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2024-04-17

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共5篇)

篇1: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展示风采、共享成果

——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本学年,我校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载体,营造了浓郁的“展示风采、共享成果”的校本教研氛围,发挥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扶掖作用;同时做好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展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锻炼、展示的舞台,使其树立“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成长”的思想。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等形式,适时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与学科教学竞赛,搭建展示舞台,促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共同进步。使教师人人见贤思齐,使每位教师在校园有压力而不压抑,使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与集体、学校、学生息息相关,共进共荣。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组织到位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刘琼霞

副组长:潘燕池彭军

成员:黄细辉罗昀李圣芳王慧慧刘小慧邓妮

2.制度到位

学校要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

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时间到位:我校将周二、周三、周四分别定为语文、数学、小科教研活动时间。

4.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

5、经费保障

我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上,确保其能顺利进行。

二、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各备课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四个一”:

(1)一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一次学生作业展示互学活动,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

(3)一次“沙龙式”的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可是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也可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活动过程记录。

(4)一次观看名师上课光盘,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课例研讨——促个体提高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3、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1)各立项课题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研究方案,抓实研究的进程,在研究中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并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

(2)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课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建立交流校内平台。

(3)进一步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平时研究过程的记录,留下研究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类科研管理档案。

4、送教下乡——促共同成长

我校作为渔洋镇先进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在中心小学上示范课,指导中心小学教师成长并通过电话、网络与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共同成长。

5、网络学习——促观念更新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时效。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尽量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种渠道学习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网络论坛中。“淘师湾”是我校教师钟爱的一个学习网站,每个星期我校教师都要在“淘师湾”收看教学视频并参与讨论,上学期我校张鹰老师在低年级数学“古人计数”这节课当中做了典型发言。

三、课题研究如火如荼

我校近期已结题了国家、省级课题各一个,市级课题二个,校级课题四个:国家级课题《学校科学与技术学习环境创新对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的影响》,省级课题《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市级课题《学校育人环境的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校级课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的发展方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德育校本课程研究》、《留守学生的教育及管理研究》,从而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学校的课题研究网络。

为了促进教学过程向最优化方向目标发展,以科研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

教导处组织了2次4堂研究型教学特色示范课,由骨干教师带一名新教师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共同备课,然后由骨干教师先上,再组织教师评课、议课,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新教师进行上课,这样的活动有效提升了新教师的上课水平。组织了2次3堂“多元智能”发展研讨课。课外,分教研组针对“如何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学”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评课、讨论。

2、记录研究过程,定期交流。

课题的研究要靠教师在平时不断地探究、记录与交流,才会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入。

上一学年,由教导处组织了4次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交流会,参加课题研究的每位教师都对自己所研究的子课题作汇报(内容包括具体的做法和所取得的阶段成果),然后由全体参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3、撰写一篇课题论文和一个课题研究案例。

为了促进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及对研究中所发现一些问题的思考,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论文与课题研究案例的评选。

上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已收到了53篇案例和42篇论文,第二学期,收到48篇案例和51篇论文。学校专门组织了人员对案例进行评比,共评出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在学期结束时编印成案例集和论文集。

四、成果喜人品位提升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目标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而提升学校的品位。由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在多方面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6月,在市“体育教学比武”上,我校新分教师王慧慧老师在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今年10月还将参加省教学比武;5 月,渔洋学区小学教学比武在我校举行,我校新教师刘小慧老师、年轻教师黄茜老师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4月,我校骨干教师彭军老师、夏云老师送教下乡到马家湾中心小学,实地、当场指导中心小学教师,受到好评。

教师个人成果方面,:黄细辉老师的课件《生活中的负数》获省一等奖、张鹰老师的征文《从生活本身开始教育》获省一等奖、龚文明老师的征文《真情访万家 架设连心桥》、李圣芳老师的征文《霜叶红于二月花》获省二等奖、周凌云老师的论文《体积单位的教案设计》获市二等奖、黄细辉老师的诗歌《油菜花》获市三等奖。

