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学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自198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十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努力,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第一篇: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为了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2011年开始招生,其培养模式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很少,现有文献主要有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2006)[1],黄方亮、宿玉海(2009)[2],刘瑞波、马冉(2010)[3],曹伟(2011)[4],黄晓勇、张菀洺(2012)[5],吴晓求(2012)[6]等学者的研究,主要就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论述不够全面。

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组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区别,否则,单独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而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理论性”。本文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系统地探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以利于人才培养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方面的差异

根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详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两个文件表述虽有差异,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金融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中央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的金融管理部门等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信托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金融业自律性组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经营机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均可以去保险公司,但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学更多的保险类课程,在保险业就业的范围更广。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如果不读博士学位,而是选择就业,那么其就业选择范围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范围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能够从事发展战略研究,能够申报和完成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课题,能够对本单位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主要具有对具体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可以同在一个团队内,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对于同一家银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研究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竞争环境变化趋势,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侧重研究银行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扩大本银行的市场份额。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国际金融规则;国内和中国主要贸易国的金融制度;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力结构应该包括: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能力;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金融产品开发能力;金融业务开拓能力;金融机构内部业务部门管理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业务分析报告撰写能力。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基本相同,因为两者均属金融学科,也都是硕士研究生层次,两者的差别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动态,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掌握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金融理论即可。在能力结构上两者应该有较大差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熟练阅读和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异

1.学习方式。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是在学校集中学习,学制3年即6个学期,其中,听教师课堂授课3个学期,跟导师进行项目研究1学期,撰写毕业论文2个学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继续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1学期,同时进行调查与实习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学期集中精力和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和论文答辩。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时间大约在第4和第5学期之内。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为在职自学与业余集中上课相结合,其中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部分课程由学位授予单位安排上课与考试。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校集中学习,学制为2年即4个学期,其中,听教师课堂授课2个学期,专业调查和实习1个学期,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1个学期。已经就业的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可根据本人条件辞职学习,或者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在职脱产上课,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可选择在本单位进行。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可以在两种学习方式中选择一种。第一种方式是业余集中授课方式,适合于那些工作单位不允许其脱产,但离硕士授权学校较近,或者离集中授课地点较近的在职人员。这类人员利用双休日和夜晚时间到办学高校集中上课,或者由办学高校派老师在双休日到学员居住地集中授课。这种方式的学制延长到3年,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这种方式的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读硕期间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也与2年制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自学考试单证(即只有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学习方式,适合于那些既不能按照全日制学习又不能按照业余集中学习完成学业的人员。这种培养方式的学员不必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但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金融硕士专业學位研究生核心课程自学考试,全部合格者,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以考虑给在职学员增加一个这样的机会,即在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前,可以先选择第二种培养方式中集中学习的途径,但只能获得学位证;也可以先选择第三种培养方式即自考途径,也只能获得学位证,以后,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被金融专业硕士授权点录取,则其以前各课程学习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依然有效,可以与入学年级学生一起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2.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有七点不同。

一是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给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具有较深的理论造诣,教学内容突出理论性,也有实务性,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专题讨论、案例讨论等。给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熟悉实际业务,教学内容以实务为主,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或者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层次的实务不是指业务流程的操作,而是针对某一专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是在实践学时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到实业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和实习,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用于实业调查的时间大大少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和实习时间。

三是在开放办学方面。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均应注重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但要求聘请实业部门的专家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有关金融实务方面的讲座,而培养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要求聘请学者和实业家来校做学术报告。特别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配备“双导师”,其中校内1名导师,校外实业部门1名导师,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只要配备1名校内导师即可。

四是在平时论文要求上。各高校一般要求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应该通过发表论文来证明其是否具备了学术研究能力。但是对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应要求其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过,既然是研究生,也应该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已经具备了研究能力,而这种成果应该能够带有专业硕士的特点。例如,可以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报刊杂志发表1篇专题研究文章,文章在一千字以上即可;或者参加某一专题研讨会,其撰写的研究论文纳入公开出版论文集;或者提交一份某一方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五是在考评方式上。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笔试或者交一篇论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绩考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体现“实践性”的特点,例如面试、编写专题分析报告、做作业等。

六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类型上应该有明显区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选题具有理论性;在体例上要求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有支撑论文的理论阐述,有数学模型分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选题具有实务性,可以写某一具体金融机构某一业务专题;在体例上可以是一大的案例分析,或者是调研报告,不必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写国内外或者国内或者某金融机构的某业务开展状况,也不必阐述支撑论文的理论,而是将理论渗透于专业问题的分析之中。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应该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如果学生能够开发设计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也可以将金融产品设计视同毕业论文。

七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也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应该更大。

