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2024-04-21

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精选6篇)

篇1: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自20__年度下发《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__]129号)以来,各地纷纷探讨了许多分类管理的措施,一些省份也都制订“所得税管理的分类管理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很好地运用起来。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以后,国家税务总局在20__年度16字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企业所得税管理的24字方针,即“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同时,将“分类管理”由原来的最末一位提升到第一位,充分说明了“分类管理”在新所得税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把如何做好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摆上了议事日程。

何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按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企业的不同事项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合理配置征管力量,加强薄弱环节的征管措施,采取不同侧重点的管理方法。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方法,体现了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项目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可以如何进行分类呢?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一是按属地原则分类,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为汇总纳税企业和非汇总纳税企业;二是按产业分类,分为工业类企业、商业类企业、农业类企业和服务类企业;三是按照是否享受税收优惠,分为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和非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如此等等……可以将企业分为若干个类别。那么,新企业所得税应如何进行分类呢?笔者认为应划分为:一类是非居民企业,二类是汇总纳税企业,三类是一般查账征税企业,四类是核定征收企业。二类至四类为居民企业,二、三类居民企业按经营规模进行分层管理,上年销售额分为10亿、1亿、5千万、5千万以下“四个层级”,在“四个层级”的居民企业中进行关联交易、享受税收优惠、风险事项等分项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分类、分层、分项管理体系。

一类: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对象是外国居民、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跨国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所得,税源具有流动性大、隐蔽性高的特点,税收收入易流失,税收征管难度大,在多数国家被列为税收征管高风险领域。为此,要建立健全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日常监控机制,把握其流动规律,重点要加强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预提所得税管理以及非民企业承包工程与提供劳务税收管理,防范税源流失风险。应分经营项目建立非居民企业的经营台账,注意分别取得的所得与非居民企业所设立的机构场所是否有实际联系。具有实际联系的,应注意境外所得的纳税,没有实际联系的,应注意境内所得的扣缴。

二类:汇总纳税企业。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汇总纳税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因此,在管理上不仅要引起各地税务机关的足够重视,而且要根据总、分支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防止出现管理漏洞。注意分支机构财产损失的报批和总机构的扣除,并准确按三因素和权重分摊税款和计算应纳税额。

三类:一般查账征税企业。对二、三类“四个层级”的企业,首先按经营规模进行分层级管理。一是上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应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充分体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强化税源的监控分析,突出管理深度,确保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对企业应建立一整套“企业经营评估体系”,从企业性质、规模、资信、效率、财务、税收以及特殊业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企业经营提供评估数据,为核实税基提供可靠保障,在管理上确保“抓大”。二是上年销售额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应分行业对本地区的重点行业建立评估模型,从收入、成本等方面,通过投入产出率等评估指标,抓住薄弱环节,不断总结行业税收管理经验,采取行之有效地征管措施,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在管理上确保“控中”。三是上年销售额5千万元以下的企业,应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等环节,提出管理要求。要通过完善不同收入项目的确认原则和标准,以发票等各种凭据为抓手,利用税收综合征管信息系统,通过分行业规范企业成本归集内容、扣除范围和标准,严格查验据以扣除的凭证,加强费用扣除审核,对跨年度收入和扣除项目实行台帐管理,规范财产损失扣除管理等措施,加强税前扣除管理,在管理上确保“核小”。

其次,在“四个层级”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按有关事项进行“四个层级”的分项管理。一是关联交易管理。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较多、税负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更加重要。各级税务机关要通过拓展关联交易信息、健全关联交易台账、加强关联交易行为审核、建立联合检查制度等方法来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二是对减免税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企业,要结合减免税年检加强管理,年检必须实地调查,重点检查其减免税情况真实性、合法性,减免税条件有无发生变化,是否有转移或调节利润的情况,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要取消其减免税资格。三是企业合并、分立、改组改制、股权转让、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以及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等事项,一般比较复杂,具有不确定性,税收管理难度较大,要实行企业事先报告和税务机关跟踪管理制度,切实加以管理。四是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税务登记清查,将民办医院、民办

