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2024-05-21

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共14篇)

篇1: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本人是北京丰台,根据自己多年在公司工作的实际经验,就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主要有以下看法,与同事共勉,希望大家指正。

为什么一个企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有好的思路规划和决策目标,最终却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想和空说,或以打了折的形式才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一系列的因果都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执行力。我所理解的执行力就是一件事情任务或一个目标案子由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用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圆满完成达到最想要的结果的管理过程,从我工作中得出的结论是执行力关键在人,事在人为。所以我从人性方面说以下看法。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上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榜样,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最基层的营销管理人员,不论大事小事,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虽然公司有制度、工作有表格、业绩有数据、上有政策但团队中还是会有部分人下有对策,这就导致结果不尽人意,也就是所谓的执行力不到位,管理没出效率。因此我认为管人是管不住的,只有管住人的心他才会自觉的完成好他的工作,只有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以主人翁的心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对待,那么执行力就不刃而解了。

首先,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不给员工施加不必要的压力的情况下,告诉员工此项工作的紧迫性,不要偏向任何人,向员工征求建议,并表扬优秀的员工,制止公司高级管理随意对员工进行处罚,以愉快的心情进行工作,并建立起大家之间的同志般的友谊和团

队精神,带领团队竭尽所能地按时完成工作,有必要时可亲自参与并向员工提供帮助,在圆满完成一项的工作之后,举行一个庆祝会,向每一位员工表示祝贺,感谢他们每个人为此做出的贡献。

其次,时刻关注每一位下属。不能对下属说一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会给员工造成我个人的事公司认为是小事,那还让我安心工作,可能吗?最终就会导致其员工工作不积极,执行力不到位,关心下属疾苦,急下属所急,尽量本着实际的原则帮助解决下属的后顾之忧,这样下属就会全心全意为公司卖力,执行力自然而然就得到提升。

最后,努力使自己具有幽默感。试想,作为上下级工作关系必然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如果此时你能从容地开个玩笑,你与下属之间紧张的气氛相信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你的下属还会被你的魅力所吸引,被你的宽广胸怀所感动,进而钦佩你,最后真正接纳你,服从你,你所下达的工作任务目标下属就会心换心、不拆不扣地去执行完成好。

一个公司或一个团队,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蕴涵着所有的和谐与不睦之处,工作和个人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我认为,做好以上三个方面,员工把公司的目标与自己的个人目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的问题就不用多说了,管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公司也会有更大的发展。

这就是我要说的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谢谢大家!

篇2: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曾看过一幅漫画,题目叫做“硕鼠是如何溜出银行的?”。画中一边一位经理守着一大摞制度文件,大谈制度完善;另一边金库防盗门半开着,一只大老鼠正背着钱袋子向外溜。漫画反映了我们工作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制度执行力的欠缺使得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很多漏洞。

一、制度执行力的含义

研究制度执行力,首先要研究制度本身,因为制度与制度执行力是紧密相关但又不能完全等同的问题。什么是制度,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其目的是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可见制度代表的是一定的公权力,追求的是公平正义。那么什么事制度的执行力呢?目前理论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制度执行力就是制度目标实现过程中制度的执行效力。

二、制度为何缺乏执行力

(一)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人是制度的生产者,但是人总要受社会历史的限制,人精力、思维的有限性和一定经历、资历、学历下形成的能力有限性,会使制度设立的完善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每个人对制度的考虑、看法、观点不同,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制度要约束更多的人时,不管制度执行者是否为“制度中人”还是“制度外人”,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由此可以说,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没有最完美的制度。问题在于有些制度相对完善也谈不上,比如说不符合实际情况、形成时间滞后、存在较大“盲区”、约束不明确、与相应制度冲突甚至带有歧视性等等。

(二)制度执行程序繁琐,缺乏可操作性。程序在制度执行中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程序对制度执行的质量有保证作用。程序与程序之间形成执行的层次,与其相对的是执行的幅度。层次与幅度之间要求和谐。一项制度执行,其中的程序过多、制度执行的层次过多,要么使制度执行起来十分困难,要么使制度执行的成本非常大,对制度执行起负面作用。

(三)制度变化连续性不够。制度变化一方面是指对制度中部分内容的修改调整,另一方面是指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时,对制度的修改调整,就需要注意前后相对连续性,把制度变化的程度与人们可承受的程度相结合起来,一下子改变过大,会造成诸多不适应,甚至引起公然反对,使制度执行起来困难很大。制度朝令夕改,没有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仓促出台,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均无所适从。

(四)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是制度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制度出台后,只是“走程序”,相应的监督考核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不对、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等,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做秀”等,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要建立制度执行的受控机制和自控机制,使制度一方面由于

受不同利益主体、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内在执行机制,增强执行内在动力。

三、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好的制度如何制定,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住制度的“五个维度”。一是理性维度,包括制度出台有没有现实性、有没有科学的依据、与相关的制度是否符合等。比如,从现实性的角度看,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切实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制度多了反而就成了“制度阻塞”。比如说,立法多并不意味着是法治。事实证明,众多的限制经济人活动的法律,可能造成坏的市场经济。二是约束维度。对制度的约束对象必需明确,即“制度内人”明确化。不同制度,“制度内人”的组成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一般的公共道德准则,“制度内人”是社会上所有人,而特殊的从业标准、行业规定,“制度内人”只是特定参与者。三是标准维度。标准要符合实际,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四是时空维度。对制度的时间、地点、背景和环境进行明确。五是情感维度。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例外,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二)明确制度执行的责权利。责是从执行的心态来讲,权是从执行的动力来讲,利是从执行的效果来讲。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当制度执行的责权利不明确时,往往出现执行结果与

执行人应该获得利益和应该付出的成本没有直接关联,好坏一个样,制度实际上没有执行力,三者均衡才会发挥出成效,推动制度的执行。不同层次的执行者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应与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

(三)处理好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关于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原则性是首要、主要的。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此,美国学者提出“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强化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一是要突出“违制无小事”的观念,增强“护窗”的自觉性,促进按制办事。二是要严惩“第一个破窗”者,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对初始违制者,调整现行的惩处惯例,不从轻,至少要从中等程度甚至从重惩处。三是要及时“补窗”。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善于发现“破窗”苗头,切不可使检查成为例行公事,敷衍塞责;二是指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弥补原来规定之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而制度执行的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制度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变通”某些具体实施措施。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度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执行过程中也需应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度执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度执行的灵活性与自主裁决权的增大并不存在必然关系,对此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制度执行的灵活性表面上是对制度的不作为或弱作为,但实质上是动态地对制度的维护,异曲同工,与原则性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