四、课程体系的差异

目前我国各高校之间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不一致。从层次上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1”高校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基础理论课程,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大多进入博士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而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应用性课程,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实业领域,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类型看,在理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不大,而在财经类院校、商科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较大。

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各校差异较大的特点不同,各类高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大同小异,因为培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人才,毕业生的目标工作岗位均在金融领域,而金融业务在地域间的差异并不大,更何况毕业生往往跨区选择就业岗位,因此地方院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方特色不明显。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比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最低32学分高一点,因为专业课程门数较多。

参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可以设计课程体系如下:

先修课程(限于本科就讀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不计学分,可以采取学生跟本科生听课的方式补修。

公共基础课程,即经济学科硕士学位共同课程,设3门,5学分:外语(3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设4门,12学分: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与财务报表分析、高级投资学、复杂金融衍生工具。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有的学生则未学习过这些知识。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调整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实务、案例、前沿理论。

专业选修课程,选8门,16学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案例、金融企业战略管理、行为金融学、金融史、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固定收益证券、财富管理、金融法、个人金融实务、政府金融实务、金融监管实务、金融应用文写作。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阶段不开设,不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问题,只有固定收益证券课程存在与本科重复的可能,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注重案例教学。

另外安排专业实习,计4学分。

五、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差异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应该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相区别,其中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学术水平的测评为特点,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能力强弱的测评为特点。这种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区别是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试卷答题(闭卷或开卷)和写小论文的方法,其中试卷题以理论题为主,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以案例分析题为主的试卷答题考试和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

第二个区别是实践成绩考核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可以分为文献综述(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100篇,其中近三年文献和外文文献均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并于第三学期完成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听取3~5次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报告,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科研秘上报研究生学院给予相应学分。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论文答辩前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有效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与业务规则等文献综述,于第二学期末完成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1学分;二是实习与调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实习与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由校外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2学分;三是在校内听3~5次由校外实业专家所做的业务讲座,由校内导师根据记录给予1学分。

第三个区别是对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标准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主要评价其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能力,而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主要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应邀请校外学者参加答辩委员会。在进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应邀请实业部门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六、结论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发挥实践环节作用”的特色,通过“实务课程培训、实业专家讲座、实习调研锻炼、案例分析论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的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较强的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具有金融实业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和加深,同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理论讨论、思维训练、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的方法,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26-28.

[2]黄方亮,宿玉海.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J].當代教育科学,2009,(23):51-53.

[3]刘瑞波,马冉.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6):64-68.

[4]曹伟.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J].人力资源管理,2011,(4):144.

[5]黄晓勇,张菀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11-15.

[6]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48-51.

作者:李国义

第二篇:学位授权审核改革与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分析

自198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十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努力,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布局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统筹区域经济社会与教育协同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及学科布局、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的积极性,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提出对各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地方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地方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认真领会、把握内涵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根本

1.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省级统筹中的重要作用。改革方案中提到的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促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等方面的指导、规划作用,改善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审核中,要十分明确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2.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主权作用。改革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主权,增强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并促使其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转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建设战略举措上,要十分注重增强学科建设特色意识,以特色谋发展,科学把握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 把握改革主要变化措施,在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学科申报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改革方案》对已有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严格控制申报和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统筹组织本地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申报和新增硕士专业点的审核工作。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授权学科专业申报和评审进行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拓宽学位授权审核的学科专业口径,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学位授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些具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变革都应该反映到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当中去。

二、适应改革、科学规划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主线

1. 合理定位,建设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要充分领会《改革方案》中的指导精神,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校及学科类比中的定位。在类比当中,一要考虑到在本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情况,二要考虑到同类高校的发展情况,三要考虑到本校现有的潜力和特色。在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和做好学科规划当中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与研究型大学及其他地方高校优势学科比拼。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广东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三所高等药科大学之一,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医药与医药类相关专业并举,在广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医药院校。从学科建设基础来看,学院拥有一个药剂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设有15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从学位授权学科来看,学校现有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药学、中药学和基础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学校努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我校发展提出“在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民主和谐高水平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为适应《改革方案》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把握努力建设“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上下功夫,强化特色,争取在综合办学实力上达到广东省省属重点高校水平,在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上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药大学,在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上,建设特色医药硕士授权学科,争取建设医药学科领域博士授权单位。

2. 谋篇布局,完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在《改革方案》下发不久,各省份就在各自范围内开展了制订学位授权学科发展规划工作。目的在于增强各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减少学位授权单位增列学位授权学科的盲目性。因此,地方高校无论是在规划的制订还是在规划的实施当中,都始终要明确“合理定位、统筹规划、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这一指导原则,完善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体系。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方高校一般学位授权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因此这里的学位授权学科既包含已授权学科,也包含特色拟申报学位授权学科。在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体系上,一要建设好特色优势主干学科群,二要强化建设基础扎实的资源互补的支撑学科群。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首先要建设好包括中药学在内的医药特色学科群,满足广东省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广东医药事业发展。其次,要建设好一批颇具实力和特色的支撑学科,发挥其对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协调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一要建设好基础医学学科,深刻把握医药学科建设规律,真正发挥基础医学对医药科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二要建设好生物学学科,提升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深度,拓展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层次;三要建设好医学临床科学和医药商科等学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更好的培养高质量医药应用性人才。

