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2024-04-22

读穷人缺什么有感(精选13篇)

篇1: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努力改变命运的斗士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在思想上给我以巨大启迪的励志书,他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在刚翻看了几页之后,我便被作者古古先生那犀利的语言,朴实的文字所吸引。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当前处于社会底层穷人的生活、思想的现状。作为社会底层的穷人,因为缺钱而导致性格、道德、志向、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因为缺钱,穷人志短;因为缺钱,穷人始终处于社会被支配的地位。当然文章中有些说法在读者看来可能显得过于极端,但仔细结合现实想来,不禁让人觉得,古古先生所言全都是血淋淋的社会现实。也正是因为作者说出了常人想说而不敢说或没有说的话,才使得这本书如此的畅销。说出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世上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只能努力把事情看清,努力把看清的事情说出来。”

此书更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让我更加清晰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与现实性,让我更加成熟。而在所有所得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对当代的我们具有的重大意义。

出身于农村家庭的我,一直觉得,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来说,一生中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就是高考。但就目前农村现状而言,却又让人忧之又忧。一方面,农村孩子中能够完成高中学业并取得高考资格的仅仅占一小部分,而那些少数有机会坐到高考桌上的农村考生,又往往因为在教育上“先天发育畸形,后天营养不良”而屡屡输给了从小就享有优质教育的城市小孩。(也许我所说的和读者所处的现实情况不符,但就笔者本人所处的实际情况而言,确实如此。并且请相信: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玩手机的时候,仍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正挨冻挨饿的努力地学习着。)而这一切的原因,首先并来源于一个“穷”字。事实上,直到第一次高考之后,我才明白,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但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到现在也不明白。农村里经常有人说道:“再穷不能穷教育”,但现实往往相反。因为穷,一般家庭中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因为穷,教育便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事。因为教育的缺乏,我们中的许多同龄人,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能力,与城市的孩子相比,总是有些欠缺。古古先生的这本《穷人到底缺什么》告诉我,穷人缺的首先是教育。

然而在当前这个竞争益发激烈的时代,“读书无用论“渐渐地被很多人接受。在他们看来,读那么多书,真正能在生活中用到的极少。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读大学和

不读大学在找工作时差别似乎并不大,更何况,每年不也是也有很多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么?“‘教育,或者说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么?’”—古古先生向我们发问道。

古古先生在后来的章节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说“人一旦有了某种规格,就有了某种待遇,待遇总是和规格正比,即使遇到变故,规格变了,待遇还会延续。就好比一位将军和一名普通士兵,被俘后,将军不会挨打,不会挨饿,只是没有了自由,比于后者,这也就是相当幸福了。所以,穷人还是要奋斗的;导致将军和士兵两种不同待遇的不也正是知识与能力的差别么?

美国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说过 :“决定人一生的重要因素:出身、奋斗、运气。并指出其间最不重要的就是奋斗。但当其余两种你都不占有时,奋斗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了。所以穷人应该靠奋斗来改变命运。而对于穷人,奋斗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享受高等教育,然后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最后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教育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古古先生说,“但是,教育之所以不能改变命运,是因为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只有那些印成铅字的才叫知识,而对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发挥巨大作用的知识往往不屑一顾。最终结果是那些印成铅字的知识没学多深,而大脑本该有的一些专业知识,特别是实践知识而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获得。”

真正改变人生的是能力,知识只是能力的一个要素,但如果连知识都没有,又何来能力呢?

在此,我也想告诉所有宁大学子,我们在大学里读书也好,许多同龄人在工厂里打工也好,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是能力的提升,是我们已流的和将要流的泪,流的血,流的汗。

记得清朝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这样评价读书人,“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虽不能至,亦应心向往之”。望各位同窗珍惜大好年华,万勿为现实中的种种诱惑所扰,玩物而丧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用自己的汗水为人生扬帆护航,铺就靓丽人生的康庄大道。

篇2: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这天,我在作文书上读到卫篇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把大梨让给长辈和哥哥。只有4岁的孔融都知道要尊重长辈,那我们又何尝不可呢?

