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2024-04-11

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共9篇)

篇1: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为积极推进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建设,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主动、稳妥、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全面提高辖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合政办„2013‟13号),制定本标准。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庐阳区辖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有关单位。

第二条 组织领导

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机制,有领导分管或主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能积极落实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

第三条 网络建设

乡镇(街道)网络建设。成立乡镇(街道)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确定相关工作人员,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有健全的防震减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应制定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每年至少开展1次本级政府地震应急演练。组建不少于50人的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

社区(村)网络建设。成立社区(村)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确定相关工作人员,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有健全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档案管理规

范,建立完整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档案资料。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区地震应急演练。

学校网络建设。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 并制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在校学生每个学期接受2个学时以上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结合实际,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上地震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并留有视频影像资料。学校的建筑物达到我市抗震设防要求。

其他单位网络建设。有专职或兼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人员,有一支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队伍,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制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区地震应急演练,并留有视频影像资料。

第四条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阵地建设

乡镇(街道)防震减灾阵地建设。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阅览室或活动中心等固定场所,配备声像设备、展板、挂图、手册等宣传资料。

社区(村)防震减灾阵地建设。具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科普画廊(宣传栏)要定期更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或疏散场地,储备一定数量的地震应急装备和物资。

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室不少于50平方米,活动室内含有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展板和挂图等相关的宣传内容;或室外科普知识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20平方

米,要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

其他单位防震减灾宣传。具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场地或活动场所。有一定规模的科普画廊(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

第五条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乡镇(街道)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利用防震减灾宣传节点,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门户网站上应设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栏,每年举办大型防震减灾宣传活动2次以上,举办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讲座2次以上。

社区(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队伍,经常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制作知识展板,编印科普挂图、手册等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社区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讲座,有计划地开展防震避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围绕重大活动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如“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建立课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加各级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地震知识讲座、科普夏令营活动、到地震台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逃生知识教育活动,加强与外校的宣传交流,扩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范围。每年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不少于1次。学校网络及校办刊物要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目;并采用多媒体教育、广播、图书和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参加学生的人数应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

其他单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每年组织或参加“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大型科普活动2次以上,每年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2次以上,每年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次以上,确保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70%以上。

第六条 本标准由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负责解释。

篇2: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申 请 报 告

我校依据合震〔2015〕41 号文件 《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标准》的通知和合震〔2015〕50 号文件 《关于组织开展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区教育体育局、科技局、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现呈上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创建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学校申请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前身为“三塾”合一的隆岗小学,创建于1949年。现有大通路校区、和平校区和南陵路分校。三个校区共有71个教学班,4302名学生。在岗教职工249人,其中特级教师一人,高级职称教师71人,中级职称教师102人,省级教坛新星9人,市级教坛新星26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区“教坛新星”和学科带头人47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优秀班主任2人、市拔尖人才1人。

多年来,三十八中人秉承“自我加压,敢于争先;为了明天,拼搏今天”的精神,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优秀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近百项荣誉;这里曾先后培养出前国家棋院院长王汝南、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合肥华泰集团总裁陈先保等杰出人才。总校占地面积39059㎡,校室面积28823㎡,运动场面积26672㎡,藏书107750册,电脑358台。

1、体育活动用地:学校现有篮球场5个,排球场3个,室内乒乓球室两个,200米和180米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各1个,风雨小操场1个,小足球场1个,运动场地总面积26672㎡,生均6.2㎡;其中大通路校区8400㎡,和平校区18272㎡。

2、装备条件

(1)学校建有音、美教室5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2)体育器材室2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3)计算机教室4间,多媒体教室4间,达到省级标准。

(4)理化生实验室14个,其中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4个,仪器配备达到省级标准;(5)学校建图书室2个,图书共计107750册,生均25册;每个班级均设置图书柜,每班配备图书约200册,定期更换,达到省级标准。(6)学校现有72间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

