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2024-05-19

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通用11篇)

篇1: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内容是8以内的加法。当教师讲授完新课让学生练习时,一个没有同桌一直在课堂上一言不发的男孩被老师„特别关照‟起来汇报„8+8‟的答案。这个没有举手的男孩,有些腼腆地站起来小声说等于17。没想到,话一出口,就遭到了旁边同学的嘲笑。也许是立于讲台上的老师没有听到,她提出请这个已经无辜承受了同学嘲笑的男孩再说一遍,这个男孩显得比先前更紧张,声音更小地说出了„17‟,结果又得到同学的一阵哄笑。当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打听到了小男孩的答案,马上就请全班学生判断,异口同声的„错‟,结束了男孩仅有的一次发言……”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教学内容是富有童话和诗意气息的《小露珠》。当老师教学到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对小露珠说说心里话时,一个踊跃发言的小女孩站起来,天真地说:„我想给小露珠打个电话,请它到我们家来做客。‟小女孩的话音未落,就遭到了众多同学的哄笑,小女孩只好羞红脸坐了下去,而老师却依旧继续着自己的课……”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正在讲课的老师发现有位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就当众问他为什么没有精神。„不舒服。‟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老师却不假思索地冲口说:„下课还是活蹦乱跳的,现在完全是找借口。‟随着课堂的一阵嬉笑,那位学生终于失去理智地站起来大声顶撞老师,老师也愤怒了……”

……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就这样轻易地在本该充满关怀、享受愉悦交往、体验智力挑战的课堂上让孩子遭遇难堪,使幼小的心灵不得不去承受着本不该有的精神压抑、冷漠与放逐。倘若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能够主动走近说错答案的小男孩,牵着他的手来到讲台上,鼓励他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引领着下边的同学一起帮助他走出思维的误区,那么这个无助男孩的心里一定会充盈温热而灿烂的阳光;倘若我们的第二位老师是一位有心人,能从女孩的回答中倾听到一个孩子诗意的天真,那么老师就会真诚地为这个孩子喝彩,从而排解掉女孩不应该得到的尴尬哄笑;倘若我们的第三位老师不高高在上,而是主动蹲下身来,轻轻拍拍孩子的肩膀,微笑着聆听孩子的诉说,那么师生都不会在愤怒中使彼此难堪……遗憾的是,这几位老师就这样沦为了漠然的“看客”与“法官”,不仅损伤了师者的威严与形象,更重要的是让本该充满生机与活力,会把愁烦转为微笑、会让溪流汇成大河的课堂演变成了散发着压抑、沮丧、惶恐等气息的“心灵屠宰场”。为此,我们的课堂需要倡导一种简单的精神:别让孩子难堪。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才会想学生所想,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从而让我们的孩子真实地感应到老师最纯朴、最敏锐、最温柔、最真诚的情怀。(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刘成伦)

篇2: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在家中,影响孩子餐前情绪的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种:单独进餐忙于事业的年轻父母,经常让孩子单独进餐。独生子女在单元房中独玩,已是冷冷清清,单独进餐会促使其产生父母对自己生活并不关心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甚至出现负面性格,影响两代人感情。另一方面,孩子单独进餐,没有家长的管教和指点,一般都会挑自己认为好吃的多吃一点,其它的菜肴营养再丰富也不会问津。或者吃一点儿、玩一阵儿,有的干脆把饭菜倒掉一些而谎称自己吃了。

情寄他事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正在看书、游戏、生气时,根本不想吃饭。这并非其有意克制食欲,而是精神作用从根本上切断了空腹与食欲的生理联系。这时的家长,应该察颜观色,了解孩子真正的心态,用适当的言行把其注意力转向吃饭的事情上。譬如,餐前叫孩子帮着抹桌、端羹、拌佐料,或者介绍即将上桌饭菜的营养和味道如何之类。

