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出入境管理

2024-05-01

哈萨克斯坦出入境管理(通用8篇)

篇1:哈萨克斯坦出入境管理

哈萨克斯坦海关入境申报新规定

哈萨克斯坦海关入境申报新规定哈萨克斯坦海关制定了有关旅客出入境申报的新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携带货币出入境 不限制进入哈萨克斯坦时携带外国货币的数量。出境时,可以携带出不超过3000美元(或等值)的外国货币,并无需书面申报。如携带出境的外币超过3000美元,则必须填写书面申报,并且其所携带外币数额不得高于入境时申报的数额。携带物品出入境 必须以书面形式申报海关报关单3.2和3.12所指出的物品,以及: ─用于经营和生产活动的物品; ─医疗设备和药品; ─宝石和贵金属; ─超过2升的酒精制品(啤酒是5升),超过1000支香烟,超过1公斤(净重)的鲟鱼籽和鲑鱼籽; ─非经营和生产活动所用物品,但其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或其总重量超过50公斤(每人)的; 旅客自用的移动电话、药品和珠宝制品无需申报。入境时,如果未携带上述物品或日后出境时不拟携带超过3000美元的外币,则无须填写报关单,可以经绿色通道(标志为绿色通道或在地板上以绿色横带标出)入关。如遇到海关人员的无理要求,可立即向海关负责官员反映或拨打下列电话:007-3272-780471,573342,573266(阿拉木图市)。如果不能得到满意答复,可以向哈海关总署申诉,电话007-3172-227323,227311。

篇2:哈萨克斯坦出入境管理

法律调整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的一些问题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决议,2000年1月28日,第136号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和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条例

1.总则

1.本条例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民迁移法》、1995年6月19日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令即《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地位法》制定,规定了下列秩序:

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

2)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逗留和长期居留的手续办理

3)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域内的迁移和过境

4)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期限的延长和缩短及被驱逐出境。

2.本条例也适用于无国籍人士,如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法令未作其他规定。

3.因私邀请外国人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接待组织和个人应保证及时向外国人说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执行现行的、与外国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承担法律规定的、及时为外国人办理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迁移的证件和在其规定的居留期限届满之前办理出境证件的责任。

由内务部门协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监督外国人、无国籍人士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官员和公民遵守本条例的要求。

2.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

4.如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没有制定其他程序,外国人应持有护照或替代证件(以下称护照),出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证,经由对国际和旅行线路开放的、位于国境上的关口进入和离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外国人护照有效期应超过签证有效期至少6个月。

5.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国人入境签证和入出境签证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的国外机关、领事机关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专门授权代表机构签发。

6.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出境签证和出入境签证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务部及其授权的地方内务机关签发。

护照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及其代表机关登记注册的外国人出境和出入境签证,由这些机关签发。

7.应接待组织和个人的请求,可向外国人签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多次入境和出境签证。

8.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证的发放及延期条件是:

1)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代表机关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国有单位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的书面请求;

2)内务部门给予因私赴哈外国人的许可,包括游客、非国有单位邀请的商务人士、前往常住地的人士以及常住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外国人

2-1)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与内务部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规定的程序,法人或自然人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的、邀请外国人赴哈的书面请求

9.入境签证的发放应与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目的一致。应亲朋好友邀请即因私和商务、学习、旅游赴哈的外国人不允许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域内工作或从事

哈萨克斯坦法律法规资料库 其他跟签证上写明的入境目的不一致的活动,禁止非法输入外国劳力以及临时逗留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外国人没有相关的允许而从事劳动活动。

赴哈劳务签证只能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的国外机关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专门的授权代表机构签发。

10.经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和内务部规定签证类别和形式,签证的发放程序以及签证有效期的缩短或延长

11.基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理由,外国人可能被禁止进入和离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1-1.入境时,每位年满16周岁的外国人将获得移民卡。

在离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时必须上交移民卡。

移民卡不给予:

持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公务和投资者签证的人士;

飞机机组、海河轮船组人员;

列车乘务组员工(含冷藏车和机车组),和货运列车的乘务人员;

乘火车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旅客;

从事国际汽车运输的汽车司机。

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授权机关规定移民卡发放条例。

3.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居留的外国人登记注册

12.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居留的外国人须随身携带护照按本条例规定的程序登记注册的护照,应授权国家机关要求出示护照。

如遗失护照,外国人应立即通知内务部门,请求给予遗失证明。

13.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居留的外国人应于进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5个自然日内在其常住或临时住地登记注册个人身份证件。

14.经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和内务部规定外国人护照登记注册的程序。

15.登记注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护照和签证的有效期。

来自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有关于免签证入境和居留的国际条约的国家的公民办理期限不超过10日的登记注册,将来也可延长10日。

持有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劳务许可的外国人办理不超出许可期限的登记注册。

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机构学习的外国人办理一年期限的登记注册。

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外国人可免于登记注册。

16.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及其代表机关办理下列人员的护照登记:

1)外国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领导人,外交人员,领事官员,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的行政技术和服务人员,武官处随员,贸易代表及其家人,外国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领导人的、居住在该国的客人;

2)因公赴哈的、持外交或因公护照的外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及其家人;

3)根据国际条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因公来哈的国际组织官员、国际组织驻哈代表处工作人员、各国驻总部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国际组织代表处工作人员,及其家人;

4)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签发签证的、外国投资组织领导人;

5)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邀请赴哈的人士。

17.本条例第15条第五段、第16条没有提到的外国人应到内务部门办理护照登记。

哈萨克斯坦法律法规资料库

经与内务部门协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海外机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境关口和授权办理登记的宾馆可办理外国人的护照登记注册

