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2024-05-02

一文一书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一书一文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有一个片段让我深有感触——社员到他窑洞里去都说:“你看这炕头上的书堆得满满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热爱知识,他怎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读书?怎么能七年都坚持读书呢? ”总书记的学习精神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坚持不懈学习,坚持不懈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唯如此,才能实现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做成熟的人民教师,做群众满意的人民教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一部青年成才的“励志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再现了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让我们对习总书记的成长历程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可以说,七年知青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和实践开端,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当代青年更加深入地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髓。书中描绘的场景,让我深受教育和感染,特别是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更是对我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和升华。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沃土,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坚定立场、勤学修德、爱岗敬业,更要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要求,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具备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岁月》一书向我们生动展现了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志的读书生活。在亲历者眼中,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打铁还需自身硬,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石,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为科学研究积蓄力量;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承xx大学“兴学强国”的办学理念,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大量研读国内外高水平论文,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其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注重求真务实的实践积累。在亲历者看来,“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习总书记在2016年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曾强调:一个知识分子,不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学历、职称、地位有多高,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走出象牙塔、走到群众中去,有助于我们透过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对策,有助于我们真正体验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切实引领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作为榜样,深入基层一线、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人民中受教育、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大人,我读书期间就与共青团工作有着不解之缘,从本科期间担任学校学生社团团委副书记,组织五四红旗示范团支部、十佳杰出青年、社会实践评选和表彰,到博士研究生期间的校团委学生兼职部长,负责北洋大讲堂的相关工作,我深知第二课堂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工作以后,我也特别注重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锻炼中与学生同分享、共成长。

第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抱有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在总书记最近发表的“7·26”重要讲话里,他再次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作为研究海洋经济领域的专业教师,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义不容辞。今年7月,我主持的课题《xx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入选xx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将和团队一道,紧紧围绕国家海洋战略总体部署,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人生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实践锻炼,增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以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品格,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xx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现代化xx”、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

篇2: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教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和《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一文,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绝对”,加强党性修养,从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中感悟人生、汲取营养,立足岗位更好履职,体现自身价值。

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工作力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政治站位要有新提高。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四个转变”新思路、“两个绝对”高标准推动“四个扎扎实实”深入落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实践行“两个绝对”。通过学习一书一文,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的思想引领和力量源泉。

二是履行职能要有新作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精益求精、细而又细,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坚决克服不作为、慢作为和敷衍塞责,努力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教师作风要有新形象。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从严、坚持经常,围绕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抓好落实,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南坝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3: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一、案例描述

这天, 笔者按照惯例讲完课文, 用剩下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日本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柳濑嵩先生的《温情的狮子》。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悲伤的动人故事, 讲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的孤苦伶仃的小狮子, 在善良的狗妈妈的关爱下, 变成了一只有情有意、知恩图报的雄狮。当笔者读故事时, 学生时而小声议论, 时而学笔者的朗读口吻, 时而惊讶于图画的形象, 时而摇晃着拳头为小狮子加油。故事读完后, 按照惯例开始简单地讨论, 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想后, 笔者引导学生开始第二遍朗读, 让学生静心体会语言的魅力, 这是纯粹的朗读, 即白色朗读。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这次老师配上音乐, 我们一起来读吧! (音乐响起, 师生一人一句就这么读着。)

师:这一天, 哆哆又在笼子里睡着了。这时, 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了那首熟悉的摇篮曲。

生:是妈妈! (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

(画面上, 长大后的小狮子紧紧地抱着看似婴儿般的狗妈妈, 怀里的狗妈妈已经奄奄一息。学生的眼里溢出泪花, 教室里一片哽咽之声, 笔者坚持读完了剩下的内容。)