(7)学校还设有机器人训练室、科技创新活动室、航模(建模、车模)训练室、计算机训练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学校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朱家芳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等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教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定科普示范校创建学期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管理联系学校部门创建活动,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办公。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组、班级等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教处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大力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全体教师会、行政会、班主任例会、年级组、班会等各种会议,积极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创建工作要求,学习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创建工作靠你我,搞好创建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创建科普示范校与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应急工作先进学校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在校园里新开辟了“艺术天地、科普长廊、读报栏”等宣传橱窗,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升旗仪式、班会、校园之声广播和校园网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作条幅、标语、宣传牌,营造宣传氛围。在校门口电子屏定期通报学校创建工作成果,使全体师生及时了解创建工作进展。以此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三)、活动育人,突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和体验丰富师生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了“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成立与科普活动有关的社团及兴趣小组,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普展览、讲座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利用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橱窗、校园网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及时获取科技新知识,感受科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墙报、黑板报、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周和主题教育月,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法制等讲座,组织了震灾预防演练等活动。积极开展“四防”(即防火、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科普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活动,如环保小报或环保漫画、环保作品制作展、科技作品制作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优化措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专门由学校领导和政教处人员对全校各班级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题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形象直观接受教育。三是每学期都安排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年级组、班主任实施。四是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科普进课堂”活动,使我校“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深入。

(五)、通力合作,落实好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为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在2015年5月12日上午8时50分,在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在明光路街道、大通路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组织了一次合肥市38中学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体现“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有序;认真策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群策群力,演练活动到位;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的格局”。2015年9月18日上午8时45分,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我校又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校园安全疏散演练活动,通过多次演练,使师生知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于全体教职工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和各项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或其它险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我校定期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多次的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学校防震减灾科普设施

我校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按7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安全疏散标志齐全,全校约3万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学校操场可用面积就有2万6千多平方米,每栋教学楼前后均有30平方米左右的草坪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学校开展科普活动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校园内设立了宣传橱窗和专栏,各班设有科普教育专栏,定期更新更换科普教育内容。

四、学校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加强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普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依托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推荐宣守西、徐祥俊两位老师为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由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期初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每班双周一节安全教育课,每学期防震科普教育4课时;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分年级组建了多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定老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每学期举行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一次。特别是结合每年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省科普宣传周、国际减灾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的等教育时机,重点举办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编制详细的、切合实际的“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安全疏散演练预案”。

4、组织学生观看系列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资料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在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编制预案,建立志愿者队伍

为了搞好防震减灾工作,根据我校所在的地形及板块的分布状况,编制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定期由总务处负责对疏散出入口进行隐患排查,成立了有30多人参加的防震志愿者队伍。同时,每年组织两次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四)实施保障

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专题宣传,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人员及物质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篇3: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创建示范学校,使科普知识教育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进行,特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机构成员:

组长: XXX(校长)

副组长:XXX(教学副校长)、XXX(德育、安全副校长)、XXX(总务副校长)

成 员:XXXX(公室主任)、XXX(团委书记)、XXXX(总务处主任)、XXX(教务处主任)、XXX(政教处主任)、XXXX(教研处主任)、XXXX(XX年级段长)、等

二、创建工作执行机构成员:

组长:XXX(分管安全副校长)

成员:XXX(办公室主任)、等 XXX(学校地震科普兼职辅导员)

三、项目指标总负责人:

组织领导:XXX 基础设施:XXXX 科普活动:XXX

四、领导小组职责: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是学校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现制订如下职责:

1、掌握学校科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校良好的科教兴国、科技兴校发展理念。

2、制定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秩序,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正常运行。

3、协调校内外各部门之间关系,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科普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良好环境。

4、合理安排校内外各在职人员工作,明确分工和职责,并有权督促其工作。

5、制定每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计划,并指导好教师开展好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6、聘请有关辅导员,向各部门争取办学经费,及时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7、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8、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9、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辖区内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地震后10分钟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10、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校内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的避险场地。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11、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2、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教育局及当地党委政府。

13、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五、领导成员分工:

XXXX:整体规划学校科技教育、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全面负责创建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XXXX:具体负责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各阶段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XXXX:具体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XXXX:具体负责少先队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

XXXX:具体负责科技教育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XXXX: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程渗透与专题课程安排,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科普教育实践研究,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主题活动。

XXXX:负责各年级、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拓展科普教育课外、校外和社区活动。

XXXX:具体负责学校创建、科普教育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等。

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志愿者队伍:

教师队伍:XXXX(四年级组长)、XXX(三年级组长)、XXXX(五 年级组长)、XXXX(六年级组长)

学生队伍:各年级学生会干部、各班班干部。

富源县黄泥河镇牛场小学

篇4: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河西小学是一所乡镇所在地小学。学校始建于2013年,学校领导、教师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使得一座农村学校傲然崛起,成为全镇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聚焦着世人的目光。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850余名学生,70名教职工。