三、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归宿

1. 在学科建设意识上,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这是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龙头”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背景下,要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建设好学位授权学科点建设。要协调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的不同的行政与学术决策作用,积极发挥专家治校作用。完善学位授权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制度,实施分层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在建设措施上,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拓宽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口径。顺应学位授权中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的政策要求。一要厘清原有学科建设模式与现行政策管理模式的区别,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规划中,务必做到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重新遴选学科负责人,综合协调二级学科建设。二要厘清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区别,即注重在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的宽口径,又要协调做好拟申报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在一级学科内协调发展。

3. 在学位授权学科组织申报上,要遵循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步骤。顺应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管理模式。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模式中,也务必注重立项负责建设模式,即强调规划先行、立项登记、目标管理、考核验收的步骤。改变以往重临时申报、轻规划指导、疏忽考核管理的建设模式,真正做到科学申报、科学选拔。

4. 在考核评估体系上,要建立起与上级主管部门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对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专项评估。专项评估合格者,继续行使授权,此后按正常的定期评估周期接受评估。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评估体系来规范和引导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炼,促进梯队结构的完善,鼓励学位授权学科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参与区域产学研合作,支持学科积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以定期评估和验收考核评估来科学考核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效益和差别,以校内评估为基础、校外评估为目标,真正促进地方高校的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林梦泉,龚桢梽.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新趋势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36-38.

[2]段丹. 地方高等院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155-156.

作者:汪卓赟 李辰蕊

第三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摘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文章结合实例,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写作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检验研究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因此,充分了解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分析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探索提高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特点及学位论文情况调查

青岛农业大学自2004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经毕业研究生200余人。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对近三年的生源调查发现,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自来机关事业单位,其中政府机关占28%,事业单位占63%,各类企业单位仅占9%。他们年龄跨度大,学历结构、专业基础和职称差别大,其中初级职称的占73%,中级职称的占19%,高级职称的占5%;具有本科学历的为90%(17%没有学士学位),专业学历的为10%。他们实践工作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基础,但基础理论和外语基础相对薄弱。研究生“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及自身的特点,导致研究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从而影响了论文质量。

在对全校2008-2010年入学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调研中发现,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中,平均79%的学位论文选题结合了研究生的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本符合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要求。从2009—2011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情况来看,学位论文类型逐渐向应用研究倾斜,并由2009年的45%提高为2011年的70%,基础研究的学位论文类型比例有所减少,其他类型基本稳定;有课题来源支撑的学位论文基本保持稳定在35%左右,与工作相结合的论文比例由66%提高到80%;研究型论文比例相对稳定在89%,项目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比例相对稳定在7%;论文送审一次性通过率逐年提高,由2009年的52%提升为2011年的7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情况如表l所示。

此外,通过对近三年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反馈意见的调研来看,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结合了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农村发展与管理、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但论文质量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写作水平有待提高;论文选题避重就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论文缺少创新,不能运用新方法和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论文比例偏高,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尚有一定的距离;等等。

二、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生自身的因素,开展学位论文所必需的科研环境、导师指导、监管机制等。

(一)研究生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的精英和骨干,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能够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是在职攻读学位,“工学”矛盾突出。在学习期间,研究生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家庭压力,很难保证学习必要课程和研究课题的时间。这使得他们对相关的前沿知识了解不够,专业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不高,不能灵活地掌握各种新方法、新手段,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深度和质量。同时,还有部分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将学位的攻读作为职称评定和职位提升的条件,主观的研究欲望不强。在论文研究阶段往往前松后紧,偷工减料;甚至有的研究生答辩前东拼西凑,直接导致学位论文质量偏低。

(二)科研环境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象和目标决定了专业学位论文要有明确的生产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多方外部因素的协调配合。充足的教学资源、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优秀的导师团队构建的科研环境是保障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备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源是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所需的必要条件,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基础。优秀的导师团队可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构建和谐的学术交流环境,指导出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受研究生工作单位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研究生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有限,查阅文献资料不方便,很难及时把握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测试方法,开拓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还有的研究生在工作单位找不到适宜的论文选题,不是论文研究内容过于简单,就是达不到技术难度或工作量要求。同时,还有些企业单位参与课题研究的程度不高,不能提供一定的经费、实验条件等,难以保证论文研究的顺利开展。

