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2024-05-18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共9篇)

篇1: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第一章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2.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重、难点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 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思考并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思考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自我诊断

了解和运用简易方法和自查量表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良好地人际关系。(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思考: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

第二章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透视

学习要点(目标)

1.了解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2.理解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重、难点分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一节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思考: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1.角色认同问题 2.职业倦怠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情绪心理问题 5.人格心理问题

6.职业行为问题——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 7.适应性心理问题

第二节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思考: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

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 3.心理防御机制

(二)学校因素 1.组织因素

(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2)教室氛围(3)角色冲突(4)自主与做决策(5)孤立(6)公平

(7)冲突的价值观

(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2.学校领导与管理(1)校长的支持不够(2)学校管理混乱(3)压抑的学校

(三)社会因素 1.家庭生活环境 2.冲突、挫折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4.过重的内外压力

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2.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3.掌握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第一节教师职业压力概述

一、回答: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教师职业压力:教师面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威胁性情景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第二节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表现

了解: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

(二)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

(三)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 1.侮辱行为2.体罚行为

第三节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

(一)过重的工作负担

(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1.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 2.评职称的压力

(三)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

(四)新课程改革

(五)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

(六)职位不适当

(七)自我发展

二、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化解压力源

(二)寻求社会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改变自我 1.改变生活习惯

(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2)适度劳逸(3)经常锻炼

(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5)戒烟限酒(6)心理健康 2.改变思维方式

(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2)放慢工作速度(3)保持一颗平常心(4)量力而行(5)与人为善(6)忙里偷闲

第四章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职业倦怠的含义和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三个层面。2.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3.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一、回答:什么叫教师职业倦怠?

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映。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第二节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思考: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敷衍行为:教学工作的敷衍行为,学生管理方面的敷衍

行为

2.压制行为:苛求,发脾气,恐吓,不认错 3.推卸行为:问题升级,向家长告状

(二)人际关系方面

(三)教师自我认知方面 1.自我效能感低 2.认知结构障碍

(四)教师身体方面

第三节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思考: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应改如何应对职业倦

怠?

(一)原因 1.职业因素:

(1)外在的期望(2)角色冲突(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4)职业的低创造性 2.工作环境:

(1)管理学生困难(2)人际关系(3)校长的支持程度 3.个人因素

(二)应对策略 1.学会缓解压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4.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第五章教师的情绪问题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情绪的特征。

2.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3.掌握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重、难点分析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第一节教师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回答: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需要与否的态度的体验。

二、回答:情绪的特征

1.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2.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型和外部表现。3.情绪能促进或阻止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了解:职业适应良好的教师具有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省察力 2.情绪的了解力 3.情绪的摆脱力 4.情绪的运用力

第二节 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了解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焦虑: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二)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

(三)自卑: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四)愤怒:是个体在遭遇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感到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愿望受压抑、行动受挫折、尊严受伤害时,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情绪反应。

(五)消沉:是指在经受长期的压力之后,变得灰心、失望、退缩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六)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

以上这几种消极情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析,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节教师不良情绪的调试

理解与应用:不良情绪的调试方法

(一)宣泄法

躯体宣泄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心理宣泄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所有方法?

(二)转移法

思考:情感转移的快慢取决于哪些因素?

(三)控制法

深入理解埃利斯情绪疗法,能举例说明原理。

(四)自我激励法

(五)心理换位法

(六)呼吸调节法

做到能够运用呼吸调节法放松情绪

(七)音乐调节法

第六章教师的人格异常与矫正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人格定义、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职业特征。2.掌握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和临床诊断标准。3.了解人格异常的成因。

4.联系工作实际,能简单地对教师人格异常进行矫正。重、难点分析

教师人格异常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教师人格

回答:什么是人格?

思考:人格的特征如何体现?试举例说明。同时进一步理解教师人格有什么独特的特点

(联系工作实际)育人性、高尚性、完美性如何体现出来?

第二节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与临床诊断

掌握:教师常见的人格异常类型。

1.妄想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裂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裂病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分裂型人格异常区别在哪里?

