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24-04-11

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县水务局20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1*年,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县20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政办〔201*〕136号)有关规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以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治理体制为目标,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qq、水务局大楼窗口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水务行业法规、政策、行业动态,着力提高水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认真做好回应解读,关注热点难点,及时回复各种咨询,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水利建设稳定持续发展。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我局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其它水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由主要负责人牵头主抓信息公开工作,局办公室具体承办,相关科室配合工作。局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局属各单位都设立了专职分管人员。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局属单位和机关各科室指派人员负责提供整理信息,拓展丰富了信息渠道。

(二)注重质量,及时高效。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微信、qq、报纸等形式稳步推进,为公众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保证了政府信息畅通和及时有效。我们把信息采集范围由局系统拓展到全县水务系统,提高了水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依法行政,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为确保信息质量,我们建立稳定的信息公开队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年内,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应公开而未公开或不应公开、公开不及时情况造成的事故或群众投诉,实现了制度性、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经常性工作及时公开,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

(三)把握重点,推动工作。我们坚持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工作、聚集主要精力,实现重点破突。紧紧抓住防汛抗洪、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关系民生的水利大事进行持续深入挖掘并及时公开。为深入了解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准确把握工作动态,我们深入到局属单位和工作一线,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持续的公开,介绍典型单位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

(四)强化检查,确保安全。我们严格归口管理,由局办公室统一负责信息发布和检查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发布——检查的程序,对发布信息进行逐条把关,确保信息安全。按照“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原则,对发布的信息由专人逐条进行检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截止201*年12月底,我局历年来发布各类公开信息共计569条,其中**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190条,白银市惠农政策信息公开网公开信息132条,其他各类公开信息247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我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有政策法规、行政事业性收费、重大建设项目、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民生、财政资金、政策解读、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回应关切、主要职责、领导分工和其他等12类(其中政策法规4条,行政事业性收费1条,重大建设项目26条,突发公共事件1条,社会民生10条,财政资金3条,政策解读5条,建议提案办理结果69条,回应关切4条,主要职责1条,领导分工5条,其他14条)。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信息公开的形式主要以“**县人民政府网”为主,辅以白银市惠农政策信息公开网、水务局办公大楼公示栏、微信、qq平台公布等形式向公众公开我局信息。

(四)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情况,政策解读数量。本年度公开政策解读数量共计5条,包括权威解读1条,图解解读1条,专家解读2条,领导解读1条。

(五)回应舆情关切情况:我局主动公开回应舆情关切信息4条,及时回复以自来水为代表的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提高水务工作的透明度。

(六)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我局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信息69条,反应人大代表的建议提案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答复,主动公开,促进了水利建设稳定持续发展。

(七)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我局主动公开其他各类政府信息14条,及时发布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水利问题,积极开展水务工作的政务公开工作。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受理申请的数量:我局收到依申请公开信息1条。

(二)对申请的办理情况:已答复信息1条,已答复中“同意公开”的信息1条。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尚未实行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今年来,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上级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如:信息公开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信息更新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开渠道和公开形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我们在今后的信息公开工作中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主动公开。及时更新栏目信息,重点加强防汛抗旱信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信息、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涉水行政审批信息等内容的公开。二是强化政策解读回应。及时了解社会关切,充分运用新闻发布会、访谈、热线等形式,全面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篇2: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概述

2008 年以来,我局按照浙江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实施《条例》相关文件要求,在总局办公厅和省政府督查室的指导下,认真组织学习、充分征求意见、做好各阶段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并指导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载体建设及配套工作等,抓实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三个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情况。

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全省地税系统规范有序地开展,按照总局、省政府的相关部署,整合设立了“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税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及

其办公室”,由我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局内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由局内相关单位副处长组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是对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信息公开中的重大事项、重要文件的审核和决策;

二是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省局机关和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税收宣传)工作的开展,起草制定省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税收宣传)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工作简报、日常工作函件等文稿;

三是做好我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税收宣传)日常工作,包括信息的更新维护、制度的制定落实、载体的建设完善、部门的组织协调等。