“要散布

篇3: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这是书中第58条建议:“用记忆来代替思考, 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 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 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作者在这条建议开篇就这样写道, 然后运用了翔实的资料证明为什么本来有着敏锐牢固记忆力的学龄前儿童, 在入学两三年后变得记忆迟钝起来。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 常常因学生记不住某个单词、某个概念而着急上火, 甚或批评体罚。读过这本教育著作, 我方才如梦初醒, 是我们将孩子的头脑变成了知识的储存所, 变成了各种真理、规则和公式的堆栈。你看看, 每逢考试前夕, 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 被不同科目老师轮番找去, 然而学生忙得焦头烂额仍稀里糊涂。读过先生的书才知, 其实, 怪不得孩子, 是我们违背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 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 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 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反思我们的教育, 是我们太注重用一份试卷、一个标尺来衡量学生了。人是自然的, 你想, 自然的东西能用一个砝码来标明它的价值吗?想想平时的教学, 往往只为考核、考试而多了让学生记忆背诵的东西, 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 忽视了引导学生用思想去钻研因果, 去认识大自然的奥妙。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因此, 学生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是用到思考上。

看看国外的某些教学, 课堂上学生似乎很随意, 老师提出问题后, 不是让学生正襟危坐地听讲或进行花样繁多的表演、活泼热烈地讨论, 而是引导学生亲自搜集资料, 实践操作, 寻找答案, 图书室、档案室、社会、大自然成了他们的课堂,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得出自己的结论。反思我们的教学, 虽说现在有不少课堂是启发式教学, 然而, 多数情况却往往是迫于考试的压力, 在某种程度上受多年惯性教育的影响, 不由自主地去灌输, 逼迫学生去记、去写, 做许多机械性的工作, 与此同时, 老师也在做着很多应付性的无用功, 因此也没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阅读决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说, 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靠补课, 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们的阅读量小, 视野狭窄,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远的不说, 就拿四大名著来说, 我们当教师的读完全部原作的又有多少人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的阅读量少, 又怎能妙笔生花呢?

现代教育中的张扬个性, 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是很好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自然人, 既然是自然的, 就要培养其自然的天性, 不能扼杀其率真、自由、天然的本性, 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 认识自然, 这样才能激发其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能源, 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 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想想一个学期下来, 我们教师究竟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指导观察过多少次呢?家庭教育中又有多少家长舍得让孩子去做环游和社会实践呢?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课《乌塔》, 讲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德国小女孩, 通过平时参加社会劳动挣钱和家长的资助, 利用假期独自去欧洲游历的故事。这之前, 孩子整整做了三年的准备。——自己查阅资料, 购买用品, 遇到问题自己思考如何处理。想想我们的老师家长, 往往顾忌太多, 或怕生气劳神, 或怕出现安全问题, 而让学生固守校园和家园, 不能引导学生亲近自然, 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指导其观察, 我们的学生又怎会深入思考呢?一说作文, 老师学生都犯头痛, 作文教学, 仿佛成了一个难以攻克的癌症。试想, 学生不会观察,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新发现, 又怎么会有话可说可写呢?

所以, 我想, 老师首先要打破思维的遗传性, 更新观念, 从培养应试型人才转变到阅读型、观察型、思考型人才的轨道上来。当孩子学会了思考, 他的人生便会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

篇4:穷人缺什么

事实证明老祖宗的操心实在多余,穷过三代比富不过三代的可能性更大。富人们不仅在自己这一代拼命赚取财富,并且为守业创造了各种条件:

首先是培养下一代。富人们的后代与穷人的后代相比,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更大,不仅因为他物质条件充裕,有条件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也因为父辈的言传身教以及更多深入商业的机会。如果富人的后代不能继承父辈的衣钵,那只能证明他真的是个草包阿斗,白生在富人家里纨绔一生。如果不幸有这样的后代,或者后代另有所求,比如有艺术或政治上的追求,不愿意打理企业,富人们也有妥善安排:或者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证自己百年之后企业机器还能正常运转;或者培养可靠的继承人,让他心甘情愿为自己的后代打工赚钱。

