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2024-05-11

电视节目的创造性思维论文(通用9篇)

篇1:电视节目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1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编辑思维

电视节目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归功于具有创造力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电视节目的思维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艺术效果,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而电视节目的编辑思维,就是要将一些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画面、信息等进行相关的关联。从选材到处理再到艺术效果的输出,人性化的思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一个节目的,其合理的思维,独具一格的创造力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电视行业竞争激烈,而且人们对思想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对有创造性的编辑思维能力都表现出十分的渴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了创新与发展,只为了满足对更多好的艺术品的渴望。

篇2:电视节目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观看电视节目是理解语言是如何运用的好途径。能够描述你看过的内容是锻炼你的英语的极佳方法!当我们和朋友谈论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例如“My favourite program of all is...”(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这样的短语表达。“I love watching...” 我喜欢看...“I adore watching...”我喜欢看...“I hate watching...” 我讨厌看...“I can’t bear watching...”我无法忍受看...“That program keeps me on the edge of my seat”那个节目让我看得很专心。

“I can’t bear to miss an episode of...” 我不能忍受错过一个片段...“The special effects are...” 特技效果真是...“I missed last night’s episode.Can you tell me what happened?” 我错过了昨天晚上的片段,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我们可以问问朋友们的选择

“What did you think about..?”你觉得...怎么样?

“Could you believe what happened last night in..?” 你相信昨天晚上发生的吗? “Did you understand the ending of..?”你理解了最后的结局吗? “What was going on in..?”发生什么了?

有很多形容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Scary” 可怕的 “Interesting” 有趣的 “Fascinating” 迷人的 “Great fun”很有趣

“Funny” 滑稽的 “Absorbing”吸引人的“Exciting” 刺激的 “Depressing”令人失望的“Sad” 难过的 “Uplifting”令人激动的“Boring” 无聊的 “Realistic” 真实的 “Amazing” 令人惊讶的

“Unrealistic” 不切实际的 “Soppy” 多愁善感的 “Enthralling”迷人的“Addictive”沉迷的“Stimulating”刺激的

“Thought-provoking”引人深思的想想你看过的那些电视节目。你会使用以下哪种描述呢? “I think soaps are boring.”我觉得肥皂剧很无聊。

“In my opinion, news and weather programs are usually depressing.” 我认为,新闻和天气节目通常都很令人失望。

“Most sports programs send me to sleep, but I quite enjoy watching tennis and snooker.”大多数的体育节目让我觉得很催眠,但是我十分喜欢看网球和斯诺克比赛。

“I love comedies – I always feel optimistic and happier after having a good laugh.” 我喜欢喜剧 -开怀大笑之后,我总是觉得很快乐。

“I love watching most types of films – even tear-jerkers.” 我喜欢看很多类型的电影-甚至是催人泪下的电影。

“I find wildlife documentaries totally absorbing and thought-provoking.”我觉得野生记录片非常吸引人,发人深思。

篇3:电视节目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主持人如果要成为节目的标志, 就必须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首先要准确把握生活竞技类节目的定位, 即了解休闲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 形式风格特点, 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服务对象, 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 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哪些特点;最后在这个基础上, 完整地理解自我, 知道自己相对于生活竞技类节目有什么优势, 有什么不足, 再结合前面的认识, 强化自己适合于这类节目的优势, 避免不适合节目的一些东西。这样, 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分析, 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首先, 生活竞技类节目的基本定位应是一个共同参与者。也就是说, 一个现场的主持人, 他既是现场的主持者, 甚至是现场的裁判员, 但他同时更是一个现场的组织者, 现场的参与者。例如央视的“城市之间”, 作为一档大型户外休闲节目, 现场的主持人经常是直接左右节目的进程, 甚至在节目中间去娱乐性地提出一些环节。再比如, 吉林卫视频道的“飞雪英雄会”, 在整个休闲闯关的过程中, 节目主持人把自己的希望和期待贯穿始终, 而且为了更好地鼓动参与者和呼应观众的心理, 主持人经常更改规则。比如在瓦萨国际滑雪节期间, 一批来自瑞典的参赛者赶来参加“飞雪英雄会”, 为了让这些北欧的体育爱好者们能够适应中国北方的休闲体育规则, 能够体会到长白山脚下玩雪了乐趣, 主持人特意放宽规则, 让他们尽情地去耍, 尽情地去闹。节目在制作现场便形成了爆棚的欢笑, 而播出后的效果则更加热烈。

再比如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休闲时光”。因为是以休闲为主题, 节目的选题大都集中在平民百姓的日常休闲健身活动上。主持人在节目中经常要扮演参与者和示范者。也就是说, 当节目要引导观众参与时, 首先主持人要先行示范, 也行尝试。比如你若向观众推介抖空竹, 你就要现场学习如何抖。你如果要向观众推介漂流的技巧与刺激, 你就得敢于置身于长白山区的激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 主持人的现场参与是一种最直接的引导, 也是一种最直接的节目串联方式。

其次, 节目主持人的临场应对技巧是关键。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 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 它要求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一般来说, 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 如主持人事先准备不足, 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 不做临时处理, 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持人若想在节目中尽善尽美, 既需要注重主持风格的完善更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生活竞技类节目主持人的临场应对, 更类似于相声表演中的现场“抓活”。这在相声表演中是比较高的一种技能。比如相声界的一些大师如侯宝林、马三立等, 都是在旧时代的演艺场上练就了一手现场“抓活”的本领。再有的就是东北的二人转, 更讲究现场的互动与即兴的笑料。他们把现场的即兴应对, 视为节目意想不到的创造。在生活竞技类节目中, 能否现场挥洒自如, 关键在于是否练就了这一本事。而“抓活”的技能, 则要靠主持人多年的磨练和潜心琢磨。

第三、主持人在主持现场节目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种非常和谐自然的交流气氛。在这方面, 应该根据生活竞技类节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 主持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节目的基本氛围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多设想几种方式;在主持节目中, 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变化应保持一种敏感, 以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 并在主持过程中时刻把握分寸, 从而保证节目的最终成功。

