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2024-05-07

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通用4篇)

篇1: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为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司法行政服务效能,近年来,慈溪市司法局围绕“诚、勤、精、和”服务理念,以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六大法律服务品牌,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法治慈溪”建设,打造法制宣传服务品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由律师、法律工作者、市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下村大学生等参加的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等形式,为全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编写法制宣传材料等各类法律服务。围绕“法治慈溪”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市流口局联合开展新市民法律知识竞赛,与市文广局联合开展民间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宣传活动,与市民族宗教局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宗教场所活动,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开展关爱民工广场法律咨询活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活动,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围绕基层民主建设,打造农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品牌。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社区)法律顾问队伍面向农村(社区)开展法律帮扶、提供法律服务,更好地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至目前,全市297家行政村及 1

51个社区已全部设立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自该项制度建立以来,村法律顾问共参与修订涉法文书2455件,处理群体纠纷419件,开展法制宣传1283场,配合调解纠纷2470件,提供法律咨询8811件,帮助群众获得法律援助800件,代理诉讼1034件,协助处理其他涉法事务578件,基本满足农村(社区)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促进了农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增强了农村(社区)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

三、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打造企业法律体检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律师、公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全市律师累计走访企业570余家,发放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120余份,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座谈与培训2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法律问题290余个。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工会法律服务志愿者下基层进企业促和谐活动,20名律师志愿者与镇(街道)工会对接服务。与市工商联联合成立非公企业法律服务指导中心,帮助100多家企业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推进律师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服务30余次。组织律师参与20余家企业重大债务危机化解工作,化解企业经营危机。积极参与“慈溪市纳税人权益保障中心”平台服务纳税人维权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四、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打造法律援助服务品牌。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采取开通“绿色通道”,免于经济

困难审查,优先立案、优先指派等措施快速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期间,累计接待农民工讨薪来电、来访91批次,当场受理农民工讨新案件8件,追讨工资近47万元,其中群体性案件4件,涉及56人计43万余元。开展特殊人群专项维权活动,把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深入开展法律援助 “巾帼工程”,“春苗工程”、“夕阳红工程”。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活动。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及时、认真地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五、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打造社区矫正服务品牌。开展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抓好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我市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水平。抓好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半年全市聘请社区矫正志愿者1314人,针对外籍矫正人员日益增加的情况,建立社区矫正乡音志愿者队伍,其中聘请乡音志愿者233名,采取菜单式方法选择志愿者,注重帮教实效。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集中社区服务,积极探索集中社区服务形式和内容,除开展常规的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外,组织矫正人员参加义务治安巡逻、法制宣传和交通管理等活动,注重发挥劳动改造的实际效果。

六、围绕“平安慈溪”建设,打造人民调解服务品牌。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今年1—7月,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13起,调处成功10764起,调解成功率达97.7%。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开展“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工作,推进四落实、五有、六统一、七上墙”规范化建设标准在行业性、专业性和镇乡(街道)调委会的落实,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组织专业水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金牌人民调解员”、“首席人民调解员”评选,全面推行特邀、特聘人民调解员工作制度,规范落实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员准入制度,成立“黄新华工作室”调解工作室,不断推进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1人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1人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2人获得省级人民调解能手称号。(慈溪市司法局)

篇2: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沙湾县司法局隶属于沙湾县人民政府,现共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37个,事业工人编制1个,(其中局机关司法行政专项编制12个,事业工人编制1个;各乡镇司法所司法行政专项编制25个)。良种场司法办、博尔通古牧场司法办、牛圈子牧场司法办、石河子老街管理处司法办无司法行政专项编制。

今3月以来,本着“五星级服务机关”党组织的标准,沙湾县司法局按照县直机关工委、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各级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全力以赴、齐心协力,继续保持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保证“十二五”的关键一年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班子建设强

沙湾县司法局党总支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是一个文化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党组织。

近年来,沙湾县司法局党总支在县委、县政府、县直机关工委的领导下,紧抓时代发展脉搏,不断加强和深化班子建设力度,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能够自觉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能力强,在党员和群众 中享有较高威望;党总支能以大局为重,能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和谐、团结、责任、奉献的司法局党总支带领各党支部组织、服务,带领全体党员在司法行政系统中开展各项活动。

二、党员队伍建设好

沙湾县司法局党总支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明显,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选择”原则;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坚持“建、管、用”,突出远程教育实效;在党员关怀上,强化思想疏导,确保实际困难的解决。司法局党总支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认真对待党员“电教片”观看工作,保证每名党员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月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

三、工作机制完善

民主生活会、党总支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等党内生活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党务公开等制度落实到位。总体而言,司法局党总支在县委、县政府、县直机关工委的领导下,在全体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提党员的大力支持下,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完善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到群众满意、百姓放心。沙湾县司法局党总 支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求实的态度推动沙湾县司法局各项工作的发展和建设,使沙湾县和谐稳定的生活更上一台阶。

