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缺什么读后感

2023-05-18

第一篇:中国学生缺什么读后感

《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

青岛徐水路小学

徐艳

2006.

3看了《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很受启发,也很有同感,作为承载中国教育命运的教师,在中国教育的种种遗憾之中是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该书不提传统教师角色的概念,也不夸大新教师角色的优越性,而是以一些鲜活的案例为载体,反思教师身上所缺少的品质和外界给予的不足,引起教师自省,也引发社会关注,最终使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转化为千千万万教师的信念与行动。

曾经我们一大帮子人极其认真地围在一起讨论:中国教师最缺什么?中国教师缺乏的东西也许有很多:做人缺信心,教学缺幽默,知识缺更新,对学生缺爱心,对未来缺希望,对现状缺热情,被社会缺尊重,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

那么,我们的教师最缺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教育中有什么?教育不仅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简单教育活动。除了倾听来自教师、学生的声音之外,家长的声音,社会中关心教育的人的声音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缺少什么,他们希望什么,他们内心的快乐、痛苦与彷徨,都是倾听的内容。在整个教育界中,如此的声音也许很细小,稍不留意就会被掩盖或是忽视,但幸运的是本书作者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她将声音真实地记录、叙说,希望得到更多的人的尊重、理解与支持。

其次教育需要我们做什么?作为一校之长叙说着自己对日常的、细微的教育生活的深层思考,叙说着自己对教育的一份认知、一份感动、一份情怀!满怀真情但不乏理性,从容言理但并不冷漠。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后,全国上下的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恐怕想得最多、谈论得最多的就是新课程、新理念。而一提起新课程,人们便将传统课程作为假想敌,将它批评得体无完肤。与此同时,为了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作出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管理者变成研究者、促进者。而新课程实施近三年来,中小学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了吗?他们在向新课程所期待的角色转变时产生了哪些矛盾和困惑?是什么阻碍了教师角色转变的进程呢?是教育环境?还是教育制度?还是教育自身?

当我们在一味追求教师的改变的同时,是否思考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改变,能够改变?是否所有的教师都需要改变?是否需要改变教师的所有,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教师形象?

历经几十年的教学,每个老师都已经形成一套自己驾轻就熟的教学

技艺,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也培养了千千万万个社会英才。显然,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在他们身上依然闪烁着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譬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更在于其中所透射出的本质精神——"勤奋"、"奉献"、"无私"和"爱"。因此,我们在对教师提出种种要求之前,我们更应该理智地分析一下,教师到底缺少什么?需要改变什么?

本书以师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缺乏想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等几部分进行论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举实例等手段引起我们的共鸣。

当然教育生活世界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心人去关注,去思考。本书作者就是这样的有心人。关注所热爱的教育界,思考着她所看到、所听到的现象,深入到"中国教师缺什么"这一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与追问。

第二篇:中国直销 还缺什么

企业 缺少人才

中国要为直销立法,要开放直销领域,虽然,直销的准入门槛较高,但是,我们的一些企业,甚至是一些中小企业也在积极地为进入这一行业做准备。

据悉,广州太阳神、天津泰达、大连珍奥、珠海天年等公司正在招兵买马,希望通过直销来摆脱传统营销模式的桎梏,摆脱目前行业性的信任危机,从而打造出脍炙人口的强势品牌。还有人士预计说,目前中国准备进入直销的企业有几千家,而其中的一些则是我们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

无论是大型企业或者是中小型企业,要进行直销经营,目前都无法走出管理人才缺乏这样一个瓶颈。虽然,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也有了李金元、张华这样的直销企业的掌门人,也出现了一些直销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积累了直销企业管理的特有经验,也为中国直销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现在已经在一些大型的直销企业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但这样的人数太少,还不能适应立法后直销行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一些企业希望通过营销模式的传变,能够迅速改变企业的困境,能够在直销领域挖出一座金山,甚至有一些暴富的心理。他们认为,只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奖金制度,能够有几个好的团队,就能给企业带来无尽的财源,就会让一个企业起死回生。但是,他们对直销行业又太过陌生,总想找一些人去进行咨讯、去参与企业的具体运作,这就给那些假专家们提供了可乘之机,给他们愚弄企业,为自己敛财提供了机会,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也许就将断送掉一个企业的前途和生命。

