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2024-04-14

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庐阳区市容局)

为加快庐阳区城市管理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辖区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区委常委深入调研工作,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有效。根据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全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区委常委调研课题》(庐阳组发[2009]8号)文件要求,区市容局及时成立调研组,安排人员,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围绕“城市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环卫作业市场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四方面,采取听汇报、查资料、深入走访等方式,对庐阳区城市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网格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合肥市在城市管理执法系统全面开展网格化责任制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网格化责任制和城管队员进社区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各网格的责任人和管理职责、工作范围。全区以社区为单位共建立了87个管理网格,有84名城管执法队员和部分协管员进驻社区。我区在推进过程中,通过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涌现出亳州路街道钢苑新村社区等网格化管理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有力带动了全区范围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现我区的网格化管理和城管执法队员进社区工作已全部推进到位,所有网格都设置了服务指示牌,建立了网格管理工作台帐和工作日志,执法队员已按照社区管理职责到岗履责。通过网格化责任制的推进,我区城市管理逐步由粗放向精细、突击向常态、被动向主动转变,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目标。

(二)主要存在问题

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由于执法队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客观差距,使各网格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各网格的软硬件条件有较大差别,有的网格基础条件好、问题少,有的网格基础条件差、管理难度很大,客观上造成 各网格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奖惩机制急待完善。各个网格管理任务的难易、繁简程度差别很大,网格内的管理情况不能准确反映网格责任人的工作强度,对各网格责任人工作实绩的量化考核和评价较困难。

3、执法人员配置不合理。目前进驻网格的是乡镇、街道的执法队员,有的街道社区多,无法做到一人一社区,只能一人兼管两三个网格社区。如遇节假日休息或队员请病事假、公休假,只能采取替岗的方法,造成网格管理责任不能完全到位。

4、网格人员流于形式。中心城区街道由于重点路段、场所管理任务重,应急保障任务多,在面上市容环境管理上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网格内的执法队员经常被抽调参加各项集中整治执法,造成网格内的管理无暇顾及,只能用台帐应付上级检查。

5、网格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由于执法队员在网格内进行管理时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情况,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对队员的法律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有部分队员一时难以适应,进一步加强队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显得更为迫切。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特别是各街道、乡镇主要领导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要为网格责任人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和调查取证设备,充分发挥其对违法行为发现早、处置快的特点,为后续的立案查处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加强对网格责任人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水平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合理配置网格人员,建立科学合理机制。针对网格的实际情况,对执法人员进网格进行改革,合理调配、配足网格管理人员,确保管理无空白。制定出台科学的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网格责任人工作热情。

4、建立区街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区执法大队的突击作用,积极主动与各街道中队联合行动,对网格责任人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集中整治,及时协 助查处各网格上报的违法案件,以形成两级联动、三级网络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城市管理信息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2008年8月1日,庐阳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正式挂牌,指挥中心共有4名工作人员,配备电脑3台,对讲机2台。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是做好领导批示件、市长热线、网上办案、举报投诉等登记、转办、催办、督办、回复和反馈工作。同时,指挥中心还解答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咨询,接受群众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的监督,受理对执法行政行为方面的投诉,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受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各种建议和意见。

(二)存在问题

1、相应信息平台没有真正建立。目前合肥市市容局及各区的市容局都有各自的信息网络中心,但是对于投诉和举报的具体管理部门却没有对应的信息中心(室)机构,同时也没有信息员的配置,所以对于各类的举报、投诉和领导批示件仅仅靠电话或对讲机等工具联络,往往造成信息转办和反馈的不对等,对于反映问题的内容往往出现偏差,经常出现反复联系,最终确认位置、发生的时间、事件的内容等,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相互的联系过程中。

2、没有开设市容城管专门窗口。现有的网络中,对于督查的情况没有开设专门的窗口,同时,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容、城管人员论坛和园地的栏目。

3、未建立行政许可信用信息平台。现有的各个行政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内部局域网,但仅限于本单位内部的交流,在目前市容(城管)部门实施的7+X的实际工作中缺乏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信息平台的交流,没有资源共享的信息来源,相互之间的网络沟通几乎没有,在违法行为的查处过程中,对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内容及我们查处情况的信息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如多次违法的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中应予以制约办理,但这项措施得不到快捷有效的落实;而对于查处情况的不及时了解,造成一些违法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补办手续钻时间差的空子时有发生。

(三)对策及建议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乡镇、街道的网络平台,开设市容窗口,搭建一个联络区局的二级信息平台,在这里信息员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接受转办的信息,准确的传达到本辖区的中队或具体的网格责任人,再将各类举报、投诉办理的情况和处理的结果报至上级部门。

