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

2024-04-13

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共9篇)

篇1: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也失去了再生育的条件,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他们就是“失独家庭”。

临近春节,为了让失独家庭能够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虞山镇报南社区志愿者们带上新春爱心礼包对社区失独家庭进行了慰问走访。

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失独家庭”近期的生活状况,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嘱咐他们有困难要及时反映,同时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生活,重拾生活信心,祝愿他们过一个快乐祥和年。

一份浓浓的心意温暖了失独家庭的心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空虚也在大家的关怀中渐渐消散,真正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暖。

篇2: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

日前,史力作为“失独家庭”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一起来到位于哈尔滨市群力区的“失独老人之家”,为这些特殊的家庭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

由于失独家庭成员心理创伤严重,恐惧与外界接触,每次在慰问前,史力都要为大家做心理疏导。

送来的慰问品有大米、奶粉、收音机和水果,用史力的话说“花钱不多”,但把这些东西送到失独老人的手中,推开他们心里的那扇门,史力用了三年的时间。

三年来,为了让“失独家庭”家长暂时忘记伤痛,过上一个好年,史力和他的队友们从未在家里过一个春节。

志愿者带着数十家失独家庭远离居住地,来到新城市或乡村,百余口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吃饺子。

每个接过慰问品的家长们眼中都充满了泪水,面对伤痛,抱团取暖,“失独老人之家”给了他们互相沟通的机会和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大家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记者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了解到,目前我省有近十万户失独家庭,失去孩子给这些家庭造成了无法抹去的创伤,失独家庭的.家长们最害怕出门,总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但长此以往,家长们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甚至有的人出现了轻生的念头。

篇3:家庭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介入

(一)

什么是失独者, 失独者分三种, 一种是较早的失去了孩子但他们又补生了, 第二种是较晚失去独生子女, 但其儿女已经给他们生了孙子孙女, 第三种也是最痛苦的一种, 他们丧失了生育能力, 而独生子女也没有给他们留下后代。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谈论的就是第三种失独者。其家庭结构图如下所示:

(二)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及失独家庭现状

下表是对中国主要家庭结构的的一个调查汇总:单位%

《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第68页表4-2-1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在中国当代核心家庭是主要的家庭结构, 而核心家庭中有70%以上的为独生子女家庭, 由此可见失独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家庭的一个重大威胁。《独生子女夭亡家庭生存状况调查》 (《中国经济周刊》, 人民网2009年6月1日) 一文告诉我们, 我国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 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仅仅以1.5亿独生子女计算, 这意味着我们已有或将有1500万个左右家庭已经或将要蒙受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当然痛苦的程度不一样, 失独较早的大多数很快就补生了孩子, 失独较晚的其独生子女已经给他们生了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广州日报所称每年增加7.6万、总数超过百万的失独, 应该是指最痛苦的一类失独, 就是父母已丧失生育能力而独生子女死亡前又没有孩子的。彻底丧失独生子女的中国人特别可怜, 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信宗教, 是靠代际传承来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的, 孩子身上寄托着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失独家庭在中国目前的现状时面临着精神和物质条件的双重压力。

二、失独家庭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

家庭社会工作是欧美国家中发展最早, 历史最悠久的一个领域。它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 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专业方法解决和处理家庭问题, 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促进家庭功能正常发挥, 帮助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

失独家庭的出现是个新问题, 对社会道德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和要求。解决这一问题, 当拓宽思路, 多管齐下, 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努力又需要各社会组织的配合。

失独家庭中家庭结构的突然变化使他们的家庭还无法适应, 无法正常运行, 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夫妻关系破裂, 婆媳矛盾加剧, 婚外恋、家庭暴力等等, 这也需要有人去帮他们适应这种变化, 促进他们的家庭生活走向稳定, 而我们家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 我们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进行家庭重构。