直销商 缺少诚信

直销商,是直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消费者眼里,直销商就代表着一个企业,他们是企业产品的销售终端,是他们将企业的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因此,在消费者看来,直销商的形象,就是企业的形象。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一些直销商也认识到了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也在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培训体制,是直销的一个“精髓”。直销的培训课主要内容实际上不外是美容、保健知识、产品介绍、推销技巧、奖励机制几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宣扬人生奋斗,鼓舞人心的“励志”方面的内容。胡远江也说,很多涉入直销的企业来找他咨询时,都希望在人员管理上做得更好,这证明很多中小企业都开始有了这种意识。他说:“奖励机制只是直销实现激励的一个内容,对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很重要。与国外企业相比,我们的从业人员在产品、管理流程的专业知识上掌握还有很大差距。”在去年的广州直销峰会上,盛仕铭公司也建议要对直销企业的管理层做系统的直销培训,让直销企业的管理层都成为直销方面专家。

但是,这都是在企业层面上的,而在直销商这个层面,我们显然还做得很不够,因为除了一些少数的高阶直销商外,我们的很多层次较低的直销商,特别是刚进入这一行业的直销商们,还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不关心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只注重推销自己的产品,以使自己的销售业绩尽快得到提升。因此,便缺少了诚信,这普遍在夸大产品的功效方面,似乎一个直销企业的产品就会让你的身体在各方面都得到改变。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只要你服用了他销售的保健产品,就一定会好起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面容,只要你用了他销售的护肤品,就一定会变得光亮和年轻起来。这在消费者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种行为,也将影响到直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消费者 缺少信心

直销与非法传销的区别在于:直销是以向消费者销售优质的产品为目的,直销商获得的主要收益是直销公司拔出的销售佣金;非法传销则是以拉人头为主要目的,上线和非法传销公司都是以提取人头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对于我国的消费者而言,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到大公司的精品柜上购买化妆品,在大

型超市或医药公司购买保健品的阶段,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在这些地方购买的商品才会得到质量保证,一旦出现了什么质量问题,或者购买后感觉到不满意,也可以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去办理退货。在使用产品后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法院打官司,购物小票、发票都可以作为充分的证据,销售商场是搬不走的,这就是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而在直销商那里购买的产品,有很多直销商是没有销售发票的,而且消费者和直销商一般是通过某种诸如同事、同学、朋友等有关联的人介绍认识,在直销商的热情推荐下购买的产品,这样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也碍于情面不好去退货,而即使放下面子去退货,由于有的直销商缺乏诚信,一是让你很难找到他,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给你退货。直销的产品往往价格较高,办理不了退货让消费者受的损失也比较大。

《直销法》及相关的法律出台后,对直销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均应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提高消费者对直销产品的信心会在有帮助,但由于我们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消费习惯,要改变也会有一个过程。