2、开设专门的督查窗口,将现场督查的情况用现场采集的图片资料为主,配发相应的文字说明,并根据职责范围直接放在各职能部门的窗口下,注明整改的期限,然后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出现的问题由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后的图片传至督查部门并配有整改情况的文字说明。

开设论坛和园地,不仅用于工作的方便、快捷,同时也是让更多的市容、城管人员关注单位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呵护自己的网站,可以让大家在工作之余通过文学、摄影、倾诉等方式在这里进行交流,以便更好的去干好自己的工作、维系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

3、建立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市容、规划、城建、市政、园林等部门分别建立管理服务对象信用档案,在信用信息平台共享,各家在作出行政许可审批时依据申报单位信用作出结果,通过此方法提高管理效力,实现部门联动。

三、环卫作业市场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1、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几年前,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本着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区市容局专业队将五河路等几条道路的清扫保洁权对内进行了承包,经费包干,专业队负责检查、指导、考核。运转了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对内承包的几条路清扫保洁权全部收回。同年,部分街道将辖区内主次干道人行道、小街巷、居民区的清扫保洁实行了对内或对外承包,经费包干,街道只负责检查、指导、考核,由于保洁公司只注重经济效益,管理上问题很多,街道陆续将承包权收回;乡镇、工业区的清扫保洁未进行市场化运作。

过去,主次干道的保洁基本有两家单位负责,一是局属专业队负责道路路 面清扫保洁,另一是街道负责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因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2005年之后,北一环以外街道将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陆续承包给局专业队负责,实行了“两把扫把并一把”,有效解决了扯皮现象。目前这种运作模式仍在继续。

2、公厕管理市场化改革。至于公厕的承包情况基本分五种类型实施。一是能够工资、水、电费自理,且能上缴若干承包管理费的公厕有20座。(全承包);二是能够工资、水、电费自理,且无剩余上缴承包管理费的公厕有6座;(半承包)三是能够工资自理,但水、电费、工具费不能自理的公厕21座;(半承包)四是未承包公厕13座,因位置处于偏辟几乎收不到费用,由队里承担公厕的管理费用;五是免费开放公厕2座。

(二)存在问题

我市现行的环卫体制从建国以来虽然有过变化,但由政府包办,纯公益性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管干不分。我区现有的环卫运作模式制约着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提高。我们既要管事、又要管人,既要监管作业、又要组织实施作业,管理与作业没有实现良性分离。

2、缺乏竞争机制。主次干道、小街巷、居民区保洁作业基本是由区街市容部门承担,即使有的实行了承包或半承包,又或是两把并一把,基本上属于内包,由于缺乏竞争机制,故也就缺乏生机和活力。

3、劳动用工成本大。环卫作业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更高,环卫作业量也随之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也使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劳动力成本将增加8%)。环卫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全额补贴,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4、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目前无论区市容局还是各乡镇、街道、工业区资金不足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现有机制和体制的制约,一方面社会或民间的资源(指相关的作业实体、资金、机械等)难以进入我区的环卫作业,造成供血资 源不足;另一方面是各自为政,缺乏集约化的高效运作,造成存量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如机扫保洁和人工保洁之间就存在科学衔接问题。

5、管理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街道,在对保洁公司的监督考核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工作中都管都不管,想管管不了。还有就是未实行“两把并一把”的街道和局专业队之间,同样存在都管都不管、互相扯皮推诿现象。

6、有利就上无利就让。保洁公司和承包人目的都是利益最大化,工作中不按规定办事,该用的人数不用到位,能减少到多少就减少到多少;不按作息时间,能拖就拖,用工时间长;管理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能安排突击,否则就要费用。

7、公厕有偿服务的困难明显增多。一是商场和酒店的公厕免费对外开放给周边的有偿服务的公厕有了一定的冲击;二是水电费的涨价,给公厕承包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三是试点免费开放公厕,市局不承担管理经费,由区局承担,无形中增添管理成本。仅两座免费公厕每年就要多支出4万多元的管理费用。四是承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多数半承包和未承包的公厕管理员也随之提出提高福利待遇的要求,有的甚至提出退包,因为这些公厕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家庭式的,仅靠收费来维持家庭,而现在收费甚少,加之公厕开放时间较长(夏季为18小时,冬季为16小时)。五是无粪便处理厂,每次吸取的粪便无法处理。六是按要求30座需翻新改造公厕费用专业队一时无能力承担。每座公厕的管理年经费财政只给予8000元,是远不够保障目前公厕的管理改造费用。

