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2024-05-08

司法系统考试题库(精选6篇)

篇1: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司法考试与法检系统职业垄断

法官荒,无耻的谎言——兼论司法考试与法检系统职业垄断作者:吴成智博主按:发于某官方网站的一篇旧文。那几年间深感职业化问题上最高司法机关的表现可疑,后来果不其然,职业化改革开了倒车。这是我批评那种转向趋势的一篇集成文字。以前被非法转载者颇多,今日收入本博客,也算物归旧主。有意思的是,我批评涉及的一篇文章作者 伍洲奇先生,后来曾和我联系,吐露了写作和发表中的苦衷。在此表达谢意和敬意!

一、职业化和“法官荒” 的两种呼声 http: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法官职业化的一系列部署和规划,指出精减人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法官定额,是将真正符合 条件的审判人员确定为法官,现有的法官中一些不合格者将被淘汰。”(记者王炽《中国将精简法官人数,推行法官职业化》)应该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庞大的法官数量是职业化建设的重大阻碍,至少在2002年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是决心解决或者决心争取解决这一尾大不掉的问题的。但这个决心显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到了2004年,《人民法院报》为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策划组织了一个“边疆法院基层建设司法调查”,却将质疑的矛头指向了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由于迈不过司法考 试这道门槛,许多地方的基层法院面临着法官断层、人才流失的严重困境。”(记者刘岚《关于司法考试,我们有话要说》)于是,在重压之下,司法考试的通过率逐年提高。虽然六届司法考试已经累计了相当数量的法律职业候选队伍,但是还不够,最近《法制日报》又组织了一个“中国西部法院法官荒调查”,再一次敲响了所谓 “法官荒”的鼓点。

二、真的存在“法官荒”么?司法考试教材司法考试真的是“法官荒”的罪魁祸首,或者说,真的存在“法官荒”问题么? 2007年7月底《法制周报》发表了伍洲奇、黄玉婷的文章《中国基层司法体系出现“人才荒”》①(以下引用时简称《荒》文),我且先拿这篇比较典型的文章进行一些分析。《荒》 文认为,司法考试“导致了基层司法系统人才青黄不接,‘新鲜血液’的输送出现严重‘循环障碍’”。其论据之一,衡阳市某区法院立案庭负责人的谈话:“我们 区,包括公、检、法、司在内的整个司法系统,五年来仅两人通过司法考试。”还有一个论据是,对书记员通过司法考试的“鼓励措施难奏效”。系统内部通过人员 少,就是人才断档,这种分析和议论让人匪夷所思:难道法官这个职业,是只有法院内部人员——或者扩大一些,是只有司法系统的现有人员——才可以从事的职 业?司 法考试是统一的国家考试,参考者并不限于“司法系统”,衡阳市某区也罢,湖南省也罢,“司法系统”的参考人员只是一部分,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内出现的问题,归咎于统一的司法考试,甚至进行“中国基层司法体 系”这么大范围的推论,实在有点以偏概全。司法考试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把选择法官、检察官的目光投向社会,而不是盯在法检系统内部。其实《荒》文的论调并不新鲜。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来自于广东省检察系统的赵菊花代表也批评司法考试试题太难不符合国情,“直接导致了目前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法官、检察官的断层”(大洋网讯,记者陈剑报道)。2005年9月前后《南方周末》发表了记者曹勇的文章《“法官荒”何解?》,引用的事例来也来自于湖南。但2006年2月底湖南招录法院检工作人员时,其报考条件却令人咂舌,英语占笔试成绩20%,年龄要求30周岁以下。一般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限制也就是35周岁以下,湖南对硕士以上学位或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才放宽到35周岁以下。不知道所谓“法官荒”严重的湖南,为何设置如此苛刻的招考条件?模样更像惟恐报名者挤断了门槛似的。讨论中国法官问题时,千万不可忘记20多万在职法官的庞大基数。抛开极少数边远地区,中国绝大多数法院根本不存在什么“法官荒”,相反是法官“人满为患”。问题在于很多根本不在审判岗位的人占据着法官编制,加上系统内更为庞大的职工总数,严重制约着有资格的新人进入。

三、法检系统的职业垄断 ②我们一般认为,国家司法

考试标志着法官职业化进程的开启,是司法改革中的一座里程碑。2001年 修订《法官法》确立司法考试制度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是相信此举能改变法官业务素质不高之状况的。但鉴于新、旧《法官法》的学历标准都是“老人老办 法、新人新政策”,所以所谓高标准、严要求历来对在职的法官们并无太大影响。在职法官晋升时照样晋升,提拔时照样提拔,不管学历、能力高低,总有政策之手 进行“过渡”。司 法考试所能解决的只是一个门槛问题,而只针对门槛不涉及门槛内的改革,对在职法官们而言不啻是一种变相的垄断保护。从理论上讲,法官的素质应当高于检察官 和律师,统一的司法考试只是将三者放在同一层面上考察。在统一的司法考试确立之后,着眼点应该是打破落后的职业垄断,改革僵化的人事体制,否则,司法考试 的难度越大,进入法官队伍的门槛越高,对在职法官们的职业垄断保护得越有效。关 于职业化,检察机关继法院之后也有了相同的提法,就如《检察官法》和《法官法》的条文用语都极相类似一样,面临的情形也如出一辙。职业垄断加上人事壁垒,社会人员通向法官、检察官的大门基本上关闭着,大量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者主动或者被动地走向律师职业,或者走向非法律职业。面对法检系统落后的职业垄断,很少有内部的批评声音出现;面对司法考试,来自法检系统的置疑却甚嚣尘上。虽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逐年攀升,但法官、检察官断层的呼声也逐年攀升。律师资格从1986年开考,难度一年甚于一年,律师业从来没有出现断层反而更加欣欣向荣,到了应该比律师要求更高的法官、检察官这里,却好像只有饮鸩止渴的降低标准一条路了。http:

四、向社会遴选法官《荒》文开篇就说“司法考试通过率低,司法人才青黄不接”,但其引用的“每年通过率仅10%左右”,首先就是不准确的,除首次司法考试外,往届通过率皆在10%以上,2005年接近15%,2006年、2007年虽成为秘密,但很明显秘而不宣的原因就是为了回避社会对高通过率的批评。《荒》文说“参加司法考试的人数像滚雪球一样持续上升”,岂不知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数才像滚雪球一样持续上升,前5届司法考试全国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者已有10多万人,我们从其中筛选了多少法官?加上第6届司法考试,通过者已在15万到20万人之间,我们准备从其中筛选多少法官?法院不是法院人的法院,法官职业也不只是法院人从事的职业。越过系统内部而着眼于社会时,我们会发现,挑选的余地不是太窄而是太宽。我 们今天谈论司法改革的成果,还多是一些诸如法袍、法槌之类涉及司法礼仪和程式方面的东西,触及实质的大概也就是一项国家司法考试了。司法考试有不足,但其 不足之处不在考试难度和通过率方面,相反司法考试如果失去了这些门槛作用,本身会变得没有意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检察官队伍,是设立统一司法考试的 出发点;面向社会遴选法官、检察官,是设立统一司法考试的落脚点。过 去的法官队伍,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专业化,相反呈现出一片泛职业化的特点。我们不断地扩充队伍,又不断地将审判一线的法官转移到名不副实的非审判岗位 上,造成法官队伍总量臃肿不堪、审判一线又后继乏人的恶性循环局面。根据比较保守的统计,目前的法官队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与审判无关,我们的某些决策者既 不考虑如何清理不合格的法官出列,又不考虑如何让不在审判岗位的法官归位,仅仅一个法官遴选办法六年时间了不能出台,却回避问题的实质,一而再、再而三地 要求降低司法考试的门槛。长此以往,法官队伍将陷在整体业务素质低下的泥坑里不能自拔,司法改革将陷在恶性循环的怪圈里永无出路。抛弃谎言,直面现实!国家司法考试向社会遴选法官,为了司法的未来,为了宪政的未来。更多司法考试和司法考试教材相关内容浏览和让你司法考试过的更简单。

篇2: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培训知识要点

编写本知识要点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各级操作人员在《国家司法考试网上报名和考务管理系统》培训过程中作为参考,以便能在培训前能对本系统有个初步的了解,便于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快速掌握本系统的知识要点,最终达到在司法考试整个报名期间熟练使用本系统,顺利完成本年度的司法考试报名工作。

本系统分为十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对应司法考试组织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这十个功能模块分别为考生管理、考务管理、日志监控、成绩管理、违纪管理、综合分析、文件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九个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

第一部分“考生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浏览、查询、统计考生信息,了解本行政区每天的网上报名人数、现场预约人数、现场确认人数以及等功能。其中考生信息分为三类,考生网报信息指考生已经在网上报名还没有到现场进行确认;考生初审信息指考生报名信息已经通过地市一级工作人员审核但是还没有通过省厅一级工作人员审核;考生复审信息指考生报名信息已经通过地市、省厅两极审核确认为最终信息,可以进行设置考点、生成准考证号等操作。

本部分重点

1、能区分三类考生信息概念,能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出对应的考生信息;

2、在考生初审信息、复审考生信息功能中可以重新打印报名表、准考证主证;

3、在准考证生成以后,可以在复审考生信息功能中查看准考证信息、打印准考证副证;

第二部分“考务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包括报名点设置、考区合并、照片上传、在线拍照、考生审核、考点考场信息设置、上报、审批、签到表打印、桌贴打印、门贴打印、试卷分装表打印。

本部分重点

其中省厅需要熟练使用的是:

1、本行政区报名点设置功能,设置了报名点考生网上报名时可以进行选择;

2、考区设置功能,需要合并考区的省级用户应特别注意,只有在地市还没有设置考点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考区合并操作;

3、考点审核功能,分别审核地市上报的考点信息,注意考点审核的操作也就是生成准考证的过程;

其中地市需要熟练使用的是:

1、考生审核功能,要求地市必须熟练掌握本功能,熟悉现场审核的每个流程。审核考生信息、现场拍照、保存照片、打印报名表、打印准考证主证等五个环节;

