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

2024-04-25

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共12篇)

篇1: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

今天,我和我的表哥一起去了图书城,买了一本《史记故事·青少版》,非常好看,它讲了从五帝开始,一直到刘邦成立汉朝的几千年历史,让我读得不仅入了迷。

《史记故事·青少版》取的是史记原版里的精华,从中我看到了司马迁为写《史记》呕心沥血,这不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吗?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谨承家学,写成了鸿篇巨制《史记》,让我读通了旧社会的黑暗,这不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支持他吗?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就事业的人都是这样,看来,“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呀!我们现在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也向司马迁一样呕心沥血,写一部鸿篇巨制,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这本书让我们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让我们将来把不正之风彻底根除,让社会更加和谐、干净,让我们把坏风气赶走,净化我们的社会!我们是小学生,学习是为了祖国的将来更加繁荣富强!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是一股力量,让我们将来出一部比《史记》还好的鸿篇巨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努力,多读书,让中国的将来更加繁荣富强!

篇2: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倾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故事》中所选的故事都是《史记》中的精华,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

通过这本厚厚的书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统治天下的秦始皇、勇猛的项羽、聪明的晏子、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计的孙武等等。但是,让我最喜欢的是勾践的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躺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每天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就这样勾践经过了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他告诉我们:失败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

《史记故事》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们从小就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这本书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退缩,都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我们美好的梦想!

篇3: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太子丹,荆轲,战国策,史记,燕丹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历史中流传甚广, 关于太子丹、荆轲的故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战国策》、《史记》和《燕丹子》三部作品中, 这个故事系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主题, 融入了不同作者的主观倾向。

《战国策》体现了战国纵横家的思想, 很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与权谋;《史记》是相对严谨的史学著作, 同时也倾入了司马迁的个人情感色彩;《燕丹子》在中国小说史上意义重大, 结构完整、情节丰富。三部作品体现了太子丹、荆轲故事的传承流变。

一、《战国策》:线条式的本事记载与纵横家的权谋机智

《战国策·燕策三》中记载了太子丹和荆轲的事迹, 与后世同类题材相比较, 《战国策》的记载相对简略, 但是基本框架已经具备, 交代了荆轲刺秦王故事的前因后果, 成功刻画出了太子丹、荆轲、田光、樊于期、高渐离等人物形象。但是《战国策》对本事的记载仅仅限于粗线条勾勒, 并没有进一步的进行深入刻画, 尤其是对于重要人物的塑造缺乏必要的铺陈与渲染。

《战国策》在描写太子丹和荆轲的故事时, 表现出纵横家的机智与谋略。由于太子丹不强调与秦王的个人恩怨, 始终将燕国的利益放在首位, 因此功利色彩非常明显, 太子丹也就表现出纵横家所期待的智慧和与之相关的语言技巧。太子丹始终的顾虑是“见秦且灭六国, 兵以临易水, 恐其祸至”, 他始终站在国家的角度有一种忧患意识。在樊于期投奔燕国得到鞠武的反对后, 太子丹顾虑的是“樊将军困穷于天下, 归身于丹, 丹终不迫于强秦, 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是丹命固卒之时也”, 北宋鲍彪评曰“知祸且至, 而犹为之, 自疑命止于此”, 太子丹并非出于仁义之心或爱才而收留樊于期, 而是为收买人心、加以利用, 果然后来樊于期自颈献头, 成为了工具。荆轲开始并不想承担刺秦的任务, 自称“此国之大事, 臣驽下, 恐不足任使”, 但是“太子前顿首, 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舍上舍, 太子日日造问, 供太牢异物, 间进车骑美女, 恣荆轲所欲, 以顺适其意”, 太子丹的地位非常尊贵, 如此殷勤的对待荆轲, 其实是一种情感攻势, 最终的目的是荆轲的牺牲换来刺秦的成功。当赵国失守、唇亡齿寒之际, 太子丹便开始催促刺秦进程, 当荆轲提出用樊于期的人头作为见秦王的理由时, 太子丹却将皮球踢给了荆轲, 自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虑之”, 而一切条件具备, 荆轲“顷之未发”时, “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 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 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太子并非对荆轲投入了真感情, 而是将他当作一个国家死士, 本质上终究是个工具而已。因此, 可以看出《战国策》的叙事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政治性, 本质上是“策”, 太子丹、荆轲的故事也并非像后代所传颂的那样是一段佳话, 而是掺杂了许多计谋和利益。

