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2024-04-08

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精选7篇)

篇1: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我是小主人的好帮手,小主人最喜欢我了!

我来自美国进口多功能钢笔,我的身材一向都很完美的,不像正在减肥的橡皮大婶,也不像又宽又扁的尺子大叔。我写出的字是一流的,我的宽度大约是一厘米,长大约7厘米。

我不吃不喝,只要喝墨水,我什么都不怕,只怕没有墨喝,小主人把我放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可以用来写字。

有一次,早自修小主人找不到我了,心里很着急,我在书包的深处大喊:“小主人,我在这儿呢!”不一会儿小主人把我从书包里救出来,小主人伤心地把我抱在怀里。

这就是小主人对我的喜爱!

篇2: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叫我“黑绅士”?因为我全身都是黑色:我头上戴着一顶“黑礼帽”,礼帽上镶嵌着一颗空灵璀璨的蓝宝石。“我的黑礼服”上还画着精致、整齐的条纹。我的嘴巴、头和脖子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我的“粮食”是黑墨水。我的“黑礼服”和“黑礼帽”是用不锈钢做的,“肚子”是硬朔料做的都十分坚固,我的嘴巴写字非常流畅。

我刚出生时,我的爸爸、妈妈们把我放在一个精致的“摇篮”里,不知睡了多久,当第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小床时,我第一个看见的人是我现在的小主人,小主人那是捧着我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欣喜若狂。

小主人和我在一起后变得越来越小气:

一次,小主人的同学问小主人借一下我写一下名字,他都把别人把我摔坏,紧紧地将我握在手心,生怕我被别人抢去。

直到现在我和主人还和睦相处着呢!啊!不跟你们聊了,我要快点回到我的新床了!主人在叫我了!

篇3: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转折阶段, 新奇感和叛逆性都比较强, 这正是开启想象力的最佳时期。 古时陆机就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想象, 无处不在,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似的令人叹服的想象之作比比皆是, 它们形象生动,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那些优美的意境、典型的形象, 让我们不由地引发种种想象, 打破时空的界限, 做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更需要具有想象的能力, 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与时俱进, 勇立潮头。

二、研究的原则与意义

(一) 研究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指想象力能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稳定到稳定, 从短暂到长久等。

2.审美性原则。 指在平时的教学中, 想象力若能得到激发和加强并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 那么这个过程就不再是单纯的教学, 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

3.创造性原则。 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想象力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教程可以遵循, 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和不同课堂的实际情况, 在情感思想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展开工作;二是指想象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二) 研究的意义。

人类梦想光明永驻, 就发明了电灯;人类梦想坐观天下, 就发明了电视;人类梦想千里传音, 就发明了电话……无数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的成果。 语文教学也一样, 无数文学人物的形象都是通过想象力而创造出来的, 想象力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1.想象供素材:想象是人脑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们可以借助想象获取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景和物, 这就扩大了取材范围。 在教学中, 很多情景是我们没法见到的, 只能通过想象感受, 为自己以后的写作提供不少的素材。

2. 想象拓思路: 学生在理解文意的时候, 或写文章的时候, 往往有时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或写不下去文章, 紧咬着笔也写不出来一个字, 这就说明我们不善于想象, 只看到现有的实实在在的材料, 束缚自己的思路。 如果我们运用想象, 就可以打破限制, 由此及彼, 思维的范围广了, 思路也开阔了, 写文章自然不在话下。

3.想象添艺术:想象提供的材料是丰富的, 它能借助大脑中的素材, 充分运用合理的想象, 让文章更生动, 形象更丰满, 这种想象力还可以克服文字给我们带来的呆板感和束缚感, 多了一些灵性和自由感, 让作品充满艺术的活力。

三、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一) 丰富表象, 充实想象基础。

表象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而想象力的形成需要丰富的表象储备, 表象越丰富, 想象就越开阔。 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