(四)防止制度执行的干扰。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必然导致对制度执行的干扰。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决策者很可能在制度决策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制度执行者为获取制度信息优势方。因此,对制度执行干扰的高危人群常常是两种人:一种是位置比较高的干部,一种是制度执行者。以反腐败为例,各级党政机关都制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诸如领导干部配车制度、接待制度、配备通讯工具的规定、住房规定、参加公务活动制度,等等,但现实生活中这些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防止制度执行的干扰:一是要领导带头执行制度。领导不能高居制度之上,对己自由主义,对人马克思主义。领导带头执行,是最好的执行榜样。二是要提高执行者的素质。三是要尽可能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制度执行也是一样,制度执行对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很好的正面效应,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要想制度较好地执行下去,就要把制度执行的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下来。

(五)树立与提高制度执行力相适应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制度执行力,就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理念。首先,要有制度先行的理念。反腐倡廉建设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就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准则。《廉政准则》抓住了廉政建设亟待纠正、人民群众重点关注、党员领导干部现实生活经常遇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意愿、顺应形势任务要求的科学制度,必将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党员领导干部依法从政、廉洁从政、科学从政。其

次,要有按制度用权的理念。公正用权,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领导干部最容易树立权威的是秉公用权,最容易失去威信的是用权不公。这些年,在利益均衡和分配差异的影响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经济效益运用到权力行使当中,群众反映多、社会影响大,对制度的执行力带来了直接的冲击。规矩立得再好,不按规矩行使,不仅影响制度的效能发挥,而且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声誉。只有建立起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党员干部才能正确行使权力,忠实履行职责。

篇3: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身上。一个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再详细、再科学、再宏伟, 如果没有广大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去一丝不苟地施行, 最终将是一纸空文, 使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实现, 也不能实现盈利, 企业的经营将陷入困境。没有执行力的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经常表现为:具体工作找不到负责的部门、负责的人, 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互相推诿, 大家很模糊地认为自己是搞管理的, 具体的工作应该由别人来做;工作完成情况没有可衡量的标准, 工作完成后与上级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在全员中执行, 个别人搞特殊, 游离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外;SOP不能被操作工很好地执行, 致使企业产品的质量不能稳定, 产量不能稳定,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使企业陷入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管理之中。只有具有良好执行力的企业才能上传下达, 各部门才能高效协调配合, 企业才能有条不紊地良好运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执行力, 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执行力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2 选聘具有执行力的人到企业工作

既然执行力体现在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身上, 那么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就要在人员招聘时选择具有良好执行力的人, 在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企业界目前公认的用人标准是:价值观一致的, 有能力的, 首先考虑;其次考虑价值观一致的, 能力稍差的;价值观不一致的, 有能力的临时使用;价值观不一致的, 没能力的不用。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很困难的, 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今天, 企业没有必要花成本去改造一个人的价值观。执行力实际上就是思想和观念的问题, 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企业可以直接到人力资源市场获取我们需要的人。

3 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

企业若拥有了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 就拥有了执行力。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 一些企业拥有很优秀的员工, 却没有很好的执行力, 有时企业会更乱, 内耗更大。究其原因, 就是企业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工作流程, 企业不是靠规章制度来管理, 而是靠人来管理, 容易朝令夕改, 政出多门, 使大家无所适从, 久而久之企业失去了应有的执行力。所以企业拥有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后, 管理的第一要素就是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 这些工作流程广义地包括公司的规章制度, 标准作业程序, 工作描述, 岗位职责, 工作标准等等。涵盖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工作程序, 各部门的工作范围, 工作衔接程序等等, 是指导大家日常工作实践的、具有类似公司内部法律性的文件, 是大家日常工作行动的指南, 是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互相要求提供服务和满足需求的法律依据。

4 工作计划本身要具有可执行力性, 并有衡量任务完成的标准

本节所要阐述的内容是指向具体的工作任务的。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 管理者殚精竭虑地制定了一个宏伟的项目规划, 项目实施开始后发现具体的条件与规划相差甚远, 项目计划最终搁浅, 白白耗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宝贵的时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我们的管理者闭门造车。所以我们首先要选拔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到管理者的岗位, 摒弃那种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家。在制定工作规划时要充分地考虑现实的实际条件, 包括外部的资源、内部的资源,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积极地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作计划制定当中, 真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使工作计划本身具有可执行性, 当然计划本身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一个任务或者项目安排下去了, 管理者满怀喜悦地等待成果的出现。可等成果出现后却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导致管理者和执行者互相埋怨。管理者埋怨执行者工作无能, 执行者埋怨管理者没有交待清楚。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制定计划时, 没有明确工作完成的衡量标准, 或者标准模棱两可, 容易产生歧义。好的工作任务完成标准要包括以下要素: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数量, 以及完成的时间。

5 团队领导要跟进, 并对良好执行力给予及时的鼓励

有了良好执行力的员工, 建立了合理的工作流程, 制定了具有可执行性的工作计划, 并明确了任务完成的衡量标准, 团队领导也不可以高枕无忧, 坐享胜利成果。作为团队的领导必须跟进任务, 深入基层。因为再好再详细的计划, 在具体执行中都会有偏差出现, 领导者要跟进任务, 及时发现偏差, 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使工作任务回到应有的轨道上。即使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也是需要管理督促的, 所以管理者要深入基层, 督促大家的工作, 发现执行力好的要及时给予鼓励。

执行力建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管理课题, 管理者只有正确认识执行力的丰富内涵, 掌握建设企业执行力的理论知识, 并在管理实践中摸索总结, 反复地摸爬滚打, 才能在一个企业中逐步地建立起良好的执行力, 为企业健康地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摘要:针对执行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结合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发展情况, 就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进行了阐述, 指出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执行力, 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实现其经营战略。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核心竞争力,跟进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力[EB/OL].惠肯培训与管理咨询网http:www.keeprun.net.

[2]张铁军.高效执行力[EB/OL].财智企业发展网http:www.caizhi.org.

[3]杨志强.企业执行力建设探讨与实践[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8-11-12.

