之后做好试卷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反思。

2.认真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本学期,理化组根据学校的安排在组内开展了《同课异构》赛课评课活动,每节课后都进行认真地讲评、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位老师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教学案例的设计水平、课堂的应变能

力、教师的表达能力、课件的制作与技术信息的使用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

3.积极参加校外的研讨活动

努力争取各种校外的学习机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汲取营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期理化组教师多次赴外地听课、学习,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活动的技巧等等。

篇1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青浦区颜安中学 孙安美

一、备课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1、备课组长工作细则的制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备课组的团队建设,切实搞好备课组的各项工作,提高备课组的活动质量,英语组制定了备课组长工作细则。

(1)期初安排学期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期末完成备课组工作总结,有关计划要操作性强、明确到人、具体到天。计划应于开学后第二周周三交于教研组长,再有教研组长送教导处备案;学期工作总结应于放假前一周以同样方式上交备案。积极配合教研组常规工作,负责本年级本备课组常规工作,两个星期开一次备课组会议,研究本年级的教学动态,对本年级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管理义务。

(2)负责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通知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材料、茶水的供应、门窗灯具的开关等。

(3)做好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备课组长要充分调动组内各位老师的积极性,各项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时间足、气氛好、效率高。确保组内每位老师全员到位全员参与,要继续强化以说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三确定”(确定教学课题、教学时间、说课主讲人),努力发挥组内优势,共享优质资源。

(4)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本组特点的教学教研活动,每学期应组织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1-2次。

(5)负责本组各种活动资料的收集、分类和汇总。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组长应收集本组的活动记载表、说课教案、活动总结、照片等文本和电子文档等资料,并分类汇总于学期末交给教研组长处备案。

(6)负责组内各项教学工作的检查督促(例如,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检查备课笔记等常规工作),确保组内各项教学活动和谐统一,同备课组内要做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周练安排,作业布置,教辅使用五统一。

(7)每个组每学期都应制定基于常态课的研究专题,都应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做到人人有问题,个个有任务,每学期都应有阶段性研究成果。备课组长应努力在本年级的校本研修进程中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

(8)认真落实并组织搞好本年级各级各类竞赛的辅导工作。

(9)备课组长在寒暑假前统一全年级学生的假期作业,并在下一个学期的开学初的预备课阶段完成各年级的交接工作。

2、优秀备课组、备课组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

(1)评到优秀备课组的备课组长同时被评为优秀备课组长。

(2)未被评到优秀备课组的,评选备课组工作先进个人。原则上每组选出一位先进个人,如贡献突出,可有由备课组长申请酌情增加额度。先进个人由备课组推荐评选出。以后每学年(每年6月份)评选一次。

3、每学期初预备课期间的五个“必须”制度的建立

(1)关于学习习惯:备课组必须统一明确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不能急于赶教学进度。

(2)关于音标:6—8年级英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系统地将48个国际音标进行有效复习。此前备课组长必须带领组内教师集体备课,自己过关。必须教会学生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常态课教学中分散巩固。

(3)关于英文书法: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规范英文书写。

二、教育科研

1、区级课题立项

题目:《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词句篇思维训练有效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2009.12.5我们邀请了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科研室主任、青浦实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特级教师朱连云老师;青浦区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专家、高级教师高桂兰;我校校长、高级教师徐银云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我校东部校区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议。

2、论文发表及获奖

继40篇文章汇编于《以优质引领常态——颜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经验汇编》之后,本学期我组又有20余篇文章发表于《青浦教育》、《英语辅导报教师版》等报刊杂志。

三、公开课教学展示

2009.10.21在东方中学九年级的孙安美老师为全区初三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节题为Fishing with birds 的公开课,本节课注重从语言知识的听说训练入手,设计不同形式的任务。以英语语言的基本要素音标为突破口,培养按单词音节拼写单词、科学记忆单词的习惯。通过解读文本改进学生的阅读品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以及教研室专家和区名优教师的一致肯定。

此外,2009.12.9 我校预备年级的李静老师和初二年级的孙静老师为青西片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两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身为镇级骨干的孙静老师发着高烧带病为大家展示,着实令人感动。

四、优质引领、关注常态

在专家高桂兰老师的引领下,我英语组不仅打造精品课堂,同时以优质引领常态。本学期每位英语老师都以常态课为载体进行备课组小范围课例研究,同时开展“答记者问”式互动教研论坛,让各个备课组就一些英语教学的细节问题做专题发言,介绍教学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学习,收益颇丰。课堂教学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很多新课型。教研活动发生了质变,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更加规范化,教研活动的评价更趋科学化,教师们真正地“研”了起来。教师教科研的意识也大大增强,全体教师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主动写教学反思并投入案例研究。并将总结出来的经验筛选、提炼并重新作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师生获奖

1、团体奖

顾燕老师指导的“the Lion King”配音和老师指导的歌舞都荣获了青浦区中学生英语才艺比赛二等奖。

2、教师获奖

孙安美老师撰写的《“答记者问”式互动教研改变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发展状态》一文荣获青浦区“我与新课程改革”征文一等奖、长三角城市群“我与新课程改革”征文三等奖。

3、学生获奖

蒋丽华老师指导的沈李红

同学荣获了全国中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一等奖;徐凤芳老师指导的黄慧慧同学荣获了青浦区七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拼写竞赛二等奖;鲁勇光老师指导的陆佳莉同学荣获了青浦区七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拼写竞赛三等奖;孙静老师指导的朱敏倩同学荣获了全国中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三等奖;陈正华老师指导的谢雪敏、周慧斐、金思伊同学分别荣获了青浦区七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拼写竞赛一二三等奖。

六、第四届英语教研论坛

活动主题:“梦由课堂起,风从颜安来”——“学研一体”,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0.1.27 11:4

5地点:东部校区综合楼三楼多媒体教室

活动目的:本次教研究论坛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抓住“读书、学习、实践、创新、反思、提升、困惑、失败”等关键词,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这一话题(可以是对文本的解读、教学手段的优化、后进生的转化、也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知识点的不同,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解题技巧、突破英语单词识记难点等方面),梳理、畅谈教学中的所做、所思、所得,不但促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反思与进取,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更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优势资源,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反思、相互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激发教师做学研型教师的热情,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邀请了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教科室的专家、领导参与教师交流活动,对教师的实践与思考给与现场点评与指导,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能有所获益。

活动形式:

1、备课组长述职。备课组长抽签轮流交流本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功与失败的做法,既要有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又要有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同时,能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能给与其他教师以启发和借鉴。

2、典型发言。备课组代表交流教学中的典型经验,抓住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成果提炼、疑难困惑等进行深入地思考与研究,就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深化和提升。

3、“青浦实验”、《英语课程标准》知识有奖问答

4、青年教师才艺展示

上一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下一篇:西安科技大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