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出入境管理工作报告

2022-12-19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局出入境管理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局出入境管理工作报告

出入境管理工作

1、申领出入境证件的地区,大陆在职公务人员以探亲为事由申请赴台湾手续时,需要提交哪个单位的意见?

答:需要提交所在单位意见。

2、居民赴台湾旅游须向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报名,并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哪个部门申请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

答:出入境管理部门

3、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申请事由为团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签发多长时间多少次有效的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

答:6个月有效一次

4、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申请事由为探病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签发多长时间多少次有效的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

答:6个月有效一次

5、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申请事由为访友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签发多长时间多少次有效的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

答:6个月有效一次

6、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申请事由为处理婚丧事宜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签发多长时间多少次有效的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

答:6个月有效一次

7、根据《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受理、审批、签发管理工作规范》规 1

定,往来港澳签注种类共有几种?

答:6种

8、据《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受理、审批、签发管理工作规范》规定,个人旅游签注共有几种出境有效期?

答:2种

9、人旅游签注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多少天?

答:7天

10、地居民申请赴香港或者澳门商务,须由什么地方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

答:其工作单位所在地

11、过劳务经营公司申请赴香港或者澳门就业,须由什么地方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

答:劳务经营公司所在地地级以上(含地级)

12、《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对于哪类人员,护照签发机关应为其签发有效期为五年的普通护照?

答:未满十六周岁的

13、我国护照的签发,由哪些部门负责?

答:公安部和外交部

14、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向户籍所在地哪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

答:县级以上

15、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提交免冠照片几张?

答:二张

16、居民身份证领取、换领、补领期间,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可以提交什么材料?

答:临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

17、未满16周岁申请人申请普通护照的,应当在哪类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答:监护人

18、台湾居民首次申请台湾居民居留签注的,须提交什么材料? 答:本人健康体检证明

19、台湾居民申请来大陆,须交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是指? 答:台湾身份证或台湾户籍誊本

20、据媒体公布数字,台湾地区现有多少台湾居民?

答:2300万

21、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结婚几年以上,可以申请来大陆定居? 答:3年

22、公安机关发现台湾居民在大陆死亡,应及时向同级政府哪个部门通报?

答:台办

23、台湾居民在大陆非正常死亡,由哪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鉴定部门出具《死亡鉴定书》?

答:地(市)级

24、临时入境外国人是指持哪种签证入境的外国人?

答:L.F.C.G.J—2签证

25、从事营业性文艺演出的外国人须办理哪类手续?

答:居留许可

26、需要对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应当报谁批准? 答:省厅级公安厅负责人

27、外国人在中国居民家中住宿,在城镇的,须于抵达后多少小时内,由留宿人或本人持住宿人的什么证件和留宿人的户口簿,到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

答:24小时内护照

2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可以采取什么强制措施?

答:拘留审查

29、外国人在中国居民家中住宿,在农村的,须于多少小时内向当地派出所或者户籍办公室申报?

答:72小时

30、实行按需申领出入境证件的地区,大陆居民申请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除提交本人身份证、户口簿,还需提交什么材料?

答:入台许可

31、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的受理除面见申请人、查验身份证、核对申请人身份外还须做到什么?

答:对比查验原件与复印件

32、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资料录入人员对经过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除将申请人基本资料录入计算机、核查申请人是否属法定不准出境人员,或者报备人员、核查申请人是否有申领通行证记录及签注种类、有效期限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答:采集申请人照片

33、台湾居民收养大陆儿童办理出境证件时,除提交被收养人的户口簿、被收养人的户口所在省级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登记证书、被收养人的有效入台许可证明或经确认能够进入台湾地区的有关证明外,还提交哪些证明材料?

答:领养人的有效出入境证件或其它身份证明

34、公安机关签发给内地居民因私事赴港澳地区的证件除《前往港澳通行证》外,还有哪些证件?

答:《往来港澳通行证》

35、属于内地居民短期往来港澳地区申请事由的,除探亲、个人旅游、商务外,还有什么?

答:团队旅游

36、内地居民申请短期往来香港、澳门,除旅游,就业、就学,驾驶往返香港或者澳门与内地的交通工具外,还有哪种情况?

答:商务

37、逗留签注可签发给哪类人员赴港澳地区?

答:就业、就学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提交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和什么材料?