三、家庭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开展的形式

(一) 个案工作

家庭个案工作是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家庭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 缓解压力, 达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平衡。失独家庭个案工作具有一般个案工作的特点, 而且我认为个案工作是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以案主的需要为主, 启发案主的潜能, 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 小组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小组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小组经验, 从而达到个人、群体、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小组工作在互动过程中彼此分享, 彼此倾诉、互相支持、安慰来达到小组成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对于面临失独家庭问题的成员来讲, 小组工作可以使他们分享彼此的感受, 达到一种同感, 这将比家庭社会工作者对他们的同理心更深, 他们彼此也会产生共鸣, 而我们工作者在一旁只需要提供一些支持和协调就可以了, 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下, 帮他们引导一下。

(三) 社区社会工作

家庭问题除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沟通存在问题以外, 家庭是否能发挥功能, 也受其所处社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健全与否的影响。所以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 除了要考虑家庭内部的动态关系和沟通形态, 还要将这些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 要考虑周围环境是否阻碍家庭功能的发挥, 着重社区环境的改变, 以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家庭。社区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 软环境是指周围人的素质, 邻里关系, 比如在邻里关系好素质较高的社区, 当失独家庭出现时, 周围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 会给他们一些安慰, 在平时会给他们一些照顾, 这都需要我们社区社会工作者去帮着完成。硬环境是指, 像一些娱乐场所, 在他们孤寂无聊时可以去那聊聊天, 打打牌来打发时间, 对他们心理治疗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张文霞, 朱冬亮主编.《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范丹妮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失独家庭慰问信

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

为了让这些特殊家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富南居委工作人员在8月13日带着慰问品上门走访,走访过程中,居委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与他们亲切交谈,并为他们送上了床上用品和一些慰问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注意身体健康,多参加些社会活动,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篇5:失独家庭慰问信息

黄塘村委会卢耀强家庭属于计生失独家庭,乐平镇计生协会了解到卢耀强今年8月底交通事故造成左腿行动不便。

20日下午,乐平镇计生协会秘书长和志愿者来到卢耀强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及慰问品,并详细询问了卢耀强的病情、生活以及目前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鼓励他要坚强生活,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观念。

一声问候,两句细语,谈话时洋溢了无处不在的浓浓情意。

卢耀强家庭对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非常感动,对乐平镇计生协会的慰问表示感激。

篇6: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

XX社区慰问社区失独、伤残、困难家庭

2014年X月X日,XXX社区的 X户失独、伤残、困难家庭全部高兴地领到了XXX街道为他们派发的鸡蛋、米、面、油慰问品。感受到了政府给予的温暖关怀。

由于此次配发的慰问品较多,社区居干考虑到部分居民取领物品不方便的困难,在社区主任的带领下,居干们一起带着慰问品亲自送到各户居民手中。收到慰问品的居民表示感谢街道领导对他们的关心,感谢社区居干的热情服务。

篇7:论失独家庭的现状及救济

关键词:失独家庭,问题,法律救助

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看到一篇报道称:一对城市生活中的失独父母, 年近七旬。两人想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 担心生活无法自理, 想进入养老院。两位老人找了几家养老院, 都没有一家同意接收的。养老院拒绝的原因都是:进入养老院要监护人签字, 而两位失独的老人因为失去独生子女没有监护人, 没有监护人签字, 养老院称也无能为力。面对如此尴尬的场面, 两位老人只能失望的离开。看到镜头里两位老人无助的身影, 笔者感触万千。对于父母, 失去唯一的孩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而当他们艰难的愈合伤口的同时, 他们还将面临着更艰难的事情, 养老没人养, 看病没人帮, 种种困难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鉴于此, 笔者对失独家庭的救济提出一点建议,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失独家庭的关注, 能够使失独父母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 在其能够生育的年龄, 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使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生命安全存在的隐患日益增多, 由此造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孩子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失去唯一的独生子女的家庭, 我们称之为“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问题,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和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相适应的, 失去独生孩子的父母大多在五十岁以上, 失独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失独导致子女赡养功能缺失

突出表现在医疗困境、紧急救助及死亡丧葬等方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父母倾其大半辈子的心血来养育子女, 从子女出生到就业、婚姻、生子都倾尽所能, 就是为了到年老时能有生活的保障。然而, 独生子女的死亡, 使这些父母陷入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境地。例如, 失独老人生病住院, 无人陪伴无人照顾不说, 即使手术、住院签字都无人做到。尤其在失独老人年老不能自理时, 更是无人问津。现实生活中, 失独老人都无法顺利的入住养老院。因为在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时, 为了规避各种风险, 也需要子女签署委托手续, 那么失独老人就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困境。失独导致了赡养父母功能的丧失, 无人能替代子女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 使失独家庭面临更大的生存生活困难。

