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05-12

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共8篇)

篇1: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组织大家观摩了邹平的长山、九户和我县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工业园区、民营企业。我们安排这么多参观点,目的就是使大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别人的优势和经验,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而找准自己的位次,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加加快发展的压力和信心。相信,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大家会更进一步认清形势,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统一认识,起到鼓劲、推动的作用。希望大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今天听到的、看到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按照“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主抓“五大”建设和“六区一带”开发,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的总体思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民营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实交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在上半年的全市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位居全市第四位。和邹平、博兴、滨城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发育慢有直接原因。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去年以来,各乡镇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部分园区初具规模,效益逐渐显现。今天参观的无棣县城西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按照东西两区互促、互补、均衡发展的总体格局,坚持市场化运作、高标准规划,从规划建设到现在,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区内实现“八通一平”(道路、供水、排水、电力、供暖、供气、通讯、有线电视和场地整平),现已落户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个,在建*个;工业项目**个,投产*个,在建**个,签订协议的*个。车镇大杨工业园,充分利用津汕高速吕家出口和大济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自2005年以来,已落户伊德圆畜牧有限公司、德宝皮革有限公司、亚泰油棉、众磊户外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易音特电子有限公司等*家企业,已签定协议项目*个,达成意向的项目*个。园区内规划有项目区、生活区、绿化区,油面设计宽度*米,总长度****米,总投资***万元。园区道路于7月*日峻工通车。目前,园区内水、电、路、讯达到了四通一平。正在建设中的马山子镇工业园区,聘请东营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了科学规划。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万元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园区基础工程总量的**%。镇新区内派出所办公楼、自强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岔尖边防派出所、敬老院、卫生院等单位楼房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北京客商委托无棣金建工贸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设的市场开发项目、埕盐欧式沿街房产项目、山子盐场科技楼建设项目等均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并即将付诸实施。与自己相比,我们在园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各乡镇对园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下一步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基础。

横向比较,我们必须看到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是我县民营经济的总量和工业园建设进度存在较大差距。自己与自己比,我县的民营经济虽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总量还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县乡镇的民营经济总量更少。从民营经济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实交税金来看,我县全县上半年的实交税金完成*****万元,而乡镇的合计税收仅为****万元,这也是在全市的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的总位次靠前,乡镇名次普遍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县的民营经济与邹平相比,无论从总量,还是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以及施工速度上,更是慢了一拍甚至几拍,2006年上半年,邹平县民营经济完成实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比我县高出**亿元和**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出我县**亿元和**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亿元,是我县的**倍。我县的民营经济园区,同邹平县的工业园区相比,无论从园区的起点、标准上,还是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园区发挥的聚集效应和产生的效益更是无法比拟,今年上半年长山镇的民营经济实交税金完成****万元,工业园区的税金占到**%以上,相当于我县**个乡镇的实交税金之和。长山镇的固定资产投入和增加值也分别占到我县的*/*以上。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增强追赶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我县的园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园区聚集效应不够明显。在我县现有的工业集中区中,镇、村组织开发的小规模的园区仍占一定比例,存在工业园区布局零乱、资源分散的现象。二是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由于受土地、资金制约,不少工业集中区缺乏配套设施,再加上管理人才不足,带来对进区企业的服务相对滞后。三是项目建设成效不够理想。不少落户企业属低层次加工型,规模偏小,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大,加上软、硬环境建设不够配套,导致一些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了多年,仍未形成规模。另外,一些项目的建设进度较慢。四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今天我们看了几个建设较好的园区,还有一大部分乡镇的园区建设尚未破题,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五是化解制约瓶颈不够有力。当前,确实存在不少制约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瓶颈,但在困难面前,一些领导干部埋怨多、办法少,消极应付多、积极应对少,缺乏攻坚克难的魄力和能力。如何能有效地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对于下一步我县园区建设能否持续推进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提高对园区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抓“五大”(大电业、大盐业、大化工、大枣业、大交通)建设,猛促“五区一带”(县城新区、四大工业园区和“北带”)开发,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这是工作主线,是带有战略性的部署。我们抓招商引资、抓投资环境、抓工业园区,就是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三个重要篇章,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我县经济主体资本原始积累和政府财力两个不足的问题,扩张经济总量,并以此带动企业家资源、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引进。投资环境,是借力发展的必备条件,环境建设的好坏,事关招商引资的成败。工业园区建设,则是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无棣之所以经济欠发达,主要差距在工业,我们借力加快发展,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平台,从我们参观的邹平以及其它发达地区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是一条成功经验。我县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也要体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因此,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把这项工作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不放,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实现乡镇跨越发展的基础。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三、抓住关键,扎实苦干,努力推动全县园区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由于启动较晚、速度较慢,成效还不够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规范、三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抢抓时间,狠抓进度,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加快工业园建设。下面,我着重强调四点: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要结合实施小城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规范合理地建设工业园区,使小城镇和民营经济相互带动、相互促进。这样,既能为民营企业壮大提供更好的条件,又能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上狠下功夫。各乡镇要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园区的通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特别要完善统一的排污、绿化、消防等设施,吸引金融、保险、邮电等服务部门在园区安家落户,提高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档次。今天,我们都看到了马山子经济园区就是先把路修通,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三是要在创办特色园区上下功夫。园区要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不能什么项目都上,一定要有主导功能、有支柱产业、有特色拳头产品。四是要严格园区准入。凡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利用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不得进入园区,特别是不能把资源消耗大、严重污染环境、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项目引进来。让园区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县民营企业很多是在十分分散的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产业的聚集程度都比较低,所以,无论是从当前现实需要出发,还是从长远发展出发,都必须走布局相对集中、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五是要在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园区建起来,要有专人管理,要以优惠的政策招商,以优质的服务安商,使其尽快做大做强。

同志们,加快工业园建设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加速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首要选择,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加倍关注、共同努力。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放大手笔,乘势而上,坚定发展信心,加快乡镇园区建设步伐,实现我县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篇2: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一区多园”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指出问题,并就下一阶段的园区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我们参观了潘家湾畈湖工业园,看到处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实干景象,我切实感受到了全县上下埋头苦干大兴工业的建设热情,切身感受到了我县这几年实施“一区多园”战略的发展成果。我们就是要始终保持这样一股干劲,奋发有为,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全力加快我县“工业大县”建设进程。这次会上,刘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一些看法。

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平台、项目建设的载体,其建设成效、发展好坏和快慢,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的“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今年元至8月,园区新签合同项目46个,合同引进资金280.7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1个,合同引进资金60.54亿元,已签订合同未开工项目15个,合同引进资金220.25亿元。开发区优势凸显,目前规模已经扩展到7.5平方公里,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新增规模企业7家,达到6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62.2%;上缴税金7256万元,增长40.6%。各镇级工业园初具规模,框架基本拉开,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气象。潘家湾镇畈湖化工园被确定为市级化工园区,入园精细化工企业达43家;鱼岳镇纺织服装工业园已建成投产企业5家;官桥镇森工产业园已成功引进企业15家,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3个;新街镇电子产业园完成了500亩土地“五通一平”,已建成投产15家;高铁岭镇临江矿产工业园、陆溪镇船舶工业园、渡普镇农产品加工园、簰洲湾镇精细化工园先后引进项目12个,实现了“一镇一园区”向“一园一特色”的转变。

虽然我们取得了以上成绩,但是我们离打造“工业大县”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推进“一区多园”建设,着重作好以下工作:

一、谋全局、创特色,统筹“一区多园”协调发展

自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更好地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抓好单个园区的建设,还要把注意力放到园区的协调发展上来,充分发挥“一区多园”应有的集聚优势。一是要注重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立足我县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传统工业条件,优先发展成本低、后劲足、潜力大和环境友好的工业项目,充分发挥我县工业经济的比较优势。各镇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镇级工业园区。二是要注重各工业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针对我县现有的六大支柱产业,在进一步做大规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全县工业产值的总体提升。三是要注重园区之间的协调互动。“一区多园”,“一区”与“多园”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共生共荣的,开发区和各镇要在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错位分工、优势互补、有机链接,实现“一区多园”的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全力提高县域经济总体竞争力,形成嘉鱼工业经济特色。

