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校本研修先进校检查结果汇报材料

2024-04-16

区校本研修先进校检查结果汇报材料(精选8篇)

篇1:区校本研修先进校检查结果汇报材料

区校本研修先进校检查结果汇报材料

xx区教研室:

根据x教体字[XX]x号文件精神,结合“xx区校本研修先进校评选标准”,我们第七检查组一行4人深入xx高中、五里镇幼儿园、谭坝九年制、长岭九年制对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检查,通过访问巡视、查看资料、座谈交流、汇总反馈等形式,检查、评价、指导校本研修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规范校本研修

各校都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落实了校本研修活动经费,制定了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研修主题和学时认定细则,保证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xx高中既制定了中长期校本研修远景规划,又有三年行动计划,把规划落实在日常的研修工作中。

二、聚焦课堂教学,开展主题研修

各校根据教研室“教学目标研究与设计”和“教学目标落实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区级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基于学校发展的研修主题。通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主题研修。

.加强学习培训。各校都结合实际,把培训作为研修的基础。如xx高中制定了《“校本培训”、“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既有走出去培训,如国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高考模式上海、杭州培训,骨干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培训等,又有走进来培训,提升教师的研修水平;长岭九年制的学习培训立足基础,开展课标培训、新教育培训、教材研读培训、“三常规两细则”专题培训、考试说明培训等;五里镇幼儿园的6名教师都参加了“国培计划”的幼儿教师网络培训,结合3-6岁幼儿发展《指南》和《纲要》开展园内、镇内幼儿教师培训;谭坝九年制积极参加新教育培训的同时,开展五里大学区交流研讨培训。

2.建立骨干体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初步建立,xx高中建有省市“名师工作室、坊、站”5个,制定了“三年成熟,六年成功,十年成名”的远景规划,如今,学校有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23人,省级教学能手32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0余人,仅XX年参加xx区优质课赛教的14名教师获得一等奖13人;五里镇幼儿园只有6名教师,有市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教学能手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5人在区级以上赛教获奖,其中省级赛教获奖3人次,引领着农村幼儿园的名师培养工作;长岭九年制有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人,近年来在区级以上赛教及校本研修成果获奖10余人次;谭坝九年制克服山区教师流动大困难,有计划的培养学校的骨干教师团队。

3.注重课题研究。本着“问题既课题”的研修思路,各校积极申报研究省市区级课题,开展校本教材研发。xx高中组织编写了48种校本教材,既有导学案、实验报告等课堂教学类,也有《智慧人生》、《吉祥安康》等课外知识类,拉快了校本研修的步伐。近年来,xx高中结题了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0个,语文组在XX年以来获奖论文共240余篇,实现了教学与研修一体,研修与提高同步。谭坝九年制近年来有3个区级课题结题,五里镇幼儿园有1个课题结题,长岭九年制有2个市区级课题结题。

4.开展集中研修。以课堂观摩、集体备课、教学评估、研讨交流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如xx高中的现场教学评估、研究性学习、备课组周活动等;长岭九年制在集体备课的同时,开展备课作业周检查、上课日常巡课等制度;五里镇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五大领域、养成教育等方面集中研修成效明显;谭坝九年制的赛教活动激发了教师研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方式内容规范,研修成果初显

.校本研修手册填写内容充实规范。各校都装订校本研修手册,手册内容充实,教师填写详实。有研修主题、读书笔记、培训记录、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自我反思、计划总结等,规范了教师的校本研修行为。

2.阶段研修成果总结推广积极主动。各校的校本研修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定特色的研修模式,如xx高中的“教科室—首席教研员—备课组”“三位一体”校本研修体系,长岭九年制的“三模五环”教学模式,五里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研修经验,谭坝九年制的“先学顺导,实练精教”的研修理念,在实践推广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四、深化校本研修,促进质量提高

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入,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xx高中高考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区政府的嘉奖,中考成绩名列xx区前茅,省级示范高中创建一路高歌;长岭九年制中考成绩、小升初质量检测名列xx区前列,荣获“xx区教育质量进步奖”荣誉称号;五里镇幼儿园XX年被五里镇中心校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多次承办区镇校本研修观摩研讨活动。

检查人:

XX年1月10日

篇2:区校本研修先进校检查结果汇报材料

促进教师发展

为了我们岚皋县城关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扎实推进和稳步提升,培养出让人民满意的一代新人,我们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紧紧抓住教师成长学生成才这一主题,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为校本研修和教育教学模式,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真正起到岚皋教育领头羊的作用。

一、联系实际,开展调研,确定教师研修方向。

近两年我校在教学与教研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基本功参差不齐,一是表现在教学中:教学的基本功差,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三笔字、简笔画、专业语言能力不同程度的差。二是表现在:自主分析的能力;解读欣赏能力、感悟内化、科学推理能力、融会运用的能力;备课教学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差异性尤为较大。三是教学质量和成绩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开展的三笔字、书画大赛,书画讲座,书画展,名师讲座,推门听课,公开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教研专题讲座,教学模式探究等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已初见见效。

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现代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印刷速度的提高,名师资料充溢于教师的桌头案椅,造成了教师教学的依赖性,产生了思维的惰性,使教师专业水平严重萎缩退化。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从全国名师和我校教学能手成长的经历中找到了对策。我们大力推行集体教案的自主完成,上课前必须修改;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引导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促使教师由被动的参与,到主动的学习发展。