4.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诊断该项人格异常有什么年龄要求?

5.边缘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6.戏剧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又叫做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7.自恋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8.回避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9.依赖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10.强迫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又称作什么?

第三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思考: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经验起很大作用。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形成环境起决定作用。试着从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其他方面解读人格异常的原因。

第四节教师人格异常的矫正

思考:如何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预防和矫正)首先是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包括哪些品质)其次是环境的创造(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以上两条为预防过程

第三,形成了人格异常后,需要专业治疗。认真理解一下几个学派对人格异常的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包括哪几个治疗技术?)2.行为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3.人本主义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

七章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与应对策略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2.理解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

3.联系工作实际,掌握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人际关系现状

回答: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有哪几种?结合实际情况,你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

了解:健康人际关系的四个特质是什么? 掌握: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同事,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哪些?

人际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自身的经营,教师自身因素哪些方面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再者,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上的大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也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金钱观的冲击,工作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等等,都会对人际关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掌握:为什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

从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工作性质,教师的社会作用方面去理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人际关系提出的挑战

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改革的根本区别,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重塑良好人际关系。

涉及到的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第三节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思考: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新环境、新背景,教师应该调整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同事的相处之道

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压力,如何与同事保持和建设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师与学校领导的相处之道

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存在上下级、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怎样使得上令下行,政令畅通,构建高凝聚力的团队,是这种关系的主要任务。4.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处之道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双方建立在共同促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系,不能理解为家长会就是告状会、批斗会。

第八章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2.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3.了解社会支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重、难点分析

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是正确认知,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乐于接受现实。

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个体成就感 第三是拥有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第四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二节学校组织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优化学校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学校而言,环境和管理体制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因素。作为管理者,如何在现有资源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环境,提供必要的行政帮助,来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社会力量支持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哪些属于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怎样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环境中能够对教师发展起到支持帮助的都应属于他的支持系统,可能是物质的帮助,也可能是精神的帮助。如何使得资源最大化,使之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是教师心理健

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教师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有他自身的特点,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爱情婚姻的建立,家庭生活的方式,都会时刻影响到内心世界。所以,爱情婚姻是不是美满,家庭生活是不是幸福,都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身心健康。

第五节生活方式及休闲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怎样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一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是休闲。两者都要注重,形成习惯。

篇2: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一、本书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教师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属于高发群体,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书通过对我国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揭摆实际工作中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何排解压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共分为八章进行介绍。

二、本书的特点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怎样清楚地认识它,不随便贴标签,把握科学的标准是一个操作难题。本书体现出两个特点。

1.案例解析: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很有可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2.心理测验: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书中所提供的小测验,基本上能够筛查出自身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调整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三、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师群体的健康程度从某种角度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师群体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本书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教师心理问题的维护和改进,是按照生命的内在需要和成长规律丰富生命内涵、充实生命价值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帮助的层面上,应当直达教师的职业成长和生命成长,在生命成长中帮助教师寻找自我成长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四、本书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师的心理健康涉及到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工作性质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和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把握现有资源、开发有利条件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等待问题出现寻找办法,而是面对现实、主动创造条件去预防和维护。

五、本书试图帮助大家认识到

1.什么是心理健康?目前你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心理健康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乱贴标签,不能随便对号入座。应该有清楚的标准和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

2.面对教师的职业压力形成的职业倦怠,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现实的压力。

3.教师人格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如何矫正人格发展中的错位,调整人生发展方向和态度,是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核心。

4.教师心理健康重在预防和维护。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有效的行为、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基础。

第一章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2.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重、难点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思路

本章作为全书首章,具有“绪论”或“引论”的性质,它首先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明确了定义,紧接着进行了“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比较,分析了他们的异同,这是教师应该辨析清楚的。

讨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这些基本知识应有明确的定位和理解。在看书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到整体。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 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 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思考并回答: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思考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自我诊断

了解和运用简易方法和自查量表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良好地人际关系。(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积极进取。

(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思考: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

第二章

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透视

学习要点(目标)