学校等单位纳入企业所得税管理范围。对其中符合非营利性组织条件的,要强化资格认定管理,严格界定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加强成本费用扣除的规范管理。五是连续二年亏损且累计亏损超过50万元或当年亏损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要结合所得税后续管理与纳税评估加强管理。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亏损原因;评估人员要将其列入重点评估企业,加强对相关项目、数据和指标的评估审核,分析其申报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六是清算管理。清算是企业注销前所得税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要通过及时掌握企业清算信息,规范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加强清算后续管理等措施,切实强化清算管理,等等。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制度。由于所得税汇缴期较长,且计算调整项目较多,加之有些企业在在实际财务处理时不执行向税务机关报备的处理办法、有些企业财务披露时不完整,所以,很有必要实行“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制度,以规范企业汇缴行为,减轻税务管理人员审核工作的`压力,为税务稽查提供项目化的审核资料。一般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企业基本情况;二是本企业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处理方法、投资核算方法等等;三是本企业所得税备案和审批项目的备案及审批情况;四是本企业所得税汇缴调整项目调整情况;五是法人代表签字及日期。另外,汇总纳税企业还应加上汇总及分公司报批审核等情况。

四类:核定征收企业。对核定征收户的管理应针对其收入规模较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等特点,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着重加强计税依据的管理,强化各类管理信息的综合比对,防止纳税申报的随意性。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的纳税人,要区分不同核定方式加强管理。对按销售收入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强化对财务会计报表销售(营业)收入的监控,按期将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对按成本费用支出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通过加强发票、工资表单、材料出库单等费用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真实性的控管。核定绝不是“一核了之”,税务机关应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后续管理,提高其财务会计核算水平,促使其不断健全财务制度,逐步实现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在实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应该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所得税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更新,税务管理人员要能第一时间掌握税收政策,并学以致用,辅导纳税人按新税法的规定执行,加之,20__年以来财会制度不断更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大型企业已经运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又有了新的变化,管理人员要持续学习,懂税法、懂财会、会分析、能评估;其次是强化纳税服务。由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特点,税务管理人员应尽量为纳税人提供详实的、不走样的税收政策咨询,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日常分析,关注企业的涉税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分类分项管理办法,在汇算清缴期,应加强汇缴工作的辅导,注重备案资料和审批事项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强化纳税调整项目,特别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计算的影响;第三是应建立各种分类管理台账、跨年度管理台账、非居民企业应税项目台账、投资管理台账等等。

分类管理是一篇大文章,各人都可做得,只是各有巧妙不同,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做好这篇文章,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分类管理,提高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项目化。

篇2: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方针,即“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同时,将“分类管理”由原来的最末一位提升到第一位,充分说明了“分类管理”在新所得税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把如何做好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摆上了议事日程。

何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按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企业的不同事项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合理配置征管力量,加强薄弱环节的征管措施,采取不同侧重点的管理方法。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方法,体现了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项目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可以如何进行分类呢?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一是按属地原则分类,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为汇总纳税企业和非汇总纳税企业;二是按产业分类,分为工业类企业、商业类企业、农业类企业和服务类企业;三是按照是否享受税收优惠,分为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和非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如此等等……可以将企业分为若干个类别。那么,新企业所得税应如何进行分类呢?笔者认为应划分为:一类是非居民企业,二类是汇总纳税企业,三类是一般查账征税企业,四类是核定征收企业。二类至四类为居民企业,二、三类居民企业按经营规模进行分层管理,上年销售额分为10亿、1亿、5千万、5千万以下“四个层级”,在“四个层级”的居民企业中进行关联交易、享受税收优惠、风险事项等分项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分类、分层、分项管理体系。