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校内骨干教师经多次的研讨、推敲,联系我校的实际,确定我校的校本研修以立足当前、科学务实、高效实用为基调,确拟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为研修专题,从而达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实现大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目的。

二、领导重视,制度保障,确保教师研修实效。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校本 1 研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和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订了《岚皋县城关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2013~2017年)和《岚皋县城关中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指导。校本研修和小课题研究活动,基地在学校,重点在课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安康市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明确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印发“小课题研究指南”,引导教师完成好自己的课题研究。组织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组织学习了2011版新课程标准及2012版新教材解读。我校还多次派出教师到省市学习培训,组织教研组长到西安交大二附中、西安爱知中学学习交流。让老师了解课题、胜任课题,让课题贴近教学,把小课题研究活动和我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学教方案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明白“小课题”是促进“大课堂”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研修工作必须辅以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能使教师的言行有标可向,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坚持每周三一次的教研组教研学习,学习要求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材料、有笔记、有讲座,有实效;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以下几项制度与工作:

1、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岗位职责。

制定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要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2、推门课制度:校领导班子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推门听课,及时了解课堂动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4、专项奖励制度:制定教师校本研修评比细则,对每一位教师的研修工作进行考评,学期末评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

三、课题引领,结合实际,促进教师校本研修

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师校本研修。为了鼓励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2 学校出台了课题研究表彰奖励办法。所用申报小课题的一切费用由学校承担,同时在小课题研究中学校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极大的支持;课题负责人优先派出学习交流;申报的小课题按时结题的负责人学校给予奖励,在职称晋升、岗位进挡、评优选模时实行加分。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力的保障了课题研究。使得我校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以下成果:

1)校本研修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中考质量的飞跃。我校教师通过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使得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在2014年的中考中,中考500以上的学生全县共71人,我校占了52人,占全县的百分之73.我校的第一名在全市位居第六,2)黄平东、胡成菊、罗琴三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黄平东被评为“安康市首批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王洪波,龚凌云,吴军,黄白晏,郝安清,余静(女),陈其香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3)2012年我校的16个市级课题结题,李显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五步教学法》、李启安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等2个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2013年我校的10个市级课题结题,屈绳慧的课题《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的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

4)2013年又立项了两个省级课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李启安)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高效数学课堂研究(李显国),正在研究过程中。

5)课堂教学改革案例:“五步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获得省教育厅一等奖;几十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近百篇教学设计,课件获得省市级奖励。

课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进行实践,大胆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绝大多数课题组成员能应用博客、论坛、QQ等网络交互工具进行日常网络教学。制作课件水平大大提高,教学更有针对性了,10名教师20余个课件在省市课件大赛中获奖,教师能将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将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修定,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元了,在全国第三届“岁月、老师、我”网络征文大赛中我校21名学生分获少儿组一、二、三等奖,在岚皋县第二届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评选大赛中我校6名教师参赛,五名教师获教学能手称号。2012市 3 教研室授予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学校在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全省十一次优秀教科研论文和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一年来通过月考、中考对比,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加强培训,创造环境,让校本研修根植于沃土

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要根植于校本研修这块沃土,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最佳选择、主动需求。

学校利用每周一放学后的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纳入了日常的培训之中,我们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通过校长指导、教研带动、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的期望是相同的,希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如下:

1、校长指导

校长及教导处通过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调查走访教师学生,实际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更好地落实校本研修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3、注重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为:(1)、每学年每位教师有一份校本研修计划和一份总结。(2)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3)每学年必读至少2本书(其中一本为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4)每学年写2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1篇或教学反思1篇。(5)每学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交教务处形成论文汇编。

4、抓好班主任培训

本学年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以及班级相关活动评比,促进班主任的发展,尤其是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展示,更是精彩纷呈。

5.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各种的培训。

6、专业引领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还将从以下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出自己的评课与感受。

(2)校外:学校立足于“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思路,请来了李春义等名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研组活动开展讨论、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提高,同时,我们还派出70多位老师到汉滨、花里、石门、左龙等学校交流学习。

篇3:校本研修汇报材料

开展特色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发展

----尚志市实验小学

承载着全市人民热切期望的实验小学已经正式启用一年多了,站在崭新的起跑线上,面对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面对着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小学只有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才能在教育新一轮大发展中站稳脚跟,不负全市人民的厚望!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主力军,校本研修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所学校迅速发展的引擎。只有真正落实了校本研修,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015年初尚志市进修学校师训部门下达了关于申报校本研修项目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制定了“活力课堂,有效研修”的校本研修主题,力求创设富有一定特色并具实效性的接地气的校本研修活动,给老师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提供发展的空间,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有效发展,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

一、整章建制,加强管理

“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主题,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校本研修。”结合上级文件要求,我校申报了哈市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项目,并被评为哈尔滨市校本研修师范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组建了实验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团队 该项目团队是一个求真务实、团结进取、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研结合型团队。由业务校长李贺莲亲自挂帅,团队成员由学校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其中特级教师一名、哈市学科带头人2名、哈市骨干教师8名。他们朝气蓬勃,有胆有识;他们观念新颖,素质出众;他们潜心教改,锐意进取,他们在信赖中凝聚力量,在参与中超越自我,在交流中升华情感,在学习中共同成长。并制定完善了《实验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学校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整章建制,将研修活动切实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落实到业务考核中去。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了“校长-业务校长-师训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的研修工作管理体系,层层抓实。建立建全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机制,创新研修形式,丰富研修内容,搞教师们看的见、摸得着、接地气、实实在在的校本研修活动。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促使自己“在思想素质上、在文化素养上、在教学能力和质量上”都有提高、有发展。