1.学会观察, 奠想象之基。 想象力的基础是敏锐的观察力, 如岑参诗中所写“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奇妙的诗境令人叹服, 若没有对梨花的观察, 对雪花的欣赏, 怎么能有这千古佳句呢? 所以,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贴近自然, 正如矛盾所说:应当时刻身边备一支笔和一本草薄, 把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 才能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才能为我们的想象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 观察东升的旭日、西落的夕阳, 欣赏春天的百花、秋日的落叶……增加他们头脑里的表象储备, 那样即使在课堂上, 头脑中也会有丰富的想象。 如在上《童趣》一文之前,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小草、土块、小虫等, 放在讲台上, 让学生观察, 可以坐在位置上远距离地观看, 也可以走到讲台上来近距离的观察, 并通过自己的想象, 把讲台上的东西描绘出来。 学生都观察得非常仔细, 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小草想成树林, 土块想成山丘, 小虫想成怪兽……这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时特别轻松, 也为以后的想象扩写奠定一定的基础。

2.重视积累, 筑想象之本。 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基础上的一种新形象的创造力, 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能力。 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所以诗人作家才能创作出篇篇佳作。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形象, 积累表象。 同时, 还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 这样才能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受到启示, 触发想象。 如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 赏析完全诗后, 我让学生思考:“这是苏轼的一首优美的题画诗, 但是从画的题目上分析, 诗中还有一点欠缺的内容, 看看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 ”这一问题, 立刻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的诗也会有所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于是认真思考。 经过热烈讨论, 结合以往学过的诗词基础, 充分想象, 再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 学生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 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 最后, 我还让学生共同交流分享自己所知道关于夜景的诗句。 学生纷纷诵读出了自己所积累的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二) 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兴趣。

创设情境是引发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创设具体、生动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并根据这一情境, 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表象之间的联系, 展开丰富想象。

1.借多媒体技术, 激活想象。 多媒体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唯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往往能营造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唤起学生的想象。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的空间。 《听潮》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文章, 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但农村孩子很少出去, 不少学生因为没看过真正的大海, 难以体会文中的意境, 特别是对那富于变化的海潮的三个阶段, 理解很困难, 根本体会不到美的存在, 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落潮、潮起、高潮三个阶段的动画, 再配上海涛声响, 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海, 听到海,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 透过文字, 生动形象地启发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进而领略大海的温柔和雄壮, 得到美的享受。 又如在学《口技 》一文前, 我先给学生看了 《洛桑学艺 》的小品, 大家都被洛桑的技艺折服, 之后我又播放一些音频, 如狗叫, 风声, 沷水声……让学生对这些声音有直观的感受, 最后再学习课文, 对文中出现的各种声音、各种情景, 透过书中的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出来, 似乎是身临其境般地看了一场表演, 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

2.扮演角色体会, 成就想象。 角色扮演可以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丰富作品的情感, 让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课文, 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讲述自己的所想所感。 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 我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意境, 通过想象, 把当时的“我”重现在大家眼前。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自觉进行小组讨论, 集四人的想象之力, 推出一位学生出来表演, 有的表演时, 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望望天空, 再看看自己的衣衫, 一副功名未成的遗憾样;有的表演时浑然欲淒的样子, 不时地拿出自己的信件, 不时地呢喃一句妈妈, 一副思家不能回的痛苦样;还有的很搞笑, 不时地抚着自己的肚子, 不停地吧唧嘴巴, 显示自己已经非常饥饿……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 并用肢体动作给我们再现了一位风尘苦旅的行者的无奈与悲伤, 一位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悲凉情怀。 又如《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位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 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发挥想象, 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 让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 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有的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 理理衣角, 一副淡定自若的表情;有的则表演出皇帝万分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 还有的把皇帝偷偷看随从和大臣们的神情和样子灵活地展现出来……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都表现了出来。

(三) 挖掘教材, 培养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 优美的文章比比皆是,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 启发学生运用想象感知和欣赏作品, 从中得到美的体验。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们鉴赏文艺, 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 得到人生的受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 不能拘泥于文字,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具体来说, 可从以下方面培养想象力。