辅导学生成果方面:晋世伟老师辅导的无线电操作竞赛有3人获省一等奖、2人获省三等奖,夏云老师辅导的演讲比赛获市一等奖,曾蓉梅、李琴、张鹰老师辅导的手抄报均获优胜奖,在辅导学生作文、观后感方面我校都有喜人的成绩。

校本教研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道远,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将继续保持鲜活的头脑,把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下去。

篇2: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西丰县郜家店小学宋岩

本人宋岩,现任西丰县郜家店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学校的的教科研工作,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认真学习,力求上进,现就本人具体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本人工作情况

1、更新观念,深入学习,相互交流,在学习交流中成长。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并且将文件精神和自己的体会及时传达给教师,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寻找实施的具体措施。作好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从中受益非浅,有利于做好教学工作。

2、抓住重心,深入课堂,在实践中进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能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积极深入课堂,组织听课评课,自己带头听课评课(观摩课,赛讲课,研讨课,推门课),每学期听课50节以上,并且进行认真的有针对性的评课,我校有三位教师刚参加工作,我多次听他们的课,在授课技巧和教材处理方面给予指导,现在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3、当好助手,配合工作,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在工作中认真传达落实校本教研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根据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定期按时组织好每次活动,及时搜集活动材料,反馈信息,积极向领导反映教

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同时把校长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传达给教师,当好校长的助手,当好教师的信息员。

二、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1、建立校本教研研讨和学习制度。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步骤环节统一、教学训练检测统一、统一用一份教案。坚持五固定: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备课内容;固定发言人:每次各年级各学科安排一名教师进行说课,大家一起评议;固定修改:各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中心发言人的备课情况,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自己的教学特色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实现二次备课;固定反馈;由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学年组长负责,认真组织年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2、建立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1)、建立互听课评课制度,采用“2+1”评课模式,每周教师必须听别人和被听一节课,听课后,写出听课反思,并进行评课,特别是问题及改进的意见。每学期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6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青年教师必须与老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帮一”帮带活动,每学期老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5节课。

(2)、每学期都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每位教师都要在全校进行教学展示。要求同学科、同年组教师必听,课后所有授课教师、听课教师进行反思、研讨,找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和不足,在交流研讨中得到提升。另外,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在平时要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进行当堂验收,给每位教师打出综合档次。

(3)、定期举行研讨课,探索成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定期举行研讨课,具体操作步骤:首先由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案设计,进行说课,大家评议,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其次由主讲人上课,同科教师听课;最后,同科教师每人写出听课反思,进行发言和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篇3:学校教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1996年8月从教。教数学15年,热爱教育教学事业,热爱学生。一直以勤勉的工作、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师生肯定。虚心、好学、善思、创新,刻苦钻研教学业务,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扎实进行教育科研。在教科研道路上,我努力使自己做到“三勤”。

一、“勤学习”—— 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

作为一名坚持在一线的数学教师,我非常重视学习,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几年来,我经常暗示自己多看书,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于是,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如:《福建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等;我还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吸纳别人的有效经验;另外,我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如2011年12月1—3日参加福建省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2011年4月3-4日参加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同年3月26日-7月9日参加泉州市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促使我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不断加深。

二、“勤探索”—— 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多年来,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同时,我深深感到,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光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远远不够,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不满足于原有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由“启发式教学方式”到“探究性教学方式”,由“学生被动接受”到“学生主动钻研”,不断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育趣味横生、生机盎然,努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实在。15年来,我多次在镇级范围开公开课、示范课。其中,XX年4月执教《什么是面积》参加镇小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XX年4月执教《分一分》一课参加晋江市小学“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评选;XX年11月承担骨干教师镇级教学展示活动,课题为《正负数》;2011年3月承担镇学科名师培养对象教学展示活动,课题为《游戏公平》。

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够逐渐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在做好个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尽心尽力指导好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如2011.5指导黄宝治老师在镇“城乡互动携手共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认识角》一课,效果良好;2011.6指导孙宝婷老师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等。基于教委办领导厚爱,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XX.9承担镇五年级数学科培训讲座活动;XX年秋承担英林镇新教师业务培训活动;2011年秋承担英林镇新教师业务培训活动。