2、考点信息设置,只有在考生数据通过复审地市才可以设置考点信息,理解“上报”功能的含义,也就是说执行上报功能后地市将不能再对考点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3、打印组织考试的相关材料如签到表打印、桌贴打印、门贴打印等。第三部分“日志监控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查看系统自动记录的日志信息,主要包括审核不通过日志信息、取消初审日志信息、准考证副证打印日志信息、信息勘误日志信息。

第四部分“成绩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成绩下发后浏览、查询考生成绩信息,单个打印成绩通知单、批量打印成绩通知单、分数信息核查录入、上报、审核等操作;

本部分重点

1、省厅、地市必须熟练使用成绩信息查询功能;

2、地市必须熟练使用成绩单单个打印和批量打印功能;

3、地市熟练使用违纪信息的录入、上报功能,理解“上报”功能的含义,也就是说执行上报功能后地市将不能再对考生违纪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4、省厅必须熟练使用分数核查信息审核功能,对地市上报的信息审核后会将分数核查信息上报到考试中心;

5、熟练使用导出Excel电子表格操作;

6、会进行对分数核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操作。

第五部分“违纪信息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考试结束后,地市录入、上报在考试过程中发现的违纪信息,此外省厅、地市还可以查看考试中心下发的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的雷同违纪信息。本部分重点

1、熟练使用违纪信息的录入、上报功能,理解“上报”功能的含义,也就是说执行上报功能后地市将不能再对考生违纪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2、熟练使用导出Excel电子表格操作;

3、会进行违纪处理结果、违纪行为的统计分析操作。

第六部分“综合分析”,分类统计考生报名信息和成绩信息,为考试机构提供本区的统计分析数据。

本部分重点

1、熟练使用综合分析中动态分组查询统计功能,理解横向和纵向的分组条件信息和查询条件信息;

第七部分“文件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提供给省级使用,省级用户可以向本行政区所有地市发布公告、通知等信息。也可以上传文件供地市下载。

第八部分“权限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提供给省级使用,省级用户可以为地市设置用户名、密码、角色等操作,只有正确设置用户名、密码、角色地市用户才能登陆系统使用相关功能。

本部分重点

1、省级操作员熟练使用用户管理相关功能,理解“用户”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没个用户都必须属于一个角色;角色也就是功能项的集合;给用户分配角色后,用户就具有了这个角色的所有功能;

2、省级操作员熟练使用角色管理功能,可以熟练的为角色分配功能或者减少功能;

第九部分“系统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进行基本信息设置和留言管理。预约日期设置、本行政区标准考场人数设置、副证打印日期的设置;地市需要进行报名机关的联系电话、地址信息设置。其中留言管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本省内的交流信息,另一个是全国内的交流信息。

本部分重点

1、要求省级用户能熟练设置各种参数信息,只有正确设置后地市才能进行相关的操作,如考生网上报名选择预约日期等操作、准考证副证打印的日期等。

2、要求地市熟练掌握设置报名机关的联系电话、地址信息,在现场审核前必须设置好否则无法进行准考证主证打印功能。

3、省厅、地市应熟练掌握留言管理功能,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留言功能向技术人员咨询,技术人员会及时解答。

需掌握的计算机相关操作

系统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一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如IE浏览器页边距的设置、IE浏览器可信任站点的设置、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安装、照相OCX的插件下载、杀毒软件或防火墙的设置、计算机ping命令的使用等知识。

附:

按照司法考试组织环节省厅工作人员操作步骤 第一步:设置地市登录用户及权限; 第二步:网上报名前必须设置预约日期; 第三步:网上报名前必须设置报名点;

第四步:如果有考区合并的省必须在地市设置考点前进行考区合并; 第五步:地市设置考点信息前必须设置标准考场人数;

第六步:必须进行对初审过的考生进行复生,否则地市无法设置考点信息; 第七步:对上报的考信息进行审核,生成准考证信息; 第八步:考生网上打印副证前必须设置副证打印日期设置; 第九步:查询核对试卷分装表;

第十步:考试后审核地市上报的违纪信息,无误上报考试中心; 第十一步:成绩下发后查询成绩信息,指导地市打印成绩通知单; 第十二步:分数线下达后查看合格人员信息,指导地市进行数据下载; 第十三步:审核地市上报的分数核查信息,无误后上报考试中心。按照司法考试组织环节地市工作人员操作步骤

第一步:现场报名前设置报名机关联系地址、电话、相关工作人员信息等 第二步:进行现场审核工作,建议各省特别是报名人数多的省会城市按照如下几个环节组织现场审核工作;

(1)拍照处:工作人员根据报名人员提供网报号调出报名信息进行现场拍照,然后打印带有报名序号和照片的报名表并交给报名人员。报名人员在审核之前校验报名信息是否正确,如果信息无误到审核处进行报名材料审核;否则报名人员到勘误处进行报名信息勘误;

(2)勘误处:工作人员根据报名表标示的网报号调出报名信息进行修正并重新打印报名表并交给报名人员进行确认;如果信息无误进入审核环节,否则继续勘误;