篇4:刍议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制度

美国《财富》杂志曾于一项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公司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完善,而是出在贯彻执行方面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成功,执行才是硬道理。那么,企业的执行能力应该如何有效培育提高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坚决执行的文化氛围

执行力属于企业的软实力,它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文化特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立坚决执行的文化氛围既是企业提升执行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其核心在于转变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把本职岗位工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与日常工作中去。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凸显执行力的特征,让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并认真实践企业提升执行力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员工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来影响和改变执行力差的员工的信念与行为,使整个员工群体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步调一致,全面提升企业的目标执行力。可以说,企业执行文化是企业执行力的灵魂,是保证企业执行力长久不衰的动力,提高执行力一定要抓住建立执行文化这个根本。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执行

领导干部是企业的大脑,能否发挥好执行示范作用对企业执行力建设至关重要。要提高执行力,领导首先要带头学习制度,带头执行制度,成为企业执行力培育和提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各级领导务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抓好企业的执行力提升工作,一方面,通过细化管理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安排计划,有效地监控运营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高效的从上到下的执行流程,以及畅通的由下往上的反馈渠道。另一方面,要以企业中层管理层作为突破口,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来培育,带动公司整体员工的执行力提升。

三、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是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获得良好执行效果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公司里,制度对于执行力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海尔提倡的“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执行文化来源于其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目前的现状是许多企业规章制度很全,但贯彻落实不够。原因有对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上的问题,也有规章制度本身不科学的问题。还有些企业制度太多太滥,在同一间题在两个制度中表述不一,让员工无所适从,有的规定宽严失当,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要克服这一点,一定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在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创新制度机制。要围绕执行力提升这个目标,通过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限时办结制和严格的责任倒逼机制等,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把原则方针具体化、笼统要求明晰化。

四、全面强化有效监督

制度要规范运行、发挥作用,有效监督是关键。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执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为此,要规范企业制度的运行流程,建立健全对制度执行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公开、透明地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制度的运行始终规范、严肃,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制度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各级各单位贯彻执行企业制度情况的监督,使任何一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都有主管部门、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每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同一制度的不同执行者要强化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责任,在履行自身的执行责任的同时,监督、制约、制衡其他执行部门和执行人员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运行过程和每个环节有效衔接,发挥整体功能,实现最佳执行效果。

五、严格制度执行问责

一些管理落后的企业的一个通病是“有布置没检查”,“有检查无考核”,或者奖罚不明,轻奖轻罚,造成做快做慢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挫伤了执行力强的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在制度落实上,必须下真功、动真格,必须从严要求、高标准贯彻,做到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同时,对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制度主管责任部门要及时修正,对人为原因造成制度不能落实的,要提出纠偏措施并限期整改。总之,以严格制度执行问责制为主线,切实维护企业制度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代诗斌.论企业执行力的培育和提升[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徐侠.略论提升企业执行力[J].江海纵横.2005(4)

[3]买热木古丽·阿西木.浅析我国企业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天地.2011(11)

[4]沈振三.提高国企领导干部执行力[J].发展研究.2007(7)

篇5: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主体学习活动的情况报告

2010年4月14日,我局岗位练兵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局会议室召开了“如何提高执行力、创造力、公信力”的主体学习活动。

会上,局纪检组长李秀斌组织学习了《政府执行力》、《没有任何借口》部分内容摘要,机关8名科室主要负责人结合工作体会,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执行力和公信力进行了论述。局办公室以加强协调为中心,从“柔性”和“刚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局综合协调科提出了如何处理“执行与服从”的关系;局人事培训科着重阐述了“政务公开”、“限时办结”等制度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性;法制科从事故案例反映的问题出发,从提升个人修养、提升政策水平等入手,阐发对提升执行力的认识;监管一科从工作中遇到的“三个难题”引发的思考出发,论述了如何提升执行力;局监管二科从“心”和“力”两个提升执行力的基本问题,论述提高执行力必须有心有力,尽心尽力;局危化科提出“忠诚为先,谋而后定,行且坚毅”的观点;局煤监科提出制度、监督、人才和技术是增强组织执行力的基本因素。总体看来,发言人态度重视、准备充分,发言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紧凑、联系实际,达到了总结工作、发现问题、研究办法、提出设想、表明态度的效果,给与会者有益的启迪。

篇6: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确立。2004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广西作为该区域结合部的外向性特征,提升了广西在全国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和重大机遇下,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规划纲要,全面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战略目标落到实处的问题,简而言之,成为了如何发挥各级机关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贯彻力和执行力的问题。

“执行力”来源于企业管理,是指人们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任何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都是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在党政机关的管理中,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看,它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从微观看,它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从手段看,它是决策意图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重要体现。美国学者艾力森认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各级机关作为职能部门,是我国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中央及地方政策指令的具体实施、执行操作,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者。而各级机关领导干部则是开展具体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担负着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职责。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中却普遍存在一些“浮、懒、散、粗、虚”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了各级机关工作矛盾中的主要因素,严重制约了

1工作队伍的更高层次发展。“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如何提高贯彻力,增强执行力,成为了今天工作方法中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各级机关的学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确立勤奋好学思想,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可以提高干部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从而培养干部群体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法规精髓,了解政策要点,掌握制度实质,进一步提高队伍依法行政意识;通过加强理论的系统性学习,提高决策水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终提高整体“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认知水平。因此,营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以及鼓励干部向书本学习、向工作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都将成为干部在工作中更好地总结规律,形成科学有效的方法机制,并将学习成果和收获转化为最终贯彻力和执行力这一过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实干作风

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关键,首先在于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积极进取。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其次,要全面加强作风建设,还必须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虽然每个人岗位、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而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终将一事无成。发扬严谨务实的精神,克服夸夸其谈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抓落实,从点滴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精神,以“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的实干作风,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方能实现科学发展有新思路、改革开放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成效。

三、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首先,健全工作机制,要以行政效能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进行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废,就是要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不符合实际和起不到积极作用的制度进行废止;改,就是要对一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规章制度重新梳理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立,就是要对一些目前还没有建立的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提高执行力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重大项目与重要工作“限时办结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等,使各项工作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完善。切实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稳步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调查研究,严格分析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填补制度空白,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制度难题。

其次,在做好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更要重视制度的“行”,因为任何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从一定意义上讲,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后果更严重。加强督促检查,要善于发现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在督促检查工作中鉴别工作部署的科学性,干部执行的能力和水平,既检验工作又检验干部。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抓落实的人”,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失职失误导致工作滞后、落空或出现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其责任,对能力低下、不胜任现岗位的人,碌碌无为、政绩平庸的人,懒汉思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要给予教育警告,限期改正,把问责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确保政令畅通。

四、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篇7: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报告

劳人险[1982]32号

最近,一些地区来函询问,应该如何执行今年四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人事局、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国办发[1982]36号文)。经研究,现对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国办发[1982]36号文转发的《报告》,原则上只适用于在西藏办理离休、退休、退职的职工。但是,对于曾经在西藏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十年以上的职工,以后调到其他省、市、自治区工作,就地退休的,其退休费标准可执行《报告》第一条的规定;在国办发[1982]36号文发布以前已经退休的,也可自文件下达之月起,由发给退休费用的单位改按《报告》第一条的规定发给退休费,文件下发以前的时间不再补发退休费。退休费总额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二、国办发[1982]36号文发布之前,已经在西藏退休安置,并且一直由西藏支付退休待遇的退休职工,其退休待遇的变动问题,由西藏自治区决定。

篇8:关于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思考

1 制度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分析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 其目的是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可见制度代表的是一定的公权力, 追求的是公平正义。是什么原因造成制度执行力的不足呢。