(三)对策和建议

1、通过调研发现市场化模式很多,采取哪种模式,这就需要到已经推向市场化的省市进行调研,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我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向纵深推进。

2、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推向市场化,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老、弱、病、残的正式工要安排好。二是经费要有保障。

3、环卫推向市场化的资金来源要从三个方面筹集,一是争取物价部门提高 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标准,现在清扫保洁费用标准还是沿用80年代末的,垃圾处置费则沿用90年代末的。二是争取企业注资。三是政府补贴。

4、环卫推向市场后必须加强监督,不能推出去不管。

5、试行管干分离,切实履行市容城管的管理职能。通过市场化改革,政、事、企分开及管理与作业的分离,可以促使市容部门从直接组织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转变为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服务指导以及对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市场的调控;加强对环卫事业的整体规划、环卫作业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现行的环卫行业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型转变,真正发挥政府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效能。

6、改变资源配置的单一模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加大社会资源对环卫的投入,吸引社会上其他经济实体参与环卫作业,形成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只有政府财政包揽的单一投资主体;缓解市容环卫部门现有设备、人力、资金相对短缺状况,从而增强环卫作业力量,提高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使全区环卫作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7、可以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固有模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作业模式以及竞争机制,激活原来相对封闭的环卫作业体系;加快环卫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环卫作业市场;进一步拓宽行业服务面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环卫行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实行按劳取酬、奖勤罚懒的分配制度,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

8、建议市政府投资,尽快建造粪便处理厂。

四、环卫作业机械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概况

1、承担任务

目前,我局承担着56条主次干道293.1655万平方米路面保洁和53.2110万平方米绿化带保洁任务;负责64座直管公厕保洁、维护管理和每年4440吨粪便清运;并担负全区8座垃圾中转站(在用6座)垃圾清运任务,日转运量为380吨,全年共转运垃圾13.87万吨。

2、机械设备 目前拥有扫路车9台,其中干式清扫车3台、湿式清扫车6台;冲洗车1台,洒水车2台,洗刷车1台,护栏清洗车1台,小型垃圾收集车25台。

8座中转站拥有16台垃圾压缩机,垃圾中转清运车23台,其中,拉臂式集装箱18台、后装式压缩车5台。粪便处理方面。共有吸粪车3台,两大一小。

3、作业特点

扫路车主要担负全区主次干道的清扫,清扫作业面积140万平方米;冲洗车、洒水车根据市市容局及上级部门要求主要担负全区主干道、部分次干道的冲洗作业(早中晚各一次),冲洗面积为120万平方米;清洗车负责污渍较重路面的清洗工作;小型垃圾收集车主要用于主干道和部分次干道果皮箱垃圾的清运及全区部分单位、居民生活区的生活垃圾代运;吸粪车负责全区64座直管公厕的粪便清运和居民单位的化粪池的清运;护栏清洗车担负全区所有道路隔离栏及护栏清洗任务;垃圾压缩机担负着全区生活垃圾压缩任务。

(二)做法和成效

1、进一步提高道路清洁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行机械化冲洗、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道路清扫作业新模式,使得辖区主干道更加清爽整洁。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局专业队摸索出“机机结合”的新方法,既冲洗车前面冲洗,扫路路车紧随其后进行清扫,几乎对于污染较严重路面能达到一次就清爽的要求,对于部分长期污染较严重的主次干道,则实行“人机结合”的模式,即机械化清扫辅以人工保洁模式。道路作业中清扫车、洒水车、冲洗车、等车辆的投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安全风险。

2、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机械化水平。随着小型垃圾清运车的逐步投入使用,人力车收集清运方式基本淘汰。小型垃圾清运车不仅机动性强,作业范围也广,密封性也好,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

3、进一步提高公厕管理机械化水平。吸粪车定期对直管公厕粪便进行抽取处理,减少了过去因人工清理不及时而出现漫溢现象。

4、进一步提高垃圾中转管理水平。近几年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和垃圾处理设备的不断更新投入,使全区每天300多吨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中转,做到日产日清。同时也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封性不强造成的二次污染等现象。总之,环卫作业机械化,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环卫作业安全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讲,还相对降低了成本。如道路作业机械化与单纯使用人力相比,使用机械化,能节约经费支出近50%(不含油耗、保险、维护费)。以临泉路、四里河路为例,临泉路、四里河路总面积31万平方米,按照人工清扫平均面积6000平方米/人计算,双班需要清扫保洁人员104人,需支付人员月工资7.5万元,目前两条道路实行“人机结合”共投入清扫保洁人15人,月支付工资1.08万元,临泉路、四里河路总距离7公里,冲洗车每日作业4次,每次冲洗来回距离14公里,每日作业距离56公里;扫路车每日作业4次,每次扫路来回距离28公里,每日作业距离112公里。冲洗车、扫路车日作业总距离168公里,按每公里油耗1升计算,两台车辆日油耗840元,月油耗2.52万元(不包括维修保养、保险等费用)两条路人机结合月共计支付费用3.33万元。

