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05-05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共11篇)

篇1: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马 跃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班语文教学任务,从小学到到初中语文学科难度突然增强,学生都需要适应,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考试模式,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所选课文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四首古诗《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重视朗读课文,想像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与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所选课文有《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所选课文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四单元,主题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选文包括《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有对人物美好品德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第五单元主要是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课文有《猫》、《动物笑谈》、《狼》,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有利天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六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课文有《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以及《女娲造人》、《寓言四则》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所教的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不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因此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前三分钟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并且每周一篇作文及一篇读书笔记的练笔。

7、上课前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六、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七、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时

备 注

一 9.1—9.4

语文第一课 1

二 9.5—9.7

春 3

济南的冬天 1

三 9.10—9.14

济南的冬天 1

雨的四季

四 9.17—9.21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古代诗歌四首 2

中秋节假

五 9.25—9.28

秋天的怀念 2

国庆放假 六 10.8—10.12 散步 2

七 10.15—10.19 散文诗二首 1

《世说新语》二则 2

八 10.22—10.26 写作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2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1

九 10.29—11.2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1

再塑生命的人 1

窃读记 1

《论语》十二则 1

十 11.5—11.9 《论语》十二则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2

期中复习及课外古诗词诵读 2

十一 11.12—11.16

纪念白求恩 2 十二 11.19—11.23

植树的牧羊人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1

诫子书 2

十三 11.26—11.30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2

猫 2

十四 12.3—12.7

动物笑谈 1

狼 3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2

十五 12.10—12.14

皇帝的新装 2

天上的街市 2

十六 12.17—12.21 女娲造人 1

寓言四则 3

十七 12.24—12.28 写作:发挥联想与想像 2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2

十八 12.31—2019.1.4

课处古诗词背诵 2 期中考试

十九 1.7-1.11 期末复习 4

二十

1.14—1.18 期末考试

二十一 1.21—1.25 期末总结

篇2: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教学工作计划

周莹莹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名著导读等内容。其中阅读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类;写作分为五个专题,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也有三个专题,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教材内容指向更具自主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2)突出文体意识,强调把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3)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突出体现研究性,拓展性(4)教材内容从以文学文本为主走向多种文体并存。

二、学情分析

从整体来看,这两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还是很感兴趣,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等原因。

三、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 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记叙文,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古诗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再认真细致备课。把课文读透,课件熟悉,指导书做一遍,课时练,四清习题做一遍。不清楚的字词查清楚,不理解的习题问清楚,查清楚,绝对不带着问题,疑惑给学生上课。重难点把握住,认真写好教案,梳理清楚讲课思路,上课前再利用两三分钟时间过一遍,在便条上写好简要思路和注意事项。

上课

1.提前进教室,分发作业或指导书,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点评作业完成情况,表扬表现优秀和进步的学生。

2.按照三分天下的原则,各环节紧凑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穿插资料中习题的练习和评讲。

3.关注学生听讲状态,每一次读和写,关注学生,对懒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4.落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每节课,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听写字词或重点句子,形成习惯,引起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重视。

作业

1.每天布置一定量作业,明确作业内容,检查或者交的时间,由课代表写在黑板上,组长通知督促小组成员。

2.作业收齐之后,先由组长和课代表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及时返回重写,在作业记录表上注明检查情况。老师批改时严格要求,有评语,有等级,有日期,在作业记录表上注明批改情况,到教室及时反馈。

辅导

1.每天上下午公共自习必到教室,解决问题,督促学生完成当天语文作业。

2.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每天每班盯两到三名后进生,关注他们听讲和作业完成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单独教育。

3.每天与两到三名学生谈心,了解学习生活状态及班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篇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 “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 “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

篇4: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期教材分析

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年级上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问声好》、《时间的歌》、《童话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劳动》、《小动物的歌》、《音乐会》、《生活多快乐》、《美丽的动物》、《新年好》及期末测验《游戏宫—快乐的冬令营》。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二、教学目标

(一)聆听能力

1.能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体验不同音乐特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3.能通过聆听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二)表演能力

1.能够整齐地按要求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我的小绵羊》、《小袋鼠》、《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同坐小竹排》、《西伦达》、《金孔雀轻轻跳》、《大鹿》、《小拜年》、《过新年》;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感受大自然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4.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6.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

(三)创编与活动能力

1.能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能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能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4.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5.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6.通过编创动作、歌词,能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7.能为歌曲编动作,用七个音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8.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9.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

10.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歌曲气氛,自编表演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四)知识技能

1.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2.能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f、s、l、si、d1”八个音,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地吹奏口风琴。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预计,四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学措施

1.要注重学生感受音乐,有目的、有层次地安排每一教学步骤。

2.要注重学生互评与自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形成评价的常规、习惯。

3.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篇5: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 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目标

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

①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③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一定的环境中。

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④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段时间。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3)科学态度目标

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②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 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 植物很重要。

2、“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

①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② 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③ 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④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⑤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⑥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⑦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④ 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⑤ 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⑥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⑦ 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⑧ 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⑨ 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3)科学态度目标 ①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②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③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④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⑤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⑥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②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③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

4、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六、潜能培养措施 儿童潜能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科学课的特点。首先应以生动的教 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再次是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帮助他们。

七、教学安排

九月份:

1、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2、教学“植物”

1、2课 十月份:

1、教学植物3--6课;

2、科学阅读。十一月份: 教学“比较与阅读”1一-4课。

十二月份:

1、教学“比较与阅读”5--7课;

篇6: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

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2016年2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2、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3、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4、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积极参加教研, 提高业务水平

努力学习,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 浏览百科, 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 渗透到教学中去, 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篇7: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篇8: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的教育教学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工作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2)、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周次 教学内容 1 概要:生物学什么?