(3)审核处:工作人员根据报名表标示的网报号调出报名信息,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对报名材料与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报名条件的点击“审核通过”按钮,并要求报名人员在报名表上进行签字,然后对报名表和报名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此时报名表和报名材料复印件可以交给考生,然后在领证处统一收回存档,也可以在审核通过后直接进行存档,各报名点可以根据自己组织安排自行决定),不符合报名条件的点击“审核不通过”按钮;

(4)交费处:审核通过后报名人员到交费处进行交费并领取发票或者收据;

(5)领证处:报名人员提交报名表和报名材料复印件(如果报名人员未在审核处提交报名表和报名材料复印件)进行存档,工作人员凭借收据或者发票发放准考证主证。

第三步:现场审核工作结束后等待省厅复审,复审通过后设置考点考场信息; 第四步:检查考点考场信息无误后上报考点考场信息; 第五步:省厅生成准考证后打印桌贴、门贴、签到表; 第六步:考试结束后录入并上报违纪信息; 第七步:成绩下发后打印成绩通知单;

篇3: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一、法学专业教学工作应该接轨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是一种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 它和其他考试制度相比有如下特点:

(1) 统一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资格考试。凡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这三大法律职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统一司法考试, 合格者才能从事这三大职业。

(2) 司法考试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公开考试。建立全社会公开招考的资格考试制度, 增加法律人才选拔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不仅树立了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形象, 而且确认和维护了法律职业的严肃胜和权威性。

(3) 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 是衡度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尺度。我国现在培养法律人才的途径及方式多种多样, 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层次、技能、知识等也有所不同, 而统一考试则是衡量上述各类法律人才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关于法学教育的性质, 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主旨的职业教育, 因而偏重司法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有的人认为法学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当然还有人认为法学教育兼具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性质。 (1)

但是, 无论何种认识, 即便把法学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 也不可能否认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教学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 法学教育教学应该接轨司法考试。

(1) 司法考试是一种职业准入考试, 是进人法律职业的一道“门槛”, 司法考试规范了法律职业人员的统一标准及法律专业知识的要求, 明示着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应当顺应司法考试的要求, 适应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作为职业准入考试, 通过司法考试就意味着取得了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 否则, 就意味着被拒绝在相关法律职场的大门之外。司法考试对于法学本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直接关系到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饭碗问题。司法考试与大学生个人利益的这种直接相关性, 要求高校的教学不能对司法考试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基于对学生个人前途负责的考虑, 高校的法学本科教学应该对司法考试做出适度的反应。

(2) 从根本上讲, 法律职业的发展和需要, 决定并引导着法律教育的发展, 鉴于法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 因此, 脱离了法律职业的引导, 法律教育不仅缺乏发展的动力, 而且会迷失力向, 这也正是造成法律教育在培养规格、培养渠道上的混乱状况的根本原因。

(3) 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教授的法律原理和制度应以中国现行法律为核心, 引导学生对于中国现行法律的立法背景、法学原理、司法运行状况、法律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也正是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在内容上的真正契合点所在,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考试都在考查本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及其适用。

(4) 法学教育围着司法考试转肯定行不通, 但司法考试通过学生的个体选择对法学教育也会施加影响。有志于从事司法实务工作的法科学生必然会参加司法考试, 即使没有从事司法实务工作意愿的学生也会把参加司法考试当作一次自我检验的机会, 把通过司法考试当作一种能力证明。拥有司法资格证书无疑会加大寻找工作的筹码。

法学教育界肩负着为法律职业培养预备人才的使命, 面对一项每年有将近30万人参加的职业考试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如果一个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很高, 至少可以说明此高校的法学教育是不失败的, 因为它的学生至少具备了应对考试的能力并掌握了相对完整的法学知识;如果一个高校培养的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都无法通过司法考试, 就意味着此高校“生产”的“产品”无法体制化地转变为“商品”, 无法顺利地进人“市场流通领域”, 这至少可以说明此高校的法学教育是算不上成功的。法学教育界应当积极对现行教育体制作出调整, 为法科学生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提供帮助, 而这应该贯穿法学专业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教学管理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才质量观和人才评价方法。作为教育教学中如此重要的一环, 法学课程考试应该对司法考试的影响力有认识、有反应。但是, 从总体上看,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考试存在许多问题。

二、当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与其他专业考试一样, 法学专业课程考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 但当下考试仍然存在着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与法律职业人才的因素。

(1) 考试目的定位不当。高校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中, 教学目的应该是起主导作用。但是,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已经不自觉地颠倒了二者的位里, 考试成了目的。目前, 绝大多数考试管理者仅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学位及能否毕业的依据;不少教师仅仅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 认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学生则认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 获得毕业文凭。由于存在以上种种考试目的的错位, 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 为了分数而考试, 难以起到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作用;教师则为了考试而教, 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后, 即认为课程结束, 教学任务完成。很少有人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考试情况作认真仔细的分析,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因而根本起不到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就更谈不上发挥其支撑司法考试, 为司法考试练兵的作用。

(2) 考试内容片面。当前的高校考试, 考试内容失于片面。大多数考试只注重对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 而忽视了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大学所培养的人才, 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正确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测查, 应成为高校考试测查的重心。考试内容的片面, 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适应司法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不符合作为司法职业人才准入选拔的司法考试的需要。

