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2024-04-20

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共10篇)

篇1: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学了两年的经济管理专业(函授),虽然十几门课都勉强得以通过,但到头来扪心自问:什么是经济学?依然说不明,道不白。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的问题,这个暂且不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文化水平不高且不是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说实在,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就如我们这些并非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也都深深感到,经济学知识的匮乏给我们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带来的不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无学习经济学之门;或者说,无法以我们可以接受的成本获得经济学的知识。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搞经济学的,我们大家都有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有点空闲还要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放松休闲一下,能够拿出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和资源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暇去拜读厚重的经济学经典。况且,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的了的,它那些陌生而又生硬的术语、极为复杂而深奥的数学模型,让即使受过一般高等教育的读者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经济学因此成了少数经济学家课堂上和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皇冠。在大众迫切需要经济学知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经济学有了这么广泛的接受对象提供了如此天赐良机的时候,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这次参加中青班的学习,有幸拜读了梁小民教授所著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功夫。这本书,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

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通俗歌手的数量与高昂的门票价格,谈到最先在成都出现的电影院5元票价的冲击波,谈到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当这些例子说完了,一个关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问题,即经济学家常常说起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需求定理,什么是供给定理;也明白了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为何物;还懂得了需求弹性和供求弹性的作用。

再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一个人中彩票后的变化,谈到及时行乐的观念,谈到吃第三个面包和第一个面包的不同感受,谈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例子说完了,家庭决策方面的问题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效用;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

又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曾经在农村风行一时的养鸡专业户,谈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个家喻户晓的广告,谈到让所有老百姓受益的彩电价格战,这些例子讲完了,关于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问题就讲清楚了。从这里,我们既了解了市场的不同类型,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又懂得了什么叫单一价格,何为歧视价格;同时,对博弈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略知了一二。

还比如,作者在书中剖析企业家的收入,以及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几千万人尚未脱贫,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开着宝马车去高尔夫俱乐部等现象,强调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是解决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把这一问题比喻成蛋糕,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平等一些。例子讲完了,平等与效率得选择问题也就清楚了。从这里,使我们明白了企业家赚的是正常利润这一道理;知晓了如何用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懂得了用结果公平论和过程公平论来正确理解分配制度上的公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有专家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经商的民族,当一个犹太人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他的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被他计算出来了,并且,如果他有意与对方合作,一整套的谈判策略已经成竹在胸。

