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

2024-05-03

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通用6篇)

篇1: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事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环境事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等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部门、专业分公司及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环境事件管理。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通过法定程序执行本办法。

境外公司所在国法律或项目协议、公司章程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事件,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是指所属企业在生产、建设或经营活动中因违

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虽未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但受到刑事追究或行政处罚,以及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环境事件,不得伪造、篡改相关资料数据。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

第五条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环境事件。

(二)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环境事件。

(三)较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

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环境事件。

(四)一般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第六条

所属企业应当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相关要求备案、演练。

第七条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所属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组织开展现场环境应急监测。

第八条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所属企业应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根据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判断事件等级,按照— 4 —

集团公司信息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报送事件信息,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报送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同时报送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第九条

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后,所属企业应当服从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处置期间,所属企业应当全面、准确地提供本单位与应急处置相关的技术资料,协助维护应急秩序,保护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各项证据。

第十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状态解除后,所属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求,妥善处置应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液,防止二次污染;危险废物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所属企业应当协助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求开展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

第三章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管理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视情节轻重,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

(一)重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刑事追究的; 2.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3.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二)较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其他部门处以行政处罚的;

2.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的;

3.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国家级媒体或其他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报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并经查证属实的;

4.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三)一般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

1.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其他部门处以行政处罚的;

2.污染物超标排放不及时整改的;

3.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媒体报道,造成一般社会影响并经查证属实的;

4.造成一般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依据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如果被处以按日连续处罚是因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可以视情节对环境违法违规事件责任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三条

所属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识别评估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风险,杜绝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 环境事件调查

第十四条

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事件,集团公司应当成立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发生一般环境事件,所属企业应当组织开展事件调查,调查报告应当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所属专业分公司备案。对集团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事件,可进行升级调查。

第十五条

各级监察部门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监察部门参加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管理办法》参加环境事件调查。

第十六条

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件有关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十七条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查明下列情况:

(一)事件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事件经过;

(三)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

(四)建立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的情况;

(五)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及环境安全隐患整改的情况;

(六)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七)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管理及实施情况;

(八)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信息报告或者通报情况;

(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并采取控制或者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的情况;

(十)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并按要求采取预防、处置措施的情况;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预防次生环境事件措施的情况;

(十二)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是否存在伪造、故意破坏事发现场,或者销毁证据阻碍调查的情况;

(十三)其他有必要查明的情况。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调查应当查明下列情况:

(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整改措施实施情况,造成的社会影响;

(二)违法违规行为决策过程和责任人;

(三)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及责任落实情况;

(四)开展环境保护合法合规评价、制订整改计划的情况;

(五)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审批及落实情况;

(六)环境隐患整改项目审批及建设情况;

(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职责分工及落实情况;

(八)环境保护日常监测、监督情况;

(九)异常或紧急工况下污染控制方案制定及落实情况;

(十)是否存在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或者销毁证据阻碍调查的情况;

(十一)其他有必要查明的情况。

第五章 环境事件处理与考核

第十九条

监察部门依据环境事件调查结论的责任认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责任追究。党组管理干部的责任追究由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其他人员责任追究由企事业单位监察部门、人事部门逐级落实,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环境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出现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情况时,对环境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升级处理。

(一)环境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关注,并有明确批示

或者指示的;

(二)环境事件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引起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并对集团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三)瞒报、谎报环境事件,不配合事件调查的;

(四)其他对集团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第二十一条

对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进行升级处理的,应当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中对应的环境事件等级,按照较重档次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二条

环境事件纳入集团公司企业领导人员业绩合同进行考核,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按照本办法和《安全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指标考核细则》等,对发生环境事件企业的领导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集团公司人事部计入企业领导人员综合业绩分值,并与企业领导人员效益年薪和职工工资总额挂钩。

第六章 环境事件信息披露与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环境事件信息披露按照集团公司重大敏感信息发布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所属企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一般及以上环境事件信息录入HSE信息系统。

第二十五条

环境事件处理结案后,有关部门负责对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统计并存档,涉密资料存档按照集团公司保密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

行政处分规定

第一条 为强化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责任,惩处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发生,根据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第11号令),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10号令),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中油安字〔2007〕571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对发生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以下简称事故)与环境事件(以下简称事件)负有责任,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参照本规定执行。责任人员是劳务派遣用工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对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按照集团公司员工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由监察部门和人事劳资1 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

第四条 行政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分的运用规则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执行。

第五条 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责任。

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

重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包括对下属单位监管)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负次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一)发布的指令、决定或者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规定;

(二)未建立、健全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制;

(三)未组织制定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2 度和操作规程;

(四)未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环保监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监管人员;

(六)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

(七)对事故、事件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或防范措施不力;

(八)未组织制定或有效组织实施本单位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九)事故、事件发生后未及时组织抢救或采取措施不当,造成次生事故、事件;

(十)违章指挥,强令员工违章作业;