1.细节刻画, 品味想象。 好的作品往往会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 令读者产生共鸣。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 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想象,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如《台阶》对父亲进行了很多细节刻画。 如“父亲坐在绿荫里, 经常望出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一细节, 我让学生自由想象, 父亲那个时候在想什么? 学生众说纷纭, 有的说他想着别人家的台阶怎么可以那么高, 真让他羡慕;有的说他肯定心里不平衡了:为什么我的台阶那么低, 他们的可以那么高, 我也一样的劳动, 又没有偷懒, 世界真是不公平;也有的写着:等着吧, 过不了多久, 我也会有那么高的台阶, 比你们的还高, 到时让你们也这样来看我……通过学生的想象, 把一个忠厚老实但内心也有波澜的父亲展现在面前, 他的眼神让我们读出了他的羡慕、渴望, 真真切切地走进了父亲的心里。 又如《背影》一文中, 朱自清先生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出父亲的背影轮廓, 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并有无限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 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 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 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买橘时努力挣扎, 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 或咬牙使劲, 或汗溢面颊, 还有在买橘子时的询价还价、挑选、称重、掏钱等方面, 根据课文的背景, 即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 让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心情及想法, 在想象中品味、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2.“意义空白”, 利用想象。 “空白”在字面上能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运用到文学作品之中, 就形成“意义空白”, 是启迪学生想象的“亮点”。 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不少都有这种空白存在, 最典型的要算鲁迅先生的作品, 有许多篇章都留有“意义空白”, 我们在分析作品时, 要抓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通过想象, 往往就能成为理解作品的钥匙。 如《孔乙己》一文, 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 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 我在讲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编剧, 你将如何设计《孔乙己》的结尾剧本? 学生立即被这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 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写他遇到老同学, 备受奚落羞辱, 更加的被人所嘲笑;有的写他被人救后, 参加了革命党, 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的写他通过时空穿越到了今天的大都市, 傻傻地“食全食美”饭馆纠正招牌的错别字;有的写他冥冥中来到鬼城, 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前与阎王争辩“死” 有多少个同义词…… 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 令人惊叹, 他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借助想象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言外之意, 充实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又如《阿长与山海经》对阿长如何给幼时的“我”买《山海经》没有过多叙述, 只是一笔带过, 让人无限想象: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 又没见过那本书, 如何能正确买到呢? 这真是令人想象无限的话题, 或许鲁迅先生也是想让读者自己填写这一空白, 特意留下来供读者想象。 我顺势让学生想象一下, 阿长是如何去买那《山海经》的。 有的学生就写道阿长特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到城里四处打听, 唤着那个从“我”那听来的“三哼经”, 不厌其烦的重复又寻找, 不知遭了多少白眼和嘲笑, 终于为小主人买来了那个书;有的学生写道阿长回去后, 特意买了东西去拜访村里有文化的人, 让他们帮忙一起去买那书, 因为不知道书, 买书过程十分艰辛, 几次她的村人都想放弃, 可阿长一个劲地求他, 终于买到了书; 有的学生写道……许多许多的想象都容纳了学生的思想, 使他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那未知的世界里翱翔。

(四) 指导写作实践, 拓展想象空间。

观察和积累, 只是为想象打好基础, “情境”式的想象, 也只是简单的再造想象, 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 必须依靠在上述基础上的写作实践。

1.看图作文, 初步想象。 看图作文可以考验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力, 更能考查学生对画外内容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的不同个性, 不同的思想, 正如我们平时所说, 同样的题材, 千个读者, 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如我在多媒体上显示了这样一副画面:在一个医院的产房里, 一个产妇刚生下孩子, 躺在床上, 旁边一个军人手提行李包, 站在床前。 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 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写作立意, 学生看到这图后, 小组中一起讨论, 一起想象, 经过比较, 挑选出两类比较好的立意:一类是《迟到的父爱》:这个军人不顾妻子怀孕独自在家, 毅然参加战争, 等到战争结束后才回家探亲, 发现儿子都已经出生了, 体现出军人“为国为民, 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另一类是《前线在召唤》, 这个军人刚接到部队的命令要立即参加战争, 他为了保卫国家正在向产后的妻儿告别, 体现出军人“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伟大精神。 又如在上丰子恺的《竹影》时, 先让学生看了他的其他作品, 其中一幅《我为凳子穿鞋子》, 我让学生进行想象:我为什么要给凳子穿鞋子? 学生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因为天冷了, 自己觉得脚冷了, 觉得应该给凳子穿上鞋子;也有的说因为每天跟凳子在一起, 和它成了好朋友, 好朋友就应该分享好东西, 所以我有新鞋子的时候, 也要给凳子穿上新鞋子……学生的答案多得超出我的预想, 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只是平时少了那么一种机会表现。