篇3: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1. 学历社会的直接产物。

学历社会是指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时,学历比其它因素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也就是说,学历社会是以文凭为中心、学历至上的社会。在学历社会,文凭的地位至高无上,就业、晋升、流动、社会声望等主要受学历高低的影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学历社会最为直接的产物。那么多的家长,之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心急,那么看重学校本身,又花费那么多的财力与人力,把孩子送上重点学校,就是为了文凭,为了获得高的文凭。虽然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上大学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但中国人在满足了孩子上大学的愿望之后,他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文凭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一般大学的文凭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于是,上重点大学,上名牌大学,就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对孩子上学的愿望。因此,一个链条就这样诞生了: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优质幼儿园。再加上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实。一般而言,重点大学毕业生要比一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更高。正是这样的现实告诉了每一个中国人:优质教育意味着高就业率。

在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在逐步实现由“特权”向“学历”的过渡,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更多的取决于学历,也使得中国社会实现了由血缘取向和身份取向到能力、成就取向的过渡。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大学生当前就业难问题的突显,又强化了人们对文凭,乃至对重点大学文凭的渴望。

2.“面子”心理的推动。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林语堂曾认为,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

“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它多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

2010年12月13日《纽约时报》刊登文章,警告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在中国要注意给人“面子”。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汤姆·多克托罗夫说:“西方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尊重中国人的个人感情至关重要,要记住尊重中国人的面子。”

多克托罗夫指出:“面子——这个词听起来很老套,但是有一点却是真的——有‘面子’的人‘吃得开’。‘面子’就像一个社交银行账号,你会消耗它,也可以节省和投资它。当你让某人丢‘面子’时,他们会觉得基本的安全感也随之消失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这种“面子”心理的真实写照。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让孩子从小就进入重点学校念书,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因此,在中国人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攀比心理。你的孩子进了某某名校,我的孩子一定不比你的差,甚至还要上更好的学校,觉得这样才有面子,才风光。于是乎,就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在此时花钱,多花钱,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体面的学校就行,甚至还有为了面子,不管孩子是否适合那种学校教育,也要想方设法进校门的现象。

正是爱面子的心理,才促使那么多的中国人不惜代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名校,送进了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占坑班”,让孩子痛苦不堪。

3. 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读书做官,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古代中国人,向来把读书看做获取功名利禄的手段,看作直接获取实际利益的手段。宋真宗在他所作的《劝学文》中就写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考取功名成了当时的人们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自己所想得到一切,包括高官厚禄、金钱和美女。

这首诗所表明的,正是一种实用取向的读书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上的学校越好,拿到的文凭就越好,能够得到的直接利益也就越多、越好。直接的利益,让人的确眼红,也就难怪人们产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了。

篇4: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中国足球少年队是一流的,青年队是二流的,到了成年队就连三流都难说了。德国队则是倒过来的,少年队是二流的,到了成年队则是一流的。究其原因,德国男孩子每人脚下都有一个足球,但不会过早地去操练足球技巧。他们的球艺是在与足球的朝夕相伴中,在游戏玩耍中随着体能的增长、骨骼的发育等同步提升的。中国孩子则为了早出成绩而过早地操练球技,许多技术动作过早定型,其踢球的灵气也随之消磨殆尽。由此便出现了少年一流、成年三流的现象。”

这位教练所说的情况,不正像上面这种对学生提前教育的情形吗?是的,这种对学生的提前教育,可能会使学生赢得考场上的胜利,但能使学生在人生的终点赢得胜利吗?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但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就如同“跑马拉松”, 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那么紧,能跑下来吗?据我所知,多数情况是,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中国孩子的聪明、勤奋举世闻名,在“奥赛”中频频获奖的现象曾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为什么中国在奥林匹克竞赛上能拿那么多金牌,却至今没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呢?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钱学森之问,拷问着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的人的心。我以为,导致“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结果,原因不仅仅在大学,并且主要原因不在大学,而是在中小学,因为我们送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小学就已被老师们开发得疲惫不堪,他们缺乏可持续性学习的后劲。植物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从开花到结果,再到瓜熟蒂落,要多久就得等多久,盖大棚、打激素,想尽快催熟采摘,有可能,但味道绝不会地道。同样,学生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过早过快地被催熟,有可能过早地衰退和衰弱。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们不要短视,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考场上的输赢,我们更要关心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不能迈开脚步去追赶世界潮流,我们千万别让学生伤在起跑线上。

