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2024-05-17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共8篇)

篇1: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山东农业大学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基本规范与格式要求

(试行)

为提高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工作水平,保证学位论文在内容、结构和格式上的统一,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如下规定。

一、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提倡用中外文双语撰写。自然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4万字,中文摘要2000-30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中文摘要1000字左右。管理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10万字左右,中文摘要2000-3000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5万字左右,中文摘要1000-2000字。

二、学位论文写作内容及要求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论文封面;2.原创性及版权说明;3.符号或缩略词说明;4.论文目录;5.中文摘要;6.外文摘要; 7.引言;8.材料与方法;9.结果与分析;10.讨论;11.结论;12.参考文献;13.附录;14.致谢;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及对应章节。

论文封面:采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制的封面,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打印系统。论文题目限在30个汉字以内,图书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标注。

正文中的插图禁用原版图片,要扫描成图片文件插入。单页页眉“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双页页眉“论文题目”。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用A4标准纸,双面打印。论文正文均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间距和默认字间距,Word排版,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cm,页码标注页面下,居中。

具体写作内容及要求分别参见附件1和附件2。

附件1:附件2:山东农业大学管理科学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基本规范与格式要求

篇2: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5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一)前置部分包括:

1.封面(包括扉页)

2.独创性声明

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

4.摘要页(包括中英文摘要)

5.目录页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

(二)主体部分:

1.引言(或绪论)

2.正文

3.结论

(三)结尾部分:

1.参考文献

2.附录(可根据需要)

3.插图和附表(可根据需要)

4.索引(可根据需要)

5.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根据需要)

6.封底

三、编写规范与要求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封面包括分类号、密级、校名、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和专业名称、提交时间等内容(附件1)。

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

密级:仅限于涉密学位论文(论文课题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填写,密级应根据涉密学位论文确定,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并注明保密期限(保密论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由学校保密办公室审批确定)。非涉密学位论文不得填写密级。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要准确反映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目翻译简短准确,一般不超过150个字母,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学科和专业名称:按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规范填写。

学位级别:博士研究生填写“博士”,硕士研究生填写“硕士”。

2.独创性声明:见附件2。

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见附件2。

4.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两部份。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硕士论文摘要一般应在500字左右,博士论文摘要一般应在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一般为3—5个。(见附件3)

5.目录页: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摘要、章节或大标题的序号和名称、参考文献、注释、索引等。(见附件4)。

6.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三)主体部分

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和结论。主体部分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另起页。

1.基本要求

(1)引言(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还包括论文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文献回溯,理论分析等内容。

(2)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立论根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论及其意义。要求论述正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文字流畅简练、公式图表清晰规范、数据真实可靠,公式推导和计算结果正确无误,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图:图应具有“自明性”,应鲜明清晰。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地图、照片等。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图的编号和图题规范,并应置于图下方。

表:表应具有“自明性”。表的编号和表题应规范,并置于表上方。表题应简单明了。

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有关表述。

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行起,并缩格书写,与周围文字留足够的空间区分开。如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可用“…”连接。公式较多时,应分章编号。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

公式下面的“式中:”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引文标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但全文必须统一。如: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十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6,27]。(顺序编码制)

结构分析的子结构法最早是为解决飞机结构这类大型和复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问题而发展起来的(Przemienicki,1968)(著者-出版年制)

注释: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注释一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得较多。应控制论文中的注释数量,不宜过多。注释采用文中编号加“脚注”的方式,置于当页的页脚。

2.章节图表标号规则

(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以用汉字。

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各层次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符的间隙。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汉字符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第一章 ××××(章大标题)

×××××××××××××××××××××××××××

1.1 ××××(一级节标题)

×××××××××××××××××××××××××××

1.1.1 ××××(二级节标题)

1.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三级节标题)

第二章 ××××(章大标题)

2.1 ××××(一级节标题)

2.1.1 ××××(二级节标题)

用汉字标题:各层次要按“章”、“节”、“条”、“款”等依次编号,如:“第一章”,“第一节”、“一”、“(一)”等;章、节编号居中,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汉字符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第一章 ××××(章大标题)

一、×××××××××(一级节标题)

(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

图题置于图序之后,图序和图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并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表题置于表序之后,表序和表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并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页码的摘要页和目录页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正文和后置部分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左侧页眉为“兰州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学位论文题目名称;页眉下横线可为单横线也可用上粗下细文武线。