我局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税收宣传等几项工作在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整合,紧紧围绕地税中心工作,全局动员、各部门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全省地税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

(二)公开目录、指南及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我局根据《条例》规定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结合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及我省地税系统工作实际,于 2008 年 5 月 1 日前制定了《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浙江省

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浙江省地方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和《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省局公文主动公开发布审核管理办法》等五项制度。上述制度明确了信息公开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规范了公开信息的收集、审查、发布程序,为基层地税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具体实用、操作性强的制度办法。全省各市、县地税部门在此基础上也全部制定了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

(三)基础载体建设及配套工作。

1、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准备工作。一是在全省地税系统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按总局部署贯彻落实施行《条例》有关工作,要求各地深刻认识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要求,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顺利实施;三是采取会议培训、网络转载、在内外网开设专栏、编发简报等形式,组织全系统干部深入学习《条例》。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设置了信息公开受理窗口、公共查阅点、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为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申请信息、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2、建立了信息公开内容更新维护机制,及时编制、公布和更新本局的主动公开目录,结合公文处理工作,对《条例》实施后形成的相关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对可以公开的信息及时主动予以公开。

3、提升网上平台功能。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我局通过提升现有互联网

站功能,在门户网站上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依申请公开受理箱等,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的申请;同时,通过制定全省地税系统网站建设标准和开展网站测评,提升全系统网站建设水平和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4、完善实体平台。按照《条例》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省局对省级征管的纳税人的信息查阅受理设在直属分局的办税服务厅,对局本级信息的查询受理设在局办公室;各级地税部门在当地所辖的办税服务厅或相关场所内设立政府信息查阅点和依申请公开受理点,方便群众查询和申请受理。

5、加强其它载体建设。一是扩展语音平台。在“浙江地税 12366 纳税服务热线”设立了语音受理信箱。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税收宣传媒体平台,把信息公开工作和税收宣传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

2008 年 4 月我局制定下发了《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确定了 18 大项应公开的内容和详细的子项,基本内容涵盖了地税部门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1.领导简介;2.机构设置;3.主要职能;4.发展概况;5.工作计划;6.地税工作动态;7.税收政策法规;8.地方税收(费、基金)征收管理;9.办税(费、基金)指南;10.税务行政许可规定;11.非许可审批规定;12.地方税务稽查管理;13.税收收入统计数据;14.人事管理信息;

15.重要事项公告;16.采购招标事项;17.注册税务师管理事项;18.其他需公开的信息。

截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局通过外部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697 条,其中机构信息15 条,政策法规信息 277 条,人事管理信息 3 条,税收统计数据 75 条,政府采购 10 条,行政许可 5 条,非行政许可审批 29 条,工作动态 245 条,税务稽查 14 条,重大事项 2 条,其他工作 22 条。

(二)主动公开的形式及相关渠道。

1、浙江省地方税务局网站(http://)。省局网站以“税收宣传、政务公开、服务大众、提供税务信息、监督地税执法”为服务宗旨,无偿为社会公众和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和信息服务,是我省地税网上办税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税收宣传等相结合的平台。

2、《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法规政策公告》。主要刊登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采用月刊形式,全年 12 期,通过全省办税服务厅提供给纳税人。

3、税收新闻发布。不定期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发布税收政策、征管制度、税收统计数据、税收工作重大举措以及其他重要新闻,配合做好税务信息公开、税收宣传等各类新闻、信息的发布。主要有《浙江税务》杂志、《今日早报》地税专刊等新闻媒体。

4、各地的办税服务厅。通过办税服务厅中的触摸屏查询系统、办税指南、涉税公示公

告栏、大屏幕显示器等设施,向纳税人公开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制度、办法和流程等。

(三)主动公开的特色及重点。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明确并细化了 18 类主动公开信息,在按国家税务总局和浙江省政府有关要求提供机构设置、部门概况、规划计划等基本的政府信息之外,着重结合地税部门实际,做好税收政策法规、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办税指南、涉税服务等信息的细化公开。

