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2-09-20

“老师, 孩子读不读书没关系, 反正大了就出去打工, 一样找钱。我们才没时间管他。”一位家长如此对我说。其实, 现如今, 可能有一大半的农村学生家长都有如此想法。家长的想法完全影响了孩子,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是学习不好, 品行、习惯等都比别的孩子差, 自我约束力就更差。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 他说, 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 家庭被列在首位, 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 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一般来说, 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 进入幼儿时期, 从3岁到6岁是学龄前期,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 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人的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 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 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 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 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 许多仁人志士, 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古代“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甚至还有苏小妹,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 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 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 属文日数千言”, 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史上最小选手——八岁小才女杜伊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全场惊呼天降神童;名篇佳句信手拈来, 令守关艺人溃不成军。拥有天使面庞与魔鬼记忆的小选手, 凭借其远远超越同龄人的庞大知识储备震撼全场。与“博士泰”、“钉子户”左岩等实力关主的巅峰对决更是碰撞出了奇妙火花。杜伊祺从一岁多开始学识字, 四岁开始背诗词, 到现在已经能背诵四五百首诗词了。伊祺喜欢古典诗词, 尤其是长诗, “长诗有故事情节, 背起来很有意思。”杜伊祺有一个外号叫“复读机”, 就是说她书背得快, “一首诗读上20遍就记住了。第一季中, 8岁的女孩杜伊祺成功挑战6位明星关主, 虽未能进入总决赛前三甲, 但仍博得众人赞叹。”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的很多农村家长, 孩子生下就出去打工, 孩子扔给祖辈抚养, 老人在抚养孩子时就两个要求“吃饱、穿暖”, 根本就没有早期教育, 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孩子本是一张白纸, 在上面描画比较容易, 一些基本的习惯、品行都在入学前养成了, 等到入学时, 才发现孩子没有什么良好的习惯, 倒是有很多不良习惯:不爱看书、不爱思考、喜欢欺负人、没有纪律观念……老师纠正起来十分吃力。有的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就一直改不了。孩子也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 整天就知道瞎玩、疯玩。做事没耐心, 不愿吃苦。

孩子出生后, 从小到大, 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 朝朝暮暮, 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 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 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 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 伴随着人的一生, 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 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 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 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 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俗话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 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 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 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 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 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 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及时教育, 及时纠偏, 不让问题过夜, 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幼儿园、学校之中, 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 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 也就是群体教育, 因时间及精力所限, 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 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 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 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养不教, 父之过”。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 家长这一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重视。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摘要:家庭教育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 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养不教, 父之过”。家长这一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重要性

上一篇:浅谈破乳剂对原油破乳的影响因素下一篇:新经济背景下基于课程思政的软件工程教学途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