3.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能导出一定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三)结尾部分

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 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如实、详细地列出参考文献目录。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遵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9)的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可以列在各章的结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并另起页。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引文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时,参考文献表按编码顺序排列,引文采用著作-出版年制标注时,参考文献表应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

各种主要参考文献按如下格式编排(附件5):

学术期刊:序号作者 文题 刊名 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译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文题 [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单位 授予年份 起止页码

专利:序号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 出版年 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2.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须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3.索引:根据需要可以编排分类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4.作者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包括发表文章与出版论著(已发表或已录用)、已获专利、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分项列出。

发表文章与出版论著列出格式同参考文献格式。

获奖成果列出格式为:获奖成果名称 奖励级别与获奖等级 获奖年份与日期 获奖人

获专利成果列出格式为:获专利名称 专利号 何国何类专利 授权日期 专利人

3.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主要包括: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对给予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四、论文打印规格

学位论文用A4标准纸(210 mm ×297 mm)打印、印刷或复印,按论文顺序装订成册,论文顺序依次为:封面(包括扉页)、论文原创性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符号说明、注释、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等。

论文页边距一般要求:上边距3cm、下边距2.54cm,左右边距3.17cm,页眉页脚2.0cm。

(一)封面

论文封面颜色:博士学位论文为浅红色,硕士学位论文(除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为浅蓝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为银白色。

论文题目用三号字,宋体,加粗,其他信息用小三号字,宋体,加粗,居中。题目可严格按照封面模板格式控制各部分的字体、字号。

书脊须写明论文题目、姓名、兰州大学、年份,用四号字,仿宋,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二)摘要

1.中文摘要

(1)论文题目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可分行,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3个汉字符空格。

(2)论文题目下为“摘要”,两字间空1个汉字符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3)摘要内容为小四号字,宋体,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4)摘要内容后下空1行,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5)摘要内容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字,宋体,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数量为3-5个,词与词间用逗号隔开。

2.英文摘要

(1)除“Abstract”外,论文中的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论文题目可分行,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6个字符空格。

(2)英文摘要为“Abstract”,Arial字体,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3)英文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4)摘要内容后下空1行,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5)摘要内容后为“Key words”,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Key words”加粗。

(三)目录

“目录”两字间空1个汉字符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目录下方为章、节、条、款及其起始页码,章、节、条、款层次代号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目录中一般只出现三级标题,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字, 行距20磅, 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二级、三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2个汉字符,序号与题名间空1个字符宽度。

(四)正文

正文标题:一级标题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二级标题为四号字,黑体,顶左,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6磅;三级标题为小四号字,黑体,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单倍行距,段前12磅,段后6磅。

正文:采用小四号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2磅),两端对齐,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图: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五号字,宋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12磅,图序与图名之间空2个汉字符。

表: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五号字,宋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6磅,表序与表名之间空2个汉字符。表下方的注释为五号字,宋体,居左(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单倍行距。

注释:一般分为页末注(脚注)和篇末注。脚注,宋体,9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9磅),左对齐,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磅, 按阿拉伯数字编号,每页须重新编号,具体格式参照参考书目格式。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参考文献内容为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宋体,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六)其他

“附录”、“索引”两字间空2个汉字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附录、索引的内容为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宋体,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致谢”两字间空2个汉字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致谢正文部分首行缩进两字符,小四号字,仿宋,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篇3:学位论文的后记写作漫谈

误区一:内容简单浅薄。大多数人的后记都是对论文写作过程作轻描淡写的描述,然后提及一些相关人员,此外就少有更富吸引力的内容。固然,论文本身的内容是占绝对主体地位的,衡量一位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主要看其论文的质量。但后记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读者了解作者及其论文的一个侧影,如此轻易为之,留下不必要的瑕疵,值吗?确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论文质量不错,可是后记却干瘪无味,让人在对论文的美好印象中抹上一丝阴影,这不也是一个缺憾吗?让我们再看看学术大家们对待后记的态度。他们的论文或是专著的质量之高自不待言,就是那一篇篇后记读来也琅琅上口,让人爱不释手。从后记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们学术探索的足迹,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愉悦。后记与正文已完美地融合为一体,相得益彰。如果说正文为我们揭示了深奥的理性美的话,后记则为我们展示了可亲的感性美。这正是一种大家风范,让我们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他们奉献出的美味的精神珍馐的享受中。这是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呢?应不应该成为我们青年学子为之追求的目标呢?