一是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全面、分类合理、获取方便。我们在网上提供了所有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费、基金的介绍,完备的法规库提供了 4600 余条法律法规信息;提供了便捷易用的法规查询功能;提供了各税(费)种和各行业的优惠政策,方便纳税人查阅。

二是税收管理相关制度信息全面完整。税收征管方面提供了包括征管法、发票管理制度、纳税服务规范等法规、制度,并及时做好欠税信息网上公开;税务稽查方面公开稽查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并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曝光,达到公开要求的一律予以公开曝光。

三是办税指南内容详尽,信息服务逐步完善。网站提供的办税指南服务,详细介绍了办税的各项程序和办税流程;同时网站分类提供各类税收信息、税务理论研究、税收及财会知识等涉税信息服务;设立“网送税法”、“社保征收”、“发票之窗”、“注税管理”等专题类栏目,丰富网站信息服务的内容及形式。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为满足申请人除主动公开之外的涉税政府信息需求,我局制定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制作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流程图和内部办理流程图,加强对依申请公开信息在公开程序方面的规范,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提高信息受理的效率。规程对内容、流程和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一是明确了不予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对受理的申请,在审核时把握好公开与不公开的界限,如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信息;对内部研究、讨论或审议过程中的信息;对公开后可能影响税收调查、取证和检查等税收执法活动的信息等五类信息,规定不予公开。

二是明确了申请受理后的办理流程。对各类申请由办公室负责同志初审后,分三类情况进行处理,能当场答复的当场处理,需由省局相关职能处室受理的转发至相关处室办理,应由各市、县局受理的通过网上分发至各市地税部门处理。同时明确各部门办理的要求和时限,做到事事按程序、件件有答复。

三是明确了受理部门需担负相应责任的事项。对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等六类情形,将由监察部门负责监督、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的制定,明晰了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办理程序时限等要求,保障了环环相扣、快速响应的办理机制。

截止到 2008 年底,省局机关共受理了 3 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并及时按规定进行了相应处理。

四、其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省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为 3 人,兼职人员为 14 人。各市、县地税机关的办公室均配备了至少一名专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

(二)收费及减免情况。

2008 年,省局及系统没有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也不存在减免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08 年,省局机关及省局直属一分局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8 年,我省地税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公开形式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继续重点推进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及时、规范做好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和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税等电子政务工作的结合。

(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各级地税部门新闻发布机制,向社会披露和解读公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重要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政府信息服务渠道,扩大公开内容和范围。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建设。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完善系统内横向联系、纵向指导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各项保障措施,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考核手段,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效率。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篇3: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前几年, 各地档案部门已经在现行文件开放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 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应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这个载体, 在继续提供纸质文件档案服务的同时, 建设好在线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使之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 成为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总之, 档案部门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机遇, 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大有作为。

1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让档案部门从幕后走到台前

以往由于历史原出, 档案部门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和距离感, 平时也只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编史修志人员和学术研究者光顾。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反腐倡廉、依法行政、民主建设及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个大背景下, 各地和各部门都制定了不少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 开展了诸如政务公开、厂务公开、警务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等活动, 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 给政府信息公开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保证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并使政府信息公开迅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为拥有大量政府信息的档案部门提供了一个从幕后走到台前,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大好机会。各级档案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这个社会热点面前, 应抓住机遇, 以建立“现行文件中心”开展面向公众的现行文件和历史档案的查询服务为手段, 切实做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像北京、上海、甘肃等许多省市档案馆都已开展了这项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加快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

馆减建设是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丰富和完善的档案馆藏体系, 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

可目前情况却是, 各级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 只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于10年或20年前形成的“历史档案”, 大量现行文件、政府信息资源及近阶段档案都散存在其形成单位, 整个政府信息在时空上处于一种分散、凌乱的状态, 极大地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 作为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保管基地, 各级档案馆有责任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做好政府信息的清理整合及政府信息目录建立, 同时加强可移交档案、政府信息资料的接收与现行文件的收集工作。凭借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遇, 适时加快档案馆馆藏建设和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当前, 馆藏建设的目标是大力丰富馆藏, 优化馆藏结构, 使馆藏档案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 满足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提升档案部门基础业务和信息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原因及馆藏档案时效性滞后与广大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脱节, 不少档案馆馆藏档案仍处于一种原始的静止状态, 包括档案整理、鉴定、密级变更等基础业务的开展都处于一种运作缓慢、按部就班的状态, 这种状况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然更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需要。