(3) 考试功能未全面发挥。一般认为, 高校考试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首先, 考试具有检查功能。通过考试, 教师可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借此学生也可端正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进而扬长避短, 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 考试具有激励功能。考试需要精心准备, 因为考试易使考者产生心理压力, 而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另外, 考试成绩的好坏对人也是一种激励, 成绩优异者说明他学习方法对路, 容易产生成就感, 教师对他们应正向激励;成绩较差者说明他本身对课本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没有掌握好, 容易产生失落感, 教师对他们应加以鼓励。因此, 考试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 科学的考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培养。这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组织考试, 如何认识从考试中获得的信息, 这就使高校考试改革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2)

但是, 目前的普遍情况是考试功能的失衡, 尤其是考试的诊断、反馈功能基本未得到发挥。由于命题不科学、不严谨, 造成试题效度不高, 导致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情况同时存在, 很难准确地诊断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 由于许多教师仅把考试当作课程结论性评价, 不重视考试的反馈功能, 所以, 考试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的促动作用无从发挥。加之课程考试大多数是一次性完成的, 既难以准确评价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水平, 也难以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三、法学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的改革实践

司法考试在设计考试的内容和科目,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不能脱离法学教育的实际状况, 一是本着测试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实务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试科目。 (3) 后来司法考试有一些变化, 加强了综合素质考试的比重, 对应试人员的理论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特点恰恰体现了法学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的依据。虽然司法考试不是解决目前法学专业考试中存在问题的唯一途径, 司法考试也不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 但是法学专业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对于解决高校法学专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1) 与司法考试接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考试的目的性问题, 并可以更好发挥考试制度应有的功能。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都知道, 专业课程考试不仅是获得学分和毕业的一个必要环节, 也是走向法律职业的一种训练, 因此与目前相比, 重视程度肯定有所不同, 也更能发挥其激励和检查功能。

(2) 与司法考试接轨可以解决法学专业考试内容片面的问题。司法考试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学基础理论, 还包括法律实务, 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着上述缘由, 2004年我校法学专业申请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改革。在几年的实践中, 我们围绕以下几项内容进行了探索。

(1) 改革的指导思想。实现法学专业所有主干课程的考试“司法考试化”, 让学生做好平时的演练, 适应司法考试的形式与特点;并且反馈到教学中, 改革课堂教学, 实现良性循环。

(2) 改革的主要内容。法学专业所有主干课的考试比照司法考试的形式与方式进行;平时教学测试着重学生的应用能力, 特别是法律文书的写作;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 并考虑跟司法考试的接轨。

(3) 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对司法考试特点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培养计划, 按照课程安排, 按年度逐步实施。

(4) 预期目标。建立历年的司法考试试题库;每门课程形成不少于5份试卷符合司法考试的形式与特点的题库, 并不断加以更新与完善;所有专业主干课实现教考分离。

由于专业大部分教师都通过了司法考试或者律师资格考试, 对司法考试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并在教学中已经注重法律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改革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 接轨司法考试不是单纯的罗列历年司法考试的题目作为专业考试题目, 而是在研究司法考试特点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创造。

(2) 司法考试的模式并不是确定的, 其形式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是出于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因此, 接轨司法考试应该与时俱进, 其改革也应该不断地推进。

(3) 注意避免专业教学围绕司法考试, 从而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误导。如果不适当的引导, 导致学生可能为了通过司法考试而学习, 使专业教育成为应试教育。

(4) 接轨司法考试的实践可能会导致一些现实问题。从我们的实践看, 对于严格要求按照司法考试的要求进行的, 学生考试成绩偏低, 这虽然符合目前司法考试成绩不高、通过率低的现状, 但是出现比较多的补考现象, 并对学生的就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接轨司法考试的专业考试不应该一考定终身, 应该有多种方式进行学业考试。

从2008年开始, 国家司法考试允许法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参加司法考试, 这对法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必然带来一些挑战。在这种形势下, 继续研究司法考试特点, 完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推进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改革, 应该更有现实的意义。

摘要:司法考试作为一种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 对于法学专业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法学教学包括考试工作应该接轨司法考试。法学专业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对于解决高校法学专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有其独特意义, 进行接轨司法考试的改革, 完善存在问题, 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司法考试,法学教育,课程考试

注释

1 参见周伟, 李桂芳, 王健等学者在2002年7月"中国法治之路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载张文显, 信春鹰, 孙谦.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3.

2 王轶, 陈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湖北招生考试, 2008 (, 4) .