主持人在临场录制节目中, 经常会出现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被打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 很容易使主持人失去对节目节奏的基本把握。在这方面, 应做到事先对整个节目的段落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忽然意识到已经失去对整个节目的节奏感的把握时,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以语言、表情或其他姿势来强化自己的节奏感, 做到自然得体。

谈到主持人的现场创造与发挥, 还应当说一下主持人的应变。应变是一种能力, 它是主持人思维水平和言语功能及其心理调节、心理适应能力的体现。较强的应变能力是主持人成功的履行其社会角色的必备条件之一。通常观众对主持人的角色期望是:有稿时能“锦上添花", 无稿时能“出口成章", 面对未曾预料的困镜时能应付自如“化险为夷"。这些都离不开应变能力。在应变能力方面, 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它一般表现在对现场发生的变化能迅速、流畅地做出反应, 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上气息通畅一、没有阻碍、词句完整、衔接得当、层次清晰、脉络连贯。

其次是思维和语言的灵活性。表现在能根据现场发生的变化, 机智灵活地应对, 在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时, 转承自然。语言丰富多彩。特别是遇到偶发的困境时能从容不迫, 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机敏灵活的摆脱困境。

第三是思维和语言的变通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对现场提供的信息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对有声语言的驾驭能左右逢源。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 思维的变通性往往表现出善于抓住两种事物之间的共同特性, 通过联想将其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令人耳目一新。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活竞技类节目已成为兼有娱乐节目、服务节目鼎复合特质的一大种类。生活竞技类节目的宗旨是为广大电视观众和社会提供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辅导、引导、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就有关部门所做受众调查提供的收视率情况看, 生活竞技类节目在娱乐性上已不输于纯娱乐节目, 而在服务性上, 由活跃于一般类的服务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城市之间”, 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奥运向前冲”, 吉林电视台卫星频道推出的“飞雪英雄会”, 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推出的“休闲时光”等等。这类节目以体育竞技休闲和娱乐休闲为基本形式, 以主持人现场串联、调度、引导、渲染为基本风格, 通过群体性的参与, 实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休闲模式。

篇4:电视节目的包装

电视节目包装的意义

“包装”原指对产品进行包装,具有审美和提示功能,主要是对外推销之用。电视节目的包装是借用产品包装的原意,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采用新颖和鲜明的形式,对电视节目进行整体包装以便向电视观众推介,其作用就是用名牌节目来树立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

电视节目包装可提升节目和频道的品牌形象。近年来,随着电视文化市场的变化,电视频道在不断地增加,节目也在不断地扩充。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怎样建立自己的独特品牌栏目,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吸引住观众,精良的电视节目包装给电视节目甚至整个频道带来的效果就非同一般。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领域的特殊产品,也要面向社会推销,当然也必须进行包装,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品牌形象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促进产品的销量。通过包装把节目、频道推向市场,这就是最终目的。栏目的个性化、节目的精品化为电视节目的总体包装提供了前提,电视节目的包装也有力地促进了电视频道品牌的形成。

电视节目包装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节目的包装对于电视品牌宣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节目包装从以往少量的、局部的,发展到大量的和频道整体包装。从单纯的制作行为,发展为具有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等多环节的创作行为。精心的策划和精良的包装,使栏目鲜活的特色更突出,即使不看栏目名,观众也能在一瞬间认出。过去的电视节目通常不注重包装,只有好的内容,无法实现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良好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在失去观众的同时也失去市场。

电视节目包装的操作问题

电视节目包装,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能形成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升华节目主题效果,须注意以下几点:

电视节目包装应注重统一性。电视节目包装中应考虑到它的统一性。从节目采编到包装制作,必须以整体效果优先,而实现这一点又必须依赖于对节目整体包装制作的统一策划与实施。一档节目的包装包括片头、片花、小标志、字幕、音乐、色彩等内容,在设计这些包装内容时就一定要考虑到它的一致性,即包装形式与节目内容、包装形式的各个部分都要协调一致,这就是统一性。而这个统一性又必须与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相一致。

电视节目包装应注重本台特色和本土文化。电视节目包装应突出本台特色、本土文化,也就是突出“地域特色”,这种包装能增加观众的亲切感。电视节目包装的效果,就在于吸引更多观众,电视台只有靠创立并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住观众,而体现“地域特色”的节目包装加上频道的艺术包装就能最终让观众锁定自己的收视位置。我所在的周口台在设计栏目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本台实际和本地情况,尤其是《民生》和《乡村》节目从内容到包装形式的设计上都是这样。

电视节目包装中色彩的作用。电视作为视听艺术离不开光和色。色彩担负着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表达情感的重任。从事电视制作的人员大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色彩对电视创作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节目内容、不同的频道特色就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准确地把握节目内容和频道定位,正确地运用相适应的色彩就会使节目更生动、更精彩,频道更亮丽、更出彩。比如,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以蓝色、凤凰卫视以黄色为主基调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少地方台及其所办栏目都有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或节目特色使用相对统一色调的实践例证。

节目包装艺术中音乐的作用。节目包装中,音乐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音乐可以烘托气氛,渲染并升华主题,丰富节目的感染力。体现丰富内容的优美画面一定要有优美的音乐,而这优美的音乐必须符合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内在的品格、烘托情绪和情感的作用。这一点已被电视制作人员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得比较成功,不再多述。

节目包装应做好的前期工作

应做好前期策划及文案工作。前期策划及文案工作对于电视包装来说是关键、是基础。一些电视人总是在这方面做不到位,要么无策划,要么有策划无文案。实际上,在做一个新栏目前,就应将栏目的包装工作交给相关部門或相关人员做整体的策划方案,从栏目宣传片到片头、片花、字幕,甚至包括主持人的背景设计等。正确的创意策划是做好节目的前提,也是形成电视频道宣传包装风格的先决条件。前期策划做好了,还要写出比较翔实的文案,这样制作人员操作起来就比较方便,做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符合要求。

应注重资料的积累。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做好节目包装没有丰富的资料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完备的资料库,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片资料,特别是音乐资料、音响资料同样不可缺少。专业人员要注意经常积累相关资料,并注意科学地归纳整理。大量资料的积累可以随时用之,整理资料的同时有可能带来灵感。可以想象,缺少资料要想做出理想的包装是不可能的。