一类: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对象是外国居民、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跨国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所得,税源具有流动性大、隐蔽性高的特点,税收收入易流失,税收征管难度大,在多数国家被列为税收征管高风险领域。为此,要建立健全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日常监控机制,把握其流动规律,重点要加强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预提所得税管理以及非民企业承包工程与提供劳务税收管理,防范税源流失风险。应分经营项目建立非居民企业的经营台账,注意分别取得的所得与非居民企业所设立的机构场所是否有实际联系。具有实际联系的,应注意境外所得的纳税,没有实际联系的,应注意境内所得的扣缴。

二类:汇总纳税企业。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汇总纳税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因此,在管理上不仅要引起各地税务机关的足够重视,而且要根据总、分支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防止出现管理漏洞。注意分支机构财产损失的报批和总机构的扣除,并准确按三因素和权重分摊税款和计算应纳税额。

三类:一般查账征税企业。对二、三类“四个层级”的企业,首先按经营规模进行分层级管理。一是上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应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充分体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强化税源的监控分析,突出管理深度,确保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对企业应建立一整套“企业经营评估体系”,从企业性质、规模、资信、效率、财务、税收以及特殊业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企业经营提供评估数据,为核实税基提供可靠保障,在管理上确保“抓大”。二是上年销售额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应分行业对本地区的重点行业建立评估模型,从收入、成本等方面,通过投入产出率等评估指标,抓住薄弱环节,不断总结行业税收管理经验,采取行之有效地征管措施,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在管理上确保“控中”。三是上年销售额5千万元以下的企业,应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等环节,提出管理要求。要通过完善不同收入项目的确认原则和标准,以发票等各种凭据为抓手,利用税收综合征管信息系统,通过分行业规范企业成本归集内容、扣除范围和标准,严格查验据以扣除的凭证,加强费用扣除审核,对跨收入和扣除项目实行台帐管理,规范财产损失扣除管理等措施,加强税前扣除管理,在管理上确保“核小”。

其次,在“四个层级”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按有关事项进行“四个层级”的分项管理。一是关联交易管理。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较多、税负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更加重要。各级税务机关要通过拓展关联交易信息、健全关联交易台账、加强关联交易行为审核、建立联合检查制度等方法来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二是对减免税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企业,要结合减免税年检加强管理,年检必须实地调查,重点检查其减免税情况真实性、合法性,减免税条件有无发生变化,是否有转移或调节利润的情况,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要取消其减免税资格。三是企业合并、分立、改组改制、股权转让、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以及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等事项,一般比较复杂,具有不确定性,税收管理难度较大,要实行企业事先报告和税务机关跟踪管理制度,切实加以管理。四是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集中力量组

织开展税务登记清查,将民办医院、民办学校等单位纳入企业所得税管理范围。对其中符合非营利性组织条件的,要强化资格认定管理,严格界定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加强成本费用扣除的规范管理。五是连续二年亏损且累计亏损超过50万元或当年亏损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要结合所得税后续管理与纳税评估加强管理。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亏损原因;评估人员要将其列入重点评估企业,加强对相关项目、数据和指标的评估审核,分析其申报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六是清算管理。清算是企业注销前所得税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要通过及时掌握企业清算信息,规范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加强清算后续管理等措施,切实强化清算管理,等等。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制度。由于所得税汇缴期较长,且计算调整项目较多,加之有些企业在在实际财务处理时不执行向税务机关报备的处理办法、有些企业财务披露时不完整,所以,很有必要实行“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制度,以规范企业汇缴行为,减轻税务管理人员审核工作的压力,为税务稽查提供项目化的审核资料。一般企业所得税汇缴底稿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企业基本情况;二是本企业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处理方法、投资核算方法等等;三是本企业所得税备案和审批项目的备案及审批情况;四是本企业所得税汇缴调整项目调整情况;五是法人代表签字及日期。另外,汇总纳税企业还应加上汇总及分公司报批审核等情况。