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大潮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我们也许达不到犹太人那样的精明,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正如《经济学是什么》第一章的题目所说: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那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呢?我以为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的思维方式要有丰富的知识做保障。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方式的一门科学。经济学的构成有两大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极其丰富而有复杂,同时门类繁多,通过短短几天的中青班上各位老师的授课,我们领略到了它的博大精深,如经济学可以细分为信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等,单就微观经济学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研究,就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七个方面的理论,林林总总,在《经济学是什么》一书中只是蜻蜓点水。所以,要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本书仅仅介绍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虽然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各种现实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作出更加理性的决策。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读这本书仅仅是我们进入经济学这座科学圣殿的一个起点,一个入门,而现实问题往往又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多读一些经济学著作和教材,多关心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扎扎实实地打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惟又这样,才有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二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还必须经常加以实践。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再把理论带到实践中去检验,并指导人们的实践。要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应当不断地实践。经济学家常常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学习经济学并不能保证你不站到领取救济金的队伍里,但至少可以让你懂得为什么失业。可见经济学这门知识对于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学习经济学并不是要用现成的理论去套现实问题,而是要学会一套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我觉得,通过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现实问题又多了一种思考的方法,那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去分析、去判断。尤其要从一些常见的、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去发现更为深刻的内涵,这方面,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浙江图书馆作的一场题为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说,马路上有人吵架,大家驻足观看,必欲究其所以才肯走;红灯抢行,十字路口乱作一团,彼此挤得动弹不得;开会时因某人未到,大家等上十几分钟这些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从茅于轼的眼光看来,这些现象是使中国成为穷国的根本原因。以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看,穷是因为许多生产潜力不能发挥,因为人们的劳动没有用在生产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种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耗掉了社会巨大财富。只有老百姓们自己明白如何把自己弄穷的,才能改正,才有可能变富。谁妨碍了我们变富,答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茅于轼认为,要想把我们的国家变富,就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让资本和劳动充分地就业,流动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去,因此,交换能够创造出额外的财富,任何有碍于自由交换的东西都有碍于财富的增加。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尤其是几堂经济学的辅导课下来,使我对经济的关注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热情,比如在当前防治非典的特殊时期,我除了关心非典的动态情况外,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口罩与GDP究竟有多大关系,这些成了我每天看报、上网的一个重点。我自信,我会更多地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现实问题,用成本、效益等经济学方法去安排和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三是在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止片面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在研究许多问题时,都假设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都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许多定理、论断都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就是那么整齐划一吗?难道我们做每一件事,就都只仅仅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吗?就拿《经济学是什么》一书中所举的小王下海一事来说,小王下海一年赚了5万元,而失去了机关工作总的损失是5.4万元,即付出的机会成本是5.4万元,由此经济学家就得出了由于机会成本大于所得利益,故结论是小王下海是得不偿失。这种分析方法固然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这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假如说小王在机关里虽然清闲一点,但整日埋没在文山会海、是非堆里,身心极度疲惫,一年下来丝毫没有成就感。相反,虽然下海后付出了高额的机会成本,但小王却学到了许多在原先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短期看在经济上并不上算,但长远而论,却可能会有大的发展前景,如若这样,我觉得小王下海又未尝不可。这里就有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较,物质利益(收入)与精神利益(愉悦)的比较。再比如,书中所举硅谷离婚率低一事。按经济学家的看法,由于离婚诉讼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机会成本太高,所以导致离婚率低,那么伦理道德、法律秩序又该摆在何等地位?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应当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去把握它。如果学经济学的只强调经济,学历史的只强调过去,而不愿关心与之紧密像联系的政治、文化等等,不知道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走向片面的误区。经济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学派、观点,我以为正是经济学全面、联系地对待客观事物的又一佐证。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对待每一事物,我们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毕竟经济学教会了我们又一种思维方式。

篇2: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什么是经济学?许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而又有几个人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呢?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的问题,这个暂且不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重要。

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许多并非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也都深深感到,经济学知识的匮乏会带来许多的不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无学习经济学之门。况且,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的了的,它那些陌生而又生硬的术语、极为复杂而深奥的数学模型,让即使受过一般高等教育的读者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经济学因此成了少数经济学家课堂上和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皇冠”。

在经济类的书里漫无目的搜着,《经济学是什么》吸引了我,所以有幸拜读了梁小民教授所著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功夫。这本书,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

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一个人中彩票后的变化,谈到及时行乐的观念,谈到吃第三个面包和第一个面包的不同感受,谈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例子说完了,家庭决策方面的问题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

道了什么是效用;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

又比如,作者在书中剖析企业家的收入,以及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几千万人尚未脱贫,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开着宝马车去高尔夫俱乐部等现象,强调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是解决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把这一问题比喻成蛋糕,“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平等一些。”例子讲完了,平等与效率得选择问题也就清楚了。从这里,使我们明白了企业家赚的是正常利润这一道理;知晓了如何用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懂得了用结果公平论和过程公平论来正确理解分配制度上的公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大潮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我们也许达不到像犹太人那样,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他的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被他计算出来了,并且,如果他有意与对方合作,一整套的谈判策略已经成竹在胸。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正如《经济学是什么》第一章的题目所说: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篇3: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众所周知, 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其博大深厚的教育理论至今仍然对世界基础教育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菲利普·W·杰克森写这本书的缘由, 正是始于杜威1938年对教育工作者发表的一次演讲。在演讲的最后时刻, 杜威引导大家都来思考“教育是什么”, 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促人反省的观点:

“ (教育) 根本的问题不是新教育与旧教育的比较, 也不是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而是任何事物必须如何称得上教育之名。……根本的问题是关于教育的纯粹性。我们所缺乏、所需要的是纯粹、简单的教育。我们将使进步更加稳妥、迅速, 当我们献身于探求教育是什么, 以及什么条件必须得到满足, 方可使教育成为事实, 而不至于徒添一个名称或口号。因此, 我强调的是一种健康的经验哲学的必要性。”

后来, 杜威将本次演讲稿整理成文, 收录到《经验与教育》一书中。1955 年, 菲利普·W·杰克森到芝加哥大学任教, 开始对杜威的作品感兴趣, 于是, 认真研究杜威的作品成为他终身的事业。历经数十载研究, 杰克森在杜威精神的感召下, 援引黑格尔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最后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理解。他将整个研究和思维的过程加以呈现, 并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 写成了《什么是教育》一书, 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作者将杜威对“什么是教育”问题的设问, 分解为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称得上教育?

2.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

4.满足什么条件, 教育才能成为现实, 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口号?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审视、自问, 作者认为前三个问题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 实质是一样的, 而第四个问题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本质上的教育?什么是教育的最后含义?”这样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作者, 其实也敲打着每一个静心阅读此书的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主体, 如果从自身出发, 把杜威的问题转化为扪心自问的内容, 那么我们都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人类活动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什么?什么令它对人类的福祉如此重要?为什么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或其他任何人都将教育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这不仅仅是作者的追问, 也是我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在认识方面的犹疑。像作者一样, 由于众多教育从业者常常对教育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所以杜威在演讲中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教育, 而是启发和敦促读者思考:每个人对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对教育的定义是什么。这样的思考更有助于发挥教育的功效。

作者循着杜威的感召和指引, 凭着主观的经验, 给“教育”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这个论断可以说是作者对教育的一个假设, 接下来, 他开始了几十年对教育的思考和“求证”的过程。本书的研究正是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而展开, 不过这只是回答了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教育是什么, 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教育起作用 (发生) 的条件是什么?”作者通过对哲学中抽象性和具体性、本质和存在、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知性与理性等概念的辨析, 进一步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信念, 让教育变得真正重要, 需要仔细地检验, 只有饱含深情地考察, 其内在的真善美才能开始闪耀出光芒。

作者对“什么是教育”的探究过程, 就是其对教育价值观的整个思维过程。他从杜威演讲的结束语开始, 循着杜威的“留白”, 试着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 又假设自己笃信教育的信条, 历经了“贩运真理”“寻找先觉条件”“统一教育的本质与存在”“确定教育题材”“追求教育的完美”等一系列思考和追问的过程, 最后再次回到作者开始为教育所下的定义—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只是开篇这个定义出现的时候, 是作者头脑风暴般的一个假设, 而历经了一个思辨研究的过程, 作者又对自己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 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 (人格) 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 而且, 间接地, 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 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

虽然作为定义, 它有点冗长, 但后面的补充恰恰揭示了作为一项社会道德事业的教育, 其本质属性是什么。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事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事业, 其文化传播的内容、方式、价值是独特的, 是值得为之坚守的。虽然作者最后给出的定义仍然没有超越教育功能的经典界定—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平衡和统一, 即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但这是作者经历一个研究过程而得出的结论, 它不再是假设, 不再是独断, 而是经过思辨之后跃然纸上的“真理”。

跟随着作者的思维, 完整地读完这本书, 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其意义正像康德所说:“对每一位进行反思和研究的存在者来说, 正派的做法是, 花一定时间仅仅是用来检验他自己的理性……让命题和反命题呈现在一个由他自己阶级的人 (有缺陷的人类群体) 组成的审判团面前, 为自己辩护。”从知识的属性上看, “什么是教育”表面看起来是“概念性知识”, 但其最终的本质是“价值性知识”, 当涉及概念性真理时, 最终的审判官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这恰恰是正确的教育帮助我们了解和追求到的东西。