二、“研训结合”,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发展 我校李校长主抓业务十几年,她一直认为校本研修的最佳途径就在于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利用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实施,引导各教研组、各研修团队在集体教研中提升自我,使教师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1、以学年组为单位开展年组特色教研

学校研修活动的开展针对各年级特点进行:一年级“识字”教研;二年级“口语交际”和“看图讲故事”教研;三年级“作文指导”课、四年级“作文讲评”课研讨;

五、阅读教学;六年级应用题解析教研…具体做法是,各年组先选定上课内容和上课教师,(主要是中青年教师)然后针对教材进行分析和重组加工,对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集体备课、研课议课。上课教师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吸取百家之长,形成教学方案,最后开展团队教研活动,由一名教师说课、一位教师讲课、一位教师反思,其他教师评课。一年组的教研活动请六年组参加;二年组活动请一年组参加„这样也起到了过度衔接和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环环相连的教学研讨机制,强化教师的教研行为,在这一点上,我们重视一个“实”字,力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大大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可以说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们都是带着反思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感到很实在,产生了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在一系列的研修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优质课,体现了“不求完美,但求突破”,“重结果,更重过程”,“步步是研究,段段有成果”的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以教研组为主体通过研究课标的校本化实施,加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力。学校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点、学生需求制定了课程标准研修方案,并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和校本化。一方面,加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课程学习的指南。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课标的理解。本一年级识字研修团队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召开了 “趣味识字”的年组研修活动。由研修组长曲静老师亲自上了观摩课,并且该团队就“新课程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新途径”为主题开展了现场团队论坛。老师师们充分利用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学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写习惯。收到良好效果。

3、通过打造“活力课堂”,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习生活,加强教师实践课标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们对教材研究做到贯彻课标要求,领会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开展“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上一堂好课”的讨论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验“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实施融合”、“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结合”、“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将“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实践,努力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习生活。这些想法通过优秀教师实践引领、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教师论坛等形式有序开展,引导广大教师实践课标,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和识字教学时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疼,因为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不光是如何让学生能说---说好。还要学会倾听、学会交流。为了有效地解决口语交际教学和识字教学的实际问题,我校二年组语文教研团队在教研组长张冬梅的带领下组织了“二年组口语交际教研活动”,张老师进行了口语交际公开课展示,课后该年组就口语交际教学教学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怎样利用教研解决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活力的课堂有效的研修,孩子们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学习着、交流着、成长着。

4、走上网络平台,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实验小学班班都有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办公完全自动化,所以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系统,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研修质量,组织教师开展网络阅读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建立博客撰写网络日志,丰富教师成长档案袋内容;组织教师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网上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论坛活动,围绕实践提出主题,运用网络对话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交流。

三、校本研修中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引领的作用

由于是新建学校,学校在职业务领导不足,业务部门上学期一度只有李校长和一名教务主任(还兼职班主任),可以说工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本学期业务领导才配齐。但是实验小学拥有一直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精良的教师队伍,目前特级教师一名、功勋教师一名,哈尔滨市学科带头有人3名、哈市学科骨干教师15人,尚志市学科骨干33人。所以各名优骨干教师成了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最好资源。我们依托名师本身的优势,发挥他们对周围教师的辐射作用,甚至于日常的教研活动常规听课活动我们都请名师参加,这样也弥补了我校教务部门人员不足的情况。具体做法: 聘用名师担任骨干教师的师傅

1、实行师徒结对。

每个青年教师在本年级或本教研组与一位名师结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其是AB班的骨干班主任教师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任务,并带动其成长。(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建校初期学校的大部分班级都是在其他学校抽调而来的,大多是班级都是大班额,为了有效控制大班额也为了减少矛盾产生所以安排了AB班)。我们要求徒弟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等诸方面要虚心向师傅请教。要求师傅要乐于指导徒弟,要不定期听徒弟的课,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采取这种做法,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较快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实力。目前特级教师李春英与李娟老师结对、学科带头人潘淼与青年教师郭乐乐结对、哈市骨干教师于芳与青年教师李淑华结对、哈市骨干教师孟凡华与新教师亓晓琳老师结对„收效显著。

2、举办名师经验汇报会或专题报告会。名师成长的历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可利用的资源,将其成长的过程展示出来,对其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借鉴意义。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开阔广大教师的眼界,增强他们的研究意识也很有帮助。因此,我们每学期都在每一学科中选一位名教师作个人经验介绍或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将他们的材料发到群共享里供大家进经一步学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提高名师们的研究意识和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也促进了广大教师向教育、教学的高层次发展。

去年10月我校在迎接哈市校本研修检查工作中,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哈市学科带头人李春英老师带领她的数学教研团队开展了“关于转化和极限等数学思想的研究”的研修活动,她们团队的几位老教师虽然从教多年,但以前的学校没有白板,“极限”的数学思想无法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现在有了这样的条件,怎样把这一数学思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李老师带领团队教师确定主题后,在最初的准备阶段各自分头研究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经过三次实践和修改,确定并呈现了整套教学设计。并指导青年骨干徐芳菲老师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校本研修中青年教师乃至整个教师团队的成长,名师引领至关重要!