那么穷人为什么会世袭?世袭的第一要因是我们这一代就一直是穷人。

穷人,穷的不仅仅是物质,还穷在精神层面,比如眼界、心态、观念上的穷人思维。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真是一个让我们大多数人赧颜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对夫妻,想得美妙,做得很少,仿佛有那个结果在那里,自然就会走过去,到头来却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还是穷人。穷人也有梦想,因为拥有不多,梦想可能比富人更丰富。只是梦想永远被束之高阁,从来没有采取行动,或者行动之后有挫折即迅速中断。穷人永远是想得多做得少。总是把创富的过程想得太艰辛,方方面面都想到,各种风险都预见到,最终畏首畏尾,不了了之,因此,满大街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因为穷,于是更没有富裕的机会。一夜暴富,白手打下一大片天的魔法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资本只会青睐资本,钱只爱钱,即使有一肚子的奇思妙想,没有资金,也只能烂在肚里。

曾听到一个独自住在儿子买的别墅里、几个保姆伺候着的老太太说,没办法,那钱自己找上门来,挡都挡不住。无论是高开高走的大额投资,还是欲傍大钱生利的小钱,无不寻找实力强大的资金,试想,人家有数千万上亿元资金,而你只有区区数万甚至一无所有,即使你有满腹才华,资本是找你还是找“大制作”?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即使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完蛋。资本可不想这样玩。

富裕之难,难于上青天。没到那个层面,富人的所思所想、行为方式,穷人永远没法理解,更没法效仿。就像3个穷人畅想当上皇帝的美妙生活,农夫说,假如当上皇帝,就买很多地,想种啥就种啥;樵夫说,我要天天用金斧头砍柴;懒汉说,你们真傻,皇帝哪还干活呀,人家天天不做事,在家吃烤红薯呢。金钱的匮乏限制了穷人像富人那样生活、工作,他不得不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忙忙碌碌,从而陷入怪圈,进一步失去了富裕的可能性。

因为逐富而不得,穷人难免心理失衡,仇富、抱怨、依赖外界,继续向贫穷的深渊沉沦下去。这种物质和精神状态不仅阻碍这一代穷人致富,甚至影响到下一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得不承认,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会成为一种遗传基因,影响着后代的命运。老鼠的儿子最终成龙成凤的也有,但必须付出成倍的艰辛,对于大多数安于现状的人们,那是不可想像,无法克服的。所以穷人的身份,只好世袭下去。

那么是不是穷人注定会穷下去、永世不得翻身呢?那样说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辈子了无生趣,看得到头的苦日子不过也罢。穷人世袭的悲剧有一个前提,就是让自己陷在穷人的精神状态里,如果跳出了这种状态,改变观念,及时行动,善于发现机会和方法,能够吃苦和受气,并找到一种赚钱模式,财富成几何级增长是完全可能的。那时候,想做穷人都不行了。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确实成不了富人,也要保持精神的富有,是真正拥有信心、乐观向上、开拓精神等精神财富而不是自命清高,保证我们精神遗传基因的高贵。按照愚公移山的原理,纵然我这辈子富不了,但还有儿子,子又生子,只要优秀的基因在,就不愁没有富裕的一天。很多年前,有人说过,做不了富翁,就做富翁的爸爸。但如果心态不改变,只怕不仅连富翁的爸爸做不了,连富翁的爷爷太爷爷也没办法做。

所以,不让穷人身份世袭,从现在开始,就要甩掉我们身上的穷人习气!

篇5:读《金瓯缺》有感

童临渊

前几个星期去听了马伯庸的演讲。他推荐了几本历史小说,其中就包括了《金瓯缺》,还在PPT里引用了书中的几段话。我现在小说看得少了,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一读。于是网上搜了一下,没有发现电子版(盗版的就算了)。只能买纸质书,一共四本差不多用掉了一张红色的。

这钱花得不冤枉。

小说的时间跨度是在北宋末南宋初,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大背景是北方少数民族(先是辽,然后是金)南下进攻中原。并不是那种写出来让读者看了感觉很有快感的那种小说,所以以我的愚见要是对那段历史没什么兴趣不推荐看这书。《金瓯缺》是比较正经偏严肃的历史小说,所以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偏离史实。北宋的两位皇帝还是“北狩”去了,岳飞也没有收复东京,最后还是不得不退兵。

以鄙人的愚见,小说要写得好乃至成为经典,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要写出世间百态,将形形色色的任务刻画得入木三分。《金瓯缺》就做到了。帝王将相、三教九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刚正不阿的忠臣、把一己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奸臣、见风使舵的墙头草、骁勇善战的军人、市侩的百姓等等。在第一本中还将东京的奢靡生活描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实描写得越是繁华,就是为了突出后来遭受浩劫之后的惨状。就像西方的作家把罗马(或者君士坦丁堡)描写成所谓的“永恒之城”,之后必然会写蛮族入侵后的一片狼藉,以此作为对比。外表看上去一片盛世景象,实则暗流涌动。不知道这盛世如不如赵家列祖列宗的愿。