答:近期免冠照片

39、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不能在接待场所公布的内容除内部工作程序外,还有什么?

答:国家工作人员名单

40、除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外,还有什么属于证据?

答:当事人陈述

41、“三非”外国人中的“三非”是指什么?

答:非法居留、非法入境、非法就业

42、公安机关加急办理普通护照的工作时限是多少?

答:五个工作日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对外国人采取的处罚种类有哪些?

答:警告、罚款、拘留、限期出境与驱逐出境

44、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哪几种?

答:5年有效、一次有效

45、外国人取得什么证件后即可在我国就业?

答:《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许可

第二篇:出入境管理

中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本文所称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是指作为中国主体部分的中国内地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在内。与世界各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相比较,中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但具有国际出入境管理体制的一般复杂性,而且具有中国的特殊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国际出入境管理与国内出入境管理、因公出入境管理和因私出入境管理互相交织,导致大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复杂性

出入境,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指出入国境。因为这些国家的边境和国境是一致的,出入边境就是出入国境。据此,出入境可通俗理解为跨越本国和外国国境的活动。由于出入境涉及本国、前往国以及途经国的领土主权,所以更明确地说,出入境是指一国公民经本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和前往国家或地区许可,持规定的有效出入境证件和签证,从本国出境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或者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返回本国的活动。而在中国,由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内地与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澳门和尚未与内地实现主权认同统一的台湾地区的人员往来仍然属于出入境行为。不过,按其性质划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境”只能理解为狭义的“边境”,即国家之内的非主权边境,而非国家之间的主权边境。由此,中国公民的出入境行为就可分解为出入国境和出入边境或者国际出入境和国内出入境两大类别。中国公民往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不属于国际出入境行为,只能看做是国内出入境行为。另外,按照出入境事由划分,在中国还有因公出入境和因私出入境之分,而且因公、因私的内涵在不断演变。现实的演变趋势是:因公出入境是指受本国官方的派遣,办理官方事务的出入境行为;因私出入境是办理单位民事事务和个人私事的出入境行为。

现实的做法是中国公民(主要指中国内地公民)的国际出入境(出入国)行为,需持外交、公务护照的,由外交(外事)部门签发和管理;需持普通护照的,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内地公民因公往来港澳地区的出入境证件由中央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私往来港澳地区和港澳居民往来中国内地的出入境证件则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公、因私往来台湾地区则全部由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此外,参考国际惯例,中国海员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又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授权的港务监督机构负责。由此,中国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分属于公安、外交(外事)、港澳办和交通四个系统。 中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本文所称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是指作为中国主体部分的中国内地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在内。与世界各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相比较,中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但具有国际出入境管理体制的一般复杂性,而且具有中国的特殊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国际出入境管理与国内出入境管理、因公出入境管理和因私出入境管理互相交织,导致大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复杂性

出入境,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指出入国境。因为这些国家的边境和国境是一致的,出入边境就是出入国境。据此,出入境可通俗理解为跨越本国和外国国境的活动。由于出入境涉及本国、前往国以及途经国的领土主权,所以更明确地说,出入境是指一国公民经本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和前往国家或地区许可,持规定的有效出入境证件和签证,从本国出境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或者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返回本国的活动。而在中国,由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内地与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澳门和尚未与内地实现主权认同统一的台湾地区的人员往来仍然属于出入境行为。不过,按其性质划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境”只能理解为狭义的“边境”,即国家之内的非主权边境,而非国家之间的主权边境。由此,中国公民的出入境行为就可分解为出入国境和出入边境或者国际出入境和国内出入境两大类别。中国公民往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不属于国际出入境行为,只能看做是国内出入境行为。另外,按照出入境事由划分,在中国还有因公出入境和因私出入境之分,而且因公、因私的内涵在不断演变。现实的演变趋势是:因公出入境是指受本国官方的派遣,办理官方事务的出入境行为;因私出入境是办理单位民事事务和个人私事的出入境行为。

现实的做法是中国公民(主要指中国内地公民)的国际出入境(出入国)行为,需持外交、公务护照的,由外交(外事)部门签发和管理;需持普通护照的,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内地公民因公往来港澳地区的出入境证件由中央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私往来港澳地区和港澳居民往来中国内地的出入境证件则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公、因私往来台湾地区则全部由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此外,参考国际惯例,中国海员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又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授权的港务监督机构负责。由此,中国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分属于公安、外交(外事)、港澳办和交通四个系统。