二、强基础、促后劲,推进“一区多园”快速发展

要始终把园区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区多园”战略,以高效的执行力,确保园区建设快速、顺利推进,确保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转移平台。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大的投资环境。各有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全局意识,以园区发展建设为己任,全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开发区布局,以道路、供水、供电、通信、通网络等为重点,大力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一路、二路道路延伸工程建设进度。各镇要努力克服困难,想办法加快推进镇级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今年有一批新的中小企业签约入园、开工建设。要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为园区发展营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继续抓好咸宁嘉鱼长江大桥及连线高速、咸潘一级公路改扩建、武深高速公路项目(嘉鱼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建设。要加快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抓好现代物流基地、物流产业园、配送中心网络建设;引进大型商贸集团或商展贸易中心进驻嘉鱼,投资建设物流及配送大市场,拓展园区产业物流配送功能。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挖产业链条增值。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头等大事,抓住了招商引资,就抓住了实现园区经济快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拓宽招商引资思路,在更大的空间内,把更多的生产要素与我县的潜力、优势结合起来,大招商、招大商,引进更多的新兴产业。要重点发展我们有优势有基础的产业,培养龙头企业,引进大的行业、企业,通过它来扩张产业链条。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优势产业,成为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以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去带动招商,带动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要认真做好省、市组织的招商活动,全面展示我县对外开放的形象,力争引进更多的外商在我县投资兴业。要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联系,特别是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大品牌落户我县。

三是倒逼项目建设进程,早争产业发展实绩。项目是投入的载体,项目建设直接关系到园区的发展壮大。我们要以超常之举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园区经济的大发展。县发改部门要带头策划一批牵动性的大项目,指导各镇各部门策划编制项目,提高项目质量,确保项目建设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各镇各部门都要将项目储备工作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成立专门班子,做到项目策划编制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想。积极主动对上衔接、联系、落实一批项目,决不能坐等。要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联企领导要亲自挂帅,勤分析、勤协调、抢进度、往前赶。重点抓好上海华亿通、洁丽雅产业基地、湖北科凌、湖北比伦生活用纸等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和谐橡胶产业园、LED机场助航灯光及照明设备、医疗高科设备及医用耗材生产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要突出抓好对新增长点和重点企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已确定的项目要抓紧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环保、资金、电力、规划、用地、企地关系等共性和个性问题,一个个跟进,一个个突破,力求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

三、破瓶颈,解难题,促进“一区多园”健康发展 这几年来,虽说我县“一区多园”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影响和制约“一区多园”健康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园区发展还存在土地供应不足、融资不畅、人才短缺及发展环境不优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一是要开源节流破解土地瓶颈。充足的土地供应是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土地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县园区发展的难题。举个例子,仅今年开发区工业企业就需用地1000亩,而今年全县批回的土地指标才500亩,缺口高达500亩。虽然这几年我县采取了“分、腾、整、盘”等多项措施、多种办法,但企业发展受土地制约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区多园”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土地问题是基本前提,我们要多想办法,想好办法,如对资金短缺,项目较长时间无法启动的企业,可采取及时回购其占用的土地,对土地进行优化调整再出让,确保急需用地企业的建设需求。同时,对引进的大项目,可视投资情况分期分批供地,解决短时期对土地的大量需求。

二是要银企共建破解资金瓶颈。我县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但随着这两年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面临融资压力不断加大。这就需要我们为银企多牵线、多搭桥,在合作互赢的基础上,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热情。要积极引进培育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投资集团、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金融机构,通过他们灵活多样业务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一区多园”发展“融资难”问题。

三是要多措并举破解人才瓶颈。近几年,我县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需求激增,“招工难”、“用工荒”的情况开始显现。像盛宇这类纺织企业紧缺一线工人,虽然采取了提高员工收入、加大招工力度、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等多项措施,但依然常年缺工100余人。并且随着园区内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对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园区经济要健康发展,尽快解决人才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采取招录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引进急需高级人才、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等方式方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四是要依法行政破解环境瓶颈。虽然我县这几年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但还存在少数执法部门将“创收”作为执法的目的,在管理上把“创收”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我自己也多次接到园区企业反映有部分职能部门借检查之名罚款、执法过程机械等现象。我们要继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仅要会招商,而且会安商、留商、富商;不仅能引导企业做大,而且能促成企业做强;不仅能在顺境中发展经济,而且也能在逆境中调控经济。要创新服务手段,逐步探索组织企业开展进入嘉鱼市场前的调研机制和指导企业错位发展、个性发展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高效、便捷的窗口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要及时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将各类优惠政策直接兑现给企业,切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诚信政府良好形象。要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各镇各部门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企业墙外的事政府管,集中精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所不为,就是为企业成长提供一个“静”环境,使企业能安心、专心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努力构建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县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对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为项目建设设置障碍的行为予以曝光,严重的依纪按规严肃处理。

篇3: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一) 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新成效

资产评估和证照办理全部完成:全省498处参与兼并重组小煤矿中, 实际保留317处小煤矿资产评估和证照办理全部完成。矿井关闭基本到位:全省182处兼并重组小煤矿签订了退出关闭协议, 淘汰落后产能年生产规模在2 500万吨以上。矿井复工复产状况良好:全省有273处矿井通过省辖市和省骨干煤炭企业组织的联合验收, 已复工复产, 占保留兼并重组矿井总数的82.2% (其中, 复产矿井112处, 复工161处) 。打非治违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11月, 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组织出动600余人次进行了实地检查, 共查处群众举报41起, 有35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30余名非法违法采矿当事人被抓捕, 累计向举报人发放奖金33万元, 有效震慑和遏制了非法违法开采行为。

兼并重组后, 全省煤炭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矿井数量大幅减少。全省煤炭企业数量由兼并重组前的530家已减少到30家, 矿井数量由原来的797处已下降到540余处。

二是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省属骨干煤炭企业所属矿井的年生产规模由兼并重组前的1.2亿吨上升到1.8亿吨, 占煤炭总产量的比重由60%上升到86.9%。

三是单井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单井年生产能力由兼并重组前的平均27万吨提升到45万吨。

(二) 安全生产及效益取得新成就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1年, 全省共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36人, 同比减少27起、230人, 同比下降77.1%和86.5%;百万吨死亡率0.192, 下降86.8%, 创历史最好水平。原煤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 全省共生产原煤1.87亿吨。煤炭工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 省属重点煤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 601亿元;实现利税286亿元, 比2009年增加90亿元, 年均增长24%。

(三) “双基”建设实现新提高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 4个集团公司被命名为安全质量标准化集团公司;175处矿井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61处矿井申报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并已公示;62处矿井达到并申报了全国安全高效矿井标准。“五优”矿井创建引领行业发展:2011年, 全省新建 “五优”矿井11处。目前, 累计建成50处, 占国有骨干生产矿井的38%。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河南煤化集团和义煤集团创新煤矿安全管理做法在全国推广, 选树了平煤神马集团六矿大学生采煤班建设的典型, 提升了我省煤炭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职工技能素质全面提高:举办了2011年全省煤炭系统职业技能大会, 6个工种参加比赛, 万余名职工踊跃参加。员工培训全面开展:培训职工30万人次, 并开展校企联合培训, 相继培养本、专科层级的学员上万名, 缓解了煤矿主体专业人才短缺的压力。“安康杯”活动成绩喜人:全省10家单位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4个班组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称号, 27家单位获得全省煤炭系统“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44个班组获得全省煤炭系统“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四) 行业管理规范强化