篇5: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论文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夙愿。但是,每年都不乏有一些家长,望孩子成功成才、成龙成风心切,托亲戚靠朋友找关系让未满六周岁的孩子入学就读一年级,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教育法之所以规定六周岁入学,是经过专家的考证、科学的测试,考虑到孩子的肢体发育、心理发育、智力发育,与人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等等,六周岁的孩子才具备了入学就读一年级的条件,也是法定年龄。

有一些家长让孩子早入学,想让孩子早成才,是一种违背规律、不科学的教子育子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老师都有同感,凡未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后,由于肢体、心理、智力等发育不健全,各方面都与满六周岁的孩子相差一截,刚入学孩子就有一种畏惧感,还有的家长抱着孩子送进教室,有的嚎啕大哭,怕上学,怕见老师,更害怕家长和老师谈及学习的事,害怕亲戚朋友问起学习的事,读书、学习、书写、作业都落在后面,孩子想用心赶上去,可能力达不到,可望而不可及,时间久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慢慢的没了,失去了自信和勇气,会越来越厌恶学习,成为家庭、老师的负担,在家长、老师的眼里孩子成了差生,在同伴的眼里孩子成了笨蛋,小小年级孩子就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觉得自己没面子,抬不起头,破罐子破栓。尊敬的家长:请好好想一想,你的选择孩子深受其害,如果孩子失败了,你的家庭就是一个失败的家庭,如果孩子成功了,你的家庭就是一个成功的家庭。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能挑50斤轻松上路,你非让孩子挑100斤,还没上路,小腰板就压弯了。我们何不选择前者呢?

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例子,那一年,我教的是五年级,有一名学生,我发现的他挺聪明的,就是老爱告状,显得有点幼稚,每逢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当我和他的爸爸交流时,他的爸爸告诉我,孩子年龄小一岁。这样的事不止一例,都五年级了还有这么大的差别。还有我的几个同事,提起她因家里没人看孩子,因此孩子早上学,而没有成就学业,后悔莫及,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让你的.孩子早上学,接受了同事的教训,听了同事的建议,我让孩子按部就班接受教育,果然孩子轻松自如,成就学业,今年孩子读研毕业,在昆明一家软件公司就业。

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千万别因为自己的错误诀择,让孩子在学习中负重前进;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在学习中失去自尊、自信;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在学习中失去自重、自爱;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在学习中失去兴趣、厌学;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负担;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在同伴面前没有勇气、面子;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厌恶上学、厌恶学校、厌恶家长、厌恶老师;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成为一名学困生;别因为自己的诀择,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选择,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

篇6:别让孩子在课堂上难堪

一、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倡导的是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这一命题的前提是设定了人生是一场赛跑, 姑且不论这场赛跑是否真的存在, 也不论这是一场短速赛跑还是马拉松式的长跑, 单就这场赛跑本身的目的而言, 就是要赢得这场比赛, 而且要赢在起点上, 这显然充满了功利主义的意味。

这种观念是由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 因为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这种伪合理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统治。它自称是唯一的合理性, 但是却使理解、反思和长远的目光萎缩。也就是说, 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 一种事物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完全取决于它是否能给人们带来短期可以预见的成效, 成效越明显, 人们就越乐于去接受它。这样就使得“人们只关注部分, 而不能理解整体;只满足于短期的利益, 而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只顾眼前的得失, 而不能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未来”。[1]有益的企图如果遵循了虚假的合理化行事, 最后产生的有害效果会抵消甚至超过它产生的有益的效果。举例来说, 20世纪初, 为了解决第三世界的吃饭问题而发动了一场“绿色革命”, 该想法选择在面积广大的地区大规模种植唯一的植物基因组, 即在数量上最高产的那一种。前期的结果是这一做法极大地增加了粮食资源, 显著地避免了缺粮问题。但是, 后来人们却发现, 缺乏遗传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基因组不能抵抗病原菌, 以至于在一个季度里损失了所有的收成。此外, 大量施用肥料导致了土壤恶化, 不考虑土质的灌溉导致了土质被侵蚀, 农药的积累摧毁了物种之间的调节机制, 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 甚至引起了某些对农药免疫的害虫无节制地繁殖, 最后农药中的有毒物质进入食物中, 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正如上述例子一样, 砍伐森林、兴建工厂、开采石油等饮鸩止渴的做法都带来了短期巨大的利益, 但随之而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则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充满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这一观念追逐短期而可见的教育成效, 但这是与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违背的。《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学前阶段的目标旨在“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2], 可见, 学前教育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 教育成效具有延迟性, 所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是与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