四类:核定征收企业。对核定征收户的管理应针对其收入规模较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等特点,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着重加强计税依据的管理,强化各类管理信息的综合比对,防止纳税申报的随意性。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的纳税人,要区分不同核定方式加强管理。对按销售收入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强化对财务会计报表销售(营业)收入的监控,按期将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对按成本费用支出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通过加强发票、工资表单、材料出库单等费用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真实性的控管。核定绝不是“一核了之”,税务机关应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后续管理,提高其财务会计核算水平,促使其不断健全财务制度,逐步实现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在实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应该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所得税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更新,税务管理人员要能第一时间掌握税收政策,并学以致用,辅导纳税人按新税法的规定执行,加之,2006年以来财会制度不断更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大型企业已经运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又有了新的变化,管理人员要持续学习,懂税法、懂财会、会分析、能评估;其次是强化纳税服务。由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特点,税务管理人员应尽量为纳税人提供详实的、不走样的税收政策咨询,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日常分析,关注企业的涉税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分类分项管理办法,在汇算清缴期,应加强汇缴工作的辅导,注重备案资料和审批事项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强化纳税调整项目,特别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计算的影响;第三是应建立各种分类管理台账、跨管理台账、非居民企业应税项目台账、投资管理台账等等。

篇3: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工工作;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6-0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工工作作为国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管理中的一大特色。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在逐步趋于多元化;人们过去落后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等促使政工工作必须接受新的挑战与蜕变。为实现与企业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现对国企政工工作遇到的种种问题及现状,做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力求与时俱进求发展,开拓创新新思路,找准定位谈时效。

一、国企政工工作在发展中的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政工工作不受领导重视导致工作地位不高。

当今的社会属于经济型社会,企业的发展当以创造经济效益为首,于是生产经营成了重中之重,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备受领导青睐。而政工工作逐渐被冷落化,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力部门”、“主导部门”变成支持部门甚至服务部门,政治地位逐年下降。又因为政工工作人员少了企业对工作资金的投入,待遇微薄,甚至政工干部的工资都会低于一线工人的待遇。部分人感觉此工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二)政工干部老龄化,政工队伍不稳定。

1.政治地位得不到重视使得政工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国企改制导致政工干部身兼数职,导致政工干部无奈想离开自己的岗位,于是政工工作人员因减少变得紧张,人心惶惶更加没有精力从事本职工作。究其根本原因是工作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其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不强,就像围城一样使得进去的人想出来。种种迹象表明政工工作队伍不稳定。

2.工作待遇满足不了生活的需求,导致政工工作断层现象严重。

当今社会,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从事于政工工作的一部分人的工资微薄,无力满足生活需求,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下海经商,拒绝继续从事本职工作,于是政工工作出现了断层现象严重,政工干部逐步趋于老龄化。

(三)政工工作方法陈旧、时效性不高、缺乏创新。

由于政工工作的政治经济地位不高,导致目前国企政工人员中素质高,综合型人才的流失。试想一个身兼数职的政工干部,怎会有时间和精力关心政治局面、研究经营模式、熟练管理技巧。他们只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付和理所当然上,来不及创新,工作方法依然陈旧,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激情的工作,时效性不高。

(四)关于绩效的规定、绩效的考评、绩效的成果、绩效的管理等这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绩效的规定因缺乏弹性,导致员工劳动的积极性下降。

部分企业员工为提高劳动积极性,改善工作散漫的工作作风曾向领导谈过“关于绩效规定的不合理之处”的想法与建议,但是领导总是不能回复,也没有认真对待。对于绩效的规定,员工只能敢怒不敢言,缺少与领导合理的沟通与交流,对于硬性的绩效规定员工只能无条件接受,导致工作情绪低落,工作状态散漫。

2.绩效考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作为企业领导本应针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不能让员工感觉付出与收获失衡,不平等的待遇等,作为领导本应真实合理的评价每一位员工,做到让所有员工没有机会托关系,走后门。但事实领导并非做到对待每一位员工公平,这一现状不但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3.绩效成果的稳固决定着企业良好地发展。

部分企业的员工自我管控能力弱,容易被已取得的绩效成果所影响而沾沾自喜,滋生骄傲情绪,导致已取得的绩效成果会恢复原状甚至反弹。这无疑不再说明绩效成果的稳固决定着企业良好地发展。