三、“勤总结”-—科研成果进一步突显。

教育科研离不开理论学习,更离不开勤于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多年来我经常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反思、案例、、随笔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我撰写的随笔《诗意的课堂》获晋江市优秀教学案例、随笔评选一等奖;撰写的案例《让学生学得有趣、快乐》获晋江市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新课改挑战“好课”》、《以生为本是有效课堂的根基所在》分别获泉州市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主题征文“二等奖”,并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各级教育教学刊物。

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时刻审视自己所走的路,并进行理性的思索。在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不断的成长、成熟起来。我将把这些及时总结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继续融入到我的工作岗位之中,让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教育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教育科研之路上,我将继续与“三勤”为伴,与我的同仁们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在教育改革中,发扬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精神,探索一条适应教育改革的教育科研之路。

教学教研先进学校

2012年我校重新寻找了新的教育坐标,按照县委“最文明的地方是学校、管理最好的地方是学校”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抓两头、突中间、树品牌”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文明〃有序”校园为主题,以加强教研教改为核心,以深化教育管理、规范“三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就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情况做以汇报:

一、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切入点,着力“三个管理”,促进品味的提升。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学校行动的指南。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着力实施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三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坚持发展抓质量、改革抓教研、和谐抓民主、保证抓管理,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奋斗中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制度管理是保障。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强化学校管理,实现“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坚持“理事在制,管事在人,重在实用,提高效果”的原则,狠抓了整章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张青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张青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张青小学教学效果奖惩方案》等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建设更趋规范化,逐步形成了“思想教育为主导,常规教学为基础,质量目标为核心,规章制度做保证”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职责为基础,质量为核心,考核为依据,奖惩为动力”的绩效挂钩管理办法,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下大力气解决了以言代法、感情用事的问题,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人本管理是基础。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以努力创建名师教育群体为目标,狠抓了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转变,扎实开展了“文明有序”校园主题创建活动,把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寻找差距、查处问题、树立标兵、典型引领等重点工作放在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对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导教师深入调查,刨根究底,在学中改,在改中学,通过结队帮扶、群众监督、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了教师工作作风的转变。

3、文化管理是境界。在反复讨论、不断揣摩的基础上,张青小学确定了自己的理念文化框架:确立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性教育;以质量为重,强化全面素质的培养;以管理为先,强化法治与德治结合;以特色为亮点,强化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宗旨,始终秉承“教育永远大于教学,成人必先成才”的办学理念,践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确立了“积学养德、健体致美”的校训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校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风,“乐学、勤学、会学、活学”的学风,把“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工作追求的最高准则。

二、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着力点,打造“三个平台”,创建高效的课堂。

一是打造一个学习的平台。在师资队伍优化配置方面,我校特别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透彻掌握每个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在课程分担上避其所短,用其所长,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同时注意老中青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优化了师资配置,使之教有目标、赶有方向,收效明显。对新分配和新调入人员,提出了“一年看起步,二年看发展,三年看成效”的总体要求。为促使其尽快上轨,开学初便召开了新教师培训会,组织学习了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与努力方向,之后开展了“新教师课程验收”、“1+1助教帮带”、“新教师汇报课”等系列活动,面对面地反馈评议,谈其弱点,帮其改进。

二是打造一个研究平台。带领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立了“尝试性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中必须遵守的“三没三不两必须”,即:“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的学习的思维障碍,不讲解;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和巩固性变式训练;必须落实双基节节清。”并立足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三学会三养成”教会学生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学生要学会主动自学,养成利用课本和手头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交流与合作,养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准确的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三是打造一个展示平台。可以说,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的欲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成为一个优秀者、成功者。学校领导紧紧抓住这一心理,为满足教师自我超越的需要,为他们展示才华搭建平台。以“打造有效课堂”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旨在立足实际,课改特色化的教研活动。一是我校大力推行“同课异构”,2012年春、秋两季分别行了4—6年级和1—3的全体任课教师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既突出由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设计方案导致的精彩,也可以体现由于不同的教师实施教学导致的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二 是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我校每位老师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三是开展了以学教育理论、深钻课标、教材、探讨教法与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四一”(每学期备一节最佳教案;上一节最理想的达标课;每学年探讨一个教改项目;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活动及“说课”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鼓励各科教师成为教学骨干,教书育人行家。