推进依法行政: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煤炭生产许可监管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兼并重组小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审批事项的通知》和《河南省煤炭经营资格证监管办法》等文件,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1年, 受理煤炭生产许可证资料266处, 依法办结260处;受理企业经营资格证资料235家, 依法办结198家。依法组织开展年检工作:对省骨干煤炭企业175处矿井的煤炭生产许可证依法进行了年检;批准延续经营许可合格企业224家, 促进了全省煤矿企业依法办矿、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瓦斯分类治理:制订了《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实施意见》, 将煤矿按瓦斯情况分三类进行管理。并对2011年度申报的388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资料进行了审查。截至目前, 全省540处矿井中,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73处, 高瓦斯矿井35处, 瓦斯矿井376处, 有56处矿井因长期停工停产或拟关闭退出未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强化能力核定和机电运输管理:对全省核定能力高于设计能力的30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了审查复核, 30处矿井复核生产能力保持为1 794万吨。对8处增加生产能力的矿井进行了严格审核, 新增产能163万吨。深入开展煤矿机电装备及管理水平考核评价对标活动, 着力推进全省煤炭企业机电对标管理。 劳动用工更加规范:推进煤矿从业人员“变招工为招生”, 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加强。开展全省电煤质量联合检查:深入煤炭企业12次, 对省重点煤业集团所属矿井生产的煤炭产品质量进行了定期监督检查, 检验煤炭产品91批次, 煤质总体状况较为稳定。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坚持“控制总量、合理布局、结构优化、素质优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 煤炭经营企业布局更趋合理。煤炭经营日常监管加强:严格控制批发企业, 科学规划零售企业, 合理布局型煤加工企业。经审核, 2 643家煤炭经营企业合格或基本合格 (其中批发401家, 零售1 781家, 型煤429家) 。依法受理申请延续煤炭经营企业有256家, 批准延续合格企业224家。煤炭工程质量建设成绩显著:2011年, 全省获得“太阳杯”工程7项、“煤炭行业优质工程”13项, 分别占全国的16.3%和18%, 夺杯个数和占全国总杯的比重均列全国第一。

(五) 和谐矿区取得新成效

矿区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省煤炭企业拥有国家级文明单位14个、省级文明单位32个。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省属煤炭企业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99平方米。全面推行安全结构工资制度:省属重点煤炭企业职工人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 实现了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职工保障进一步完善:煤矿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等全面实施;同时, 加强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职工生活有了可靠保障。此外, 煤炭信息调度、档案管理及职工疗养等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煤矿开采条件日益复杂。开采条件不断恶化, 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煤尘、火灾、地温地热等灾害威胁日益加剧,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国有重点煤矿总数的50%以上。河南煤化焦煤九里山矿“10·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义煤集团千秋矿“11·3”冲击地压事故, 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尽管我们完成了小煤矿的兼并重组工作, 但重组后煤矿的技改、融合和管理工作仍十分艰巨,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是整体装备水平偏低。采煤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可靠性程度低, 采煤机械化程度与兄弟省份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近400家兼并重组煤矿和地方小主体所属矿井的装备较差, 采煤工艺落后, 设备陈旧,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四是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煤炭开采引发的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等, 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恢复治理滞后, 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

五是煤炭交易市场发展滞后, 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较慢。煤炭物流企业“散、小、弱”以及物流市场集约经营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煤炭“过境大省”的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煤炭“储备、物流大省”。

六是人才缺乏的压力越来越突出。随着煤炭产业进一步整合和煤炭产业的大发展、对外开发的大跨越, 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人才缺乏制约发展的压力日渐显现。

三、2012年总体要求

(一)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双基”建设为抓手, 强化行业管理, 夯实安全基础, 加大安全投入, 增强抗灾能力, 逐步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 主要目标

煤矿安全:坚决杜绝重大事故, 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 努力降低零星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

煤炭生产:原煤产量保持在2.0亿吨左右, 实现产销平衡。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大型煤矿 (≥120万吨/年) 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化标准, 其中, 50%以上要达到国家级标准;中型煤矿 (90万~30万吨/年) 达标率超过80%;兼并重组小煤矿, 做到投产一个, 达标一个。地方煤矿达标率要超过80%。

“五优”矿井创建:力争新建“五优”矿井8~10对, 使“五优”矿井的数量占重点生产矿井的40%以上。

班组建设:建成一批“白国周式”的班组。

职工生活: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职工保险及职业病防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四、2012年主要任务

(一) 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一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将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 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二是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在瓦斯治理方面, 坚定不移地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方针, 坚持两个“必须”, 必须坚持瓦斯区域治理和局部治理相结合,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 严禁进行采掘活动;必须严格瓦斯分类管理, 突出抓好瓦斯矿井分类管理和能力管控, 推动瓦斯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在防治水方面, 切实抓好“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和预测预评价制度, 做到先评价后施工, 所有采、掘工作面未通过灾害预防评价和审核不准施工。同时做好顶板控制, 推进支护改革, 减少零星事故的发生。抓好机电运输管理方面矿用设备安全质量管理, 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用设备。

三是加快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进度。强力推进矿井“六大系统”建设, 按照时间节点建立完善, 提升矿井整个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继续深化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认真执行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建立并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存在重大隐患的, 必须停产整改, 确保整改到位。

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以矿井重大灾害防治为重点, 深入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执法检查, 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对查出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煤矿要立即实施停产整顿, 直至关闭。

六是严格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确保做到领导带班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保证煤矿井下24小时有矿领导带班。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 要依法从重追究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 着力深化煤矿基层基础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分层次全方位开展标准化达标、安全高效和“五优”矿井创建工作, 并与井下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相结合, 增强矿井抗灾和安全避险能力。

第一个层面是标准化达标。省骨干煤炭企业本部矿井要全部达标;对兼并重组矿井进行规范管理和改造升级, 做到投产一个, 达标一个;地方煤矿最低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化省三级标准, 达不到标准的一律停产整顿, 限期仍未达标的, 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第二个层面是安全高效。着力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 做到减人提效, 争创全国安全高效矿井。

第三个层面是“五优”矿井创建。力争“十二五”末, 省骨干煤炭企业“五优”矿井数量占重点生产矿井50%, 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三) 着力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

深入开展“矿井创‘五优’、区队创优胜、班组创‘五好’、员工创星级”活动, 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职工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安全生产的主阵地。

一要继续推广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充分发挥班组长在安全生产前沿阵地中的主力军作用,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二要继续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以“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为契机, 采取脱产学习、外出培训等形式, 积极为煤矿班组长提供多种形式的安全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机会, 着力提升班组长在企业基层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要继续做好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评选表彰工作。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班组安全建设的积极性, 在全省掀起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新高潮。

(四) 着力提升煤矿规模效益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大型煤矿建设。新建煤矿以提升机械化程度为主, 按照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或不超过两个工作面的模式, 采用先进技术装备, 设计和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对条件具备的整块煤田, 要重点建设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

二是加快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对资源丰富的老矿井, 要积极推进技术改造,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优化开拓部署, 简化生产系统, 减少工作面个数, 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切实提高机械化水平。按照“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 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 全面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力争今年年底, 省内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超过80%, 掘进机械化程度超过90%。

四是着力提升小煤矿管理水平。对兼并重组小煤矿应加大改造升级力度, 从技术装备、规章制度和职工技术素质入手,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在现有技术管理条件下, 按照有关规定, 坚决要求难以有效治理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退出煤炭开采领域。

(五)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 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河南煤化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技术中心以及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为依托, 建立瓦斯防治、降温、防治水、预防冲击地压等技术联盟。

二是大力推动重大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重点围绕重大灾害防治、深井开采、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多联产等领域, 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 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三是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 提升运营效率。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设立 “首席员工工作室”、“科技创新工作室”, 开展评选“革新创意能手”活动, 培养一批技术领军人物, 建设一批创新团队。

五是着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绿色开采与生态矿山、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矿高效选煤厂、自动化无人值守工作面等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煤矿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 提高煤矿安全开采水平, 研究并提出建设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六) 着力做好煤炭生产许可监管工作

强化煤炭生产许可监管, 凡生产许可证到期不延续、重要生产条件变化变更等不及时不申请的, 一律依法暂扣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并责令其不得从事生产, 并按规定依法组织现场验收。

一是严格审批管理。坚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审查, 严把煤矿生产许可条件审查和准入关, 凡达不到法律规定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许可审批制度, 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

三是建立和完善生产许可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做到“三个结合”, 即与推动“双基”建设相结合, 与生产能力监管相结合, 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 推动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再上新台阶。

(七) 严格规范煤炭经营许可和管理工作

一是依法加强监管。按照“规范程序、严格审查、提高准入、强化监管、搞好服务”的思路, 着力促进全省煤炭行业有序发展

二是落实“十二五”经营规划。构筑全省总量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煤炭经营主体体系, 推动形成供给保障可靠、市场流通有序、资源配置高效、交易成本低廉、环境保护良好的煤炭经营流通体系。

三是开展煤炭经营秩序联合执法行动。联合工商、质监、环保、税务等部门在全省开展联合行政执法活动, 重点打击取缔和查处无证经营、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等违法行为。