4.绩效管理要具有时效性,不拘泥于形式。

部分企业为应付上级检查或是丰富工作内容,有时会与其他单位互相学习,有时也会听专家讲座学习相关内容,但归根结底是为了掩饰与应付做了毫无意义的工作,员工绩效的管理非但没有改善,也没有真正发挥学习的作用,时效性不高。

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探讨政工工作发展新思路

对比目前中国和世界的形势,企业的发展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国企一定要慎重对待,认清现状,正视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为适应现在的新时代,探讨一下政工工作的新思路。

(一)提高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

一个企业虽重视生产经营下的经济效益,但是也缺不了政工工作的管理与服务,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作为国企政工工作人员应调整心态,认清自己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提高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

(二)只有规范了工作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政工员工的工作效率。

要想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现状。对于无系统组织、无纪律规范的章程,虽然政工员工已熟记于心,但时效性不强。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从部门抓起,要想管理好一个部分,就要向一个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细节、合理与科学的流程方法、日常管理的时效性要效率。只有规范了工作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政工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顺应时代发展,政工工作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规范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防止力量的分散。只有提高工作热情,服务质量,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当今国企政工工作人员如果只是能说会道,善沟通善于表达的单一型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其发展,每一位员工有责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地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家、经济家、管理家”复合型人才。

三、总结

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靠创新,创新的来源是改变现状。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政工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政工工作的核心是服務,为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政工人员要重新定位,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便为企业更好地服务,以求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洪鸣蔚.基于企业文化视角谈国企政工工作创新[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12):9.

[2]王民纲.刍议发挥政工队伍思想引擎作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3,(6):66,63.

篇4: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1 新医院财务制度特征分析

新《医院财务制度》于2011年由卫生部联合财务部予以发布,此制度实质对1998年所颁布的财务制度的一种补充、修正及完善。新制度的内容调整及颁布执行均依据国家总体性经济制度的相应改革,此外,其还与政治体制的具体改变相适应或一致,以此就国家在新时期框架下在卫生及医疗保障体制方面予以适应。对于新医院财务制度而言,其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出了对医院在公益性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有效维护,就其提出背景而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持续改革,则对精细化及科学化的管理方向给予了明确,从医院的角度来分析,医院在内部管理上进行强化,要求将制度尽快修订;另外,对于之前所运行的制度而言,其所具有的问题和不足则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及修订。对于旧制度在實际落实方面所存在的不适用性,新制度的提出及执行则具有以下目标及特征。首先,新制度对医改相应要求给予有效落实,这也对医院在公益性方面的实质特点相适应及得以体现;其次,基于国库管理制度、预算及事业单位在具体的财务规则方面所开展的改革等大背景下,能够将医院在财务管理特点上给予体现。

2 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

医院的内控制度作为一个完善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其在相关泛绿法规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其将病人服务、风险应对、强财务预算强化、成本控制及各种管理措施均统筹于内的一体化制度。依据相应分类标准,其内容为:第一,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其系统目的为就医院在经营效率上进行提升,且提高服务病人的工作效率,此系统乃是一种将服务与行政予以有效结合的具体程序、措施及方法;第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此系统在财务计算及审核中较多使用,即一种用于会计业务及与之存在相关性的业务实施管理的相应程序及措施,在应用时,应对记录在妥善性、正确性、完整性及真实性方面给予保证。

3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当前诸多医院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许多人就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更有甚者则对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均不知晓。而一些医院工作人员,仅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具有程序性且提供服务的相应体系,且认为发布一些文件规范及工作流程乃是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价值所在,仅将其作为链接科室进行交流、传达及告知的一种工具。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医院相关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实施内部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主要目的及作用存在认识不足状况,有些管理人员甚至对于此种观点及意识不具备,造成在医院整个管理文化当中,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理念及氛围均较为缺乏。

