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四奥数暑期训练

2024-04-08

三升四奥数暑期训练(精选4篇)

篇1:三升四奥数暑期训练

暑期三升四奥数教学安排

第1讲 找 规 律

(一)(1课时)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第2讲 找 规 律

(二)(1课时)

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第3讲 简 单 推 理

(1课时)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第4讲 应用题

(一)(2课时)

解答应用题时,必须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第5讲 算式谜

(一)(2课时)

“算式谜”一般是指那些含有未知数字或缺少运算符号的算式。解决这类问题,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运用正确的分析推理方法,确定算式中的未知数字和运用符号。由于这类题目的解答过程类似全平时进行的猜谜语游戏,所以,我们把这类题目称为“算式谜题”。解答算式谜问题时,要先仔细审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逐步试验,分析求解,通常要运用倒推法、凑整法、估值法等。第6讲 算式谜

(二)(2课时)

解决算式谜题,关键是找准突破口,认真分析算式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条件,选择有特征的部分作出局部判断; 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第7讲

最优化问题

(2课时)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第8讲 巧妙求和

(一)(3课时)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第9讲 错中求解

(2课时)

在加、减、乘、除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运算数或符号抄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这一周,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第10讲 和倍问题

(2课时)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解答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第11讲 植树问题

(2课时)

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 棵数=段数+1;(2)如果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3)如果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棵数应比段数少1.即: 棵数=段数-1。2.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数,棵数与段数相等,即: 棵数=段数。第12讲 图形问题

(2课时)

解答有关“图形面积”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细心观察,把握图形特点,合理地进行切拼,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 2.从整体上观察图形特征,掌握图形本质,结合必要的分析推理和计算,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第13讲 巧妙求和

(3课时)

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第14讲 数数图形

(一)(1课时)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第15讲 数数图形

(二)(1课时)

在解决数图形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组成规律,根据图形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第16讲 应用题

(二)(2课时)

解答复合应用题时一般有如下四个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第17讲 速算与巧算

(一)(3课时)

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周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第18讲

速算与巧算

(二)(3课时)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第19讲

综合测试

(1课时)

篇2:三升四奥数暑期训练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这是个()位数,这个数有()

级。

3、4360000中,4在()位上,表示()个()。

4、一个数的个位上是3,这个数位上的3表示()个()。

5、一个数的最高位在亿级上,这个数最少是()位数。

6、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没有端点。

7、350×4的积末尾一共有()个0.8、如果∠1+∠2=90°,∠1又是∠2的2倍,那么∠2=()。

9、两个因数的积是260,如果将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10、路程=()×()。

11、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和()。

12、30×()<220(填最大数)

1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5,商是()。

14、268÷38,把除数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

二、选择

1、下面各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1>503400<2>53000740<3>5040306<4>5030002、把780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1>780<2>78亿<3>780亿<4> 7800亿

3、由1、2、3、4四个数字和三个0组成的最小七位数是()。

<1>4321000<2>1234000<3>1000234<4>20001344、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1>408065<2>408506<3> 408056<4>4008565、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相差()。

<1> 989999<2>1<3>900000<4>900006、99000÷60,商的末尾有()个0.<1>1<2>2<3>37、除数和商都是15,被除数是()。

<1>1<2> 15<3>2258、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4,商是()。

<1>20<2>5<3>80

三、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并且所有的高都相等。()

6、5080800读作五百零八万零八百。()

7、三百万零七十一写作300071。

8、用0,0,0,0,6,1这六个数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600001。()

9、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1,百位上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读

出两个零。()

四、在下面括号里面填上“<”或者“>”。

820079()82079308080()308100

80万()7990008351436()8360000

360×20()36×200180×30()200×3

五、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2×4=450×2=540+68=

24÷5=99÷11=80÷40=

2.估算

397×9≈21×59≈

417÷70≈350÷74≈

3.笔算

(1)390÷16(2)84÷37(3)60×

5(4)273÷29(5)371÷90(6)365÷50

六、解决问题

1.果园今年收苹果450千克,收的梨子比苹果的4倍少168千克,果园今年收的梨子多少千克?

2.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四(1)班准备制作300朵纸花装饰教室。已经做好了55朵,剩下的由35名同学去做。平均每人要做多少朵?

3.一只熊猫一天要吃82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1吨食物,够大型猫吃两周吗?

4.小芳三分钟打了138个字,照这样的速度,小芳一个小时可以打多少字?