1.了解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2.理解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重、难点分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一节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思考: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1.角色认同问题 2.职业倦怠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情绪心理问题 5.人格心理问题

6.职业行为问题——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 7.适应性心理问题

第二节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思考: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 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 3.心理防御机制

(二)学校因素 1.组织因素

(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2)教室氛围(3)角色冲突(4)自主与做决策(5)孤立(6)公平

(7)冲突的价值观

(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2.学校领导与管理(1)校长的支持不够(2)学校管理混乱(3)压抑的学校

(三)社会因素 1.家庭生活环境 2.冲突、挫折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4.过重的内外压力

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2.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3.掌握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第一节

教师职业压力概述

一、回答: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教师职业压力:教师面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威胁性情景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第二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表现

了解: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

(二)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

(三)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

1.侮辱行为

2.体罚行为

第三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

(一)过重的工作负担

(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1.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 2.评职称的压力

(三)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

(四)新课程改革

(五)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

(六)职位不适当

(七)自我发展

二、思考: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化解压力源

(二)寻求社会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改变自我 1.改变生活习惯(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2)适度劳逸(3)经常锻炼

(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5)戒烟限酒(6)心理健康 2.改变思维方式

(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2)放慢工作速度(3)保持一颗平常心(4)量力而行(5)与人为善(6)忙里偷闲

第四章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职业倦怠的含义和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三个层面。2.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3.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重、难点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一、回答:什么叫教师职业倦怠?

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映。

二、了解: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思考: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敷衍行为:教学工作的敷衍行为,学生管理方面的敷衍行为 2.压制行为:苛求,发脾气,恐吓,不认错 3.推卸行为:问题升级,向家长告状

(二)人际关系方面

(三)教师自我认知方面 1.自我效能感低 2.认知结构障碍

(四)教师身体方面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思考: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应改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原因 1.职业因素:

(1)外在的期望(2)角色冲突(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4)职业的低创造性2.工作环境:(1)管理学生困难(2)人际关系(3)校长的支持程度 3.个人因素

(二)应对策略 1.学会缓解压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4.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第五章

教师的情绪问题与调试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情绪的特征。

2.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3.掌握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重、难点分析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第一节

教师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回答: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需要与否的态度的体验。

二、回答:情绪的特征

1.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2.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型和外部表现。

3.情绪能促进或阻止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了解:职业适应良好的教师具有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省察力 2.情绪的了解力 3.情绪的摆脱力 4.情绪的运用力

第二节 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了解掌握: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焦虑: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二)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

(三)自卑: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四)愤怒:是个体在遭遇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感到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愿望受压抑、行动受挫折、尊严受伤害时,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情绪反应。

(五)消沉:是指在经受长期的压力之后,变得灰心、失望、退缩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六)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以上这几种消极情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析,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节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试

理解与应用:不良情绪的调试方法

(一)宣泄法

躯体宣泄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心理宣泄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所有方法?

(二)转移法

思考:情感转移的快慢取决于哪些因素?

(三)控制法

深入理解埃利斯情绪疗法,能举例说明原理。

(四)自我激励法

(五)心理换位法

(六)呼吸调节法

做到能够运用呼吸调节法放松情绪

(七)音乐调节法

第六章

教师的人格异常与矫正

学习要点(目标)

1.识记人格定义、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职业特征。2.掌握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和临床诊断标准。3.了解人格异常的成因。

4.联系工作实际,能简单地对教师人格异常进行矫正。重、难点分析

教师人格异常的临床诊断。

第一节

教师人格 回答:什么是人格?

思考:人格的特征如何体现?试举例说明。同时进一步理解教师人格有什么独特的特点

(联系工作实际)育人性、高尚性、完美性如何体现出来?

第二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与临床诊断

掌握:教师常见的人格异常类型。

1.妄想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裂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裂病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分裂型人格异常区别在哪里? 4.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诊断该项人格异常有什么年龄要求? 5.边缘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6.戏剧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又叫做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7.自恋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8.回避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9.依赖型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

10.强迫性人格异常。诊断标准,主要特征是什么?又称作什么?