第三篇: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希望有所帮助!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一个7岁的孩子,经常花钱雇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一位处于花季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上纵身一跳;一个已经升入大学的男孩,学期末把脏被单和脏被套一次性邮寄回家,母亲洗好后再为其换上……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之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作一个圈套。家长的代劳、娇宠和有求必应,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那么爱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很简单:它只是一种爱的正确表现形式而已。从家长的职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便把爱无私地给予了孩子;而对孩子而言,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正确的爱、恰当的爱,也就意味着得到了爱的精髓。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浓重的溺爱成分,让孩子从小就得不到锻炼,得不到磨练品质与意志的环境,孩子长大以后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才能获得竞争与创造的意识呢?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中国家庭代代相传的错误教育模式——经验主义,常常让父母不明就里地照葫芦画瓢。曾经有人向一群孩子发问帽子的用处:5~6岁孩子的答案是扇子、船帆、蚂蚁的船、小猫的摇篮、飞碟等,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回答:“帽子就是戴在头上的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减退。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与孩子在交流上产生障碍的原因,其实就是大人的定式思维造成的。孩童时代,孩子们随时都会问出一些离奇或者看似荒唐的问题,而有些家长没一会儿就烦了:“你那小脑袋瓜里面都想着些什么呀?”“你能不能问一些有用的问题?”可能他们没有换位思考过,在孩子的世界中,这些回答意味着什么。等再次想交流时,孩子心里的门已经紧紧地反锁上了。相反,当一个孩子切开苹果时,惊喜地对妈妈说:“苹果里有一颗星星!”妈妈惊讶地回答他:“真的吗?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宝贝你真棒!”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幼稚可笑甚至是愚蠢的。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的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奖励”这个词语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中国父母惯用的杀手锏,比如承诺孩子当考试成绩达到多少分,就奖励他玩具或者金钱。凡此种种,方式不同,但是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忘记了奖励的初衷,那这样的方式还可取吗?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利益,换一种奖励的方法,也许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加精彩的世界。比如说,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参加夏令营,或者带他们去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孩子是教育的产物。谁都知道,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对的,但对于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而急红了眼的家长来说,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同谋者。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的唠叨就开始了:“今天的作业多不多?”“赶紧先做作业,妈给你做好吃的。”“玩什么玩,你这孩子的玩心怎么那么重?”各位家长,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是不是已经让孩子变成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机器”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能力不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难得到认可和欣赏,而许多拥有强烈自尊心、良好自信以及灵活创新能力的孩子,可能仅仅因为在某些学科上还没适应或体现出来天分,就被草率地称为“笨孩子”。当这些孩子错误地认为只有优秀的成绩才能得到赏识时,他们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但是当这种努力归于失败时,孩子们的自信心也可能会随之崩塌,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灾难。

第五,教育目标朝令夕改,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

家长一味的代劳和包办模式,让孩子习惯了听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随波逐流,今天学习这个,明天练习那个,并不清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及言语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深重的。

教育孩子的精髓是了解并理解孩子。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这虽然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书,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呼吁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能够尊重孩子的身心规律,尽量避免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发生,时隔100年之久,我们仍然没有完成。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的最大问题是——听话就是优点。然而,好孩子的定义是具有独立性、责任性、懂道理、有主见,未来的人才标准是具备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反应能力以及机敏的应变能力。只有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家人教育观念不统一:比如,爸爸要求孩子简朴,妈妈却要求孩子时尚;父母不让孩子随意吃零食,爷爷奶奶却偷偷让孩子吃。家长对于教育的不一致,一是让孩子无所适从,二是让孩子学会钻空子,更甚者,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朝令夕改,忽宽忽严,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独立,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义务感以及他们的荣誉意识。

第四篇:中国自由派最缺什么

王 文

这几年连续做了几次偏左的课题,经常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趋向,自己到底是“左派”还是“右派”,有时候也自称是“中左”,但有时对于政治、经济的看法也是偏“右”,过于自由化,对国内一些政治、经济与社会之痛,更有切肤之痛,咬牙之恨。这种“恨”不压于1999年在大学时贴“小字报”与中文系学生数轮大辩论时的激情。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那股愤怒被慢慢消磨,就像那句话,如果你30岁之前不愤怒的话,你完了;如果30岁之后还愤怒的话,那么你也完了。我想,我的确是过了愤怒的年龄了。但这决不仅仅只是年龄所促,还在于本身对中国当下社会需要稳定的内在认同,更在于我对自己这些年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改革派(或称自由派、右翼)人士的一种怀疑与自发的失望。

记忆中的第一次失望来自于一位10年前在某报办过专门揭露社会负面、以批判见长的著名“周刊”的一位主编。那是我刚进媒体圈没多久,在一次有诸多年轻媒体人与学生参与的沙龙,这位当时已经下台的主编当然是我们席间媒体界“少男少女”的崇拜偶像,尤其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漂亮小女生。主编高谈阔论,小女生坐在其旁,投以仰慕的眼神。不一会儿,这位主编便开始偶尔拍拍女生的小手,搭搭小酥肩。再过一会儿,等大家不注意,牵着女生小手就坐到一旁去了。接着又带着女生离开了餐厅。我无意以“此处省略多少字”来猜测他们后来的剧情,但当时这样的情境对于我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人怎么这样呢?还处于愤怒期的我,应该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

第二次的印象比较深的失望来自于一次“普世价值”的研讨沙龙。大概是2007年前后,当时的知识界这个话题非常热门。那个会议聚集了几乎国内大多数顶级的改革派人士。当时我见到一位很牛的新闻学教授,很敬仰地向他递上名片,没想他立刻回了一句:你们太国家主义,最终与政府***同污合流。这样的无礼待遇我不是第一次遇到。