学校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要求,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本年度计划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把防震常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求生技能、应急设施等普及到广大师生中,确保师生安全。

主要计划如下:

一、继续完善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要继续完善“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和补充相关人员职责,力争让我校的防震减灾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做的格局。

2、师资队伍: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本年度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要在本学年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在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要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以此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确实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要安排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年初要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要积极提供条件,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设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为促进创建活动正常、持续、有效地进行,学校要根据现有情况设立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平时要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向学生进行大型的地震知识宣讲。增加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的数量,对宣传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还要结合黑板报、校刊等阵地,定期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学校继续配备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及科普资料,配备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以及光盘等,数量要充足,以此来满足师生们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

4、搞好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本学年要聘请市地震局专业人员来校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5、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编制详细的、切合实际的“河西小学地震应急避震预案”。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后,学校要重视活动体验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等,以此培养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与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组织学生观看系列防震减灾录像。要组织学生通过录像资料等了解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凸现内引外联,推进工作长效发展

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发动学生自愿担任义务宣传员,组织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手抄本,以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要取得一定效应。

四、投入足够经费,添置必要教学设备

学校要加大对防震减灾示范工作的经费投入和保障,做到开学初有预算,要把用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经费留足留够,除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外,还要有计划的考虑筹建高标准的防震减灾科普教室,购买了地动仪、全球地震火山分布带等仪器,配备专用电脑和多媒体设备供学生互动、查询地震知识和播放防震宣传片,发放科普教材等活动。总之,学校要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有效 学校按分工不同对以下人员进行不同的考核:

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主要以完成自身规定的相关职责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个考核分值中。

班主任:班主任作为本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要求做到“四个一”: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以此四项进行考核,结果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中。

学科教师: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教导处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检查此项内容,结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中。学生:根据学生“四个一”的完成情况、科普兴趣小组的参与情况、义务科普宣传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目前,科普教育活动正在我校蓬勃开展,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此来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篇5: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工作方案

为大力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增强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防震减灾教育进校园活动,努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一、充分认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加强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应采取有力措施,把提升我校应对地震灾害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抗震减灾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防震减灾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防震减灾科普氛围,努力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原则是: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师生防

震减灾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公民地震科学素质教育,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工作措施

1、成立有校领导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兼职的防震减灾教师,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学不少于2课时,并作为班级考核内容。

2、编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编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程序。

4、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内容列入课外活动计划,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5、在校园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页、专栏;校园内设置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演讲或报告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览、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6、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每学年举办或接受校际防震减灾科普公开课(班队主题观摩活动)或者演练示范观摩。

7、每年重点利用“3.1”、“5.12”、“5.29”、“11.6”、“7.28”、10月国际减灾日等时机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通过节假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8、加强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在保障全体师生避险的情况下,并向社会开放。

9、保障创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

长钢小学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9月

长钢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为落实长震发【2011】15号和郊震发【2011】9号文件精神,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予以验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组织领导

青少年学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小学又是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以及各科教师为志愿者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的领导机构,小组内分工明确,以便促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更快、更好的开展,使效果落到实处、落到明处。由校长负责,创建分工责任明确,工作力度大。为了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校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照创建标准和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创建工作计划。由于我校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

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理念

我校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精神为指导,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加强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我校是一所有着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有着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小学。部署设置了地震疏散通道。将东西楼梯按班级、按年级进行划分;还将操场划分成片以防在灾害发生时,学生出现慌乱、拥挤、踩踏等意外情况。除此之外,还在每学年举行一次由政教处牵头、主管领导指挥的全校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演习”。力求使学生在地震等灾害面前做到处乱不惊、行动有序。学校建立了防震减

灾科普活动室,购买了防震减灾教育所需要的仪器。电脑多媒体查询系统学生可查询地震基础知识,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了解中国和世界地震资料,学习防震减灾法律,参与地震游戏等活动。我校图书馆也购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挂画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一)广泛宣传

课堂教育:我校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现行地理教材内容为主体,坚持在地理课中贯彻落实地震知识。

专题宣传:我校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展板、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二)举办纪念周。2009年5月,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自然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纪念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利用展览板,生动而全面地向师生介绍了地震知识、防震方法,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组织学生参加汶川5.12大地震纪念活动,观看《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

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专题讲座。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形成、海啸的形成、防震抗灾的方法等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生动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四)开展活动。为了落实防震减灾知识学习和了解,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地震知识竞赛活动,演讲赛、讲故事比赛、版报赛、墙报赛以及红领巾广播站,以点带面,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