1.1 制度不完善、不科学

人是制度的生产者, 但是人总要受社会历史的限制, 人精力、思维的有限性和一定经历、资历、学历下形成的能力有限性, 会使制度设立的完善性受到限制, 特别是煤矿企业, 人员多, 行业杂, 各个二级单位都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 集团出台的管理制度, 如果不做认真的前期调研, 就很难做到对每个企业都完全适用;另一方面, 每个人对制度的考虑、看法、观点不同, 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制度要约束更多的人时, 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由此可以说, 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 没有最完美的制度。制度本身的缺陷会使制度执行力大打折扣。从明显的例证就是前几年一些城市制订的禁止燃放烟花炮竹规定, 因为与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不符, 最后都不了了之。

1.2 对管理人员的制约机制不力

好的制度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关键在人, 在管理人员。执行是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如果每个人对制度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尽职尽责地去遵守, 自始至终地去坚持, 企业的整体制度执行力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如果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再加上没有形成对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制约机制, 就会造成管理人员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 行为也不尽规范, 这将导致在实施中各行其是, 就很难形成合力, 也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管理人员的制度执行中弄虚作假, 就会导致干与不干、真干与实干、假干与虚干、干好与干坏缺乏相应的惩戒激励, 由此使制度成虚设, 正气得不到弘扬, 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官僚之风却大行其道, 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了。

1.3 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

监督考核是制度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制度出台后, 只是“走程序”, 相应的监督考核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不对、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等, 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 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 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做秀”等, 将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

制度执行不力,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督促不够, 责任追究不到位。如果制度内容只是重在提醒和警告, 对思想不重视、执行不严格、甚至违反制度的行为, 没有从严查处。造成有的干部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有的能瞒则瞒, 能捂则捂,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最终不了了之;有的因人而异, 不一视同仁, 搞区别对待, 双重标准。对违反者的处罚失之于软, 失之于宽, 违反制度的成本太低, 对与制度有关系的制度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连坐责任追究更是无从谈起, 制度的威信大打折扣, 制度的生命力不能不受到怀疑。当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当惩不惩、该严不严, 有亲有疏、有严有松时, 制度已荡然无存, 形同虚设。责任追究不到位是制度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

2 提高制度执行力措施方法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 明确执行责任和权利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把制度制定好, 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包括制度出台有没有现实性、有没有科学的依据、与相关的制度是否符合等。比如, 从现实性的角度看, 制度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切实管用, 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制度的约束对象必需明确, 标准要符合实际, 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对制度的时间、地点、背景和环境进行明确。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 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例外, 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 当制度执行的责权利不明确时, 往往出现执行结果与执行人应该获得利益和应该付出的成本没有直接关联, 好坏一个样, 制度实际上没有执行力, 三者均衡才会发挥出成效, 推动制度的执行。不同层次的执行者所拥有的权力、利益, 应与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如果制度执行的责任和权利不明确, 最后会造成因为执行制度会得罪人, 而放弃执行制度, 造成制度执行力缺失。比如, 煤矿的安全检查部门, 如果在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 责、权、利不对等, 就会造成安全管理人员执行制度的热情不高, 从而影响安全管理的效果。

2.2 教育增强制度执行的原动力

制度之要, 重在执行, 贵在自觉。如果领导干部执行制度的思想根基不牢固, 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是摆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必须从源头抓起。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要求, 要用企业文化教育干部, 切实增强执行企业制度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强烈的责任感是执行力的前提, 也是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而责任感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对领导干部来说, 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制度既是政治纪律, 也是组织纪律, 必须从讲政治守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执行集团的制度, 重视搞好党纪法规学习教育, 增强制度意识, 真正把制度转化为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2.3 领导干部的示范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具有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 必须坚持从领导抓起, 从领导干部严起。制度中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 切实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 自觉做制度规定的“明白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制度, 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 行动先于群众, 标准高于群众, 要求严于群众, 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执行力离不开能力素质作支撑, 能力素质高低决定制度执行质量好坏。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依法决策和指导的能力, 提高创造性贯彻落实的能力, 提高协调化解矛盾的能力, 尤其要提高解决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 确保各方力量协调一致贯彻落实好制度规定。良好的作风是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作风, 尤其要坚持言行一致、说做合一;坚持首尾一致, 不能虎头蛇尾;坚持雷厉风行, 防止推诿扯皮;坚持真抓实干,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制度有效落实。

2.4 增强监督力是提高执行力的重点

篇9:如何提高学校工作的执行力

一、“五以”为重点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校安全为首责;以开源节流为保障;以构建和谐增合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务正业,是工作根本,不能只讲教书不讲育人。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是学校工作的首责,上级多次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没有安全首先考核将一票否决,同时也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经费是学校运转的保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开源节流,才能正常运转。和谐是减少和消除内耗增大合力的关键,要设法营造内部和谐、内外和谐,上下和谐,才能增大合力。教工明确并认同了学校工作重点,有利于提高执行力。

二、“五依靠”为策略

依靠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依靠行政班子的骨干作用,依靠全体教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依靠一中学子的顽强拼搏,依靠校友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五依靠能借外力和发挥内力,有利于增强教工的信心,提高执行力。

三、量化管理为手段

我们要追求文化管理的目标,但结合我校的实际,当前只有通过制度管理才能逐步实现文化管理。所以我们坚持对师生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学生评价、综合表现、工作成效三方面评价,对教师实行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制度管理对教工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执行力。

四、“四要八抓”为方法

德育要耐心,抓反复抓典型;教学要专注,抓环节抓重点;后勤要全面,抓服务抓规范;行政要带头,抓过程抓落实。

在行政要带头方面,由于我校在兴宁教育的位置高,领导和百姓的期望大,导致教工的责任压力、工作压力、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行政压力更大。压力来自诸多担心:达不到上级的要求,校友误解不支持,学校无钱难运转,有钱不规范发放,好事没有办好,安全隐患未排查,出现安全事故,等等。为了减轻压力,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校长带好头,以换得领导的肯定,教工的认同,提高工作执行力,减少工作漏洞,减轻心理压力。作为校长,我主要从如下方面带好头:

①带头学习。除个人自学外,各种学习培训也能积极参加,并能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传达,学有思考,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②带头守纪。每天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从不因校长职务搞特殊。

③带头管理。每天坚持早晨7:20上班,先在教学楼下关注师生上学情况,然后利用早读时间巡视一个年级。下午2:25上班,在教学楼下了解师生到校情况。学校统一考试坚持巡考,每天的课间跑操都参与监管。参加行政节假日的轮流值班,每周一次住校值班,随机看早操。

④带头育人。发现学生小违纪我能及时教育提醒,如迟到、早退、不穿校服等学生,对于严重违纪学生,有的我会叫他到办公室亲自教育引导。

⑤带头上课。坚持每学期上几个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

⑥带头教研。坚持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30多节。我主持的省市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在新课标下,探求山区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获梅州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⑦带头撰写文章。我撰写的文章《怎样成为一个好校长》于2013年在《师道·教研》第11期发表,《挖掘校友资源,助力学校发展》于2015年在《梅州教育》第六期发表。做校长以来凡自己发言的讲稿力争自己撰写打印,目的是要表述自己的观点,讲自己想讲的话。