(三)导师指导

导师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指导研究生学习、进修、撰写学术论文的人员,是研究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和朋友。他们的教育理念、学术视角、创新素质、学术水平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很大。研究生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新手,在研究工作、论文撰写、科研能力训练等工作中都离不开导师的引导和指导。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得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具有独特的理解和把握。他们可以与研究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给予恰当的指导,激发研究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效率,帮助学生挖掘学术潜力,同时做到“教学相长”。目前,应用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指导中的“双导师”体制可以帮助研究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良好结合。但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往往因为两个导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侧重点的不同,在论文指导工作中常常存在分歧。部分研究生导师之间交流较少,致使产学分离,各自为政,在责任问题上互相推脱,不能真正发挥“双导师”应有的作用。还有的导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与学生交流时间少,不能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论文监管机制

学位论文监管机制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没有严格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则无从谈起。目前,学校在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论文修改和答辩等环节中存在许多监督不到位的地方。如论文的选题、开题和中期考核流于形式,评价指标不明确,评价标准模糊,论文答辩把关不严。尤其是在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存在“人情味”重、提问避重就轻等情况,为学位授予大开方便之门,严重影响了学术论文的公正性。这些问题造成了农业推广硕士论文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内容不严谨,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科研成分少,论文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实现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规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此外,在对一些零散的异地学员的培养、检查和督促的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投人人力物力不足,疏漏较多的问题。如在论文的理论和知识水平、技术难度、工作量及创新程度等方面要求模糊;论文分析不够,指导流于形势,修改评阅走捷径等情况。

三、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课程建设,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充实新的高层次理论知识,增设体现学科前沿知识的综合性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改变研究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研究生思维方法和科研方法的教学和训练,促使研究生掌握各种方法手段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技巧,使研究生由知识积累向发展能力方向转变。发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特色,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不断纳入教学之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写作水平。

(二)深化校企结合,提高师资力量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方式决定了高校必须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村发展相关的单位和部门紧密合作,开展研究互助,以此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进程。充分利用资源和条件,开拓单位间的合作空间,扩充研究生的选题范围,加强对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工作单位将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作为本单位的科研项目来完成,提高了各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研究生培养、监督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研究生培养中“工学”矛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论文的理论和应用水平,增强了论文成果的研发性和可推广性。此外,聘请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富有实践经验的高职人员充实导师队伍,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定期组织高校教师进入生产科研第一线,进行课题和经验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一批合格的专业教师。这样可以克服高校多数教师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对提高研究生培养,加快工作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规范学位论文研究过程,完善论文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的科研工作过程,通常包括选题、开题、科学研究、中期考核、论文写作、论文评阅和答辩等重要环节。加强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管理,可从源头上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入学后要求在第一学期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报告会,并借此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作为选题的重点。在第二学期借助开题报告会从选题意义、研究内容、解决问题、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课题论证,力求及早地发现问题,避免研究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此外,严肃中期考核,重点进行课题前期工作的检查和后期计划的论述,及时纠正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利用学术报告活动,对研究生课题的后期进展情况进行交流和监督。之后,通过严格的论文评阅、预答辩会对学位论文进行系统的修改和完善。采用论文“比对”和校外论文“双盲”的评审机制,杜绝人情,维护论文评阅的公正性。最后,通过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从论文的选题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的难易和工作量、工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结果的效益性、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论文质量的整体权衡和评价。

(四)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监督机制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渠道决定了研究生工作单位应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实验条件;高校应为研究生提供课程学习、学术交流、查阅文献资料等学习条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下,只有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导师责任,实施质量监控,方能确保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第一导师主要引导研究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论文的选题、方案、计划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对最终的学位论文进行质量把关;研究生第二导师产生于合作单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负责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并结合工作实际修正论文方案和计划。提高监管能力,建立有效的考评激励制度。选拔专业领域中的优秀教师、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组成督导小组,对导师的聘任和考核、论文研究和考核进行严格全面监督。实现论文质量与导师选聘、招生名额相挂钩,提高导师工作的责任、危机意识,彻底改变导师队伍的终身制。除了对考核优秀的导师进行奖励,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追究论文较差的指导导师的责任。

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指导教师、研究生本人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对论文研究要做到“三早”,即早定题、早开题、早研究;导师指导做到“三勤”,即勤指导、勤检查、勤总结;论文评审做到“四要”,即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研究方法要科学实用,技术路线要科学可行,成果要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洪亮,李眷英,李德才.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0,(7):136—138.

[2]鄢洪平,吴小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9,(8):9—10.

[3]李占华,罗英姿,董维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分析与时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12):55—56.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提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践研究”(编号:SDYY11087)]

[王方艳: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秘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作者:王方艳

上一篇:机械概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满族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