二、《史记》:实录的汇总与个人情感的倾注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记载太子丹、荆轲的故事, 可以说是司马迁对前代相关资料的汇总, 其中很多情节、对话和《战国策·燕策》大体相同。由于出现在《刺客列传》里, 司马迁对刺客荆轲的描写变得格外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 司马迁在《燕召公世家》中对太子丹着墨也并不多, 由此也看出司马迁对荆轲的个人推崇倾向。

首先, 司马迁对太子丹、荆轲事迹进行了全面汇总, 很好的保存了相关史料。《战国策》的相关内容, 《史记》全部收录其中, 同时也不难看出《史记·刺客列传》于《战国策·燕策》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集中润色加工, 使得语言更加流畅, 史料更加翔实。司马迁对荆轲事迹的记载基本上延续了前代的线性叙事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交待前因后果, 符合历史著作的规则。作为一名史学家, 司马迁虽然并未完全做到“述而不作”, 但是对历史资料的驾驭能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其次, 司马迁特别对荆轲的事迹进行了大量补充, 并且倾入了对刺客行为的浓厚情感。司马迁在继承了《战国策》相关记述的基础上, 对荆轲的描写有进一步的补充和润色, 尤其是对他在遇到太子丹之前的生平历程有很详尽的描写。司马迁还增添了高渐离的相关资料, 尤其是将他在荆轲死后, 筑击秦始皇的情节补充了进去, 丰富了对刺客的描写内容。《刺客列传》篇尾,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 其称太子丹之命, ‘天雨粟, 马生角’也, 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 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 具知其事, 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然其立意较然, 不欺其志, 名垂后世, 岂妄也哉!”司马迁对刺客的行为大加赞颂, 这是他比《战国策》单纯地进行历史记载进步的地方。

司马迁对刺客的英雄化渲染与个人情感的倾入, 丰富了太子丹、荆轲故事系统地深层思想内涵, 为今后故事的发展过程定下了基调。可以说, 在司马迁笔下, 太子丹、荆轲故事是实录精神与个人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并存。

三、《燕丹子》:故事结构的颠覆与再创造

《燕丹子》对史学的叙事方法进行了极大颠覆, 脱离了史传文学的传统笔法, 具备了很多小说的性质, 传奇成分增多。

首先, 《燕丹子》采用了主观化的叙事方式。它抛弃了全景式的历史背景描写, 而是重点突出了个体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整个故事几乎全部用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动作等进行推动。

故事的真正主角是太子丹。《燕丹子》作者充分尊重太子丹的个人情感, 在这里, 太子丹奉养勇士的目的不再是将燕国的国家利益, 而是太子丹同秦王的个人恩怨, 刺秦的目的不再是护国, 而是复仇。《燕丹子》开篇重点介绍了太子丹如何受到秦王的侮辱、陷害, 以至于回国后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这种起因完全是个人化的, 因此太子丹在同鞠武、田光、荆轲的对话中, 始终强调他所受到过的侮辱, 秦国对燕国的威胁却很少提及, 这是一种明显的个人色彩浓厚的特点。鉴于此, 这里的太子丹形象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太子丹不再像《战国策》里一样, 充满计谋和纵横家气质, 而是充满了复仇意识和主观情感, 所以他变得礼贤下士, 与荆轲的关系变得情同手足, 以至于“太子常与轲同案而食, 同床而寝”, 对荆轲的种种特殊待遇, 不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利用和计谋, 因为荆轲的死终究是为了完成太子丹个人的复仇愿望, 因此太子丹变得格外珍视同荆轲的个人情感。太子丹将国事看得很轻, 而将自身的受辱经历和复仇目标看的很重, 经常会说出“若事可成, 举燕国而献之, 丹甘心焉”这样的话, 这种表现不是一种合格的太子行为, 在史书中一定会变成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 但是《燕丹子》作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拥有这样的主人公将会给作品增添不少感染力和震撼力, 加重了作品的悲剧力量。