篇4: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篇5: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有感

可能是好奇心使然,越不明白的,就越想一窥究竟。作为一个经济的门外汉,我把《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这一本书作为了我的阅读首选。全书分十二篇,涵盖了整个经济学的完整框架。其中前六篇是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的来龙去脉和特有思维方式、价格现象、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商品市场、市场失灵和博弈论等;后六篇为宏观经济学,包括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特殊的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作者王福重,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是《上海证券报》、《FT中文网》等媒体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等财经节目的嘉宾。作为一个著名经济学家,本书并没有被各种各样晦涩、深奥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所充斥,也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面目给我们这些经济学门外汉当头一棒,正如该书简介所言“本书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生动准确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原理,勾勒出经济学的全貌,适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精彩有趣,明白晓畅,既容易理解又非常亲切。”娓娓读来,不会让人有一份生涩、拗口,以散文般的语言,纵横开阖,条分缕析,化深奥艰涩的经济学理论为浅显有趣的人文道理,笔触轻松流畅,使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汲取知识的营养。

纵观近几年我国书籍市场,各种有关经济和经济学的著述犹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述,更是激起了国人对经济和经济学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产业转型、货币政策的走向、股市的起伏、房价的涨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吴敬琏、厉以宁、郎咸平等诸多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多的出现的公众视野里面,GDP、GNP、CPI等各种各样的经济数据也开始让人耳熟能详,每一个人都渴望对经济学、经济现象能了解的多一点、再多一点,经济学也由原来一门深奥的科学逐渐以一种轻松的面目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的经济学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程。最初,经济学是舶来品,1776年英国人亚当•密斯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既《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相继当时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赋税原理》,卡尔•马克思《资本论》;1890年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到现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新古典综合派的学说,可以说是学派纷呈、百家争鸣。在《国富论》中亚当•密斯三次提到了中国,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中国长期以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土地耕作得最好、人民最勤劳、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似乎长期停滞不发展了。五百多年前访问过中国的马可.波罗曾对它的耕作、制造业以及众多的人口作过详尽的描述。然而它们与今天到过中国的旅游者的描述还几乎相同。”这是18世纪后期英国人对中国的直接描述,当时中国处于清朝统治的封建年代,如果倒退500年回到13世纪也就是元末明初时期,也就是说当时欧洲正在经历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既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封建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提倡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而中国在这期间几乎停滞不前,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也就是导致了中国人的思想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乃至当时提出的解放思想都是形而上的东西,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鲁迅、周恩来、郭沫若、王国维、李叔同、郁达夫、秋瑾、陈独秀、张闻天、夏衍、田汉、周作人等人都留学学习西方的舶来品。看了这些也不难理解中国在解决经济发展、国民生活待遇等政策问题上在当时历经了种种坎坷的道路,这些不可挽回地损害了中国经济发展。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才促使我们后来人在经济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不要只注意表面模仿,走上一条形而上学之路,要实实在在的有效提高社会福利,真正实现国富民强,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党才提出了走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一段时期以来,外界主流媒体和国际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持续升温,在对中国经济竞相解读的言论中,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评论,其中不乏另类的声音--—即 “唱衰中国经济”和 “中国经济崩溃论”之悖论,似乎一些西方媒体针对中国崛 起的炒作从“中国威胁论”在向“唱衰中国经济”转换。当前,一些西方媒体为何转而“唱衰中国经济”并大肆渲染? 是否又意味着“中国威胁论”的炒作将退出西方媒体和舆论界?显然,一些西方媒体为何转而“唱衰中国经济”并非空穴来风,需要我们深思和分析。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奇迹般的增长,连续30 年保9.9%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加了20 倍,超过了日本名列全球第二,人均 GDP从 200 美元上升到 4900 美元,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在世界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奇迹。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我党对道路的正确选择和坚持,中国政府通过增量改革和渐进调整的方式寻求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积极稳妥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过去高度封闭的经济状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