篇3: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1 油菜高产创建完成情况

1.1 目标任务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 集成油菜栽培的各项技术, 实现品种、技术统一,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生产潜力, 能够使无形的技术推广变成直观的现场, 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示范效果,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创建优质油菜高产示范区, 即创建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和万亩示范区, 力争单产达到2 700~3 000 kg/hm2, 加快示范推广优质油菜新品种。

1.2 任务指标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的安排, 结合红塔区农业生产实际, 在红塔区研和街道、洛河乡建立坝区和山区两个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区, 即创建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和万亩示范区。产量指标:坝区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3 300kg/hm2, 品种统一采用A35;千亩展示片平均单产3 000kg/hm2, 品种统一采用A35;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2 700kg/hm2, 品种采用A35、玉红油1、2号。山区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3 000 kg/hm2, 品种统一采用花油6号;千亩展示片平均单产2 550 kg/hm2, 品种采用花油6号、玉红油2号;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2 400 kg/hm2, 品种采用花油6号、玉红油2号。

1.3 完成情况

1.3.1 面积完成情况

通过项目实施组、乡 (街道) 农科站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 百亩核心区共完成37.54 hm2, 千亩展示片共完成291.09 hm2, 万亩示范区共完成3 060 hm2。万亩示范区涉及3个街道和一个山区乡105个村民小组14 021户农户。

1.3.2 产量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云南省农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中油菜的测产验收方法和步骤, 由云南省科技厅、玉溪市科技局主持, 邀请省、市有关领导、专家组成验收组, 对红塔区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进行验收。其产量完成情况:坝区油菜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3 481.5 kg/hm2, 超考核指标5.5%, 千亩展示片平均单产3 181.5 kg/hm2, 超考核指标6.05%, 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2 943 kg/hm2, 超考核指标9.0%;山地油菜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3 292.5 kg/hm2, 超考核指标9.75%, 千亩展示片平均单产2 938.5 kg/hm2, 超考核指标15.24%, 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2 770.5 kg/hm2, 超考核指标15.44%。

2 取得的成效

2.1 示范区产量、效益和科学种植技术明显提高

示范区油菜单产明显提高, 山地油菜示范区1533.3hm2, 单产比非示范区增28.02 kg, 增产64.45万kg, 新增产值354.48万元;坝区油菜示范区1526.7 hm2, 单产比非示范区增28.57 kg, 增产65.43万kg, 新增产值359.87万元 (按红塔区油菜籽平均市场价5.50元/kg计算) , 项目示范区共新增产值714.3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和增产增收效益, 组装成一套适合油菜生产发展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为实现红塔区油料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探索出一套高产创建的运作模式。

2.2 广大农民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和科技意识得到提高

在项目区建设中, 以突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为重点, 采取举办培训班、田间巡回指导等方式, 从油菜播种、培育壮苗到中耕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培训, 形成了项目区农民自觉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管理水平。

2.3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项目区采取统一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统一施肥和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既提高了产量收益, 又有效避免了农民盲目施肥、使用农药等行为, 降低了生产成本。项目区通过采用抗病品种、蕾苔期喷有机钾和初花期喷施硼、终花期分墒施药防治蚜虫和白粉病等技术措施, 减少用工, 节省了生产成本。

2.4 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取得突破

结合高产创建项目, 开展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 优质山地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4003号) , 成为红塔区选育的第一个优质山地油菜新品种, 优质油菜新品系“玉红油4号”2015年3月通过田间鉴评, 申请云南省品种审定。优质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成功, 促进了玉溪市及全省油菜产业发展。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为切实抓好红塔区油菜高产创建项目, 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 实现油菜增产, 农民增收。成立红塔区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 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领导小组组长由红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担任, 副组长由区科技局局长、区农业局局长担任, 技术实施小组组长由红塔区种子管理站站长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项目资金的筹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现场观摩会的组织、总结验收及考核制度的制定。技术实施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科技培训、宣传及田间技术指导, 做到重心下移, 服务到村、包干到片、落实到户、指导到田、责任到人、分工合作。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服务, 使广西油菜高产创建工作, 从组织领导, 到技术方案制定, 各项措施落实, 得到有力保证。

3.2 搞好科技培训, 扩大宣传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高产创建目标任务的实现。项目实施小组坚持重心下移, 采用服务到村、落实到户、包干到片、责任到人、分工合作,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强科技培训, 印发技术资料, 提高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在油菜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组织技术培训, 共进行科技培训18期, 培训农户1.5万人次, 发放培训资料1.5万余份, 做到户户都有一位明白人。

3.3 开展科学技术指导, 确保关键技术落到实处

按照“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 围绕“五化” (品种布局区域化、播种施肥精确化、种植规格化、栽培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 、“六统一” (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及统一技术培训) 开展科学技术指导工作, 重点抓好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根肿病防治技术、蚜虫及白粉病防治技术、增施硼肥及锌肥等技术措施的落实。项目实施技术小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采取分片包干、蹲点指导、定点、定人以及定面积等多种形式, 开展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3.4 适时组织现场观摩与交流会,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不断总结和推广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 在油菜生长关键时期, 区科技局、区农业局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示范户代表、非示范区农户代表到高产创建核心区参观、学习和交流, 提升科技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和文化素质, 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现代农民, 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3.5 开展优质油菜试验研究