误区二:形式模式化。笔者查阅过不少人的论文后记,绝大多数都犹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即先引出对论文及相关情况的概述,再列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最后还要提及家人的支持。照此逻辑,后记写作真是轻而易举。只要随便拿来一篇范文,改动一些词句,变换几个人名,自己的后记就完成了。如果只看—个人的后记还罢,如果眼前摆着几十篇、上百篇这样的后记,那真要让人难以卒读,何止于此?简直要让人生厌!我想,这个“苦难”只有那些论文的评委们感受最深。其实,后记的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还可以是抒情性的。后记中难免涉及论文思考、写作的经历,而每个人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都是各异的,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就为后记注入了更多活力吗?论文是长篇累牍的严肃的理性论证,在后记中轻松片刻为什么不可以?何况那是受人欢迎的。只要我们不作茧自缚,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框子,自由地去创作,后记的形式也一定能活泼起来并变得丰富多彩。

误区三:感情虚伪不真。作者在后记中的确少不了对直接或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我们凭生活经验都清楚,只有真诚的感谢,人们才能真心领受。如果在后记中,感谢表达得过多、过泛,它也是会变味的。那样,让人看不到发自内心的谢意,让人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它。看着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读者不起鸡皮疙瘩才怪呢!怎能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感恩情怀?我们要对论文写作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恰当的感谢,但不应把这当作一种赏赐,为了每个人都能分一点点,把所有人都拉过来“感谢”一番。这样反而冲淡了感谢的浓度,也消解了感谢的诚意。再说,感谢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达感激,可以表达敬意,也可以当作榜样……而并非只能一唱三叹地“感谢”个没完。

后记的位置虽在最末,篇幅虽较短,其意义却不可小觑。如果把它看作论文的“尾巴”的话,那也是豹尾,而不宜有“狗尾续貂”之嫌。

那么,如何写好后记呢?笔者认为,首先,后记应写出个性。无论是后记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应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论文写作过程都不一样,把它真实地介绍出来就能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头脑,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的后记才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毕竟写“人云亦云”式的后记要容易得多。为此,在写后记之前,作者就应冷静下来,仔细地回顾论文撰写的全过程,用心地体味其中的情感触发点,以高屋建瓴之势审视它,从而发掘出里边的情理价值,为写作准备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应精心剪裁、巧心设计,务必能最恰当、最有力地释放已有的写作积蓄。写作过程尤其应侧重于自己独特经历的抒写,努力创作出与之相匹配的有新意的表现形式。后记也要像论文那样力求新颖,这才不会辜负在论文写作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达到锦上添花的奇效。

其次,后记应写出真情实感。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论文从选题到完成一般得一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者的经历将是丰富的,其感触也将颇多、颇深。后记就应力争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又融汇着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果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品味并真诚地写作的话,后记一定能充溢着真情。有了这样的文章氛围,后记中的致谢也将变得更加亲切、感人。同时,作者需提防的是,不要受前一阶段论文写作的惯性的牵引,以免使后记失去应有的人情味。如果把论文比作一道大餐的话,后记就更像一碟点心,它将让读者在品尝之后感到惬意、舒心。

篇4:例析学位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案例分析 MTI

学士论文(或称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与答辩是英语专业毕业前的一项教学活动。本文以MTI翻译报告《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为例,拟分析学士论文写作的问题。

中英文摘要是内容的高度浓缩。有以下特点:(1)短小精悍。(2)类别分明。论文摘要通常有概括型摘要和信息型摘要,或者描述性摘要和资料性摘要。(3)结构固定。(4)内容完整。包括①研究的目的和范围;②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结果;④作者对研究的主要结论等。(孔令翠,2015)

而本篇论文摘要如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交流媒介和信息传递工具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本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原因、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功能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的精华思想并简单概述在该思想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第三章通过分析国内现有的MTI 教材编写特点并结合今后新教材需要改进的创新点,提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材的编写思路。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出建议,并提出该论文的不足之处。”