第三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思考:教师人格异常的成因。

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经验起很大作用。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形成环境起决定作用。试着从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其他方面解读人格异常的原因。

第四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矫正

思考:如何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预防和矫正)首先是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包括哪些品质)其次是环境的创造(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以上两条为预防过程

第三,形成了人格异常后,需要专业治疗。认真理解一下几个学派对人格异常的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包括哪几个治疗技术?)2.行为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3.人本主义疗法(包括哪几个技术?)

第七章

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与应对策略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2.理解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

3.联系工作实际,掌握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重、难点分析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人际关系现状

回答: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有哪几种?结合实际情况,你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 了解:健康人际关系的四个特质是什么?

掌握: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同事,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掌握:影响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哪些?

人际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自身的经营,教师自身因素哪些方面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再者,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上的大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也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金钱观的冲击,工作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等等,都会对人际关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掌握:为什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

从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工作性质,教师的社会作用方面去理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人际关系提出的挑战

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改革的根本区别,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重塑良好 人际关系。

涉及到的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

第三节

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思考:教师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新环境、新背景,教师应该调整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同事的相处之道

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压力,如何与同事保持和建设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师与学校领导的相处之道

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存在上下级、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怎样使得上令下行,政令畅通,构建高凝聚力的团队,是这种关系的主要任务。4.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处之道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双方建立在共同促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系,不能理解为家长会就是告状会、批斗会。

第八章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学习要点(目标)

1.掌握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2.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3.了解社会支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重、难点分析

教师自我完善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是正确认知,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乐于接受现实。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个体成就感 第三是拥有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第四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二节

学校组织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如何优化学校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学校而言,环境和管理体制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因素。作为管理者,如何在现有资源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环境,提供必要的行政帮助,来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社会力量支持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哪些属于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怎样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环境中能够对教师发展起到支持帮助的都应属于他的支持系统,可能是物质的帮助,也可能是精神的帮助。如何使得资源最大化,使之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是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教师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与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有他自身的特点,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爱情婚姻的建立,家庭生活的方式,都会时刻影响到内心世界。所以,爱情婚姻是不是美满,家庭生活是不是幸福,都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身心健康。

第五节

生活方式及休闲与教师心理健康

思考:怎样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篇3:现代秘书心理压力自我调适八法

一是自我解嘲法。自我解嘲法是指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自我解嘲虽有某种消极的自我解嘲的因素, 但蕴藏着不怕困难和挫折, 在逆境中跌倒了再爬起来的积极乐观态度, 绝不可等同于逆来顺受、不思进取, 应理解为随遇而安, 放弃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重新设计自己, 追求新的目标。

秘书在遭受挫折, 无法实现预定目标时, 不能心灰意冷, 悲观绝望, 适当找出一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误、挫折加以辩解, 以维护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在失意时要想想“终点又是起点”、“是金子总会发光”;吃亏时要想想“吃亏是福”、“有失有得”;情感受挫时要想想“天涯何处无芳草”。秘书要做到自我解嘲, 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世俗所扰,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是情境转移法。情境转移法是指为避免心理压力累加而将注意力转向别处,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情境转移在目标上要有新的注意点, 即必须以新的事情来替代旧的, 以新的兴趣来扰乱旧的烦恼;在时间上要随机而定, 不必拘泥于选择专门的时间;在标准上一般以情绪高为准, 通常一个人参与新事情的情绪越高涨越积极, 就越表示他的注意力得到较好的转移, 他的心理压力就得到有效的分散。

秘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情境转移, 进行身心放松。在感觉心理压力影响到工作、学习时, 可以投入新的事物中或者做感兴趣的事, 如外出散步、听听音乐、聊聊天或参加某项感兴趣的活动, 分散注意力, 让长期受压抑的心境得到转移, 以此淡化心中的挫折感、悲伤感, 摆脱精神负担。

三是认识矫正法。认识矫正法是指面对困难放平心态, 对照查找自身原因不断校正,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遇到外界刺激和出现不如意时, 不要过于固执和钻牛角尖, 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秘书遇到烦恼和挫折往往是由于自身的错误认识造成的, 秘书心理压力增大也往往是由于自身的欲望不能得到及时满足, 理想与现实存在冲突形成的。秘书在生活中应客观地看待自己, 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勇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 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析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这样自己原有看法就会改变一些, 苦闷和打击的感觉很容易消除。