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海外机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境关口和宾馆办理护照登记的,应在登记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内务部门。

3-1.从事传教活动的外国人登记

17-1.借助宗教启蒙(以下称传教活动)从事宣传和/或传输某种教义的外国人应在地方行政机关办理登记。

17-2.从事传教活动的外国人在登记注册护照之时起三日内应向地方行政机关提供以下文件和材料来办理登记:

1)写明宗教用品、传教活动区域和期限的申请

2)宗教组织签发的许可从事传教活动的委托书或其他文件的复印件

3)证明传教士所代表的宗教组织是在本国正式登记的注册证书或其他文件复印件

4)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注册的宗教组织的邀请

5)被认为传教之需的图书、音像制品和或其他宗教用品

在提供以上文件材料时,申请人应出示按规定登记注册的护照。

17-3.地方行政机关应在外国人递交登记材料之日起七日内办理传教活动登记。

4.给予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常住许可文件

18.获得内务部门签发的常住许可和长期居留证的外国人被视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常住。

19.根据其他法律,外国人被认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逗留。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逗留的外国人可请求留下常住。

20.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经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务部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移民、人口署规定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留下常住的程序。

21.办理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常住许可的文件是:对外国人-居留证,对无国籍人-身份证件。

22.外国人应遵照本条例第20条规定的程序向授权机关递交发放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常住许可的申请。

外国人应在现有的居留许可到期前2个月向居留地的内务机关递交延期或发放新居留许可的申请,如果遗失-不迟于3天。

23.基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理由,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士关于发放常住许可的申请可能被拒绝。

被拒绝签发居留证或无国籍人士证明,可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程序上诉。

24.外国人在护照有效期截止之日起6个月内没有提交新的或延长有效期的文件,将被给予无国籍人士证明。

如果向内务部门提交了有效护照,无国籍人士证明将换为居留证。

25.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针对本国公民的法律规定,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常住的外国人在其临时或常住地办理登记注册的延期。

5.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域内迁移和过境以及居住地的选择

26.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程序,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的、对外国人开放的领域内可自由迁移,选择居住地。为了保护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保障公共秩序、居民健康和社会道德,保护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民和其他人的权利和法定的利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可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外国人的

哈萨克斯坦法律法规资料库 迁移和居住地的选择。

27.经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和内务部确定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域内的迁移程序和进入个别对外国人关闭的地区。

28.因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而进入或离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办理过境签证。

29.在出示前往第三国的入境签证后准许外国人五天的期限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30.外国人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前往与其国籍所在国签订有免签入境的条约的国家时,须持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过境签证。

31.外国人乘坐汽车,包括国际货物运输等交通工具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时,只允许走对国际汽车交通开放的道路。

32.经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协商,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部和内务部确定外国人过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程序。

6.违反本条例的法律责任。缩短外国人的居留期限和将其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驱逐出

33.违反本条例的规则将引起规定的法律责任。

34.基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缩短外国人的居留期限或将其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驱逐出境。

35.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务部门或国家安全委员会部门采取缩短外国人的居留期限的决定。

36.由法庭来决定驱逐外国人出境。此时,允许扣留外国人以一定的、对于驱逐必须的期限。由内务部门专门的机构扣留外国人。

驱逐费用由被驱逐者承担,或由邀请其入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组织和个人承担了;特殊情况下,由内务部门承担。

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非法入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外国人的离境责任,由运送其入境的运输组织承担。

37.外国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驱逐其出境和缩短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居留期限的决定上诉。

38.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署的国际协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违反本条例的责任问题以及缩短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居留期限的问题,通过外交渠道解决。

7.国际协定

39.如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署的国际协定有不同于本条例的规定,则采用国际协定的规定。

篇3: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改革之我见

1948 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3 条第2 款规定, “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中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二条规定: (一) 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 (二) 人人有自由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三) 上述权利, 除法律所规定并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必需且与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的限制外, 应不受任何其他限制。 (四) 任何人进入其本国权利, 不得任意加以剥夺。

中国于1982年1月28日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五条中规定公民有在国境内自由迁徙及居住的权利, 有权离去任何国家, 连其本国在内, 并有权归返其本国。综合以上国际公约和其他有关的国际文件, 可以对出入境权做如下概括:公民有自由离开任何国家, 包括其本国在内, 并返回其本国的权利。

2.我国现行出入境管理立法上的缺陷

2.1.出入境权需要宪法保护。

中国的“五四”年宪法虽然明文规定公民享有迁徙自由权, 然而以后的宪法却取消了这个规定。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 终于增加重要的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进步。然而, 中西方对于人权的理解有所不同,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更注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人权问题。

尽管“人权”一词已经进入我国的宪法, 但关于人权的内涵和外延, 人权受侵害后的具有救济方法等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 以致在实际操作中带来许多疑问和难题。如我国法律中对于出入境权的定义和权限范围模糊不清。“截至目前, 我国还没有颁布过一部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一个政策, 界定‘出入境权’的含义”。①出入境权是否属于人权, 并未在立法上得到确认。

2.2. 有关出入境权的立法表述不清。

现行《护照法》规定, 有下述情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二) 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签发的; (三) 超出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费用的; (四) 向申请人索取和收受贿赂的; (五) 泄露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 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六)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其中第二款“无正当理由”是指哪些情况, 何为“正当理由”没有限定范围。第三条, 超出国家规定标准多少, 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 刑法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又如《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在有关责任认定的规定方面, 虽然规定了有关责任者的条款, 但规定不够明确具体, 有的甚至含糊不清, 也没有相关的解释, 使具体执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2.3.现有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