(三)存在问题

1、机械化作业标准不统一。由于近几年我区的环卫机械化作业发展较快,而相应的机械化作业标准却没能及时制定跟上,致使同样车型作业效果有较大差距。如垃圾压缩车由于垃圾量大为了完成转运任务,8吨车有时压缩到10吨,致使车辆超负荷运行,道路扫路车同样车型清扫质量不同等问题,道路冲洗作业质量标准等相关机械作业质量标准。

2、车辆与相关设施配置不合理。由于环卫机械化作业近二年发展较好,机械车辆都是现在较先进和成熟的,而与之以前相关环卫设施就突现出其落后与不足。如我局目前使用的小型垃圾收集车垃圾收集后需进站压缩转运,但垃圾中转站的压缩设备均是2003年以前的压缩设备,给小型垃圾机械垃圾车倾倒带来很大困难。另现有吸粪车作业完成后,没有粪便处理场,而无法倾倒。

扫路车、清洗车作业后垃圾的倾倒需要场地进行分流,沉淀后进行转运。价格不菲的车辆停放、维修保养场地等均未配套,这给环卫机械化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

3、机械作业安排不合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械使用维修成本,就需要我们很好的、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好机械作业。由于城市有些道路的客观 因素,机械清扫无法开展需冲洗作业或人工清扫,就需要我们很好安排,如现采用的“人机结合”、“机机结合”等作业方法。

4、机械化作业成本核算不完善。由于环卫机械化作业。投入大、效率大使用成本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机械化作业成本核算。

5、对环卫机械化发展认识不能到位、发展不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科学发展环卫机械化作业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区的环卫机械化作业都集中在区市容局专业队,各乡镇街道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动作不大,环卫机械化作业投入较少,对聘用的保洁公司也没有这方面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区目前的环卫机械化作业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解决。

1、提高认识。相关单位都应该提高对环卫机械化作业的认识。实现环卫机械化作业是环卫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形象及品位的体现,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加强科学管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使我们的环卫机械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率。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4、争取各级支持。一要争取能够制定一些对机械化有利的政策,如市政府合政[(2008)74号转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意见的通知]。二要尽快协调解决市物价局《关于环卫有偿服务收费项目》等文件修改。三要争取市财政对环卫机械化的投入,使我区的环卫机械化可以得到进一步稳定的发展。

5、做好培养。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领导队伍,同时加大驾驶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庐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

篇2: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问卷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团组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密切联系青年集中调研活动通知》(皖青秘〔2011〕7 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特开展此次城市社区共青团干部工作调研,具体要求如下:

1、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团组织负责人迅速行动,及时将《城市社区共青团干部调查问卷》(附件1)发放到每一个社居团干部手中,指导填写,并于3月22日下午3点前收集并统计完毕,发送至团区委工作人员qq邮箱。

2、各单位要将个人调查问卷纸质版本(word版本)(附件2)收集完整下次会议时交至团区委办公室,要求手工填写,并签名。

此项工作时间紧迫,请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近期各项调研工作也将逐步全面展开,请关注团区委相关工作部署。

附件:

1、《庐阳区城市社区共青团干部调查问卷》(电子表格版)

2、《庐阳区城市社区共青团干部调查问卷》(word版)

共青团合肥市庐阳区委员会

篇3: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最终成果是依据前期大量对城市建筑要素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其中基于专业层面的分析与整理工作是未来制定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城市色彩的现状、掌握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Abstract: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final result is a lot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work of the pre-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city, which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alysis and finishing work i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control in the future.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urban color master deficiencies that exist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targeted solutions.