二、工具主义语境系统下的儿童观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蕴含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者, 儿童现实的生活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儿童的头脑是一张白纸, 教育的目的是要向儿童头脑中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

“生活准备说”来源于斯宾塞的博雅教育体系, 投射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 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以便为将来“完满”的生活打下基础。所以, 牙牙学语的孩子拿起“经典”, 抱上了吉他, 坐在钢琴旁, 捧起了画笔, 练上了跆拳道, 学起了英语、数学、汉字……很难想象, 还有什么东西是孩子不能或不应掌握的吗?这无疑是在创造教育万能的神话。站在父母的角度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最质朴的愿望, 但是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的规律, 就像卢梭指出的那样:“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3]如果我们不遵循自然的规律, 只是一味地向儿童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 这样拔苗助长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

从对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研究可以看到, 教育之所以有效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的带领下, 家长们已无暇顾及这一基本规律, 所带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句口号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问题:赢在起点就能保证一定赢得了终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未来充满了大量的不可预知性, 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 家长的这种做法至少犯了两重错误:一是为孩子设定一个子虚乌有的未来, 并划定了孩子走向未来的轨迹, 但实际上并不能使孩子的人生沿着自己所划定的轨迹运行;二是在现实中扼杀孩子的自由与尊严, 破坏了孩子现有的快乐的生活。

“白板说”的源头则应该追溯到洛克的学说, 他认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 理性和知识都是从经验中来, 这正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起点。于是, 学前教育在这一起点上便有了长足的发展, 五花八门的教育产品充斥着孩子的童年时代。人们为了教育而教育, 完全不顾教育对象的特点, 即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的, 通过在想象中尽情幻想, 深入事物的内部, 以达到认识事物、吸收知识的目的。同时儿童又以游戏的方式存在着, 正是在游戏中, 儿童才得以生活于梦想的世界。游戏为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之间架起了桥梁, 使儿童从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让其在梦想中走进自由的彼岸世界。正是通过游戏, 儿童才实现了自我成长, 这是自然所赋予人的秉性。如果我们不顾自然规律, 不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 仅仅单一地向儿童灌输知识技能的话, 不但侵犯了儿童的梦想世界, 阻碍了儿童的想象, 而且也让儿童失去了向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这样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 不管是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还是洛克的“白板说”, 都是在一种工具主义语境下阐述其儿童观的, 即知识或者教育是实现儿童发展的工具, 但这一工具可靠吗?工具和目的之间存在一种确定性关系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量子力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早已摧毁这个世界的所有确定性关系, “随机性在事物发展中展现着难以估计的巨大的作用, 任何随机发生的微小影响都有可能对人生轨迹这一系统造成灾难性的改变”。[4]因此, 儿童的长期发展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那么, 我们抱着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的信念 (生活准备说) 对儿童现在的生活采取精确而严格的控制, 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人的形成和发展在他自己手中, 人通过自由选择参与到自己的形成过程中, 我们的选择成就了我们自己。人不再是教育或者其他“制造”的结果, 而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任何外部的因素都不再是促使行动的原因, 而是促使选择的动力。总之, 确定论的垮台注定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兴起。

三、结语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应成为教育领域的牛鬼蛇神, 教育之于儿童是非常重要的, 但绝不是无所不能的。家长在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而逼着孩子学这学那的时候, 是否也该停下来想一想,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生活不应该由孩子自己选择吗?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遵从儿童自身的节奏, 在这个浮躁纷繁的世界中, 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长, 让儿童拥有一个自由自在、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3][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78.