结合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以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为契机, 组织开展2组6个优质油菜新品种 (系) 展示试验, 开展油菜育苗移栽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宜红塔区及全省种植的优质油菜新品种, 促进红塔区及全省油菜产业发展。

3.6 开展技物配套服务, 提高农户积极性

为使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 针对气候和油菜生产特点, 对项目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化肥, 提高项目区农户油菜生产积极性。

3.7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篇4: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关键词】潜江;油菜;品牌创建;成效;作法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国土总面积2004km2,耕地面积7.03万hm2,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33万hm2,是湖北省主要产油大县(市)及优质油生产基地。2012~2013年度,潜江市农业局在熊口镇实施了双低油菜品牌创建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油菜产业发展。

1 目标任务

通过双低油菜品牌创建示范项目的实施,2013年项目区油菜单产达200kg/亩以上,比前三年平均单产提高10kg/亩以上,增长5%以上,亩产值达1 000元,比前三年亩平增收50元以上;带动全市油菜产业的发展,实现布局合理化、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全面提升油菜科技种植水平、油菜加工品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创建菜籽油品牌,引导市民健康消费,促进油菜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2 工作成效

2012~2013年我市双低油菜品牌创建示范片设在熊口镇,面积1.18万亩,涉及孙桥、瞄场、中务垸、赵脑、剅湾、石阳、吴家垸等7个村;建立了千亩高产核心区2个、百亩攻关田4个、培植高产示范户10户,做到品牌创建有点、有片、有面,点、片、面结合,促进油菜生产全面发展。2013年4月下旬油菜专家组测产验收,单产221kg/亩,较2012年增加13kg/亩,增产6.28%;亩产值1 105元,比2012年增收107元,比前三年平均增收159元。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

为切实抓好双低油菜品牌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潜江市双低油菜品牌创建领导小组,采取分片负责、统筹协调、层层落实的方法,确保双低油菜品牌创建片块落实、责任到位、实施到田;成立了以市农业局总农艺师为组长,相关专家为组员的潜江市双低油菜品牌创建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術方案、组织技术培训、指导田间管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任务明确、层层合作的行政领导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确保双低油菜品牌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认真选择片块,及早计划安排

按照“生产规模大、质量标准高、基础条件好、技术优势强、增产潜力大、辐射带动广”的原则,认真选择双低油菜品牌创建万亩示范片基地,及早计划安排,及早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实施,将示范片建设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镇、村、组、户、田,并编制好示范片块详细位置图。

3.3 开展宣传动员,搞好技术培训

为认真做好双低油菜品牌创建工作,我们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潜江日报》、《潜江农业》、《农业情况》等媒体,大力宣传双低油菜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双低油菜主推栽培技术,采用技术培训、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共举办培训与讲座3场(次)、现场田间指导5场(次),培训人员3000人(次);发放《双低油菜规范化直播生产技术》、《双低油菜棉田免(少)耕套播生产技术》、《双低油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技术资料1万余份,发放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3 000余份,《潜江农业》登载油菜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5期、《潜江植保》印发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2期,《农业情况》印发油菜生产情况与管理意见5期。在油菜生产与生育关键时期,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油菜长势,观测生长发育动态,因地制宜,提出相应的培管意见,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指导农民正确生产。

3.4 强化统的功能,实现规范生产

在双低油菜品牌创建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油菜种植水平,做到“六个统一”,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油菜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订单生产;实现“五个百分之百”,优质油菜面积100%、配方施肥面积100%、病虫害统防统治率100%、机械耕整与机械分段收获面积100%、订单面积100%。

3.5 加大服务力度,推广三新技术

为全面完成油菜品牌创建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了示范片有技术专班、核心区有技术专家、高产户有技术指导员,实现蹲点指导、全程服务。示范片全面应用了优良品种华油杂63,推广了油菜机械条播、机械收获新技术,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有力促进了示范片增产增收。

3.6 组织现场观摩,扩大辐射推广

双低油菜品牌建设万亩示范片建设活动中,我们把品牌创建与综合增产进行有机结合,在油菜生产各重要农时环节与农事季节,组织示范片农户、全市油菜种植大户和农户代表,采用现场观摩、培训、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户进行双低油菜规范化生产,累计进行3场(次)、达1 000余人(次)。通过双低油菜品牌创建活动,提高项目区油菜种植水平,促进我市油菜均衡生产,促进油菜生产全面发展。

3.7 发展订单生产,提高植油效益

大力推进“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油菜产业化经营理念,引导省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巨源油业与项目区农户签订油菜生产收购合同,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农民植油效益;对示范片油菜实行单收、单储、单榨,培育“喜颂”牌优质菜籽油,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促进潜江市油菜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上一篇: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中的责任成本管理影响甚大下一篇:领导在学生作文颁奖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