然而,改革开放不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追赶性质,其根本动因在于充分发挥了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5 个方面在内的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只是这些后发优势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触发器,没有后发优势,中国不会出现远高于发达国家的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后发优势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高速增长的成就也就不可能取得 但是,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最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虽然有人说中国经济还在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现在讨论中国模式为时尚早,但是,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跃升到下中等收入国家,再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值得总结和提炼,把这些成功的经验上升到一般化的理论层面,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作为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不但要解决如何构建市场经济的问题,更要解决构建何种市场经济的问题。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在实践中得出的答案。正是这种市场经济,使得中国同时具备了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双重制度优势,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平稳。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仍不完善,但它是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直接原因。无独有偶,越南在实施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为相似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之后,经济发展同样表现出色,近年经济增长率在亚洲仅次于中国排名第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已经清晰的呈现,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趋于成熟,其弊病会越来越显著。非保守派的经济学也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问题,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的永久性提出质疑,如熊彼特就指责现今的资本主义已经使资本家不再关注家庭,私有制的存在基础被摧毁,企业家越来越短视。如果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衰败,则社会主义便成为公认的解决问题的药方。但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成为了困扰经济学者的难题,上个世纪影响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浪潮已经失败,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即使重回资本主义也没能解决存在的问题,转型国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发展,陷入了两难境地。而中国则是一个特例,它经过自身的实践和探索,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取得了转型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中最为杰出的经济成就,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道路选择的正确性。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所提到的: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走向光明未来的正确道路,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重要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是总结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根本道路,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经过长期奋斗、创造、积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实践所证实的结论。30年前,党的十二大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命题。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国力壮大起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推动民族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能够凝聚党心军心民心,万众一心,共同奋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这个根本方向,是我们面向未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强调了两个 “一定能”:“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靠什么?必须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为什么坚信 “一定能” 实现目标?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凝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使得我们对实现奋斗目标、创造美好未来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深深植根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而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经济体制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一些经济知识来巩固和固防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确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经济活动的变化,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以实际的眼光去处理生活的变化。《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就是从每一点的细微处入手,让我们产生“生活即学习”的亲切感,于是,经济学,便不再那么苍白无力,而是富有色彩的了。这本书给我以感悟,也希望能给大家以感悟。

篇6: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记得很小的时候,由于幼稚无知,我只觉得幸福就是父母宠爱,有糖果、巧克力吃,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有同我一同玩耍的伙伴......

今日,一篇《幸福是什么》的文章让我完全转变了幸福观。智慧女儿告诉我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要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才是幸福。智慧女儿一语道出了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不仅为过去的幼稚、无知感到羞愧。

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有种人终日坐在门槛上,一事无成,盼望天上掉馅饼,可结果掉下来的却是悲凉的叹息和一头白发的沉重代价。幸福呢?永远与这样的人无缘。还有一种人,终日费尽心机,损人利己,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幸福呢?绝对不与他沾边,他所获得的报酬,除了那令人心悸的财物外,还有的就是那冰凉的手铐和人民的愤恨。

当我为某位同学讲题时,看到他紧锁的双眉舒展开的时候;当我扶老奶奶到车站告诉他怎样乘车回家的时候;当正在玩耍的同学不小心摔倒,我立刻把他扶起来帮他拍净身上的尘土的时候;当......一个可爱的小天使便悄悄伏在我耳畔告诉我:“你是幸福的!你是个幸运的宠儿!”那一刻我才真正品味了幸福的滋味。