笔者发现,最后一段出现问题:功能目的论没有在摘要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即论题和论文本身脱节。论文议题在于功能目的论,而在摘要中却只提及一句话,因此,不合格。

那么,如何才称合格的中英文摘要呢:

(1)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

(2)避免与题名在用词上重复。

(3)切忌罗列各章节标题。

(4)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及公式和参考文献号。

(5)摘要是在正文完成的基础上再提炼、概括写出。

(6)用词要精炼,字字推敲,句句斟酌。

把握以上六点,即可完成一篇合格且优美的中英文摘要,给论文读者简要明了的论文提示。

学位论文写作是MTI教育的灵魂。本文分析学位论文写作的摘要出发,分析学位论文写作的具体问题,希望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提出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Steven Pinker. The Sense of Style: The Thinking Person'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15.

[3]孔令翠,翻译硕士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

[4]孔令翠,罗明礼,王慧.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危机与出路--以精品课程建设促学术性、师范性与人文性之融通谋出路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 (11).

篇5: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水平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 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答辩程序 防止论文答辩中的形式主义

特对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做如下规定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

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包括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向校学位办提出正式答辩申请 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工作

(一)学位论文预答辩的内容

1.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学术作风、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2.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 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等;

3.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

4.作出论文是否通过预答辩的决议

(二)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要求

1.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后 一般在正式答辩3个月之前;

2.由导师或培养单位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聘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5人(校内、校外不限)组成预答辩委员会 并报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3.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公开举行 由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4.学位论文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每位答辩人的预答辩过程不少于60分钟;

5.预答辩委员会应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

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 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

6.预答辩委员会采取评议方式做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意见 对有争议者

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

7.预答辩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填入《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 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交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如未获通过

答辩人须于再次申请时重新进行预答辩

二、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的审批与公告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审批从网上进行

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两周在研究生院网站的《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审批和公告系统》中登录答辩人姓名、导师姓名、所属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论文题目、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名单等情况;

2.通过校学位办公室审核的答辩委员会等将在系统内予以确认并公布 确认后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如需更换

须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书面报告校学位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

(二)学位论文答辩的程序

1.答辩开始前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或委员宣布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并主持论文答辩;

3.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内容包括答辩人的简历、执行培养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情况及论文的主要学术价值;

4.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情况

重点报告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存在问题 以及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5.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或简要介绍导师和评阅人对论文的评审意见;

6.答辩委员会提问 答辩人回答问题

答辩委员会应着重与答辩人共同探讨问题 避免对论文进行泛泛的评论 论文答辩应允许旁听者提问 提问后

可给答辩人一定的准备时间

答辩委员会应重点考察答辩人回答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 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

7.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 作出答辩评价 进行投票表决 主要议程为:

(1)评议学位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

答辩委员会应根据学位论文的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素 对论文本身及答辩情况作出科学评价 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2)在对答辩情况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作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定

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2/3(含2/3)以上同意者为通过

(3)讨论并形成答辩决议书

答辩决议书需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分别签字 答辩决议必须有对论文不足之处的评语和修改要求 否则无效

(4)审查《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核表》并由主席签署意见

8.答辩委员会主席向答辩人当面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并宣布表决结果;

9.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

(三)学位论文答辩的工作要求

1.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学术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保证质量 严格把关

维护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 不降格以求;

2.答辩要充分发扬民主 各抒己见

努力创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3.除保密论文外 答辩要以公开方式举行

广泛吸纳校内外有关人员列席旁听

三、关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的写作规范及要求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须包括以下内容:

1.对论文选题的评价

选题对学科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何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立论依据是否充分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了解是否全面

2.对课题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是否明确 研究方法是否先进、恰当 技术路线是否清晰、缜密 课题的难易程度如何

3.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研究内容是否完整 实验数据是否真实 结论是否正确

理论分析是否严谨;创新性何在

并对论文的创新点(一般不超过3点)进行等级评价 论文创新性分为四个评价等级:

(1)有很强的创新性;

(2)有较强的创新性;

(3)有一定的创新性;

(4)没有创新性

4.对答辩人业务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的评价

答辩人对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坚实宽广 是否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结构是否合理 层次是否清晰 行文是否流畅

分析论证是否合乎逻辑 写作是否符合规范

5.对论文不足之处的评价

须明确指出论文尚有何缺点和不足 有何需改进或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6.对论文答辩情况的概述