3.2 不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难以有效落实 诸多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均未建立或完善,导致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不到位状况,诸多业务流程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在管理医院内部事务方面,也不能将其作用予以充分发挥,此外,对于医院在可持续发展及健康运行方面也不能将其促进作用进行有效发挥。一些医院尽管在其内部建立了相应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却缺乏执行力,不能将其作用予以充分发挥。

3.3 医院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仍需提高 内部管理控制有效建设及开展,需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其中,因此,相关管理者在能力及素质方面的优劣,则对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相应完善性具有决定作用。一些医院会计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于所落实的内部控制工作则无法有效胜任,并且在相关培训及积极学习方面也较少,因此,对于那些最新的管理理念也无法触及,现有工作方法和思路均相对滞后,另外,会计人员在具体的职业道德方面也无法得到相应保障。

4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策

4.1 重视内部控制制度 要从本质上及内心深处树立观念意识,就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日常运行当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给予充分认识。另外,医院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在重视程度方面也应进行强化;对于全院职工而言,也需在医师方面予以树立。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可在医院当中推行经济责任分工制度,促使医院各职员工均各尽其职,且相互协调和制约,以此达到彼此控制的效果。另外,还要将符合医院需要的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建立,还要敢于且善于解说社会公众及媒体对制度的约束及监管。

4.2 将外部专业机构予以引入,获取更大支撑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需居于独立且更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衡量。针对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落实管理当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应及时予以揭露,从专业角度对其作出评判,且制定最终的修改方案。而在实际运行当中,还应对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的相应参与提供保障。由于仅为理念层级的制度设计,则在实践当中,各个环节在能够合理运行方面无法给予保证,因此,第三方机构参与便可对其实施管理及监督。

4.3 提升医院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强化监管 医院会计人员作为整个财务体制当中的核心构成,其素质的高低,对财务能否实现科学化的规范及整体运行起到决定作用。同时HIA对医院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运行及完善具有突出作用。通常来讲,医院会计人员具备优秀素质需做到如下三点:首先,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及修养,其也是一个专业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软因素,其次,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及完善的素质,其对于新时期开展及落实财务管理技术性要求相适应。

5 结语

伴随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框架下,各医院依据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和方向,逐步着手建立及实施新的财务制度,以此就目前新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浪潮予以适应;对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管理举措,不仅使医院在竞争力方面的不断提升,还可实现其健康发展,迎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邓莉芬.浅议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2(1):139-140.

[2]张晓燕,龚璐超.医院财务内控机制健全与医院公益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2):121-122.

篇5: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的主题。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推行下去,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生态功能的良好发挥,关系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关系到林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所以分类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1.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概况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 ,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

自2005年原林业部颁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以来,根据原林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策通字[2008]69号)精神,各省(区)相继于2009年选择2~4个县(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2008]191号)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林策发[2010]88号)文件精神,各省(区)相继启动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区)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 其间各省林业厅(局)也同时制定和发布了本省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2.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政策,但是我国一直为建立生态公益补偿机制,这势必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或经营主体无力正常地对其进行经营和管护,甚至会发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人们的生态观念不强,对林业的三大效益认识不到位。虽然我国在历史上就有植树种竹的优良传统,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森林中的木材、薪材及林副产品等林产品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农业、水利、旅游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弱视甚至无视林业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社会效益,人们享受这种效益成了理所当然,而补偿却成了盲区。林业部门,特别是营林业承担了繁重的造林、育林任务,而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经营困难成为必然。如一些森林公园、水利设施的经营中,森林的管护和抚育等任务属林业部门的“分内事”,而经营收入却进入了旅游部门、水利部门的账户。这种投入和产出脱节、剥离的现象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②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困难。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问题的提出,已为时不短,并早已载入《森林法》中,但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和补偿办法。

2.2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 。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

3.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法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 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4.结束语