3.1 档案信息能否有效地被开发利用, 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信息的质量外, 还与档案信息传递的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 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文件、档案等的传统手工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满足不了政府信息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具体包括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3.2 馆藏建设是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丰富和完善

的档案馆藏体系, 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这样凭借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会, 可大大加快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

3.3 档案信息能否有效地被开发利用, 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信息的质量外, 还与档案信息传递的技术密切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 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文件、档案等的传统手工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满足不了政府信息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具体包括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总之,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既是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需要, 也是促进档案部门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因此, 各级档案馆一定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各级国家档案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自觉地积极参与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去, 切实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并借此机会推动档案馆馆藏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使档案发挥出对社会应有的作用。

摘要: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大潮, 档案部门应该如何在政府信息费公开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结合近两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实践, 提出了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工作发展,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1]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篇4: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考

条例》(以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杭州市也相应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加强政府信息考核工作,较好地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建设一个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贯彻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公开标准还需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现阶段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信息应当公开什么,公开到哪种程度算“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可能会涉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只是笼统地要求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操作性不强。

二是责任主体还需明晰。杭州市目前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第十二条与第十三条内容混淆,政府信息公开名录和部门信息公开名录都是一样要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根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和明确要求。从重大决策发布渠道上来看,信息公开的重点应在政府办公厅,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市政府办公厅的信息公开反而滞后于部门信息公开,或简单地将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公开的信息不一致。

三是目录编制不成体系。由于职能不清,标准不科学,导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混乱、数据杂乱。从内容上看,当年度新出台的政策性的文件名录不突出,而多夹杂事务性的文件内容;有的只能看到当年政策名录,看不到历年政策名录;有的年年印发文件,但没有明确相关文件的废止时间。从分类上看,应由市政府编制的目录却编进了部门的目录,不应该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工作动态、新闻性活动也纳入了目录;有的历年编过的目录当年又编一次。从编制方式上,有的采用Excel一年一编,需要下载查阅,不能直接在网页上显示;有的信息归类混乱,主题词不突出,无法查询。

四是公开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公报发行不广,报刊电视宣传政策性解读不够,政府网站影响还不大,政府信息交换平台不畅,群众到档案馆、图书馆查询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市民仍然习惯到政府部门查询有关事项。另外,在现行规定公开信息答复方式的要求上刚性较强,不利于实施,如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即使有偿提供,也存在收费价格和提供主体等问题。

五是公开与保密界定不明。有的主张凡不是“国家秘密”的都应当及时公开,公民应有知情权,不应将单位秘密列入国家秘密范围;有的主张凡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未出台的政策信息、单位秘密或涉及相关信息的都应纳入“保密”范围,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但是,杭州市信息办和保密委对此却没有出台具体规定,有的信息本身不是秘密,但会涉及当事人的信息,公开后会涉及政府的一些内部工作。此外,“内部秘密”何时不是秘密,多长时间后合适公布,仍无人界定,也很难“一刀切”。

六是网站建设水平不高。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定位不确定、平台技术不统一,总体水平仍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如,搜索功能不够,系统不能支持;有的网上办事等互动栏目形式大于实际需求;政府网站与部门子网站之间链接不够;市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技术不能共享等。