篇3:三升四语文第三讲

第三讲

课外积累部分:

一、古诗长河“最”纷纷。

要求:请你调动自己的课外的古诗积累,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例:最大的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最快的小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红的枫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高的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贵的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巧手的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亡羊()()聚()会()()()玲珑 提()吊()小心()()恋()不()练一练:

三、比喻句。1.他很急。

2.他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第1、第2句话中第 句是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这句话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所以我们说这句话把 比作,用 比喻。3.大雨下了一夜。4.豆大的雨下了一夜。

第3、第4句话中第 句是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这句话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所以我们说这句话把 比作,用 比喻。

四、拟人句

1.海底动物常常会发出声音。2.海底动物常常会窃窃私语。用“·”点出1、2句话不同之处。

第1、第2句话中第 句是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1.小溪在山间流淌。2.小溪在山间快乐地流淌。用“·”点出1、2句话不同之处。

第1、第2句话中第 句是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想一想:你能说说什么是拟人句吗?

五、排比句

1.草原上,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打着呼噜,真是一片快乐的景象啊!

2.蓝的天,红的花,绿的草„„真美啊!小练习:

1.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改成比喻句 这样写的好处是 你写的比喻句中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所以我们说这句话把 比作,用 比喻。2.青蛙跳了过来。

改成拟人句: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他长得真像他爸爸。”这是一句比喻句。„„„„„„()②“第29届奥运在北京举办,老人高兴,青年欢乐„„”这是排比句。()

③“小青蛙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池塘里跳来跳去。”„„„„()

六、疑问句:

1.你能借我一支铅笔吗? 2.妈妈,明天我可以和同学一起去游泳吗? 3.请问观前街怎么走啊?

想一想:你能说说什么是疑问句吗?

七、设问句

1.海底有声音吗?当然有。2.刺猬会冬眠吗?会的。

3.九寨沟在哪里呢?它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处。想一想:你能给设问句下个定义吗?

八、反问句

1.难道我不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吗?

2.难道小镇的早晨不是热闹的吗?

3.难道香港的海洋公园不举世闻名吗?

小练习:

1.难道你家不住在6单元212号吗?

2.难道美丽的庐山瀑布不让人留恋忘返吗?

3.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可以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篇4:三升四第十九课时作文

第十九课时 如何写好读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二、读后感操作程序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很早的时候,同时有三位年轻人为图书馆抄书。其中有一个人,抄书时非常认真,一切按照原样来抄写,后来他成为一名书记员;还有一位年轻人一边抄写,一边将不通顺的句子进行修改,后来这个人成为了着名的作家。最后一个年轻人,一边抄写,一边写笔记,将自己的观点、自己读书的体会、心得都记录了下来,不仅如此,遇到错误的观点,还进行大胆的批判。这个年轻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一生藏书三万多册,他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了17年还没有完工,发现其中有1、7万册大都精读过,并做了眉批和笔记。

熟读文章,精读文章,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人生、对自然有益的启示。在阅读过程中,好的作品,好象在与读者对话,使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使读者受到教育、启发。这样,读者就会有感而发,写出来的读后感才会生动感人。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智远教育--------2018暑假阅读写作特色课程

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三、读后感基本思路: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智远教育--------2018暑假阅读写作特色课程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读后感基本格式: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 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但是,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五、读后感基本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六、读后感注意事项:

结合“感点”,展开联想。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一点都不会谈清楚。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智远教育--------2018暑假阅读写作特色课程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读《丑小鸭》

在暑假里,我读了很多的童话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最能受到启发的一个故事就是安徒生的《丑小鸭》。

丑小鸭的相貌丑陋,受够了别人的讥笑和排斥。但是它没有为此失去信心,依然努力的生活,最终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化茧成蝶的故事。有许多长相令人生厌的毛毛虫,它们披着令人作呕的外衣,在树枝上缓缓的蠕动着,人们一见它们要么想踩死它们,要么远远的逃开。然而,它们不理睬人们的漠视和伤害,每天努力的生活,等到有一天吐丝作茧。经过漫长暗无天日的等待和煎熬,当它们用自身的力量顶破厚厚的茧时,当它们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美轮美奂的翅膀的那一刻,请问还有人会嘲笑它们吗?如果有一只毛毛虫没有坚定的信念,半途放弃了,那么,它就永远只是一只可怜的被人类鄙视的毛毛虫……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升四奥数暑期训练】相关文章:

三升四年级暑期阅读04-12

奥数模拟题训练05-26

找规律奥数训练题04-17

暑期训练注意事项06-01

奥数试题04-09

奥数数学05-13

小学奥数老师05-26

浅谈奥数09-12

幼儿奥数启蒙05-08

奥数数学日记06-01

上一篇:有担保借款合同下一篇:要提高对坚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