四、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我校在师资培训、特色办学等、校本课程的编写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1、将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10%作为教师培训经费。

2、投入资金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教材的采集编写后期的制作出版;

3、部分资金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投入(学校开设了沙画、手工制作、美术、书法、音乐特长等特色课程)购置了沙画台、书法专用桌椅„等

作为哈尔滨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我校获得了研修奖励经费三万元,学校确保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校本研修,做到了专款专用: 1.积极为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提供经费保障。2.学校选派研修骨干外出培训

3.聘请教育专家(进修校孙永丽校长、五中韩生校长„)为我校研修团队进行专业引领。

4、购买校本研修方面的书籍,为教师提高理论保障

5、建立健全校本研修档案。

目前我们的校本研修专项资金还有余额,我们将陆续将这笔经费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校本研修工作之中。

篇4: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要切实开展在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我校一直十分注重这一工作,并且一以贯之地落实了校本研修方面的工作要求。

10月10号,我们参加了县局召开的关于校本研修工作会议,对这一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现将我校对这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

县局会议后,10月12号晚,我们及时召开了三个会议;一是领导班子会,三是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在内的校中层领导会,三是全体教师会。在三个会议上,我们传达了局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县局文件,并对校本研修的概念及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解释和宣传,做到了人人知情,个个重视,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开展这一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组织,建章立制

为了使这一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宏仓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其他领导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我们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细分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制。

领导小组在学习他校成功经验和具体分析我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天度初中校本研修工作三年规划》和《天度初中2011-2012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使这一工作迈向了科学化、制度化实施轨道。

三、总结经验,理清思路

实施校本研修是我校上下一直以来的共识,在进入2011年以来,我校被命名为市级第一批高效课堂改革实验校,我们在校本研修方面,就把研修重点放在了构建高效课堂上,同时努力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就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做以下简单回顾:

1、请进来:

我们于今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先后两次邀请县教研室副主任李小平同志来我校进行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操作指导。

在高效课堂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利用适当时机,数次请县教研室的各学科教研员来我校深入课堂,对高效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助。

2、走出去:

先后三次组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赴凤翔县横水一中进行听课观摩,回来后先模仿演练,再带着出现的问题再看再听再练,一步步使高效课堂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进入2011年以来,我校教师先后有30余人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进修活动,包括职光师训、综合素质、职务培训等等,目前,我校还有30多名老师正在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学习。

3、校际交流:

在高效课堂实施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后,我们开始结合我校教情学情,对从外校学来的经验进行了吸收细化,初步形成了我校特色,并先后与前来观摩的杏林初中、召公初中、召首初中、太白初中、法门一中等学校老师开展了互动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我校老师对高效课堂的把握和操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4、校内研修:

在高效课堂实验中,我们先后在不同层面的老师中开展了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教学活动,组织各学科 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并借此机会开展教师自评、学生评价、老师互评,在相互评价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在老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学期,我们以《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作为推荐读物,组织老师在认真阅读后撰写读书心得,共征集了心得体会文章近七十篇,本学期,我们又为老师配发了《不报怨的世界》一书作为主要阅读对象,培养老师乐观敬业的精神风貌。

每一月,我们都会在老师中征集一次“我的教学反思”和“本月学习心得”,这已成为我校一个惯例,有效在促进了老师自我专业成长。

我们每一学期还举办一届教师论坛,目前已历三届,为检测研修成果、也为老师展示自我建造了平台。

5、制度保证: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们制定了四挂钩制度:一是与绩效考核挂钩;二是与职称评定挂钩;三是与评优树模挂钩;四是与竞争上岗挂钩,为落实校本研修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校教师工作量化细则还规定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每周按3、2、1的标准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在相互听、课当中实现共同提高。

四、工作设想,描绘蓝图

在县局关于校本研修工作推进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设想在以下方面再进行改进和提高:

1、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使这一工作更具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2、不断拓宽老师视野,多为老师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多提供学习资料,多创造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使老师在强素质、练技能两个层面都得到发展,杜绝顾此失彼,一长一短。

3、多与上级领导、培训机构沟通,形成上下互动的研修格局,提高我校校本研修的水平,丰富其内涵,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在现在的研修模式基础上,强化有条有理组、备课组、班科组的功能,尽可能多地为老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4、我们将于年底在老师中开展征集读书笔记、开展读书竞赛、教师业务能力测评等活动,以活动促研修,以研修强素质。力争在一年之内提升我校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注入活力。

五、几点思考,寻求帮助

1、在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方面,我们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对如何解决老师专业成长的素养提升的矛盾等的研究还不到位。

2、在校本研修的技术操作层面,还需要多方面的引领和具体指导,使校本研修在各个层面上深入下去,丰富内涵,拓展外延。

篇5:昆阳中学校本研修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近年来,我校立足现实,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我们坚持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真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三同研讨”有序开展。

为响应县教研室三同研讨活动,我们在各组中的骨干教师中选定学科带头人。其中,语、数、外三个教研组,分别成立三个研讨组,由年级备课组长任研讨组长,负责研讨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全备课组所有教师全部参与。其他教研组,每个学科成立一个七年级或八年级的研讨组,所在年级组的备课组长任研讨组长,成员包括年级组所有教师。