七是保障力量不足。目前,负责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和考核的部门是市政府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公开基本交下属信息中心承办。考虑到审稿的保密要求,具体编发都由各部门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哪些信息可公开,哪些不可公开的问题上缺少专职人员把关。这也是造成信息公开不及时、目录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在遇到具体问题依申请时,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花费精力太大。此外,由于信息公开不当要追求当事人责任,让负责信息公开的同志压力很大,这就导致政府信息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现象屡屡出现。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表象上看有多方面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造成的,包括多头管理协调不够,规划目标不明确,信息公开标准不清,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一、要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向世界作出的一个承诺,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阳光政府,推进国家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被媒体誉为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政府信息化工作是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生产力;政府信息化可以保证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公开,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政府信息化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官员腐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但从实际情况看,包括国家部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都还没有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准备。一些干部的思想重保密轻公开;地方政府也没有制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许多重大决策没有经过听证咨询等必须程序,即使有的履行了“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也还没有达到“能公开”、“接受市民咨询问责”的程度。相反,人民群众依法问政的意识和行为却越来越强。如厦门市PX化工项目搬迁、广东番禺市垃圾焚烧厂项目等,或多或少都暴露出政府主要官员民主意识、公开意识不强,还停留在“自行拍板”的决策阶段;城市管理直接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在评选满意单位中,城管部门一直徘徊在后几位,尽管有工作性质等因素,但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因此,建立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推进城管工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领导

目前,在市级层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模式是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市信息办牵头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具体由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市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处)牵头组织实施核发信息,下属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

实际中,市信息办侧重抓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不够,研究不够,指导不够,也没有统一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目标、公开标准、公开目录等,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又难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

杭州市信息办对信息公开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市保密委的要求是“秘密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不公开”,而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要求是“什么信息能公开由各部门自行把握”。三个部门不同的工作要求体现了政出多门、政务与技术结合不紧、标准不一等问题,最终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难以实施。

因此,要加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整合力量,统一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市信息办负责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二是要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结合实际,做到逐步有序推开,经过几年努力达到一个目标。从当前情况看,应制订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和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出台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修订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近年内信息公开要求(含事业单位)等等。三是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人、财保障。从实际工作和发展趋势看,公开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审查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一般的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难以替代政府部门的工作;部门信息把关是市政府信息的前置关口。因此,要建立政务信息工作机制,落实公开信息专职人员;要完善政府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府网站建设。同时,还要将政府网站更新和维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和部门预算。

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从政府信息公开和群众获知信息方式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政府网站、媒体报道、政府公报、信访投诉、热线电话、档案查询等。从市民应用效率看,政府网站是首选,占56.14%;报刊电视媒体解读次之,占23%;信访投诉部门查询占9%;档案查询占5%;政府公报占3%;其他方式占4%。

一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从调查情况看,除正式文件、政府公报外,市民最认可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他们对政府网站发布的错误信息会较真,而对媒体的宣传一笑了之。因此,要加强网站建设,加大投入,优化网站栏目设计,使之不断适应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便民性;要完善政府信息目录分类,特别是明确哪些是政策性信息,哪些是工作动态信息;要完善信息查询功能,引导市民查询;要完善网上办事内容和方式,强化政府网站实际互动功能;要完善网上信息发布机制,征求市民意见,及时公布实事工程和人事招聘信息;要整合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门户网站资源,信息量不大的、民生关系不密切的事业单位可不建子网站。二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总栏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不科学、不规范是当前信息公开中最大的问题,而且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技术支撑共享、明细分工上存在不足。要统一设计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界面,各部门对口公开相关信息,确保政府各项信息有系统地公开。为使相关栏目切合实际,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规划总栏目,主要职能部门设计分栏目。如财政信息栏目由财政部门牵头,城市管理栏目由城管部门牵头,社会保障信息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在信息公布时,各职能部门根据相关职能分类上报对口信息。如行政支出栏目公开,现在是由各部门独立填写,总支出数与市政府公布口径不统一,也不规范。实行统一设计后,由财政局在市政府网站统一公布市人大通过的预算和执行的总盘子,其他市直部门按分项填报部门项目开支,这样既能避免重复问题,又能起到监督作用。三要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平台。目前,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向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但全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反而是增加了部门的工作量,导致文件满天飞,政府内网通道堵塞,实际效率低下。因此,要完善政府党政办公系统,专设一个政府信息公开交换平台,以便档案馆、图书馆、信访局、热线电话以及其他市直各部门查阅,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完善政府公报的编辑发行工作。目前政府公报只公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的一些政策性包括试点性的政策文件并没有纳入;一些服务窗口没有设置政府公报供市民查询。因此,要扩大政府公报公布的信息范围,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民生的重要决策,包括部门出台的措施,都要予以公布;要及时公布废止信息,且每年出一个合订本;要确保市民在各信访部门、部门服务办事大厅窗口、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都能查询政府公报,减少市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量。五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工作。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准确把握政策背景和緣由,正确解读政策法规的内涵,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相关政策,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政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有关政策要以政府有关部门解读为准,不能片面解读或人为制造新闻热点,以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四、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