关键词:城市色彩 规划目标 调研分析

一、主要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总体目标

1、区位介绍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70万人。这一区域面积和人口均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二分之一,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和重要支撑。

按照规划纲要,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以长春、吉林市为主要依托,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带动吉林加快发展振兴。使长吉图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未来的经济建设需要优美的城市环境为依托,因此,科学的对此区域主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与支撑。

2、规划目标

通过收集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沿线主要城市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城市主色调以及建筑色彩控制导则,用以指导城市建设。从实际出发,通过对长吉图开发先导区沿线主要城市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其各部分构成城市色彩的要素,构建一套可供政府参考与实施的色彩规划设计方案。

3、设计理念

长吉图开发先导区沿线主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形象系统、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实践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基于多种艺术门类相融合的一体化设计中,实现各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发展和知识结构的纵深化发展,力争通过研究手段和研究思维的创新,实现理论成果的创新,为大区域化的环境设计的创新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调研分析的目标与宗旨

1、调研分析的目标

色彩作为无声的语言,构筑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万物,同样也构筑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之美,好的城市色彩环境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更能为城市的文化特质增添光色。城市色彩通过建筑环境的色彩来展现其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色彩特质,研究环境色彩不仅是对城市建筑的色彩体系的认知,同时还应考虑人对色彩的喜好与色彩文化的内涵,以及城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城市属性等相关因素。因此,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主要城市,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的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规划就应在整体控制的思路主导下,探求每个城市各自区域的主体颜色,通盘研究相关因素与创建新模式。

2、调研分析的宗旨

城市色彩是种表象化的城市精神与个性气质,城市色彩设计的目标在于塑造具有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艺术化的城市色彩形象。在整体控制上,应根据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城市整体色彩、区域建筑色彩及自然环境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宗旨应为城市精神的价值体现与具象化表述,以构建城市应具有的人文气质与宜居的空间环境。

三、调研分析的内容

1、城市色彩现状分析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必然要在城市建设之初进行规划与统筹,形成有效与可操作的规划方案。通过科学规划的城市建筑色彩来提升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形象,改变以往对城市色彩缺乏规范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改变城市环境中杂乱无章的城市景观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都应建立起对建筑色彩的高度重视。城市色彩建筑色彩的现状分析,是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科学规划的根本,也是形成最终方案的基础。只有通过分析调查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和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2、调研内容

(1)确立原则

城市色彩规划是在对相关内容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系统的色彩分析方法,得到特定区域色彩系统的具体数值,再根据各区域的具体内容,合理客观的制定城市主色调;并在统一的色调上对不同历史年代的建筑或不同性质、功能的区域进行协调与梳理,使城市建筑色彩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展现城市形象。因此,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前提是将建筑按功能性质、历史文化、自然因素等内容分类调查研究,分析整理出局部区域的色彩现状作为构成城市主色调的依据,形成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

(2)导则思想

针对长吉图沿线主要城市的不同因素影响以及从色彩的角度来考虑城市所发生的现象与问题,在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框架内,以城市美为原则、以城市发展为主导方向,在尊重历史、人文及市民心理预期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对策,制定导则等方法手段,对各主要城市色彩建立起系统与完整的定位分析,从而制理性的规划方案。通过对城市现状的分析与调研,会清醒的认识到当下的城市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各个城市提出的破解城市色彩难题的诉求。

四、调研分析的方法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营造,应重视总体环境的协调与控制,在整体基础上由外及内的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制定对策,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把控整体因素,同时寻找局部的变化,手段灵活且成效显著。

1、自然环境色彩的调研

结合吉林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城市的自然环境也各有特点,依据城市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自然环境色彩的调查应重点解决当地自然条件下环境所呈现的色彩原貌。

(1)土壤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土壤条件也是构成该地区城市色彩的主要因素,应针对当地土壤、岩石的色彩进行分析,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分布的特点,综合考虑长期生产活动的影响,总结地带性土壤和岩石的色彩成因,分析并提取作为城市底色的环境色彩色谱。

(2)水系

以贯穿城市的主要河流为主,综合分析水域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色彩。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城区均有大的江河穿越城区,河道徜徉于城市中,和周边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形成互为影响的色彩体系,作为城市背景色的自然景观色彩也是不可忽视的。

(3)植被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沿线城市的植被、花卉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以耐寒的针叶和阔叶树种为主,植被和花卉大量分布于公园、道路、广场、街区绿地等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色彩;植被因季节变化、品种不同也呈现出各异的景象。因此,要调查分析各区域内的主要植物、主要树种的植物色彩,用色谱分析的方法,整合出地域性的自然环境色彩谱系。

(4)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会产生当地的色彩心理取向和偏好,从而影响当地的色彩景观。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沿线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交替分明且秋冬寒冷季节占常年大部分时间。调研应根据各城市的特殊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分析温带季风气候的光照、云、雨、温湿度对色彩的影响以及色光源对城市色彩环境的影响。同时应研究人们由气候因素所产生的色彩取向,分析作为城市色彩要素的自然环境色彩的成因。