中国已经加入WTO, 但是出入境管理的行政立法并未符合WTO的基本要求。我国现行的国内立法必须符合WTO的最低标准, 所以国务院制定出入境领域大量的行政法规、其所属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应当进行整合清理, 否则无法应对WTO对于成员国的要求。

从国内立法来看, 随着2007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的正式实施, 必然造成《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部分条款的不再使用, 根据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护照法》出台以后, 《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具有实际法律效力的内容所剩无几, 却又不能完全废止。如何处理好现行《公民出入境法》中未与《护照法》冲突的内容, 成为新一轮出入境立法工作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②

3.我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3.1.中央事权的原则性与地方执行的随意性。

“出入境管理属于中央事权, 体现着国家的涉外管辖, 它在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反恐防暴和保障中外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③我国现阶段出入境管理实行由中央政府授权各级公安机关代为管理 (港澳台地区例外) , 一方面虽然没有改变中央管理的性质, “但客观上存在事权与管理权分离, 事权与人事权脱离, 事权与财权脱节, 集权不集中, 多头管理不统一的问题。”④

专属中央管理的出入境事务与公安部门的分层管理、属地管辖越来越不协调。有些地方受到地方人事权、财权等制约, 出现执法不严, 有令不行, 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另一方面, 少数地方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影响对出入境管理进行行政干预, 也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出入境人员数量呈大幅增长态势。“据统计, 1978 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20 万人次, 到2003 年则有两千多万中国人走出国门, 是25 年前的100 倍。”⑤一些地方违反出入境管理中央事权, 办理异地证照的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不但干扰了出入境管理的正常运作秩序, 而且损害了国家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声誉。如2003年4月到11月底, 广西三名民警利用职务之便, 通过更改户籍地址的办法, 违法为他人办理护照87本, 非法牟利超过100万元。又如2004年湖南岳阳民警护照批发案, 受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原科长刘湘建 (在逃) 指使, 该科民警何强在明知他人企图偷越国境的情况下, 仍为其非法办理护照64本;另一民警王献涓在明知自己没有护照申请初步录入职权、且该科又违规收取一定数额赞助费的情况下, 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 共办理98份护照申请的电脑初步录入。

3.2.宽进严出的管理制度。

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考虑, 中国对于国内人员出境的管理相对于国外人员入境的管理更加严格, 限制条件更多, 分类也更细致。中国公民的出境证件种类繁多, 如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中国香港护照、中国澳门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等。这里以因私护照申请手续为例。

(1) 申办人要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安分 (县) 局外事科 (处) 或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关领取《中国公民因私出国 (境) 申请》。 (2) 填写申请审批表。 (3) 提交申请。提交时必须携带下列资料: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原件和户口簿首页、本人资料页、变更页及身份证的复印件。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原件。申请表中有简历一项, 简历需从小学至申请出境之日。 (4) 提交出国事由证明。在出境事由一项中须写明外国邀请人或单位的有关资料, 结识与交往经历, 照片, 邀请信, 身份证, 户口本等。翻译材料必须由公安部门指定的翻译公司来做。办理护照均需本人送件和取件。公安机关发照时附有出境登记卡, 有A卡和B卡之分, B卡系公安部门认定出境事由尚不完全充分, 须在外国使馆取得入境签证, 再回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更换A卡方能出境。而A卡获得签证, 无须换卡即可出境。如果第一次出境时, 目的地变更, 也需要重新填表申请更换出境卡。 (5) 申请被受理后将取得《因私出境证件申请回执》。申请人持《回执》和身份证当即拍摄护照专用照。 (6) 领取护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申请后, 审批、制作和签发护照的时间是7-14个工作日。领取护照时, 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领取护照回执和护照工本费。

自1997年7月1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后, 想自费参加旅行社组团出国旅游的公民, 须本人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提出申请。参游人员应先到经国家旅游局特许经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简称组团社或授权代办点) , 领取一式二份表格 (该表在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 , 并由所在单位或派出所签署对申请人出国的意见。单位或派出所必须在表上明确写明“同意自费出国旅游”。

在申请护照时, 要提交户口本, 身份证, 工作证 (或退休证和待业证) , 申请表, 照片, 发票。上述三证要求原件和复印件。发票是由组团社开具, 并注明全额旅游费用还要加盖“自费出国旅游, 不作报销凭证”字样章。

而签证种类主要包括旅游签证、访问签证、职业签证等八种, 其申请流程和限制条件也简单许多。对于入境的外国人管理也比较宽松, 如外国留学生在华做兼职, 或者外国人申请旅游签证, 却在国内工作, 这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现象已经愈来愈多, 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规制。

造成这种宽进严出的现象有多方面的考量因素, 如平衡人才流向, 吸引外资等, 但客观上, 使得中国出入境管理存在许多遭人诟病的地方。

4.改革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思考

4.1.转变立法观念, 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按照国际上有关出入境权的通用惯例和发展趋势, 将出入境权纳入人权范围。“众所周知, 1966 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出入境权作出了最明确、全面的规定, 可以被视为国际法保护出入境权的标准。”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约》, 并多次宣布将实施该公约, 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仍没有批准该公约。

2008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闭幕时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胡佳受审一案时回应, “中国是法治国家, 这些问题都会依法加以处理”, 并承诺尽快施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已经加入了许多有关出入境权的国际公约, 而这些公约均要求成员国认可出入境权是人权之一, 如我国于1982年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1988年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从我国法治的长远发展来看, 将出入境权纳入人权范围加以规范应当成为我国立法改革的一个趋势。

