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范文

2024-05-05

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2篇)

篇1: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范文

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我**,男,1939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农教师家庭,现年75岁,1957年被推选**农村合作社治安主任,1958年开始大跃进运动,由于工作积极肯干,1959年被任命谢家冲生产作业组组长,兼任第八中队队长,同年被推选为**村村大队长,评选为**县劳动模范,同年12月被组织吸收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党中央毛主席对农村工作的一封信,关于农村要实行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方针的指引下,农村获得了丰收,1960年如期转正为正式中国共产党员,在我小小年纪,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我更加有了信心。1961年,在党的方针政策英明指导下,要实行十条政策,开办了公共大食堂,社员个个喜笑颜开,将集体的零星土地分给社员,在巩固集体经济的同时,私人的多种经营获得了丰收,过上了好日子。

一直坚持到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将**、石上、谢家冲三个生产队合并为一个生产队,在全体社员的齐心努力的时候,一个富队带动两个穷队,平整土地,修好水渠,排好地下水。获得了喜人的成绩。变为一个大富队,1965年被任命为三丰生产队大队长,通过几年的努力,加之国务院重点以粮钢,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争取了做到队队有余粮,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抓革命促生产,因为我个人没有文化水平,我只知道抓生产,做到队队有养猪场,房屋前后有风景林,通过组织安排,要到弱队三队蹲点,三年的努力发动群众,三年还掉每人借粮420斤,同时吃上每人600斤的水平,当时属于一个奇迹。社员干劲十足,将分成6个生产组,粮食亩产超过吨粮关,全村粮食单产第一,增产幅度第一,被人民公社调往江背大队,大石塘生产队蹲点,连续两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多次被河田人民公社的表扬和鼓励。

70年代末继续任三丰大队大队长,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传达会议精神,1982年,将全村的田土山林分给各农户,开始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在每一年的完善基础上,在当时农民不能掌握技术的环节情况时,每天三朝广播会,传达技术,及时下队指导生产,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生产,荒山造林,覆盖率达到95%,直到了今天农村发生了翻天地的变化,自己富了农民都富了。

1985年,我们石上组只有380多税收面积粮食达到79多万斤,1986年,因年老退休养家,因我热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几十年,党的政策好,开始坐不住了闲不住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选择了养猪,经常保持存栏猪1800余头,自己富了,从来没有忘记集体的利益,邻里的利益,集体硬化水泥路捐献5000元,自己硬化水泥路500米,收益户5户,他们送3000元一户我都拒绝了。

现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乐和村,我坚决拥护积极支持,总的原则是: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合格共产党员,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发挥我的老年人余热为共产主义奋斗我的一生。

篇2: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范文

个人”;今年在受到××*县县委、政府表彰后,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8月的一天深夜,××*从邻村出诊回家,路过同村的李文福家,听到阵阵凄惨的啼哭声从李家传出,热心肠的他赶紧走进李家,见他全家正围着刚出生的小孩痛哭,××*当机立断网对已经窒息多时的孩子进行抢救,2个多小时后,孩子终于得救了。看着得救的孩子和李家人脸上的笑容,××*开心地回家了。

6月的一天傍晚,邻村的高得坤突然得了急病,需用车送医院救治,可病人家里非常困难。眼看病人危在旦夕,××*二话不说,替病人付了车费把病人送到了医院,在安顿好病人后,又给病人留下了50元钱。当村医30多年来,他帮助过的困难户、病人不计其数,如今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帮助着村民们。

好会长对乡亲们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次救助那些贫病交加的乡亲,都会刺痛××*的心。如何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出困境成为××*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来源:好范文 http:///)有一天,善于思考的他从报刊杂志上捕捉到龙胆草潜在着巨大商机的信息。凭着多年做村医的经验,××*知道××*村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龙胆草的生长,于是种植龙胆草的计划在他头脑中形成并付诸实施。

首先要解决的是种子问题。××*动员全家用十多天时间到山上采集了0.65公斤种子,向亲朋好友租了13亩荒山开始种植龙胆草。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当年就收种子15公斤,卖种子收入达到3万元。