师:不可以开枪的, 可是就在这时, 警长下令:“开枪!”。哆哆是一只温和、善良、有情有义的狮子, 可是……哆哆把狗妈妈紧紧地抱在怀里倒下了。 (朦胧中, 笔者看到有几名学生已经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泣, 特别是最近父亲患重病的一名学生, 早已泪流满面。教室里一片沉寂,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中, 学生通过第二次朗读, 深刻地体会到:本是凶悍的狮子在善良的狗妈妈的精心哺育、全心教育下, 变得有情有意, 懂得知恩图报。长大后的狮子没有忘记狗妈妈, 甚至用生命去保护她。可见, 在第二遍朗读时, 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被故事的情节所牵绊, 在朗读中能够倾听文本的内在声音, 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响, 这是感悟的重要手段, 是积累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 真正有所积累, 就必须重视这种纯粹的白色朗读。

1. 白色朗读是品味文字的重要手段。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经过反复朗读, 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 领悟深层的含义。朗诵时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能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 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时, 学生在大声朗读时, 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也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和书籍。

2. 白色朗读是学生爱上阅读的催化剂。

篇4:读《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书的心得

关键词:曾国藩;心得;张宏杰

《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是著名作家、学者张宏杰的新书,这本书于今2015年1月份在北京出版,出版后立刻受到大量读者的欢迎。这本书主要对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期的收入与支出算了算账,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还原了当时曾国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全貌,包括吃饭、住房、坐车、交友、工作状况等。同时,书中还描述了当时京官生活的普遍状况、湘乡曾氏的乡绅生活等内容。透过曾国藩,广大读者能间接地了解晚清社会的很多侧面,如清代督抚衙门是如何运转的,清代官场高层的潜规则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等。整本书中,张宏杰叙述的曾国藩的生活状况给人一种真实、接地气的感觉,不像之前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或是想象中那种非常奢华的高官生活。笔者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本书的写作风格——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首先,本书的作者张宏杰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著名的作家、历史学者,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等多部作品。

这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是在专业的史学资料基础上写的,是严肃的史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但同时,本书又有自己的特点:作者的文笔非常好,他的文字老到、轻松、好玩、趣味盎然,语言精妙流畅,叙事准确生动,给人一种亲切和舒服的感觉,让人有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冲动。这一点无疑还会吸引大量的史学专业人士以外的普通读者,因为没有人不喜欢看文笔好的书。另外,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小见大、角度新颖。作者以一个清代高官——曾国藩的经济收支为主题进行研究,角度很新,而且通过个例来揭示清代社会的生活规律,又体现了作者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写作风格。作家莫言曾这样评价作者:“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

2 本书的写作内容——从个人到清朝社会

张宏杰说:“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本书不仅描写了曾国藩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跻身成为京城的官员,曾国藩的家族如何从庶民家庭跃升到绅士阶层,还叙述了曾国藩如何为入京当官筹措资本以及如何适应和面对官场生活,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转换自如。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细节中的曾国藩,一个会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纠结、挣扎和矛盾的人,一个可爱、可敬的人。

更重要的是,本书除了对曾国藩京官时期的收支状况进行了研究外,还分析了清代京官群体的一些典型代表,如那桐、刘光第、李慈铭、李鸿章等人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晚清时期官员群体的经济生活状况。通过本书,我们还了解了清代低薪制下的高官如何维持花费巨大的京官生活,什么是“炭敬”,曾国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库”等。这些都让我们对清代的财政制度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运作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也就是作者细节描写背后所要揭示的东西。可以说,本书不仅描述了曾国藩的经济生活状况,也是描写晚清政治社会史很好的素材。

3 理学修养与“保持清节”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笔者非常喜欢张宏杰节选出来写在第二章前面的一段话:“可以说,薄俸制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传统社会一直没能建立起约束各级权力的有效机制,使薄俸制的荒悖,正如同‘渴马守水,恶犬护肉,因此官员们的整体腐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薄俸制也培养了独特的‘清官文化,导致明清两代官员两极化发展。在贪风遍地的背景下,清官们前仆后继,如同数盏明灯,高悬在昏黑一片之下,成了王朝的点缀。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这段话是对曾国藩在荒悖的低薪制的背景下仍能保持清节的赞扬,实际上更是对曾国藩身上所具备的理学修养,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的赞扬。张宏杰说,“曾国藩这本书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的一本书”,笔者认为这也是张宏杰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和愿望所在。