4.2.协调整合现有法律规范

笔者建议, 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 明确出入境权的概念和范围。对于立法中有关出入境权的含糊表述加以解释。正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副主任张保平教授所言“从现有法律本身来看, 出入境法律虽然体系健全, 但内容庞杂, 几乎每一个具体事项都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每个部门根据自己的事权制定规范, 造成了散乱的局面。”我国现行的出入境管理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为核心, 诸法并立的模式。

对于出入境管理这一个事项的规定分散在不同法律法规中。“从分散模式到法典模式, 这是立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⑦一部完整的法典式的“出入境法”不但能够完善现行的出入境法, 解决新旧法律规范的冲突, 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和不足, 也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统一管理。

4.3.简化出境证件种类, 细化入境签证种类

建议将目前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申请手续和申请条件简化, 尤其是对属于非公务员, 非机关干部的普通公民的出国申请限制应当放宽。合并 (因公) 普通护照, (因私) 普通护照和公务护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畅通部门间信息或统一部门管理。

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外国人在华人数不断增加, 有关外国人的纠纷, 刑事犯罪、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呈上升趋势。如外国留学生在华就读期间兼职工作, 外国人在华境内的投资, 外国人在华偷窃, 抢劫, 诈骗等现象, 因此有必要细化对于外国人入境签证, 对于外国人在华活动及停留时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4.4.维护出入境管理事务的中央事权属性

出入境管理事务属于中央事权, 应由中央政府机关统一行使。我国现阶段出入境管理实行由中央政府授权各级公安机关代为管理 (港澳台地区例外) , 使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属性客观上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对此, 笔者建议不妨借鉴国外的出入境管理制度, 遵循“中央为主地方为辅、部门主管与相关部门有机协作”的原则, 在国务院设立一个出入境主管部门, 在地方将出入境管理职能从公安机关分离出来, 由国务院出入境主管部门设立各级地方分支机构, 进行垂直统一领导, 各地公安机关, 海关等相关部门作为辅助机关予以协调配合。将出入境管理收归中央, 同时将中央主管与地方部门积极配合有机结合。

4.5.增强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相对独立性

鉴于有些地方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影响, 或者受到地方人事, 财政等因素制约, 出现执法不严, 有令不行, 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 有必要加强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独立性。出入境管理机关的相对独立性集中体现在机构设置, 职能配属, 财政分配等方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属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为与公安, 海关等机构的并列设置, 如前文所述, 在中央设一专属主管部门, 地方设各级分支机构专职出入境管理, 与公安机关, 海关共存并立, 相互配合。在财政上从地方财政上分离出来, 由其直属上级单位拨款, 以摆脱地方利益的干预。考虑到目前我国有公安机关承担大量出入境管理职务的实际情况和设立出入境管理专职部门的难度和负担, 笔者建议可先进行初步的改革, 即在各级公安机关内部分设出入境管理部门, 其财政和人事安排由当地政府或者人大进行调度。这样的改革既能保障出入境管理的独立性, 又比较符合现有的实际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现有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 各种问题也日渐凸显。为应对我国出入境人数逐年大幅增长, 国际交流和协作的不断深入, 出入境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任务也越来越重。中国应尽快改革现有的出入境管理体制, 整合完善分散的法律法规为统一的法典或法律, 改革协调管理机构, 增强其独立性, 维护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属性。以加快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接轨国际社会, 规范出入境管理, 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摘要:出入境管理历来是中国政府所重视的一项中央事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原有的管理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笔者在整合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出入境权, 现行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和出入境立法及管理上的若干问题,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改革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中央事权,出入境权,基本人权

参考文献

[1]翁里.国际移民法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92-93.

[2]刘国福.出入境权与中国出入境管理法[J].法治研究, 2009, (3) :15-23.

[3]王雪蕾.对完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9) :56-69.

篇4:出入境管理体制概况及启示

关键词:华侨回国;定居海外华人;三非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通过前,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其在立法目的上强调:既要维护国家的主权、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又要促进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开放;既要加强对出入境的限制与管理,也要时刻为祖国的经济开放服务效力。

相比较而言,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出入境管理方面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有了新的带有针对性的规定,也在制度的构建方面有了更完善的进步的发展。但是,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还是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的空白,本文将对此发表一些观点。

一、华侨回国定居

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确了回国定居的华侨,若仍持中国护照,则由中国驻外使馆和国内的县级以上侨办办理受理审批制度。同时,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也对这里的审批制度做了明确规定,是指在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并持有中国护照的华侨。在当年出国时,取消了中国户口,若想回中国定居,就应该恢复户口和身份证,即像中国驻外使馆和县级以上侨办办理申请落户。否则如果只是想回国长期居住,而并不恢复户口,就不用按照此规定申请定居。

同时在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还有一些对申请回国定居者的附加条件。这些规定恐怕并不容易接受。想要回国定居的华侨,可能是在之前的年份中,由于多种原因到海外定居的,但是他们仍然持有中国护照,他们仍然是我国的合法公民。而按照现在的规定,他们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申请经审核批准才能回国。作为在海外居住多年的华侨来说,可能在国内已经没有住房了,而多年的海外生活,可能与国内的亲人也大多失去联系。所以,要求华侨定居要事先申请审批才能回国定居,还有多条限制性的附加条件,这在国际中也是很少见的。再者,在这些华侨中,有很多六七十岁以上的老者,他们很多是因为自己的儿女移民而选择到国外与自己的儿女一同生活,属于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们虽然身处海外,但是很多很还在中国拿退休金、享受国内医保等。而老人的想法也是落叶归根。从宪法规定来说,他们作为中国公民,有居住自由的权利,也就是说华侨回国定居是中国公民的应有权利,而新法却对这项权利做了约束与规定:要求他们放弃国外的定居权、要有经济基础、国内亲人照顾。这是与宪法相违背的。同时从情理方面来说,也是行不通的。华侨在国外居住多年,在想要回到中国的故乡之时,却被要求种种。所以这些规定都是不合宪法、不合情理的。