(五)培养兴趣。我校通过个人自愿、集体报名方式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活动,活动主题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主要有地震知识、防震知识、地震时紧急避险方法的学习和演练等。

(六)积极实践。为了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10年6月部分年级走进社区进行“防震知多少”问卷调查,内容有地震小知识、防震小常识、地震时如何紧急避险等自然灾害防御方面知识的调查。通过各方面的组织教育活动来增加和拓宽这方面的知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保护生命安全意识。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让学生获得一生必备的防灾抗灾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

篇6: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河西小学是一所乡镇所在地小学。学校始建于2013年,学校领导、教师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使得一座农村学校傲然崛起,成为全镇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聚焦着世人的目光。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640余名学生,50余名教职工。

学校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全面动员,人人参与,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把防震常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求生技能、应急设施等普及到广大师生中,宣传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舆论和思想基础,师生应急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下组织实施,成立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班子人员组成,政教处、教导处主任为防震减灾办公室主要成员,主要负责防震减灾具体事务,校长室为指挥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领导具体抓的格局。

2、师资队伍: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由于分工责任明确,工作力度大,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安排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期初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 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设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为了促进创建活动正常、持续、有效地进行,我校还设立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平时还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向学生进行大型的地震知识宣讲。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还结合黑板报、校刊等阵地,定期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学校备有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及科普资料,配备了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以及光盘等,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师生们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

4、搞好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形成、海啸的形成、防震抗灾的方法等知识,学生在深入浅出 的讲解中,生动地了解了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5、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编制了详细的、切合实际的“河西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避震预案”。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后,我校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多次有组织地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两学期来大型的应急演练有4次,对培养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与技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组织学生观看系列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资料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在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凸现内引外联,推进工作长效发展

我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我们发动学生自愿担任义务宣传员,组织了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手抄本,以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 定效应。

目前,科普教育活动正在我校蓬勃开展,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了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篇7: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坐落在合肥市,初创于1964年,原为合肥市郊区,学校不断的发展壮大,于2002年十月在原镇农科队所在地一块约20亩的土地上兴建一所新校,并于2004年的八月顺利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内建有二幢建筑约4700平方米的连体建筑,内含一座能容纳二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和一个配备六十四台电脑的微机教室。整座建筑造型新颖、气派。学校南边是一块200米的环行塑草跑道运动场。在运动场和教学楼之间是一块约3000平方米的水泥操场。校园内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近年来,学校不断的发展,并完成标准化建设,目前学校拥有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3万册电子图书)、科学实验室(自然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作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馆)、体育器材室。

学校现有学生13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设24个教学班,教师67人,其中大专学历28人,本科学历39人,岗位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39人。曾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近20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合肥市无烟学校、合肥禁毒示范校、合肥市绿色校园、合肥市疾控先进单位、新站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新站区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一大批莘莘学子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连续多年在全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上蝉联第一名。

为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宣传活动,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将300多平米的多媒体教室作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馆使用,用于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观看影片等,同时学校配备2名地震科普辅导员,用于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学校每年投资约有15万用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防震演练等活动,为了加强学校的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演练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及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篇8: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富源县胜境中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

一、学校概况

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于2004年1月,坐落于富源县城北郊,政府投资1.2亿,属与省级重点学校曲靖一中联合办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全日制高级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5958平方米,抗震设防标准校舍6050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8个,在校学生6176名。2008年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开展素质教育,秉承“以诚载信,以德承教,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知名”为办学目标,抓住和曲靖一中联合办学的机遇,注重引入先进的办学经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自己的办学方略,致力于在领导班子建设中强化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中强化人本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强调服务功能,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情感渗透,在安全工作及贫困生救助中强化人文关怀,切实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德育教育网络。办学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办学特色逐渐彰显,1

先后四十七次获省、市、县表彰。学校现有教职工286人,来源于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85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学高级教师40人,占教师总数的14%;中学一级教师83人,占教师总数29%。学校正着力打造一支品质优秀,纪律严明,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校内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听评活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注重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各学科都涌现出一大批教学骨干和获省、市、县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保障学校稳定发展的教师骨干群体。办学以来,受国家级表彰1人次,省级表彰4人次,市级表彰19人次,县级表彰29人次;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1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8人,县级学科兼职教研员11人。学校现有教学楼2幢,建筑面积17691平方米,建有学生宿舍6幢,建筑面积合计22957平方米,学校还建有学生食堂2幢,建筑面积7852平方米,共设有6个食堂(其中包括1个回族食堂),设有超市1个,向学生提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建有实验楼和图书馆各1幢,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礼堂、浴室、开水房、医务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实验楼、食堂、图书楼、教学楼、综合楼是框架结构,学生宿舍建筑是