二、失独损害了家庭的经济功能

失独人群中不乏因子女生前疾病缠身而负债累累的, 在子女离世后, 还要继续偿还债务, 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此外, 在目前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经济收入较低的失独老人, 经济上得不到子女的资助, 随着年龄的上升, 本身所需要的医疗和养老等费用也会增多, 其经济上的困境会越来越严重, 很多人不得不陷入贫穷, 在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上得不到保障。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失独者, 因子女的离世而失去其财产的继承者, 家庭的经济功能也因此受到损害。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失独家庭的日益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失独家庭越多, 失独所带来的问题越凸显, 公众对于计生政策就越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其二, 如果国家不能够有效解决失独问题, 遭受丧子打击同时陷入生活困境的失独者就可能通过非理性手段来解决问题, 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失独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 从法律层面怎样对失独家庭进行救济与保护呢?

法律追求权利和责任的对等原则, 国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剥夺了人们生育自由的权利, 那么因此也应当承担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责任, 对失独家庭给予充分的全面的救济保障权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失独家庭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四、健全扶助失独家庭的法律和法规

2001年底颁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里的“必要的帮助”只是原则性规定, 其中“必要”的标准如何掌握, 由哪些职能部门负责, 具体如何实施, 均缺乏详尽的规定和操作细则, 致使保障作用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从立法层次对失独家庭救助的保护具体化, 使扶助失独家庭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做到有法可依, 并具有完整的可操作性, 而不仅仅是概括性得叙述, 有法等于无法。

五、完善失独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现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规定, 49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才能获得特别扶助, 然而该项制度规定过于死板, 不够灵活。很多失独父母在更为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孩子, 距离获得特别扶助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 在失去孩子后他们最为揪心痛苦, 最感孤立无助, 却得不到国家的“特别扶助”, 这本身就是救济制度的一大缺陷。针对缺陷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完整、清晰地明确国家对失独家庭的保障救济责任, 使每一对失独父母都能免除对疾病、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 使失独父母面临的每一种特定的困难, 都能得到妥善、圆满的解决。

六、构建失独家庭政府服务体系

建立失独家庭社区救助体系, 为失独家庭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失独家庭的救助的同时, 构建政府服务体系及社区救助体系, 以国家为中心, 以社区为基本点, 加强对失独的家庭的救助。使每一位失独父母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 在面临养老、疾病等问题时, 能够不处于尴尬地步, 使其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真正实现社会对其的“赡养”为实现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4]中国网络电视台.失独家庭理应得到制度救济[Z].2012.

篇8:失独家庭调查研究

一、失独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预兆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 新的出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 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办于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统计显示, 自2020年起, 我国将有约2.5亿以上的老龄人口, 且这一数字还呈现出了不断攀升的态势, 而根据《独生子女夭亡家庭生存状况调查》中所说, “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 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 这就意味着自2020年起, 我国就将出现超过200万的丧独老龄人口, 这一不断攀升的数字不容小视。

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实行计划生育, 只生一个孩子。在国策执行了30多年之后, 目前产生的人口红利锐减、未富先老、空巢老人, 乃至“失独”等问题, 都是当年决策时不曾预见的问题。独生子女一旦亡故, 家庭中的老人父母, 在承受精神打击的同时, 也同时遭遇到了经济困难, 养老成了难题。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独生子女的家庭有着非比寻常的脆弱性。一是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却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 养老压力很大。二是一旦独生子女去外地工作, 家中老人就变成“空巢老人”老人的精神抚慰难以得到, 一旦独生子女出现意外事故伤残或者死亡, 整个家庭等同于彻底崩溃。失独家庭之所以引人关注,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晚年失去了支撑和依靠。

由此可见, 失独问题是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预兆, 它会加快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率, 加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施行压力。失独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体质改革的失衡, 经济发展远远高于社会体质改革。这就提醒我们设立一套人性化的应对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二、应对失独家庭问题的策略