三、以提升校本教研为生长点,找准“三个抓手”,凸显特色的校本。

(一)、精抓常规管理。我校要求班子成员始终践行“常规抓好,细节抓严,过程抓实”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思想,坚持“两查三深入”,做到“事事有人做,课课有人查,考核有依据”,及时了解教学情况,督导教学工作。教导处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备写等八个环节逐项进行检查、考核、记载、评价、反馈、交流,并建立了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强化了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从而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初步形成了我校“制度保障,定时检查,适时检测,全面考核”的教学管理模式。本学期以来,已进行全面的教学工作检查3次、质量分析研讨2次,使教师比工作,比质量,争先创优,一心

(二)、常抓课外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一是成立少先队广播站。在课外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文章、一些悦耳的音乐和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好人好事,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二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六一儿童节,我校组织了“党是阳光我是花”文艺汇演;结合教师节,我校组织了中高年级学生“红烛颂”诗歌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开展“听写单词”,“口语训练”以及英语知识竞赛活动,同时在四、五、六年级还举行了作文竞赛和书法比赛以及一年一度的学生冬季运动会等等。

篇4: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我校自进入“改革试点示范校”行列以来,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及各部门支持配合下,开展了各种学习、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学校校本教研的前列。也逐渐形成了自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具备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大力推荐下,我们语文教研组特此申报“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申报条件及具体内容如下:

自然条件: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语文教师13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市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1人,区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5人。

学科教研活动情况:

语文教研组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还具有健康的心理性格和良好的行为情操。因此在工作中同志们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永远将团结协作精神放在第一位。同时大家更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共同钻研基础专业知识,经常研讨创新,拓宽教育教学思路。为此,各备课组教师为实现授课的目的性、科学性、实践性、艺术性及实效性,组长认真组织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三定”、“三研究”、“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研究重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研究教学方法;统一目标、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内容、统一进度。将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通过的最科学、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学校推广普及。在我们组内对一名教师的评价标准是:由看谁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看谁对问题分析得透,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为此,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积极开发语文学科校本教研课程,集集体智慧,共同编撰了“创新阅读”一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开辟了一条新路。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外出学习机会,也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学科教研讲座来提升我们教研组的整体素质。

自2004年暑期以来,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很荣幸的分三期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改革发展学校的培训,接受了许多新鲜的信息,新鲜的理念。回来之后,大家展开了多次座谈,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学校开展的“四课”当中去。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带动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青年教师则上好每一节汇报课,并请组内教师及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一起听课、评课、议课,展开交流,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好评。也正是我们组内教师毫无保留的畅谈,给大家一个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使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和教育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

目前,组内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得到了市区专业人士的好评,在学生和家长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高雅军同志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的教师,在新形势下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学情,走在了学校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前列。她的课堂清新、有序,短短几个月时间,学生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与教师心有灵犀,配合十分默契,既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再配以高老师那清亮、优美的朗读,任何一位听课者都会有意犹未尽之感,让人流连往返。如果用文学体裁来表述的话,高老师的课堂就如同一篇清新、隽永的配乐散文。

语文学科区级骨干教师钱文玲同志,从教仅仅几年时间,就小有成绩,多次做区级以上的观摩课、优秀课,并获一等奖。她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最具个性化的教师,是学生眼中最具魅力的朋友。她的语言风趣、幽默,她的课堂时有笑声,她的学生活泼可爱,极具表现力。她似乎天生就是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但是我们知道欣赏的背后是她孜孜以求的那份执着事业心。钱老师的课堂高潮迭起、时有冲突,更像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戏剧。