(十一)违反规定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赶工期、抢进度组织生产及工程建设;

(十二)批准不符合规范的设计或擅自更改设计,致使建设项目存在严重缺陷;

(十三)批准购买、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检测仪器;

(十四)批准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十五)批准不具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的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及工程建设;(十六)对资产没有进行安全环保评估或安全环保评估不合格而进行收购、兼并、租赁;

(十七)批准建设或者引进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十八)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

(十九)未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擅自批准停用、闲置或者拆除污染治理设施;

(二十)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七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业务分管负责人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

(一)项目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而批准立项或下令开工建设,未通过安全评价而批准初步设计或下令开工建设;

(二)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建设过程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三)设计上存在错误或缺陷;

(四)对发包或委托的项目,提供的作业场所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

(五)未及时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停工措施不当、超负荷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仍组织开工生产,事故、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七)未按规定组织对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环保设施进行检验、检修,设备有缺陷、无有效防护设施或超期限运行;

(八)在制造、安装、施工、检修及验收工作中出现错误或缺陷;

(九)质量把关不严,或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材料;

(十)购买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环保检测仪器;

(十一)未按规定制定员工安全环保培训计划,相关岗位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上岗;

(十二)在公司安全环保专项或安全生产费用规模内,对隐患治理项目未予立项或未组织整改;

(十三)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十四)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八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

(一)不遵守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二)无证或者未按规定持有效资格证擅自上岗操作;

(三)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的活动;

(四)未正确履行安全职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报告、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五)按有关要求应当履行监护职责而未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

(六)未对已发生的事故采取有效处置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事故;

(七)擅自拆除、挪用安全、环保防护设施、设备、器材;

(八)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查封的设备;

(九)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报告,或者编造生产记录或数据;

(十)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

第九条 追究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三)对发生较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四)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

(五)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对直接负责与事故、事件直接关联的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员,应从重处理,按应受处分档次中的后两档给予处分。

第十条 追究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7 开除处分。

(二)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留用察看处分。

(三)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对承包商发生事故、事件负有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人员,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其责任轻重,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二条 在同一生产内发生两起及以上,或三年内每年都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及以上责任事故、事件,对同一责任人员应当加重处理。数起事故、事件责任分别处理的,对后发事故、事件责任按应当受到的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合并处理的,按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第十三条 违反事故、事件报告和调查规定,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迟报、谎报、瞒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伪造或毁灭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根据情节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十四条 对因事故、事件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的人员应同时给予行政处分,管理人员按照《中国8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执行,其他人员参照执行。

第十五条 对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人员,自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受到开除处分的人员,用人单位应当解除其劳动合同,五年内不得重新录用。

第十六条 因事故、事件受到行政处分的,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监察部门和人事劳资部门应在事故、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意见,报请具有处分决定权的机构或组织审议批准,按程序执行。

劳务派遣人员的处分,由用工单位提出处分意见,由派遣单位进行处分。

所属企事业单位对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处分结果,应同时上报集团公司监察部、人事部备案。

第十八条 所属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后施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解释。

篇3: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

(一) 环境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2006年通过实施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是这样表述的的: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 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又规定了环境应急的基本内涵, 环境应急是指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 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海洋水体, 海底和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 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 并受到海洋影响的沿岸区域和河口区域。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涉及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主要包括;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海上船舶、港口污染事件等。

(二)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性质及其危害

1.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危害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其他环境突发事件因其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其危害程度、管理难度和影响范围要比陆域上的环境突发事件更具有其特点:一是事件的发生往往因生产、经营和运输突发故障、事故或人为破坏原因所致。二是事件一旦发生, 污染物质随着海流、河流和气流等媒介物质扩散, 因其速度快, 越早采取应急措施, 损害就越小。三是事件既可造成环境的损害, 又可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四是污染物质的扩散、传播规律与危害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明确, 应急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迅速地调集, 各种应急措施难以迅速地衔接, 因此突发事件的危害难以在短时间得到有效地控制。

以海洋溢油事件为例, 可以看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危害之大, 牵涉面之广是其他环境突发所无法比拟的, 更折射出我国海洋突发事件在管理上与立法上的冲突与漏洞。第一, 海洋溢油事件越来越频繁。第二, 清污能力差, 水平低致使溢油造成了重大环境损害和经济损失。大部分溢油没有得到处理, 即使进行了清污, 也处于较低水平, 由于清污不及时, 不彻底, 其后果必然是溢油到处漂移, 给渔业、养殖业、海洋环境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害。第三, 赔偿次数少, 赔偿数额低。海洋运输传播发生的, 中小型溢油事故, 基本上以罚款为主, 赔偿较少。第四, 赔偿能力低, 无力支付清污费用。没有有效的事故赔偿机制。发生事故后, 如果船主无力赔偿, 损失方基本上得不到赔偿。第五, 缺乏资金, 港务局、港监局和有关部门无力配备大量先进的清污设备。