据媒体统计, 我国目前大约有一百万失独家庭, 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以目前政府万亿财力, 对这个规模的失独家庭特殊救助, 并不困难事情。城镇失独家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养老保障, 农村失独家庭经济更加困难, 而且农村居民多半没有养老保险, 所以养老问题要比城镇居民更加困难。政府应该强化对城乡失独家庭的人道主义政策制定, 但凡出现独生子女意外亡故的家庭,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以控制或减少失独者的新增数量, 使社会改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根本上缓解失独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国务院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却没有制定具体的标准而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的加以说明。

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注。尽管目前新闻媒体对失独者开始关注, 但比较起其他社会热点问题还远远不够, 学术界对其的关注也相对较少, 基本找不出这方面研究文献, 这就造成政府和相关部门无法对其采取适当有效地应对策略和措施, 有些政府想针对失独家庭予以帮助也苦于没有相应的参考依据。所以, 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注就尤为重要, 比如网络媒体可以设置专栏着重报道, 各大BBS网站也可以发帖吸引公众的关注度, 以便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其的关注度。一些失独者在交友方面具有特殊选择性, 他们很难与一般人群交往接触, 从心理上更加容易接纳的唯有跟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失独人群。失独者跟与自己同命的人在一起史容易坦诚对待, 他们认为只有同为失独者才可以做到真正彼此理解, 所以可以组建一些失独者组成的联谊社团, 比如QQ群, 也可建立一些组织帮助失独者群体获取社会救助, 以便于他们顺利度过丧子痛苦期。所以, 这种同辈之间的激励可以帮助失独者度过心理和精神的困难期。

国家可以对独生子女家庭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 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保障。对那些确因失独而陷入养老困境的家庭, 全方位解决其养老问题是我国人道主义社会必须解决的。但是, 经济救助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心理扶持对失独家庭往往更加重要。如何建立一种可以为社会所分享的人性关怀体系, 可能是需要长久探索的社会课题。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生活教育中去, 从娃娃抓起, 在中小学加设安全教育课程, 父母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对子女的安全防范教育, 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加大对失独家庭的精神关怀。

失独问题加深了中国的老龄化危机, 而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当前一切问题的唯一出路。失独问题绝不仅仅是计生问题, 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关爱与帮助, 如何帮助他们, 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真正关乎社会稳定, 也真正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改革30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对中国的崛起来说功不可没。只有不断地健全、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才会走的更顺畅、更稳健。

摘要:独生子女意外亡故, 对于失独家庭而言失去的不仅是一条生命, 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面对丧子之痛时, 失独家庭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有许多父母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本文从心理、养老等方面加以分析, 并得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失独家庭,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计划生育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中顾法律网

[2]《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穆光宗《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3]《独生子女夭亡家庭生存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周刊》人民网2009.6

篇9:给失独家庭的慰问信

当前, 众学者均认识到“失独家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均意识到需对“失独家庭”进行特殊保护。但是, 对于“失独家庭”的保护应当上升到国家保护层面, 上升到权利高度甚至是人权层面, 通过具有高度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特征的法律来保障的研究较少。既有的研究都将对“失独家庭”进行法律保护作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命题, 但解决命题的路径没有明确。

(一) “失独家庭”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矢独家庭”最大的困境是老无所养, 以及“独自凄凉少人问”而产生的心理落寞。首先, 独生子女家庭有其独特性, 和正常家庭相比, 随时可能由于独生子女的伤病残亡面临着分崩离析。并且, 当下的中国, 子女仍是唯一的养老责任主体, 养老资源的匮乏致使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一旦独生子女家庭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沦为“失独家庭”, 养老责任主体将消失, 社会资源占有将减少, 其权利也将无法得到正常实现, 无疑会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 “失独家庭”困境的出现固然有其自身因素, 但从本质来讲还是计划生育政策所致, 并且基于这种制度性原因致使其权利受损。而法律作为社会利益的调整器, 应积极主动地以制度的方式, 发挥权利的资源分配功能, 弥补“失独家庭”和正常家庭的差距, 以达到保护该群体,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二) “失独家庭”法律保护的原因分析