初战告捷,××*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又形成了。在他的努力下,3月,××*村中草药种植协会挂牌成立。他带领乡亲们采用“协会+农户”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生物药材、经济林果,先后在茶房乡、爱华镇、后箐乡建立药材、林果、苗木基地5个,种植龙胆草3100亩,桉树亩,示范种植茱萸、板兰根等药材5亩,培植花椒、桉树苗木5亩。如今基地种植的桉树、龙胆草经济效益初显。村民龙胆草收入达70多万元,桉树收入60多万元,农户最高收入达9万元,全村平均每年人均增收280元,会员尝到了种“苦草”的甜头。而××*从至收入累计也达20多万元,创造了当地种植业最高收入纪录。

富起来了,××*帮助乡亲们的心更热了。××*村有五户贫困户也想种植龙胆草,但没有钱购买种子,他就把种子无偿送给他们,吩咐他们好好种植管理。不仅如此,他还给其他十几户困难户提供了价值2万多元的种子。为村里修路、架电,为乡村学校建设慷慨解囊对于他更是常事。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和××*村中草药种植协会带动了××*县生物药材的种植,全县12个乡镇75个村民委员会已经发展龙胆草1.5万亩,受益农户4215户,预计3年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为高寒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篇3:发展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科技致富,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他们具有管理意识和市场意识, 能结合当地农村的情况因地制宜, 实现自主创新或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达到自己致富, 且能够引领和支持当地的农民致富, 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典型群体。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个群体的出现, 对于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显示出了明显的引领、促进和推动作用。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引领农业科技从经验走向科学

传统的农业科技是各民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依靠前人向后人口授和示范的经验技术。其生产过程基本依赖自然,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低下, 是一种靠天靠地吃饭的自然农业[1]。农业耕作技术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特别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还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和游牧 (耕) 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群体, 他们既继承了祖辈留下的农业生产科技, 又接受和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 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民。他们的农业生产科技由经验为主转向以科学为主, 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依靠先进的生产科技和信息资源达到了率先致富, 对于其他的农户起到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比如, 云南的“万头猪场”就是一个在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带动下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养猪场, 它引进和利用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和生物养猪技术, 把传统的个体家庭圈养发展到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并带动了当地很多农民采用生物养猪技术进行养殖, 既降低了养殖成本, 又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而且, “万头猪场”在养殖过程中, 还曾经对国内外的三种生物饲料的发酵菌进行了科学研究对比, 在实验研究对比以后, 发现了效果最好的发酵菌, 其发酵的味道比较好, 猪也更爱吃。相比传统的以经验来养猪, “万头猪场”将科学方法运用到饲料的选择上, 将饲料发酵的各种发酵菌进行了科学实验和研究对比, 找到效果最好的发酵菌。这对于当地的养殖业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促进当地的农业科技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加快农村的生产结构调整, 推动农产品更新换代, 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影响其他农民的生产和结构调整, 改变其他农民的思想观念,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无疑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2]。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生产资料从高耗低效到生态环保

在农业传统生产中, 迫于人口的压力只能搞“广种薄收”, 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又难以恢复。后来, 随着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 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相对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而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极易造成化学物质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 农用物资的高耗低效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影响到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还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 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所以, 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云南保山市柯街镇的一个小山村,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利用自己几百亩的果园散养土鸡, 一年粉碎10 t玉米杆变成糠, 糠发酵后会生虫, 鸡吃虫, 不用多喂饲料。除了用生态饲料养殖土鸡以外, 还把养的鸡和猪的粪便作为果树的肥料, 这不仅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使整个果园成为一个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的立体循环农业系统。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但强调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而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 全村人纷纷种植有机油桃, 种植养殖相结合, 每年为全村带来4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农业与东部和其他先进地区的现代农业对比来说发展相对滞后, 但这也意味着云南的自然农耕资源保存相对较好, 开发较少、环境破坏较小, 这也为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留下了难得的先天条件。当前, 云南各地农村在这样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因地制宜, 依靠各地独特条件发展起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各种适合云南高原发展的生态环保的特色农业形式。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 丰富了农业发展形式的道路选择, 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推动农业管理从个体走向合作

传统农业的管理重点是对牲畜、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的简单管理, 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 效率低下。“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中心”, 人在农业劳动生产中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农业管理中十分强调“人”这个主观因素, 如在找帮工时注重雇佣有技术的工人, 在进行农业生产前对工人进行技术能力的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 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能动性, 激发人的创造性, 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的效率, 他们把农业管理的重点从“物”转向“人”。