2、人工环境色彩的调研

(1)现代建筑

人工建筑环境色彩的调查应选择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建筑,具体可将城市功能的性质划分成商业区、文化艺术区、居住区以及工业区等区域。商业街区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主要商业街区环境的色彩调研与分析;文化建筑可选取学校集中的区域,如大学城等具有城市文化象征的区域;居住区建筑也是重点调研对象,可选取突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习惯与城市象征意义的住宅区;工业区建筑应选择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感的工业建筑。

(2)历史遗存建筑

历史遗存建筑代表着城市过去的风貌,新的城市色彩体系构建不能丢弃原有的城市历史脉络。通过对历史遗存建筑的调研分析,归纳并总结出传统建筑的色彩是否被忽视、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是否导致传统色彩的消失、传统建筑色彩风格是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延续等内容。

(3)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的调研主要包括对城市色彩环境有重要影响的道路桥梁、景观环境设施、生活休闲设施等。分析局部的色彩构成要素是否与建筑和城市整体色彩环境氛围协调,找出问题所在。

(4)调研路径

①城市总体色彩——立足于城市色彩主色调和整体环境色彩性格的调研,是整体节奏与主旋律的定位。

②区域色彩——进行局部的区域色彩调研以及各区域建筑色彩进行深入分析。

③局部建筑色彩——局部建筑的色彩调研基本形成了各组成建筑色彩的深入分析,也是建筑整体色彩分析的依据。

④单体建筑的色彩——在总体色彩以及局部建筑色彩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建筑色彩或局部公共设施色彩的详细分析。

3、人文环境色彩的调研

每个不同的地域都会因历史、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民俗、民族、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地方性的色彩喜好和传统,构成独特的人文环境色彩。城市文化环境的色彩存在于抽象和具象中,其中历史、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色彩较为抽象;民俗、民族、宗教等较具象。应通过对城市文化环境中提取大量的色彩样本进行分析,形成具体的城市文化环境色彩谱系。

(1)城市色彩问卷调查

分析现代城市色彩生活中的喜好和心理倾向,以捕捉到抽象的人文环境色彩的精髓。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可将当地对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抽象的色彩信息转化为具象的色彩符号,从而形成构建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的基础。

(2)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调研分析,收集各种民族习惯、传统习俗及常用色彩信息,分析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喜好的色谱。如延吉市为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民族的传统用色习惯在民族服饰上就有具象的体现,由此可以分析整理出当地的常用色彩信息和文化环境色彩的主要元素。

五、结语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将有利于长春、吉林、图们江地区的城市形象及整体色彩构建,有利于提升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通过对城市色彩大量的调查,将城市要素进行梳理,区分主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层次,总结其中各个城市的艺术特色及规律。更好地发挥长吉图直接腹地支撑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作用、参与国际合作,在新形势下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

从城市的调研入手,制定城市色彩规划,寻找特定区域、不同历史文化及自然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客观色彩依据,形成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基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找出主观意识下规划失控引起的城市色彩问题,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建筑在色彩上尽量达到统一性,改变错误的色彩认知、规范化建筑的色彩,开启城市焕然一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孙彤宇.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

[2]宋立新.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

篇4: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2010年师训工作会议精神和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十一五”培训规划,现将2010庐阳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教师岗位培训

根据《安徽省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合肥市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2010教师岗位培训专题为“评好课”(共分四个模块: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2010年教师岗位培训要紧紧围绕学习培训专题,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围绕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这个中心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具体培训任务由合肥市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组织进行。

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面向各类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全体在职教师,主要有“远程教育、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三种形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职在岗教师应完成不少于24学时的除校本培训之外的岗位学习培训任务。在职不在编的教师,聘用期6个月及以上的,由聘用的学校根据需要安排参训。社会力量办学校、民办学校教师由教育局负责组织安排参训。教师凭学校分配的教师继续教

育证书号报名参加培训。在职不在编教师,由聘用的学校分配一个临时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号,并报教育局人事科备案,教师凭证参训。教师参加岗位学习培训由教师本人向任职学校提出申请,任职学校根据本单位培训规划,审核确定参训名单后,汇总报教育局人事科,教师再按有关教师培训机构的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培训。参训教师通过考核合格者,由有关教师培训机构发给培训结业证书,教师凭培训结业证书到任职学校核报学费。

(一)、远程教育。2010年合肥市计划组织8000名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科教师、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文化课教师参加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开展的远程教育培训。幼儿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由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集中培训。合肥市全年计划安排7000名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参加集中培训。中小学学科教师文化课教师集中培训委托合肥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含享受特教津贴的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由合肥特教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以上培训由教师根据自身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项或两项,在规定时间(2010年5月20日截止)登陆“合肥教师教育网”以网上报名的方式提出申请。教师报名经任职学校同意和上报教育局人事科后,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参训,需报教育局人事科同意后方能更改。