⑧带头沟通。主动与教工沟通,化解工作中出现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行政,教师与家长等各种矛盾。

⑨带头奉献。不因校长职务多拿各种加班补助及高考奖金。

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利于引导教工去实践,通过实践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执行力。

五、科学理念为引领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奖罚有章的治校理念、低耗高效的工作理念、“三年一盘棋”的备考理念、“四不如”的教学理念、“总分优先”的学科理念、三年跟踪的培优理念。在科学理念引领下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减轻工作成本和负担,调动教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执行力。

篇10:如何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团队中该死的沟通问题,通常和大家所熟知的“沟通漏斗”有关。这个“臭名昭著”的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所设想希望表达的是100%,与团队成员沟通的时候却只能讲出80%,因为场所干扰、分神等原因,对方听到的最多只是60%,能听懂的部分只有40%,真到执行时就只剩下20%了。

把沟通漏斗倒过来

当我们的指令就像手中所握的沙子般漏出的时候,最后的执行能好吗?当然不能!可是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把沟通漏斗倒过来!

一、站在团队成员的角度,着重沟通对方能听懂的40%和能执行的20%。

能听懂的部分不是只有40%吗?到执行的时候不是只剩下20%吗?行,现在我们就只沟通你能听懂和执行的那部分内容。

这似乎是有点无奈的选择,但其实不是。俗话有云“对牛弹琴”,许多的管理者总热衷于把有关某项指令或计划的所有事项一股脑的传达给自己的下属,殊不知自己的下属因为资历、理解能力、知识面及技能的局限性,根本就没有办法承受如此之重。现在,我们化繁为简,从他们的角度,去和他们沟通其能听懂和执行的,其实是个明智而有效率的选择。

可是,一项指令不仅是40%和20%,而是100%的,那剩下的又如何办是好?

二、了解自己的团队,区别沟通。

要想让一个100%的指令或计划尽量得到100%的执行,就必须在让一些人听懂及执行一个40%和20%的时候,有另一些人去听懂和执行另一些40%和20%。

这需要我们“因材施教”。而这却是建立在我们对自身团队的成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现实的问题是,许多的管理者都不了解自己的团队,甚至是没有欲望去了解自己的团队。因为他们更功利的热衷于向上了解——搞定老板,向下指派——发号施令。

现在,让我们为自己的团队成员建立一个档案:谁具备什么技能?他的工作经历是什么样的?在过去的执行中,他执行的好坏之处分别出在什么地方?他对执行指令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怎样的选择性倾向?他需要什么样的搭档才能弥补其执行弱项上的缺陷?他及其搭档的执行意愿和态度又是怎样的?除了理解能力和执行技能上的互补之外,在执行意愿和态度上能够互补嘛?

三、合理搭配执行团队,互补执行。

上述提到的合理搭档的问题对许多企业来讲,在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难度,我们甚至需要在营销团队的招募及其管理流程上进行很大的改变。根据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的跟踪研究来看,我们中间的许多企业,无论是人力资源部门,还是营销总监、总经理等都缺乏在团队成员招募中加入一条“性格及技能互补”的意识,在具体的营销工作中所存在的“黄金搭档”总是凤毛菱角。

现实中的困扰因素要比以上所说多得多。比如,我们在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更大的区域,是只有一个销售人员的编制的,搭配搭档之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现在这样并不代表我们一直这样,也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其他一些办法去形成一些弥补和改善。如在执行重大的宣传、促销计划及其他相关指令时,总部派遣可以在沟通理解、执行技能、执行意愿等方面形成互补的团队成员助战,

四、让团队了解自己,并辅以一定的管理。

作为一个管理者,既要去了解自己的团队,也要努力的让团队了解自己。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让团队成员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行事风格、执行要求、效果检验标准等信息,团队成员们就会努力的向自己所要求的方向上去靠。

当然,这对管理者自身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也只有高执行领导力的管理者才会带出高执行力的营销铁军。显然,管理者不仅需要向上管理、向下管理,还需要管理好自己,并且还需要为自己团队的执行绩效辅以相应的管理措施。

堵上漏斗中的筛子眼

现在,就让我们尝试堵住这些筛子眼。

清楚要点。每一个计划与指令都是有其要点的,我们要在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前,清楚这些要点,并在沟通中把要点讲清楚。比如终端包装就是怎么谈终端包装、终端怎么包装,以及终端包装达成率、终端包装费率等相应的执行要点和配套考评。这些要点显然需要成形在前,沟通清楚。

选择性沟通。时间、地点、人物、事项是其中的四个重点。既然要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一样,让一些人听懂和执行他们能听懂的40%、能执行的20%,事前就要明白这需要听懂和执行的是哪些事项和哪些人。在此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进行沟通,以让执行者听了就执行而不是慢慢遗忘,以让执行者在一个较少干扰的环境下能更好的听懂及理解我们的指令。

多种形式沟通,反复强调。集体沟通、分众沟通、会议沟通、语言沟通、邮件沟通、书面沟通、文件沟通……都是可以选择和组合运用的沟通形式。现实中的多数管理者往往会犯如后几个错误:

一是认为某事已经讲过了,就没有更多沟通的必要了,孰不知多种形式的反复沟通,更利于统一认识,将指令及计划的相关重点深入团队成员内心;

二是认为嘴上讲过了,就没有必要再以书面文件及邮件等形式沟通,孰不知口头的沟通会更多的“左耳进右耳出”,并缺乏书面文件及邮件沟通形式的严肃性、法效感;

三是认为大会上已经讲过了,区别及单独沟通就没有必要了,孰不知每位团队成员的理解力、知识面、技能、问题敏感意识,甚至是所面临的执行环境、执行条件都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造成执行力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

给下属们一定讨论的机会。最近,我也遭遇到了团队沟通的问题。在一个6人的咨询项目小组中,来了一位具备十余年实战经验的,刚一加入公司就进入这个项目小组的同仁。可问题是,一风暴创意、沟通作业,他表现得很理解;一安排分工作业,他的执行问题就来了——将你安排的作业板块,理解得支离破碎,呈现得不伦不类,完全没有抓准当初讨论的重心及其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问题都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每一个有着太多经验的人,心里面都会装着太多的“成见”,你跟他沟通的,和他具体执行的就会因此存在偏差。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适当讨论的机会,明确要点、阐明要求,以让他们以我们指明的方向、要求的速度、规定的交规,行进在正确的执行道路上。