目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规定比较笼统,内容不具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研究。一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市信息办、市保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接,联合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包括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办法、当前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等。条件不成熟的可先试行,待时机成熟时再修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二要重点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目前,法学研究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者以及当事人对政府信息公开标准认定不一,特别是依申请信息公开标准。有的认为当事人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后,机关部门只要依法电话、邮件告知其在网上公开了相关内容,或让其查阅相关资料,就应当视为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除当事人要求提供的信息材料是其行政或民事案件的证据外,其他都不应强求机关一定要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有的认为必须要提供书面文件包括历年的文件或者是复印件;有的还要求提供规划文本和图集;有的甚至是在政府网站公开了,还要求提供文件复印件;等等。现行规定在公开信息答复方式要求上比较刚性,机关部门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特别是涉及工程项目建设许可或人事等问题。由于没有标准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工作秩序,应该加以明确和规范。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后衍生问题的研究。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衍生问题增多,相关行政复议、诉讼大量增加,应当高度重视。市民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不公开就违法,如果遇到诉讼就要败诉;公开则政府形象大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除思想认识、具体政务没有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外,亟需研究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价格和实施主体,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合法性和政策合理性、公平性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等。如,部门行政开支和“三公”消费问题;政府和部门领导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特事特办”问题;部门信息统一口径准确性问题;政府决策程序公开公平和行政效率问题;政府公开的信息资讯给行政相对人投资影响问题等。四要建立政府公开信息校核机制。非统计部门公开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系民生利益的信息由部门直接公布也不妥,必须建立政府信息校核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统计标准;信息要有可比性,并由一个部门公布;公布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既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也便于市民理解。如,经济信息要经过发改委、市经委、统计、财税等部门校核;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经市建委、城管、环保、统计及水业集团等相关部门校核。

篇5:县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概述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省、市《20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机构名称、办公时间、联系方式、救济方式及程序等机构职能和人员信息。开通电子税务局,向广大纳税人提供免费办税平台。成立信访、舆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设置局长信箱、纳税维权税务援助办公室,及时稳妥应对各类信访问题、涉税舆情和应急事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2008年至201*年通过办税服务厅公示栏、**县人民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累计1500余条。201*年通过公示栏、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200余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数64条,社会民生类信息数84条,政府采购、任职信息、非正常户公告、个体工商户定额公示、公告、红黑榜、纳税信用等级、行政许可事项公示、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等涉税通知公告49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201*年主要公开了领导简介、机构设置、人事任免、政府采购、税收政策、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年报、信息公开指南和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税收宣传等内容。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我局主要通过政府网站、办税服务厅、微博微信、qq群、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其他便民渠道公开政策法规、社会民生类信息。

(四)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情况。201*年在《白银日报》《甘肃税务之声》《甘肃税务》等报刊发布文章4篇,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税收政策。

(五)回应舆情关切情况。成立信访、舆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县税务局涉税舆情应急预案(试行)》《涉税舆情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在办税服务厅醒目处设置局长信箱、纳税维权税务援助办公室,及时稳妥应对各类信访问题、涉税舆情和应急事件,扩大舆情收集范围,及时了解各方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工作。201*年,共受理网上服务投诉0起,受理局长信箱举报0起。