2.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当前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 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不同角度分析, 海洋环境安全是我们始终要应对的问题。从自然条件看, 中国拥有18 000 km余的大陆岸线, 14 000 km余的岛屿岸线, 海域处于西北太平洋, 南北越纬度49度多, 跨越热带和温带, 浅海和滩涂广阔, 沿海湾众多, 在带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同时,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种灾害有来自认为的, 也有来自自然的, 其中海洋突发环境事件的不断增多则是海洋海域利用和开发海洋经济过程中的衍生物。这类事件具有分布广, 发生频率高, 影响范围大, 损失严重等特点。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目前海洋在中国国民经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五”期间, 我国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累计总量达57 488.48亿元, 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多, 年均增长速度到11.1%。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18 408亿元, 增加值8 286亿元。然而伴随着海洋产业总值的不断提高, 各类海洋突发事件对我国沿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呈上升的态势。我国沿海地区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沿海的许多区域, 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对能力却是相当脆弱和敏感的。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既是关键发展期, 又是矛盾凸现期。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海洋环境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极易引发新的社会危机。同时, 我国环境海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比较薄弱, 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健全, 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 加强海洋环境应急管理迫在眉睫。

二、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评析

(一)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立法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现状

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处理立法主要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单位之间的外部应急行政法律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内部应急行政法律关系, 其规定主要表现在宪法、环境保护法律、环境行政法规、环境部门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之中。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也主要体现在以上的立法体系之中, 但相对与大范围的环境立法, 只涉及还有环境应急的立法由于其专门性太强, 故相关制度与普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处理立法相近, 在此也同时罗列。

1. 宪法和环境法律的规定

我国宪法没有具体规定海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内容, 但2004年修订的宪法隐含地把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纳入可以宣告紧急状态的范围。如宪法第89条第16项规定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因此国务院享有突发环境保护事件的应急处理行政职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决定职权。同样地, 从宪法的有关规定也可以看出, 地方政府也享有一定的环境保护应急处理职权。

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律, 该法除了规定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一般原则、基本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之外, 还针对突发环境保护事件的应急处理作出了专门的规定。该法第31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接受调查处理。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采取措施, 加强防范。”海洋环境领域的突发事件也同样受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的调整。

在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面, 1999年修正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17条既规定了原因者的应急义务、通报和报告的义务、接受调查处理的义务, 还规定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报告职责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行政应急职责;第18条规定了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备案、单位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制订与备案、应急计划的效力等。

2. 环境行政法规的规定

在宪法、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一些单环境行政法规规定了海洋环境突发环境保护事件的应急处理问题。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的《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条例, 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在《环境保护法》和各单行环境法律的框架内规定了制度化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对环境突发事件包括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事后处理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其中包括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种类均有明确的规定, 尤其在困扰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如: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海洋部门负责;海上船舶、港口污染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交通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出笼和实施对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具有实质性的作用。

2007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2007年11月开始实施, 该法从程序上对所有的发生在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作了完善和规定, 因其法律位阶较高, 相应的制度规定对个层面制定法规规章和应急预案有指导作用。

(二) 我国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缺陷和不足

从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 事实上和法律上的紧急状态不时出现, 而现行宪法对包括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在内的紧急状态下的宪法秩序问题则关心不够。2004年修订的宪法在第68条和第89条虽然用“紧急状态”替换了“戒严”一词, 但“紧急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基本的应急程序及应急权力与义务是什么, 却没有明确。其二, 由于应急权力的行使涉及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财产权甚至政治权利的限制或中止, 涉及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大规模调配, 有时还涉及军队的调集和军事活动的开展问题, 行使不当或失控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军事后果, 因此, 在实行法治的国度里, 其职责范围和履行程序必须纳入宪法或紧急状态法的调整范围。而目前国家的环境保护应急义务和有关机关的环境保护应急职责的宪法性规定是原则的或隐含的, 其职责履行程序又相当不完善, 与该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其他单行环境法律有关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处理条款的制定和修订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引作用, 在单行环境行政法规有关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处理条款的制定和修订方面起到了直接的指导或协调作用。另外, 对于单行环境法律和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 该法在实际的应急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该法没有明确应急程序的启动标准, 在环境管理方面尤其是海洋环境管理方面, 目前的管理体制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难以明确地分工和衔接, 如一般的环境问题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局, 而海洋环境管理的主要部门是海洋局 (地方上是海洋与渔业局) 。《环境保护法》还缺乏应急方针与应急原则, 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 监测与预警, 信息的平级与跨区通报, 信息的逐级上报与发布, 公众举报, 事件的初步评估与应急状态宣告, 区域间联合应急, 财力、物力、人力、运力和技术力量的应急保障, 救治与救助, 应急教育,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国家根据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 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这种规定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9条规定的“各国应共同发展和促进各种应急计划, 以应付海洋环境的污染事故”相接轨。虽然《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这种发展对于应对海洋突发事件有积极意义, 但总体规定显得粗泛, 可操作性稍差。与此比较, 《环境保护法》的通用规定和第31条的原则性规定也难以提供充分和有效的应急救济。同时在已有的应急处理规定良莠不齐,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比较详细,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易发生使用的困难。