节点及关键点沟通。每一项执行计划及指令,都存在它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影响执行成效及成败的关键绩效点,这是管理者们需要强化管控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在这些节点及关键点上的沟通。比如,在一个时间节点快来临时,向团队成员强调重点,沟通进度、梳理困扰,给予一定的答疑解惑及其相关支持;在关键点上,沟通执行过程及问题,掌握进度,强调标准与要求。

当然,面对一个规模性的团队,以及自己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这些事并不一定需要管理者自己来完成,并有一系列的辅助性管控措施可以帮助跟进。

篇11:如何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1.强化员工的问题意识、(从社会到公司的一个转变)。

2.培养员工的改善意识、(从随意到遵守,到服从)。

3.认真培养员工的服从意识、(由服从升华到自然习惯)。

4.着重要求工地主任施工队长以身作则、(执行、监督)。

5.加强员工责任意识及敬业精神的培养。(每一个项目都关系到部门工作计划和企业形象)。

6.从出现过的典型事例中进行剖析,分析原因,认清责任。

7.在施工过程中着重推进团队核心价值观。(在不包庇、不纵容的情况下,从队长到员工团结一致,顺利实施项目)

8.由点到面,从改变心态影响意识,从意识改变影响行为,从行为上转变性格,最终铸造一个合格的统一的团队。(从个人到团队)

9.绝对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加强执行力度)。

10.要加强管理、从严要求、足踏实地、积极奋进,绝对制止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歪风邪气。

11.围绕‘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目标遵守安全文明施工条例,工地主任及大队长一定遵守严、细、实、快,严格要求,有严密的组织,必须有严肃的态度维持严格的纪律。

12.同事间要彼此尊重,要以平等、真诚、主动的态度,做好同事间的沟通,善于化解矛盾,营造团结和谐的团队。

篇12:如何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王经理在晨会上又发了一顿火,自己也记不清是第几次发火了,员工们似乎也司空见惯了,熬过晨会这十几分钟,依然我行我素,仍然是有工作无效率的老样子。

也难怪王经理发脾气,已经连续几个月了,终端的老问题月月重复,新问题日日增加,缺品项、断货、无价签、陈列位置差、拜访频率不够、有促销无销量„„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他,终端很少有让他省心的门店,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总监巡访市场的时候,每次都是劈头盖脸的训斥,身为区域经理确实有点承受不住。

王经理开始陷入深深的反思,产品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促销力度也大于竞品,人员配置也很合理,各项费用也很充足,为什么终端就存在这么多问题呢?一定是执行力出了问题,没有执行力,再好的策略也是空谈!

怎样提高人员的执行力,改变终端长期以往的现状呢?

王经理开始调整管理思路。

一、人员没有执行力,先找管理者原因

经常指责员工不对,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呢?王经理仔细的反思了这几个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每天一味的向员工要销量要结果,并没有认真的总结工作的得失,及时的给予指导;当工作压力来临的时候,将压力分摊给员工就算了事;不能清楚的掌握员工在终端上每天的工作内容,对于客户卡和拜访路线并没有认真研究过,也没有对问题进行追踪;对于客户开发和网点推进没有认真的总结过„„王经理倍感惭愧,基础工作不扎实,哪来的工作效率呢?每天都是围着销量转,销量围着促销转,有工作无效率,忙到最后,基础不扎实,哪来的增量空间?到了年底,还是向公司哭诉市场的艰难,任务的艰巨,需要公司的大力支持。

要求员工有执行力,就必须先把自身的执行力树立起来,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自身比员工更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员工就不敢不认真的去做事。

二、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上

怎样去改变现状,加强执行力呢?王经理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先从人员下手!

经过仔细的人员分析之后,王经理将业务人员分为类:一类善于攻,一类善于守,一类善于混。有的业务员善于谈客户,与客户打交道如鱼得水,不善于按拜访路线天天铺小店,那就让他去开发特通和团购,管理分销商和二批商,发挥他的长处;有的业务员就善于按着既定的路线拜访拿订单,走店比较仔细,那就让他去巩固开发的结果,每天进行门店的维护工作;有的业务人员成了老油条,没有什么突出的光点,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每天混日子,市场和业务都很熟,就是没有主动性,淘汰掉有点可惜,毕竟培养了很长时间,成为业务人员中的“鸡肋”!

善于攻的业务员打头阵,开发弱势渠道的新客户,挖掘特通和团购的潜力,善于守的业务员巩固开发结果,加强维护,提高服务,善于混的业务人员在充分激励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动力,就适时进行淘汰。

一个新的业务组织架构图呈现在王经理脑海里,在新的竞争形式下,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上显得尤为重要,只要人员的布局合理,执行力的要求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注重教给员工思路而不是方法

人员的重新布局完成了,王经理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呢?总有解决不完的事情,有些事情很简单,稍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而业务人员却不愿意去多想,总是想到有事找领导。

在管理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什么都不会告诉你,只会要结果,有的领导却告诉的太多了,搞的下属凡事不敢私下结论,对领导的依赖性过强。王经理反思了一下,确实如此,每天晨会,只要有一个业务人员带头,其它业务就会随声附和,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提出来,让领导给予解决,如果能把领导当场问住,业务人员就会暗自窃喜,如果领导把所有的问题都给出答案,业务人员就养成了惰性,工作整天围着领导转,凡事都找领导解决,自己也不用动脑了,真正成了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

怎么办呢?王经理思考了半天,有了思路。

凡事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反问员工应该怎么办?对路的解决办法,充分肯定并授权执行,鼓励员工积极思考,不对路的解决办法,引导员工的思考方式,从思路上去纠正员工,一定要在最后一刻给予员工解决办法,既充分调动员工的潜能,又将事态尽在掌控中。

四、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

以前只注重结果了,没有重视过程,不重视过程也不会引起好的结果,王经理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此,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月底急销量。一到月底,就要为销量的达成而着急了,销量达成关系到每个员工的薪资,这时候就是拼命的压客户,压终端,客户压货多了就形成了窜货和砸价行为,门店压货多了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消耗尽,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平时密切关注客户库存和网点开发情况,关注单店的生动化陈列和卖力情况,关注不同渠道的增长率情况而合理调配资源,关注业务的贡献率情况及日常工作表现,结果也不会那么糟糕!