请各单位将报名情况汇总表(含电子稿)务必于2010年5月20日前报教育局人事科(邮箱noyes_yulu@126.com),以便上报市教育

局后正式下达本教师岗位培训任务。以上培训的具体安排由培训具体组织实施机构分别另行通知。有关培训通知等信息还将及时在合肥教师教育网上发布,请大家注意查询。

(三)、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由各单位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校本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评好课”这个培训学习专题,通过问题引领,针对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据区教育局制定的实施意见分别制定本单位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单位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于2010年7月15前报教育局人事科备案)。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教师听、评课等制度,组织开展听、评课,教师“教学反思”、“评课”征文等活动。各单位按专任教师5%的比例于2010年10月30日前推荐教师“教学反思”、“评课”征文优秀作品(含电子稿)报教育局人事科汇总后送市教育局高教处,市教育局将组织专家评审,汇编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评课”优秀作品集,并给入选者颁发“合肥市教师继续教育地方参考资料作者”荣誉证书。

在职在岗教师应人人参加校本培训,教师完成规定的校本培训任务,经学校初查,区教育局审核合格后,由市教育局发给校本培训结业证书,计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2010校本培训按30学时安排。

二、市级教师专题培训

2010合肥市教育局将根据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和教育实际安排教师参加有关专题培训和考核。主要有:

(一)、中小学班主任市级培训。计划安排3000人参加市级培训,由合肥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农远工程管理应用培训。计划安排2050名义务教育学校等中小学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农远工程管理应用市级培训,由合肥市电教馆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安排450名义务教育学校和非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分别由合肥学院和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四)、教师英语应用能力培训和水平测试。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计划于2010年组织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中小学非英语学科教师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各中小学应将此项培训辅导纳入2010年校本培训,抓好培训与辅导。培训指导和测试工作由合肥外国语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五)、暑期义务教育学校英语教师专题培训。根据省教育厅安排,2010年暑期计划安排150名义务教育学校英语教师参加由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引进香港教师来肥开展的英语教师专题培训。培训由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参加人员选拔和开班时间等另行通知。

(六)、暑期合肥市英语骨干教师外教集中培训。根据合肥市对外交流项目安排,2010年暑期计划安排60名英语骨干教师参加由美国专家来肥开展的英语教师培训。培训由合肥市教育局和合肥幼儿师

范学校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参加人员选拔和开班时间等另行通知。

(七)、其他各类专题培训。根据“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2010年将根据上级要求和合肥教育实际,适当安排若干专题培训。此类专题培训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以上市级培训的参训人员和具体安排由培训具体组织实施机构分别另行通知。除市级培训外,区教育局将根据教育实际,在培训计划中,组织安排相应的教师专题培训,按上级要求做好有关教师培训、测试、考核等工作。

三、省级“上好课”专题学习考核

根据《安徽省2009-2010学中小学教师“上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要求,省教育厅将在2010年5月,依据“上好课”专题六个模块(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学习内容,重点考核课堂教学能力,省统一命题,组织全省统一要求的培训考核。考核对象为“参加2009-2010学‘上好课’专题全员培训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考核实行开卷,限定时间(120分钟),独立完成。考核的具体时间等另行通知。

四、几点要求

各单位要根据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结合单位实际,认真细致做好教师培训安排,确定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工

作,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类培训送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校本培训扎实有效进行。

在职在岗教师,要做好自身专业成长规划,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需要,积极选择参加有关培训,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培训任务,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附件:

1、2010合肥市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继续教育申报表 2、2010合肥市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继续教育报名情况汇总表3、2010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申报表4、2010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报名情况汇总表

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

篇5:安徽合肥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通知

庐阳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10名,其中区属公办高中教师9人,初中教师31人,小学教师70人,涉及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各相关学科。

各位考生应于4月26日9时至30日16时登录市人事考试网报名,逾期不予办理,5月16日至19日登录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笔试将于5月21日进行,考试内容有教育教学理论,占笔试成绩的30%;学科专业知识,占笔试成绩的40%;教学设计,占笔试成绩30%。通过笔试的考生将进入面试环节,面试总成绩为100分,面试内容为上课、答辩。上课主要是根据指定教材上课(无学生),时间为15分钟;答辩就评委提问作答,时间为5分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篇6:庐阳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合肥市庐阳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庐阳发„2009‟19号)精神,从2009年3月开始至8月底,在区人口计生委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称“学习实践活动”)。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题,紧紧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创新和谐协调、富有效率、有利于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统筹、和谐、民生”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思路,推动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一)应着重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机关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围绕主题,结合实际,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结合起来,与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破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再提升;与人口计生工作相结合,推进服务科学发展水平。