而语文学科区级骨干教师孙艳丽同志,则相对沉稳、成熟。她的创新教研课曾在2005年全国教学研讨会评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也相应获奖。多年来坚持指导学生写作,每届均有学生在省市、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她的课堂就如“周庄水韵”娓娓道来,老师讲得动了心,学生听得忘了情。她的课堂有始有终,有理有情,让人心潮起伏,难以割舍,就如同张爱玲笔下的篇篇小说。

此外,组内还有多名教师及学生在省市区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并得到了校领导及同行们的好评。

我们教研组还积极配合区教研室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并不断的总结经验,在组内及区内进行交流,每周上交一份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在工作中进步,在总结中提高。而且每学期组内的教师都设置一个研究课题,抓住教学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从中发现问题,有所创新,使我们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尽快完成由学习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更好更专业的进行教育教学。

目前,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较强,活动纪实专人、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符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模式。故特此申报“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我们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期待并接受评选领导小组前来检查指导。

申报单位:沈阳市第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

篇5: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2012.6.23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下移到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前锋农场学校立足校本教研,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遵循“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校本教研基本理念,将校本教研理念的提升与实践探讨相结合,通过“构建教研机制,丰富教研形式,夯实教研内容”等途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目前,我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下面就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总体思路做以下梳理。

一、构建教研机制 保障校本教研实施

校本教研理论上并不深奥,开展活动也不困难,难的是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的长远计划,教师持之以恒的参与,为此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为校本教研的实施保驾护航。具体做法是:

1.领导负责制度

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具体抓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和有效实施。学校领导率先学习《新课程标准》,首先了解和把握教育的最新信息,亲临课改第一线,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示范课、汇报课、考核课,认真观、议、诊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者,着力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

力支持。

2.理论研修制度

在理论研修上我校一直实行“内培外修”制度,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内培:校内每学期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不同学科的各项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外修:我校每学期都拿出专项经费,选派业务领导或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的进修培训,学习外地课改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展教师课改思路。

外出学习的领导进修后回校后整理材料,汇报所学,并把外出进修的前沿理念和先进经验对全体教师进行汇报和培训。培训教师回校后要上一节汇报课,要向学校交学习汇报材料和学习心得,要在校内教研会上谈自己的学习心得,达到一人培训,全员收益的目的,近两年我校外派进修的领导和老师达到20余人。

我校一直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全员参与、参与全程”为着眼点。把周二下午2:30定为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三下午2:30定为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四下午2:30定为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一上午9:00定位考察学科的教研时间。把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按质量评出等级进入学校的百分量化考核。

3.听课评课制度

我校多年来一直执行推门听课制度,领导与教师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每学期听课平均在7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坚持听课至少20节。推门听课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意识,同时也为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

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快捷平台。为学校领导及时、准确地把握好校本研修的导向,做好决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研修奖励制度

学校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来,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对各级各类业务竞赛获奖的老师实行奖励。对各教研组进行考核评比,对产生的校级优秀教研组予以组织奖励。我校数学教研组被省评为“优秀数学教研组”,我校英语教研组被建三江管局评为“优秀英语教研组”,先后有20余人被评为优秀教研先进个人。

二、丰富教研形式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我校多年来一直以新课程为导向,将校本教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教研与课改实验相结合,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校本教研进程。

1.开展反思式教研

我校推行“四个一”活动。即:每课时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每学期必须上交一篇“教育叙事”;每学期必须上交一份“教学案例”。

通过教师的自我对话,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思考、审视、分析,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实行反思笔记交流借用制度,促使教师借鉴前者的成功经验,避免不足之处,让教师在反思中快速成长。

2.开展学习式教研

我校推行“九个一”工程”。即“一个骨干教师带一个青年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记好少于5000字读书笔记;每年订阅一份本学科教学报刊;记一本8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每学期要对教师进行一次通识培训;每学期要对教师进行一次学科培训;每学期要对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培训;学校每学期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每学期记一本听、评课笔记。