二、海外华人与外国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有无数中国人出国留学、工作,继而定居国外。其中不乏少数加入了外国国籍。还有一些中国公民,因为与亲人团聚、子女教育等原因,直接移民海外。这么一大批人,虽然已经入外籍,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与中国自此毫无瓜葛了。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不仅仅是情感上对祖国的感激与思念,更有物质与文化上的联系。他们在国外仍坚持弘扬中国文化,时刻铭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出现了危难与灾害时,他们总能第一时间为祖国挺身而出、慷慨解囊。还有一部分岁数较大的华侨,虽然入了外国国籍,但是他们仍在中国享有离退休金以及医疗保险等,他们仍需要经常往返中国。无论从哪方面,相比于纯外籍外国人而言,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仍然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新法中却将他们与外籍外国人混为一谈,忽视他们的本质差异,这是不合乎情理的。

海外华人概念的存在,证明海外华人的数量并不容小觑,是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社会群体。每年新年之际,中国使领馆都会派官员与艺术家来关心慰问海外华人华侨,但是在法律规定中,却忽视了这个重要区分。近些年来,中国政府的许多官员在发表讲话是都提出,要从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来给予海外华人回祖籍国就业和出入境提供便利。但是,新法中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份关怀。我们可以在法在办理签证、入境和出境等方面,将他们与“纯外国人”区别开来。特别是对那些在中国离退休、至今还在享受中国的离退休待遇、银行账户有离退休金、需要经常回国的老人家,应该考虑给予免签待遇。

三、非法就业人员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外国人在华工作的管理体制需要体现我国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对一般劳务的严格控制的基本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去的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

非法就业是指那些没有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中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或者是超出了工作许可所限定的范围而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还包括外国留学生超出规定的时间限制或岗位限制在中国境内工作。对于这种现象,法律规定可以予以罚款或拘留,遣送出境。

我们新法中对外国人参请签证入华被要求出具邀请函或机票、酒店预订订单的做法,看似是遵循国际惯例,是国际通行做法,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对于外国入华者及出境入境管理局都带来了更为繁琐的手续与条件。我们期望国家能发布有关实施细则和条例。能够真正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丽平.立法从制度上解决“三非”问题[J].《法治与社会》2013.6

[2]解读新法七大“亮点”或将引入人体生物识别技术[J].《中国防伪报道》2013年6期

[3]宋培培.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的法律分析[D].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篇5:哈萨克斯坦出入境管理

关键词:旅游,进出境管理

一、旅游出入境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将旅游的方向定往国外。2015年中国的出境人数同比增长10%左右,超过了1.2亿人。而作为国家涉外管辖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入境安全管理局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又需要保证以越来越好的服务来服务公民。

(二)相关法律文件:

2002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新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以及2007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等。详细、系统的对我国的公民出入境管理进行了规定和解释,在新法实施以来,出入境管理工作者坚持认真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并存,既加大管理力度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满足了我国持续增长的出入境旅游需求。

(三)出境旅游所需要办理的手续。

(1)申请护照。带好相关证件和身份证明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办,这个过程在10-15天左右。(2)办理签证。带好有关的齐全的证件,根据自己的目标计划选择相应的大使馆办理签证。

二、随着出国旅游规模的扩大,出入境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一)《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涉外政府部门对该办法的认识不统一,使得各部门在工作时,难以协调,为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是国民普遍对《出入境管理办法》的认识不够普遍,导致一些公民守法意识不足,产生如国籍混乱、非法出国劳务等问题,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最后一方面是就入境人员而言。随着入境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我国监管部门的管控工作难度明显增大,使得境外人员违反《出入境管理办法》的事件频发。

(二)部门协调不完美。

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出入境管理工作一个繁杂、庞大的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合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尽管通过信息通报等制度,有效的推动了部门合作。但依然存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上仍然存在不足。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合作力和执行力更强的的组织部门来更好的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单单靠公安部门来管理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的出入境管理工作,难度将与日俱增。我们只有建设一个更多元化的、监管力度更强的、服务更出色的组织部门,才能有效的保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国家的安全。

(四)存在境内外敌对分子和境内犯罪分子的内潜外逃活动。

目前公安机关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斗争形式严峻,每年都会有境外敌对分子进入国内进行非法活动和国内贪污巨犯逃往国外。这说明我国的进出口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有效遏止各种犯罪活动。

三、我国对于旅游的出入境管理工作在未来可能有哪些进步和改变

(一)完善法规,加强宣传。

总结一些现在、过去发生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和公民对相关法规的认识。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对出入境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居安思危,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推动出入境管理工作进入新高度。另外,各政府部门都应该密切配合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全方位、分层次的加大广大公民和出入境人员对法规的了解。

对于境外旅游者,在进入国境前,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律普及。避免其在境内旅游时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受损事件,这样既有利于维护旅游者的权益,也有利于避免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占用本就有限的监管控制资源。

(二)强化部门间合作,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指挥机制,甚至建立集中的统一的组织部门。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能力,由该集中的组织部门牵头,进一步健全出入境联动机制,有效解决之前存在的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的问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有效的处理好出入境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开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健全机构,强化基础,保证出入境管理体制的可持续运行。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服务的要求。特事特办,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于国内外旅游者和相关企业部门的要求。同时,更要严格把关,科学管理和依法打击相结合。只有通过高素质的队伍,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确保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四)加大科技投入与业务建设力度,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应对多元化、复杂化、专业化的出入境管理工作,需要有先进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帮助,从而帮助管理部门有效的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难题。建立完善的进出境人员和禁止进出境人员数据系统,及时更新,为科技促进管理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渭山.《关于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012.