2. 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存在较多问题

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管理体制是在海洋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管辖海域从领海扩大到大陆架和其他管辖海域, 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损害严重化, 海洋、地质、石油、公安、环保、水产、交通等部门都开展了一部分与海洋环境保护或资源开发、海上治安和交通安全有关的管理工作。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综合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体制。但传统上,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基本上仍以行业和部门管理为主, 从而造成环境损害或完全无效的实施, 决策程序高度分散, 受内部重复和重叠之苦, 并反映了机构间的竞争。从理论上讲, 我国的单一制政体应比联邦制更能强有力的在部门间协调, 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 但从管理实践中看, 因为历史的原因等等, 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改变各自为政, 分散执法的传统模式, 政府的海上行政管理力量和国家的海上武装力量也缺乏协调与合作。可见, 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管理体制的这种弊端必然限制海洋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的有效建立。

(三) 国际上应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基本措施和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形式多样、危害性广且影响巨大, 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健全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制的问题。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 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包括预警、监测、处置和辅助机制在内的应急管理体制,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应急法制体系的建构, 这种法制体系对我国环境突发事件特别是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制度完善具有积极作用。

基于法律进行应急管理是发达国家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成功经验。总体上说, 发达国家或在宪法中规定紧急状态制度, 确立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的基本法律权限, 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日本等;或制订专门的紧急状态法, 对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政府行政紧急权力作统一规定, 如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等;或制定环境应急基本法, 如日本的《公害对策基本法》、荷兰的《环境管理法》等等。在环境应急管理中, 首先, 国外特别重视灾害预警和预案编制, 如《美国法典》第1256条规定, 如州政府没有制定有效的突发性偶然事件处理计划, 局长不得为该州的污染控制项目提供补助。其次, 设有专门的突发事件应对机构, 并通过法律赋予其明确的权力。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加坡民防部队、瑞士国家应急管理中心等。再次, 通过立法规定应急处置程序, 对信息公告、应急计划启动、应急措施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如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第194条规定了应急职责启动的条件和标准, 第201条规定了应急强制性措施的种类和实施条件。最后, 制定专门的灾害救助法, 指导灾后重建和安置, 如《日本灾害救助法》、《日本受灾者生活重建援助法》等。

在海洋环境突发应急管理方面, 欧洲国家的经验应可借鉴。瑞典王国政府设有环境部, 这就是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了与经济、国防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在海洋与海岸环境管理方面, 环境部与海岸警备队、国家海事局、瑞典气象与水文研究所有着明确的合作机制。应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职能主要由瑞典海岸警备完成。海岸警备队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瑞典海上经济区、边界海关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条例、大陆架活动的法规的执行。但海岸警备队的人说, 他们日常的任务主要是打击波罗的海的走私、盗窃活动以及海上救援 (包括溢油应急) 和污染监测。该国除了具有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外, 还有详尽的应急计划和先进、完备的应急设备。“Fail to plan is planning to fail” (没有计划, 注定失败) 这是海岸警备队的座右铭。应急计划有港口的、国家的、波罗的海区域的。详尽的应急计划是应急时参考, 不致于在应急状态下的无所适从。合作是计划的主要目的之一, 如果有必要则进行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的协作。波罗的海区域应急合作的协议有波恩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等。当然这种模式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强大经济后盾的基础上的。

我国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阶段上看, 发达国家都已经历了由单项防灾向综合防灾, 再转向预警应急管理的渐进型发展历程。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方面,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常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注重部门之间、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应对。

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方面, 发达国家提倡参与主体多元化, 危机应对网络化, 合作协调区域化。日本提倡“自救、共救、公救”的理念, 由包括居民、企业、NGO、NPO在内的社区和政府共同组成, 建立了市民自主应急组织和企业自身应急体系。美国建立了联邦、州整体联动机制, 并通过公民团的组织形式, 提高公民的志愿者服务水平和危机防范意识。而我国主要是从在政府管理的角度, 由政府唱主角, 市民和企业参与较少, 社会应对能力薄弱, 没有建立稳定的由市民、企事业单位、政府等联合应对的网络, 居民的自主防控组织力量薄弱, 特别是发生在海洋上的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 公众的合作参与更是困难。区域性预警应急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我国建立了《重点流域水环境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预案, 初步建立起环境事故预警机制。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综合全面的海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处理预案, 《水环境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预案》主要针对的是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内陆重点流域和敏感水域。