低薪制下,官员的合法俸禄不足,许多官员甚至不能维持生活的日常开支。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官员只能依靠或多或少的灰色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最后很容易引发官场的大面积贪腐,而清代薪俸之低直接使这种贪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仍能克制住自己,保持清节,则应归功于曾国藩自身的理学修养。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的开始,也是他人生自我完善的开始。和良友的接触让曾国藩立志要“学作圣人”,他给自己定下戒烟、戒“色”和写日记每天自我反省的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他立下了不以做官发财的誓言。理学修养就像是曾国藩的信仰,支撑着他在肮脏的官场中抵制住世俗利益的诱惑,超拔脱俗。

4 本书的序言和后记引发的思考

本书的第二篇序言是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所写,葛教授关于“培养博士生的目的是什么”的文字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葛教授谈到,博士生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本专业、本单位,而应该放眼于为全社会、全人类着想。他提倡对博士生生源的关注还应该更广,要给更多的非专业或者无条件考取博士生的特殊人才以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儿童和青年,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葛教授对于人才的爱惜之心让人深受感动,他有着为全社会、全人类服务的思想高度和境界,同时还关切农村孩子的成才和受教育问题,并付诸了行动。作为我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提出并积极呼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

此外,本书后记中,作者张宏杰谈到本书的写作动机就是兴趣。他说:“学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好玩。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笔者觉得这是又一点可以从张宏杰身上学习的东西。俗话说,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兴趣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尤为重要,它会激励我们自觉地探索和研究,并从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篇5:读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心得体会

回望中国共产党历史,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人民”,始终坚持着一种行动——“为人民服务”。只有理解了党和人民的关系,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守,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经挫折还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支持,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毛泽东同志曾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国家公职人员,都应该学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千千万万个“孺子牛”式的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至今,在相对和平的建设时期,又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高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身息绝症仍顽强地忘我工作,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治碱、治穷,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焦裕禄;不图内地安逸生活,扎根西藏,以身殉职的孔繁森;新时期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廖俊波;等等。他们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广大党员,要强化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篇6: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读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文,我以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保证。“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以为,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的,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来缩短师生的间隔。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

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轻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轻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由于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假如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的确如此,假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条件。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同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真挚地爱学生,就能对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而当学生出错,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假如缺少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循循善诱,而是一味训斥、讥讽,或是大发脾气、变相体罚,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了消极、对抗的心理,当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生”,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同等的心态往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热和学生,这样就可以直接进步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实现教育目标。热爱学生,亲近学生,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间隔,融洽师生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师爱是一种理智的高尚的情感实现教育目标的情感因素。

那么,如何用爱往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呢?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爱好、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很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希看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由于公正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应该将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第四,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由于微笑是师生情感的“保温瓶”,能使学生“敬”而“畏”。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往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往返报这个世界的。

历史上的今天:

篇7: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平凡的人生闪耀共产党员的魂,坚定的信念成就辉煌的小岗村。看了电影《第一书记》,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该影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尽心竭力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人,始终做到以人民的事情为第一,无论村民们有任何困难,他都以最大的力量投入饱满的热情,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的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责任感,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他深入群众,埋头苦干,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磨炼中增长才干。他的感人事迹凝结成一座丰碑,不仅立在小岗村,立在广袤农村,更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我被这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学习。

我作为一名社区书记,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更要向沈浩同志学习,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首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努力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其次要心系群众,服务为民,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振奋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努力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积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加强党性锻炼,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沈浩同志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想为人民做点事,他全身心的付出和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改变了小岗村的经济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践行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是“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当代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为社会和谐和进步树立了典范。沈浩的精神与品质是永远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科学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篇8:一文一书心得体会

《工程勘察》2011年第10期刊登的《基坑降水计算中应用裘布衣公式的问题》[1](以下简称原文),讨论了裘布依公式应用于基坑降水计算中会出现的诸多问题。确实裘布依公式古老而简单,实际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由此产生计算和实际不一致的问题是显然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提出的涉及裘布依公式的几个问题,却是随裘布依公式与“生”俱来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仅表现在基坑降水计算中;但是为什么至今仍广泛应用呢?原文给出了裘布依理论简单明了、基坑降水计算要求的精度不高两点理由,但这似乎并不是理由的全部。利用主孔资料求参时,其它公式面对非完整井、三维流运动、复杂的水力联系、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改变与影响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接近程度比之裘布依公式又有多大的提高与改善呢?