四是快乐创造法。快乐创造法是指心绪不佳、烦恼苦闷的人, 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快乐的心态,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心理压力较重时, 不应被压力困住, 而应主动去寻找精神安慰和快乐, 这样才能摆脱精神压力。

秘书要通过培养乐观的态度使心情转换, 让压力的紧张度得以缓解。秘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创造快乐, 如以说笑为乐、以助人为乐、以劳动为乐等等, 秘书不管选择哪种方式, 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足常乐, 不论职场中升与降、生活中得与失, 都要荣辱不惊, 淡泊名利, 做到心理平衡就是极大的快乐。

五是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法是指通过意识、语言等心理暗示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猜忌,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不能胡乱给自己制造心理障碍, 而应该主动破除毫无根据的假想、猜疑, 解除心理疑虑, 改善不良心境, 减轻心理负担。

秘书要用积极暗示缓解压力。心情差时可以想象“我今天真高兴”、“我特别快乐”;发怒时可以提醒“别做蠢事, 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 又伤别人, 还于事无补”、“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自卑时可以说“我能行”、“我能干”、“我很棒”。这样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到自己真的高兴了, 也真的自信了。尤其在情绪低落时, 秘书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 遇到事情多想有利因素, 少想不利因素, 多用“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的辩证法来开脱自己, 憧憬未来, 这样就可以摆脱不良情绪。

六是情绪宣泄法。情绪宣泄法是指将压力和痛苦通过外在的行为方式释放出来,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情绪宣泄有两种:一是理智性宣泄。如找人倾诉苦闷、编写日记或随想让心中的苦水流泻出来;二是情感性宣泄。如通过叫喊发泄情绪, 可以增加士气、激发热情。

秘书处在精神痛苦、情绪压抑状态时, 常常不能自拔, 这时应通过大哭、大笑、唱歌、跳舞、弹奏等行为手段, 来释放内心积压的消极能量, 使心理达到平衡。当然, 情绪宣泄要有所节制, 要注意方式、方法、时间、场合, 尽量不去影响别人, 不损害自己, 否则会带来新的苦恼和情绪困扰。

七是松弛疗法。松弛疗法是指有意识地放松肌体, 消除疾病, 增进健康, 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松弛疗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肌肉松弛;二是深呼吸;三是凝神法。

秘书在精神过度紧张时, 可通过体操、气功等练习放松手臂、头部、躯干等处肌肉;通过深呼吸练习, 使自身完全处于放松状态;通过集中意念练习, 将全部意念集中到一个物体上, 达到掩蔽其他不良思绪的目的。这些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秘书的紧张与焦虑情绪, 使其获得放松和安静。

八是疲劳法。疲劳法也叫反向式放松, 是指越想放松躯体越使躯体器官疲劳, 通过相反途径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想放松时就越使其疲劳, 这种反常规的途径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秘书在比较疲惫时可以进行有组织的体能训练, 如长时间游泳、长距离跑步、对抗性比赛等;也可以进行自发的肌肉疲劳训练, 如绷紧全身肌肉, 做到用力咬牙、皱眉、挤眼睛、勾脚尖等。无论是哪种方式, 秘书都要坚持到全身筋疲力尽为止, 之后身心就会感觉无比轻松愉悦。

篇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教师的心理是否也阳光灿烂呢?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各种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说法后,提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1]。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教师的收入与社会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对比教师的付出与压力不等价。我所处的学校就有多名教师因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容易导致身心疾病和过劳死。宁德市针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了一次抽样检测,调查表明:宁德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感觉压力很大;约70%的教师感觉教学工作乏味、烦闷;60%的教师感到愤怒,总想发火。从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结果可看出,在抽样的中学教师中有44%的教师有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48%有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0.37%有较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无数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个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些重要的人,教师就是其中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所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很重要,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予学生正能量,让学生活得愉快,也可以制造痛苦,使学生往负向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工作任务繁重