[2]潘虹.《心理学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管理者的和谐关系探究》,2013.

篇6:提升上海口岸货物出入境管理效率

【关键词】国际贸易;海关;物流绩效;出入境管理

0引言

我国国际物流绩效处于全球150个国家中的第30位,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居第1位,与世界领先的国家(如新加坡、荷兰等)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亚太地区领先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国际物流过程是由国际运输、货物集拼、仓储、边境检查、国内配送和支付等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效率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应由一系列综合指标来衡量。

1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现状及问题

货物出入境管理的效率是影响国际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海关在出入境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提高出入境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总体来说,由于海关改革的实施,许多国家海关的效率相对其他出入境管理机构的效率要高。在海关效率较高的国家,只有加强海关与其他出入境管理机构的协调性,才能在出入境管理效率上有更大的提升。

本文选择座谈会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查找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中影响国际物流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调研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上海口岸海关履行职能的现状;(2)上海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履行职能的现状;(3)上海各出入境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情况;(4)上海出入境管理机构的信息透明度;(5)出入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近几年,许多国家进行海关现代化改革,我国也不例外,上海更是走在改革的前列;但调查发现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见表1)。

表1上海国际贸易物流中海关及其他边境管理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引起的后果

上海海关及其他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3个方面影响上海国际物流的绩效

表现:(1)时间延长;(2)可靠性降低;(3)成本增加。具体表现见表2。

表2上海海关及其他边境管理机构存在问题引起的后果

3改进建议

针对上海货物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3.1加强各机构间的协调和协作

货物出入境通关过程涉及众多机构,包括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等,这些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协作程度直接影响上海口岸货物出入境管理的效率。要实现部门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需要在国家级层面上进行系统改革。一些国际贸易物流发达的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优势。如果实现“并联式”的通关流程,允许货主同时完成报关、报检以及其他程序,货主就可以一次性提交所有单据。在现有条件下,建议通关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机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讨论通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旨在解决现有问题和改善通关整体效率的设想和方法。

3.2采用风险管理和进口后审查机制

采用风险管理和进口后审查管理机制,目的是在为企业提供货物通关方面的优惠待遇的同时加强对货物的监督和管理,寻求提高通关效率与加强货物进出口管理之间的平衡点。

风险管理需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才能避免主观判断产生的误差并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在2007年上海海关进行的无纸化通关的试点改革中已经引入风险管理系统。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完善。

进口后审查是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进口后审查需要进口商或出口商有完备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需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履行这一职能的审查人员还需要经过必要的培训。

3.3加快电子通关平台建设

国外先进的通关经验表明,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对改善贸易环境有重大作用。上海电子通关平台的建设应以实现以下的职能为目标:(1)提供权威的、安全的、标准的中央数据处理平台,使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银行、口岸、货主等单位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网上通关;(2)形成关于海关及其他经贸政策的公共信息发布和咨询平台;(3)帮助海关等部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企业档案数据库。

3.4加强立法同时提高与海关事务有关的行政法令的透明度

世界海关组织(WCO)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大约80%以上的监管机关面临落后的立法工作所造成的困难。上海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与此有关。立法改革是全国性的,考虑到上海的战略地位,可以争取将上海作为立法改革的试点。

当前关于海关的立法大多采用以下基本原则:(1)海关立法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把海关立法局限于定义和解释,而应当尝试提供一种商业环境;(2)海关立法的次则(法规或法令)应该阐明对进出口商的要求,同时还应当建立对这些法规或法令进行迅速修正或者取消的机制。(3)海关需要发布关于应当遵守的程序的指导方针。

3.5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给予不同风险等级的进出口商不同的待遇,并对其进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很多国家海关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上海海关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1999年4月海关总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6月进行修订并于200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经过修订后的办法。新办法将所有的进出口企业进行AA,A,B,C,D等5种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差别管理。对AA类和A类企业适用通关便利措施,对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对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截至2008年12月8日,上海AA类企业有42家,A类企业有834家。这个数字在上海海关登记注册的进出口企业的总数中仅占很小的比例。

超过80%的货物的风险是很小的(无论是从价值、数量,还是从进出口商的角度来衡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关应该为大部分低风险货物提供通关便利。

3.6培训海关人员海关管理面临诸多挑战,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也对海关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质量。海关人员培训项目可包括但不限于对人员技能的开发、思维方式的培养、法律条文的理解等,培训的方式也应突破传统,可采用网络教育、远程学习等方式。

参考文献:

[1]甘蜜.我国港口物流中货物通关效率的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6(4):40-44.

[2]高妍.试论中国海关通关效率的提高[J].今日财富,2008(10):192.

[3]郭春荣,郑秉秀.浅析我国海关便捷通关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6(5):61-62.