总之,好的电视节目包装,能给受众美的享受。做好电视节目包装是做好品牌电视节目和品牌电视频道的必备条件。而如何做好节目包装正是我们电视人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实践的课题。

(作者单位:周口电视台)

篇5: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

《广播与电视技术》第12期发表

前 言

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存储目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磁带存储方式,这种原始的方式有很多的弊端:易损,占地大,成本高,难于重新使用。更重要的是难于长期保存,通常在满足磁带保存环境的要求下,磁带的寿命一般在左右,到期只能淘汰,再也不能使用。另外,对于长期积存的磁带,各电视台也没有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去管理,开发,利用这些越积越多的资源,记者与节目制作人员尽管知道台里有丰富的资料,却由于难于查找所需的节目,而放弃使用这些几乎免费的资源素材,更不用说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满足日益发展的电视节目资源的全球化共享。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视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稳定高效的数据压缩方式,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以及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而且国际互联网及企业内部网的超前发展也给电视台节目挡案的网络化存储,查询,共享,交流提供了可能。宽带网络技术及视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为电视台网络化铺平了道路,今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设备及带库管理将逐步向多媒体网络设备过渡,网络所具有的高效率与灵活性等优势,会充分体现在电视台的节目传输,分配,制作,播出及存储领域。

篇6:电视节目的品牌营销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真人秀”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大量的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仔细研究对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如下总结。

1、国内外专著

国内所谓的“真人秀”是把国外的“Reality TV”直接翻译过来使用的。目前,国外关于“Reality TV”著作主要有:Toni Johnson Woods的《老大哥:为什么真实电视成为一种现象》、Laurie Ouellette和Susan Murray的《真实电视,重塑电视文化》、Laurie Ouellette和James Hay的《从真是电视获得更好的生活:电视与后福利城市化》、Sam Brenton Reuben Cohen的《真实电视:正在被观察的作品》。这些著作对真人秀的研究的角度的不尽相同,《老大哥:为什么真实电视成为一种现象》一书把荷兰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作为研究对象,以真人秀节目自身作为视角进行研究分析。而《真实电视,重塑电视文化》在对美国十几位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汇编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对真人秀节目进行研究,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深入讨论真人秀节目的模板和模式。

2、国内学术论文

对我国来说,真人秀节目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自从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在我国的银屏上,便开始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仔细研读这些年来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对真人秀节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早期主要研究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其中主要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移植到我国和进行本土化。最早进行相关研究的是学者冉儒学,并在2002年出版专著《真人秀节目形态分析》进行详细论述。在2002年出版的《只有原创的,才是本土的——访〈走入香格里拉〉总导演陈强》一书中着重探讨了我国早期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

第二、关于真人秀节目本质的思考。到2005年左右,真人秀节目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者主要研究的是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学者谢耕耘和陈虹对真人秀节目发展进行研究,形成《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一书,在书中明确点明在我国,真人秀已经发成为较为成熟的电视产业。

第三、从理论层面讨论真人秀节目。近几年来,各卫视都开始主推真人秀节目,这一时期,学者要么针对某个真人秀节目进行具体分析,要么从理论角度剖析真人秀节目。如学者宋艾洁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真人秀节目,主要阐述了国内真人秀节在叙事特征中的主要冲突,并形成著作《浅析电视真人秀的叙事策略》。以某个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有《电视真人秀节目核心价值的体现——以〈中国达人秀〉为例》和《从〈交换空间〉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等等。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期刊室及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并阅读大量关于真人秀节目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

(2)文本分析法。通过认真观看和研究当前最热播的几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归纳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3)综合分析方法。在之前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所掌握的真人秀节目的相关研究和我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改进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整体框架。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概述。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电视真人秀节目所包含的基本节目元素,以及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从全球范围内对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程做了简单回顾,重点阐述了国内真人秀节目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兴起的原因。且以品牌营销的理论为依据,阐述了我国真人秀节目制作及播出机构应该如何对节目品牌进行管理。第三部分着重分析目前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做了。第四部分是对真人秀节目的品牌营销的改进提出建议。第五部分介绍论文的结论。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概述

1、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界定

真人秀节目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其中,绝大算数的学者认为“真人秀”是从英文“Reality TV”或者“Reality Show”直接翻译过来的。也有少数的学者认为“真人秀”是美国电影《The Truman Show》的直译而来的。而在国外,人们普遍将这一类型的节目称为“Reality TV”。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虽然也具有游戏类节目、纪录片和肥皂剧等节目的某些特征,但我们又可以很容易的将真人秀节目同它们区分开来。因为真人秀节目的拍摄方式采用了和纪录片的一样的跟踪拍摄的方法,所以,英国BBC纪录片导演亚历克斯·霍姆斯将其回到其归为纪录片中的一种。这种观点虽然也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关于纪录片和真人秀节目的不同还是很明显的。记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电影或录像节目,是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1虽然大多数的真人秀节目都是进行现实而拍摄,并且细节处理都是真实的,但其中还包含了一些虚构的元素。而有些真人秀节目都有游戏环节,因此就有人将真人秀归到游戏节目。这种观点明显也是错误的。不同于游戏节目关注的核心是比赛本身,真人秀关注的核心展现参与者的全方位变现。因真人秀节目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设定,并且是连续播出的,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还多出用到肥皂剧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因此,也有人将真人秀是归为肥皂剧中的一种类型。但是肥皂剧是完全虚构的,而真人秀还是比较注重其真实性。

笔者认为,电视真人秀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情境下,拍摄和记录下参与的人为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或目标的行为的全过程的节目,而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进行真实记录,还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2、真人秀的节目的特征

虽然真人秀节目有很多的类型,通过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分析出真人秀的共同特征:

①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力求展现普通人在节目过程中原生态式,节目中并没有剧本和导员对角色表演和剧情的发展进行限制和控制,是一种真实的自然状态。虚构性则主要表现为:真人秀节目虽然看重真实性,但是毕竟不是生活,而是一档电视节目,一言一行都在摄像机下,很难做到真实的展现;而且为了获得一定的节目效果,在后期的剪辑中还会进行一定量的艺术加工。