砖混结构,防震减灾有压力。2010年高考、中考:张程、伍云忠分别获全县高考文理科状元,一本上线137人,占全县51%,高考上线率98.92%。尹启同学获全县中考实考第一名,我校27名初三同学考上曲靖一中,占全县考取曲靖一中人数的53%,普高上线率94%居全县单校第一。

二、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注重实效。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把世人震醒了,也把我们震惊了。富源县的地震形势是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自1970年有地震记录以来,在我县境内记录的无感小震共计530余次,有感地震110余次,几乎每年都有14余次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最大地震为1972年8月7日的4.0级强有感地震。2008年6月起,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把防震减灾工作提上了学校议事日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课堂、出台了“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出台了“疏散演练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普及地震灾害防灾知识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86号)和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曲政发[2011]34号)文件精神,我校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加强防御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创建曲靖市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校根据富源的地理特征,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肖云惠(校长);副组长:金飞(校长助理)、陈洪福(党支部副书记)、金立平(副校长);成员:周恒飞(副校长)、刘鸿(教科室主任)、袁旭(团委书记)、周亚平(政教副主任)、胡开强(政教副主任)、侯国甫(教务副主任)、王智(总务副主任)、洪中生(总务副主任)、吕瑞(教务副主任)、王明生(安全办主任)、黄榜鑫(实验中心主任)、董荣(宿舍指导员)、杨志(体艺教研组长);各年级主任、副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全校地理老师、宿舍管理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由陈洪福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有:董荣、温雪、李晓峰、张英、刘文锦、罗雄兵。

领导小组以《曲靖市教育局、曲靖市地震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通知》精神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组长总体决策,副组长分管牵头:金飞主要负责总体调动;陈洪福主要负责宿舍区应急疏散;金立平主要负责教学区应急疏散。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具体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2008年6月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校务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大屏、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让师生们了解地震,强化了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保障经费,重在落实。

我校一年用于防震减灾专项经费4万余元,建有“防震减灾”宣传专栏,开展“防震减灾”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定期举行疏散演练,邀请地震局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三生教育”专题讲座等。由于我校经费保障有力,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提高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普及了防震减灾相关知识。

(三)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留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四种”课堂,一是专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

一、初

二、高

一、高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每个学生了解掌握地球的地质结构,地震的孕育与发生,防震、抗震、自救、互救的科普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我们组织学生在阶梯教室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比如,2010年10月22日我校就邀请了县地震局潘局长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

“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四)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请科技局专家来学校做地震知识讲座。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4万元经费,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橱窗,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五)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留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

相关综合活动: 1、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人人知晓。

2、“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历时6天,有比较好的效果。

3、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富源县胜境中学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自2008年5月12日以来,我校于每年的5月12日和11月9日定期开展防震应急演练。2010年5月12日,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两周年教育活动中,邀请了富源县地震局、富源县教育局、富源县消防大队、富源县公安局等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到,举行了全校师生6400余人参与的疏散演练。由于组织有力,6200余名学生仅用了三分钟九从学生宿舍疏散到400余米的集合广场。富源县地震局潘永胜局长在总结会上说:胜境中学组织有力,学

生有演练经验,演练顺利,行动迅速,本次演练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富源县消防大队教导员赵庆维说:演练迅速,组织有序,只是有一点要求,五、六幢男生宿舍的部分男生没有按照逃离火场要弯腰、捂住口鼻的要求疏散,在2011年的演练中引起重视。2011年5月12日的应急疏散演练中,效果更好。演练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各班主任认真做好防震模拟演练指导工作,各科任老师扎实开展学科渗透,形成一种常态的、有序的、科学的、人文的防震减灾心态反应。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9年4月,在云南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胜境中学有11名师生参赛。其中,王石华、王梓益老师和袁旭、李选阳同学荣获二等奖,其余师生获得三等奖。胜境中学被授予组织奖。在2010年2月21日举行的第25届云南省青科赛上,我校又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的好成绩。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