首先, 义务和权利互为依存。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失独者”履行了计划生育的义务, 国家就应为由该义务的履行承担起维护其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的义务。就法理学的通说来看, 权利与义务二者是密切联系、互相依存的,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与发展, 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一胎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初, 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过度的强调了公民的义务性, 忽视了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 造成了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而在权利本位的当下, 国家应当在资源分配上给予相应的倾斜, 就“失独家庭”履行“只生一个”的义务所遭受的损伤承担起保障与扶助的责任。

其次, 公民权利决定国家义务。对“失独家庭”予以法律保护是国家义务的应有之义, 符合现代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在现代国家中,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已经逐渐发展为义务—权利的关系。在此关系下, 公民权利产生国家义务, 公民权利直接决定国家义务, 而国家义务的唯一目的即在于对公民权利给予根本保障。[1]就现有的调查来看, “失独老人”的最大困境, 就是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具体表现为, 生病的时候没人照料, 应做手术时却没人签字, 连想入养老院也因无人担保而不得。此外还有由于家庭养老的缺失以及诸如孩子治病等先期债务的积累等所造成其生活返贫问题, 这些无一不反映了“失独者”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当“失独老人”孤苦无依、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之时, 国家有义务承担起对其基本的养老、医疗的扶助义务。与此同时, 国家还应承担起“失独家庭”更有尊严的生活, 即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义务, 而这也正暗合了生存权低阶与高阶的两层含义。

再次, 对“失独家庭”予以保护是实现实质正义的要求。“失独家庭”在当前社会主要是面临养老、医疗、独自凄凉少人问等多重困境的特殊群体。与正常家庭相比, 家庭功能有着巨大差异。而这一差距从深层原因来讲则是一种权利拥有上的不平衡。根据其与正常家庭的差异性, 给予适当倾斜性照顾, 是保障该群体平等人权的充分实现的必由之路, 同时也是提高其权利能力, 实现实质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

最后, 对“失独家庭”的法律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第一, 执法为民的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其核心在于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该理念的基本要求。绝大多数的“失独家庭”痛失独生子女后, 逐渐与社会脱节, 并陷入精神创伤和养老、医疗的困境之中, 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受损。对该群体的扶助是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也是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第二, 对“失独家庭”予以扶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而公平正义的实现则在根本上要求执法者尊重人权。对“失独家庭”予以扶助是维护其基本权益的必然要求,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第三,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 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失独家庭”困境的出现是基于意外原因, 更是由于现行制度的负面作用以及救助制度的缺失。若不对失独者进行扶助与慰藉, 他们将难免产生更大的负面情绪, 甚至产生对社会的不满与仇视, 这必将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因而失独者扶助制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应有之义。

二、现行法律体系下, “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缺失

尽管对“失独家庭”进行法律保护是必要的, 但是, 现有的法律保护却存在着种种不足, 主要表现为“失独家庭”被边缘化和模糊化, 致使其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一) 在现行法律体系中, “失独家庭”被边缘化

“边缘化”, 在社会层面来看, 主要是指社会排斥, 是基于自我责任、社会结构不平等和社会政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某类人群同主流社会脱节, 形成孤立无援的群体的一种现象。在法律体系中, “失独家庭”的边缘化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为一种权利拥有的不足和权利实现上的障碍。下面, 笔者将追溯中国“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发展变迁, 并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失独家庭”被边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

1. 中国“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发展变迁

“文革”之前,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较为宽松的人口法制, 鲜有硬性规定。1978年, 随着《宪法》第53条第3款的规定, 计划生育入宪。1982年《宪法》则将计划生育明确规定为一项宪法义务。同时, 随着一系列地方法规的出台, 以及1998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2001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 我国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人口法制系统。并且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通过和一系列配套法制的建立和完善, 最终,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多领域的人口法制。

而从“失独家庭”扶助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来看, 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2]和201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1条[3]。

从“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发展来看, 该制度可以追溯到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在东、中、西部等10省 (市) 开展的对计划生育家庭建立特别扶助制度的试点工作[4], 随后的《人口计生委关于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 (国人口发﹝2007﹞95号)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 (国人口发﹝2008﹞60号) 、《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 (试行) 》 (人口厅发[2008]23号) 以及《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都对该扶助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总结上述扶助制度, 现有的扶助措施可大体描述为自女方年满49岁开始发放扶助金, 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