2008年,在华盛顿,同被美国国务院邀请的一个媒体人项目上,我遇到南方某家号称要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评论编辑,他那里被圈内视为“自由派”大本营。我职业性地与他交换名牌,结果得来的第一句回应是:你们这个愤青报。惹得同在现场的他们报系同事非常尴尬,连忙代表他对我道歉,并转对他说:我觉得你应该向王文道歉。至今我没有得到他的道歉,不过他的名片我还是依然保存着。

那位新闻学教授我在一年后在另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又见到。当时是讨论如何提升话语权问题,我发言的其中一个看法是,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动辄接受国外大媒体的专访,应该把更多机会留给国内大媒体。这位教授还没等我发言,就严辞反对,认为那样的话,国内媒体“非得打起来不可”。我理解他的话外音应该是,这样的专访机会是不可能也不允许更不配给国内媒体的,国外媒体才有资格拿到。

回到在那场“普世价值”的会,一位来自长三角一带非常著名的教授上台发言。第一句话就说,现在一些人不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我觉得太荒唐。我现在建议,在场不承认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的,请给我出去!!他几近是以狂吼的声音在发言,我坐在下面差点没把刚喝得水喷出来。他这叫做民主自由吗?

另一次比较印象深的失望是在今年初的一次在中国某顶级大学的博士生沙龙讨论会。主讲嘉宾是国内几乎是最有社会知名度的自由派学者,他讲拆迁以及县级法院改革。一位专长研究民主理论的该校博士生对他提出异议。讨论很热烈,基本被我视为是一场难得的思想大碰撞,结果当然是这位学者以激动的语调、高亢的嗓门、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取得场面优势和最后胜利。这也很正常,他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有渊博知识与经历的学者,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但没想到的是,他把这次讨论“缩写”成三条百余字的微博。在他的描述下,这所名校的博士生甚至就是“准政客”,对他的批评是因为“自己想当官”,等等,结果引来数以千计的转发与陪骂,骂那个博士生不像话,太官僚,随带着讽刺了他们的学校,等等。我不想说,这位学者是有意想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也不想说这样是否有必要,毕竟那只是一场正常不过的学术讨论会嘛,但我最想说的是,他微博中说的话绝对不是当时的现场真相。我以我人格与生命担保。

我并不是说,改革派(自由派)学者的品行都令我失望。有很多人都值得我尊敬。比如,我几次长谈的马立诚先生,是一位温文而雅的长者;许知远兄,每次有多人聚会时,他都会寡言,一直在听别人说,这样的品质很值得我效仿。但我又不得不说,我所见过的自由派们不少还是属于“宽于律己、严于律人派”。他们对社会、对政府大肆批判,并认为批判是知识分子的天职,而且认为中国存在着太多的劣根与弊端,需要大力改革。

这些观点我都认同,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自己都有身子不正之处,又怎样奢望别人影子不斜呢?是否有必要检讨一下自身,是否真正在践行本身所坚持的民主自由理念?是不是以一种专制行为在讲民主?是不是在不自觉中犯了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毛病?是否所呐喊得是一种装腔作势呢?

最近一些年来,许多人都担心中国民族主义高涨,民主声音式微,自由派在衰落,等等。这样的趋势有大环境的原因,比如中国人自信心恢复、国力持续上升、金融危机揭穿了美国的真面目,等等,但是如果用层次分析法,是否有可能除却在国际体系、政府政策、社会等层面之外,再考虑考虑自由派个人的自身原因呢?是不是他们个人过于“道貌岸然”,把越来越多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让自己陷入显得“少数派”的困境中呢?