荆轲在《燕丹子》中的形象也有所改变, 最值得注意的是荆轲性格中增添的纵横家气质。荆轲除了拥有隐忍、刚毅的性格外, 还拥有了惊人的智慧和口才。比如面对夏扶在宾客满座的宴席上的质问, 荆轲从容不迫, 回应得有理有据, 颇具气势;面对太子丹的试探, 荆轲也表现出智慧, 提出了用樊于期之首和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的计策, 淡然冷静的态度也体现了非凡的气质;最后见到秦王的时候, 对秦王加以训斥的情景, 也带有纵横家的特点。这一系列的情节设置, 是作者增强故事可读性、刻画人物形象更较饱满的客观需要, 丰富了荆轲形象的个性化色彩。

其次, 《燕丹子》对情节进行了大量的增饰, 虚构、传奇色彩加重。

“道听途说”、“作意好奇”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 《燕丹子》已经具备了很多这方面的特征, 这也是它区别于《战国策》《史记》的最明显特征。《燕丹子》开篇叙述了太子丹同秦王的个人恩怨, 当太子丹欲归国时, “秦王不听, 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 乃可许耳。丹仰天叹, 乌即白头, 马生角”,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说“世言荆轲, 其称太子丹之命, ‘天雨粟, 马生角’也, 太过。”可见, 太子丹与秦王的故事在司马迁的时代已经流传, 但是《刺客列传》没有采纳, 《燕丹子》却采纳了, 这说明《燕丹子》已注意将奇闻异事融入到叙事中。

《燕丹子》相比于《战国策》和《史记》还有很多增饰之处, 比如太子丹同鞠武的书信往来、田光与太子丹的具体交往过程、太子丹“自驭虚左”迎接荆轲、荆轲舌辩夏扶、太子丹对荆轲献金掷龟、进马肝、断美人手等等, 这些增饰之处均不见《战国策》《史记》中有相关记载, 很可能是“道听途说”的民间传闻。这种描写于史学不符, 可是加在文学作品中, 却极大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与可读性。

《燕丹子》的作者还不具备“始有意为小说”的意识, 胡应麟评价“《燕丹子》三卷, 当是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即《燕丹子》具备小说和杂传的双重特征, 还没有彻底摆脱历史传记的影响。所以, 《燕丹子》的叙事依然遵从线性结构, 但是在荆轲如太子丹见面后, 又集中笔墨描写荆轲的种种事迹, 对线性结构又有某种程度上的突破。可以说, 它是历史传记到小说创作过渡阶段的产物, 也显出了文史分家的趋向, 因此《燕丹子》的存在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西汉]司马迁撰.史记[M].中华书局, 1963.

[3]无名氏撰, 程毅中校点.燕丹子.西京杂记[M].中华书局, 1985.

[4]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篇4:史记故事的读书笔记

这个军事天才使我了解什么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学会细致的观察事物、做事前善于分析,才能取得成功,真是“行成与思,毁于随”啊。古人的确是智者。

单田是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心理学家、军事家。在《单田复国》这个故事里,燕国大将军乐毅攻打齐国,占领了大部分城池,只剩两个城池尚未攻下,城里的老百姓却都愿意归顺有智谋的单田,和他一起大摆“火牛阵”,大败燕军,反败为胜收复城池,居然光复了齐国。

单田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善于利用齐人的弱点,

重锤出击,善于利用人的性本善,激励士兵的斗志,增加对敌人的仇恨。一方面,他利用齐人信鬼神的特点,鼓舞自己守军的士气,另一方面,展示他的军事才能,领导能力。我很佩服这个综合素质极高的单田将军。