中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本文所称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是指作为中国主体部分的中国内地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在内。与世界各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相比较,中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但具有国际出入境管理体制的一般复杂性,而且具有中国的特殊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国际出入境管理与国内出入境管理、因公出入境管理和因私出入境管理互相交织,导致大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复杂性

出入境,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指出入国境。因为这些国家的边境和国境是一致的,出入边境就是出入国境。据此,出入境可通俗理解为跨越本国和外国国境的活动。由于出入境涉及本国、前往国以及途经国的领土主权,所以更明确地说,出入境是指一国公民经本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和前往国家或地区许可,持规定的有效出入境证件和签证,从本国出境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或者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返回本国的活动。而在中国,由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内地与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澳门和尚未与内地实现主权认同统一的台湾地区的人员往来仍然属于出入境行为。不过,按其性质划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境”只能理解为狭义的“边境”,即国家之内的非主权边境,而非国家之间的主权边境。由此,中国公民的出入境行为就可分解为出入国境和出入边境或者国际出入境和国内出入境两大类别。中国公民往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不属于国际出入境行为,只能看做是国内出入境行为。另外,按照出入境事由划分,在中国还有因公出入境和因私出入境之分,而且因公、因私的内涵在不断演变。现实的演变趋势是:因公出入境是指受本国官方的派遣,办理官方事务的出入境行为;因私出入境是办理单位民事事务和个人私事的出入境行为。

现实的做法是中国公民(主要指中国内地公民)的国际出入境(出入国)行为,需持外交、公务护照的,由外交(外事)部门签发和管理;需持普通护照的,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内地公民因公往来港澳地区的出入境证件由中央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私往来港澳地区和港澳居民往来中国内地的出入境证件则由公安部和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中国公民因公、因私往来台湾地区则全部由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和管理。此外,参考国际惯例,中国海员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又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授权的港务监督机构负责。由此,中国的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和管理分属于公安、外交(外事)、港澳办和交通四个系统。 (二)坚持上下贯通原则,对地方出入境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

目前,中国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体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统

一、名称机构不规范、人员编制无标准、上下领导不垂直、日常管理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就机构和名称来说,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为两种模式,即按副厅级单位设置和按处级单位设置,出入境管理机构有些名为“出入境管理局”,有些名为“出入境管理处”。地级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有些叫出入境管理处,有些叫出入境管理科。县区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有些叫出入境管理科,有些叫出入境管理股。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国地方出入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着随意性。为了适应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便于与各国使、领馆交流和交往,应统一和规范全国地方出入境管理机构名称和人员编制标准,上下实行垂直领导,日常管理做到统一。

(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实现出入境主管部门的独立化、系统化

第一步,尽快完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全面改制工作。把尚未实行职业制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由兵役制改为职业制,暂划归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直接领导。尽管此项工作难度较大,但应抓紧进行,尽早结束出入境边防检查双轨制的局面。

第二步,在口岸城市设立暂由公安机关领导的出入境管理局。边防检查站全面改制后,与口岸城市的出入境管理局合并,并扩大职能,加强管理队伍,形成出境审批、发证、签证、验证一条龙的出入境管理新体制。

第三步,实现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独立化、系统化。建议全国人大通过立法设立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总局,直接由国务院领导。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和县区三个层次上设立出入境管理局,并实行直线型的上下垂直领导,使全国出入境主管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四)坚持互相配合原则,加强出入境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的有效合作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任何体制都有利有弊。独立化的出入境管理系统,其利之处是统

一、规范、专业化程度高。其弊之处是独立、封闭,容易造成监督不力,与其他部门的合作难度增大。我们如果只看到独立化出入境管理系统的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其有弊的一面,就不是全面地看问题和解决问题。鉴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对出入境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的合作问题略作阐述。