四是继续开展“诚信煤炭经营企业”的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守合同、讲诚信、重质量、树品牌”诚信煤炭经营企业创建活动, 引导和推动煤炭经营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 提高河南煤炭企业形象。

(八) 着力加强煤炭供需保障工作

篇4: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申贫”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终于戴到了咱们头上。这是全县人民的喜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这次“申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十佳工作者”及全体工作人员致以深深的谢意。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今天到会的没有外人,我想向众位提一个问题 谁能回答出我们”申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笞对了我有奖励什么,排队,不是,咱县的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要是排队,等到建国100周年这贫困县的帽子也轮不到咱们戴。送礼,不行,国家反腐力度越来越大,有些官员即使有贪占之心,亦无伸手之胆呀。抓阄,不对,我堂堂一县之长,因为“争贫”与人抓阄咸何体统,再者说,这些日子我的手臭极了。昨夜一把一条龙的牌都没糊成…… 都猜不出来吧,那好,我告訴你们,咱们”申贫”成功的秘诀我总结有二:

一是学老鼠洞中隐藏。几年来,我们一贯坚持藏富于民,别人虚报浮夸时,我们谦虚谨慎。三名不能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的统计局长予以撤换。几年来,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一直控制在0.01%以内,人均纯收入逐年下降。从而为“申贫”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句俗话说:“堤内损失堤外补”,别看咱们经济工作落后,可其他工作样样争先。什么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灭鼠先进县、全国文明卫生城等称号接连不断,这就叫一俊遮百丑。咱县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全省倒数第一,可提拔干部的人数在全省却位居前茅。

二是学驴子大喊大叫。在这次“申贫”工作中,宣传部的几位同志应记头功。他们不辞辛苦编新闻、找亮点,不惜脸面拉“名记”、争版面,打广告。特别是由他们撰写《一位贫困女生给扶贫领导的一封信》,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一信定音。上级扶贫领导身边的人事后告诉我说,领导看那封信时面沉似水,给“女生”回信时墨泪齐下。这封信是什么,这封信就是我们申贫工作的“精神原子弹”。这第二功应授予在京工作的“老乡团”。在“申贫”期间,他们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近水楼台的优势,逢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该哭时哭得痛,该笑时笑得巧,该喊时喊得欢……上下联动,城乡配合,我们精心打造的立体式舆论攻势,终于结出了首战告捷的硕果。

篇5: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推荐会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再添措施、在鼓干劲,为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上午我们参观了□□□□□□;刚才,市国土资源局就如何解决新村建设用地、市住建局就如何指导全市新村规划作、□□□党委政府大会交流、□□□等乡党委书记作了表态发言,我都完全同意,一会□□□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将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抓好新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近省委农办下发了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务求取得“三个明显成效、两个新成效”(要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新村规划编制和村落村庄建设、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等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新型农民培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两个带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明确指出,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6月底前全部完成报批工作,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的县市务必10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确定的新村(集居点)的具体规划设计,累计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75%,条件具备的县市要建成30个新农村综合体。因此,各地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务必请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加快推进力度,确保任务完成。

二、面对当前,正视困难,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大步伐

今年我市按照“坚持三为主,加大三改革,推进三集中,实现三目标”(即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主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住房建设改革、生产方式改革,把农民向城市集中、向场镇集中、向村落集中,建设新社区、打造新风貌、倡导新生活)的思路,全面启动51个场镇新区、52个新村示范点、175个居民集聚点,并重点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2个,新村建设22个。全面完成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任务1个,新村示范点建设任务12个。

(一)规划编制滞后。截至目前,全市有25个乡镇完成了场镇的总体规划,有106个村完成了新村规划。□□□□□□□□□等“1+10”工程中□□□□□□□□□3个村还没有完成规划文本。□□□□□□□□□11个乡镇场镇规划、新村规划较滞后。

(二)建设进度迟缓。全市38个乡镇已启动场镇新区、新村示范点建设。完成居民休闲广场7个,平整场地1.2万平方米,完成征地230亩,完成饮水工程12处,电网工程2860米,农居风貌打造1340户,集中新修建房屋420套,亮化、绿化、彩化道路1350米,新建防洪提1800米,硬化道路32公里;新村示范点建设实现风貌打造860户,新建房屋180户,建设集中安置点89个,1120套,建集中供水点87个,打深井132口,修建饮水渠1540米,新建微水窖69口,硬化道路23公里,硬化院坝3.2万平方米,改厨改厕1320户,建沼气池270口。之所以

行动迟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乡镇还在等待观望,基本没动。目前,达州市其他兄弟县市竞相发展,已给我们形成空前压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半年考核认为我市总量偏小,争取拿奖任务仍艰巨。

2.“1+10”工程任务艰巨。□□□□□□□□□□□□还没有真正开工建设,尚未形成建设高潮。

3.土地置换及征地手续审批办理难度大。乡政政府无权经营土地、新农村建设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影响了建设进度。

4.乡镇在新村建设的投入机制上研究不多。特别是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业主投入、争取信贷支持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办法不多。

四、振奋精神,再添措施,迅速掀起新村建设大高潮

(一)抓紧完善规划。各地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住建局统一指导协调,抓紧编制、完善新村规划,确保今年11月底前完成所有村庄规划。对未完成乡镇场镇新区、新村(集居点)规划的,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全域、全程、全面”的要求,确保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村庄规划。

(二)搞好土地规划修编。加速土地流转,推进土地置换,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保证占补平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新村建设用地所需。

(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的推动作用。加大项

目以及金融支持的争取、整合力度,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采取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形式激发农民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对场镇新区建设主要依靠市场手段进行推动。

(四)迅速启动,加快推进。目前各乡镇发展极不平衡,少数乡镇还在等待观望,基本没动,省委、省政府已先后两次召开推进会,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统揽,因此,要求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迅速启动,加快推进,确保年底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篇6: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深化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的推进大会、誓师大会。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大会,就是要充分发动各方面力量,团结一心,共谋共为,大胆高效开展控违拆违工作,坚决遏制当前违法违规建设的严峻势头,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下面,我就相关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做好控违拆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总结成绩,坚持控违拆违工作的好做法。近几年来,我县组织了多次大型控违拆违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至2010年,全县共有违法违规建筑293栋,按照拆除一批、处罚一批、审批一批的办法对部分违建户进行了打击处理。今年5月,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了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控违拆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以“强拆”打先锋压势头。近一年来,共组织大型拆违行动15次,没收施工机械30余套,拆除违法违规建筑60余栋,拆除面积约2.2万平方米。日常一般性强拆42次,拆除面积约6500平方米。二是以“巡查”为基础控局面。将城区分为三个片区,划片包干,由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协调国土局、规划执法局、鱼岳镇共25人,分片责任到人,加大了巡查的密度和频度,及时做好巡查日志和法律文书下达。三是以“文件”求合力保覆盖。出台了嘉办发[2011]14号以及嘉政办发[2010]141号、[2011]82号文件,明确了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属地管理原则和部门职责,加大了各镇及职能部门联动力度,提升了控违拆违工作成效,推动了城区面貌的大幅改善。

(二)分析问题,找准做好控违拆违工作的着力点。虽然我们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和建设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严肃治理,但是,我县的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除了极少数人肆意违法违规建设外,我们的控违拆违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违法处理不严格不彻底。尽管我县一直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但是对一些既成事实的违法违规建筑,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往往是先处罚,后补办手续,或者暂时搁臵不处理,最后演化为合法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长了一些潜在的违建户顶风抢建、违建。二是部分单位遇事推诿、缺乏担当。个别镇、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或遇事能躲则躲、能避则避,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以及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的要求不力,没有充分发挥本单位的职能和作用,导致贻误时机,增大执法成本和执法难度。三是法律法规宣传还未完全到位。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不讲理的是极少数。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充分,部分群众不完全理解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导致他们实施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成为了我们的执法对象。这不仅给该部分群众带来了财产损失,也增大了我们的执法难度。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下一阶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和控违拆违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提高认识,增强控违拆违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违法违规建设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症,有碍城市发展、有损群众利益、有害社会公正。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一是控违拆违是推进大城建的必然要求。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把嘉鱼建设成为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规划建设要拉大框架,建大城区,上大台阶;加大控违拆违力度,规范市容环境秩序,建设宜居县城。二是控违拆违是实现人民群众住房权益的必然要求。许多违法违规建筑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安全标准,部分建筑甚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这类建筑不享有合法产权,严重影响到相关群众的生命财产权益。三是控违拆违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违法违规建筑质量差、成本低,偷税漏税,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同时,这些违建户非法获取暴利,必然引起周围群众和守法者的极大不满。只有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才能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县违法违规建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甚至有抬头之势。据初步统计,目前,县城规划区新增违法违规建筑69栋,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县城郊新街镇所属范围新增违法违规建筑31栋,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涉嫌私下土地买卖和违法违规开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决心,采取果断措施予以严厉打击。