篇5:史记的读书心得笔记

其实,嬴政的祖先们,一直在为嬴政打下良好基础。从襄公立国,到穆公东扩,再到孝公变法,昭王称霸,嬴政的祖先们从军事、政治、文化等等,都在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终于到了嬴政,秦国已成为一个集军事力量强、人才济济、政治清明(相对于六国)于一体的超级大国。

而嬴政自己没有躺在祖先们的成果上,停滞不前,而是积极笼络人才。嬴政身边有许多了不得的文臣武将。武将首推王翦、王贲父子,其次蒙氏祖孙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也是嬴政统一天下的股肱之臣。而文臣,秦王手下集结了吕不韦、李斯等一批能臣。秦国重用人才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唯才是用,2.用人不疑,3.礼贤下士。与秦国相比,魏国则是不断使人才流失,如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甚至魏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在大败秦军后也不得重用。

在秦不断壮大自己时,其他六国却由于不断地犯政治错误,削减了自己地实力。首先被灭的是韩,韩亡国主要是不占地利,不懂外交,改革不全面。而不懂外交、改革不全面、不彻底,则是六国通病所在。曾经由苏秦策划地五国抗秦,是最有希望扳倒秦国的,但五国不同心,各打自己地如意算盘,所以使秦国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次战国期间最强劲的抗秦行动。

篇6:史记完璧归赵的读书笔记

《史记》是汉代的司马迁写的,那是司马迁还没有任何名气,但是凭着这本《史记》,现在可以算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史记》内容一共是一百三十篇,分成了“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和最多的一部分“列传”七十篇,如果再加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那便是一百三十一篇了,其中司马迁话最多时间也是片数最多的便是“列传”部分了,然而这其中让我有一些感触,同时了解最多也是这一部分。

“列传”部分写的人物不是所有有名的人都写了,也不是写了无关联的几个人,更不是想起来谁就写谁,然而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司马迁所有的可写的,从他的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他很赞扬,有的人他便起了一种不喜欢的意思,对于有些人他甚至很讨厌,对他们有偏见。

篇7:有关读书笔记的写作教学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阅读一篇好文章, 随手把优美的句子和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 就是摘录式笔记, 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储存语言,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勤记的习惯。编提纲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 这样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又便于借鉴原作谋篇布局的经验。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的要点简要地复述出来, 那就是一则内容提要, 和缩写差不多, 接近于作文了。

上述两种笔记固然不算作文, 只是读书纪要, 但已经具有积累材料、巩固记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学风的多种功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 学写读书笔记, 应先学会写摘录和提要, 养成随读随写, 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为进一步学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打好基础。

体会式读书笔记通常称为“读后感”。它与摘录式、提纲式笔记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它是作文形式, 以抒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主。写读后感, 是一种综合训练,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摘要能力、感受能力和评论能力, 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更为全面, 更有效益。所以, 我们强调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那么, 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第一, 形式上把握三个要素, 结构上构建大体框架。一篇读后感一般包括读什么文章, 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读后感的三大要素。至于其他内容, 比如怎么读, 遇上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等, 也可以如实记述下来, 但要根据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命题意思来决定取舍, 确定详略, 与写作用意有关的就写, 无关的就不写或少写。因此, 对于次要内容也可以顺带写一些体会, 不写也不会影响它的完整性, 但是, 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 写读后感, 跟阅读一样, 也要分辨主次, 抓住原作的主要内容不放。每篇读后感都必须具备读什么, 概述要点, 抒写体会这三要素, 这是写作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第二, 以表述感受为主, 以摘要引用为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处理概述原作内容和抒写个人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读”与“感”的关系。写读后感, 读是前提, 心得体会来自阅读实践, 是由原作引发的。所以, 写作时务必根据原文来谈感受、体会, 绝不能脱离原文内容而东拉西扯, 无的放矢。这一点学生较容易做到, 一般不会凭空而论, 往往是运用摘录、提要等方式引述原文要点。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复述过多, 述感太少, 不懂得读后感应以写体会为主, 也不善于引申自己的阅读感想,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几乎变成了原文的复述或提要, 喧宾夺主, 详略失当。因此, 要继续引导学生分辨主次, 使他们确立述感为主, 引述为辅的写作原则。