另外, 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的信息沟通与披露方面, 发达国家是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发言人制度, 友好和有效地与媒体合作, 对市民进行公开透明、及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危机信息沟通与披露。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上, 发达国家积极研究开发和建设信息系统, 加强信息的统一性和共享性能。日本应急信息系统是由信息联络系统、受灾信息收集系统和宣传、信息披露、媒介应对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为及时了解和掌控危机应急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而我国信息系统管理的条块分割和信息资源的分散是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信息管理的软肋, 尤其缺少全国统一的基础信息库, 技术支撑体系还较落后。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政府财力和社会保障方面, 发达国家除了由强大的财力支撑和保障外, 还通过政府、民间机构、市民三者分担的形式, 构建起了一个安全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等等, 我国在这些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三、应对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立法完善

(一) 理顺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和制度, 建立起一个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多部门合作、社会各界参与、地方政府具体管理的海洋统一管理体制, 改变分散型、作坊型的海洋管理体制, 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国海洋环境管理的需要, 有利于应对海上各类突发事件, 包括海洋环境突发事件。

美国的海洋管理既有多部门分工管理, 又有统一集中管理, 许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美国的海洋倾废管制主要由《海洋倾倒法》规范, 这部法律颁布于1972年。它是对水法的重要补充。《海洋倾倒法》规定管理海洋倾倒的主管机关有两家, 一个联邦环保局, 联邦环保局主管疏浚物质, 放射性, 化学和生物武器媒介,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和医疗废物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海洋倾倒活动。另一个是陆军工程兵。它主管疏浚物质的海上倾倒它的代表是陆军部长。《海洋倾倒法》规定禁止在海上倾倒放射性, 化学和生物武器媒介,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和医疗废物。在这两家主管机关中, 联邦环保局处于更高的地位。因为《海洋倾倒法》规定, 陆军部长在签发疏浚物质倾倒许可证之前必须通知联邦环保局。陆军部长的疏浚物质倾倒许可证必须遵守联邦环保局为海洋倾倒申请的审查规定的一系列基准。如陆军部长和联邦环保局在有关这些基准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法律规定以联邦环保局的决定为准。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 现阶段还处于转型时期, 管理模式完全从分散转变为集中统一是不客观的, 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现阶段采用以集中管理为主, 分散管理为辅的方式。要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确定国家海洋局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 从而避免各部门职责交叉, 或者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抢的局面, 有能力的部门无职权, 无能力部门乱指挥的现状。统一管理部门, 明确各部门职责, 划清界权限, 充分发挥国家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建立健全完善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

(二) 建立海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

针对海洋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 还必须建立常设性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全国整体战略层面上, 建立健全具有决策功能、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和地方应急中心。其次,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再者, 在省、市、县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 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状况, 实事求是地设置相关部门, 明确具体的组织形式及职能。此外, 建设国家应急事件案例库和应急培训中心, 培育应急管理专家, 建立应对不同类型事故的专家信息库, 实现危机管理中决策者与专家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 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功能,

建立区域性应急合作体系。我国应在正确处理好与中央、军队、武警的关系的同时, 还应建立跨省的区域应急合作体系, 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三) 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对的国际合作

海水的流动使整个地球有机地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尽管主权国家可以宣称各自的主权管辖范围, 在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可以坚持这样或那样的立场, 但在海洋环境面前, 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 污染的蔓延不受人为的国界限制。目前, 国际社会已经承认国际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海洋环境法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环境保护这个没有组织的不依附任何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 随着科学家发出呼吁, 公众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生物圈面临的危险, 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运动。这说明环境保护运动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且是自发性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变化要求国内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回应, 而我国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法律主体地位, 更没有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团体、个人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主体各自所应负的相应的权利义务。这种状况极大挫伤了社会团体和个人保护海洋环境的积极性。在新的全球体系下, 国家不能单独地、独断地、任意地决定本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及政府行为, 超越国界的别国政府及非国家主体的行为和决定制约着一国政府的行为。别国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决定以及国际问题的解决较之一国作出的决定和行为更为重要。因此, 我国应顺应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趋势, 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相适应, 及早在国内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法律主体地位, 并规范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四) 健全海洋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和保护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与国家的政治民主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各项公民权利保护得到发展, 环境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也得到初步的承认。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出现对环境权利的确认“一切单位和人个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一个新条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对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作出确认。

海洋环境是与公众 (尤其是沿海社会大众) 的切身利益和生存质量联系在一起的。公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和对自我生存质量的关注, 必然会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另外, 由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极其复杂, 涉及到多方面, 仅仅依赖政府防治海洋环境问题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因其性质的特殊性, 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以便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更及时, 应对工作更完善。

公众参与制度, 尽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从宪法到各种法规对人民当家作主都有规定, 但这些规定几乎都是一般原则, 许多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多数表现为对已发生的污染问题的反映及诉讼, 其实质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参与。从制度的设计来看, 目前我国的环保参与制度还很不健全, 公众对环境保护特别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不高, 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对公众参与的方式、阶段、参与效果都没有规定, 虽然有的法律提及, 但仅仅是原则性的, 可操作性差, 公众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另外, 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依赖政府型”, 个人和企业缺乏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 对自身的参与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 应努力完善我国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以实现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