篇7:社区医院药库药品出入库管理探讨

1 药品入库管理

药品入库前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逐批进行验收, 经核查无误后, 对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购货数量、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价格、购货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结论等内容逐一作好登记, 以备查对。药材经验收合格后, 由验收人填写或用微机输入“药品入库登记单”, 一式三份, 一份留存, 一份交药品会计记账, 一份交采购人员与原始凭证一起到财务科办理登记手续。药品采购员、参加验收的药库管理人员和实物负责人均应在“药品入库登记单”上签字。科主任应对“药品入库单”进行审查。

1.1 参与入库验收的人员

药品的入库验收工作由药库管理人员同药品采购人员和质检人员共同完成。

1.2 入库验收项目及注意事项

1.2.1 核查药品来源:

药库管理人员在验收时, 首先要核对药品来源是否是本院固定购药单位或经逐级审批的临时购药点, 如不是则应拒收, 并报科主任。

1.2.2 核查采购计划执行情况:

验收时, 要注意查对实际购药数量和经审批的药品采购计划是否一致, 对超计划购进的应予以拒收, 采购量比计划小的要查明原因, 紧缺药品应予登记, 并报科主任。

1.2.3 核查药品的包装规格与数量:

验收时应对照原始凭证, 检查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实物相符, 普通药品封条完整时可按箱验收或开箱抽验, 注意检查内外包装规格是否一致。对实物与原始凭证不符的应查明原因, 予以更换或退货。对原箱药品短少的应保存装箱单及原包装箱, 及时通知供应单位派人查验予以补足。

1.2.4 核查药品的合法性:

验收时要逐一核查药品的注册商标、批准文号、出厂批号、生产厂家, 并将结果登记到《药品入库质量验收单》上。对无注册商标、批准文号、出厂批号或生产厂家的中成药和西药, 应拒绝入库。验收进口药品时, 必须查验该药品所附口岸药检所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原件或复印件, 如是复印件必须盖经营单位的红色印章。对无检验合格证书或有影印件但无经营单位盖章的进口药品应拒绝入库。

1.2.5 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对有有效期药品必须查看效期时间, 对有效期在1年以内的药品应控制采购, 如系紧缺药品应根据有效期内该药的销量情况少量采购;对于有效期在半年内的药品, 如非临床急需则药库管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入库;尽量采购新近生产的药品。

1.2.6 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

验收时, 要随机抽查药品的外观质量, 对注射剂、糖衣片、有效期不稳定的药品、新产品要重点检查。对贵重药品、麻醉药品要逐瓶或逐支检查验收。验收贵重、毒、麻、精神药品时, 应有科主任与专管人员在场共同验收, 经核实数量和质量后, 及时入库按规定管理。验收人员如不了解某些药品的正常外观性状, 不得贸然处置, 应请药品质量检验人员协助检查。不合格的药品拒绝验收入库。对有质量疑问的药品应及时封存, 并送样到当地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 不得随意作退货处理, 更不得验收入库。凡发现购进假劣药品, 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并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2.7 核查药品的价格:

验收时要注意核对药价, 凡价格高于原来药价的要问明原因、及时报告。对未按物价部门有关规定执行的药品要拒绝入库。

1.2.8 对破损药品的处理:

验收中发现的破损药品, 原则上由供应单位负责赔偿。考虑到医院药品采购一般均为定点采购, 且双方签有《药品供购协议》, 所以对金额较高或数量较多的破损药品, 可及时通知供应单位派人更换, 对价格低数量又少的破损药品, 则由药库管理人员单独存放并登记清楚, 按规定办理报损。

1.2.9 待处理药品的管理:

凡因各种原因需退货的药品, 在未得到供货单位的处理意见前, 药库管理人员应单独存放, 妥善保管, 不得与验收合格的药品混放, 防止出现意外或加大损失。对此类药品保管时间不宜过长, 应常督促尽快处理。对长时间不处理此类药品的单位, 药库管理人员应向科主任报告, 由科主任报院领导, 以作为考察固定购药点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

1.3 中药材的入库验收

中药材入库验收除注意以上事项外, 还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 对药材或饮片进行性状鉴别, 区别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和掺杂使假现象, 严防假劣药材入库; (2) 药材是否干燥, 含水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 药材有无虫蛀、霉烂、变色和 (或) 其他质量变异现象; (4) 中药材或饮片炮制品是否符合有关炮制规范的质量要求; (5) 中药材或饮片所含杂质是否超出有关标准; (6) 中药材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对等级过低的药材或药材等极与凭证不符的应拒绝入库。

1.4 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入库验收

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并有专管人员在场共同验收, 及时入库, 实行特殊管理。

2 药品出库管理

药品的出库管理是指药库据调剂室及有关业务科室的领药申请单, 用微机输入“药品出库单”并按出库单内容发放药品的操作过程。“药品出库单”一式三份, 一份由药库管理人员留存, 一份交有关领药科室, 一份交药品会计记账。

2.1 计划性配发和非计划性配发

药库药品发放的时间间隔应依各调剂室的房屋面积、药品消耗情况等来确定, 一般为每周2次定期进行, 亦称计划性配发。由于是定期配发, 要求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准备。在每周发药日的前1d, 应督促各领药科室及时用微机输入 (或送交) 领药申请单。对各室临时需要或特殊紧急情况, 应随时配发, 此称非计划性配发。各调剂室工作的计划性越强, 药库的非计划性配发药品就越少。为加强各调剂室药品领取工作的计划性, 可规定: (1) 计划性配发的药品由药库负责送药至各室, 后由各室办理验收手续; (2) 非计划性配发药品由各调剂室派人到药库领取并办理有关手续, 但对抢救用药应注意协调和节省时间, 以免耽误患者用药。

