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入境、入心

2024-04-17

入文、入境、入心(共4篇)

篇1: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 谈语文好课的标准 江苏省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吕伟忠        213233 从教以来,执教各种类型的课已有二千多节,可让自己感到十分满意,久久回味的课就那么几节。为什么会对这几节课情有独钟呢?是教法?是学法?是媒体?抑或是,又抑或不是。随着对《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茅塞顿开。原来,这几节课后不仅教师感到无比轻松,无比释然,而且学生两眼也熠熠生辉,仿佛沉浸在课堂的愉悦之中。于是,就有了我对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入文、入境、入心。 大凡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要经过这样三步,即: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不经过以上三步的锤炼,就很难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文本也隶属于文学作品,所以它的学习也脱离不了这三个过程。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共同经历这三个过程。课文中的语言才会被学生不断地内化、吸收,僵化的文字才能鲜活起来,情感才会被调动起来,思维才会被激发,才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   一、直观感受,入文,让文字鲜活起来。 因此,在备课时我总是按文学作品阅读的步骤去阅读课文。然而,教师在经历以上三个过程时,是以成人的眼光来阅读的`,儿童阅读时由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与成人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需把自己当作一个儿童,以儿童的眼光再次阅读课文。通过两轮阅读,就会形成备课时的一条主线,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设计学法,引领学生阅读感悟课文了。 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经历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这样教师与文本、学生间的共鸣点才会增多,课本语言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到了学生的嘴里就有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和个性,语言符号就 会 成为有生命的载体。师生围绕这一载体开展的对话都是那么自然、流畅。 二、设身处地,入境,让情感丰富起来。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求知欲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健康的情绪体验,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 设身处地就是要求阅读者把自己当作作者,与作者一同激动、感伤。没有一定的情境作为信托,学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学生不易体会阿炳是在苦难、凄惨中创作这首歌曲的。更无法理解乐曲中抒发阿炳对社会的控诉。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阿炳悲惨生活的心境,我创设了一种情境: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手执二胡,沿街乞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眼;晚上露宿街头。画面播放的过程中,始终萦绕着那段凄凉悲惨的音乐。学生们目睹这样的画面有的眼圈通红,有的小声啜泣,整个教室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画面看完后,我说:“看完了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让人痛心;社会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竟让他流落街头;老师,看了画面我都流泪几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如果阿炳还在的话,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看了画面我已理解了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让人伤感的《二泉映月》

[1] [2]

篇2: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 谈语文好课的标准 江苏省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吕伟忠        213233 从教以来,执教各种类型的课已有二千多节,可让自己感到十分满意,久久回味的课就那么几节。为什么会对这几节课情有独钟呢?是教法?是学法?是媒体?抑或是,又抑或不是。随着对《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茅塞顿开。原来,这几节课后不仅教师感到无比轻松,无比释然,而且学生两眼也熠熠生辉,仿佛沉浸在课堂的愉悦之中。于是,就有了我对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入文、入境、入心。 大凡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要经过这样三步,即: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不经过以上三步的锤炼,就很难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文本也隶属于文学作品,所以它的学习也脱离不了这三个过程。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共同经历这三个过程。课文中的语言才会被学生不断地内化、吸收,僵化的文字才能鲜活起来,情感才会被调动起来,思维才会被激发,才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   一、直观感受,入文,让文字鲜活起来。 因此,在备课时我总是按文学作品阅读的步骤去阅读课文。然而,教师在经历以上三个过程时,是以成人的眼光来阅读的`,儿童阅读时由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与成人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需把自己当作一个儿童,以儿童的眼光再次阅读课文。通过两轮阅读,就会形成备课时的一条主线,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设计学法,引领学生阅读感悟课文了。 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经历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这样教师与文本、学生间的共鸣点才会增多,课本语言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到了学生的嘴里就有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和个性,语言符号就 会 成为有生命的载体。师生围绕这一载体开展的对话都是那么自然、流畅。 二、设身处地,入境,让情感丰富起来。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求知欲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健康的情绪体验,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 设身处地就是要求阅读者把自己当作作者,与作者一同激动、感伤。没有一定的情境作为信托,学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学生不易体会阿炳是在苦难、凄惨中创作这首歌曲的。更无法理解乐曲中抒发阿炳对社会的控诉。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阿炳悲惨生活的心境,我创设了一种情境: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手执二胡,沿街乞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眼;晚上露宿街头。画面播放的过程中,始终萦绕着那段凄凉悲惨的音乐。学生们目睹这样的画面有的眼圈通红,有的小声啜泣,整个教室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画面看完后,我说:“看完了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让人痛心;社会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竟让他流落街头;老师,看了画面我都流泪几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如果阿炳还在的话,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看了画面我已理解了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让人伤感的《二泉映月》

[1] [2]