参考文献

[1]严利, 张凤麟.关于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设想.资源与产业, 2007 (1)

[2]常纪文.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之一)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3]齐平.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海洋环境科学, 2006 (4)

[4]刘惠荣, 孙彦.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2)

[5]宋笑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1)

篇4: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松花江;牤牛河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众参与法律问题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08E044)。作者简介:王蕴波(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环境法方向研究。

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污染事件的对比分析

(一)事件概况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2005年11月13日13时36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以下简称“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爆炸致使部分原料、产品和循环水泄漏出来,并与消防水和残余物料混合后流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清洁废水排水系统东10号线,与东10号线上游来的清净废水汇合,一并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了松花江水体的严重污染。吉林省政府在接到国务院领导批示后,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流量,稀释爆炸污染物;二是加强松花江水质监测,确保用水单位、居民用水安全。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吉林、黑龙江两省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污染物,直到12月16日才在抚远开始修筑大坝,拦截污染带,集中处理,以防污染带进入俄罗斯境内造成越境环境污染。经专家组计算,爆炸发生后,约有98吨物料(其中苯17.6吨、苯胺14.7吨、硝基苯65.7吨)流入松花江,致使松花江沿岸城市的供水全部中断。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2006年8月21日,蛟河市一家生产香兰素的精细化工厂向第二松花江干流右岸上的支流——牤牛河倾倒约10立方米有机化工废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致使牤牛河受到严重污染。倾倒地点距第二松花江入江口处大约40公里,污染水流长约2—5公里,严重危及松花江沿岸的用水安全。相关政府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当地环保部门调查、检测,确定了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地点等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吉林市政府立即启动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8月22日凌晨在距入江口8公里处筑起一道拦截坝和两道活性炭吸附坝,污染水流经吸附坝吸附后进入松花江,使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沿岸未发生中毒事件。[1]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迅速解决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虽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不尽如人意,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却给国家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经验。并促成国家在2006年1月24日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公布实施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制定或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许多市、县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至此,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松花江水污染末期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也成为国内处理相关化学污染的通用做法,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即采用了此种方式。

(二)对比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自不必说,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虽得以成功应对,但此次事件的发生本身就说明: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危机管理仍存在问题。

1.部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处在环境污染防控的最前沿,其现场处置及防范能力至关重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通过清洁废水排水系统流入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水体污染。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典型地说明了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违法排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则是一起故意倾倒所为。两者虽起因完全不同,但他们同样反映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2.技术储备不足成为危机应对短板

科技进步是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松花江的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了对环境风险关注不够和技术储备的不足,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量虽然可以降低污染浓度,暂时减轻污染损害,并将其迅速排除省界但污染物的总量并没有降低,环境危害仍然存在,而且导致了沿岸城市的供水中断,更重要的是下游的黑龙江省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直至在面临国际压力的情况下才筑坝拦截,集中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长达一个月之久,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采用的筑三道活性炭拦截坝则在两天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污染的危害与转移,没有造成中毒事件。虽然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科学应对方法的实施,如果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正确的危机应对完全可以将其损失降到最低。两次松花江污染事件危机应对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价值,污染处理技术的储备不足,必然影响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效果,放大损失。

3.上报不及时成为危机应对障碍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发生当天的18时40分,吉林市环保部门已得到水体污染的准确监测数据,但没有向指挥部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没有及时书面上报吉林省环保局。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当日19时20分确定污染情况后,19时40分上报水利部,时间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一小时的时间范围之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上报不够及时,致使处理过程延后;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的应对则有条不紊,上报、判断、处理等步骤在时间把握以及策略选择上都明显成熟。

4.责任认定及预控责任追究问题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造成的水污染事件,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污染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对可能引发的水污染给予足够重视,吉林市环保局在监测到松花江水体污染后,也没有及时上报,从而导致了水体污染的扩散。基于以上因素,国务院在责任认定上给予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吉林省环保局和吉林市环保局的相关责任人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使相關责任人承担了一定的环境行政责任。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由于此次污染在牤牛河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对松花江水质造成影响,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成功应对,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所以事件中没有涉及环境行政处分问题。污染事件原因查明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刑事责任。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决定来看,我国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认定只针对环境突发事件和危机应对中的责任,并未对预控阶段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责任承担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宽容了环境执法的不作为,放纵了预控突发环境执法不到位的行为,为环境突发事件的再发生留下祸根。

5.地方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预案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预案,而各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大多仅仅是复制了这一要求,仍缺乏可操作性。从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可以看出,应急预案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则更多的依据管理经验进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吉林省政府虽已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采取的措施却不尽合理;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用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经验。从这两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验的积累与技术运用的充分结合。