二、坚定立场,强化举措,坚决打好控违拆违攻坚战

全县各镇、各部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通过今天的推进大会,进一步增强敢打硬仗的勇气和出兵必胜的信念,坚决打赢控违拆违这场攻坚战。

(一)坚持堵疏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合理住房需求。一要狠抓程序,严格实行规划审批制度。建设规划审批要层层把关,各级领导要带头维护规划审批的严肃性,坚持部门预审、县“四大家”联席会议审定制度,杜绝个人单独审批。规划评审要公平公正公开,主动邀请专家代表、市民代表和开发商代表参与到评审中来,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二要把握源头,严格执行“两禁”决议。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两禁”决议,即在县城规划区内禁止单位集资建房和禁止私人建房。这项决议是我县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关于单位和个人建房的一项根本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同时,要特别强调一点,严禁以村组的名义建房。要全面禁止以村组集体建房名义变相开发、少数人以村组集体名义建房、个人假公济私搞房地产开发的行为。三要注重民生,加快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全面落实省市下达的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狠抓工程质量与分配公平,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探索采取建设公务员小区、团体购臵楼盘、自由组合联合购臵商住楼栋等多种措施,逐步解决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

(二)坚持远近结合,始终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一要科学制订控违拆违工作方案。要在分清轻重、难易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辖区范围内的违法违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再调查、再摸底,分别提出近期、中期、远期及各阶段的控违拆违工作方案和拆除目标,从屡禁不止、面积最大、影响最大的违建户入手,有力推进控违拆违工作。二要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各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及时掌握违法违规建设的苗头,做到违法违规建设露头就打,发现一处,制止一处,拆除一处。三要严格落实“三个一批”。对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建筑,经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调查认定必须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一批;对不严重影响城市规划,但已完工的违法违规建筑,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一批,处罚范围严格控制在已确定的173户之内,之后完工建设的一律不在“处罚一批”之列;对符合城市规划,达到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统一设立的报建前臵要求的,依法报建审批一批。

(三)加强综合防控,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这次会议后,我们要认真解决执法不严、不彻底的问题,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相关税法规定执行到位,该处罚的处罚,该没收的没收,该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进一步调整充实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在组织、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成立由县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的两个工作小组,分别从县纪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国土局、县规划执法局、县地税局、鱼岳镇、新街镇和官桥镇各抽调两名同志,每组9个人,明确1名组长负责,加大对非法占地、无证违法建设和偷税漏税等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时间为期两个月,强力震慑违建分子,坚决扭转违法违规建设势头。

三、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强力提升控违拆违工作成效

控制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涉及面大,政策性强,影响广泛。既要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又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全县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本次大会为起点,集中精力打好存量违法违规建筑“歼灭战”,坚决遏制新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

一要明确职责要求。开发区、各镇、县直有关部门在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时,接受县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密切协作、自觉配合,积极履行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职责。开发区、各镇是辖区内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辖区内防控、查处和强制拆除违法违规建设工作;县规划执法局对县城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而实施的建设行为,依法进行巡查、制止和查处;县国土局对违法占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未领取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进行巡查、制止和查处;县住建局对违反施工许可管理的施工行为依法进行巡查、制止和查处,落实建筑质量监督管理责任终身制;县公安局维护强制拆除违法违规建筑时的现场秩序,依法制止和查处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二要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只要是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各镇、各部门要成立行政执法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网格化责任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情况上报指挥部;同时,积极发动群众举报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对及时提供有效信息的要给予奖励,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不断提高联合执法成效。规划、国土、住建、公安、纪委、检察院、法院必须高度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同心同德、主动作为。对暴力阻扰执法,攻击执法人员的,坚决打击,绝不姑息;触犯刑律的,及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三要赏罚分明。坚持严格考核与严肃追究相结合,县政府将把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和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体系进行考评,严格考核职责履行情况,并依法依纪追究失职、渎职责任。对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各镇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防控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干部给予重奖,对工作拖沓、造成较大影响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到位。

篇7: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继城区建设推进会之后,县委、县政府又召开园区建设推进会,两次会议县四套班子领导都全部参加,规格都很高;说明这两项工作很重要性,足见县委、县政府对两区建设的重视。这次的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推进会,先察看项目建设现场,再来集中调度,这种形式很好。上午看了项目建设现场,刚才王克齐副县长、陈海民县长助理、雷永发副主任分别通报了工业经济、园区建设、县领导挂点企业情况,会上还将1-8月财政税收、物流产业、企业税收、招商引进、项目建设、外资外汇、灾后重建及灾后重建争资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通报。看了听了,对今年的项目是多是少、是大是小,项目建设推进是快是慢?我想大家心理都有底。其实在这次会议之前,县委、县政府就安排开放型经济口的同志先到周边兄弟县(市区)看了一次,摸了摸别县(市区)的情况。两次看下来,应该是知己知彼了。能不能做到“百战不殆”,就看大家有没有争先进位的压力、动力和行动。

“已”和“彼”的情况到底怎样?个人感受两句话:“看自已,有一定成绩,大家付出了艰辛;比别人,差距还真不少,大家还需要加倍努力”。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看自己,有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位靠前,有进步,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说明财政收入质量在改善,发展结构在优化;二是全县工业用电量、园区企业用电量增长较大,说明工业企业生产形势向好;三是有17个项目新落户工业园区,续建的13个项目有6个建成投产,4个安装设备;四是争创“省级二类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申报“碳酸钙特色产业”三个奋斗目标,各项评价指标越来越靠近目标值。具体成绩,前面几位领导都进行了通报。我还是这句话,成绩不讲跑不掉,对同志们付出的努力县委、县政府会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奖优罚劣;但问题不点就不明,不比出压力,就没有争先的动力。前段时间,开放型经济口的同志看了安福、吉水,回来以后,最大的感慨是:想不到别的县项目这么多,建设这么快,产业集聚度这么强;最大的感受是:一比差距还真大(上半年,安福工业园集中引进建设了日增电子、烨翔电子、永矩电子、立时电子、永隆达数码科技等一批大型电子项目,吉水工业园集中引进建设了嘉泰电子产业园、永盛电子、吉西电子、北泰电子、千里马电子等一批大型电子项目)。比别人,看自己,差距在哪里?一是项目数量少、个头小。时间过去8个月,项目进园目标任务只完成40%;新批的17个入园项目中,看不出真正有份量、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二是项目散而乱。还停留在“拣到篮里就是菜”的低层次招商阶段,17个入园项目涉及到11个行业,没有一个主打板块、主导产业;围绕矿产冶炼、医药化工、涉农工业三大产业,实行产业招商的意识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三是建设进度慢、工期长。项目批准入园后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开建的项目久拖不能竣工投产,没有新项目的发力,财政收入难以实现新增目标。四是支撑力强的产业还未真正形成。从税收贡献看(扣除应退未退税款计算),1-8月三大产业中,矿产冶炼业实现税收7450万元,医药化工业实现税收1400万元,涉农工业实现税收400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7.1%、0.2%,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4.7%、1.3%。但矿产冶炼业中,剔除龙天勇、祥盛、东江、双康、思易5家有色金属企业后,以碳酸钙为主导的矿产业税收只有1700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比重8.7%、财政总收入的比重5.7%。矿产业、医药化工、涉农工业的税收贡献度与支柱产业的称号不相称。有色金属产业,如果企业没有在当地形成较大的、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容易受政策因素影响变化;特别是利用废旧物资公司开票的问题,政策变数很大。

一看一比,差距出来了。可能不少干部还没感觉到压力,认为现在各项指标都还不错;但要清醒的认识到:今天项目的差距,就是明天财政收入的差距、发展的差距。大家要有危机感。没有后续大项目、强产业的支撑,财政持续增收将难以为继,经济持续增长将缺乏后劲。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10-9-26

讲第二个问题:找到了差距,比出了压力,下一步怎么办,怎样落实到追赶的行动中?