另一方面,尽管这并非史学作品,小说仍然通过各种方式突显出了宋朝社会上上下下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最突出的文官和武将之间的矛盾,文官集团内部派系的相互倾轧。这本就是宋朝固有的矛盾冲突。压制武将可以算是宋朝的“祖训”.对带兵的将领实行“将从中御”,将领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这点在小说中的体现就是,与辽对峙时,掌握真正的决定权的是臭名昭著的童贯,而不是久经沙场的武将们。虽然宋朝最高统治者害怕大臣之间或者大臣与士大夫之间形成了派系成为中央集权的分割力量。但到了宋徽宗这一朝,文官之间的结党抱团已经没法控制了(一个原因就是宋徽宗作为皇帝不好好管理朝政,整天写字画画开心得不得了)。比如童贯手下有一批大臣、蔡京手下也有一拨、高俅也有自己的势力。这些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什么情怀,眼里只有利益。民族大义只是他们拿来给自己邀功要赏的借口。前线将士奋力拼杀也就换点赏金,真正大富大贵的反而是这些耍嘴皮子勾心斗角之辈。再用一句网络用语:“这是药丸的节奏”.这里插一段我对“澶渊之盟”的看法。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说这并不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宋朝给的岁币根本就是毛毛雨,比出兵省钱多啦,划算得很。当时看看确实划算,但是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靠割地给钱这种方法是根本不可能换来真正的和平的。给再多岁币,幽云十六州还是耶律家的。这个隐患根本就没有消除。这事不是没有积极影响,不过从长远来看,还是消极因素居多。最后耶律家还是被完颜家干掉了,赵家被赶到南方去了,还有两个皇帝“北狩”去了。网民们求之不得的诗和远方,二帝都得到了。

马伯庸说《金瓯缺》这本书读到后面心里堵得很,此言非虚。小说后半部分写道东京沦陷、皇帝低三下四地去求和、投降派小人得志、生灵涂炭等等末日景象,加上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进行渲染,读起来更觉压抑、悲愤。尤其是宋钦宗到金营里去谈判,天子的威风被彻底扫尽。说实话宋钦宗着实是个可怜人,他继位主要是宋徽宗想逃避责任,想把黑锅甩掉,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但是宋钦宗的可恨之处就在于是战是和、是走是留摇摆不定,并不具备一位领袖所应该具备的杀伐果断的素质。主战派迟迟得不到最高领袖的首肯,不得不处处受投降派的掣肘。后来还有个更加摇摆不定的宋高宗赵构,朱熹就说过,秦桧、赵构对金讲和的本意,“上不为宗社,下不为生灵,中不为息兵待时”.结果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的努力最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一味退让换来的只是愈发得寸进尺的要求,当皇帝的怎么不知道欲壑难填这道理,或许他们只是想活在当下吧。

我之前一直没提起书中着墨甚多的一位人物——马扩,他一生都在为宋朝江山出生入死,与自己的家人聚少离多,可是最后大家小家都没能守住。他在全书尾声潜入金军占领区探望了沦为女奴、而且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的妻子。他的妻子临终前犹以不能目睹日月重光、金瓯无缺而抱恨终天。全书也由此结束。

网上有一句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对此我想说的是,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在危急存亡之秋确实出现了很多败类,但是只要还有马扩这样不惜断头沥血的爱国志士,中国就不会亡,华夏也依然在。中国和华夏不会亡在日本的历史学家的笔下,更不会因为键盘历史爱好者的大放厥词而亡。你们啊……

Naive!