篇7:“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解

近年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人所共知的一句名言。然而,当这句话从某些机构或厂家、商家口中说出来时,就变了味儿。因为他们打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眼睛盯的却是家长们的钱袋子。无论是早教班、奥数班,还是开发智力的产品、营养品,没有一个是免费做慈善的。

花了钱就要见效益,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否则就是打水漂!但是,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营养,他们面临的也不仅仅是学业的“赛道”。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明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兢兢业业,必能占据鳌头;人生的“赛道”也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小鲜肉”宁泽涛的学业不高,其机遇却令许多家长羡慕。而且盘点这些年来天子骄子们多次发生的杀人案、投毒案,马加爵、林森浩们的道德、人格令人诟病;知识和学业的冲刺需要健康的体魄,因病辍学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令人痛心……可见即便是在学业的“赛道”上,也不是一个劲儿往前跑就行了!

红军时代儿童团的歌曲中唱到:“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其实,孩子的成功需要机遇,但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因此,与其“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如从小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好迎接各种困难、挑战和机遇的准备。这样,当百载、千载难遇的机遇万一真的降临到你孩子身上时,才不会错失良机。

篇8:让孩子在课堂上神采飞扬

实践之后,我感觉到:要想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着眼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释放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这方面,许多名师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特级教师贾志敏,课堂上总是那么尊重和关爱学生,他总是对学生由衷地赞赏和鼓励:“你读得真好!”“真了不起,三个生字你读对了两个!”……一句句激励的话语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开启着他们的智慧。常常,他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热情的握手,就能让学生如浴春风、神采飞扬。的确,“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师生心灵的碰撞,才能焕发学生灵感的火花,让他们激情投入。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学生才能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学。

除了表扬、鼓励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环节。一位教师教《小稻秧脱险记》一文,她说:“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好吗?”于是,老师扮演角色之一———杂草,与学生们一起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有了老师的平等参与,学生就读得格外起劲。教学《蒲公英》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在要求学生表演课文内容时,我主动要求和他们一起表演。这一做法好处很多:既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从而敢于、乐于参与表演,又能借机不露痕迹地为他们做一个有益的示范,避免了很多说教式的指导,可谓一举多得。

二、运用直观而形象的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喜爱直观形象的事物是孩子的共性,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多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一位教师执教《苹果里的五角星》,讲到纵向切开苹果,里面有一个五角星的图案时,用一个大苹果作示范:当场纵向切开,让学生看到里面的图案。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抬头观看,果真是一个五角星。我想:这比教师讲几十遍课文内容留给学生的印象还要深刻,真是简便易行,效果极佳。

《安塞腰鼓》一文气势恢弘,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炽烈的特点,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由于知识、阅历的局限,仅靠读课文,学生很难体会到安塞腰鼓的特点。如果我们运用课件,播放一段青年在黄土高原的高粱地前捶打腰鼓的壮观画面,一定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震撼他们的心灵,给他们以直观、深刻的印象。

三、设计时不能忽视“静思默想”,要留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

备课时,老师们往往只顾设计一个个教学环节,忽视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研读课文、静心感悟的时间,这是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学生没能深入读书,哪来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呢?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交流,要么是“万马齐喑”,要么是“蜻蜓点水”、空洞无物。这不能怪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时间深入读书、感悟,怎么会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呢?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审美经验、个性特点都不一样,阅读同一篇文章就会有各人不同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留给他们充分的“静思默想”的时间,让他们与文本亲密接触,深入地思考,静静地体会,给他们一个读———思———悟的自由空间。那时的课堂,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有些“冷场”,其实不然,每个学生都在静静地与文本“对话”,经历着一场“头脑风暴”。没有此时的“静”就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动”,没有讨论前的默读静思,就不会在交流时闪现智慧的火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注重生成性,将读书、感悟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在交流时他们才有话可说。

四、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问,让学生一味地读、说,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始终饶有兴趣地投入其中。对《负荆请罪》,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行选择角色,自由进行表演;学《姥姥的剪纸》,让学生制作或搜集剪纸作品进行展览;教《轮椅上的霍金》,让学生了解其身残志坚的事迹,出一期手抄报;教《牛郎织女》,让他们讲讲其它的民间故事;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他们展开辩论:到底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为什么?