篇4:民国的司法考试

我国如今实行的司法统一考试是为实现精英司法而建立的制度,目的在于选拔英才、淘汰庸人,实现惟良折狱的理想。这种理想需要优良的制度来实现。

目前,司法统一考试制度已经行之十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通过对比某些法治先进国家经验,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上存在的可以进一步改良的空间。不过,改良现有的司法考试制度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要是了解我国民国时期曾经实行的司法考试制度,也不无启发作用。

考试分步进行

我国民国时期司法考试,实行分步进行的方式,大致分为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进行考试。

民国四年(1915年)政府发布《司法官考试令》,就司法官考试条件、科目等作出规定。第二年又颁布《司法官考试令实施细则》。当时考试已分笔试与口试。民国四年《关于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甄录规则》也明确规定了甄录试。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规定了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考试。甄录试及格者得应初试;初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学习规则之所定分发各审判厅、检察厅或司法讲习所。学习期满后由监督长官送请再试,再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再试及格证书。

初试、再试都分笔试、口试进行。这一做法后来得以延续。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考试条例》第四条规定,司法官考试分初试、再试次第进行。第五条又规定:“初试及格者授予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司法官学习规则所定分发学习或入司法官养成所训练。”

初试也要分步进行:“初试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 甄录试考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历史地理、法学通论;笔试又分必试科目和选试科目,必试科目为法院组织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事法规,选试科目(应考者可任选二种)包括行政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犯罪学、监狱学。笔试通过后进行的口试“就笔试之必试科目及应考人之经验面试之” 初试之甄录试、笔试及口试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应试者三试分数合计总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为甲等,不及八十分在七十分以上者为乙等。

再试以考验学习或训练之成绩为主,分笔试、口试及成绩审查三种。笔试以两件以上之民刑诉讼案件为题,令应考人分别作制处分书或裁判书试验之。口试“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经验面试之”。成绩审查“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成绩审查之,其审查方法由典试委员会定之”。另据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法部令第二五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养成所章程》之规定,司法官养成所必修科目为刑法实用、民法实用、刑事诉讼法实用、民事诉讼法及强制执行法实用、刑事特别法实用、刑事审判及检察实务、民事审判及强制执行法实务、外国文、公牍;选修科目有国际私法、法院行政及实务、监狱学及实务、法医学、证据法、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华洋诉讼。另外,司法官养成所训练期间定为一年六个月,每六个月为一学期。司法官养成所应于每月月终举行月终试验,就该月内修习之必修科目选择三科行之;每学期期满举行学期试验,就该学期内修习科目全部行之。月终试验与学期试验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月终试验分数加入学期试验分数平均计算,学期试验分数加入期满试验分数平均计算。

当年之司法官训练并非完美,1936年阮毅成先生曾批评说:“其所谓训练,尤令人不能满意。胡长清氏曾于《时代公论》第二十号着有《司法官训练问题》一文,论述甚当。胡氏谓:‘……法官训练所所授之学科与通常法律学校,完全相同,其稍示差别者,惟: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为讲义体,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为逐条解释体;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不甚注重判例,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则附录若干之判例。除此两点而外,所授之科目如是,教材如是,师资亦如是,彼所谓训练者,特不过一迭床架屋之制度而已。其次所贵乎训练者,固在于司法经验之灌输。实则所谓经验,吾年常穷年累月而不得一二,彼为之教授者,纵属富有经验之司法官,亦感应付之难。训练云云,徒成外观。’”

另据阮毅成先生所言:“司法行政部年来虽于甄拔方面,略将标准提高,但所能补救者仍属有限。如司法行政部定为非毕业总平均在七十分以上者,不得请求甄拔,于是各大学法律系毕业生之总平均,几十分之十在七十分以上,学生以最低七十分责之教员,教员又何必靳而不予?”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第四条也规定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但不分初试与再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考试难度明显小于司法官考试。

我国大陆民国时期分步考试的做法也值得继承。当前一步考试方式,存在不小弊端,不能真正达到甄拔英才之目的,反而因降低考试通过标准而有司法资格泛滥的倾向。矫正之道之一,就是考试分步进行,并且改变考试内容扁平化现象,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法学思想、外国立法例及政治及法律学说之素养业纳入高阶考试范围。中国大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司法考试分两步进行,如有学者认为将整个考试分作两个部分,即侧重对大学期间所学基本知识进行考查的第一次考试和侧重运用法学知识与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二次考试。

分步考试可以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在初试以后分开,司法官资格的考试应当严于律师资格。我国可以将统一司法考试分为初试和再试,由此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分开。

通过初试可以获得初试合格证书,经过一年(可以考虑延长至三年)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并考核合格获得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执业证书;要成为司法官,应当在初试通过后参加一年半(三学期)的司法研修,研修考试合格进入再试,再试合格授予再试合格证书,然后选任为法官和检察官。目前的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可以承担起司法研修生培训工作。

限制考生来源

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没有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浸淫于法学知识和法学观念的过程,徒经考试并合格,未必具备一个法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依靠死记硬背和考试技巧训练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入行之后可能难以满足职业需求。易言之,不重视法学教育过程就可能出现能够通过考试却不具有司法人格和法律精神素质的徒有虚名的“法律人才”。因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加以限制。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规定了应试者资格,包括:在本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三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在外国大学或专门学校学习速成法律、法政一年半以上、得有毕业文凭并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一年以上或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二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三年以上者;曾应前清法官考试及格者。

另外,具备一定条件者经司法官再试典试委员会过半数之议决得免应考试。其条件是: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本科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并精通外国语者;在外国大学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者,在日本毕业者并须精通一门欧洲一国语言;曾在国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任职五年以上并精通外国语者。