第三, 引述要准确精练, 述感要思路开阔。要写出一篇主次分明的读后感, 必须在引述和述感方面下功夫。就引述而言, 力求摘录准确, 提要精练, 三言两语就能把原文的要点说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 摘录式、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读后感很有帮助。就述感而言要扣紧原文, 联系实际, 开动脑筋, 生发感想, 力求想得深广一些, 活络一些, 切不能就事论事。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加以引导阐发, 但是, 切不可一味地强调一种思想, 一个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的学生可能就文章的某个非主要的思想观念有独到的见解, 独辟蹊径往往出奇制胜, 这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然而, 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此方面应该努力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笔者以为首先应认真研读范文。研读范文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于范文读得要广博, 要精深。广博就是尽可能多做些相关阅读, 平日要勤于积累资料, 或做资料索引, 或制作卡片。切忌只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把范文理解得“厚”了, 上课才能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精深就是在广泛占有资料、对范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抓住精华, 或思想内容上的, 或表达形式上的, 掌握教学的重点, 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心中没有重点, 什么都讲, 学生到最后不知所云, 什么都写, 到头来文章平平, 缺乏节奏感和详略主次。其次, 要精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应努力发挥教师的特长进行读写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 进行精辟的讲解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也是激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 还要写好教案。教案的体例、格式没有特别的规定, 但教案一定要实用。“江始出于岷山, 其源可以滥觞”, 青年教师从认真备课做起, 能够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篇8:《史记》的读书笔记领悟及领会

这本书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共130篇,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十二万余字,共计526500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左右的各种实例。

读了这些资料大家因该会很震惊吧,可想而知司马迁当年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啊!说了这么多也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了。首先我想要赞美一下司马迁,因为他从撰写这本书开始没有被任何困难和挫折打败,而且还坚持了下去。他就跟谈迁一样,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坚持下去的信念。接下来我就夸夸这本书,读完后只能说经典中的超经典。

每当我读起它时就感觉书中的每一章就像3D电影一样,所有人物所做的事都在都在眼前一一放映。其中我最喜欢舜,因为他的父亲、后母、弟弟都想杀他。但他依然很孝顺父亲、后母,每次都用智慧逃他们的追杀。舜当了皇帝以后,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虽然不知道他当年有多孝顺父亲、后母,被他们追杀有多么苦……我依然喜欢他。

篇9:《史记》读书笔记

一、项羽本纪

本篇为《史记》的第七卷,主要记载了楚霸王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到最终败亡的生平经历。

句子摘录:

1、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写出了项羽儿时的雄心报复,也暴露了他的性格弱点,暗喻项羽最后的失败。)

2、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想要称霸的念头在他很小的年纪就显现出来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项羽的少年雄心,也从侧面说明了民众对秦王朝的不满。)

3、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可以看出项羽与士兵们同生共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于此,表示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玦”与“决”同音,是范增的暗示,要项羽下决心杀了刘邦,“项王默然不应”体现了他的犹豫不决,为后来的失败铺垫。)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所作的绝命词,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有着渺小沉重的叹息。)

6、“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引用项羽的话,他到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本质原因,多么荒谬,令人惋惜。)

成语:

取而代之 破釜沉舟 先发制人 拔山扛鼎 四面楚歌 沐猴而冠 作壁上观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背水一战

简评:

不以成败论英雄,比起刘邦,一直以来我更欣赏项羽。他的满腔抱负,英勇善战,凌云壮志都让我佩服。然而,他,终究不是一个完人,他亦是有他的缺点。若非,他也不会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想要称霸的念头在他很小的年纪就显现出来了,从他发出将秦始皇取而代之的宣言以来,他一直为自己的理想进军。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杀人来夺取权力和兵力,但对待敌人刘邦,在鸿门宴上,他不顾范增给他使眼色,却放了刘邦一马,轻敌和多疑是项羽最大的弱点,刘邦也正是巧妙抓住了他的弱点。