此外,根据课文特点,还可以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跳一跳、做一做,等等。总之,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

篇9:别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这对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而如今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很多家长却将学校教育摆在首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孟母三迁”是为孩子找寻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煞费苦心。我们今日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否认真考虑过?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成长环境不是单纯的指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环境。

美国两大家族的故事深深教育着我们。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潜移默化的家庭成长环境,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家是孩子永远的港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会让孩子感觉到爱的存在,教育是以爱为前提的!试想有谁会听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的唠叨?只有孩子感觉到家人的爱,才会愿意聆听家人的教导。“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带着爱去教育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

如今的家庭和过去不一样,身为父母,我们没有第二次教育孩子的机会,不像我们的父辈们在几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积累一点经验,我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家教训练,很多家长完全在摸索中前进,不要想当然认为凭着满腔爱和热,就可以无师自通地当好父母。生活中把握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试着坐下来和孩子公平的交流,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曾子杀彘”,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把我们带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斥着各种有用的无用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标准,引导孩子明是非,知美丑,识善恶,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把握好是非界限。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篇10:在课堂上唤回孩子“生”的热情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堂现状,解决方案

当生命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并变得越来越紧迫之时,我开始思考,现在的课堂教学到底缺少的是什么?这些丢失的东西哪里去了?为什么会丢失?我们一味地批评谴责学生意志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批判教师无责任心,缺少对学生的关爱,但面对课堂教学现实,我们应深入剖析,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缺少“生”的课堂现状

无论就传统教育,还是就素质教育而言,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有效的无法替代的重要教学形态,更是维系学校生命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各类学校各位教师直面而又棘手、重大而又永恒的课题。就技校而言,如今的课堂的现状是缺少“生”。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就目前生源看,大多数技校生文化素质都不高,中考成绩都不超过600分,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他们不是听不懂就是跟不上,针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是一问三不知,课堂上显得很无趣;二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很多技校学生在入校专业选择方面都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不是由家长决定就是“跟风”,往往目前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就选择上哪个专业,并未从自身角度出发,更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导致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的认识,课堂上讲话的、打瞌睡的、玩游戏的随处可见;有的干脆就请病假,不来上课,更谈不上生动的教学了。三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信心不足。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左右教师的教学心情,学生态度端正,积极性高,教师的教学心态就好,激情也足,也就能投入课堂教学。反之,面对一群基础差、底子薄、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往往缺乏上课热情,课堂上照本宣科。这样,教师对学生没信心,学生对老师不抱希望,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教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

二、冷漠的课堂需要雨露滋养

面对冷漠的课堂,我们需要用雨露来滋养。在课堂教学中,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是不容置疑的共识。教师应如何“导”,又“导”向何方?是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技校教学而言,缺少学习兴趣问题十分突出,同时,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吸引学生的高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多,所以,课堂上作为主体的学生,注意力已经不在学习上,导致冷漠课堂出现。这冷漠不仅出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还同样存在。我们意识到,要通过丰富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形神兼备的教态,教师和蔼可亲的神态、生动活泼的语言、饱满焕发的精神面貌,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并感染学生,使学生们精神振奋,焕发出听课的活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态是教师讲给学生听的无声的语言,也是授课艺术的精华所在。”

2. 采用多媒体等多种直观的教学模式,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在演示的同时,应让学生多参与、多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让课堂上充满雨露