每次活动,由各研讨组长先确定研讨案例,然后通知全组成员同备这节课,并写出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研讨时,学科带头人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设计,再由其他成员发言,研讨组长要作好研讨记录。根据研讨意见,组内成员再进行第二次备课,每人要写出第二次教案,并由学科带头人(或其他成员)上组内公开课。公开课后,针对这节课的得失,进行第二次研讨、第三次备课,再次修改教案,再推出第二节公开课。这样的磨课研课,极大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集思广益,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发挥群体优势,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制度,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经验,为更好地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加强了对集体备课的管理,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注重实效性,结合县教研室的三新研讨、三同研讨活动,使我校的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环境,规定时间、场所及负责人。为了方便备课,我们专意设了文理两个备课室,每组每周都有固定的备课时间。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提出课堂设计,同组教师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各位教师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时重点检查教师的完善过程和教学反思完成情况。

(2)、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研究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改以来,我校不断拓展教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认真开展听评课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级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听后要及时交流、反馈,实行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每周各教研组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帮扶对象上公开课,然后全组观课议课,共同提高。

2、继续实行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制度。双周周二晚为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专题、有主要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

3、开办教学论坛。为进一步推进“建设理想课堂”的探索和研究,学校以“优化课堂结构,打造理想课堂”为主题开办了教学论坛。论坛上教师既可以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教改思路;既可以就课堂教学改革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辩论。论坛开办以来,共收到论文160余篇。其中,杨金平、刘国林等老师的多篇论文还在《语文教学园地》等刊物上发表。

4、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为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每周写出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对获奖的课题进行表彰和奖励。三年来,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市论文评审一等奖二十篇,市二等奖25篇;获叶县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8篇,县二等奖33篇。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共51篇。通过科研,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由于由于学校的提倡和鼓励,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热情大大的提高,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2011年8月由宁晓燕老师负责承担的课题《浅谈设疑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获二等奖。2012年2月由杨金萍老师负责承担的课题《新课程下初中学生作文阶梯式训练研究》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2月由孙福丽老师负责的课题《语文教学中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探究》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层层选拔,推举学科带头人。

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考核方法,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认定和考评制度,给教师创造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机会。首先,我校结合县“三新研讨”活动,设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学科带头人是通过教研组推荐,听课、说课、评课及综合评定等几个环节,认定为学科带头人,截止目前为止,我校在各个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2.以听评课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小组练兵,以课促研、以研促课,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3.以“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为载体,推进名师工程。

一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是我们学校教师成长、新人涌现、年轻老师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成了我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一个宝贵经验。上学期初,我校根据教研室的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立了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听评课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五年之内使我校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各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紧围绕这个思路,组建“讲课组”、“指导组”人选并任务分配到人,周周讲课、评课、研课。讲课同志不怕丢面子,不怕被人指导,指导的同志认真听课、评课有针对性、目的性。组内其他同志积极参与,不甘落后,对照自己共同提高。

每学期,我校都开展 “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安排时间为一周,分文理两个组进行。赛前,进行了抽签,排出了赛课的顺序。对这一活动,学校高度重视,齐治国校长亲自参加听课。文科组以张小亚校长为评审组组长,理科组以崔永军校长为评审组组长。因为选手是从全学期听评课老师中选出来的,所以就改变了以往放一块评比的老办法,选手分为“学科带头人组”和“帮扶对象组”,这既是一学期到底各位选手的汇报课,又是观摩课,示范课,全体老师积极参加,每半天赛课结束,都要进行评课,对选手的优点和不足作出评价,以指导教学。

活动结束,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隆重的表彰,并让获一等奖的选手做经验介绍,发表获奖感言。

“课堂教学技能大奖赛”的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切磋交流、良性竞争、不断超越的宽广舞台,有力的促进了“理想课堂建设”。尤其是评委们的现场评课,针对性极强。既有热情的赞扬,也有中肯的建议,更有努力的方向,深受老师们的欢迎。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提升了我校课堂教学水平。使一批学科带头人逐渐成长,使各组都涌现出一批新秀,达到了学校打造名师的初衷。

篇6:方里中学校本研修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们依据《淳化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淳化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考核细则》,立足我校实际,开展系列的研修活动。

一是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有效实施校本研修。建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小组,健全校本研训相关制度,制定校本研修规划、方案。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建立研修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研修工作搭建激励长效的平台。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我校努力打造以“反思、研究、合作、互助”为核心特征的教研组文化。领导班子实行教研组负责制,全程跟踪落实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的每一名中层以上领导负责一个教研组,日常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并进行过程跟踪,日常每名领导针对跟踪的教研组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和老师们一起发现教学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目前我校基本上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研修的思路:理论学习——分工说课——同伴研讨——代表上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修正重上。

三是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一年来,全校教师参加了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近280多人次。开展了多种形式多角度的学习交流活动。利用组长例会、教师集会等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教师还根据学校规划目标制定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使教师从关注自我发展开始,勾画自我发展的未来前景,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四是加强我校与兄弟学校联系,同时开展与其他学校的校际教研活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开拓眼界,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