★ 读《童年》有感作文350字

★ 读《智慧背囊》有感作文350字

★ 读西游记有感初中作文350字

★ 把握幸福——读童年有感作文450字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作文350字

篇7: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快乐。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获得幸福说起来不容易,其实也很简单,懂得珍惜就是捷径。 笑是一种幸福,然而哭也是一种幸福。你知道伤心,才会感受到快乐。痛快地哭,痛快地笑,能酣畅淋漓地表达感情本身就是很幸福的事。 追名逐利,贪得无厌,那么 幸福就会离你而去。平淡中你才能感受到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珍惜幸福。下面这个小故事一定会让你对幸福有一个更深刻的领悟: 小狮子问妈妈:“幸福在什么地方呀?” 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小狮子于是追着尾巴绕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幸福。 妈妈说:“你只要一直朝前走,幸福就会一直在你身后。” 有时候我们不用刻意去寻找幸福,幸福就象尾巴一样跟在我们身后。一个人一生有几分幸福是早已注定的,你如果珍惜一分,便得到了一分;如果浪费一分, 便失去一分。从珍惜到浪费,这一来一回便是两分幸福。

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只是看你能不能去发现,发现了能不能去珍惜。珍惜了,也许会幸福一生;错过了,转瞬即逝,也许就再也找不回了。幸福,真的只是一杯白水,我们要懂得珍惜这杯白水,因为水在不经意间挥发了,就真的回不来了。珍惜幸福,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懂得去珍惜,你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你面对一些抱怨自己如何不幸的人时,要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确实不幸,但你们的不幸就在于你们不懂得珍惜。珍惜幸福,你才会发觉自己有多么幸福。”

篇8: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由大山深处的母亲联想到我的母亲,心中有万千的感触。我虽然离家已经有20多年,但家的感觉和母亲的爱却是深深地烙在心里。前些时候,挚友迁居新房,我前去祝贺,先是称赞,之后又轻叹。挚友问:“怎么了,房子有什么不妥?”我说:“房子是很好,但是缺少了些内容。”朋友不解,问:“缺少了什么呢?”是啊,缺少了什么,我说不清。时常,我在装修得很好的房间中静思,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感觉家里缺少点什么,我一次次问自己,究竟缺少了什么呢?怅然间,有一种遥远而温馨的感觉由心底渐渐升腾,那是我童年及少年时期生活的经历和影子,也许这就是家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节的那天,总觉得有许多的话想对母亲说。母亲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如今,饱经沧桑,两鬓染霜。为了我们,母亲挺拔的身姿变得佝偻,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作为儿女,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怀着愧疚和感恩的心情拿起电话,问候母亲节快乐!

我的母亲是勤劳的、善良的、宽容的。自我记事起,总见母亲忙碌的身影。家中的一日三餐,衣服的缝补洗涮,都是母亲亲手劳作。因为父亲在单位的劳资科工作,上班的时间总是多于在家的时间,大部分的家务活便落在母亲的身上。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像我这样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多穿着家里做的衣服和鞋子。一年四季,母亲要去单位上班之余,还要做许多针线活。母亲做得衣服特别好看,像买的一样。每每穿上母亲做的新衣,都会招来同伴们羡慕的眼神和别人对母亲的赞美。在我记忆中,勤劳的母亲几乎就没有睡过午觉,晚上也没有早睡过。她不仅对我们兄妹疼爱有加,呵护备至,而且对街坊邻居也很好。谁家有个难处什么的,只要母亲知道了,总会帮忙。邻居借个物品什么的,只要家里有,母亲从不为难作梗,总是笑脸相迎,热情相待。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星期天进城玩,母亲细心叮咛,恐怕我们走丢了,注意事项说了一遍又一遍, 弟弟笑着说, 看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在上世纪60年代, 好像有许多乞丐, 流离失所, 无家可归, 每逢遇到乞丐上门, 母亲非但不鄙视他们, 还对他们充满了同情, 若是赶上吃饭时间, 母亲就会递上热腾腾的饭。要知道, 那个困难时候, 温饱问题能解决已经是很不错了。母亲也算是个文化人, 所以对我们兄妹在学习上也是非常严格地要求,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她都很关注。那时弟弟不喜欢学习, 只愿意搞体育运动, 学习成绩也不好, 母亲常常是苦口婆心, 恨不能用尺子敲打孩子的手心, 又想要手把手地教你学习。想到这份深沉的爱, 我的双眼已经噙满泪花。