1. 在课堂上播下爱和美的种子。

我总是怀念当年初中课堂上的甜美时光,它是我心田的一泓清泉。在那里,我感受不到一点升学的竞争和压力,相反,我聆听到一个个关于爱的故事,欣赏到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体会到一段段人间真情,不仅是我的美好回忆,更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课堂让我十分享受,也无比留恋,直至今天,我还能回忆起其中的片段。我一直坚信,我的心中充满真善美的情感和曾经享受的课堂是分不开的。课堂的丰富、诙谐和美丽,老师的和善、关切和包容,都会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和美的种子,将来长成大树,会庇护他们一生,也会让他们受益、受用一辈子。如今,我也成了一名教师,看着学生冷漠的表情,对专业一无所知的困惑,我失望过、灰心过,但之后不断分析、总结,找到了答案:在课堂上播下爱和美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就能感受到雨露的滋润,就能在课堂上唤回“生”的热情。

2. 在课堂上根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

兴趣不仅指学习的兴趣,更是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不同的孩子兴趣不同,有的对科学探索感兴趣,有的对文化艺术感兴趣,还有的对政治、经济、法律等感兴趣,而每位老师的知识面不同,所关注的信息各异,所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加以鼓励,在课堂上给予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明白兴趣是来自内心的声音,是天生的自然的喜爱,做感兴趣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兴趣就会有求知的欲望,老师应利用这一点对孩子们进行理想的教育。兴趣产生梦想,把梦想提升,就可以成为理想。一个以兴趣为前提、以梦想为基础的理想能成为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当一个人生活有了期盼,就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相反,他会意气风发、干劲十足,这样的人生充满挑战、充满乐趣,还怎么会舍得抛弃呢?

篇11:别让高血压缠上孩子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疾病,但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国内6~18岁儿童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6%,而且还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由于儿童患高血压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所以很难觉察,一般只有通过体检和健康普查才能被发现。而这些血压偏高的孩子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高血压患者。

儿少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发病原因

当3~5岁的儿童血压多次超过116/76毫米汞柱,6~9岁的儿童血压超过122/78毫米汞柱,10~12岁的儿童血压超过126/82毫米汞柱,13~15岁的青少年血压超过136/86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儿少高血压。儿少高血压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无特异性症状,只有通过体检和普查才能被发现。唯一可查的是部分患儿有无规律的头昏、头晕、乏力、胸闷、心慌等表现。

儿少高血压同样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高血压有增多之势。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肥胖、精神紧张、饮食多盐等。

遗传倾向 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45%;父母一方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28%;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的,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仅为3.8%。

肥胖因素 肥胖是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肥胖儿的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需泵出更多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血压也随之上升。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6倍。高血压儿童中50%以上是肥胖儿。

紧张情绪 当前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竞争激烈,压力大,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使孩子很容易紧张。观察发现,考试前74%的孩子血压会升高。此外,由于电子游戏机噪声大,需要快速操作,也会使孩子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玩的时间过长,也可诱发高血压。

饮食多盐 患高血压的儿童在婴儿时期绝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物,从而引起血压增高。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吃盐较少的儿童,成年后其血压比较低。

儿少高血压的早期干预和预防

对儿童高血压不进行早期干预,会导致儿童脑血管和心血管受损害。中年心血管病可能始于儿童期,中小学生的收缩压每升高1~2毫米汞柱,他们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10%。

科学饮食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青少年没时间吃早饭是普遍的问题。午餐时,有些人在学校或单位吃盒饭,还有人喜欢吃洋快餐,这些都不在身体健康。吃饭一定要注重三餐平衡,尤其要减少食盐量,每人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食用油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适当吃瘦肉和鱼虾,多吃新鲜蔬菜、大豆和水果,多喝牛奶。

增加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肥胖,增加活动量。可在课间手扶墙简单做几个俯卧撑,或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几下简单的下蹲运动;睡觉前,可以躺在床上做几次仰卧起坐。如果有时间,最好每周进行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定期测量血压 孩子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高危儿少至少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测量血压前一小时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应放松精神、排空膀胱,在測量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心理调节 要学会自我调节,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学会理智看待得失,学会鼓励自己,不要跟别人做简单的类比,那样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学习负担过重的青少年要进行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做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品管工作计划下一篇:高中学生学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