二、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损害,受环境科学技术的局限,突发环境事件危机应对中有些污染物很难祛除;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处理中,有些环境资源是可以修复的,但有些环境资源则被永久式的破坏。从我国环境保护出发,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应贯彻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

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我国环境事件的防控作了相应的工作。《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预防工作做了如下规定:“(1)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并建立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按照上述规定,地方政府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预控做了相应的规定。

为了有效消除或减少环境安全隐患,避免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再度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已从2006年2月7日起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投资约4500亿元的重点化工石化类型项目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十一家布设在江河水边的问题严重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0个总投资约290亿元的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查处。[2]某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响应号召,在本辖区内也作了大量的风险排查工作。

但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率不降反升[3],这固然与我国处于环境事故高发期有关,同时也说明我国排查执行力度不够,预控执行不力,没有按法规要求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排查和风险控制。国家现有的经济能力和国家协调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关系的政策决定了,我国的环境突发事件投资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一致的,但是如果现有投资和政策得不到有力地实施、达到预定效果的话,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反而成为抑制。

国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的预控措施,如排查、风险评估等,都是阶段性的措施,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预控必须与我国环境执法部门日常的环境执法紧密联系,日常的环境执法可获得最新的环境污染资料、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等,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做有益的补充,所以环保部门高效率的环境执法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预控目标实现的关键。但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现有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是我国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4]。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实行统分结合的模式,环保局对其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某些具体的环境执法职责分配给各个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国家这种环境行政执法体制的设置,目的是想达到“1+1>2”的执法效果,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执法优势进行联合执法。但是在部门主义利益驱动下,在有执法利益可图时,环境执法部门争相执法,出现执法密集地带;无利可图时,执法部门互相推诿,出现执法真空地带。这表明,我国现有环境执法体制,使我国的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使得“1+1<2”。

第二,扭曲的政绩观严重影响环境执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一些市、县政府领导存在畸形的政绩观,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

三、加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修正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博弈论“囚徒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如果这种困境是由政策或制度的设定引起的,那么就要修正原有的政策制度或者创建一种新的体制。也就是说要想改变我国的环境执法现状,要么修正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要么就要设立一种新的环境执法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地方部门不应复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地方应急预案,上级机关应对下级机关的预案制定内容予以指导和监督。在落实应急预案时应该重心下移,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人员,使其真正承担起相应岗位的行政、法律责任。在落实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计划定得越具体、牵扯的范围越小、责任范围越明确,则越容易落实到位。

(三)加强环境技术储备

在应急预案中应该加强技术储备。发挥科研单位的作用,针对潜在的不同种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做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处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动员技术部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事先做出环境风险评估,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时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预见性分析和超前管理,以排除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化学品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四)追究预控责任,保证预控阶段环境执法到位

确保预控阶段的执法,使国家的预控措施落实到位,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执行部门和责任范围划分明确,资金和相关执法设施配置合理到位;二是加强预控执法监督;三是在预控不力导致环境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预控法律责任。

(五)提高企业的环境危机意识

提高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对于应急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能力,使应急安全问题在企业层面得到解决,以避免污染扩散。地方环保部门在进行了预控阶段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之后,对有潜在危险的相关企业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企业污染类型进行分类培训,使每种类型的企业都能清楚地明白在其生产流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导致污染事故以及污染事故发生后如何实施最佳控制,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使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危机应对处理费,提高企业突发事件发生和应对成本,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主动采取措施并配合相關政府部门做好预控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参考文献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EB/OL].国家环境保护部网,www.zhb.gov.cn.

[2]环保总局排查新建石化项目[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02月07日.

[3]经合组织建议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篇5:XX公司环境污染事件调查报告

关于“2.9”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报告

XX县环境保护局:

现将我公司X年X月X日凌晨3:12发生的一起环保污染事件有关调查情况向贵局作一汇报: 污水处理站操作工XXX于凌晨2:56按正常工作程序开启二沉池污泥泵向污泥浓缩池排放泥水(规定排放约30分钟)。同时污水处理系统正常上水,并以每小时3吨的流量通过总排口向外排放处理后的废水。操作工于凌晨3:09—3:30违反工作纪律,上班睡觉,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巡检(规定每30分钟巡检一次),导致大约3.5吨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与反洗池之间的墙体裂缝流入反洗池,导致总出水超标,最终通过总排口流入园区市政管网。事件发生之后,操作工XXX于凌晨3:35采取停泵、切换阀门和封堵等措施减少污染的扩大,但没有将事件上报公司。

2月11日公司知悉情况后,立即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并作出如下决议:

一、全力抢修,消除环境污染;

二、积极配合县环保局调查,查清问题原因;

三、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四、对全厂所有环保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我们已对污泥浓缩池与反洗池之间的墙体裂缝进行了彻底加固修补,并对其它环保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保证以后绝不出现类似问题。