篇3:入心、入情、入文

关键词:背景情境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

长期以来,语文课的学习无趣已经成了一种普遍局面。听不听无所谓,反正高考也不考。其实只有课内基础牢固,课外迁移才会真的形成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呢?许多课文因为时代久远或学生经历有限,难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如果能让背景知识有一些份量和温度,让背景知识进入学生的心灵中,把他们带入到情境中,是否可以由对文章的隔膜走入文字的密林呢?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博览和对文、对人的深刻体会,找准切入点,以求在有效教学时间内使课文最大化地与学生心灵达到契合,从而起到熏陶渐染、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我在教学《归去来兮辞》时做了如下尝试:

一般的背景介绍是:“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这些是学生从初中就已经非常熟悉的,但没有情感,没有温度,是无法让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动心的,一谈到陶渊明就是“高洁”、“恬淡”,但未经历过复杂世事的孩子们真的懂什么是“高洁”,什么是“恬淡”吗?

其实,我们可以从孩子们学过的《桃花源记》问起:这篇文章中,最悲伤的一句话是什么?

——是最后一句:“遂无问津者”。南阳刘子骥还去寻找桃花源,而他去世后,连找的人也没有了,就是说,有这样的理想的人已经没有了。这是多么悲痛的一句话!

这个问法,以及这个答案,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惊讶,从而为介绍社会背景作了铺垫,下面,就可以介绍社会背景了:

三国以来,社会上就充满了“篡”与“乱”的争夺战争,历经了三百多年的战乱和分裂。曹操《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千里无鸡鸣”说出人烟的荒凉,“生民百遗一”说出人口的锐减。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嵇康、谢灵运、谢朓等。还有一些死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之中,如杜育、挚虞等。陶渊明不仅身经了这些叛乱,而且他眼见那些人不择手段地用极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许多人。东晋的两个皇帝都是被毒害而死的,篡位的一个是桓玄,一个是刘裕,陶渊明都曾在他们手下工作过。“文人面对的却是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倾轧斗争,稍有不慎即被卷入这种政治斗争的漩涡里,文人在理想不得实现的情况下,更有性命之虞。“①他曾写下《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及逃禄而归耕”。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他的骨髓。

这时,学生已经被带到情境中,然后再问一个与他们切身相关的问题:你的人生志向是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大都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是的,陱渊明何曾不是一个少年,何曾不对未来充满憧憬?陶渊明原本不是一个纯隐士。《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可终于变成了:“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龚自珍《舟中读陶潜诗三首》)——看似恬淡的背后是难以释怀的忧愁和不尽的无奈。四次为官,一路心惊胆战,看尽残忍与毁灭,最后一次到彭泽县为官,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过是为了挣点喝酒钱。然后督邮来了,那飞扬跋扈也最终让他认识到,在这样一个黑白不分、世道混乱的社会里,越是積极入世,就越是助纣为虐;越是想有所作为,理想的毁灭就越迅速。于是他毅然归去,终不复返。生活即便再艰难,世俗之道也对他再无吸引力,朱光潜说:“我们读他的诗,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

所以,陱渊明是一个活得痛苦,挣扎的人,是一个几乎扭曲的人,但是,他最终放下了,放得彻底而干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潇洒地转身成就了他。我们是否也可以,当你无奈时,当你困顿时,也学会这一转身呢?

再比如《当你老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外国诗,也是一首情诗。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呢?就要将背景介绍清楚——叶芝对茅德冈的爱从何而来:“我从未想到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这种美,我一直以为只存在于名画、诗歌和古代的传说中。苹果花一般的肤色,脸庞和身体的最高贵的轮廓之美,从青春至暮年都绝少改变,那分明不属于人间的美丽!”惊鸿一瞥,于是形成了永久的记忆,于是一往情深。

但本诗为什么要从“老了”这个角度切入呢?爱青春美貌常见,爱老态龙钟少有。于是教师要再介绍:茅德冈不只具有外表的美丽,她的内心一样独具魅力,她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茅德·冈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因为叶芝是一位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叶芝对茅德冈的爱真挚不渝,更是茅德冈的优雅、美丽与信仰造就了叶芝对她的这份爱。”②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执著了。一位美丽非凡的女人,又具有独立人格,而且为人类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如果志不同道不合,没有共同语言,即便再美,吸引力也不会长久。

从这两个课例总结起来,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一介绍时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要舍得花时间去介绍。二要把作者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我们有着共同的情感与追求,虽时代不同,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样,才能拨开时代的迷雾,去掉年代的隔膜,让学生身临其境,感觉到作者心灵泉水的汩汩流淌。三是要联系学生的经历与情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最易产生共鸣,要让学生找到和作者共通的那一点,可能是年龄,可能是经历、心态、追求、心中的隐秘。不管是什么,只要进入了学生的心,就会带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他们自觉地去感受文字。那么,教师就成功地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的佳境中了。

参考文献:

①《论魏晋文学的悲情特征》第67页文献来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04

篇4:以情入境,由境入心

【片段一】激情导入 深情范读

师: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的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路历程。