②日常生活结合戏剧效果。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很多都是普通人,大多和

1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同,而在进行真人秀节目的拍摄中,不仅记录了真实的日常生活,还设置了一定的场景和规则,通过戏剧性的设计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③确定的目和开放的结局的相结合。真人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定的目标,所有参加的人的整个过程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的,但是没有设计好的剧情,在完成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结果往往也是出人意料的,而也真是结局的不确定性,更吸引了观众关注节目的发展。

④真人秀节目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单向传播的,角色在表演,观众只要收看就可以了,而真人秀节目的观众不再只是看客,很多的环节都有何观众进行互动,甚至观众对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观众不再被动的收看节目,使得他们更加主动的收看节目。而且通过这种互动,增加了电视节目的盈利方式。

3、电视真人秀的类型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快速发展,各种创新理念层出不穷,所以真人秀节目的类型也在一直在不断的扩大。而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分类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英国威斯敏思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安奈特·希尔教授认为英国真实电视节目的主要种类有:信息娱乐类、记录电视剧类、生活方式类、真实游戏秀类和生活体验类。”2

而我国的学者对真人秀节目的分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笔者比较认同的是《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一书的分类,此书将“真人秀分为表演选秀型、野外生存型、职场创业型、生活服务型、益智游戏型、室内体验型、婚恋约会型和角色置换型这八种类型。”3

①表演选秀型。这是观众最为熟悉的一种节目类型了。这种类型的节目主要是才艺比赛,参与者按照比赛规则进行才艺表演,然后根据评委评选和观众的支持情况得到比赛的结果。其中较早而且较为成功的当属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国内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很多的选秀类节目,也有人将人2006年戏称为“选秀年”。而国内的这些表演选秀类的真人秀基本的模式都

2Annette Hill著,赵彦华译,《流行真人秀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3页。

3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31页。是“海选——训练营——淘汰赛——总决赛”。而近年来,这类真人秀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只是歌舞剧。

②野外生存型。国内较早接触的真人秀节目就是野外生存类的了。根据一定的活动规则,把参与者放到一个陌生的、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中,让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未完成任务的将面临淘汰,最后留下的就是获胜者。

③职场创业型。将职场中的应聘和招聘在电视屏幕中展现出来时真人秀节目的一种新的形式。通过模拟职场环境,展现职场中激烈的竞争。参与者为了获得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好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比如《非你莫属》、《职来职往》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节目

④生活服务型。这是以帮助参与者解决其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为主题,并拍摄整个服务的过程的一档节目。因为生活涉及的领域很多,根据出现的这类节目进行再分类,可分为:整形、家居、装扮、育儿和训宠。其中,最受争议的是整形服务类真人秀。《天使爱美丽》作为我国的第一部整形服务真人秀,就因为其画面太过血腥,在观众的抵制下最后停播了。虽然后来也有电视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都是断断续续的,最后广电总局于2007年8月23日正式通知禁止所有广播电视再播放此类的节目。

⑤益智游戏型。这也是比较早进入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类型。参加节目的人通过回答问题来获得相应的奖金。因为既考验参与者的知识积累量和反映速度,还有赌博的成分在里面,增加了节目的刺激性,不仅吸引了很多人参与,也有很大一批忠实的观众。而各电视台推出的这类真人秀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各不相同,创意十足。其中,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只从开播以来,就获得广大观众的喜欢。

⑥婚恋约会型。这类节目是以解决爱情或婚姻中的问题,或者相亲为目的,拍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和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婚恋节目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因为报名人数太少最后都停播了。到了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的《非诚勿扰》,再一次将婚恋节目带入新的一轮热潮中。

⑦室内体验型。在这类节目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由摄像机拍摄下参与者生活的全程,然后通过一定的游戏或者观众投票留下获胜者的节目。这一类型的节目在国外很受欢迎,但在我国却很少见。这一类型的节目就是抓住了人们好奇心的心理来保证收视率。

⑧角色置换型。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其固定的角色,而角色置换的真人秀节目就是把参与者放置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扮演和自己平时完全不同的角色,通过记录参与者适应新的环境过、角色转变和心理变化的过程的节目。因为这类节目的不确定因素和对观众的心理冲击很大,使得这类节目很受观众喜欢。在这类节目中,角色置换前后的反差越大,往往最后取得的效果越好。“置换前后的反差能促使观众更加理性的看待节目中置换双方的心理和行为。参与者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家庭观念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中,获得心灵地成长和蜕变。”4在这类节目中,“角色互换者的眼光成为一种特定的观察角,使原本自然存在的平淡生活被陌生化,从而具有观赏性;节目满足了人们交换生活的梦想,尤其对于充满好奇心、喜欢挑战的年轻人来说,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他人,理解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学会重新审视生活、珍惜生活。”5《变形记》是国内做的较好的角色置换型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就经常将贫困偏远山区乖巧懂事的农家娃和大都市家境富裕的纨绔子弟进行置换。

4、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是从国外引进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档名为《一日女王》的节目让我么看到了真人秀节目的雏形。而最早的真人秀节目则是1997年在瑞典播出的《远征罗宾森》,因此也有人将这个节目称为“真人秀之母”。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1992年,MTV推出的《真实世界》,开始具备了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全部元素。而在1999年,荷兰《老大哥》出现在银屏上,正式标志着真人秀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并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

2000年8月,《生存者》出现在央视2套上,这是真人秀节目首次进入我国观众的视线中。同年,广东电视台在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生存者》的基础上推出《生存大挑战》,使得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初具模型。随后,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视台上,浙江卫视推出《夺宝奇兵》,央视推出《金苹果》,4

5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105页。

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105页。贵州电视台推出《峡谷生存营》,四川卫视推出《走入香格里拉》,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完美假期》。但是这个时候的真人秀节目形式较为单一,多是“生存类"真人秀。

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一炮而红,使得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在我国流行。2005年各大各大电视台纷纷模仿《超级女声》推出选秀类节目,使得选秀类真人秀快速发展,也有人将这一年称为“选秀年”。从这个时期开始,“选秀表演类”真人秀开始形成了“全民娱乐”、“民间造星”的特征,之后出现了很多形式各异的平民选秀类节目,如《星光大道》、《舞林大会》和《名声大震》等。