中国现行的公安出入境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出入境管理体制。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既具有出入境管理职能,又具有警察职能和外事职能。具体来说,出入境管理职能表现在本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的签发与管理、本国公民和外国人的出入境检查、外国人在华居留旅行管理、本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入境违法犯罪行为查处;警察职能表现在在华外国人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外事职能表现在与外国驻华机构就涉外案(事)件进行交涉。这种混合式体制的最大优势有两点:一是可以通过庞大的警察基层组织把出入境管理职能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把外国人在华居留旅行管理落到实处;二是把在华外国人出人境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与在华外国人一般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在体制和二为一。出人境管理部门从公安部门独立出来后,尽管仍属于执法部门,但其原有的警察职能将丧失。外国人在华居留旅行管理、在华外国人出入境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仍将归属于出人境管理部门,而在华外国人一般违法及其他犯罪行为查处则归属于公安部门。这样,出入境主管部门在体制上失去了警察基层组织的支持,在打击在华外国人出入境违法犯罪这一问题上与公安部门出现体制性分离。因此,必须通过刚性制度、有效沟通、有效协调,建立起出入境警察部门与公安部门双方的合作机制。

第三篇:计生局管理工作报告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开展国策再教育,转变干部群众婚育观念。始终坚持突出宣传教育在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新提升中的先导地位,结合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农村打造“先进文化”、在社区打造“创城文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切实通过新颖多样的宣传形式,在全区大力宣传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意见》;同时,将人口理论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和领导干部培训课程,组织全区各级党政干部开展国策再教育,进一步巩固国策意识,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区形成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大融合的新格局,促进了干部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形式,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针对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城市这一现状,为全面破解城市人口计生工作难题,组织成立调研组分别从党委政府、部门、单位、社区四个层面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先后制定了《关于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按照“政府建社区搭平台,计生建规范融大局”的原则,坚持把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把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紧密结合,同安排、同推进,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的融合发展,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单位尽职尽责、城乡合作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服务”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今年3月9日-11日,全省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座谈会在我区召开;3月25日,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研讨班上,区政府、区人口和计生局、街道花园社区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我区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三)完善村规民约,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转变,全面推行以“民管民治,推进自治进程;以人为本,推进自主进程;利益导向,推进自觉进程”为主要内容的“三自”模式,制定完善了计划生育双向责任约定,进一步提升了村(居)民自治水平。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网络。全区各级建立计生协会275个,形成了处镇指导、村(社区)负责、村(居)民自治、家庭落实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使计生协会在村(居)民自治工作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四)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今年,省人口计生委就统计管理口径进行了改革,按照这一改革的要求,区人口计生局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在强化单位管理职责的原则下,制定出台了《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的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二是督促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多年来,坚持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抓手,强化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等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流引产审批工作,清理清查B超和流引产药物市场,从源头上切断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现象的发生。组织实施避孕药具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一证通”工作,在城区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主,辖区内医院、诊所、市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避孕药具发放格局。通过宣传教育、落实节育手术保险、加大奖励力度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全区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100%。多年来,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以来,为及时准确地把握人口计生信息,进一步加快人口信息的互通共享服务,区人口计生局把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融入政府统一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通知》、《关于成立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以及《关于明确相关部门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工作职责》等文件,投入120余万元搭建起了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区综治办(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公室)、民政、卫生、公安、计生等部门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管理服务效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五)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发挥引导作用。为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力度,区人口计生局把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及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免费、晚婚晚育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奖励政策。同时,充分发挥人口关爱基金的作用和相关部门的优势,建立各部门政策与计生国策相对接、民生惠普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切实让计划生育家庭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上得到保障。今年我区共为1794人发放奖励扶助金64.6万元,为266人发放特别奖励扶助金29.4万元,救助计生困难家庭244户,救助资金达14.54万元,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了实惠。

(六)强化人口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工作能力、服务水平有新提升。今年我们把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作为搞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保证,结合全区开展的“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全区计生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不断提高计生干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发挥区计生局的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中层干部述职大家评活动,局机关及服务站中层干部进行述职并并行评议打分,对排名后二位的进行谈话。并召开反腐倡廉暨作风建设报告会,邀请区纪委宣教室做专题报告,进一步强化“作风兴业”意识,明确对“工作实事求是、对基层服务指导、对同事真诚协作、对名利淡薄严谨”四个标准,养成“勤于思考、雷厉风行”两个习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全区计生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会管理、能服务、谋发展、创事业的基层计生干部队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计生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计划生育工作辛苦、压力大,一些街道和社区的计生干部厌倦计生工作,个别街道的计生办人员调整太频繁,工作不熟悉,而且人员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工作。