2.续写、扩写, 深入想象。 续写、扩写是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 由此及彼地进行合情合理的创作, 有些课文比较含蓄, 人物最后是活是死、是福是祸都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推断, 教这样的课文, 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主题基调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 对人物的命运作出合理推断, 续写课文, 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往往在续写中得以充分表现。 如教完《 卖炭翁 》后, 我让学生续写结尾:卖炭翁的炭被抢, 离开集市后将向何处? 要求学生以情定势, 合理想象。 有的学生写了卖炭翁拖着空车, 边走边想着世道的不公。 想着家里面黄饥瘦的老母, 想着嗷嗷待哺的小儿, 想着自己与妻子一年的艰辛, 想着如何熬过这个严冬……自己还如何有脸回去见家人? 越想越绝望, 走到村口, 让老牛拖着空车回家, 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一棵老槐树上, 含恨上吊了;有的写道, 卖炭翁早就恨透了朝廷, 炭被抢走后, 他愤然离开家乡, 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也有的写道卖炭翁最后什么也没做, 照常回到了家, 结果被妻儿所责怪, 导致之后更努力地烧炭……事实证明, 学生对给文章添“尾巴”很感兴趣, 他们的想象十分丰富, 延伸出的“尾巴”都五花八门, 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给课堂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幻想作文, 强化想象。 幻想是指对未来的想象, 它表现为描述人对未来事物的希望。 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就要敢于让学生对陌生的未知领域进行想象, 要鼓励学生幻想, 创造新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或见解。 比如让学生写《二十年后的自己 》, 希望大家展开想象, 合理地预测自己的未来, 这样的作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写自己是驰骋商场的大亨, 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国家、城市间飞行, 住豪宅, 开豪车, 生活忙碌而又充实; 有的写自己是一个普通公司的小员工, 每天为生计而奔波于公司家庭之间, 每天挤公交, 日子过得紧张而又艰辛;有的写自己是自由职业, 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努力……学生一旦打开想象的翅膀, 各种灵感就随之而至, 各种各样的想象, 既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 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还有如《未来的学校》、《2050年的中国》等题目, 学生都倍感兴趣, 写作激情高涨, 都能用自己的笔墨去想象, 去创造, 并写出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总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渗透, 慢慢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去想象、 去创造, 相信在这个需要增强创新意识的时代里, 随着研究的深入, 在理论的形成、过程的控制等方面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相信这一研究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与的教师和学生会更多, 取得的收获会更大, 相信学生一定都能展开想象这一翅膀, 翱翔于知识的天空, 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6.

[2]朱晓斌.语文教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

[3]龚春燕, 龚冷西.创新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

[4]艾斯纳, 著, 李雁冰, 等译.教育想象.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4.

篇4: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大家好,我是一支晨光牌的铅笔,加工厂里的叔叔阿姨们把我加工好,运到了一个文具店里。

我的身子高高的,大约有20厘米,我是一个六边形的柱体,头戴一顶红帽子,脚穿着黑色的胶鞋。一天,我被一个小男孩买走了。我被放进了文具盒,里面有好多朋友,比如:橡皮擦、钢笔、尺子……热闹极了。

我也有自豪的时候。有一次,小主人的老师发下练字本,小主人从文具盒里把我拿出来,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要写的词语和生字,就走了。小主人认真地写着,过了一会,小主人的词语和生字都写完了,我的黑胶鞋却没了。第二天,我看见小主人的练字本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优”字,我自豪地笑了。

篇5: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我是圆柱形的,身穿绿色的衣服,衣服上没有图案,还戴着一顶绿色的礼帽,能看出来我非常喜欢绿色。摘下绿色的帽子,露出银色的小嘴巴,小主人要书写时,总是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握住我的脖子,这样就会从我的嘴里流淌出一行行的文字。脱下我的裤子,能看见我的心脏,别看我小,但我从不挑食,各种颜色的墨水都能让我饱餐一顿。但是我不能饿肚子,一饿肚子就不能工作了。

我的小主人非常爱惜我,我和小主人每天都非常开心。我每天跟随小主人一起学习、写作业、考试,小主人每天都检查我有没有把小嘴巴吃脏,吃脏了小主人就给我洗澡。还检查我有没有吃饱,如果没有吃饱,小主人就会给我很多美味,绝不会让我饿肚子。

篇6: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我吃饱了,喝足了,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非常愿意为小主人服务。小主人经常用我练钢笔字、写作文、做作业。我写的字可漂亮啦,常常受到小主人的表扬。我的朋友橡皮、尺、铅笔羡慕得直流口水,可我总是谦虚地对他们说:“小主人学得好,这可是大家的功劳。”