五是以科研促教研,围绕县级课题《高效课堂研究》和《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各教研组备课组围绕这个主题,梳理本学科或者本备课组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本组内的研究专题。通过课题牵引,很多老师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发挥骨干教师与名师的辐射作用,尝试教案与学案的整合,以学科典型引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有语文组、化学学科、政治学科、历史学科都在进行有效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六是骨干引路,全体跟进,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坚持围绕学校的课题开展听、评课课例研究活动,贯彻骨干先上(引领),其他教师跟进改进的研修模式。

七是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每学期学校都组织青年教师召开座谈会有针对性的引领青年教师树立专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并开展“五个一活动”。开展师徒结对子,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八是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办学特色。不断推广高校课堂示范课,通过推广三类示范课(领导示范课、市县级优秀教师示范课、校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使高效课堂的推广进入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语数外全体教师授课,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使教改、研修全员化。

一年来,我校教学质量又获丰收,综合评比又一次居全县中学二类第一,各科成绩整体提升,多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两项指标分别提高了3-8分和7个百分点。学生素质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幸福感与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在校本研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实践着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但在研讨后发现老师坚持的不够。课堂教学又回到原来的教学状态中去。希望老师们在教研组这个专业发展的基地上,在教研组组长的指导下,以实施高效课堂为切入点,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也不难看出老师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是很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与行动的转变上有一定的差距。

篇7:迎专家督查校本研修汇报材料

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引发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大转变。我们王庄中学倡导“教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研兴校、名师兴校、学习兴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课改,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

一、基本做法及模式

(一)以机制保障为基础,引领教科研走生态发展之路。

坚持教科研“三破三立六到位”,即破除神秘观,树立群众观;破除无用观,树立先导观;破除畏难观,树立终身学习、终身科研观,促使教科研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推广,在推广中完善,形成“超越无止”教科研文化。

(1)组织机构到位:成立校长挂帅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设立教科研室。各行政领导责任承包,抓线、包块、蹲组、下班、承担课题研究,形成以教科研室为主体,年级组、备课组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教科研管理模式和“校长-校级领导-包组领导-组长”四级管理督查机制,校本管理从单线式走向立体化。

(2)计划安排到位:每学期制定教科研计划、各课题组工作计划,保证人人有课题、有专业研修发展规划。教科研室作好过程管理和督查,将各类计划及过程研究资料归档整理。

(3)管理制度到位:修订完善《校本研修发展规划》,制定《校本研修常规管理和考核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教学常规要求》、《教备组长工作职责》、《包组领导工作职责》等各项制度,明确活动开展程序及操作要求,强化过程督查,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纳入年终考核,作为晋职评选的必要条件。

(4)投资保障到位: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安装校园宽带网,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每个教研组配备投影仪,校本研修经费按 %的比例投入,每年投资近十万元。

(5)技术支持到位:先后组织近六百人次赴金太阳、永威、宜川等地学习,邀请山东、山西等专家来校辅导,学校内部常态化组织培训,逐步更新研修理念,规范研修行为。

(6)激励机制到位:出台《教备组长考核办法》、《校本研修擂台赛评比办法》、《创意金点子评比细则》、《六步五度公开课评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近三年共表彰各类教科研先进424人次,设立优秀论文专项奖励基金,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积极性。

(二)以校本研修为主线,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常态,研究成为教师工作常态,反思成为教师教学常态,我们开展基于教材、教法改革的“周课时三步五环”研修,基于课堂高效的“五度六步课堂”研修,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导学案和有效学习五字法研修,基于课标解读的“三说一看”研修,基于教学高效的反思研修。

“同伴互助周研讨”是前提和基础,它以本周学科教学目标任务为内容,通过“个人研读→同伴互助→反思升华”三个环节对每节课的教学理念、目标和教材教法进行合作共享式的研讨,其中的“同伴互助”又按照“统领→说课→展示→研讨→点评”五个步骤来实施,通过校本研修擂台赛把每一位教师推上了专业成长的赛道。

“五度六步导教课”是核心和重点,它以“凸显主体,先学后教”为理念,以“教学三案”为载体,由“出示目标→学案导学→成果展示→教案导教→练案拓展→整理反思”六个环节构成,致力打造课堂教学的情度、广度、深度、亮度和效度。通过多轮次推门听课和同课时公开课对抗赛、同课异构公开课,实现师生高度融合、教学内容丰富、难易适可、亮点纷呈和目标达成。

“有效学习五字法”是目的和归宿。它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做、展、写、补、查五种主体行为运行程序,把独立思考、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全程。“做”就是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学案”。“展”就是课堂展示,共同解决问题。“写”就是填写学习报告单,总结回顾,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补”即对当天做错的习题及时纠错和补缺,“查”则为同桌或小组互查,达到学习任务“堂堂清”、“天天清”。

三大系列活动梯次推进,将研、教、学贯穿为一体,形成了“研为教服务,教为学着想,学以研、教为基础”的教学研修系统,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为丰富校本研修内容,我们在全县高中学段率先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活动,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集体备课相结合、课题研究相结合,目前已在部分骨干教师、新分教师和研究型群体中开展了此项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倡导教师认真写反思,力求课课有反思、事事有反思,反思自己成败,反思学生所得,使教师在在反思中提升。

多样化的专题性研修将教学、研究、生活融为一体,使科研内化为教师事业追求,教师走上教学研究的幸福之路。

(三)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促使学校走品牌发展之路。

把课题研究作为教科研重中之重,保证人人有课题,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让课题研究贯穿教学始终。