婚恋类真人秀节目最早则开始于1998年上海卫视推出的《相约星期六》,随后又有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到了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的《非诚勿扰》使得“婚恋类”真人秀节目引发全民关注。从2010年开始很多电视台也相继推出这类真人秀节目。与此同时,“职场”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如《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这也进一步推动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多元化发展。

二、电视节目品牌及品牌营销

1、电视节目品牌内涵概述

电视节目品牌是指电视节目中的较为突出,在其播放的范围内,因其自身的特色做到了持久、社会影响力大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电视节目品牌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节目名称、节目标志、节目商标。

除了电视品牌的三个基本要素,品牌还包括电视观众对其的认可和承认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内容。电视品牌的这种特性,决定电视品牌管理的特殊性。各电视台应该根据电视品牌的特征,努力创造自己的电视节目品牌,保证其核心竞争力。

2、电视节目品牌的作用

形成电视节目品牌对各电视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扩大影响力,提高社会效益

现在,电视覆盖率不断增加,各省级电视台都有上卫星,可以观看的电视频道增加,观众看的范围大大提高,可供选择的更多了,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节目市场从过去的变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观众具有收视选择权。因此各电视台保持主动权的竞争,就必须要注意提高节目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创造品牌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通过品牌节目来形成观众的品牌忠诚度,并通过通信媒体受众,扩大传播的范围,争取更多的观众收看节目,从而提高了传输范围和效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②提高经济效益

广告是媒体最直接的赢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更高的广告效益,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广告投入更加注重高回报率的广告主,收视率也意味着,广告传播范围更大,因此,更多的高评级的电视,频道,时间或程序,它的广告价格也较高。品牌节目作为提升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也就成为电视台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

③提升电视台的自身形象

在激烈的竞争的今天,各电视台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形象、不断扩大影响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下,媒体市场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从跨国传媒集团不仅在国内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压力的强度是国内媒体更严峻的现实是无法避免的,建立品牌尽快策略,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当前电视的那一刻的当务之急,关系到生存和自身的发展。

3、电视节目品牌的营销策略

和其他商品的品牌经营过程相比,电视品牌节目的经营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品牌创建、品牌强化、品牌延伸、品牌更新、品牌撤退。

图2-1 营销战略

①创建品牌

打造品牌是指通过对市场的精细分析和细分的市场调查,找到目标子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为产品定位,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建立品牌,形成的品牌形象,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这是品牌发展的第一步。

②强化品牌

在品牌建设上,一方面为了加强现有观众的认知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品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削弱,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巩固和完善现有的状态品牌,是建立和的一个重要因素维持品牌。③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指利用原有的品牌实力,推出新产品,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名称或开拓市场。利用原品牌的高利益来快速实现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品牌推广能源品牌延伸,降低了营销成本,和媒体品牌延伸的现有品牌都带来了新鲜感和活力。品牌延伸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品牌,品牌资产增值的利润空间,延伸品牌的周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联想需求。

④更新品牌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长期独特的创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节目必须保持自己的优势,参考其他节目的经验,另一方面,与同类节目相比,不仅具有相对均匀和稳定的艺术风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节目形式,但也能适应变化的媒体市场的需求相应地调整,以保持品牌的活力。

⑤品牌撤退

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品牌升级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以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或者品牌更新成本太大,我们应该重新创建品牌,用一个新的品牌,以取代老品牌。

第三章 国内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盲目模仿 同质化严重

自从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后,由于在短时间内缺乏创新和改进,大多节目形式是从外国引进,很多只是盲目的复制,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问题。母线,出现在我国屏幕上的真人秀节目几乎都被删除或添加在国外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原始的几乎没有。国内现有的真人秀节目在形式和内容都相似甚至雷同,使得经常在某个阶段出现真人秀节目泛滥成灾的现象。

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已经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在《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开场的过程中,有的参赛者跑到不同的赛区分别报名,只为最后晋级,获得名字,还有的选手分别参加不同的选秀节目,确保一站失利,下一站继续再战的高昂竞技,特别是2006年全国至少启动了近20个类超女的选秀节目。6

谢耘耕 陈虹 2006.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3:7-11.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想要分得一杯羹,就必须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准确的为自己定位,不讲求创新、不讲求改进,一味的复制、模仿注定媒体是要失败的。

二、节目内容触及道德底线

从国外引进的真人秀节目给我国的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引进各种新的节目模式已经演变成许多高收视率,西方的那种娱乐至死的价值观更多的是在中国的许多项目放大,过度的娱乐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入每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的观念里,为了娱乐可以不顾丑闻,可以窥探他人的隐私,可以为了娱乐不讲社会道德,可以讲价值观弃之不理。娱乐可以缓解现代社会人们紧张的心情,愉悦身心,但可能会导致过度娱乐化的电视作品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最终导致观众的精神颓废。

三、节目真实性较低

真人秀节目生命主要是其真实性,也是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外得以受到大家欢迎的主要原因。但反观我国现在大量的真人秀节目,摄像机跟踪记录下的真人秀节目已经不再真实可信了。天津卫视《非你莫属》的求职者牛星镭在节目中经过多番努力和比拼获得伊利诺伊董事长史晓燕的肯定,牛星镭随后到招聘公司填写工作简历,却再也没有得到回应。几次给董事长史晓燕发短信之后接到伊利诺伊人力资源部电话,称不适合伊利诺伊公司,不用再去上班。广东卫视《天生我才》的监制也想《新闻晨报》记者抱怨,节目开播以来,企业“退单”从来没有,但是求职者放企业“鸽子”的倒是很多,其中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多次,几家企业抢一个人,节目里求职者应聘成功了,但回头却没有声音,打电话过去一问才知道求职者自己找了一家条件更好的公司。7而在近几年较为火热的婚恋类真人秀节目中,很多婚恋类真人秀节目的嘉宾身份已经引起网友们的质疑,甚至有的网友说部分选手就是节目组的“托儿”。