对项羽破釜沉舟这一做法,我也是十分敬佩。有这种胆量和气魄的,历史上能有几人?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也有一点破釜沉舟的意境吧。不是谁都有勇气断自己的后路的,只有视死如归的人才敢于使用这样的计谋,来逼使将士们殊死一战。

身处大汉,司马迁却给予楚霸王如此多精彩的描写,也公正客观地肯定项羽的历史功绩和性格弱点,可以看到编者对项羽一生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无限同情。

最终,他的梦还是碎了,四面楚歌,乌江自刎,但是他永远是曾经意气风发的西楚霸王。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篇为《史记》的第二十一卷,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廉颇和名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叙述了二人的交往情况,并介绍了赵奢赵括父子与李牧的一些事件,内容交代到赵国灭亡为止。

句子摘录:

1、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4、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5、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成语:

怒发冲冠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布衣之交

刎颈之交

简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作为主人公的廉颇和蔺相如,司马迁运用大量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来刻画。

廉颇成名最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时就因大破齐国而被授为上卿。蔺相如次之,因在完璧归赵一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成名,被赵王拜为上大夫。之后的渑池之会,他再一次展现出独特的外交智慧与勇气。当其“位在廉颇之右”后,廉颇不服气了,但最后,我们都知道,蔺相如用宽容隐忍化解了这场矛盾,将相和有点戏剧化。

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往往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而赞叹。但除了他们两人,故事中出现的其他人呢?首先,赵惠文王善于用人——不看重被举荐人的出身,地位和资历,只注重他是否贤与能,唯贤唯能是用。当然,他也不光听举荐人怎么讲,还得亲自考察一番,实践证明了被用之人确属贤能之士,就大胆使用,不断地委以重任,让其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人一直被大家忽略——谬贤,是他把蔺相如这个人才推荐给了赵王,在向赵王推荐之时,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慧眼识英雄”可贵;“舍己荐英雄”更可贵。谬贤既具“慧眼”又能“舍己”,善“识”又敢“荐”,这就是我特别要赞他的原因。

二、孔子世家

句子摘录: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

6、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简析:

孔子一直以来都被尊为“圣人”,但在“圣人”光环背后的他又是怎样的呢?孔子并没有一个好的出身,身材长相也不是很完美,在如今这个“拼爹吗,靠长相”的时代,他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但他的学识他的政治观点都足以让所有人忘记他的身世。随着国外一所所孔子学院的兴办,可以这么说,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孔子一样古往今来都名满中外。最令我讶异的,当属在韩剧中出现的一幕:小孩子在车上背诵《论语》。这不仅让我发现了孔子的伟大,还让我感慨,当我们在追韩剧的时候,韩国人却在读《论语》,身为中国人,我们在这一方面都比不上外国人。

孔子确实是一个圣人。他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也不是局限于政治,有很多珍贵的理论可以流传至今,适用于各个领域。“中庸之道”也好,“因材施教”也好,稍稍接触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用的道理。看过《孔子世家》,我了解到的孔子,就是那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东西不比老子的深奥,不如庄子的飘逸,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能够轻易读懂,明白透彻。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地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司马迁说得不错:“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古往今来,能有几人配得上“圣”这一个名号,我们也可以从史书上知道,“诗圣”之类的某一方面的圣人还是存在的。但是,孔子之“圣”,前面不用加任何名词,因为他是至圣!

三、李将军列传

本篇为《史记》的第一百零九卷,主要记载了西汉名将前期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同时也交代了李氏家族的大致情况,包括李广的子孙辈的事迹。

句子摘录: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选取汉文帝对李广的赞誉这一史料,对李广的英雄形象加以塑造,侧面表达了对李广的欣赏,赞许。)

2、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引用典属国公孙昆邪,单于对李广的评价,赞许李广。)

3、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著名“擒杀射雕者”事件,突出李广的英勇骁战,展现李广的个性特点,暗喻编者对他的同情。)

4、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通过具体事件描写李广与士兵们同吃同喝,为人廉洁,增强悲剧色彩。)

5、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简评:

本篇是《史记》列传部分最有名的篇章之一,对于没有封侯拜相的将军李广,编者破格把他升入列传。列传开头,司马迁按照惯例向我们介绍了李广的家世、籍贯和早年从军经过,并通过选取汉文帝对他的赞誉:“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一史料对李广的英雄形象加以塑造,侧面表达了自己对李广的欣赏之意。接下来编者按时间次序记叙了李广在军中的立功和升迁情况,并通过选取“公孙昆邪之泣”这一细节,再次反映出李广的军事才能与过人的勇猛。

李广的一生遭遇了很多的坎坷,在这方面,司马迁不免感同身受,因而会惋惜同情李广的一生,对他的评价自然也就过高了。李广是个英勇善战的人,这一点从他的显赫战绩中可见一斑。但是朝中皇帝的宠信都排挤他,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功绩而得到应有的奖赏。

李广的胆略实在让人佩服,对于他治理军队的方法,我个人觉得有些值得赞赏,有些是不得当的。李广从来不谨守规章制度,但我认为军中保持纪律是必要的,这样才不能使得军心涣散。李广为人廉洁,得到的赏赐总是全部分给他的部下,这一点我很是欣赏。这样,他和士兵们同吃同喝,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正因为他乐于分享,所以他当了四十多年的官,到头来却不能得到高官厚禄,家中也没攒下一点钱财,或许真的是生不逢时,天意弄人。

篇10:史记 读书笔记

——读《史记》感言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立德,立史官之德;立功,立史实之功;立言,立史家之言。

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的楷模,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承董胡前,其鲁迅后,使文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几千年来为文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西汉最鼎盛的汉武帝统治时期,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大变动的时代,黄老道学、儒家学说,两个竞争最为激烈的学派,最终在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三策”的思想之下,儒家学说成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思想。

司马迁就是生活在这个变幻的时代中。他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又受其父亲司马谈的影响崇道。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他累积了功利意识;在道家的影响下,他受到齐、楚的浪漫主义传统熏陶,所以,他根本上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通常人们把竹文化和儒文化联系在一起,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或看到虚心、谦恭。竹子的那种挺拔向上,志高万丈的精神,更为众多文人志士所追求、推崇。

司马迁那种忍辱负重的高风亮节,也许也是或多或少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所致。汉武帝时代是一个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文章两司马”,一个是司马相如,另一个就是司马迁。或许心高气傲的汉武帝处处都想让他人臣服于自己,司马相如最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御用文官,他的思想完完全全屈服于皇帝,《大人赋》、《上林赋》数不胜数。汉武帝成功地驾驭了一个人的思想。当然司马迁也不会逃出他的视线,但司马迁不卑不亢,宁可受到奇耻大辱也不愿屈尊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许这就是他最终为李陵伸冤,然后被处以宫刑,最后发奋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的缘由。立德、立功在这方面完全展现。

《史记》作为一部史书,在“成一家之言”方面是一个创举。“言”者,议论也,即有意表达一个人的思想主张的意思。“成一家之言”,既要继承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风气、传统,又要在史学领域中有所创造,敢于拿出自己的主张。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却要来一个“成一家之言”,显然是对正统儒学表示的一种抗议。

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著史绝不是简化为文献的收集、整理与考证,或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观察历史,而是带着他自身深切的痛苦去理解过去时代人物的奋斗与成败,而书中最为精彩的也是描写这些人物的部分。《史记》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而文学渗透着情感,因而单纯就艺术的结果来说,它就是情感参与和历史的高度统一。历史被赋予了精神才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是有生命的历史,这浸透着作者的滔滔情思和进取的人生观,其人生的忧患意识与悲凉感也因此而生出文学的抒情性。

司马迁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大门,透过《史记》我们还看到一个饱经忧患而又感慨深沉的学者,那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

篇11: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12:读书笔记---史记[推荐]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繁荣的唐朝、残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汉武帝

……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皇宫的奇珍异宝,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硝烟、汉武帝挥兵抗击匈奴的战争场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紧张、有的看着令人无可奈何……

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

上一篇:傻丫头的梦散文下一篇:逐步词语的解析及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