篇6:新所得税体制下的分类管理工作心得

[关键词]街道体制;社区治理;责任机制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31-03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改革全局中的一项基础性攻坚问题迫切需要突破。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调研课题形成的《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简称“1+6”文件),就是针对当前现实问题和矛盾而进行改革的破题之作。2015年作为实施“1+6”文件的第一年,上海率先在街道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一、街道体制改革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一)社区治理新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的问题。依据上海市委2014年一号课题的指导,上海市各街道积极推进街道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组织架构,即1+2+6+2模式。“1+2”体制,即街道党工委下设行政党组和社区党委,“6+2”即六个职能科室和两个自主设立的科室,其目的是重新整合工作职责,实现扁平化管理,理顺社区治理关系,强化服务职能。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成为新的社区治理问题。社区党委作为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机构,其基本职能是负责“两新”组织和居民区党建工作。如果作为决策机构,则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平台,整合区域内“两新”组织和居民区党建资源,激活党建活力。而社区党建办公室作为履行社区党建职能的具体工作部门,则更要处理好与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指导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同时,八个职能科室的职责分工也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街道公共服务职能的凸显与考核评价体系缺位的矛盾。街道体制改革亮点之一在于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区政府全额保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工作上来。同时,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权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等。权力的收、放完善了街道的职能定位,能更好推动街道为民服务,向下负责。但是,这种转变还必须建立在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支撑上。原来强调税收返还、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加上考核的指挥棒,基层对招商引资就有积极性。在社会管理和服务这块上,如果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就会容易局限于简单地完成任务。街道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要以居民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主,把群众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着眼点来考量。有自下而上的评估体系作支撑,能在一定程度改变信息不对称的格局,真正实现有序治理。

(三)社区治理主体责任的强化与社区共治作用的发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重点在于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在权力和资源下放、为基层减负赋权的同时,街道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责任也更为明确。诸如违法建筑、违法用地、违规种养、非法营运、无序设摊、群租、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顽症问题的治理,都将责无旁贷地纳入街道职责范围之内。街道党工委不能只是忙于一些行政事务类的工作,而是真正转向服务社区,服务百姓。当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等方式,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创造条件。但同时还需要有更多可发挥的机制和平台,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真正参与进来,并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发挥社区共治的作用。

(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前景与人才缺失现状的矛盾。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是街道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迫切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但是目前来看,社区工作者队伍种类过多、归属各异、缺乏规范,既存在待遇偏低的问题,也缺少职业发展预期,还存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不符合社区管理专业化要求,缺少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为此,市委制定了《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工作者范围,也能让社区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明确自己的发展空间,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提高了社区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度。只是这一制度优势的显现,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原因分析

(一)责任主体认识不到位。一是对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少数党组织负责人片面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工作,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翻牌子,感觉翻来翻去“换汤不换药”,认为意义不大、作用不明显。二是对新体制下怎么抓工作思路不清晰。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存在观望情绪,工作开展仅仅停留在保证规定动作的完成上,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制度机制未跟进。街道体制改革不是简单地翻牌,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体制架构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效果。一是考核评议体系不健全。任务量化指标相对笼统,责任主体任务不够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各自所负的责任模糊。二是考核结果运用缺乏刚性约束。虽然文件强调要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激励作用不强。

(三)党员群众参与有效性不足。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群众认为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包括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等不愿参与或尽可能少参与。二是群众参与渠道不畅。有的群众有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缺乏信息来源,找不到参与渠道,得不到有效引导,不知道怎么参与。三是群众意见吸收不充分。基层党员群众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有时候得不到有效的采纳或者反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参与的积极性。