第四章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品牌营销的改进

一、节目自身内容的突破创新

面对我国真人秀节目内容的同质化问题,电视节目在制作时应当在模仿创新 7

张玉锦.2011.求职真人秀 秀出几分尴尬[N].河北青年报,8-13.时,加大节目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指电视传媒依托自身创新能力,独立率先完成电视节目创新的活动。”8目前,中国的电视媒体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真人秀节目,在引进国外成功节目版权的过度依赖创新,势必导致程序显示不能自由定位,和其他高量支付购买成本。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应该通过创新的策划改变节目内容的形态并且提升节目传播后带来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一些创新思维,需要以丰富的题材来带动节目创新。

二、适当把国外成功真人秀节目进行一定的本土化改造

“真人秀节目的模仿创新,其实施过程主要有对原始真人秀节目监视、核心

9技术破译和二次创新这三个阶段”。外国真人秀节目能否进行本土化改造将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成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本土化改造:

首先是在内容方面,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内容,应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节目内容符合中国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价值和道德观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10而所谓时代精神,“是一种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能够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11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的民族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灿烂的文化遗产。由于地域,发展模式和生活是不同的,再加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西方的基本相互隔离状态的发展,产生了各种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时代精神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风格,使人们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生下在特定时间的独特精神。中国和西方的发展阶段,距离开发经验,开发模式和人们的信仰等各方面都不同,所以时代精神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国外的真人秀无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兼容的元素,在引进后必须放弃或转型。

其次是在表述方式上,“节目表述方式包括节目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等,89

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171页。

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177页。10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1

1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第17页。它必须符合电视传播者、电视观众及与他们共处的特定时空之间的关系。所谓节目表述方式的本土化,即节目在叙事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要满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的需要。”12因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地区的人们,中国和西方的观众有不同的受众心理和收视习惯。因此,引进自西方的真人秀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尽量使本土化后的节目表述方式契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

三、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对电视节目版权的保护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来实现对我国电视节目版权的保护。第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电视节目版权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在保障电视节目版权所有者的利益方面的法律法规是较为欠缺的。“早在2001年8月,北京电视台游戏栏目《梦想成真》制作方就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节目形式专利权保护,但被拒绝受理。国家专利局的理由是,电视节目形式专利申请尚无先例。据悉,这是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方首次试图申请节目形式专利权。”13

中国是目前唯一和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相关的只是零星散落于《知识产权法》、商标法》和《专利保护条例》之中。但由于电视节目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三部法律法规都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电视节目版权保护,导致现在的节目版权纠纷裁决没有法律依据。而要保护真人秀节目的的版权,就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学者、行业代表和观众代表共同讨论制定保护节目版权的法律法规,保护节目版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

第二,借鉴西方经验,成立保护电视节目版权的官方或民间机构。欧洲电视的发展能回到中国工作多年,在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仔细参考。笔者建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中国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可以组织一个官方或民间组织进行监督国内的电视节目,负责接收侵权投诉的电视节目,协调各方利益,整治国内已经猖獗的剽窃节目版权的行为。

第三,依靠行业自律和观众的自觉抵制。在国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将是抄袭节目版权,并为羞耻其他类似的计划,并以自主创新为荣耀。许多观众模仿 121

3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4年版,第19页。

法制网:《<非诚勿扰>涉嫌抄袭:中国电视节目版权保护陷法律盲区》http://?node=20351,访问时间:2013年4月7日。电视节目会产生心理冲突,所以这种类型的节目是不能够获得良好的评分。相比较而言,国内电视行业和观众的尊重和鼓励创新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四、注重电视媒体从业者的文化和道德的培养

绝大多数电视媒体从业者的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在我国电视业中依靠行业自律来实现的良性发展的前提,但是,中国目前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而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对电视媒介人才的培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第二则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进行人才培养不仅是针对现有的电视媒介从业人员,还要对电视媒介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中国电视产业非常重要,电视媒体后备人才主要是指所有的大学生,是一个决定我们国家未来在电视产业的发展水平的因素。

结论

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经历了高潮和低谷,有人追求,也有人质疑,跌宕起伏,但最终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般出现在屏幕上,而是一直在探索,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活跃在电视屏幕上。我们在看到我国电视真人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其目前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中国电视真人秀必将在探索中继续前行,为广大的电视观众献上更为高质量的节目。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篇7:观看电视节目的观后感

今天,窗外的雨一直在滴滴答答的下,在温暖的地热上一坐,盖上毛毯,真真正正的享受了“超级演说家”这个栏目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无限享受看着那些选手站在台上激情飞扬,妙语连珠的演讲,这在很大程度上鞭策和勉力着我不断奋进,这也为我注入了许多奋进的动力,让人受益非浅,所以现在我更能体会到说话这门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更能体会到语言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超级演说家》舞台上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他们“说的都比唱的好

喜欢曹青莞讲“开口说话就是力量”和“中国精神”,特别是讲那些聋哑女孩为了上节目,彩排时不顾脚卡在台上的缝隙里,始终保持着笑容,不顾伤痛将脚拔出后继续演出时,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有了这种“精神”,何事不成?

篇8:解析电视节目的“跨位”

关键词:电视节目,跨位,目标受众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虽然电视节目的多元格局已然形成, 且形态多样、花样翻新, 很多信息相互“撞车”和“堵塞”, 真正能进入人脑的信息是极少数的。社会的发展虽然客观上提出了电视节目的准确定位需要,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顺应潮流, 对受众心理进行深切的把握, 我们将可能失去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因此, 我国电视节目的定位也需要一项科学、客观、理性的前瞻性规划指明方向。传统的电视节目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诉求和审美, 从而引起了各电视媒体的再定位创新改版, 电视节目的“跨位”则成了改版中考虑的首要任务。

1 什么是电视栏目定位的跨位效应?