1 关于“假设的稳定流和实际的非稳定流”

裘布依公式是在稳定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建立之日起就必然存在着“实际的非稳定流”与“假设的稳定流”不一致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在基坑降水计算时才有所表现,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亦是如此。

泰斯公式把研究地下水运动的稳定流状态推广到更为普遍的非稳定流状态,应该说泰斯公式较裘布依公式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提供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优点在于:(1)由于考虑了时间因素,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预测同一地下水动力场中距抽水井任意距离处、在任意时刻的地下水水位;(2)可以计算除渗透系数之外的其它水文地质参数,如导水系数、导压系数等;(3)野外水文地质条件满足时,可直接利用泰斯公式来评价地下水资源。

尽管泰斯公式具有如此特点,但也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成立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假定条件与裘布依公式相比较,基本部分如渗流满足达西定律、完整井、忽略地下水垂直分速等是一致的,且直接求解泰斯公式复杂的函数比较困难、即便运算量较之相对较小的积分图解法等也并不常用,而常利用配线法、拐点法、直线图解法等求解。但这几种方法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当实测曲线曲率较小时,配线法随意性的缺点较为明显等;另一方面,当抽水时间足够长,即t≥25r2/a,在r≤0.2槡at范围内,泰斯公式不稳定井流漏斗曲线的形状与裘布依稳定井流近似一致,或者说水力梯度一致,而且泰斯不稳定井流的水力梯度基本上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任意过水断面的流量近于相等,呈现出一种似稳定流状态。此时,利用两个观测孔降深表示的泰斯公式和裘布依公式的形式是相同的,仅相关系数略有区别。[2]

然而,降水工程实际工作中,所碰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需要得到具有一定准确程度的近似解,当近似解的近似程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精度要求时,这种近似解显然是有价值的,而且毫不低于所谓严格的精确解。在这些情况下,利用或首先利用更为高效、简捷的裘布依公式也未尝不可。

2 关于“假设平缓的水力梯度与实际的大降深”

水力梯度意为单位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与实际的大降深并无必然的联系,而且当抽水井降深一定时,越靠近抽水井,水力坡度越大。

原文中提到:“裘布依假设,对于完整井,流入井中的水为径向二维流,忽略了流速矢量的垂直分量。”因而利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带来诸多偏差。其实,假定条件中,不仅裘布依假设忽略了流速矢量的垂直分量,泰斯公式假设亦如此,也认为地下水运动是严格的平面流。因此,井周的地下水由二维平面流变为具有Z方向分速的三维流时,在同一半径r处不同深度Z的水头不等,裘布依公式确实不再适用;但此时利用泰斯公式计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同样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基坑降水计算中,利用处于三维流区的钻孔所测得的相关资料来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或预测三维流区的水位降深时,不仅应用裘布依公式、即便是应用泰斯公式也会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3 关于“影响半径的逻辑矛盾”

原文中提到“裘布依公式有一个重要的独立参数,即影响半径。按公式的意思,是在离抽水井半径为R的圆周断面上存在一个常水头,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几乎不存在,是个虚拟的参数。”进而指出“……以潜水为例,R是随抽水井的水位降s、渗透系数k和含水层厚度h0而变的参数,而在裘布依公式中,R是独立的常数,与s、k、h0无关。用库萨金公式求得的R代进裘布依公式计算,逻辑上是不通的。”

把R视为变数的库萨金公式、吉哈尔特公式[3]及视为常数的裘布依公式之间,(1)无论代进与否,都是相互矛盾的观点;(2)这种矛盾的观点,并不是基坑降水计算中才出现的问题,供水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中亦是如此。问题是我们想要以这种矛盾的观点去说明什么问题呢?