应付公司报表管理工具。许多业务人员最烦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报表,只要能把销量达成,什么都是次要的,有些报表甚至千篇一律,做个模版大家用,几笔改完就交差了,而管理者也没有认真的来看,完全成了走形式,很好的管理工具没有利用起来,也没有为市场工作做一些指导,反而成了累赘。如果认真的对待报表,通过月度不同的对比,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也能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比如客户卡就能挖掘单店的订货规律,指导业务人员突破习惯性拜访,而改为重点拜访,重点客户重点服务,运用二八法则,20%的门店挖掘销量,80%的门店抓生动化陈列,渗透销量等等。

是呀,细节决定成败,基层的营销单位抓的就是细节和执行力,一个个细节的忽略导致了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大家都在忙,都没忙出什么结果。王经理决定专门成立一个督查小组,针对过程的各个细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考核,纳入月底薪资的奖罚当中,督查小组直接对经理负责,保证市场信息的随时沟通。

五、营造竞争气氛,激发员工斗志

要激发员工的斗志,必须打造一种内部竞争机制。

王经理充分利用了激励工具,打造出了内部竞争的气氛,制定了员工月度业绩记录卡,记录卡从销售达成、网点开发、品项达成、客情关系、月度增长率、销量同期比、渠道贡献率等综合指标,对员工进行客观评估,并按月进行评比,作为员工提升依据;会议室内设立员工业绩板,对员工进行月度销售排名,进行末位淘汰,设立销量达成警戒板,按日提醒员工的达成情况,设立月度销量状元、市场开拓状元,选拔优秀的员工并进行张榜,设立渠道主管岗位,连续三个月业绩排名第一的员工,评选为该渠道的主管,负责整个渠道的协调和管理,培养其小组领导能力,设立渠道之间的销售竞赛,设立小组奖励,调动渠道小组之间的竞争热情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内部竞争机制,调动全员参与热情,激发团队的活力,一改往日整个团队乏味和沉闷的气氛。

六、经常培训和总结

保持团队整体前进的步伐,就要经常性进行培训和工作总结,实现整个团队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每个周六,王经理就把所有的业务人员组织到一起,进行培训和经验总结,培训采取互动的方式,一方面将搜集的各种培训资料进行共享,一方面将一周工作得失进行广泛发言,各抒己见,看着热火朝天的讨论场面,王经理喜上心头,从争论中,不但梳理出市场思路,也发现了一些有潜质的人员,成功的个案给了所有人员启发,失败的例子也增长了业务经验,同时,根据每周的培训经验总结,王经理也适时调整各项工作流程,与市场现状相匹配,以发挥出每个人员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篇13:如何提高学校内设机构的执行力

学校执行力不强, 表现在政治上, 就是对上级的指示、命令过滤执行, 于己有利的就执行, 于己不利的则任意变通;表现在业务上, 就是领导无能, 对待工作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习惯于当“收发室”、“传声筒”, 上面讲什么回去就传什么, 不认真考虑怎样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工作中畏首畏尾, 害怕困难, 回避矛盾, 不敢碰硬, 怕得罪人;表现在作风上, 就是工作不务实, 疲沓拖拉, 行动迟缓, 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给领导看、给上级看, 部署之时雷声大, 落实起来雨点小, 习惯于“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该巡逻的不巡逻, 该服务的不到位, 该监管的不监管;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 标准渐渐降低, 甚至完全走样。学校与学校的差距就这样被悄悄拉开。

根据学者温德诚的分析, 执行不力, 责任在上司;执行不到位, 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执行打折扣, 说到底是控制无力。作为一校之长, 校长不可能事必躬亲, 只能抓好层级管理, 严格控制中层干部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实际过程, 以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

一、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

层级不清、多头指挥、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是造成执行困难的重要原因。校长必须对学校工作进行通盘考虑, 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 细化各项管理任务。一是横向细化。校长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 将学校工作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 每个部分再继续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 直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的操作细节为止。分解出来的每一个部分或操作细节, 就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单元, 在此

筅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朱耀东

基础上, 适当调整学校的组织架构。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保卫科等工作机构, 虽在我国存在多年, 但其工作职责, 完全可以按照学校的工作需要, 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二是衔接细化。学校的很多工作单凭某个人或某个部门不可能完成, 比如安全工作、升学考试等, 必须由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密切配合, 该哪些人完成哪个工作单元, 校长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不能大家都管, 谁都不主动负责, 出了问题就互相扯皮推诿。三是责任细化。执行力包括执行动力、执行权力与执行能力。执行层的权力来源于决策层的赋权, 赋权的关键是职责对等。责大于权, 就会让管理者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权无钱难办事”;职大于责, 就会让领导有机会诿过于下属, 严重削弱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为此, 学校必须进行科学的职位分析, 编写一系列的职位说明书, 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

二、全面规范工作流程

管理始于流程。学校是个人员集中的地方, 针对师生的服务, 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服务,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流程, 什么事都是临时指挥, 作业的先后次序不明确、责任人不明确、服务窗口不固定、作业时间不明确, 不但行政效率低下、浪费别人时间, 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学校的重点工作, 必须有相应的工作流程图, 公开办事人员、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条件、公开办事结果, 使每位师生员工都知道在学校办事情该找谁、在哪里办、什么时候办、自己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办事结果。

当然,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 校长应该要求各中层领导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实际, 分析、研究、改进和优化流程, 尽可能地精简会议、文件, 严格控制公务活动规模, 健全各类物资管理制度, 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杜绝不应该的浪费。

三、加强工作计划管理

执行要从计划开始,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 纷繁复杂,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充当消防队员, 哪里冒火往哪里跑。领导干部必须有大局观念, 坚持条块结合、事先调查、超前参谋, 以学年、学期为周期, 拟定一个高屋建瓴、重点突出的工作计划, 如《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常规》等, 这种计划有最终愿景, 也有阶段目标, 重点工作都被分解到每月、每周, 责任人明确, 空间位置明确, 完成时限明确。而对每月、每周的工作, 则有更为详细的行事历:一天的工作, 哪些必须优先完成, 哪些可以延后完成;某项工作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什么时候结束, 需要配置哪些资源, 需要向什么人学习, 在行事历上都一目了然。

由于计划的执行过程相对于执行情境而言, 总是滞后的, 因此, 各内设机构还必须对执行中的突发事件有较为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并准备好系列的、完整的意外处置方案。只有通过工作时间的严格控制, 中层干部们的工作才会有条不紊、从容镇定, 减少一些疲沓拖拉、临时慌乱。

四、不定期抽查原始工作记录

检查是落实管理的必要而又重要的手段, 只布置不检查就等于没规定工作期限, 只布置不检查就等于不了解工作的盲点或漏洞, 只布置不检查就等于让规章制度变成了一张废纸。为了防止干部们敷衍塞责、消除潜在的隐患, 校长应根据学校最新动态, 不定时、不通知地抽查中层干部们的原始工作记录, 及时纠正其工作偏差。当下属以一种随时接受检查的心态进行工作时, 紧迫感和责任感会使其处于亢奋状态, 自然会做好日常工作记录、收集好活动资料、做好相关总结, 从而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加快工作进度, 保证工作质量。

五、定期进行工作述职

定期工作述职是落实目标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一是听取前段工作情况汇报, 了解干部们是否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检查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看是否存在反应迟缓、应急不灵等问题。三是考验干部们的忠诚度, 看是否存在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四是帮助下属解决工作困难, 帮助他们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表达校长对他们的关怀、激励之心。五是让中层领导对下阶段工作进行表态, 表态既是一个让他们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让他们宣读誓言、作出承诺的过程。