1、加强微课题研究,使教科研低重心运行。致力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实的、具体的、普遍的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探索出微课题研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化。每学期初,各同志向学校至少申报一项微课题,学校通过对其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立项为校级课题,保证人人有课题,研究全员化,辐射全域化。二是形式多样化。既有专家定期指导,也有骨干教师的引领,同伴之间的互助研修,课题研修不再单兵作战、闭门造车,确保研修活动科学、有序、高效运行。三是过程具体化,强调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操作过程,强化成果总结推广,每学期召开研讨会展示交流,表彰优秀,推广应用,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四是成果专利化。把成果以实验团队或教师名字命名,探索出姜锋自主体验式班会课、心梦毕业班五环磨题,秦萍英语5+5快速背诵、雷国华现代文3+5高效阅读,任王娟精彩美文阅读赏析推介课,呼锋侠互说百分卷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让专业发展不断升温。

2、加强大课题研究,促进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大课题研究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诸多操作性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研究、学生发展评价、学生的道德教育、家校合作、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学校一方面,坚持典型突破、有序推广,由“研究型”教师牵头负责,自己组建团队,承担省、市级课题,开展攻关研修,及时在各学科辐射推广;另一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指导研究团队,组织课题组,加强立项论证,建立课题研究月报告制,加强论证与实地考察环节,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3、构建课题研究锁链,形成课题研究有效模式。一是形成大、小课题研究锁链。鼓励教师参与重大课题攻关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实践小课题研究,大课题带动小课题,小课题补充大课题,形成研究生态链。二是形成课题与教学相互支撑锁链。所研究的课题均来自于教育教学实际,而研究的成果最终还是要运用到教学中去,两者互相支撑。三是搭建点与面的锁链。通过骨干教师典型引路,达到教师人人能独立承担微课题研究。

(四)以德育研修为抓手,推动学校走科学发展之路。

1、建设校本微课程。着眼“用三年时间奠基学生一生幸福”,聚焦学生良好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实用、多元、特色、高效的微课程系列。生活微课程:以仁、义、礼、智、信、俭、谦、敬、勤、时为主题,开展礼仪、养成、感恩、励志、自主和特长教育,开设“温度人生”成长课,邀请著名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教,组建励志教育报告团定期辅导,让学生品味奋斗,学会生存,激发成材梦想。自主微课程: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退居幕后精心指导,落实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制,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值日舍长轮流制和班级量化积分奖惩制,让学生在参中学会诚信、合作、负责和担当。人文微课程:开设阅读课和精彩美文品赏课,实施“海量阅读”计划,每个教室设立图书角,开展读书故事分享交流、读书竞赛、读书笔记摘抄比赛、演讲赛、课本剧演等活动,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丰盈精神生命,打造书香校园。感动微课程:以孝亲感恩为主题,依托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开设节日社会实践活动汇报课,让学生知孝亲、懂孝义、践孝行,在经历、体验和感悟中丰富感情。同时,推行阳光激励,评选各类校园明星,营造和谐共进教育氛围。班本微课程:人生规划课着眼学生一生幸福,系统规划三年发展;主题班会课“一周一主题”,用爱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心语日志记录师生心路历程,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礼仪课使师生尚真求美,举止文明。各类班本微课程彰显特色,形成“一班一品”。体艺微课程:以发展特长技能为主题,成立冲浪文学社、管乐队、腰鼓队、舞蹈队、群星广播站等23个社团组织,每年举办体育节、科技文化节、校园艺术节、值周实践课等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发展个性特长。生命微课程:贯穿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把“规则、尊重、责任、尚真、诚信、爱心”等基本价值观融入其中,关注每个留守生、单亲生、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满足多层次教育需要。

2、实施全员育人责任制。随着新课改深入,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加快,但往往被局限于“教学专业化”层面。教育质量提升,需要德育维度构建。我校强化“立德树人、人人有责”理念,全校上下倾心尽力抓德育,全干会前播放先进教师感人事迹视频,备课组会前开展师德资料,强化德育在教学目标中的比重,开发实施生活德育微课程成长课,引导教师要利用课堂主阵地,强化德育目标落实,把学生培养为品德优秀、精神强大、具备幸福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

3、强化班级育人合力。建构姜锋自主体验式主题班会课、三驾马车合作小组运作和书香班级文化。姜锋自主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每周德育教育主题,自主开展的一种班会课,包括总结安排工作、讲故事、谈感受等环节,突出德育启示、内化和实践,使班会内容更丰富,更具亲和力。书香班级文化创建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读书广角,实施海量阅读计划,学生人手一本经典书或励志书,每周开展好书伴我成长故事交流会,月旬开展读书竞赛和演讲活动,使书香弥漫校园。班级高效合作小组三驾马车运作指在每个班成立三个小组。行政合作小组承担纪律、安全、卫生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学科互助帮扶小组以兴趣特长六人成组,加强学科展示、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科研指导小组由特长生组成,承担评价与矫正学习报告单、做好学习总结任务。学校对三驾马车合作小组常态量化评价和竞赛,使班本德育迅速蔚然成风。

二、工作特色及成效

特色: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共同体,营造学生、教师、学校“超越无止”的学校文化;二是引领教师深入持久开展教科研,形成工作自觉,实现了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的有机统一;三是形成具有本校体系和特色的三个机制和模式;四是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精良的教科研共同体。