答辩人回答问题是否完整、准确

思路是否清晰;答辩中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

7.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结论性意见 分别为:

(1)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2)建议重新答辩;

(3)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4)达不到博士学位水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二)结尾部分的体例应统一为:

答辩人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做了......回答 答辩委员会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经全体答辩委员会委员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 一致(或具体票数)通过(或不通过)该论文答辩

并建议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其......学博士学位(或其他结论)

(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内容必须充分、具体 力戒空话、套话

篇幅一般不少于500字

(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需对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作严格审核 不符合写作规范要求的决议将不予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四、鼓励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的程序和要求以及答辩委员会决议写作规范参照博士学位论文执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报告论文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篇幅一般不少于300字

五、以上各项规定和要求自本通知颁发之日起实施

篇6: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关于学位论文写作中注释及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注释要求:注释必须规范,一律采用脚注、自动插入格式;每页重新编号,编号数字形式采用①、②、③、„;每个注释要件及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单位名称及出版时间、页码。

1.一般中文著作

例: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第78—80页。

2.编纂类著作,应在编者姓名之后标注“编”或“主编”或“编辑”字样 例:朱学勤:《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中华读书网编:《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版,第34页。

3.论文集内论文,应先注明论文,再注文集等版本信息

例:罗荣渠:《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兼论文化传播问题》。见罗荣渠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180页。

4.翻译著作(译文),除应包括上述版本信息外,还应括注原作者国别、译者姓名

例:[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290页。

5.古典文献类著作,除应包括上述版本信息外,还应括注卷次

例:《史记》卷25,第1088页。

6.报刊文章

例:[法]巴斯蒂:《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省的天主教教民》,马胜利译,《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30页。

7.外文论著,应遵循国际学术惯例,凡文章篇名,应用“”表示;凡书名、报纸和刊物名,一律用右斜体表示

例:William Rehg,“Translator’Introduction”,in Habermas’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MIT Press,1996.p.IX;David M.Radmussen,How is Valid Law Possible?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Vol.20,No.4.1994.8.引用同一著作、论文,在本文同一页中再出现时,应采用简化格式 例:田余庆:前引书,第80—90页。

例:Gordon S.Wood,ibid,pp.84—88.9.引用图表直接在图表下注出来源,不用脚注

10.互联网或数据库作品,应注明网址或数据库作者和时间。

二、参考文献的要件顺序及写作规范与注释要求相同,但每个参考文献的后面不要标注具体引用的页码

篇7:学位服着装规范及授予学位礼仪

一、学生的着装规范

1.学位帽: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2.流苏: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者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3.学位袍:穿着学位袍时,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4.垂布: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5.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二、授予学位礼仪

1.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等学位授予人到达主席台前正中位置;

2.学生上台,在距离学位授予人一步位置处向学位授予人标准鞠躬;

3.学生稍微低头,学位授予人把流苏从学位获得者帽檐的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4.学位授予人授予学位证书;

5.学生抬头同时伸出双手从学位授予人手中接过学位证书;

6.学生接过证书后,左手顺势握住证书下方,平贴近左胸前,右手前伸与学位授予人握手,自然转身面向台下观众(获学位者站在学位授予人右侧);

7.合影;