库萨金公式、吉哈尔特公式仅仅是一个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但由于(1)受到适用条件的的限制,两公式的应用并不广泛,否则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较差;(2)影响半径作为稳定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降水工程实践中仍具有实际上较为重要的使用意义,然而时至今日其水文地质意义并未明确,它是一个可以反映含水层岩性水力学特性的参数,还是一个用以满足公式计算需要而出现的一个受降深等影响而改变的变数?(3)虽然这两个经验公式总结了影响半径与水位降深、渗透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但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违反了量纲一致原则,即用数学公式描述一个规律时,等号两端都必须保持量纲的一致。其公式的一边为距离量纲,而另一边为非距离量纲。基于此,虽然裘布依公式与经验公式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但相信人们不会以此来否定裘布依公式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影响到裘布依公式的合理使用;而这两个经验公式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迭代法求解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4 关于“弱透水层的阻隔和渗出面问题”

原文中提到:“裘布依公式假定,地层水平,含水层均匀,各向同性,而实际基坑降水多数情况无论水平或垂直方向地层分布都是变化多端。……使实际与计算结果严重背离……由于违反了含水层均匀和各项同性的假定,而使计算与实际不符。”纵观地下水动力学发展史,无论稳定流理论,还是非稳定流理论;无论是考虑相邻弱透水层本身弹性水释放的汉土什理论,还是未考虑相邻弱透水层本身弹性水释放的泰斯理论;研究无压含水层的非稳定流理论中,无论是考虑了无压含水层迟后疏干的博尓顿法,还是考虑了无压含水层流速垂直分量和弹性储量的纽曼法,其建立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最为根本的部分基本一致,如渗流服从达西定律、一口完整井、含水层均质、地下水天然水力坡度为零等,而且哪一种理论都难以穷尽描述基坑降水中复杂多变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是极其复杂的,这不仅仅是由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引起。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密集的成桩或多或少已然改变了含水层、弱透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原始分布规律,或多或少已然改变了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受降水井成井结构影响,加强了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与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组合,显示出几乎所有的降水井基本均为非完整井的状态。因此,事实上无论利用裘布依理论,还是利用泰斯理论等,都难以解决基坑降水中“弱透水层的阻隔和渗出面”问题。此外,裘布依公式未考虑水跃值,但并非裘布依假设“潜水面与井水位齐平,不存在渗出面”。

5 结语

(1)文中提出的涉及裘布依公式的几个问题,是随裘布依公式与“生”俱来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仅表现在基坑降水计算中,同时也表现在供水水文地质中。

(2)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是极其复杂的,这不仅仅由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引起。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密集的成桩,或多或少已然改变了含水层、弱透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原始分布规律,或多或少已然改变了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受降水井成井结构影响,加强了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与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组合,显示了几乎所有的降水井基本均为非完整井的状态。而其建立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最为根本的部分基本一致,如渗流服从达西定律、一口完整井、含水层均质、地下水天然水力坡度为零等。因此,不仅仅是裘布依理论,即便其它理论也难以解释基坑降水中“弱透水层的阻隔和渗出面”问题,难以穷尽描述基坑降水中复杂多变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

(3)利用主孔资料求参时,其它公式面对非完整井、三维流运动、复杂的水力联系、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改变与影响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接近程度,比之裘布依公式,到底有多大的提高与改善?这就是裘布依公式为什么至今仍广泛应用,除原文给出的裘布依理论简单明了、基坑降水计算要求的精度不高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而降水工程实际工作中,所碰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需要得到具有一定准确程度的近似解,当近似解的近似程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精度要求时,这种近似解显然是有价值的。在此原则下,利用简捷有效的裘布依公式计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顾宝和.基坑降水计算中应用裘布依公式的问题[J].工程勘察,2011,(10):84~87.

[2]薛禹群,朱学禹.地下水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

上一篇:一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下一篇:入团积极分子培训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