篇6:公司环境事件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

行政处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强化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责任,惩处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发生,根据中油监(2012)167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玉门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员工,对发生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设备和质量事故(以下简称事故)与环境事件负有责任,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适用本细则。

道路交通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参照本细则执行。责任人员是劳务派遣用工、外聘劳务用工和再就业人员的,参照 本细则执行。

第三条 对事故、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按照公司员工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其中:一般A级及以上事故、一般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由监察处和人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一般事故B级、C级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由责任单位形成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监察处和人事处审批后执行,并报质量安全环保处备案。

第四条 行政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分的运用规则按照中油监(2010)59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执行。

受处分人员的工资奖金待遇按照玉油司(2006)9号《玉门油田分公司劳动工资运行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五条 事故、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环境事件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环境事件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责任。

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环境事件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

重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包括对下属单位监管)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环境事件的发生负次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发生事故、环境事件的,应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一)发布的指令、决定或者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违反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规定及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办法;

(二)未建立、健全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制;

(三)未组织制定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未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环保监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监管人员;

(六)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

(七)对事故、环境事件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或防范措施不力;

(八)未组织制定或有效组织实施本单位事故、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九)事故、环境事件发生后未及时组织抢救或采取措施不当,造成次生事故、环境事件;

(十)违章指挥,强令员工违章作业;

(十一)违反规定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赶工期、抢进度组织生产及工程建设;

(十二)批准不符合规范的设计或擅自更改设计,致使建设项目存在严重缺陷;

(十三)批准购买、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检测仪器;

(十四)批准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2 个人;

(十五)批准不具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的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及工程建设;

(十六)对资产没有进行安全环保评估或安全环保评估不合格而进行收购、兼并、租赁;

(十七)批准建设或者引进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十八)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十九)未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擅自批准停用、闲置或者拆除污染治理设施;

(二十)其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发生事故、环境事件的,应追究责任单位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业务分管负责人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

(一)项目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而批准立项或下令开工建设,未通过安全评价而批准初步设计或下令开工建设;

(二)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建设过程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三)设计上存在错误或缺陷;

(四)对发包或委托的项目,提供的作业场所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

(五)未及时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停工措施不当、超负荷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仍组织开工生产,事故、环境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七)未按规定组织对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环保设施进行检验、检修,设备有缺陷、无有效防护设施或超期限运行;

(八)在制造、安装、施工、检修及验收工作中出现错误或缺陷;

(九)质量把关不严,或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材料;

(十)购买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环保检测仪器;

(十一)未按规定制定员工安全环保培训计划,相关岗位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上岗;

(十二)在公司安全环保专项或安全生产费用规模内,对隐患治理项目未予 立项或未组织整改;

(十三)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十四)危险作业未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票进行施工作业;

(十五)未正确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对承包商发生事故负有管理监督责任;(十六)其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发生事故、环境事件的,应追究责任单位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

(一)不遵守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二)无证或者未按规定持有效资格证擅自上岗操作;

(三)危险作业未按作业许可票要求上岗操作;

(四)未严格执行岗位作业操作卡;

(五)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的活动;

(六)未正确履行安全职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报告、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七)按有关要求应当履行监护职责而未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

(八)未对已发生的事故采取有效处置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事故;

(九)擅自拆除、挪用安全、环保防护设施、设备、器材;

(十)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查封的设备;

(十一)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报告,或者编造生产记录或数据;

(十二)其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

第九条 追究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环境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三)对发生较大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四)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

(五)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对直接负责与事故、环境事件直接关联的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员,应从重处理,按应受处分档次中的后两档给予处分。

第十条 追究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环境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开除处分。

(二)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留用察看处分。

(三)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对承包商发生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人员,根据事故、环境事件的性质及责任轻重,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二条 劳务派遣人员的处分,由用工单位提出处分意见,由派遣单位进行处分。

对外聘劳务人员、再就业人员发生事故、环境事件负有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人员,根据事故、环境事件的性质及责任轻重,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给予相应处分。第十三条 在同一生产内发生两起及以上,或三年内每年都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及以上责任事故、环境事件,对同一责任人员应当加重处理。数起事故、环境事件责任分别处理的,对后发事故、环境事件责任按应当受到的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合并处理的,按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第十四条 违反事故、环境事件报告和调查规定,对发生的事故、环境事件迟报、谎报、瞒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伪造或毁灭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根据情节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十五条 对因事故、环境事件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的人员应同时给予行政处分,管理人员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执行,其他人员参照执行。

第十六条 对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人员,自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受到开除处分的人员,用人单位应当解除其劳动合同,五年内不得重新录用。

第十七条 因事故、环境事件受到行政处分的,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监察处和人事处应在事故、环境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的基础上,会同质量安全环保处等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意见,报请油田公司会议审议批准,按程序执行。

对事故、环境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处分结果,应同时上报集团公司监察部、人事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细则由公司监察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包装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2个下一篇:抗裂保温砂浆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