所谓“跨位”, 是指打破固有的机制及思路[1]。重新组合, 制定新的策略。使节目的品牌形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有效更新、升级。对于电视节目而言, 跨位意味着一种革命、一种勇气, 更是自我否认后的创新和重新定位。电视栏目定位, 是指栏目所确定的自身在现实中的位置, 栏目所担负的任务, 栏目的宣传对象。原来的定位是“请受众注意”, 由内向外;而“跨位”论强调由外向内看, 从传播对象 (受众) 出发, 是要在传播对象 (受众) 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也就是“请注意受众!”而“跨位”就是在定位的基础上, 抓住

谐、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除此之外, 企业电视台能够以生产和传递信息为媒介, 来向受众宣传相关的较好形式, 也向受众揭露存在相关问题, 与企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共同进步。作出利于企业, 利于受众的电视节目, 促使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关系, 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以良好的文化氛受众的心理, 争夺更大的收视份额, 实现栏目品牌的提升。

电视栏目的“跨位”营销告诉了我们电视节目再定位工作的客观性和动态性, 定位必须遵循目标受众的需求, 但是“跨位”不是一种简单的锁定行为, 而是受众收视习惯、心智等因素常常会发生变化, 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节目策略, 而不能长期固执于以往的定位策略[2]。“跨位”的最大特点是对受众心理的深切把握, 营销的终极战场是受众的心智, 你知道的越多, “跨位”策略就越有效。

要看到并了解“跨位”的立足点, 就应该抛开所有的旧包袱, 铲除长时间以来始终无法缔造任何改变的传统定位模式, 改用一方面能让节目风格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一方面又与栏目品牌的过去维持一致的新策略。若想继续立足甚至获得更大的收视份额, “保持现有定位状态”这种想法变显得过时了。

节目的跨位, 实际上也是受众的心智对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而将节目的内容、结构等进行跨位。节目的跨位也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本身原来的基本风格还是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消费者是越来越挑剔的, 他的心智其实很多时候有一些或金字塔型、或多维的结构, 重点是什么, 次重点是什么, 还有一些可奢望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节目能够进行符合他们心智的跨

围为企业电视节目提供坚实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涛.强化企业新闻文化宣传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J].现代企业教育.

[2]程怀强, 刘晶.哈报集团制度建设的企业文化引导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 (08)

位, 将会不断地吸引思维越来越纷乱的受众, 从而这也成了创新的来源。

2 什么情况下电视节目需要进行跨位

一般来说, 电视节目在策划时进行市场调研、受众研究后进行的最初定位即使很恰当, 但在出现下列情况时也要考虑跨位:

从竞争者来看, 当存在与该节目定位相同或相近、但是受欢迎程度颇高的节目, 也就是强大的竞争者, 就会导致节目收视份额萎缩, 节目此时需要通过跨位来重塑竞争优势。近几年, 湖南卫视打造的《快乐大本营》, 在定位上追求“青春、靓丽、时尚”的品牌形象, 差不多是内地综艺娱乐节目第一品牌。如果其他娱乐节目想要分一杯羹, 恐怕需要在跨位上多下些功夫, 深入挖掘自己独一无二的的节目个性, 使节目更具竞争优势。

从外部环境看, 受众的喜好发生变化。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和观众兴趣点的变化, 如果几年或几十年如一日, 节目是始终没有变化的老面孔, 最终只会渐渐被观众遗忘和抛弃, 即使没有消亡, 也是名存实亡。目前国内一些栏目就是如此, 虽然播放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具有品牌栏目所必备的一些元素, 但在以后的发展中, 一直走的是老套路, 结果收视率和观众的满意度急剧下降, 最后是无人问津。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的不断成熟, 竞争的日益加剧, 对

[3]徐琛.企业内刊编辑心得[J].城市开发.2009 (21)

[4]高惠飞.论企业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大庆油田文化集团有线电视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000)

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此, 电视节目工作者必须不断向自我挑战, 如果停滞不前, 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钻了空子。如果你的节目取消, 观众不会“太失望”或“有些失望”, 因为他们还可以从其他节目中得到同样的信息。

从节目自身来看, 节目步入成熟期需要通过策略进行跨位调整。节目的周期性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所研究的动物和植物那样, 也会经历一个出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一般来说, 节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很多节目在运作中失败就是在节目逐渐成熟后, 不能及时构思新定位, 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 从而陷入困境, 逐渐被淘汰。事实上, 没有几个电视节目能成功地坚持很长时间, 如果想摆脱成熟期遇到的困境, 就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重新寻找焦点进行跨位,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节目提高收视份额的需要, 如进行多元化、节目品牌延伸等策略需要跨位, 以防受众对节目的品牌印象越来越模糊。

以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乡村四季》栏目为例, 节目开播之初是一档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社教科普类节目。后来对节目进行了跨位。整合后的《乡村四季》更名为《乡村四季12316新闻眼》, 新版节目定位语更改为:“以新闻的视角话民生, 以农民的角度说新闻”, 以民生诉求作为新版节目的定位。改版以后, 好评如潮, 老品牌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收视增长迅速。

3 影响电视栏目“跨位”的因素

电视节目进行“跨位”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们往往会没有好好了解问题就急于寻找解决方案。正如当下在电视节目改版的狂潮中, 仔细琢磨就会发现, 现在电视节目“跨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盲目性、跟进性, 并未全面地考虑自身条件及节目内容, 曾经取得成功的节目形式被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成熟、节目内容是否合适, 硬用这些形式来套内容, 错误地使用或者“滥用”节目形式, 盲目跟进者的命运“生死未卜”。

在没有按部就班的了解好节目自身的处境之前, 最好不要急于下结论实施。至少有两个主要影响节目“跨位”的因素需要考虑:

市场竞争因素一个栏目“跨位”的环境基础是激化的传播媒介竞争, 同时也会影响一个栏目“跨位”的确定[3]。近几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在各种媒介纷纷争夺市场的同时, 同一媒体的各电视台之间也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掠夺”, 中心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等纷纷对自己拥有的频道进行专业化的改版、创新, 力图以专业化频道的形式向“窄播”发展, 以满足部分受众的需求, 以适应市场竞争中新的形势的需求。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要求电视工作者对自己所创办的栏目进行准确的“跨位”, 才会获得成功;相反会失败。

受众需求因素电视栏目“跨位”, 需要事先周密搜集、分析资料[4], 根据其覆盖区域特征、目标受众的新闻敏感度、感知热点和爱好爱好所在, 以及主创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主持人驾驭调控现场节目的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才能制定出准确的栏目定位。

节目质量调控与评估反馈:节目“跨位”的目的是优化节目, 提高节目质量。建立和完善节目质量的调控机制, 对节目进行科学的质量调控, 不仅可以确保节目质量的稳定性, 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节目改版的成果。还有, 要对每次的节目播出做事前和事后的效果评估。明确节目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怎样发挥的效用。只有这样及时调整、修正节目策略与内容及形式, 使节目更有效的“跨位”。