2.“失独家庭”权利拥有不足

首先, 由于《暂行办法》对扶助金的规定模糊不清, 因而各省对于特别扶助的规定也极为模糊, 仅仅规定“由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扶助金”, 诸如天津市[5]、重庆市[6]、青海省[7]等省市。一些省份甚至没有“失独家庭”权利救济的相关规定, 诸如江苏省[8]。在此种情况下, 各省市“失独家庭”的权利享有不平衡, 部分省份的“失独家庭”没有丝毫权利保障, 而且没有规定具体扶助部门的做法也使得“失独家庭”陷入求助无门的境地。

此外, 从现有扶助金的标准来看, 扶助标准偏低。大部分省份与国家的扶助标准相差无几, 每月不足135元的扶助金尚不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七, 对“失独家庭”的生活困境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并且这种不建立随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扶助标准滞后于现实, 与立法者的本意相违背, 无法使“失独者”的权利得到充分的救济, 并且与社会正义相违背。

而且, 扶助金的扶助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经济扶助, 但就“失独者”所面临的困境来看, 缺乏对“失独者”的精神抚慰以及养老和医疗方面的扶助, 扶助形式单一。当调查“失独者”的最大的担忧时, 几乎每个人的指向都是养老问题。人到老年, 除了收入减少, 还面临疾病、生活等问题。而没有子女的“失独者”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仅仅是人老、体弱多病、活动不自如, 甚至是家里无人照顾, 想入养老院也不得。而这些正是失独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然而制度的设计却并未将这些需求考虑进来。此种扶助措施, 莫说对“失独者”进行预防性保护, 就连保障“失独者”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无法达到, 违背了立法原旨, 没有使“失独者”的权利得到救济。

3.“失独家庭”的权利实现存在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仅仅规定了“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但这并非是一种义务式的设定, 国家并没有强制性扶助的义务。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看, 这是对于“三无”老人的制度设定, 提出国家予以供养或者救助的义务。但是尚未出台具体的扶助措施以及扶助标准, 并且“失独老人”与三无老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简单套用并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权利需求, 因此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 “失独家庭”面临着维权无据的困境。

此外,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暂行办法》以及各地出台的扶助措施, 均未对具体的扶助部门以及如何实施扶助进行详细规定, 并且现有的扶助制度在制度落实、政策宣传等方面还不到位。因而, 多数独生父母在自己唯一的孩子不幸逝世后甚至都不知道向哪一部门申请扶助, “失独家庭”面临着维权无门的困境。

并且, 从扶助资金的角度来看, 虽然在《暂行办法》中明确了特别扶助金国库统管的原则, 但是同时规定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分比例负担的原则, 也就是说国家并不承担全部的扶助金。然而就现有的地方制度来看, 只有浙江省规定了扶助金的来源渠道[9], 其他省份均没有规定扶助金的具体来源,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除了制度本身的设定, 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因素也阻碍了“失独者”权利的实现。“失独者”自身经历丧子之痛后逐渐产生的绝望逃避心理, 他们大多会选择逃离社会并生存于社会的边缘, 难以寻求权利救济。社会中存留的一些封建落后思想也致使一些“失独者”受到歧视和误解, 未能得到外界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并给“失独者”的原本脆弱的心理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致使他们无法甚至不愿寻求权利救济, 有许多“失独者”选择轻生。

此外, 在执行过程中的细节考虑不到位, 缺乏人性关怀, 还会对“失独家庭”造成二次伤害。

(二) 在现行法律体系中, “失独家庭”被模糊化

2012年, 民政部官员表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来解决失独老人的问题, 而国家对“三无”老人的扶助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1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 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在这里, 国家是将“失独群体”在法律地位上模糊为“三无”老人, 然而多项研究均表明, “失独家庭”与所谓“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老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不能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 简单套用其他群体的扶助措施。

首先, 从“失独家庭”出现的原因来看, “失独家庭”是我国计生政策派生出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基于计划生育家庭的风险性所产生的。而”三无老人“并非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 更多的是基于自身责任所造成的。