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整改,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四是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高标准、严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

(二)目标要求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 2 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使我委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解决突出问题。深刻认识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深刻分析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解决执政为民意识淡薄,不能深入了解群众愿望、顺应群众要求,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等问题,努力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寻找对策,破解难题。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服务管理职能。着重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行业作风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机关建设不断进步创造完善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四是促进科学发展。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按照造就“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干部队伍的要求,着力解决当前计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思维狭窄、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为重点,注重实践,深入调研,寻找对策,着力在为基层 3 和群众谋发展、解难事、办实事上下功夫,在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统筹发展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上求拓展。

三、方法步骤

区人口计生委学习实践活动自2009年3月下旬开始,到2009年8月底基本完成。学习实践活动范围为委机关及计生服务中心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共12个主要环节。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贯穿始终,把实践创新、解决问题贯穿始终。

(一)学习调研阶段(3月25日-5月15日)。重点是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观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

1、动员部署(3月25日)。召开区人口计生委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步骤。机关党支部研究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学习培训(3月25月-4月15日)。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网络学习、交流讨论、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省、市、区“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 4 动的部署要求。加强自学,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图书等各种媒体、资料,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同时,由委领导和各股室负责人为全体党员干部宣讲学习体会,特别是宣讲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深刻思考,改进本单位工作的创新措施,把学习的实效在工作措施中体现出来。学习阶段结束时,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做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群众党员做学习笔记不少于0.5万字。同时,每个党员都要撰写书面交流材料,党员领导干部不少于3000字,其他党员不少于2000字,并及时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深入调研(4月16日-5月5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题,组织调查活动。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结合分管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专题书面材料,在调研活动基础上,集中进行调研交流,领导班子成员作专题发言。初步确定调研专题如下:

(1)探索人口计生工作如何关注和服务民生;(2)新形势下实现居委会为主工作机制内容;(3)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问题;

(4)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问题;

(5)探索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新机制的建立;

5(6)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考核方法创新;(7)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8)计生协会在参与村民自治中的做法。

4、开展大讨论。(2009年5月6日-15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为主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我为庐阳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大讨论。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为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大发展建言献策。机关及服务中心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达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分析检查阶段(5月16日-7月15日)。主要任务是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

1、广泛征求群众意见(5月16日至25日)。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人口计生工作实际,重点排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支委座谈会、全体党员座谈会、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个别访谈党员、群众,了解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和基本思想动态;设立建议箱,收集党员群众平时不敢说、不愿说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2、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5月26日至6月10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委班子成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自身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 6 批评。民主生活会前,班子成员之间要普遍开展谈心活动,充分沟通思想,认真撰写发言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要组织党员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要分析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深刻进行分析总结(6月11日至6月20日)。在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领导班子要充分运用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民主生活会的成果,认真撰写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的重点,并根据群众意见加以完善。

4、认真组织群众评议(6月11日至30日)。广泛组织有关方面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并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所辖乡镇计生办及育龄群众征求意见。根据评议结果,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并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三)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7月1日-8月30日)。重点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

1、制定整改方案(7月1日至10日)。领导班子要针对分析总结报告中查找出来的问题,按照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责任的要求,梳理问题、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规定整改落实时限。把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进展和结果等情况 7 及时向群众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解决突出问题(7月11日至31日)。进一步创新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选择突破口和切入点,侧重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办好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对迫切需要解决、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整改,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时限、责任要求。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明确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3、完善体制机制(8月1日至8月20日)。在统一认识、深入调研、分析检查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规定进行系统清理,研究提出保障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新政策新制度,力争取得一批政策成果和制度成果。广大党员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4、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8月21日至8月31日)。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总结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做法、效果,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采取召开测评大会和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要及时收集、清理、整理相关材料,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形成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委党组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鹿莉莉为组长,方红民、张佐平为副组长,张晋、赵成陆、孙志勇、沈爱华、韩静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的落实。

(二)鼓励探索创新。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的前提下,要有所创新。每位党员要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习实践活动切合实际、富有实效。在全面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积极探索自选动作,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使活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三)搞好舆论引导。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庐阳信息,省、市人口计生网,安徽日报、合肥晚报等报刊杂志,宣传和展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为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对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的思考下一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