(四)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政府简政放权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社会组织的作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而社区共治的推动,更需要多元组织力量的参与,尤其社会组织在民主发育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总体上看,社会组织发育还存在不足,承接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使政府转移职能后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接得好,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一)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全目标明确权责一致的党建责任体系。2015年上海市100个街道党工委已全部完成更名,市、区县、街道三级党建服务中心已全部更名翻牌,新的社区党委组建工作顺利完成。但是,街道1+2+6+2的新体制并非简单的翻牌,必须要理顺条与块、上下级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起相关的责任体系,通过责任体系的分解量化,形成责任清单作为考核的标准,这是落实责任制保证新体制正常运转的关键。首先,必须科学把握好党建工作目标。党建工作目标应该包括总体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个体目标任务等方面内容。总体目标任务,就是要依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规划和上级组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本级组织党的建设提出的总要求和总方向。具体目标任务是在总体目标任务的指导下,结合各级党组织工作的现状提出的具体的、可以量化的目标要求。个体目标任务是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双重指导下,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不同的实际,分解出的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党员的个体目标则要根据其不同的岗位职责而确定。其次,明确新体制的责任主体。一是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的领导责任;二是党政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三是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办事人员的直接责任。明确不同工作领域的不同责任担当,既要有共同的责任,也要有“量身定做”的岗位责任,这样才能防止责任漏洞。迄今为止,浦东、普陀等区对社区党委、行政党组的工作职责、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工作关系予以明确,嘉定等区出台关于党建服务中心建设的文件和方案、建立职能清单,为健全责任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突出建章立制,整合区域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机制。坚持把服务群众、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次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亮点。上海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改革,都留下这一时期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不断清理取舍,形成适应目前街道社区新体制的新制度。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应多元多样、互联共生的特大型城市基层社区特点的工作新路。2015年10月27日,上海黄浦区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讨论通过了《黄浦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章程》。以此为契机,开启了进一步完善三级(区—街道—居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夯实工作基础的序幕。对街道和社区层面来说,社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还需要聚焦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整合完善社区共治机制,打破行政和资产隶属关系束缚,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共治、服务群众。运作机制上,要进一步完善联系沟通、需求征集、项目化运作、互联互通、评议激励、经费保障等基本工作机制。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通过设计推出同步服务社区群众、区域单位需求,实现“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双向认领”工作制度,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规范和细化了“双向认领”平等参与、双向服务、共建共享等基本原则和公益慈善类、生活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等服务领域,并明确了集调研、通报、协调、例会、跟踪、考核为一体的“六大工作机制”。这些有益的探索实践得到了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一致认可,才使社区共治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值得复制推广。

(三)注重绩效评估,坚持在激励约束上树立导向。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是街道体制改革,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的坚实保障。首先,评议内容的科学性。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党建重点、体现本地特色,注重评议内容易考核、便操作。将党建工作同经济工作、中心工作纳入党委绩效考核体系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是党建工作由标准模糊的“软任务”转变为目标量化的“硬指标”。上海浦东新区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检查考评指标,内容包括党建基础工作、本单位党建特色创新和围绕重点工作谋划党建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内容清晰,更加便于评价考核。其次,评议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建立广泛、畅通、有效的述职评议渠道,使评议更具真实性和公信度。一是坚持上级评议与基层评议相结合。定期开展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评议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向上级党委开展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并接受考核评议。同时,基层党委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也要向基层党委述职党建工作职责履行情况,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述职评议体系。在述职测评的实践中,重点邀请对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情况比较熟悉且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参加,提高基层一线群众的参与率,把上级领导评价与基层党员群众评议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评议工作的参与面和透明度。二是坚持网上评议与现场评议相结合。要在自查自评和考评组到实地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评议对象述职、考核组通报考评结果、评议组成员逐一点评、民主投票测评并现场公开评议结果等环节实施现场评议。为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创新评议形式,利用新媒体等途径,开展网上评议,使评议结果更全面公开公正。再次,评议结果的导向性。开展评议考核,目的是通过评议增加压力、增添动力,推动党建工作落实。述职评议结束后,要对照评议结果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情况在下一次评议会上通报。要把评议结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的内容之中,对评议为“优秀”的对象,要进行总结宣传,优先提拔使用;对评议为“基本称职”的对象,要进行专题谈话,限定整改时限,跟踪督办考核,帮助整改落实;对评议为“不称职”的对象,要采取组织措施进行免职,彰显评议结果的严肃性,营造基层党组织自觉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浓厚氛围。尤其要落实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强化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考核结果的运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上一篇:写百家饭的作文900字下一篇:算是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