其次, 从法律救济的依据来看, 对于“三无”老人的救济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 而对于“失独家庭”来讲, 不仅是一种国家的职责与功能, 还有一种义务———权利的关系, 国家应就“失独家庭”权利受损的事实, 承担起救助与保障的义务。

再次, 从扶助的内容来看, “失独家庭”跟普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的是, 内心的空虚与“贫困”要远远严重于真正经济上的贫困。相较于金钱, 精神抚慰对于“失独家庭”可能更为重要。

因而将“失独家庭”比照“三无”老人进行扶助只是权益之计, 每个弱势群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失独家庭”的特殊性使其不能简单套用或比照其他人群的保障制度。否则必然会出现权利救济的各种疏漏, 因而需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之处建立专属的保障机制。

三、“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完善路径

“失独家庭”扶助制度建立的目的主要在于保障“失独家庭”的权利, 并改善其生存现状, 而参照现有的立法建议以及先前分析的现有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失独家庭”的扶助制度应是一种专门保障“失独家庭”基本权利, 以国家立法为主导, 地方性法规为支撑, 社会团体的救助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一) 宏观层面的扶助制度思考

从宏观层面来讲, 制度设定的目的应是保障“失独家庭”的基本权利, 并且需要确定国家责任、公平正义、社会连带责任三原则, 构建一种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失独群体救助体系。并且需依据城乡的不同特点, 予以不同救助[10]。

(二) “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具体设计

结合先前分析的立法不足, 提出如下的扶助制度具体设计:

1) 扶助部门:由于计生部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执行部门以及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部门, 可以以各级的计生部门作为主要的扶助单位, 并且加强其与其他各部门的协同工作, 并且鼓励社会团体的参与和扶助。

2) 扶助对象:现有的扶助制度只针对49周岁以后的失独父母, 但是立法上必需充分考虑“失独家庭”从失去孩子到49周岁之间的真空期, 可以在49周岁到来前进行相关的精神抚慰。

3) 扶助措施:首先, 国家要对“失独家庭”的数量、类别进行科学的统计调查, 为相关的扶助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其次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专项的扶助基金, 可以由社会捐助、财政投入以及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组成;然后, 建立依据当地经济状况和物价水平动态变化的生活补助机制;此外, 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 并根据“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尝试建立专门养老院并进行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最后, 在精神方面, 借鉴香港的社工制度, 定期对“失独家庭”进行志愿者帮扶与心理专家的疏导, 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精神困境。

4) 监管制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因而必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保证扶助政策的有效执行。此外还应树立司法权威, 强化司法保障的功能, 为“失独家庭”的权利提供救济途径。

(三) 建立“失独家庭”扶助制度实施的后评估制度

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定期组织有关人士对扶助制度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完善, 以便在扶助制度法制化的前提下, 同步实现扶助理念的人性化、扶助标准的科学化, 逐步达到扶助管理规范化、资源整合化、监督多元化、手段信息化、城乡一体化, 使扶助制度发挥最大和应有的社会效益。

对“失独家庭”予以法律保护, 绝不是一种对他们痛苦处境的简单同情, 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国家义务。坦率地说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一个高风险家庭, 都有转化为“失独家庭”的可能。对于“失独家庭”的保护在事实上就是对于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保护, 而这是国家对每一个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公民所应做出的承诺, 也是国家责任和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

注释

1[1]龚向和:“国家义务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国家和公民关系新视角”, 《法律科学》2010年第4期, 第3页。

2[2]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 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 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 有关单位应当执行;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3[3]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 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4[4]即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 年满49周岁后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或80元的扶助金。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80%, 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地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对于父母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 由各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精神抚慰、经济救助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 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

5[5]参见:《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各级人民政府及该独生子女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救济和帮助。

6[6]参见:《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5款: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办理社会保险、发给生活补助金等方式, 给予必要的帮助。

7[7]参见:《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6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由其所在单位、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 (镇) 人民政府给予经济补助和其他必要的帮助。

8[8]参见:《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9[9]参见:《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上一篇:收费站树形象活动方案下一篇:秀出风采诗歌朗诵比赛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