通过“九个一”工程”强化了全体教师的学习意识;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

3.开展活动式教研

我校推行“四步走”活动。第一步:每学期骨干教师必需要先上一节“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步:每学期青年教师要上一节“汇报课”,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第三部:每学期全员教师要上一节“考核课”,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考核; 第四步:每学期名优教师要上一节“样板课”,展示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通过开展“四步走”活动,展现了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功力,为全体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握最前沿的教学动向提供了方便直接的交流平台,是快速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4.开展网络式教研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

正在改变着教研工作的行走方式。我们前锋学校是在2007年9月正式申报并成为了建三江分局第一所“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的合作体学校。

我校制订了学校网络教研计划,成立了学校网络教学研究管理领导小组,从资金、人力、时间上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通过开通“校园网校”,拓宽了我校的教研平台;通过开辟“随笔专栏”;丰富了我校的教研内容,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借助“网络有效活动”,激发了我校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

自我们前锋学校的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以来,我校代表总局承办了3次省级网络教研活动,参加不同主题的网络教研活动40多次,共有王建国、魏正伟、柴凤娣、任晓玲、袁忠霞等12人获得不同级别的“网络教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省网络教研先进学校”。

2010年4月1日省教育学院小教部高枝国主任亲自来到前锋农场学校,建三江管局16所学校的教育科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都聚集前锋学校,聆听了高主任关于网络教研的专业版培训。高主任能亲临我校对我校网络教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如今,前锋学校网络教研的教师参与度已经达到了100%。在前锋学校的网络舞台上,正时刻演绎着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灵动。

三、夯实教研活动 推进校本教研进程 1.立足集体备课,做实校本教研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提高备课质量、建立有效

课堂,增强备课实效,减轻教师个体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下设语文、数学、英语、考察学科四个教研备课组,我校认真按照教育局有关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开学初由4个教研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学校审核后按计划执行。主管领导要亲自参加备课过程,指导各备课组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督促、检查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总结集体备课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规范集体备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根据计划制订相关制度,加强教研组的考勤、考核。

教研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四定、五必须、六备”。“四定”是指: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电子文本母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母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

教师个人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在备课前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相关情况;在备课中虚心倾听、积极发言、认真记录;备课要根据班情、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对教学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提升,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

2.借助赛事活动,推动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为学校教学实践服务的,因此在教研内容的选择上我

校“立足校情、立足教情、立足学情”,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充实教研内容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在课改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以“各项赛事”为切入点,通过举行“说、讲、评大赛”、“ 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演讲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书法大赛”、“ 教育叙事展评大赛”等教研活动。

通过“各项赛事”丰富了教研内容,而且大大拓宽了教师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对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营造人人关注教研、人人深入教研、人人研究教研的良好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营造“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重学习”的新型的、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高效课堂的构建上我校已经取得了一点成绩,把“板块式自主学习模式”确定为我校的教学模式。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的理念下,通过“自主学习——汇报展示——课堂反馈”三大板块完成教学任务。

在“板块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摸索研究,初步提炼出英语学科的“读”、“找”、“创”、“练”“的四字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校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上主要通过“七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领导、老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制定具体的实

施方案。

理论学习阶段:学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学外地的先进经验,学习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调研反思阶段: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课堂实践阶段:组织教师按活动方案结合并总结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展示研讨阶段: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汇报研讨活动,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再实践、再汇报、再研讨。

概括提升阶段: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

成果展示阶段:开展“高效课堂”论坛、“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堂实录、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正是基于我校一直坚定不移的走校本教研之路,我们前锋农场学校取得了很多令人骄傲的成绩。

先后有2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的殊荣,1人获得总局级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有20余人获得管局级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殊荣,先后有11人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有4人获得总局级大赛一等奖。在2012年9月我校代表建三江管局在垦区第二届小学数学“实效杯”课堂教学展评中进行了“解读新课标,打造新课堂”的主题论坛,收到了各地区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上一篇:春季运动会跳高加油稿下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