(六)**县20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本部门所涉及内容的部署、贯彻和落实情况

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6〕70号)精神,主动公开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税收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及时做好更新维护。全面公开了促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税收政策措施,对新出台的减税降负政策措施,以及促进创业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办税厅led显示屏、广告机、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进行了推送。主动公开营改增、国务院六项减税政策、“放管服”改革等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好政府工作报告及税收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等落实情况和结果的公开。推进政策执行公开,明确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阶段成果和后续举措,听取纳税人及社会公众意见,持续加强和改进税收工作,强化政策落实。做好督查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情况的公开,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201*年我局未收到任何形式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要求。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时,未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年及历年来,均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还存在教育培训不够深入、公开手段不够多元、公开内容不够完善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县政府政务公开办相关专业培训,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二是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完善景泰税务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充分发挥移动微门户的宣传作用。进一步拓展网站知晓面,提高网站浏览量,提升网站对外宣传能力。

三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拓展公开内容,拓宽涉税政策的公开知晓面,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篇6:税务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宿州市税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落实省局和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文件要求和工作任务,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创新信息公开形式,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及时发布主动公开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力保障纳税人、缴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对建设法治、服务、责任、效能、廉洁税务机关的促进作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700条,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827条,通过宿州税务新媒体发布信息1404条。

(一)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宿州市税务局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组织领导架构、职能职责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筹推进,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高效推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审查机制、保密审查机制、政务舆情回应制度等工作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审查流程,统一规范表证单书,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基础。在对全市税务系统的绩效考核工作中,把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信息发布、互动回应等工作纳入考评体系,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助力提升全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效。

(二)完善公开规范操作流程

结合实际,严格落实省局和市政府相关政务公开文件要求,对主动公开、不予公开、依申请公开、动态调整等作出具体规定,加强管理、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健全公文公开的审核机制,文件起草部门把好公开属性选择“第一关”,认真做好公文公开属性的审核、复核工作。深入学习省局编发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汇编》,梳理汇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市局机关科室、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集优多样形式公开信息

构建简约便民政务公开体系,重点在于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需衍生,推动政务公开。以纳税人办事需求为导向,办税难点痛点为出发点,将纳税人的现实需求转化为政务公开信息的呼应。截止目前,宿州税务微信公众号已发布政策解读类信息300余条,程序操作类信息100余条,注意事项类信息80余条。形式多变,推动政务公开。加强市局新媒体编辑部建设,把握电脑端和移动端两个维度,运用图文、h5、音视频三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态,强化政策解读,程序操作,难点解析,案例引导等内容。2020年3月份,市局“复工复产路,税声徐徐来”税务主播讲政策第一期《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解读(增值税篇)》直播1小时,浏览量即突破10000人。目前,宿州税务新媒体粉丝约3万,年阅读量超35万,特别是今年下半年,粉丝量较同期翻一番,影响力位于宿州市直部门前列。

(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公开能力

加强对全市税务系统政务公开联络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政务公开认识和能力。举办全市税务系统新媒体综合业务培训班,开设政务公开课程,邀请省局、拂晓报社、市政府政务公开专家进行专题讲解、案例教学,提高了政务公开人员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市局召开政务公开工作暨舆情管理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局和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舆情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牢固树立政务公开既是税务机关法定职责,也是依法行政的根本需要的理念。着重从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严格考核等方面进行意识提升。一以贯之抓好政务公开工作要规范、全面、及时,不敷衍,不拖延。积极参加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的集中办公和相关业务提升培训,拓宽知识渠道,熟悉最新政策。

二、严格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

始终做好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答复准备工作,要求全系统信息公开发布员深入学习依申请公开答复规范,通过案例学习、模拟演练等形式拓展答复能力。

(一)畅通公开渠道。按照《条例》要求在网站开通依申请公开功能,及时公布政务公开联系邮箱、电话、部门地址、办公时间等,方便申请人通过在网站填写申请表、或通过纸质邮件的方式提交申请。

(三)规范依申请答复。积极稳妥推进市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工作,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制度,提升依申请工作的规范性。拓展依申请公开渠道,优化在线申请平台。依法依规进行答复,政策法规部门对答复进行合法性审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上一篇:六创建活动总结下一篇:议论文开头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