民国二十年(1931年)《高等考试、律师考试条例》和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都对考试资格作出限定,两条例规定的条件近似。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对司法官应试人的来源限制在修法律政治学科的毕业生范围内以及曾任司法、司法行政职务和有法律专门著作者。

对于应试者法律学历加以限制,使因为法律品格的培养,法律意识的熏陶,法律技能的掌握,法律思维的养成,法律逻辑的训练,都需要一定的时日,不能一蹴而就,来个急就章。有鉴于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进行限制,参加司法考试者必须经过正规的法学教育应当纳入报考条件,未经正规法律教育者不应被允许参加考试。

限制参考次数

参加司法考试次数宜有限制,我国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再试不及格者得补行学习或训练,再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

在1933年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规定:“再试及格者授以再试及格证书,依法任用不合格者补行学习,得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对考试次数作出明确规定。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二条规定了司法官考试年龄下限(即二十岁),但未规定上限,同时规定考生必须是男性。

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限制司法官报考者年龄,而且限制性别为男性,其第二条规定:“凡中华民国男子年在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在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中得没有司法官考试的年龄限制)并符合其他条件才有资格参加司法官考试(第二条)。

对于书记官考试,民国二十七年《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对于年龄和性别也有同样的规定。对于刚刚从帝制走向共和且妇女教育程度总体偏低的民国来说,将司法官等报考者的性别限定为男性无足为怪,但放在今日就属不合时宜了。至于年龄限制,不是不能得以沿用的。

在有些国家,也有限制考试次数的规定,如德国将毕生参加司法考试的次数限制为两次。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考试人数过度膨胀,考试人数过度膨胀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有违司法考试选拔精英的初衷。一次考试固然有准备不充分而未通过的情况,二次未通过就难说是偶然。如果允许年年卷土重来,最终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般应试,即使最终通过考试,就失去了精英选拔的用意了。

在当代中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是最引人瞩目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这一考试一度被认为是难度很高的职业资格考试。随着近年来司法考试及格率提高到20%以上,通过这一考试获得资格的含金量受到质疑。

其实,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司法统一考试服务于精英司法的观念,降低考试门槛或者不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考试难度,在每年40多万考生的庞大基数上以每年20%多考生通过考试的速度增加,不但造成法律资格的贬值和法律职业的生存状态的恶化,更有可能导致司法精英梦的破碎。回顾民国时期司法考试制度,会发现那时制度中的分步考试、严格限制考生来源和参加考试次数,值得当今改良司法统一考试制度借鉴。仅从考试形式设计看,那时的司法考试是难于现在的考试的,自然也就更容易接近精英司法的理想前景。

篇5: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2015上海招警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考试招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上海市公务员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本市法院系统定向培养司法警察学员,2015年计划招考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35名(其中女性7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对象和条件

(一)报考对象

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高校集体户口除外),取得2014届或2015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专(高专、高职)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员。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人民法院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有关招考的学历、年龄等具体条件详见政策问答。

有以下情形的人员一律不得报考: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中央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服务年限不满2年(含试用期)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报考人员也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

二、考试报名办法

(一)本次考试一律采取网络报名和缴费的方式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时间为4月2日9:00至4月8日12:00,网上下载准考证时间为5月7日9:00至18:00。报名和缴费的网站为上海市公务员局网站和上海“21世纪人才网”。

(二)实行告知承诺制。考生报名时,须按照公布的报考条件和职位要求,如实填写《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考试报名信息表》。如不符合报考条件而发生后果的,责任自负。

报考人员应对网上填报的个人信息材料和上传的电子照片负责,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定向招考。报考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的考生,不能同时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学员职位。

三、考试方法和内容

(一)本次考试分笔试、面试。

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法律基础》和外语(《英语》或《日语》)。《考试大纲》在上海市公务员局网站、上海“21世

华图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_上海分校

纪人才网”上公布。

(二)笔试时间定于5月10日。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本人的准考证和身份证。

(三)笔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可于6月10日10:00起,通过上海市公务员局网站、上海“21世纪人才网”查询。

(四)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参加由各区(县)公务员主管部门与法院系统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包括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和体能测评。

面试具体时间由招录单位确定。面试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的原件、报考人员报名信息表和有关招录单位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缺少上述证件、材料者,原则上不得参加面试。对本市2014年退役士兵,经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选拔的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在高校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四年且考核优秀的人员的认定,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或者不符合招考条件的,招录单位有权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面试的资格。

面试期间,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人社部发〔2011〕48 号),由招录单位组织体能测评,报考人员须参加并通过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

四、体检和考察

(一)面试结束后,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进入体检和考察范围的考生,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组织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参加体检。

(二)体检合格后,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任职资格等进行综合考察。

五、录取

经考试、体检、考察合格的考生将在上海市公务员局网站和上海“21世纪人才网”上公示一周。无异议的,由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发送入学录取通知书。

参加本次招考的考生,如同时还参加了本市2015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且已进入录用程序的,本次考试的招录程序自动终止。

六、招考职位及资格条件

详见《2015年上海市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招考简章》。

七、在校待遇

学员学制一年半。学员入学后,着人民警察制服(按公安部规定本人承担40%服装费)。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医疗保险制度。学员在校期间不具有公务员身份。