参考文献:

篇6:读《穷人》有感

《穷人》这篇小说就真实地反应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艰苦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在文中,一对以打鱼为生的夫妇,他们养育着自己的五个孩子。他们每天坚持工作,不分季节、不分昼夜。但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善良的心。桑哪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渔夫为了帮助他们准备过更加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跟多的辛苦他们那善良的崇高品质令人感动。一想到当时的生活背景就令人气愤。

桑娜和渔夫所做的事情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我也见过这么一篇报道:一位叔叔领着侄子到北方某一医院看病由于手术费太高,无力承担,只好沿街乞讨。一天,一位下岗工人领着自己的日子去给他们捐款 。一位问这位下岗工人,问他们为什么在自己如此穷迫的情况下还有去帮助别人。他说:“如果我们不去捐款,又有谁会去捐呢?难道去指望那些有钱人吗?”也对,这位记者在这里已经待了几天了,没有一位有钱人来此捐款,只有一些生活并不太富裕的老人来此捐款。是啊!把钱捐给需要它们的人,自己还是穷,不可能富裕。但是,在自己的内心是富有的。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本文中的主人公---渔夫和桑娜正是这样的人;生活的平穷没有把他们压垮,反而使其更加坚强。

篇7:读《穷人》有感

它讲述了渔夫一家子十分贫穷,牵强地牵扯大了五个孩子,但在一个暴风之夜,邻居西蒙却病死在了她家中的床上,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个善良的人,她自作主张地把西蒙的孩子抱了过来与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渔夫回来后不但没有打她还很赞同妻子的做法。

我觉得故事中的女主角桑娜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家中虽然贫穷到了极点,但还是坚持把西蒙家中的两个孤儿抱过来。她即使冒着被丈夫打的风险,也不让几个孩子睡在一个已经故去的人旁边。而西蒙也使我感动,她是一个寡妇,没有把孩子丢下就已经不错,还在临死前不忘孩子,用自己的衣服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还用自己的旧头巾包住他们的脚。

穷人不穷!《穷人》拥有无私的爱,温暖的家,善良的心,我们应该像桑娜和渔夫一样,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让世界更美好!虽然渔夫考虑过自己的日子,但也执意要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表现了渔夫助人为乐,敢于面对的品质,整个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描述,也没有半们歌须式的豪迈词句。然而由故事中的人物折射出的真、善、美,显示了人世间最淳朴、美好的感情,忘我付出的精神世界,却无处不撞击读者的心灵,扣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之深受感染。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我外公就是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他经常把家里的东西送到村子里的敬老院去,有一天,我外公家的马铃薯成熟了,外公毫不吝音地把马铃薯分给了村子里的一些老人,让他们也有马铃薯吃。有位老人说:“我们经常吃你的东西,不好意思呀。”我外公笑呵呵地说到:“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篇8: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关键词:我,真我,虔诚,爱,交往,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关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篇9:穷人最缺什么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有了钱,就不会再是穷人了。另有一部分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之穷是穷在背时上面。又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无所长所以才穷,有一技之长才能迅速致富。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是漂亮,是名牌衣服等等。

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他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答案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时,她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篇10:读穷人有感

经济学家是一个尴尬的称谓,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学家行使自由言论的权利时,总是受制于利益。反过来,每个人,每个阶层也都要为其言论在这个社会中的影响付出代价,而且这个代价是成比例的。

卢老师的特点就是能将利益限制降到最低,而支持他这份执着的是来自他对弱势群体“偏袒”的人文关怀与对经济学的哲学思考。有幸拜读卢老师的《穷人经济学》,故此抒怀。

《穷人经济学》这本书收集了卢老师这位儒雅的学者长期的书信,时评与随笔,行文灵动活跃,观点新鲜却朴实,完全没有学术论文那般晦涩难懂。内容上也没有特定的脉络架构,但可以捕捉到的两条线路是:一,以经济学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不只是穷人,还包括弱势国家如中国;二,经济研究与价值判断的关系论述。

同样出身贫寒的卢老师对“穷”的理解比一般人要来的直接和透彻,他纯粹是出于本能而站出来给“穷人”说话争取权利。

穷人为什么穷?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穷人穷是之所以是因为懒惰”的论据十分单保仅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遭遇巨变的欧洲农民就充分说明,更别提中国九亿农民。

弗兰克・奈特则以更现实的“出身,运气,努力”学说阐述了竞争性制度下收入不平等日益积累的恶劣后果。出身最重要,运气次之,努力的作用最校显然,奈特的论点极具说服力。而“环境说”则是为了掩盖“剥削说”而匆忙登场的,以致站不住脚。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相当明显:一是改革开放需要一部分人牺牲;二是入世以来帝国主义以资本和技术为手段的隐形掠夺。