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谋发展,必须紧扣重点,抓住关键。一句话:当前永丰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战略,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理念,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决战园区,坚定不移主攻城区、完善功能。

决战城区,下一阶段怎么做、抓什么?8月31日全县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会上陈书记作了专项部署,相关职能部门都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陈书记的部署,抓好落实;按照自己的表态,兑现行动。

今天,我就着重讲讲“强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我的理解是:除旅游区外,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看工业,工业的强弱,重点看园区。为什么这样说?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层面来看:以农业为主的一产,是无税GDP,且增长缓慢,对财政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以服务业为主的三产,在旅游业、金融业、现代信息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或区域起主要导作用;对于像永丰这样的大多数基层县级区域来说,发展的着力点还是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从永丰现实情况来分析: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是做强产业的重要抓手。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做强产业,争上台阶”。产业重点抓什么?工业到哪里办?这一问题,大家早有答案,这不再阐述。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是决战城区重点战区。从规划看,园区是城市的一部分。永丰三桥、环城西路建成通车,从“环城西路-永丰大道-恩江大道-桥南大道-工业大道”的大循环已形成,园区和城区连接更加紧密。园区的建设,拓展了城市框架;今天的园区,就是明天的城市。从功能看,园区是城市的重要产业区和民生工程区。园区建设好了,城市就有了经济支撑,工人才有就业的场所;市民安居乐业,城市才能繁荣发展。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是实现财政增收的主要途径。省市要求:“以2009年为基数,用三年的时间,实现财政收入翻番”。“三年翻番”,即到2012年财政总收入从去年的4.2亿元增加到8.4亿元,每年平均增幅要达26%以上。增长点哪里来?1-8月,全县工业税收14546万元(含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4.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8.8%,工业是挑大梁的;园区企业税收9579万元,占工业税收的比重为66%,园区是工业的顶梁柱。园区企业正常生产的企业数量越多、产值越大,对财政的贡献就越大。建好了园区,帮扶了企业,就是为财政做贡献。强攻工业,决战园区,也是统筹城乡、加快农村发展重要方式。发展趋势:“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设园区,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民“洗脚上岸”,进园就业、进城创业,达到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请大家牢记: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是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源,是永丰崛起的出路和希望所在;全县的行政、财政及各种资源必须向工业、向园区集中,全力以赴决战园区,做强产业,壮大工业。

认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干?做工作,不仅要有共识,更要能共为。

第一,要有办大工业的谋略

办工业不能“画地为牢”,要跳出工业谋划工业。

1、办大工业,要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发改委、工信委、工业园等主要职能部门要结合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抓紧组织实施十二五工业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产业怎么定位?个人认为:①围绕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的碳酸钙产业基地;②巩固基础——重树永丰药业大旗;③壮大规模——做强有色金属产业;④主动对接——融入吉泰工业走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促进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多、产业链长,实现链条式发展。

2、办大工业,要优先建设大交通、大电力。交通的通达程度,影响工业的生产成本、市场销售的半径;电力,是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保障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的稳定性。①公路局要抓紧完成现在省道抚八线、永吉线、永宁线改造;②要举全县之力配合启动抚吉高速开工建设;③供电公司要积极争取早日启动建设220KV输变电工程;④发改委要牵头,结合十二五规划,做好南昌至赣州高速、衡茶吉铁路东延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包装申报、跟踪衔接工作。

3、办大工业,要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打开市场的“通行证”,是一个地方最有影响力的“名片”,也是扩大开放、对外招商最好的“广告”。工信委、工商、质监、科技等部门要引导、支持企业加强

品牌建设,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努力创造出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4、办大工业,要有开放的理念。要跳出永丰抓工业;既要坚持差异发展,又要主动融入产业圈。①市内,依托医药化工、电子、建材产业基础——对接融入“吉泰工业走廊”;②省内,发挥生态优势——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③省外,发挥低成本优势——对接长珠闽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

5、办大工业,要全力以赴帮扶企业。尤其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企业,形成大的产业板块,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当前要全力帮扶龙天勇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尽最大努力促成企业早日上市。

第二,要破解园区发展难题

当前,园区发展过程面临着用地、资金、管理、环境、项目等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要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园区空间。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越来越严,而且有进一步收紧趋势,批地、用地也越来越难;可以说,以后谁拥有土地,谁将获得承接项目的先机。但经过多年发展,县工业园区土地储备量越来越少:北区已无地可供;南区已超规划用地,规划外还可征用的土地仅有200亩左右;西区已征土地中也只储备了1000亩。后续土地资源不足,将限制园区发展。要破解这个问题,应从四方面着手:

①要做好土地调规。规划是用地的前提。县政协8月份向县委、县政府提送了一个调研报告,提出“依托吉抚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对接南区规划开发新的工业区”的思路;个人还有个考虑,把“陶唐工业区做起来,在资源所在地做碳酸钙产业链初级环节——粉体加工,园区现有的粉体企业升级产业做深加工,或搬迁到资源所在地;粉体再次加工、深加工项目集中到县城工业园区”。这两个思路是否可行,请王部长、陈县助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论证。县国土部门要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机,加强与省、市国土部门衔接沟通,做好调规准备工作,充分预留园区发展空间。

②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占补平衡也是用地的前提。为此,国土部门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将园区规划外可用土地向上报批,特别是源丰公司地块,要抓紧报批下来。二是按照“占补平衡”的要求,积极造地换用地指标。抓好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抓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争取置换出更多的用地指标。

③要全力做好征地工作。园区发展提出的征地计划,恩江、佐龙、八江等所在乡镇和县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工业园管委会做好征地工作,确保项目落户需要。

④要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新项目落户申请用地,一定要按照项目管理规定,根据项目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税收贡献等指标供地;要落实用地报批制度,用地超过50亩的,一定要报县委、县政府审批,控制超面积用地,防止圈占土地。现有项目使用的土地,要加强管理,该整治的要整治,该“腾笼换鸟的要腾笼换鸟”,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二要破解融资难题,增强企业活力。工业园区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制约。要破解难题,主要靠企业投资人募资;但政府和帮扶单位也可着力。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①引导企业对接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机制灵活,放贷程序相对简单,放贷主要客户为中小企业。要积极牵线搭桥,引导县内企业与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接洽、合作,积极促进九江银行、赣州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等银行在我县拓展业务,努力拓宽企业信贷来源和渠道。

②用好各类信用担保政策支持。我县是省信用担保公司的入股单位,县里也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要用好用足信用担保政策,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重点企业,推荐到省信用担保公司申请担保贷款;筛选市场前景较好、成长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纳入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重点支持名单,适时帮助其获得担保贷款。

③发挥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融资作用。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已成立几年,也有效整合了部分国有资产,具备了一定实力,但到目前还未充分发挥出信贷融资作用。今后,要在继续做大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充实有效资产的同时,选择部分优秀企业,积极启动贷款融资功能。

④鼓励县内各金融机构积极放贷。要及时兑现金融部门“以存促贷”、“以奖促贷”等激励机制,积极支持县内金融企业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不定期邀请上级银行领导来我县考察,争取更大的信贷额度和信贷审批权限。

⑤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已贷款的企业和个人,要引导其用好贷款资金,防范风险,贷得到更要还得起,建立起诚信的合作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格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规范贷款抵押物的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简化手续,降低费用,为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支持。

三要破解项目引进难题,提高招商成效。项目是园区的生命。项目从哪里来?招商引资“第一抓手”。9月底,招商引资和项目入园未实现0突破的单位,“一把手”离岗专职招商。这一条必须要兑现,请招商局、工业园梳理一下,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由组织部门发通知执行。怎样招商?