(二)违法生育处理处罚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仍有不到位的现象。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仍然存有畏难发愁、简单粗暴及不规范的现象,尤其面对“有钱的逃避”和“没钱的耍赖”等违法生育当事人时,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对策、找办法,致使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

(三)人口计生工作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国策观念和人口意识不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认识不足,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有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消极畏难情绪。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2014年工作思路、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遏制违法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首要目标,以发挥政治优势为前提,以宣传教育、利益导向、规范服务为抓手,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合法生育率在98.5%以上,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2014全市计划生育考核再夺全市第一名,确保四连冠。为经济文化强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推动,纳入社会管理。人口计生工作是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人口计生部门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社会管理的全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

(二)当好党政参谋,规范融入社区。坚持“政府建社区搭平台,计生建规范融大局”,注重以加强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计生阵地建设、计生组织网络建设、计生管理功能、计生规范化建设“四个新提升”,夯实人口计生工作根基。

(三)强化分类管理,实现全员覆盖。严格落实省市新统计口径,加强省市新统计口径的落实工作,通过强化单位法人负责制,充分发挥社区兜底作用,落实“实有房屋、实有人员”管理方式,做到人员和单位底子清、职责清,管理服务不漏、不重,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漏管、漏报。

(四)树立求实理念,提升工作水平。时时刻刻保持忧患意识,事事处处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扎扎实实工作,实事求是报数”,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求实效,为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判断人口形势,实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地数据。

四、一票否决工作情况

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是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对未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任务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和计划生育当事人的有关资格、荣誉、待遇予以否决的制度。根据发﹝2007﹞65号文件要求,2013拟对出现违法生育三胎的上高街道桑家疃村及街道大官庄村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第四篇:出入境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3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已经2013年7月3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李克强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二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签证的签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服务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协调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公安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

第四条 在签证签发管理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国务院部门应当在部门门户网站、受理出境入境证件申请的地点等场所,提供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其他需要外国人知悉的信息。

第二章 签证的类别和签发

第五条 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的签发范围和签发办法由外交部规定。

第六条 普通签证分为以下类别,并在签证上标明相应的汉语拼音字母:

(一)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

(二)D字签证,发给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

(三)F字签证,发给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

(四)G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五)Jl字签证,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J2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短期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

(六)L字签证,发给入境旅游的人员;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可以签发团体L字签证。

(七)M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

(八)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九)R字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十)S1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S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停留的人员。

(十一)X1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X2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短期学习的人员。

(十二)Z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一)申请C字签证,应当提交外国运输公司出具的担保函件或者中国境内有关单位出具的邀请函件。

(二)申请D字签证,应当提交公安部签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确认表。

(三)申请F字签证,应当提交中国境内的邀请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四)申请G字签证,应当提交前往国家(地区)的已确定日期、座位的联程机(车、船)票。

(五)申请J1字及J2字签证,应当按照中国有关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六)申请L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旅行计划行程安排等材料;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还应当提交旅行社出具的邀请函件。

(七)申请M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中国境内商业贸易合作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八)申请Q1字签证,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和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申请Q2字签证,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等证明材料。

(九)申请R字签证,应当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条件和要求,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十)申请S1字及S2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家庭成员关系证明,或者入境处理私人事务所需的证明材料。

(十一)申请X1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和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申请X2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等证明材料。

(十二)申请Z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

签证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外国人提交其他申请材料。 第八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驻外签证机关要求接受面谈:

(一)申请入境居留的;

(二)个人身份信息、入境事由需要进一步核实的;

(三)曾有不准入境、被限期出境记录的;

(四)有必要进行面谈的其他情形。 驻外签证机关签发签证需要向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核实有关信息的,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九条 签证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签发条件的,签发相应类别签证。对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签证机关应当在签证上注明入境后办理居留证件的时限。

第三章 停留居留管理

第十条 外国人持签证入境后,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变更停留事由、给予入境便利的,或者因使用新护照、持团体签证入境后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分团停留的,可以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签证。

第十一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所持签证遗失、损毁、被盗抢的,应当及时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补发签证。

第十二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的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7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

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停留。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作出的延长签证停留期限决定,仅对本次入境有效,不影响签证的入境次数和入境有效期,并且累计延长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原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