篇8: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学识功底、学术造诣、逻辑思维能力、文字修养水平和科学探索精神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 英语学位论文有三种类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把它归结为个案研究型、总体概述型和综合型。所谓个案研究型, 是指往往选定一个人物或一种现象来写, 开口小, 聚焦集中, 论述充分, 较易把握。这是欧美大学研究生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方式, 也是我国研究生普遍采用的方式。所谓总体概述型, 是指涉及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普遍现象的全面或综合论述。例如, 李欧梵 (Leo Ou-fan Lee) 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Romantic Generation of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就是如此。这类题目涉及面较广, 依赖于较强的综合概括和分析能力。所谓综合型, 它是前两种的综合形态, 即一定的综合论述加上具体的个案研究, 或具体的个案研究加上一定的综合论述。其特色是点与面结合, 综合上述两种方式的优势。例如, 林毓生 (LinYu-sheng) 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Radical Antitradition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就属此类。它先概述总体状况, 再依次分别论述胡适、陈独秀和鲁迅等的“全盘反传统”思想及其微妙方面, 是面与点完整地结合的例子。[1]但是, 笔者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自1990年代初至今的106篇英美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发现几乎都集中于第一种类型, 即个案研究型。如果再细分的话, 这种个案研究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品研究。这种论文往往选定一部作品, 然后分析其主题或思想上与众不同的特色。如《论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理智与情感的二元对立》、《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后现代主义特性》、《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除了研究单个作品之外, 还有研究生同时以两部或三部作品为个案进行比较研究。如《在荒原中跋涉——艾略特的〈情歌〉和〈荒原〉两首诗的比较研究》、《镜与空——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之比较研究》、《谁是真正的罪人——〈红字〉、〈复活〉、〈祝福〉的比较研究》等。第二类是作家研究。这种论文往往是选定一个作家, 然后概括其全部作品或某个时期的作品, 分析其创作思想或特色。如《济慈的美学观及诗歌创作思想》、《心灵的历程——T·S·艾略特的思想发展轨迹及宗教观》《远离尘嚣的瞬间——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艺术》、《托马斯·哈代的“错姻缘”之惑》等。第三类是文学现象研究。这种是以文学创作、批评或传播中出现的某种现象为基础, 分析其中的规律。它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出现的比例非常小,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上述106篇论文中只有三篇属于此类。这三篇是《文学批评语用分析法初探》、《艰难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和《许渊冲与庞德中诗歌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其中第一篇是对20世纪流行于英美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探讨, 第二篇是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传播 (即翻译) 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第三篇是对两位翻译家的比较研究。

爱因斯坦说,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呢, 也就是说, 研究生怎样才能选好题呢?首先, 我们得明白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有人认为博士生选题的原则是, “前沿性、应用性、可行性是衡量课题的主要标准。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前沿课题。”[2]但这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 可能要求太高。但是, 硕士学位论文有一条是应该把握住的, 那就是选题的灵魂在于具有有效的研究价值, 所写的学位论文要有所创新。无论是博士学位论文, 还是硕士学位论文, 选题的灵魂在于“必须具有有效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选题应当尽可能地指明论文所要研究探索的具体学科领域范围、攻关主题方向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题目应当在相当意义上反映本研究在该学科领域的创新程度, 高度体现论文诸多创见成果中最主要和最突出的方面。”[3]

很多人说,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否则就是人云亦云, 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但这种现象在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还仍然存在。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研究生的论文大多集中于主要几个作家或作品上面, 而且很多都是重复别人的观点, 并没有多少创新。例如, 写劳伦斯的论文有7篇, 写托马斯·哈代的论文有5篇, 写海明威的有4篇, 写艾略特的有4篇, 单独分析《了不起的的盖茨比》这部作品的有4篇, 单独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有3篇。这还只是同一学校的近几年来的学位论文, 如果再算上其它学校的, 再加上那些对上述作家作品的非学位论文的研究, 那真可算得上浩如烟海了。当然, 同一名作家或者同一部作品,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这样才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学研究。但问题的关键是, 这些众多的研究论文, 究竟提出了多少新观点, 又给人们多少深刻的启示?而且这种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不是仅出现在某个学校, 而是广泛存在于每个研究生培养点。夸张地说, 这种现象弥漫于我们这个学科。

或许有人会说, 文学史上就只有这些作家作品, 数以千万计的人都在研究它, 每个人都强调创新, 哪儿有那么多“新”可以“创”?确实, 文学研究的创新, 一方面依赖于研究对象的创新, 一方面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许多研究者为了不与他人雷同, 为了不去做“低水平的重复工作”, 而去挖掘文学史上的新作家, 甚至英美文学史上的一些二流、三流的作家, 或者是新成长起来的当代作家, 把他们也拿来作为研究对象。但无论怎样, 研究者层出不穷, 而新成长起来的作家的增长速度是远赶不上研究者的增长速度的, 二流、三流的作家也是终有挖尽的时候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研究者从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这一点, 有些学位论文写作者做得很好, 但有些仍然不够。