我也有缺点,就是经常要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弄得小主人手上东一块,西一块的。我真想对小主人说声:“对不起”。可是小主人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把我擦得干干净净,从来不责怪我。

篇7:初中想象作文 :钢笔的自述作文300字

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就是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训练中也多处提到了想象力的培养。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贴近生活, 仔细观察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想象是不会凭空产生的, 想象力作为形象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直接来源是对世界的观察体验, 那种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所谓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应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学会观察, 认识世界, 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想象、去发现、去创造。如:布置学生写一处景点, 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积极主动地去观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描绘“云南石林”:石林风景区的石头高高耸立, 千奇百怪:有的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似国宝熊猫;有的似唐僧师徒四人;有的似一对母女在嬉戏……通过观察, 该学生由此事物想到了彼事物, 并经过新的结合, 产生新的形象, 于是想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又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所写的故事并非真实生活的直接写照, 看起来荒唐, 但读者却能感受到作品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而读者也完全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童话里人物的影子, 那是因为作者的想象是合理的, 符合生活逻辑的。由此可见, 生活是想象的基础。如果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对世间万物的细致思考, 那么想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不仅丰富了知觉材料, 增长了知识, 还扩大了想象的空间。

二博览群书, 丰富储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但这些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写作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不仅需要对生活的直接体悟, 还需要对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 因而让学生大量阅读各种书籍, 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 这样行文构思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如:看见飞鸟的并非只有莱特兄弟, 但他们却创造发明了第一架飞机;被苹果砸到的并非只有牛顿, 但他却发现了万有引力。这是因为他们的想象都有丰富的学识作基础。

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扩展知识面, 不断开阔视野, 广取博收, 汲取丰富的营养, 积累渊博的知识。这样, 习作时进行想象就能自由驰骋, 就能做到思游五千年, 心驰千万里,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教材, 重视训练

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窗口, 活学活用教材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教材中丰富的文本资源用于阅读教学, 还应运用于作文教学, 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行文本的再创作, 也就是进行想象性写作。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后让学生续写“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学习《七颗钻石》后让学生编故事“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这时做了一个梦, 他会梦到什么呢?”学习《天上的街市》后让学生扩写“天上的街市美吗?美在哪里?街市有些什么东西?”学习《愚公移山》后让学生改写故事结尾……通过这种类型的训练, 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开想象的自由天地, 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又使得学生的想象有源可循, 有本可依。这样,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为学生创设想象的平台, 重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提倡让学生写想象作文, 练习续写、改写等, 通过多种方式, 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四善于引导, 鼓励想象

作为老师, 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对学生的离奇想象, 不能横加指责, 而应善于引导, 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弯弯的月亮》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写的是一个叫星子的老师, 上小学的时候遇到一位刚毕业的老师,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班里的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小船”, 老师很高兴, 肯定了学生的答案, 但是星子却说“像豆角”, 被老师否认了, 还说了一句:“难道你有特别的见解吗?”引来哄堂大笑, 受了委屈的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 奶奶也是站在老师一边, 认为弯弯的月亮只能像小船。从此星子变得少言寡语。后来星子当了老师, 第一节课就问学生这个问题, 教室里发生了跟当年相同的一幕, 只有一个叫田菲的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田菲是幸运的, 星子老师肯定了她的答案表扬了她, 并就势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几十年后, 退休的星子收到已成为作家的田菲寄来的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扉页上有田菲感谢的话语。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 不为现实的表象所束缚, 才能使他们探索到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力, 应该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的天地中自由地翱翔, 勇敢地拍击长空, 从而写出丰富多彩、感人肺腑的文章。

总而言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就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 万万不可因怕出洋相或怕他人说“想入非非”而放弃自己的设想。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让他们尽情地驰骋, 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每当一提到写作文, 学生的情绪总会莫名低沉, 显得疲惫不堪。学生交来的习作立意不高, 内容空泛, 往往是由于缺乏想象和不善于想象所致。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教师应用想象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活跃文思, 无疑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条快捷的途径。那么, 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对此, 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初中作文,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蔡峥.写作与想象力:中专语文教学浅解[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5)

[2]王暖臻.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想象力[J].师资建设, 2011 (9)

[3]梁兆斌.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4)

上一篇:领导班子个人整改方案下一篇:庞中华楷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