我的记者职业让我有机会接触许多左右两翼的人,我知道这种“两分法”是粗糙的,而且左派也有不少令我失望的学者,但相比之下,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品格与德行在自身理想实现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的呼吁需要广大的追随者,这是一种自由派必须具有的软实力,就是要让追随者们信任,并愿意为他们的改革理念跟随其后。但是,如果让追随者们认为,他们是一群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国家又怎能托付给他们呢,那么,自由派的衰落也会在所难免。

事实上,过去的20多年,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少地怀念21年前的事情,除了本身的社会政策与宣传限制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21年来那批人的表现让人们心寒。我不至一次听到有人说,幸好那时没把国家交给他们。

我现在依然觉得,价值感的分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沟通与理解。就像今天有位自称“中右”的朋友发微博骂我,我电话礼貌地请其删去人身攻击的那些话。他很吃惊,欣然答应并解释道那是酒后失态,还说没想到我会打电话给他心平气和地说这个事,而我之后也短信相邀与之过几日餐会。我想,这应该是左右两翼人相互沟通的一个案例吧。可惜的是,在当下中国,两派之间能够相互平和沟通的机会太少了。

说白了,其实还是一个公民素质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做人问题。比如,不相互辱骂,不骄淫欲奢,要通情达理,要实事求是,学会相互尊重,要遵纪守法,等等。这些素质对当下13亿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难题。对于广大自由派/改革派来说,要做到这些的难度,其实并不比13亿中国人都做到更容易。

或许只能用现代国家理论来解释。中国成为现代国家仅仅60余年,而美国已有200多年了。中国要走得路还很远很远,让我们慢慢来吧。

第五篇:穷人缺什么读后感

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中,我读了《穷人缺什么》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在思想上给了我巨大的启迪,一开始我翻了几页纸,就被作者犀利的语言和朴实的文字所吸引了。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穷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他们作为社会的底层人,因为缺钱而导致的性格、道德、方面的缺陷。因为缺钱,他们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作者古古大胆地举出这些社会现实中的例子,鼓舞着人们,也说出了平常人们想说却又不敢说的话。作者的这么一句话将会被我永远记着: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只能努力地把事情看清,努力把看清的事情说出来。在联系自己看看,现在已经大二了,大学生活下来一半了,对这个社会也有了些许的认识和感悟,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当今社会的认识,认识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相应的,我会更加努力,是自己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本书开头举了这么样的一个故事,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猛然醒悟,勃然大怒,抓起鸡蛋往地上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这是一个经典的关于穷人的寓言。我们想想,是什么使这个穷人的美梦破灭的?毫无疑问,是这个穷人的贪婪思想,他没有想到见到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才刚刚有鸡蛋,他就想到那么远,露出自己的丑恶思想。我们大家再想想,是什么东西让这个穷人会有这样的思想?钱,是钱。穷人也渴望拥有富人那样的生活,与富人一起谈笑,富人羡慕那样的生活,也十分渴望拥有那种有钱的日子,所以一下穷人拥有了小小的资本,不禁是他忘记了一切,开始了美梦。所以我们说,要想将小生意变成大生意,我们要考虑其中的因素,考虑其中的好多环节,整个过程你还没有走完,就有了富人的所想和脾气,那么你是不会做好大生意,成为富人的。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只会光想像,我们需要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想变富,我们要掌握富人的思维,去努力拼搏。

古古说穷人是社会的基础,对,说的一点都不错。穷人是渺小的,多一个少一个确实无关紧要,但整体的穷人却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穷人谁都活不好。穷人是一种资源,和石油、和森林、和人民币一样宝贵。虽然资源是被利用被享受的,主宰不了什么,但是它本身的价值却让人不得不珍惜。

穷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文化娱乐,他们的种种活动,造就了社会的庞大需求。穷人并不只是劳动力,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最终的消费者,穷人是富人的劳动力和市场。

我是农村的孩子,农村有穷人家有富人家,对我来说,穷人过的日子艰苦、贫困、节俭,富人的生活潇洒、奢侈、浪费,但是往往穷人精神上过的很幸福很踏实,而富人就不一定了,他们往往因为有钱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忘记了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就像那个有了鸡蛋的穷人所想的一样,他们有钱了,住新房,在外面有小老婆,这些当然使他们过的浮躁。有钱的开厂,开店,如果没有穷人,富人开的厂又有何用?所以说穷人是社会的基础,穷人不一定不如富人,穷人拥有的也就是富人所缺的财富。

穷人和富人相比,缺的就是钱,就是因为缺钱,享受的待遇和服务就大大不一样。为什么?钱的魅力就那么大?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次和妈妈一起买衣服,