2.2 药品出库注意事项

(1) 药品必须依据正式的“药品出库单”发出药品, 发出时要按规格、数量点交, 药库工作人员与领药者核对无误后共同签字, 如有不符应立即核对更正。 (2) 毒、麻、精神、放射性等特殊药品应按有关管理办法领发。贵重药品应由专管人员领发, 并严格执行当面点交制度, 定期检查质量情况。 (3) 药库不得凭处方直接发放药品, 急救等特殊情况可先向调剂室发药后及时补办手续。 (4) 药库未经医院领导同意, 不得对外代收、代购、转让药品。 (5) 凡发出的药品要保证质量, 坚持“九不发”, 即超过有效期药品不发;虫伤鼠咬的药品不发;霉烂、变质、污染的药品不发;瓶口松动的大输液不发;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的不发;借药未经领导批准的不发;质量有疑问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发;杂质较多的中药饮片不发;有药物混杂现象的不发。 (6) 在药品的发放中应坚持“先进先出, 批号早的先出, 发陈贮新, 发零存整, 发近期贮远期 (指有效期药品) ”的原则。对发出的药品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做到出入有据, 账物相符, 如发现账物不符, 应立即查明原因, 及时纠正[1]。

2.3 加强药库与药房的配合, 防止药品积压

为便于管理, 药库和药房虽分为2个独立的工作室, 但仍为统一整体的2个组成部分, 两者必须加强协调和配合, 保证整体目标的实施。药库应积极组织货源, 随时满足药房的药品需求, 确保《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不发生“短库”现象。药房则需将药品的需求情况及时反馈给药库, 使药库管理人员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避免药品供求失调, 造成药品短缺或积压。

综上所述, 为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保证库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 建立健全的药库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关键词:社区医院,药品,出入库管理

参考文献

篇8: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管理;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80-02

一、背景与问题

洛阳中心小学于1919年建校,2003年迁入新校址,学校周边环境优美文明,恬静典雅。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学生3396人,教职工210人。多年来,在市、区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历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全体教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发展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近几年,洛阳中心小学按照省、市、区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大力提升安保系数,精心打造平安校园,不但全面巩固和有效扩大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果,而且建立健全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生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学校地处洛阳镇西南角,学校西面、北面各有一条主干道,从早到晚路面上的车辆都很多,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情况更加复杂,致使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出入很不安全。如何加强三千多名学生的出入管理,克服学校门襟管理压力,妥善解决学校门口的道路交通困难,势必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二、反馈与思考

针对学校出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学校校长室会同总务处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调研与对策讨论,并把加强学生出入管理确定学校的重点工作。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突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注重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

(三)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必须重视综合治理的有效性,形成学校安全工作的合力。

三、行动与落实

为加强出入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根据现实情况,主动与镇、区有关部门联系,寻求各方支持。学校健全了相关出入制度,制订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严格落实整改,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出入制度,加强门禁管理。

1.学校根据学校学生人数超多这一情况,改变放学制度,实行错时放学,即一、二年级学生提前10分钟放学。其他年级学生照常放学。

2.学校实行人车分流出入的管理制度,校车和教师车辆从东校门进出,其他人员从北校门进出。

3.学校根据现实情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为学生的进、出校门安全谋划,经过反复论证,统一思想后,在学校校门口用不锈钢栏杆围成了半封闭等候区域(见图片),确保学生出入安全。自实施以来,此举得到了政府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学生家长也能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序在围栏外等候自己的孩子。

4.严格执行访客登记和治安巡查制度,在上学、放学及课间休息时段安排3名保安加强学校出入口值守;在非上学、放学时段锁闭学校大门,防止社会闲散人员混入学校。

5.提高校园警务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各类治安隐患。全面开展防非法侵入、防劫持人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自防自救能力。

6.在学校明显位置设立宣传报警电话号码,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提升安全防护,加强行政值日。

1.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学校安排值日教师和带班领导提前10分钟在校门口实时守护,并即时与派出所、交警中队、镇城管同志进行交流沟通,通报学校周边交通及治安状况,准确掌握学生上学、放学时的情况,落实校园“必到点”巡逻防控措施。并积极与镇交警中队配合,成立首批“护学岗”,有效加强了学生进出校门的安全防护。

2.校门外,每天至少有3名校级领导在校门口值班,值班领导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要扩大值日范围,跨前一步在校园门口及周边值守,并与现场守护的巡逻警力互通情况,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和情况,并做好工作记录。校园内,每天每学区必须有3名教师对本学区进行安全巡逻,特别是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更要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除正常的巡逻警力外,校领导、值日教师必须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实现时间、人员上无缝对接。

(三)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安全教育。

1.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国旗下演讲、班队活动、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实施放学前一分钟温馨提示。每当放学前一分钟,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向学生提醒放学注意事项。如途中的交通安全,过马路要做到一看、二停、三通过;放学后不在学校逗留,不在途中玩耍,不跟随陌生人离校,要按时回家等等。

3.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深入宣传、教育师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促进多方协作,加强家校联系。

1. 学校还积极与区、镇协商,在区政府的协调下,与“区心连心校车服务公司”签订协议,让他们安排国标校车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据统计,本学期乘车人数已将近2000人,学校也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安排2名保安及1名校级领导和3名教师在学生乘车放学时配合校车服务公司进行管理,确保学生安全乘车。平时,学校也不定期的对校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在夏令和冬令作息时间转换时,学校通过校讯通告知学生家长,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离校、离家及到家、到校时间;一旦出现学生没有按时到校或回家,家长和学校及时沟通,及时交流,迅速查清学生去向,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

目前,洛阳中心小学学生上学放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学生出入校园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今后,学校将会坚持把保平安、保稳定、保和谐当作头等任务来抓,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创设防护栏,强化校园出入管理

上一篇:磨机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梁漱溟的比较文化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