“其实贫困并不是一定意味着个人财产的缺乏,世上最原始的人很少占有什么,但他们并不穷。贫困即不是东西少,也不仅仅是手段与结果之间一种关系。贫困是一种社会地位,贫困是文明世界的副产品,除非连同文明一起消除,否则我们将永远消灭不了贫困。”

我们不能说马歇尔・萨休斯在耸人听闻,应该放下过去经验的影响,理性后再讲立常

文明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先不考究,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使得社会进步的每一点成果都被“掌握实际权利的上层集团”所瓜分,而下层贫困阶层的“分裂”又阻碍了他们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促进改革的努力――即“改革冷漠症”。同时,贪污的腐败的盛行,“政府越来越多地落入富人和权势人物掌握之中”,使得原来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更加刚性化,贫富越来越悬殊。

连马克思也承认资本这“肮脏的血淋淋的”东西推进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也没理由一直抹黑它,反倒应该了解它利用它。可是有资本存在必然会诞生私有财产,从而带来他们造就的不平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这种不平等减少到哈耶克说的“先天差别所许可的限度”呢?让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之前提及的“出身,运气,努力”学说(其实后来奈特的学生布坎南又增加了“选择”)便明白了。上面的提问就转变成我们如何将“出身”的作用减到最小同时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使努力发挥最大的作用?无疑,答案是遗产制和教育。

罗素说:既然人们在历史上曾经怀疑政治世袭制的合法性并取消这一制度,那么,我们今天也应该怀疑经济上的私有财产继承权并为取消这一制度而努力。

试想一下,富人的财产无法被子嗣所继承而不得不捐献给社会协助穷人接受教育,于是他们的后代又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如此循环,却没有出现“君子国效应”,的确美好。但它因为处于精确,完全静止的天地而显得不现实。因此,我们应该在税制上做工作:如50%的遗产税,较高的起征点以及高的累进所得税率。而政府则将财政预算的重心放在社会福利:社保,医疗和教育。虽然弗里德曼对美国公立学校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在我国,公立学校却如荒漠甘露般珍贵,而且越多越好。教育产业化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在睁眼说瞎话。

现在让我们把思维转到对经济学的哲学思考。

接触经济学有一年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花在考卷上那千篇 一律的答案),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经济学不具备普适性?为什么要等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了才奠定经济学的基础,使其独立为一门学科?要知道,商品远在哲学,数学等之前就随人类起源而出现!在这本书中我知道,这在经济思想史上称为“海尔布鲁纳难题”。而更有意思的是“海尔布鲁纳难题”的中国版――50XX年的灿烂文明史,有诸子百家的思想盛宴,有四大发明的科技智慧,却始终不能为世界贡献一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时至今日,甚至被郎咸平取笑大陆只有不超过五位经济学家。这一点是否值得我们去深思呢?也许这个时候有人会惯性地搬出“制度”,“意识形态“等来做课题,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沉下来发现细节,从自己做起呢?

首先要提到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经济学家需不需要道德”?提两个问题是这个论点形象化:一,为纳粹服务的经济学家该不该被诅咒?二,为特定的利益集团说话的经济学家该不该接受审判?我的回答是:前者是无辜的,而且他们应该像隆美尔一样被尊重。(这一观点恐怕卢老师是不同意的)我认为,因为在他们的领域有一套职业规则,以纯粹的经济学观完成价值判断。即尊重自己的职业道德而不应渗入生活道德。而后者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谴责。如中国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被“资本”和“权力”阶层收买后颠倒是非,为这些利益集团服务,置普通百姓于水深火热。如“油价与国际接轨”。如“把土地全卖给我,我让你们发财”。岂知厚颜无耻?