我和妈妈进了一家衣服店,我忽然注意到一个穿的很脏很破旧的人进来了,他正想挑选衣服的时候,以为营业员走来:看什么啊?这些衣服你买的起吗,走吧,到别的地方去看吧。然后营业员就走向一位戴金首饰的老板了。我看了以后很是气愤,却无处发泄,只能把妈妈拉走,不打算在这家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穷人怎么了?穷人就不能看衣服了?这些店就只对富人开放?穷人遭受了太多的不平等,我想: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平等,但起码要有相对的平等啊。这社会是怎么了?扭曲了,是钱扭曲了人,人扭曲了这个社会。

穷人缺什么?其中之一就是尊严。因为是穷人他们受够了白眼,受够了冷落。古古说就连去个医院都会受歧视,钱多与钱少会享受不同的服务?怎么会这样?同样是生命,生命均等,看个病都会因为钱的多少因而享受服务不同,那穷人还会还敢去看病吗?“服务”为什么值那么多的钱?人类社会为什么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少尊重?这些似乎是太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它确实是一种存在,我们无法避免。既然想靠别人的善意来获得尊重,是一件靠不住的事,那么只有通过别的途径,譬如有权或者有钱。我在反思,在反思自己,在思考这个社会,思考人的价值观。世界上最神圣的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如果连生命的尊严都不能保证了,其他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这是一种深沉的无奈。钱不仅给人生活的尊严,还有生命的尊严。如果钱对人来说已经重要到如此地步,那么追求财富不仅是必要,而且成了必须。人不爱财,行吗!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我感到必须要从我做起,改变这种现状。

还有一件事也是值得一说的,穷人是惹不起事情的。古古文章中是这么说的:维权是需要成本的。穷人打不起官司,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现在穷人打不起官司,不仅是没有钱“打通关节”,就是正常程序所产生的费用,他们也是支付不起的。所以现在的穷人惹不起事,当然他们也不敢惹事,有时候明明很在理,但却因为有钱人和官僚的狼狈为奸,却使穷人永不得翻身,说不好还要遭罪受。想起去年村里的一土豪家随意霸占穷人家的地,穷人家几次去村支部反应情况,却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土豪家还会喊些小流氓吓唬穷人家,这些都是社会底层穷人的生活写照,为什么会有富人?好几次这样的问自己,却思考不出任何结果。唯一的理由就是社会需要发展。

这本给了我太大的感触。我只能说穷人必须奋斗。只有通过奋斗,穷人才能脱离贫困,拥有尊严。人一旦到了某种规格,就有了某种待遇,待遇和规格是成正比的。即使遇到变故,规格变了,待遇还会惯性延续。

穷人要取得成就是不容易的,一旦出人头地了,就证明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他有高于一般人之处,一般人就会从内心里对他有一分敬畏。有过人之处的人确实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即使是战犯,同样被俘了,一个将军和一个士兵,受到的待遇也是大不相同的。起码,将军不会挨打,不会饿饭,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这就是非常幸福的了,而这种幸福的获得,是因为他自身的分量决定。一个有分量的人,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会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所以,穷人只有奋斗了,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才会看到你的尊严。我认为在奋斗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素养,有了素养你才会有条不紊,有了素养你才会离成功更近。其实,素养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一个乞丐,哪怕他中了百万大奖,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富人,很难富一辈子。所以,任何事情,只要你好好地去做了,做的过程,就是素养提高的过程,只要你好好地做,不管赚多赚少,你都是赢家,你都在向财富靠近。

我能知道穷人的苦,我是穷人,我也渴望富有,我知道光嘴上富有不行,我要奋斗,我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要脚踏实地,要想改变这个社会,首先就是改变自己,让穷人不穷,光靠国家是不行的,也需要穷人的进取和拼搏。穷人也有穷人的希望,穷人也有穷人的优势。穷人所有的,也许正是富人所缺的。所以,穷人不能放弃希望,穷人不能停止思考,穷人更要知道穷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里。找到路之后,需要的就是打拼。一首歌唱得不错“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在这里,感谢古古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这个社会,让我看清我们的位置。让我们用自己的汗水为人生扬帆护航,去打造美好的人生。

上一篇:中国石油公司招聘信息下一篇:职工食堂服务管理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