八、毕业与就业去向

华图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_上海分校

在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办学原则下,严格实施警务化管理和司法警察专业化教学训练,严格各项考核与测评。对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或体能素质不能达标的学员实行淘汰制。合格毕业后,按照报考职位,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定向正式办理公务员录用审批手续,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

九、招考咨询与监督

政策咨询详见《2015年上海市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招考政策问答》。

政策咨询电话:28957596

考务咨询电话:61969089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24022726

网上缴费咨询电话:95534-6

监督电话:64745807

篇6:司法系统考试题库

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公务员局,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

现将《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印发给你们,请在当地媒体或政府网站发布,并认真遵照执行。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司法厅 江苏省公务员局 2015年1月26日(此件主动公开)江 苏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工作与全省考录公务员工作一并进行。市、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含市属强制隔离戒毒所)考 录计划数由市、县(市、区)司法局商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监狱、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考录计划342名,其中监狱290名,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52名。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江苏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人社发〔2015〕18号)精 神,结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实际,制定本简章。

一、报考条件

报考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需符合省、市2015年考录公务员的相关条件。报考监狱、戒毒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素质高,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工作;2.符合招考职位规定的专业、学历、经历等条件要求;3.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4年2月6日至1997年2月12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及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招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4.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录用人民警察规定的条件;5.身体健康。体检执行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体能测评执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6.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2015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全省职位均可报考,不受户籍(指社会在职人员)或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限制,其他人员限本省户籍(指社会人员)或本省生源(指应届毕业生);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安徽农信社招聘网:http://ah.jinrongren.net/yh/

农信社培训 首选品牌

(1)不具备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的;(2)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3)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的;(4)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5)隐瞒个人重要信息,弄虚作假,误导或欺骗组织、领导和公众的;(6)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7)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8)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9)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10)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11)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12)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1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受过劳动教养的;(14)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15)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团籍的,在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16)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17)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等处分的;(18)自2010年2月12日以来,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19)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担任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20)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21)2014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2013、2014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22)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23)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的;

安徽农信社招聘网:http://ah.jinrongren.net/yh/

农信社培训 首选品牌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24)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以及其他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的情形。

二、考录程序和方法

1.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招录程序、方法、步骤,按照2015年全省考录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2.拟录用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司法行政部门公务员的,由各市司法局上报省司法厅政治部审核同意后,报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3.招录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职位人民警察,按以下程序进行:(1)报名和资格初审

报名、资格初审和缴费,通过网络进行,与全省招录公务员同步进行。网址见各市招考简章。时间:2015年2月6日至12日。报名和资格初审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2)笔试

报考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职位,考试类别为B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试》(B)两科。考试不指定复习用书,各科目考试范围以《江苏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

考生参加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笔试,笔试时间:2015年3月22日。08∶00~09∶30 《公共基础知识》(B)10∶30~12∶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考生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3)体检和体能测评

在 笔试科目合格的人员中,按照大于1∶

3、不大于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和体能测评的人员。达不到1∶3比例的职位,按实际合格人数确定参 加体检和体能测评的人员。体检按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体能测评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 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执行。因体检和体能测评不合格出现缺额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递补。体检和体能测评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 位共同组织实施。

安徽农信社招聘网:http://ah.jinrongren.net/yh/

农信社培训 首选品牌

(4)资格复审

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的考生参加资格复审,由所在地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经复审,不具备报考资格或材料不全者,取消面试资格。

(5)面试

资 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原则上按1∶3的比例,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采取百分制计算考生总成绩。形不成竞争的职位,考生面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面试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考察(政审)根 据考生总成绩,按照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政审)对象。考察(政审)按照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 知》执行,同时还需符合本简章的有关要求。因考察(政审)不合格出现计划缺额时,分职位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一次性递补。

(7)公示录用

各 招录机关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从考察(政审)合格的人员中确定拟录用人员,由公务员主管部门在有关网站公示7天。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 问题不影响录用的,办理录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有实据,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不予录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录用,待查清后再 决定是否录用。录用后放弃录用资格的,不再递补。录用审批程序为:

①拟录用为监狱、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的,经招录单位所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初审,报省监狱管理局和省戒毒管理局复审,经省司法厅审核同意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审批。

②拟录用为市属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的,由市司法局报省司法厅政治部审核同意后,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三、录用后管理及待遇

录用人员须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实行一年试用期。培训、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任职定级。培训、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公务员录用和试用期管理相关规定的,取消录用资格。录用为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单位人民警察的享受人民警察待遇。

四、纪律与监督

安徽农信社招聘网:http://ah.jinrongren.net/yh/

农信社培训 首选品牌

考录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工作,要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考录公务员(人民警察)有关规定以及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录工作的要求,坚持考录政策、考录职位、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录用结果“五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为方便社会各界监督,杜绝不正之风,特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省司法厅(025)83591129、83591125 省公务员局(025)83236151、83236050 原标题: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

上一篇:工程流体力学下一篇:国立台湾大学教师评审委员会106学第2次会议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