这种述职, 可以采用会议形式, 以减少各种中间环节, 及时沟通工作信息。也可以采用报表形式, 让各部门的工作都反映在表格数据上, 避免空话套话, 便于上下传达。

六、引进外部监督机制

学校工作不像企业, 很多的人和事都带有不确定性, 有些不确定性是源于客观条件, 有些不确定性是因为概念模糊, 比如认真与马虎、自私与无私、能干与无能等, 难以实现量化考核, 校长对中层干部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总是不太全面, 不够真实, 必须采用更高的技术技巧。常言说,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校长要了解中层干部的真实作风和能力, 必须全方位地拓展民意沟通渠道, 选择一定的场合, 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 主动就一段时期的工作, 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 必要时采取民意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 使学校各个部门都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质询。一是看各内设机构拟订的制度或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民心民意, 是否经过调查研究;二是方便群众检举干部们的不公正行为, 杜绝有章不循、赏罚不明等歪风邪气;三是曝光干部们的“不作为”表现, 敦促其履行工作职责;四是多几双眼睛,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 及时纠正, 确保各项工作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七、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

在管理中,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执行找借口、执行不力找借口、出了问题还找借口。为了保证政令畅通, 干部队伍必须引进《教育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等问责制度, 对于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 造成考核结果不标达, 甚至造成学校重大损失的责任人, 应在公开场合“清算”其失职责任, 宣布其惩处结果。此举与其说是惩戒该下属, 还不如说是警示他人。对于那些受本人能力限制, 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下属, 就要让他体面地下岗。

当然, 只有鞭策, 没有鼓励, 也会削弱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为此, 校长要将学校工作目标分解, 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既有“一票否决”的硬性指标, 又有“跳一跳能摘到”的软指标, 给中层干部们一定的利益承诺, 除了岗位津贴, 还要有“红包”, 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

八、形成良好的干部流动机制

中层干部长期固定于某一部门工作, 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对工作缺少激情, 也容易出现部门本位主义。“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校长要尽力向上级领导推荐优秀人才到其他地方任职, 也可在校内不同岗位交流领导干部, 一是扩大其视野, 二是增强其工作新鲜感, 三是为某些岗位寻找到更加匹配的工作人员, 四是交流工作方法、思维方式。

总之, 只有让学校内设机构的工作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偏差有良策, 中层干部们该说的说到, 说到的能做到, 做到的能见到, 学校的行政执行力才能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永亮.团队执行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篇14:关于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思考

摘要:执行力在各大公司都被看的很重,执行力已经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但随着近年来理论和实践的拓展,很多企业发现在管理过程中还是问题不断,其中最主要问题是企业的执行力出现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提高企业执行力

1企业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制度朝夕更改,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领导层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没有认真的论证就仓促出台,致使制度朝夕更改,让员工们无所适从,管理者一样只能借助下达指示来推行新的制度,最后导致合理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另外经常有一些企业企图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者通过各种考核来达到改善企业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企业每下一个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加大了束缚,也进一步正加了执行者的逆反心理,最后可能导致员工消极应付,使企业的规定了指示变成了一种形式。所以企业在设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员工的更好的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实用有针对性。

1.2执行流程过于繁琐,不合理有研究表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七分钟,但是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不要妄想顾客会理解企业内部的繁琐的程序,他们只关心从打电话投诉道具体执行要多长时间。缩短非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1.3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在这方面,一般的企业都是有两种情况:一是们有人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前者只要做了,做得好与坏每人关,或者是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哪些部门去做,职责不明确,所以无法考核。常见的如企业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问题,导致有事情的时候设人负责。后者是监督或考核的机制不合理。

1.4管理者对执行没有常抓不懈大的方面是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意地坚持,办事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领导没做好表率作用等等,所以一个企业出了问题首先要看主要负责人。企业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

1.5培训中的浪费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提高员工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是培而不训,人为地减少了培训中的步骤。培训的四大步骤:讲解示范演练巩固。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培训就只是做到第一步:讲解,如此而已。具体工作怎么做,就没有人过问了。这也是好多企业培训后觉得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

1.6企业文化没能有效地取得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们经常拿出来讨论的问题,更有很多企业愿意出巨资请咨询公司来做本公司的文化,但是成效各有不同,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管理者忙于日常管理,无暇估计文化评价和升华,导致眼下的企业文化理论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脱节,长期以往,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地弥漫着,同时又虚无缥缈地存在着,文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主要措施

2.1明晰的职责分工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诿等不良现象如果把公司比做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的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里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2.2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有的经理人认为执行人员的执行力不强,主要在于他们的技能有所欠缺,或者不愿吃苦,因此总是寄希望于通过培训来改变执行人的想法。殊不知这种做法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事实上,企业的老总们忽略了执行的真正动力来源——绩效考核,这套体系若没有建立起来,执行力不会自动产生。绩效考核向来是营销团队建设乃至整个企业建设中的一大难点。绩效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关于如何完成公司或业务单位的使命和目标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计划。战略管理即对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过程的管理,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测评与监控。绩效管理即战略管理的第四部分——测评与监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战略性的高度管理制度体系。

2.3激励员工激励是通过一定手段是团队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得意满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创新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激发人才的能量,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奖励员工的方式包括公司明文规定的物质奖励,公司事先设定好目标,当员工的表现达到标准时,公司便给予员工奖金或礼物等物资上的奖励;老板弹性给予的物质奖励,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老板给予员工额外的物质奖励;给予员工正面的回馈,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优异;公开表彰员工的表现,升迁颁发最佳员工奖等等;私下表彰员工的表现,例如:请员工吃饭给予员工额外的休假等。

2.4建立良好的管理选择渠道一个单位,如果真的要用人所长,就不要担心职员们对岗位挑三拣四。只要他们能干好,尽管让他们去争。争的人越多。相信也干得越好。那些没有本事抢到自认为合适的岗位,又干不好的剩余员工,不妨让他待岗或下岗,或者干脆考虑外聘。

2.5进阶高绩效团队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唯有建立健全的团队,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健全的团队必须做到:一是开放沟通。进行平等的双向式的交流;最终达成一致的观点和行动。二是鼓励尝试创新。提高创新个体内在创新动机,建立一种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多关心下属的成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6员工的职业化执行是依靠人去实施的,所以要保证有效的执行力必须要有职业化的人。职业化的人包括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首先要有职业化的管理者。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别人的同时也是管理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管理的管理者首先就不成其为管理者。企业执行力的实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管理者首先应做到的是自己要去执行。其次要有职业化的员工。企业执行力的实现,就是员工职业能力的实现。要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化水平,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要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再一方面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上一篇:和谐之美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小孩不笨影片观后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