调查发现,6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量大。教师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还要付出很多隐形劳动,尤其是班主任,除了日常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外,还需承担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比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家校联系、完成学校安排的非教学任务和各种检查、学习进修等,而大多数教师都是用工作外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二)工作压力过大

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各个方面,如社会压力、升学考试压力、职称评聘压力、经济压力等。例如很多老师觉得快乐之事是学生能考出好成绩,而认为生活中的挫折是学生考不好。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且是升学压力太大的直接作用效果。再如经济压力,现在的教师工资和职称直接挂钩,有的时候工作多年,但是由于职称职数的问题评不了职称。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教师感觉付出了很多,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是谁都会出现怨言,怨言积累久了就容易出现心理亚健康,这时再得不到释放,就会转变成心理问题。调查发现50%的教师觉得日子过得有点紧,特别是未婚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男教师对收入状态不满。虽然现在国家已经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但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存在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生活,造成的压力就容易转变成心理问题。

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社会的支持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事关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全社会都加强“尊师重教”的观念,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此外,学生家长也应改变对教师的看法,对教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理解教师的辛苦劳动。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应该站在同一个战线上,而不是一味的护着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也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对于教师的失误和过失行为,应该多加理解,而不应该仅仅是愤恨、不满和指责。家长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努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二)学校的管理

学校应更新管理观念,把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只关注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为教师业务与心理健康一把抓。最好成立一个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定期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及时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切实帮助教师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缓解教师的各种压力。同时要合理安排学校各项工作和教师的工作时间,减少会议和形式主义的要求,保证教师工作、进修和休息的时间。如果学校能够对教师进行“弹性化”管理,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独立思考和钻研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没有什么东西可教的时刻就来的越快,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三)教师的自我调适

教师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对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更重要,如果教师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一定的自我调节手段和方法,就知道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合理的情绪宣泄也很重要,如果负面情绪积蓄过多,则会造成紧张的精神状态。若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的状态和高强度的压力下,则容易造成身心不健康。此外,教师还应当树立正确、稳定的自我概念,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教师还要学会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增强职业的满足感。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没有人是全能的。经常与同事交流讨论,倾诉心事,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同时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提高自己心理的耐挫感和时代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参考文献:

篇5: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

1、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不能过分的追求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皆可,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都会悄然而至的,如果过于追求名利,那我们就失去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根本。

2、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能对学生过于刻薄,要求过于严格,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我们教师怎么可以扼杀孩子们的这些天性呢?他们只有在玩中、动中才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会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

篇6: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案

通过福建省心理健康培训,感触颇深。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社会学校往往强调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重视教师教育质量高低,而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而忽视教师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而忽视维护教师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愿望。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迫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加压,不断地延长劳动时间去参与生存竞争,最终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一个教师要对几十个学生负责,家长又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家长对子女的急切愿望转变为对教师的高期望和高要求,从而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教师有健全的人格,才会修复心理的不适和缺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老师。

当然,不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除了有高尚的坚强的人格素质,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断调适自己。教师的高尚人格素质依赖于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没有广博的学识水平,没有不断更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影响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形成。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陶冶情操。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信其师,亲其道,用良好的师德,阳光的心态影响教育每个学生,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7: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把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到关系教师生活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心理健康、入格完善的学生的高度来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

教师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体,那么,教师自己应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把握好“度”。

心理卫生十分讲究“度”的把握,认为“过犹不及”。无论是欲望、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一旦过度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在教师中很容易出现,并且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

心理平衡。

心理失衡,是现代人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其源于比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才巴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何况在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变幻的社会,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寻常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

积极行动。

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实践的过程,比如:多读一点心理卫生的书,知识能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和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为的心。

劳逸结合。

教师的工作8小时内外的界限常常不分明,晚上要批改作业、备课,甚至家访。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也是心理卫生的要求。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悦纳自己。