然而, 同一个作家或者是同一部作品, 在不同方法的观照下, 或许也有穷尽的时候。此时, 又该如何创新?前文在阐述学位论文类型的时候, 把其归结为三类, 我们大多数学位论文属于第一类。其实, 在我们这个学科研究已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也就是说, 对单个作家作品研究已较为充分的时候, 我们应鼓励研究者大胆向第二种类型挺进, 即总体概述型研究。事实上, 我们有些学生也开始试图作这类工作。如有位研究生写的《谁是真正的罪人——〈红字〉、〈复活〉、〈祝福〉的比较研究》, 将三位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但更多的是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 它们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脱掉个案研究的痕迹。如果是研究生基础较好, 或者知识结构较为全面, 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研究某种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或者是文学流派。因为作家作品虽然是最基本的, 但它毕竟只是文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适当的时候, 我们应当将文学研究的层次上升。这是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的一个途径, 但这对硕士研究生来说, 显得有些要求过高。

我们在讨论了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类型和原则之后, 下面要探讨的是选题的基本方法, 或者说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 我国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步骤一般是这样的:首先, 导师确定大方向后进行大范围调研并总结问题;然后, 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接着, 与导师讨论并提交开题报告;最后, 完善开题报告, 确定写作提纲。在这个过程中, 如下几个问题是研究生应该注意的。

首先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是指科学研究中尚未被认识和解决的矛盾。它既是人类认识或实践已获得的成果, 又是认识和创造活动的进一步起点。论文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只有引出了“问题”, 才可以说进入了论文研究。查阅文献资料, 学习前人知识, 固然是研究的必要条件, 但如果不引出问题, 那并不会引导研究者进人论文研究。因为科学研究工作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 那样即使去写论文, 也只是在已有知识中去兜圈子。例如, 很多研究生研究劳伦斯, 但必须先对劳伦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 前人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 或者说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 而在哪些方面研究得还不够, 还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个存在的问题, 就是我们值得挖掘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学位论文, 才有创新价值, 才不会人云亦云。

其次是具体化。研究者要找到可以研究的“问题”绝非容易, 然而, 即使为自己的选题找到了一个“问题”, 也不一定适合他去做。这是因为开始时想到的问题往往笼统、偏大, 由于研究生主观条件 (学识、资料、时间、导师等) 的限制, 对于笼统、偏大的“问题”, 他们或者不知如何展开去做、或者不能做完, 此外, 还在于做这样的课题, 他们也很难有什么创意。“创意的出现, 应该是把“问题”引向某一症结上, 这个症结点突破了, 便会有一片新天地出现。”[4]因此, 这时应该从抽象到具体, 使选题具体化。这里所说的具体, 主要是指选题所涉及的内容在研究方向、研究范围上比较容易把握。选题抽象是学生在选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哈代小说研究, 海明威小说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等, 上述选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就比较抽象, 或者说比较泛。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建议学生调整课题, 使之成为比较具体、容易把握的内容。

再次是深化问题。研究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 问题或多或少带有某种不确定性, 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调整。所有研究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改题的现象, 或者源于阶段性认识的不同或者源于选题存在问题。例如, 曾有同学要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解读美国某个作家, 但对该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之后, 却发现该文学批评方法不是非常适用于该作家, 而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可能还合适些。或者有时出现这样的问题, 开始准备研究某个作家创作的思想, 后来发现这个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个案, 于是接着研究他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及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 使问题不断深化。有人把这称为选题的从封闭性到开放性, 认为“学生选题之后, 教师让学生构想在这个题目下有哪些可研究的方面, 然后引导学生把每个研究的方面转化为问题。”[5]同时, 选题也要注意由单一向综合的过渡。学生在选题时, 常出现选择的题目单一不全面, 教师指导时, 可启发他们从多层面来分析。例如, 分析某个作家时, 可从政治、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从多角度看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选题是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开端, 也是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严格系列训练。研究生的许多能力, 如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等, 都在选题和论文工作中得到锻炼、培养和提高。因此课题本身的性质, 对产生一篇起点高, 质量好的论文和可能取得的成果影响很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一定要受到广大导师和研究生的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在规范中走向创造的境界——我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西北民族研究》, 2002年第4期, 第70页。

[2]王俊峰:《博士论文应该如何选题》, 《中国研究生》, 2002年第2期, 第52页。

[3]荆新:《学位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年第7-8期, 第12页。

[4]周颐厚:《论文选题进行操作时的两个方式》, 《武汉金专学报》, 1996年第4期, 第57页。

上一篇:抗震救灾感谢信(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下一篇:DIY化妆品行业环境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