①政策招商,让利竞争。永丰区位条件差,周边县(市区)都有很优惠的政策;我们只能以变对变,而且政策要更优惠,才有比较优势。

②服务招商,环境竞争。要把人文、治安、商务、生活环境做优,项目帮扶要到位;审批要从简,办理要快速,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真心、诚心打动客商。

③资源招商,差异竞争。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提高利用县内资源项目的投资强度、技术含量、税收贡献门槛,把优质资源配置到有综合开实力、有深加工能力、有较大税收贡献力的企业,把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

④产业招商,板块竞争。围绕主导产业,选商选项目,引进同类大项目,上下游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项目,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

⑤以商招商,人脉竞争。今年我们很成功的例子:祥盛金属林伟董事长牵线,引进了豫光金铅投资2亿元建设年处理18万吨废旧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要把帮扶企业发展、促进投资者成功,当成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以“活广告”推进以商招商,吸引更多客商投资永丰、更多企业落户永丰。

四要破解项目整治难题,提升园区效益。当前,园区一方面用地紧张;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因各种原因,停建、停产多年,或长时间生产不正常,严重影响园区形象和整体效益。对此,县委、县政府多次部署实行整治,但进展一直缓慢。这个难题,到了该破题的时候了。根据配合程度,分类处理。

①有情帮扶招商置换。对主动提出退出园区的项目,帮办单位和工业园管委会要积极协助原企业主招商,寻求新的承接项目;加强与外商的沟通,牵线搭桥,做好厂区土地、房产、设备等资产的评估、置换等服务工作,尽快盘活空置的土地、厂房。

②用好土地使用税政策。土地使用税是调控企业用地行为的重要手段。税务部门和工业园管委会要加强土地使用税宣传,引导企业主正确认识土地使用税政策,促进企业集约节约用地。要落实土地使用税征缴和奖励政策。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后,由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扶持企业扩大再生产;对年度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土地使用税奖励比例可适当提高。对停建停产、又不配合整治的企业,工业园管委会要提出名单,税务部门要依法足额计征土地使用税;逾期未缴的,公安机关要立案查处,税务部门要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土地使用税这一政策杠杆,促使复建复产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园区,配合整治。

③依法强制收回。对圈而不建或停建多年、没有后续投资能力、又不退出工业园的项目,工业园管委会要会同国土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强制进行清理,坚决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对还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采购货款的整治项目,若原投资人不配合整治,相关单位要引导债权人依法向法院起诉,依法处置原企业资产后,进行“腾笼换鸟”,确保年底前项目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五要破解管理难题,优化园区环境。近年来,园区管理逐步规范,园区功能逐年完善,园区环境逐渐好转,但离企业家投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加以改善。

①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好园区详规,划分不同的产业区、功能区,打造特色园、专业园。个人认为:西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南区——粉体材料深加工、电子、医药产业;北区——县政协调研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否可行?论证一下。执行好园区产业规划,坚决制止“随意落户”行为,分区安排同类企业,将同类项目、上下游项目集中安排,形成产业板块和产业园,形成规模效应;把好项目

入园关,小项目、无税收贡献项目不能入园。涉农工业中,除有实力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外,原则上不要到工业园南区。监管好项目规划实施,工业园管委会要督促入园企业按照批复规划设计、立面效果图组织建设,发现私自变更建设方案的,要及时制止,必要时进行处罚,确保园区的整体形象整齐、协调。②加强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园区和城市一样,“三分建七分管”。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确定的基础设施项目要抓紧实施,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关于工业园标识问题,工业园管委会先提出几个比选方案,总的要求是:简洁、大方、大气。更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当前,园区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不是很到位,走进园区,杂草丛生随处可见;特别是北区,给人的感觉是一片荒芜。要加强园区卫生保洁和绿化维护工作,运用市场机制,打包出让管护权,园区和市政部门负责检查,确保做到园区道路整洁、绿地平整、树木整齐;要强化园区基础设施管护,相关产权单位要加强园区道路、路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管理,有损坏的要及时维修,确保园区各类基础设施运转正常。

③加强环境管理。加强环保监管,认真落实入园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建设。环保部门要不定期组织监测,发现环保违法行为,从严处罚,确保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园区及周边治安环境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园区派出所建设,提高园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严厉打击破坏企业生产、干扰项目建设、强揽工程等行为,为企业提供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群众教育,恩江、佐龙、八江3个乡镇要做好园区周边群众的工作,积极协调园区周边群众与企业矛盾纠纷,引导园区群众支持园区建设发展。抓好园区周边村新农村建设,将园区周边村庄逐步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水利、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加强园区周边村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让园区周边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加强服务管理。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进园检查报备制度,对园区企业要多帮扶、多指导,少检查、少罚款;交通部门要结合永丰三桥、环城西路通车,开通“城区—园区(南区)”双向大小循环对开公交班线,加密园区公交班次,密切园区、城区联系,方便园区企业员工上下班;商业、卫生、通讯等部门要运用市场加行政干预(减免税费、适当补贴、提高代理手续费等)的方式,设立园区超市、园区卫生所、园区通讯代办点等服务网点,方便园区群众、职工生活;县房管局要抓紧组织建设园区廉租房,解决在园区就业的工人、农民工住处问题;有招工任务的单位要积极帮助企业招聘员工,为美豪织造、新纪元、协鹏针织等用工不足的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第三,要咬住目标抓进度

立足当前,要集中奋战100天,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的目标”抓进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①围绕企业生产目标抓帮扶。年初,县委、县政府对重点企业下达了税收指导目标,明确了责任单位,其中的36家企业还安排了县级领导挂点帮扶,目标完成怎样?今年税收任务30万元以上的81家企业,达到时序进度的仅25家,大部分没有达到时序要求,还有4家没有实现0突破;县领导挂点的36家企业,达到时序进度的仅11家。目标任务完成不理想,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挂点帮扶不到位或有待加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各挂点县领导和帮扶责任部门,要多深入企业,真心帮扶,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达到进度要求的,要争取超额完成任务,多做贡献;没达到要求的,要迎头超上,努力完成任务,或尽最大努力缩小差距。

②围绕项目竣工(投产)目标抓建设。项目落户或工程发包后,不及时开工;开工后,施工稀稀拉拉,进展缓慢,竣工、投产日期一拖再拖,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病。每个产业项目入园和基础设施项目发包时,合同中都明确了开工日期、建设工期、竣工(投产)日期;这些不能只写在纸上,不落实到行动上。凡无正当原因、明显滞后工期进度的,要采取相应的促进措施。工业园管委会要全面梳理一遍,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工程项目,下达进度促进通知书;各项目帮扶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对照进度要求,倒排工期,抓住当前有利时节,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工程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③围绕年度考核目标抓调度。市对县考核,现在是每月一通报,不仅以文件下发,还在《井冈山报》、吉安电视台等媒体公布。前8个月我县大多数考核指标还好,但利用内资等指标排名靠后。是骡子是马,溜一溜就知道;上场子溜溜,不是做游戏,要有真功夫。希望各项指标的牵头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抓好工作,加强调度,练好“功夫”,注意上下沟通衔接,争取年底向市委、市政府交一份优秀的答卷。

县对乡镇、部门的考核方案早已下达,主要指标1-8月的完成情况,这次也进行了梳理通报,大家对号入座,找找自己的位置,掂量掂量自己的工作,我看有些乡镇、部门成绩就不理想;要好好找找原因,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④围绕“省级二类工业园区”目标抓提升。争创“省级二类工业园区”,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提升县工业园档次的发展需要。对照“省级二类工业园区”标准,从7月上级统计部门认定数据来看,园区三大经济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上交税收达到标准的序时进度;但境外资金、出口交货值、每亩投资强度等指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目标就是任务,差距就是方向”,工业园管委会要牵头做好指导、协调、调度工作,各位领导、各个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争取早日实现争创“省二类工业园区”目标。

思路已经确定,目标已经明确,工作也已部署,能不能落实,成效有多大?还要靠一套好的机制来保障。这是要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问题。

有效的工作机制,可以成倍地激发工作潜能。决战园区和决战城区,是全县工作的两大重点,都需要强化“三项机制”。

一要强化单位主要领导(挂点县领导)负总责机制。实践证明,凡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的部门、项目建设速度较快的地方、帮扶企业比较成功的单位,主要领导认识都很到位,工作都很扎实。

①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坚决兑现“9月底招商引资和项目入园未实现0突破的单位主要领导离岗招商”决定;招商没有成效,问责“一把手”。

②项目建设领导责任:8月31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会陈书记已经立下纪律,项目建设协调会相关单位“一把手”必须到位,分管领导同时到位,园区项目建设照此执行。

③企业帮扶领导责任:挂点县领导负总责,牵头解决问题;督促帮扶单位落实工作,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