篇8: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迟迟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才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1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教师而言,剔出其职业的社会性不谈,教师首先是个普通人,自然也有心理健康的需求。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往往将教师这一职业神圣化,将教师比喻成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责就是默默地奉献,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教师工作的成败。这是因为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是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科学性。如果教师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必将有利于教师充分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其潜能,带来高的工作效率。可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

1.2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评价,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教师的知识本事。教师通过自身营造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已经成为巨大的教育资源。

2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只有教师自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较强的心理保健意识,来自社会和学校层面的支持效应才能作用于教师真正起到作用。

2.1 从认知上调整自己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过高,使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也陷入了混乱状态,没有一个客观和正确的认识。

古语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教师要想自觉地进行心理保健,优化心理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教师角色和职责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1.1 正确的认识教师角色,悦纳自己

当今社会,教师角色被认为是神圣的,完美的。人们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也充满理想化。而作为教师本身应该认识到角色期待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教师要学会悦纳自我、赏识自我,学会接受和理解自身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缺陷并不断完善,这样教师才会在遇到挫折时,做到不妄自非薄,不迁怒他人,并能采取积极方式去坦然面对,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2.1.2 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区别与其他人际关系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师生关系是既定的、是因工作交往而形成的,因而也是难以更改的。当师生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时,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终止这种关系。如果教师认识到师生关系既定性的特点,那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这样,不仅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使教师本身保持心境愉悦。

2.2 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的方法

教师应吸收和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及时解决不合理的情绪,更好的进行工作和生活。

2.2.1 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放松训练最初是体育运动中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它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并使呼吸减缓,目的在于获得控制身心活动强度的能力。放松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稳定情绪、增强记忆、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在合时的时间进行放松训练,通过身体肌肉的放松带动心理上的放松,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

2.2.2 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体验不良情绪的机率要高于其它人群。因此能够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控制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教师在合时的时侯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控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暂时转移到其他事情或活动中去,打打球,或漫步于林荫小径,改变一下环境,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那种不良情绪之中,从而将情绪转化。

2.2.3 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

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以外的援助力量对个体的社会支持关系,如夫妻、父母、知心朋友,都是不同的社会支持力量。这种社会支持关系可以有效地削弱压力造成的孤独感、焦虑感、紧张感等负面感受,缓解心理压力。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社会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教师来说,学校的同事,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减轻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的教师,其心理健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试主要从自身来维护,既要注重从认知上调整自己的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师角色,处理好师生关系;更要学会放松心态、调控情绪、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等适合自己心理调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332-339.

[2]叶一舵.现代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4,(06):235-272.

[3]黄爽.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教师教育研究,2006,(04):89-90.

[4]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探索,2003,(02):85-87.

[5]吴聪治.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硕士论文,2002,(08):5-10.

[6]隆艳.关于教师心理调试的几点思考.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4):27-28.

篇9: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那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病因”是什么呢?

(一)职业困扰

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不再是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这个网络时代,不分良莠的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对孩子们的心理还有思想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教师在很多知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固有的方法解决不了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 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自身素质

对自身能力、水平教师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从而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另外教师本身的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人格缺陷造成的心理压力;再有教师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缺欠而造成心理压力。

(三)环境影响

一是社會不能正确定位教师的社会价值。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尤其表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评价一名教师优秀与否,无论学生、家长、学校还是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他们认为教师就是要恪守职业道德,就应该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应该安贫乐道,事事完美。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比悬殊,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三是现今社会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增加了教师的成就动机实现难度,因而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诸多因素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多问题。“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教师自己多下功夫。

一、愉悦自己的方法

只有身心愉悦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我们有限的工作时间里,既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又无精神压力,更无疲态。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的方法:

(一)以游戏的轻松心态对待工作

如果我们改变思考模式,把工作当成游戏,把学生看成我们最想欣赏的风景,我想,我们都会面带微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课下常常与学生打篮球。十多年了,我现在很怀念当初和孩子们挥汗如雨,淋漓尽致游戏的情景,那时真的很快乐啊!