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时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

生:安史之乱。

师: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长安城的街头,面对曾繁荣一时的国都长安满目荒凉的景象,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春望》。

【赏析】孙老师提倡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进行创造性发挥,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课堂伊始,孙老师不用音乐,不用幻灯,而用自己激情饱满的声音连着两段富有形象性的语言呈现了国都长安满目荒凉的场面,他一手端着话筒,另一手潇洒一挥将学生带入了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走进了杜甫的满腹情愁之中。紧接着范读古诗时,当悠扬凄婉的二胡响起,孙老师的声音亦响起。在他抑扬顿挫、缓急相宜、深沉饱满的朗读下,学生集体“穿越”了。

【片段二】披文入情 情境交融

师:“感时花溅泪”什么意思?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了花朵上面。

师: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了花朵上面。这是他的理解。“感时”,这个“时”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这里不当时候讲,当什么讲?

生:眼前的景象。

师: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时”:时局,为这样的时局,为这样动乱的时局诗人感伤。感伤到什么程度?

生:流泪了。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到落泪。见到花都流泪了。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生:诗人落的是伤感的泪。

生:与家人分别之泪。

生:激动之泪,因为与家人分离感到痛苦。

师:那不叫激动,叫痛苦之泪。

生:愤怒之泪,对叛军愤怒。

生:叹息之泪。因为看到原来昌盛繁荣的长安,现在变得破败不堪,他深深叹息。

…………

师:“恨别鸟惊心”,这里的“别”是什么意思?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和亲人分别,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很伤心。

师:很伤心!连听到鸟的叫声,诗人都感到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和亲人分别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听到鸟叫都会感到心惊肉跳?

生:可能是因为这个境况不同,普通的分别当然不会这样,但是这个分别可能是一下子就永别了。

师:这一分别,说不定哪一天诗人就被叛军杀害了。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别,有可能就是——

生:生离死别。

师:有可能就是——

生:永别。

…………

师:这里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

师: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是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跟家人团聚很重要,还有谁能说得让我更信服?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亲人还平安,还可以和他们团聚。

师:因为知道家人还健在,还平安。所以万两黄金胜得过家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

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那些人等得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扎头发的簪子都扎不上去了。

师:是指家人?还是写杜甫诗人本身呢?

生:诗人本身。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杜甫盼啊、盼啊,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搔到什么程度?

生:头发越搔越短。

师:短到什么程度?

生:逐渐稀少。

师:稀少到什么程度?古代的男人都是把头发盘起然后用簪子别住,而现在头发稀少到……

生:连簪子都别不住了。

【赏析】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孙老师在小语教学中实施的主要策略之一。

从诗题到诗篇,从词到句。逐字的释义、逐步的感悟、逐句的诵读,孙老师无一不是先让学生疑、辩、思,然后自己再点拨、纠正,最后再由学生补充。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之花争相盛开、诵读情感逐渐到位。

在“感时花溅泪”时,孙老师反复设问使同学们总结出“泪”乃伤感泪、离别泪、痛苦泪。(为下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喜泪”做好铺垫)而“恨别鸟惊心”时,孙老师从“别”入手,激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体会到此“别”非一般之别,乃永别、生死之别,才会有“鸟惊心”之感一说。入情入境、情境一脉相承,学生如身临其境。

在小语教学中孙老师还秉持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这一策略,面对“家书”与“万金”,孙老师故作神情疑惑语气不解反问学生“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值得上黄金万两呢”,利用这一切入口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从而在学生理解矛盾的过程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经验。

孙老师严谨扎实却也不失灵活幽默,在最后两句时,他提议学生猜测诗人杜甫的年龄,当学生普遍认为诗人是70岁、80岁时,孙老师公布杜甫当年45岁。顺势总结出正当壮年的杜甫却头发掉落得稀少致发簪都别不住头发。诗人对亲人书信如此盼望,对国事如此忧愁,忧国思家之情一目了然。

【片段三】诗风一转 延伸拓展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家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失地哪一天能收复呢?家人哪一天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

七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平复了!诗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挥毫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播放古诗诵读)

生:默读。(看屏幕)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

生:应该是狂。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姿态。

生:是“喜”。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生:喜!

师:喜到什么程度?

生:发狂。

【赏析】有人评价孙老师的课总是“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确实如此。原本以为这堂课就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愁宣告结束,但孙老师话锋一转:“有一天,杜甫突然听到喜讯……”随即幻灯切换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节课里,学生习得了两种诗风,领略了两种诗情。

而这一切如此流畅自然、水到渠成皆出自孙老师的教学智慧。“以教师的智慧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读到他们从未留意的那一部分最终把阅读智慧传递给孩子们。”

以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中境界,在情境中带着文本深入学生心灵。正如孙老师自己所言:要想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就应该做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上一篇:强化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体会思考下一篇:如鱼得水是褒义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