二要强化督查落实机制。只盯目标,只看结果,不强调原因。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找出不落实的原因,追究不落实的责任。

①要围绕考核目标督查:对下达的考核目标,实行阶段性督查,重点查没有达到时序进度的项目。②要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督查:各个项目建设,要按照合同条款规定落实,该政府兑现的条款要及时兑现到位,不打折扣;该投资方兑现的,要通过督查及时提醒帮扶单位、业主,按时按质按量兑现到位。违约行为,坚决追究责任。

③要围绕今天的会议督查:言必行,行必果。今天会议安排各项工作,县工信委、工业园、国土局、招商局、城乡建设局、恩江镇、佐龙乡、八江乡等相关单位承诺的工作,县督查办要进行梳理,列出督查项目,按月开展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县。

三要强化考核奖惩机制。抓好“三个兑现”:

①对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单位,严格按照考评办法考核兑现。项目入园一票否决制,到时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该否决的否决。

②对挂点项目、挂点企业县领导,严格按照“保证金制度”考核兑现。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按照有关规定扣除保证金。

篇8:县长在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自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要求至今, 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 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体系架构初步建立,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环境得到改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架构可以从不同纬度划分, 既可以是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的服务机构, 也可以是政府扶持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会 (商会) 和非营利组织, 以及市场化社会中介机构共同构成。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由2000年的33家已发展到2009年底的818家。近三分之一的省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协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服务网络。

二是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由2000年的97家快速发展到2010年的5547家, 筹集的担保资金由初期的30亿元发展到现在的3389亿元, 增长了57倍和113倍。2010年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贷款额已达1.1万亿元, 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银河培训工程深入人心, 成为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2003年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8亿元, 共完成30多万人次的免费集中培训、近50万人次的远程网络培训和110万人次的信息化培训。带动各地拨出专款, 支持了约600万人次的培训。

四是灵活多样的创业服务, 助推小企业创立发展。2003年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创业辅导服务补助资金7262万元, 支持了522家服务机构, 为11.9万户创业者和初创小企业提供了服务。2007年以来, 国家采取投资补助方式, 累计安排资金5亿元, 支持了29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

五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 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2007年以来, 国家安排补助资金5亿元, 累计支持了238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3个省累计安排资金4.77亿元, 支持了1481个平台建设项目。这些平台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六是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建立, 畅通了中小企业信息获取渠道。中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由2000年的一个国家总站迅速扩展到全国47个省市分站、949个二级分站。服务功能由政务信息服务, 扩大到创业辅导、大学生网上招聘、银河培训、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专精特新产品介绍、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

十年来, 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以下变化:

一是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逐步深化。今年以来, 我部又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

二是引导手段不断加强。2010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2.5亿元, 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业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25.2亿元, 支持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小企业创业环境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

三是推动方式不断创新。既有树立示范, 加强观摩交流推动方式, 也有明确建设目标, 整体推进方式;既有规划指导推进方式, 也有重点服务推进方式;既有通过强化省级机构, 带动市县服务机构发展方式, 也有围绕特色产业完善服务方式。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看到, 服务体系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需要。一是服务队伍不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协会 (商会) 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企业“不敢用、用不起”服务与服务机构“小、散、弱”并存。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不足, 服务质量和深度有待提高。三是服务网络不健全, 渠道不畅, 服务覆盖面小, 协同性不强。四是服务不规范, 缺乏服务标准。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认清形势, 增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感

“十二五”规划建议, 强调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 只有实现充分就业, 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 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既要注重当前, 更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持续稳定, 更要注重提高质量。

保持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工作的前提。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在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推动下, 我国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开始由回升向好逐渐转向平稳较快发展。但是要看到,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加大, 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汇率大幅度波动, 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 保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

提高发展质量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我国中小企业发育不足与发展质量不高并存。据分析, 我国每千人拥有企业11个左右,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25个左右的水平。中小企业发育不足, 是中等收入水平人口少、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慢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高, 一是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低。数据显示, 2008年末,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1.6%开展了科技活动。二是产品档次不高, 新产品贡献低。有数据显示, 2008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1.3%。多年来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徘徊在80%左右。三是一些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 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 关系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快慢, 关系我国实现转变发展方式攻坚任务的进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国民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挑战, 提高发展质量, 是新形势下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特点, 决定了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微小型企业占主体。我国50人以下的企业占法人企业总数的83%。企业规模小, 既有机制灵活、决策快的优势, 也存在获取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难的劣势。二是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居多。随着要素成本上升, 这些企业不创新难以生存, 要创新缺乏能力。三是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域, 可寻求的外部服务资源不足。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 决定了促进其科学健康发展, 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 必须转变工作方式, 通过构建社会服务网络, 营造资源共享、服务支撑环境, 解决制约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 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

从产业结构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也是制造业价值增值和竞争力提升的发展要求。从产品结构看, 中小企业借助工业设计、研发、检测分析等外部服务资源, 有利于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 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从空间结构看, 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和共性需求, 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了机遇。

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带头依法行政, 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凡是服务机构能做的工作, 放手交由他们去做, 政府部门重点做好政策制定和环境营造工作。推动服务体系建设, 既要注意推动公共性、公益性服务, 还要注意专业性、商业化服务的协调发展。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避免由于行政干预不当或过度, 影响服务市场的整体发育。当前, 要重点针对小企业不敢买、买不起和不了解服务的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关系。当前, 中小企业对服务的认知度和购买力较低, 需要公共服务的引导启发;大部分服务机构处于创业阶段, 需要开发客户市场。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借助公共服务启动小企业服务市场, 运用专业化服务, 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补充和支持公共服务的发展。

三是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能力的关系。既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 方便企业寻求服务;更要通过增强服务能力, 打造服务品牌。要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先导, 把中小企业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检验服务体系建设成败的唯一标准, 增强核心服务能力, 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为重点, 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 着力构建骨干服务队伍和公共服务平台, 健全服务网络, 优化资源配置, 培育试点示范, 提高服务质量和有效性, 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 服务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重点针对中小企业不了解政策和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充分利用服务网络, 特别是产业集群、园区等服务机构, 加大政策宣传, 帮助企业落实相关政策, 及时了解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服务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不断加大投融资服务, 创新融资服务产品, 促进银保企合作。积极帮助暂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 寻求有效的融资途径。引导担保机构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信用管理, 提高融资能力。

(三) 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研发、质量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 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帮助中小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 开展节能环保“达标”活动。

(四) 服务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扩大培训范围和针对性。引导中小企业借助管理咨询服务, 查找管理漏洞, 运用先进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产品标准,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加快品牌建设。

(五) 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开拓

为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消费变化等, 提供及时、快捷的市场信息服务。促进跨区域合作交流, 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会活动, 帮助中小企业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帮助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 开拓国内外市场, 完善营销网络。

(六) 服务于中小企业运行分析工作

要逐步发挥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区服务机构以及协会 (商会) 贴近企业、服务企业的优势, 反映中小企业运行情况, 为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提供决策参考。

要把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抓紧抓好:

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作为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 要在充分听取地方意见基础上, 修改完善, 尽快出台。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中小企业成长“十二五”规划》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在研究编制当中, 拟于明年上半年发布。通过编制规划, 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 使服务体系建设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要集中各种政策和工作手段,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 要向服务体系建设倾斜。通过资质认定、购买服务、资金补助和服务奖励等多种方式, 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四是抓好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大中城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国家和省级示范平台。研究制定扶持国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税收政策。各地要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尽快完善省级示范平台的认定管理办法。

五是加快骨干服务队伍建设。要通过公开征集、定向招标、资格确认等方式, 尽快形成基本服务队伍, 夯实服务体系工作基础。通过开展重点服务, 遴选服务能力强、业绩突出、具有较强资源带动能力的服务机构, 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形成服务体系的骨干队伍, 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

六是加强服务协同。要通过建立服务联盟, 提高协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通讯、信息技术优势, 加强虚拟服务网络建设, 推动其与实体服务网络的协同服务。要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 增强网络服务功能, 加快与实体服务系统的融合。

七是建立服务测评与激励机制。要逐步完善不同服务产品的服务标准, 推动规范化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测评方法, 逐步形成激励机制, 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推动服务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上一篇:中华民族河北施工图审查机构抽查情况的通报下一篇:关于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附设甜品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