(二)让别人快乐,愉悦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

可耻的人自己痛苦他也不让别人好过,高尚的人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努力使别人快乐。那怎么才会得到快乐呢?很简单,使我们的学生快乐我们就会快乐,反之,学生烦恼,我们更会烦恼。记得在我精心准备的课堂上,我做好了应对任何“麻烦”的思想准备。我细心地开发学生的思路,耐心地听学生的见解,努力的寻找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在这一过程中,我是微笑的,学生是自在的,我是轻松的,学生是快乐的。一节课的时间匆匆而过,下课的时候,师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积极投入,爱我所爱,人在心在

记得我喜欢的一首歌中唱到“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梦着你的梦,因为悲伤着你的悲伤,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我想,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把学生的喜悦悲伤当成自己的欢乐痛苦,才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四)快乐的心态轻松的行为

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诚然,选择了积极的态度,就会收获快乐。但是很多人却选择了消极的态度,收获的一定是烦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改变我们的想法,我们就改变了世界。多少人在羡慕我们的工作啊!既然我们选择这个职业时是毅然决然的,而且我们要从事这个工作几十年,为什么不努力在其中寻找快乐呢?为什么把那些琐碎小事扩大化徒增烦恼呢?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在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中开开心心每一天呢!

二、帮助自己与人融洽

恰当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快乐和烦恼,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一)与同事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小舟与海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我们与领导一同认真践行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倡导教育发展时,我们就和领导站在了统一的思想高度,我们的眼界更为广阔,我们的教育能力变得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反之,如果我们把领导领悟的最新教育动态当做耳旁风,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我们最终会被领导所带领的新时期的教育先锋抛掷身后,渐行渐远,乃至将我们搁浅在教育思想荒芜的沙滩。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独木与森林。众所周知,独木不成林,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备课的思路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不一样,可能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与同事关系融洽,同事会真心的对你优缺点正确的点评,甚至为你更出色的教学出谋划策,有这样的同事,你的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增添更多的快乐。

(二)悦纳学生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悦纳学生,就要认同以下两个观点。

首先,应该承认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据科学的论述: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就是智力正常。只要在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只是发光角度不同,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有的早慧,如辽宁省盘锦市神童10岁硕士生张炘炀,有的大器晚成如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丘吉尔;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尤为突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独具异秉,有的音体美天赋优胜常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扬长避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的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三、自我保护,自我调适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怎么会谈到保护呢?这要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但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短暂的行为,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如一个弱女子遇到歹徒反而会生出很大力量勇夺凶器,这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次于飞行调度员!问题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如果你近来觉得有些烦闷、焦燥、压抑,就来试试下面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一)放松心情

神经绷的太紧总会有断的时候,当它断裂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心理疾病暴发的时候。所以在自己的时间里,以合适的方式,适当的放松心情。在轻松的环境当中,我们不再是顶着巨大压力教书育人的角色,你可以当自己是音乐家,听听自己喜欢舒缓悠扬的音乐,或者是唱唱合你口味的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再或者喝一杯清茶,沉醉在网络里,看看自己自己喜欢的书。这一天里我们总算给了自己一点休闲时间,为自己而活着,给自己以精神的自由。

(二)分散注意力

当你的情緒激动濒临爆发点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很多,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的情绪出现了该怎么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反复的对自己说“忍一忍,冲动是魔鬼,不要让自己变得狰狞”,静立10秒钟。这样的忍一忍,静一静,是给自己的不良情绪一个缓冲时间。忍过之后处理事情的效果远比冲动之下做出的处理要客观、公正得多。

(三)宣泄负面情绪

一个人的负面情绪积攒过多就会引发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合理宣泄的就如洪水泄放,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对人倾诉。我们都有过这样体验,当我们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常常愿意向知心好友倾诉,即使对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我们的心境也会有所改变,也会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

2书写日志。在这个人人忙碌,为生活奔走的时代,很难有人有闲暇时间听我们的“牢骚”,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网络“微博”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或向网络朋友倾诉。角度不同,感受不同,也许无意中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3运动调节。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如,打羽毛球、拳击等等。既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又释放了我们的怒气,不良情绪得到了排解。

上一篇:2018年度安规考试(答案)下一篇:小学生秋季健康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