校本研修为学校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学校文化建设一等奖”,“三十八所省级标化高中大评看第一名”等荣誉。渭南市人民政府督导室评价学校是渭北高原上璀璨的明珠,农村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研炼合一、系列推进”研修模式被市县两级专家推广,本县及白水、富平等邻县兄弟学校来我校学习交流。近学校高考连续七年攀升,连年稳居全市农村高中前茅。

三、几点思考和体会

1、常态化是教科研工作的关键,必须引领教师形成教科研常态意识和自觉行为,在量变中求质变。

2、要唤醒教师参与教科研主体意识,形成终身学习、实践、研究和反思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科研能力,收获专业成长快乐。

3、应用是科研工作的价值追求,要重视成果应用推广,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

4、在科研逐步进入深水区后,要进一步强化教科研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原创性,这是提升科研工作价值的核心所在。

篇8:2012校本研修示范校汇报材料

——张湾中学2011-2012学年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研为先。张湾中学在上级领导及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该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配合,着力推进校本研修,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张湾中学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56人,教师52人。学校本着“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校本研修“四化”

对于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可以用“四化”来概括:

(一)管理制度化

1.学校制定了《张湾中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作为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为了使《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学校还根据本校的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学问题研究制度》、《校本课题研究制度》、《教研组管理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校本研修工作奖惩办法》等制度,并执行到位,从制度上保证校本研修工作的规范化,激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

(二)机制体系化

1.管理机制。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喻传武任组长,教科室主任杨海峰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组长负责对校本研修工作作总体规划,要求在职教师力争在三年的时间里达到“个个懂研修、个个出成绩”的目的。副组长负责对校本研修进行具体的部署。确立了分“四步走”的思路。其他成员负责对教师进行指导,开展好校本研修工作。并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有关精神。给每位教师着重阐明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校本研修工作职责》,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形成一个校长负总责、分管亲自抓、教科室具体抓、教研组协同抓的管理网络。

2.工作机制。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从问题入手,建立教学问题资源库,从中整理归纳、提炼出不同的问题层级,形成了问题研究、主题研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四级不同的解决方式,分别由教师个人、教研组、骨干教师、课题小组承担研究任务,整合了学校现有的教研资源,激活了学校整体教研模式。

(三)教研常态化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要为教学服务,教学与研究工作要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把研究融入教学中。从教学工作中产生研究问题,问题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念考试等,涵盖教学工的各个环节。然后,又在教学工作中研究解决问题,用教学实践论证假设,形成操作性很强的解决方法。2.把研究融入管理中。我们根据校本研究的需要,自主开发设计教案本,在教案本中增加“内容解读”、“理论支撑”和“教学后记”的内定,促进教师教学的理论思考和进行教学反思,把备课作为一种研究,也便于学校检查和总结。我们还结合全省上下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以及《蔡甸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蔡甸区教育局实施教法创新工作方案》设计印制了《高效课堂听课记录》,里面有“点评”和“总评”格式框,既便于老师记录,又激发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不停地思考,带着研究的态度来听课评课。

3、过去的一学年,我校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有30多篇获得省、市、区级奖励。学校于2月24日上午,迎接了江岸区送教下乡教学团到校为期1天的送教活动,另外,分别在3月3日和6月5日,与武汉六中再次开展了教学交流活动,并与5月21日派九年级部分教师到武汉六中取经学习,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老师的视野,老师们由衷感慨:受益匪浅。

4、教研活动月效果显著。2月8日至4月25日历时2个多月,开展了以“课内比教学”为主题的教师基本功常态比武活动,教师参与率达到100%,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教师、学生走访率达到100%。本学期刚开学,我校就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安排表操作执行。

5、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教务处以1月1次常规检查为抓手,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作用,实行检查与通报相结合制度。

6、扎实有序的开展田径队训练工作。学期初,我校即本着科学规划,严格选拔,正规训练,强化保障的态度,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并立即选派专业体育教师,着手开始训练,本着出成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田径队训练、竞赛绩效考核方案。截止目前,教练、队员训练积极性强,热情高,所有项目正按训练计划稳步推进。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有力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课题校本化

1.这两年我校立足于于学校的实际和需要,申报承担了区级重点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研活动成绩斐然。4月16日由市教育学会主办的武汉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讨会上,张湾中学由喻传武、杨海峰、张芬、龚婷、彭俊平等老师主持的十二五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关多项研究成果分获市教育学会一、二等奖,得到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的多次表扬。

二、存在的问题

在校本研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实践着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但在研讨后发现老师坚持的不够。课堂教学又回到原来的教学状态中去。希望老师们在教研组这个专业发展的基地上,在教研组、备课组组长的指导下,以实施有效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也不难看出老师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是很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与行动的转变上有一定的差距。

部分缺少学科骨干专业引领,学校的硬件(例如电脑、网络等)不能很好支持研训工作的进行。

三、努力的方向

1.创新校本研修的形式,特别是教师个人研修的形式,如汇编《教育名人名言集锦》、《教学实录集》、《案例评析集》,基于网络的研修,等等。

2.组织教研组长到区内名校参观,学习名校的教学和教研以及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

3.开发校本课程,拟开发编写《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教程》,作为学校德育的教材。

4.继续深化市级的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加强管理,完善做法,做好结题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运料小车plc课程设计下一篇: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