这些年,时常想念母亲,想念那个家,总觉得我自己的家缺少家的味道。回忆起村庄里,当初上学的时候做梦都想离开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可真的出来了发现自己对她却是如此留恋。记得参军离家时,母亲问我:“出去了,能记住家的味道吗?”迟疑一会儿,我摇摇头说不知道。母亲叹口气,说:“孩子,你以后就知道家是什么味道了。”

奔走于城市的喧闹与繁华,忙忙碌碌工作,看书、学习、喝茶,懒散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充实而寂寥的时光。偶尔,也会想起母亲曾经说过的话,思考家的味道到底是什么?闲暇时,我会经常想起坐落在190余里外的老家,那个我成长的地方,仿佛听到母亲轻轻的呼唤。于是在一个周末,我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一路奔波,进到村口,似乎有心灵的沟通,母亲在等候,我看到了那熟悉的皱褶了的但却藏不住的微笑,我不顾一切扑进母亲的怀里,感觉一股浓浓烧饭的烟味,混合着母亲发丝的清香味,从母亲的衣服钻进我的鼻孔。此刻我明白了,这就是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于是,我对身之所,要有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才好。

这就是母亲,她的爱是平凡的,也许太平常,平常得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母亲的爱也是无私的、厚重的、不要求回报的。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母亲会在我们风雨兼程的路上伴我们一路前行。有位文人曾这样赞美,母亲的爱是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母亲的爱是随时随地等我们抛锚的港湾;母亲的爱是一盏灯,它能够阻挡黑暗,照亮我们布满荆棘的路途;母亲的爱是一张网,密密麻麻地织满了对我们的挂念与担忧;母亲的爱是一首歌,它弹奏的是人世间最真挚、最无悔的爱,她的爱不求回报、不计价值,是爱的最高境界;母亲的爱写在细细的叮咛里,缝在密密的思念中;母亲的爱藏在丝丝的白发间,刻在深深的皱纹里。母亲的爱平凡到只是夏天为我们驱蚊纳凉的一把蒲扇,伟大到可以为我们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

有人说母爱如山,而我却觉得母亲的爱比山更厚重,比天更高远,比海更深沉。我又在想,做儿女的能为母亲做些什么?

篇9: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摘 要:本文通过带着历史学是什么的疑问,在联系对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他们选择未来的方向上,来探讨现今历史学的研究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历史;史学

一、总论

历史学是什么,什么是历史,对于当代很多学过历史这门课程得人来说,给历史学是什么下一个定义,想必没有几个人能做出一个系统而又确切的回答,因为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葛剑雄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面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他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历史的方法和理论。”①这是葛教授对历史学一个高屋建瓴的统领性概括。而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就是一个对这种思想重新加以组织的过程。”②但是从学科研究的内容来探讨又有不同的解释,“由于历史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些社会现象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或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③而联系到当今社会,重科学经济类学科轻人文社会类学科的时代,人文社会类学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来小,特别是像历史学这种冷门学科,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去安下心来去研究历史,一些学生失去了诚信,读书不下苦功夫,只想走捷径混学位,不在意是否做出了真学问,长久以往,历史学甚至整个国家教育将何去何从,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当代历史学是否应该考虑转变发展方向,是逐步和经世致用的理工类学科相结合相互促进,还是独树一帜继续走前人那种踏实做学问的道路,已经成为现今一代以及以后几代人都无可回避的的难题。