也许学过经济学的会说:人类行为的规律不是建立在宗教心跳或古老的戒律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利原则的基础上。没错,“理性经济人”都是自私的。

由此,经济学与道德不可调和的对立便呈现开来。我们将其简化地提问,即经济学家是干什么事情的?他们是工人,按时按量交论文开讲座拿工资;他们是经济命脉的主导者,一个观点就会引发社会剧烈反应。像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完全是有必要受法律监管的,而且一旦出错便追究责任。所以这些神圣的工作者们讲话的时候要先摸摸良心,而且宁可少说一千,不可错说一句。

其次,经济学家都是很有智慧的。因为他们可以用经济学眼光来分析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成本――收益的计算结果。以上说辞其实是一个有名的悖论,卢老师也给予了纠正,在他看来,“爱”和“民族大义”等事件是经济学原理解释不通的。如“田螺为仔死”。父母辛苦一辈子将孩子拉扯大而不求回报。卢老师确实很有儒学修养。但我们从长远来看,孩子长大成人,独当一面,或者我们可以假使他们为保家卫国等等光荣的事情做了贡献,父母该有多大的满足感。在外人看来会为他们不值,但在父母的内心,他们已经知足了,他们只希望孩子快高长大平平安安,他们一辈子的成本只在孩子长大那一刻带来了效用。再比如抗敌或与歹徒搏斗的英雄。生命的成本是沉重的。但他们“权衡”过成本――收益,并认为有“赚头”。即使不幸死去,用生命换来祖国的统一或者社会的安稳,收益是大于成本的。之所以颠覆“人的一生都是成本――收益的计算过程”这一明显的“悖论”,无非想表达,有些人很容易满足。

最后我们带着经济学回归原点。

从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以来,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过二百多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的6000多年人类文明史中,它还是与哲学,伦理学,数学,艺术和历史学融合在一起。只是因为市场制度发展,才带上这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久又分裂出多个子学科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但我们相信,他们都有着同一个愿景,即朝着一种力图精确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让各派别的核心回归,经济学也就纯粹地为解决各种制度下人类的生存之谜而存在。

篇11:读穷人有感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段对比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的勤劳。还有“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桑娜心神不定。

我真是羡慕西蒙,他有那么好心的邻居。如果桑娜十分冷漠,连西蒙家的门也不进去,怎会发现失去妈妈的两个可怜的孩子?怎会将他们收养?他们不是会饿死?想到这,我又不禁为两个孩子庆幸起来,他们幸运的被发现了,被一个好心的桑娜发现了。

桑娜家很穷,穷的今天就得担心明天的食物。如果我是渔夫,我会一直犹豫不决,但渔夫只犹豫了片刻,就下了决心――收养西蒙家的两个孤儿。我真是佩服渔夫啊,他们家的食物全由渔夫一个人承担,要是渔夫运气不好,那会怎样而现在有收养了两个孤儿,生活变得更加艰苦。

他们一家都是好样的!他们虽穷,但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相信上帝一定会帮助桑拿一家,让渔夫每天都打到好多鱼,这也算是对善良的人的汇报吧!

篇12:读穷人有感

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女学生的父亲来看女儿,顺便给老师带了十几个鸡蛋,“我”破例收下,并招待父女俩一起吃饺子。事后“我”还回忆了10岁那年给姨爹送七个大梨却被拒绝说“猪都吃不完”的事,道出了收下鸡蛋的原因是为给学生留下受人关爱和尊重的印象。

“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就没有一点点尊严。”作者的一番肺腑之言令我感触良多。我不禁要问:穷人就没有自尊吗?穷人就只能在那些所谓的富人面前点头哈腰吗?嘲笑乡下人的城里人,最后在努力奋斗、成功创业的乡下人厂里当手下的事已屡见不鲜,又有谁会认为这时的乡下人比不上城里人呢?

其实,人与人本是平等的,都同样从同一个起跑线出发,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班里同学同样如此。领先者不可能永远领先,而落后者也不会永远垫底,他们通过努力同样也可以在班上立足,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应学会尊重他人。

篇13:读穷人缺什么有感

也有人认为, 美国政治中的平等观念是托克维尔最为奇异的事情, 托克维尔为美国“无处不在的平等精神”叹为观止。

通览《论美国的民主》, 读者不否认托克维尔关于美国的民主、美国的平等的洞见, 我对此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但我们更想知道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平等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借助托克维尔的慧眼, 透过《论美国的民主》,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端倪,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价值。

《论美国的民主》是在托克维尔游历美国9个月之后写成的, 除了《论美国的民主》这个主标题之外, 给它加一个副标题“托克维尔美国游记”也未偿不可。因为, 托克维尔这个法国贵族的儿子, 听闻了美国的“美丽传说”后, 多么渴望去一睹为快啊!1831年4月的一天, 他来了。正如踏入一个新的地域, 我们首先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人民的生活以及历史一样, 托克维尔也是由此为起点开始观察美国的。在《论美国的民主》前半部, 托克维尔用他独到的视角, 为我们展现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特的国家。