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 3 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式 4 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5 国庆放假 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7 第十七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 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十八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9 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0 第十九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 11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2 期中考试 期中评卷

第三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14 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15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四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 16 第五节 遗传与环境 17 第六节: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复习19 复习20 期末考试

八年级生物科

篇9: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努力写得端正,美观。(8分)

chán jué xì yào 纠()()择 空()照()

wán bì yàng qián()强 逃()荡()()水员

二、比一比,组词语。(16分)

爆()庐()拂()忧()

瀑()炉()佛()扰()

三、用“ ”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下列三组词语中,只有一组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找出来,在()里画“√ ”。

①弯曲(qū)笼罩(lǒng)沉没(mò)()

②剧烈(jì)逐渐(zhú)安然无恙(yàng)()

③当铺(pù)饥饿(jī)抛线(pōu)()

2、下列三组词语中,只有一组词语没有错字,找出来,在()里画“ √ ”。(2分)

①戒尺 实践 资原 议论()

②漆黑 沸腾 叶柄 距离()

③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重星拱月 群星闪烁()

四、本学期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精彩的语句,展示一下吧。(12分)

1、写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或广告词。(2分)、2、,勿以善小而不为。(2分)

3、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的地方,反面伸出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丝像蜗牛的。(4分)

4、回忆本册书学过的古诗《山行》《绝句》,根据所给的内容想象画面,然后写出相应的诗句。(4分)

①车 霜叶 枫林

②黄鹂 白鹭 翠柳 青天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感悟(共30分)

A.阅读《观潮》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14分)

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象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说 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观潮》中的“观”的意思是,“潮”指的是我国的 省的 大潮。

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3、作者按 顺序观察潮来时的,又是从、、方面直接描绘大潮的奇特。

4、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3分)

5、作者观潮,先听到响声,后看到潮水,原因是(1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都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dān)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qiū)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zhòng)尼(ní)呀,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李,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shòu)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从本文中找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8分)

①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②多谢老师等候。()

2、联系上下文理解“敬重”词语的意思。(2分)

3、当你读到文中画线的句子时,你的感受是

(3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没有止境。”这句话的意思。(3分)

5、(附加题3分)关于孔子,你还知道多少呢?可以写关于孔子的名言,也可以用简练的语句介绍孔子及相关的资料。

第三部分习作实践(共30分)

习作前先请同学们阅读2005年1月11日一条新闻消息摘要: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洋发生8.5级强烈地震,地震印发的海啸,给东南亚和南亚的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严重灾害。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遇难者中,至少有1/3是儿童,还有很多儿童成为孤儿。

地震和欢笑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大规模的对外援救行动。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各项救援工作,已救治受灾民众七千余名,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一只医疗救助力量。

篇10: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木老元民族学校 杨智

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对师生要求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2、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5、认真做好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

6、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

课,不带尖锐物品上课。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三、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评价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3、抓好“跑操”,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跑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跑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4、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要合理运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灵活、自由的运动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班主任要负责领导、教育,由学生干部负责组织,也可由少数体育爱好者自愿组织活动。

四、教学思路和教改思路

1、根据学生身体和年龄的不同情况,可多采用多样的对抗性游戏。

2、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3、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研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4、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5、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篇11: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ìnɡ

jūn yún

zhù

zhái

()

()

()

()

nínɡ

shì

rónɡ

huà

wǎn cān

kāi pì

()

()

()

()

二、用“

”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2分)

花圆里尝年羊益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三、用“

”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2分)

步调急速(tiáo diào)

风号浪吼(háo hào)

扮演角色(jiǎo juã)

枝折花落(zhé

shé)

四、比一比,再组词。(5分)

律()

梢()

称()

职()

厉()

津()

稍()

秆()

耻()

历()

五、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6分)

屏息()视

随()而安

()不相让

绿树成()

人迹()至

草()花开

应接不()

精神大()

我还能写四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六、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严厉

严肃

严格

1、爸爸对自己要求很(),上班从不迟到。

2、妈妈()地对我说:“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话!”

只要……就……

即使……也……

因为……所以……

3、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能排除。

4、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

七、按要求写句子。(4分)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他怎能不值得我尊敬呢?

他值得我尊敬。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个句子合起来。

我们要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要勤奋刻苦。

八、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二月兰花盆里装。

2、雾锁山头山锁雾

3、因风皱面

为雪白头

九、将第5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完整地默写下来。(5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认真阅读《 巨人的花园 》选段,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15分)

一天早晨,巨人被子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谢谢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喧闹()

训斥()

2、当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他看到了什么?请用“﹏ ”画出来。当孩子们被巨人赶走后,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

”画出来。(4分)

3、是

(谁)使巨人终于明白了。(2分)

4、请把文段中的四字词语摘抄下来(不少于4个)。(2分)

()()()()

5、从文段中摘抄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2分)

6、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蜗牛的荣誉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用

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

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怕别人偷去奖杯,它就睡在奖杯里。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

申)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

竞)成了蜗牛的负担。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汉字。(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害怕()

困难()

重要()

3、依照画线词语的格式,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2分)

4、我认为蜗牛错在下面的三个方面:(6分)

a、b、c、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选正确的答案画“√”。(2分)

a、得奖后不能总是惦记着奖杯。()

b、得奖后应该把奖杯放在别的地方,而不应该时刻背在身上。

()

c、取得了成绩也不能骄傲,要不断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上一篇:初中生励志标语下一篇:从化市第五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