5、每学期班主任利用一节班会课开展一次“防震减灾

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以“地震时怎么回事?”、“云南为什么地震灾害重”、“为什么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怎样对待地震谣传?”、“学校如何防震避震?”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6、开展“地震知识100题”知识竞赛。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地震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在师生中渗透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提高防震避震意识,增强地震自救互救技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7、重视“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三生教育”活动:初

一、初

二、高

一、高二年级“三生教育”进课堂,每周每班安排一节三生课,由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专职教师李晓峰授课,结合多媒体、观摩课、演练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学会珍爱生命、增强生存技能、学会热爱生活为教学目标,其中关于防范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知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2009年4月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生教育”优秀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组织一等奖;

以上这些活动,强化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心得评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深刻的。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总结经验,制度化、经常化

我校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以来,通过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进课堂、建立健全各制度措施、定期组织疏散演练等活动,使得我校防震减灾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增强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校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将继续以《曲靖市教育局、曲靖市地震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通知》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亮点,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标。

篇9: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昌吉市第四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昌吉市第四中学始建于200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的初高中完全中学。学校现已荣获国家级“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卫生红旗单位”;州级“德育示范校”、“绿色学校”、“巾帼示范岗”;连续八年荣获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党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及“教育教学双目标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地处昌吉市建国西路97号,占地面积25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4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18间、美术画室7间、草坪田径运动场一个,灯光篮球场4个,学校设有地下体育训练馆及艺术活动中心,阅览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室及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学校2004年8月开始创办高中,发展至今已有高中教学班22个,初中教学班24个,有2352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85人,其中党员53人。行政管理2人,专任教师180人,工勤3人。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课频频获奖,有85人分获国家、地、州、市奖项。学校现有州、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8人。有81人次评为市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有151篇论文获国家、区、州级奖项。初中学生参加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竞赛成绩喜人,仅2010获奖就有88人次。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连年递增,到2010年初中综合评价已稳居全市第一名(市一中除外)。2008年常静同学美术专业课成绩名列全疆第一。2010届高考本科上线率39.4%,专科以上上线率82%,其中美术类本科上线率66.7%,专科上线率100%。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而奠基”的办学目标。尤其在高中生源文化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校积极探索体、艺特长发展的办学思路。现学校高中三个年级都组建了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班,并且形成一定规模。2009年、2010年我校特长生高考成绩突出,得到昌吉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且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1

我校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发扬市四中精神,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创造和谐校园,让所有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理想,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提升了我校办学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部主任等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德育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定科普示范校创建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计划,管理联系学校部门创建活动,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办公。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部、班级等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德育处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大力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全体教工会、周会、例会、晨会、年级部等各种会议,积极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创建工作要求,学习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创建工作靠你我,搞好创建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创建科普示范校与学习型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应急工作先进学校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在校园里新开辟了“艺术天地、科普长廊、读报栏”等宣传橱窗,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晨会、班会、校园之声广播和校园网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作条幅、标语、宣传牌,营造宣传氛围。在校门口定期通报学校创建工作成果,使全体师生及时了解创建工作进展。以此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三)、活动育人,突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和体验丰富师生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了“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成立与科普活动有关的社团及兴趣小组,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年级部组织的展览、讲座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利用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橱窗、学习园地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及时获取科技新知识,感受科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墙报、专栏、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周和主题教育月,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法制等讲座,组织了震灾预防演练等活动。积极开展“四防”(即防火、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科普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活动,如环保小报或环保漫画、环保作品制作展、科技作品制作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优化措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专门由学校领导和德育处人员对全校各班级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题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形象直观接受教育。三是每学期都安排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德育处安排,年级部、班主任实施。四是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科普进课堂”活动,使我校“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深入。

(五)、通力合作,落实好校园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为认真贯彻落实《昌吉市教育系统2011年突发事件演练工作计划》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昌吉市第四中学在2011年5月12日下午5时,在市地震办、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应急救援大队、市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一次昌吉市校园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体现“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有序;认真策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群策群力,演练活动到

位;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的格局”。本次地震演练科学制定了应急避险模拟演练方案和实践,架构防震减灾指挥平台。并针对师生在教室、过道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师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师生知道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于全体教职工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和各项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本次地震演练也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演练结束后,市地震办、应急办、市教育局及各学校负责人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科普活动形式以传统型为主,创新型活动较少;

(二)、组织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科普活动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大型活动组织开展的有效性值得继续研究。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创建科普示范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再接再厉,虚心向优秀的创建单位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各项活动,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昌吉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经济发展的核心下一篇:大数据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