1620年, 五月花号的一群人到达了美国这块新大陆, 他们在近岸构筑了一个村落。随着移民的增多, 新的村落出现了。而后, 数个村落结成乡镇, 再后来, 由乡镇组成县, 进而形成州。美国从一开始的村落, 就不像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在国家形成之前的部落那样, 由部落首领导统治, 而是村民平等自治。从而, 造就了美国正式建国后的国家政治活动是“自下而上”的。在自然形成的乡镇组织, 乡镇保持着很好的独立性, 州是不能干涉乡镇本身的事务的, 管理乡镇公共事务的权力被分配到几乎各个公民, 公民通过选举委员行使他们的权力, 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因为“人人都是本身利益的最好裁判者”。乡镇几乎可以说已经完全确立了共和政体。乡镇的政权组织不仅向人民传播自由, 而且让人民享受自由, 并利用自由为其造福。此种自下而上的政治活动, 公民有权自已管理涉及自身的事务的模式, 反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政治效果。正如托克维尔在书中所述的那样, “在美国, 到处都使人感到有祖国的存在。从每个乡村到整个美国, 祖国是人人关心的对象。居民关心国家的每一项利益就象自己的利益一样。他们以国家的光荣而自豪, 夸耀国家获得的成就, 相信自己对国家的成就有所贡献, 感到自己随国家的兴旺而兴旺, 并为从全国的繁荣中获得好处而自慰。他们对国家的感情与对自己家庭的感情类似, 而且有一种自私心理促使他们去关心州”。

另外, 美国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的国家, 也就没有封建的权贵与贱民, 没有森严的等级体系。北美这块大陆的早期移民接受过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熏陶。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美洲大陆, 贫穷、灾难使得他们更加渴望自由与平等。事实上, 这些移民从一开始也是最“平等”的:他们中没有贵族;他们具有相差无几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相同的宗教信仰, 一样多的财富———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经济、文化水平、地位等多个方面最相当的人, 把自由、平等、民主的种子撒播在北美大陆, 进而建起了一个平等的国家。他们视平等为生命, 愿意用生命去捍卫它。这种平等的相对性, 又迫使人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谁要是破坏它, 谁就是人民的公敌。美国的民主, 是一种由内而外显示出来的力量, 并且固化在每个美国人的脑海中。

在18世纪美国建国时, 全球其他褚多地区和国家仍实行着专制统治的时代, 美国这个后发国家从建国始就已经站在了平等与民主这对“风火轮”上。难怪法国人很嫉妒美国人, 他们认为美国人没有经过流血的革命就取得了民主, 民主对美国人而言简直就像是空气的存在一样理所当然。

而正是因为上述这一切, 才诞生了美国的、独特的民主。同样的法制和民情放在别处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吗?托克维尔本人也“很难作出证实的回答”, 因为“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 产生了类似美国那样的实例”。

19世纪的欧洲, 民主势不可挡, 美国的民主遥遥领先。但托克维尔通过对美国民情、政情的考察, 提醒当时的欧洲, 美国的民主不可复制。托克维尔认为,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不要放弃完善民情的努力, 也不要放弃以民情来改变、完善和促进民主制度的希望, “我们不能照搬美国人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而应根据上帝和时代为我们规定的社会情况采取自己的方法, 建立我们自已的民主制度。”

中国的民主将朝向何方?这只能由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决定, 只能由在这片热土上生存了数千年、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人民决定。正如托克维尔所说“逐渐发展促进民主的法制, 培育促进民主的民情, 是我们赢得自由的最好手段, 也是唯一的手段”。

摘要:180年多前法国青年托克维尔游历美国, 耳闻目睹了美国初期的社情、政情, 并记录成书为《论美国的民主》。抛开学术价值不说, 该书也是我们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的宝贵资料。笔者仅从一个视角, 即美国民主产生的基础和过程的角度, 来研读此经典著作。建立美国民主的基础有褚多异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地方, 这种民主基础的独特性, 成就了美国式的民主。民主不能脱离各国的社情、民情, 故民主具有其独特性, 也不能随意复制。

关键词:民主,基础,独特性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张晓明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如何培养五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下一篇:首批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