二、历史学的研究的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走向问题

现今历史学不在是单纯在史料、考据等研究领域上下功夫的学科,以现今很多学校为例,历史学开始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道路,比如历史开始和旅游,特别是红色旅游开发史相结合,这是历史学转变发展思路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这不仅摆脱了过去只单纯研究某一地方史窠臼,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历史学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的衔接。事实证明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效应的学科和研究会慢慢被社会和时代疏远,于是就有了现今的很多学校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向轉移到本于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产业上来,研究本地区的经济史,区域发展史,这是走活历史发展领域的一种方式,当然这样研究导致了对整个中华历史的研究导致了大断层,因为各地方只专注于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历史的贸易保护主义藩篱也不断加深,从而导致了对整体中国历史宏观的研究的实力不足,但是这样至少却保存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火种,这在全国来说不是一小部分情况。当今的现实不容许大批的人去做史学研究工作,毕竟历史不能养活中国这么多的人,也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历史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上应该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先生存后发展,走与时代相结合,古为今用,经世致用之路才有希望继续走下去。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笔者对这句话一直有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胡适先生说的是应该多谈些实际问题,去研究实际问题,不要拘泥于长篇大论的深奥理论,而不是说不谈主义,就如当今高校中一些青年学子,为生活而读书,为前途而研究,或者说的更露骨即是为了功利而读书和研究,这与历史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是不符的,因为短期内你很难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回报,而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违背了从事历史研究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事历史研究需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着眼于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精神,同时具有分析科学与社会进步的能力和卓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情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通过比较看到我们自己国家研究历史的不足之处,从国外史学发展过程中汲取有益经验,来延续历史作为推动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学科。总的来说,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历史学才能真正的继续延续下去,而古老的经典只能活在过去的摇篮最后成为生活的死化石。

三、略论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面对历史和现今该如何寻找出路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如果连青年都不再学习历史,不去关注历史面向未来,那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将魂归何处。“隔着纱窗看晓雾,时光迁移,潮来潮去,不知不觉,历史的选择让我们到了现今,这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的峰回路转的时代,其中有许多同人谋相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却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史后终于站了起来。”④但笔者想说的是不仅是站了起来,更是发展起来,逐渐强大起来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发展和富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多样化,青年一代面对不同的各种流派和思想,容易困惑,这些困惑的背后最终还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潮流面前,历史完全无力抵抗,学习历史看不到前途和出路是青年学子最大的感叹。但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是站在战略高度对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革命史和党史重要性,而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可以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探索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出路。

四、结语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⑤这不正是当代青年学者所缺乏的核心价值观吗?当代青年最大困惑还是对生活的追求与历史的研究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矛盾,致使当代青年一直在艰难中徘徊,大部分的高校学子,特别是学历史学子,当你们正在为自己未来出路而困惑的时候,希望你们回过头来认真想想,你们是否真正有喜欢过,哪怕有片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态度对待过自己所学的历史,笔者也在这里希望后来甚至更后来者能找到一个在追求生活和学术之间的平衡点,尽管这只是一种设想,但是我始终相信历史是写过去,而不是为过去而写,它是为了今天和明年的所有大众特别是有志青年而写,它会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绽放美丽的花朵,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结出丰盛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

[2]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19.

[3]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 (6).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26.

[5] 蒋廷黻.中国近现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扉页.

注解

①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②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年第19页.

③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6).

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426页.

篇10: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我真庆幸暑假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明白了幸福是什么。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我的收获匪浅。 《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三个小孩通过自己的劳动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的故事。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情。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浪费。我也感到很幸福。”这些话是三个小孩十年以后在小井旁说的,他们找到了幸福,他们认为劳动是幸福的。读着读着,我的脸上火辣辣的:我总以为吃好穿好就是幸福的,而当我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后,我受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幸福是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智慧的女儿所说的一句话。她高度概括了幸福的含义,告诉人们要想得到幸福,就要靠辛勤的劳动、靠自觉地履行义务、靠为人民服务,这些才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这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在追求它。以前,对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总感到有些迷惘。现在,我在也不迷惘了,因为我知道,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简评:知道了幸福所在,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幸福快乐的生活的

上一篇:明城篮球协会章程草案下一篇:当铺地小学清名节扫墓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