4 电视节目跨位的思考

跨位在节目实践运用中的难点是路径或角度的选择, 因为有多种不同的角度与方法, 解答路径并不唯一, 如从节目自身优势的角度或从其他同类节目, 也就是竞争对手的角度寻找答案。“跨位”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 从电视节目的实际操作中来结合这些理论体系找答案。节目的跨位, 实际上也成了受众寻求自己的理想、梦幻、情感、寄托、享受等不同心智的基本方式。在这些时候, 受众的心智如果没有, 可以培养, 如果有, 可以取得认同, 如果纷杂不清晰, 可以进行梳理。节目通过从原定位到的个性跨位, 成功将节目进行全方位升级, 紧紧地拴住了受众。通过深挖受众, 确立基于受众的定位方法。“跨位”体系最终的目的是从纷杂的信息中为大脑理清思绪, 一矢中的地去发现目标受众的心智, 从而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电视节目“跨位”需要认真研究受众需求的变化, 科学规划, 优化结构, 加强品牌设计、包装运营和管理, 集中力量推出新品牌, 通过制造起伏和节奏, 让观众在低点与高潮的跌宕多姿之间体会快感和愉悦。应该注意, 节目在创新或改版的同时, 要尽量考虑频道和栏目的相对稳定, 必须保持一些自己原来的特色与性质, 保持目标受众群容易识别的若干标志。内容设置上, 依据自身的优势, 准确把握频道定位, 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

节目的“跨位”启示我们不仅要将眼光放在自己定位的目标受众, 同时也要盯着那些潜在的受众。因此, 理解节目的“跨位”, 在节目运作中就需要双向定位[5]。双向定位一方面要求节目找出适合自己节目与品牌特性的目标受众, 并在其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准确定义与这些目标受众个性吻合的节目表现要素;另外一方面, 还需要将跨位的对象转向那些对你的节目充满“期望”, 试图“僭越”的群体。营销中的“跨位”效应还提醒我们在节目品牌的塑造中, 一只手要抓着核心目标受众, 走进他们收视的现实;另外一只手则要抓住那些潜在的未来受众, 营造他们的收视梦想。“跨位”好了, 节目好看了, 受众自然会不断回归, 收视率提高了, 也意味着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 如此, “跨位”也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美]艾尔.强森.《跨位》.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2.

[2]袁岳.以蓝领消费群体为例看定位中的跨位效应.《成功营销》, 2004.

[3]白小易.论“后娱乐时代”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4]薛旺, 马薇.受众细分下的电视栏目定位.辽宁新闻界, 2010.

篇9:电视节目的未来

在新加坡参加亚洲电视论坛暨市场会前,我参加了一个小规模的由一家版权公司主办的酒会,其内容是卡拉OK频道的亚洲开播式。卡拉OK是非常普通的娱乐形式,从镭射唱片时代开始,历经VCD、DVD、蓝光,终于走到今天的网络时代。应该说卡拉OK如果作为电视内容并不奇怪,因为它一直就是与电视同步的。但历史上确实没听说过谁办过卡拉OK电视频道,毕竟大家以为这样的内容是不能用于广播的。可是今天,借助新的技术,卡拉OK电视作为电视内容被呈现出来,而且具备商业价值。美国的卡拉OK频道主要借助微软的Xbox上的功能和其会员系统来实现。办这么个频道,可以从版权和唱歌两方面收到钱,难怪有人愿意去做。

电视在变,电视内容也必然在变。多屏的内容呈现必然是电视内容跨出的改变第一步。

在中国,也许YY、QQ或者唱吧什么的手机应用,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电视内容,一种UGC的简单生产方式。可以说,未来的电视内容可以在我们的UGC、PGC的争论中,看到些不完全符合专家描述的雏形。

会中,我应邀参观了GlobeCast设在新加坡的卫星传送中心,这里作为亚洲的信息中枢,汇聚了全球各地的主要电视频道,包括中国江苏卫视国际频道。但他们并不仅仅做一个简单的播出控制,他们甚至参与到节目的编排,为不同地区的观众提供符合他们生活习惯的编排表。说是卫星传送,可是他们也普遍地使用光缆。这种编排以及增加字幕和其他画面服务,都让未来的电视内容有了更多可能。

今天的模式节目在中国是收视率战争中的主角,而如何获得最好的模式节目成为中国各电视台的追逐目标。在亚洲电视论坛、戛纳电视节等活动上,各种各样新潮的节目层出不穷,人们迅速进入到选择困局中:一方面,自己的爱好可能会阻碍发现好的节目,新的节目;另一方面,看到过多的内容,却不能从中发现黄金,令自己淹没在节目的海洋之中。而相应的服务应运而生,许多公司提供节目数据库,向用户展示样片,提供节目收视数据,类似的有法国的NOTA,美国的TV Tracker,瑞士的FreshTV等。在节目之上,衍生出的节目数据公司,会在未来大行其道。

在会场上,我和一位老外聊天,想要寻找一些给新媒体用的节目内容。他马上说有这样的短节目。可是新媒体就是要短节目吗?在新技术和高速网络条件下的今天,新媒体的视频内容并不简单是短视频而已。在会上还听到有人发问,未来的视频节目内容一定要叫电视节目吗?网络节目可不可以是第一位的?将来电视节目制作人都是为电视台制作节目吗?在这样的会议听到这样的言论,我相信差不多是变天的时候了。那些独立制作人已经早就不喜欢只是给电视台提供内容服务了,而电视台里的制片人们也急着想做给网络。TV Conent马上要变成Web Content,而这样的节目展会上,必然是网络媒体来唱主角了。比如,戛纳电视节就已经明确口号,给每一个屏的内容创意提供机会。

电视在变,电视内容也必然在变。今天的模式节目很多已经有配合多屏的内容,而NBC今年推出的《百万秒问答》节目,在技术上有很多失手,导致节目效果不佳,但是多屏的内容呈现必然是电视内容跨出的改变第一步。未来电视内容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大量文科出身的制作人不知道能不能感应到这种压力,而我们的电视台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场景变化?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下一篇:医院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