签证停留期限延长后,外国人应当按照原签证规定的事由和延长的期限停留。

第十五条 居留证件分为以下种类: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发给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发给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第十六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本人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本人到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注明学习期限的函件等证明材料。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函件和核发的记者证。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和与申请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长期探亲的,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亲属关系证明、被探望人的居留证件等证明材料;入境处理私人事务的,应当提交因处理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相关证明材料。

外国人申请有效期1年以上的居留证件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健康证明。健康证明自开具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第十七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15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居留。

第十九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申请办理停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一)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60周岁以及因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的;

(二)非首次入境且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记录良好的;

(三)邀请单位或者个人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提供保证措施的。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以及前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以通过面谈、电话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申请事由的真实性,申请人以及出具邀请函件、证明材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不予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不予签发停留证件:

(一)不能按照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

(二)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

(四)不宜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或者签发停留证件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的,应当经所在学校同意后,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居留证件加注勤工助学或者实习地点、期限等信息。

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所持居留证件未加注前款规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

第二十三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因证件遗失、损毁、被盗抢等原因未持有效护照或者国际旅行证件,无法在本国驻中国有关机构补办的,可以向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第二十四条 所持出境入境证件注明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临时入境且限定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应当在限定的区域内停留。

第二十五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居留:

(一)超过签证、停留居留证件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停留居留的;

(二)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超过免签期限停留且未办理停留居留证件的;

(三)外国人超出限定的停留居留区域活动的;

(四)其他非法居留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聘用外国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

(一)聘用的外国人离职或者变更工作地域的;

(二)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毕业、结业、肄业、退学,离开原招收单位的;

(三)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的;

(四)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出现死亡、失踪等情形的。 第二十七条 金融、教育、医疗、电信等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核实外国人身份信息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核实。

第二十八条 外国人因外交、公务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证件的签发管理,按照外交部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调查和遣返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遣返场所。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应当在24小时内将被拘留审查的外国人送到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由于天气、当事人健康状况等原因无法立即执行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应当凭相关法律文书将外国人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三十条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的,应当出具限制活动范围决定书。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到公安机关报到;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变更生活居所或者离开限定的区域。

第三十一条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遣送出境的,作出遣送出境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法确定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不准入境的具体期限。

第三十二条 外国人被遣送出境所需的费用由本人承担。本人无力承担的,属于非法就业的,由非法聘用的单位、个人承担;属于其他情形的,由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提供保证措施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遣送外国人出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

第三十三条 外国人被决定限期出境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注销或者收缴其原出境入境证件后,为其补办停留手续并限定出境的期限。限定出境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日。

第三十四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由签发机关宣布作废:

(一)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损毁、遗失、被盗抢的;

(二)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未被收缴或者注销的;

(三)原居留事由变更,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报,经公安机关公告后仍未申报的;

(四)有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不予签发签证、居留证件情形的。

签发机关对签证、停留居留证件依法宣布作废的,可以当场宣布作废或者公告宣布作废。

第三十五条 外国人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注销或者收缴:

(一)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或者被他人冒用的;

(二)通过伪造、变造、骗取或者其他方式非法获取的;

(三)持有人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 作出注销或者收缴决定的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签发机关。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 含义:

(一)签证的入境次数,是指持证人在签证入境有效期内可以入境的次数。

(二)签证的入境有效期,是指持证人所持签证入境的有效时间范围。非经签发机关注明,签证自签发之日起生效,于有效期满当日北京时间24时失效。

(三)签证的停留期限,是指持证人每次入境后被准许停留的时限,自入境次日开始计算。

(四)短期,是指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80日(含180日)。

(五)长期、常驻,是指在中国境内居留超过180日。 本条例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审批期限和受理回执有效期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十七条 经外交部批准,驻外签证机关可以委托当地有关机构承办外国人签证申请的接件、录入、咨询等服务性事务。 第三十八条 签证的式样由外交部会同公安部规定。停留居留证件的式样由公安部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86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准,1986年12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公布,1994年7月13日、2010年4月24日国务院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五篇: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管理研究大纲

一、引言:为什么写本文,引出下文

二、概念:(1)什么是绩效示标

(2)公安出入境工作责任

三、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的意义及主要任务

(1)为什么要进行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

(2)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的主要任务

四、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示标体系搜寻与确认(1)绩效示标体系分类(2)公安出入境工作绩效示标体系搜寻与确认

五、公安出入境绩效示标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

六、参考文献

上一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