另外, 传统农业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由于可耕种土地面积相对较少, 而且多为山地, 每家分到的承包田都是面积小而碎的地块。这种分散的管理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难以容纳下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个体小农经营难以进行统一作业生产, 难以利用现代化的农业装备设施和先进的生产手段, 不利于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也限制了生产力在较高水平的发展, 无法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效应。为了改变这种个体分散的现状, 就要建立专业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走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合作化的道路。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往往起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他们有技术专长, 或善于经营和管理, 有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和市场渠道, 而且有社会责任感, 以带领周围村民发家致富为己任, 在当地的农村中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深受周围农民的信赖, 往往是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领导人和负责人。他们依托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及资金、市场渠道的优势, 带动周围农民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产品, 并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开展产品购销和物资供应等, 解决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共同问题[3]。个体农户组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节省经营管理成本, 形成了研发、种养、加工、物流、营销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 以此获得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具有奉献精神和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生产力代表, 必将在合作组织的高效运作中起到中坚作用[4]。

综上所述, 在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己经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他们既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者,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者;他们既是传统农耕文化技术的传承者, 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他们既是普通村民中的一员, 也是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可见, 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个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农村民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沛生, 杨西京.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管理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黄志坚, 曾园根, 吴健辉.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形成的主要方式研究[J].农业经济, 2008 (5) :65-66.

[3]王蒲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福建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108-109.

篇4: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我叫李长峰,现年48岁,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西坝乡西红村人,现任西红村党支部书记。

2005年5月,我担任西红村党支部书记时,我把目标定位到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从06年开始至今,先后筹资16万元,加强了村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筹资3.9万元完成村里的低压网改造;筹资22万元对村主干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并积极争取县主管部门支持,贯通了全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村容村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受到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基础建设搞好了,怎么促进农民增收又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今年初,按照市县推进“一特四化”的要求,乡党委、政府经过认真论证,确定了建设香梨大乡和肉羊强乡的发展目标,使我心中的难题迎刃而解。西红村有耕地4306亩,人均3〃5亩,发展香梨和肉羊产业的条件都比较优越,推行“上果下草”的发展模式,不就是我们苦苦寻求的致富路吗?我心里这样想。

路子选准了,可是群众工作却很难做,不要说前期资金投入,果品生产周期长、见效慢,3年后的事谁敢说。尽管村里召开多次会议,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可是群众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甚至个别人有抵触情绪。“村看村,户看

篇5: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

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烤烟生产,发展特色经济

李春山同志紧紧把握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从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村民要效益这个工作重点入手,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春耕期间,许多贫困户缺乏资金,无力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李书记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奔走,先后与农技站、镇供销社及个体农资店取得联系,为村民解决了10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村民及时、顺利的完成了春耕生产,受到村民的一致赞扬。李春山同志就是这样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处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今年春耕期间又为农户解决了7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今年庆先村的春耕生产得以顺利完成。

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李书记,单靠种植大粮作物想脱贫难,庆先村交通方便,土质好,很适合烤烟种植,而且市镇为扩大烤烟生产,每年都给予优惠政策。庆先村距烤烟收购站较近,发展烤烟生产大有可为。可目前的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怎么办?一连几个日夜他都吃不好、睡不着,自己领航包扶的那几户的条件他很清楚,一个想法在大脑中萌生,他先去作通了帮扶对子中头脑固执的李军的思想工作,并与信用社和农技站取得了联系,为烤烟户解决了5万元贷款,十余吨化肥,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经过他和烟农的一年的辛苦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烤烟亩产220斤,均价3.17元。他的领航户一年脱贫,并全部还清贷款,很多农户尝到了烤烟的甜头,今春又有5户要求种植,烤烟面积由去年的650亩,发展到800亩,烤烟生产在庆先村前景喜人,成为庆先村的支柱产业。由于整天忙于工作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家中事务,自家的农活常常是无暇顾及,妻子经常说:“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而村民才是你最亲的人,他们的家才是你家,家里的事你从来不管。”听到妻子的埋怨,他总是微笑不语,因为在他心中清楚知道妻子是理解他的。

三、领航工程推动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庆先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的带领下,去年43名党员与38名农户结成了领航对子,今年有5人加入了被领航的队伍中。其中有8户一年脱贫。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事情增多了,从而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帮贫致富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整个党支部的向心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经过认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又确定了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措施;一是发展养殖业,全村养奶牛12头,黄牛728头(其中:改良牛190头),养羊户共24户,共养羊1700多只,养猪1500头,家禽4000多只;二是根据庆先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处潜山区的优势,大搞退耕还林,建造绿色银行。截止XX年春全村共造林1400亩(其中人造林600亩,经济林800亩,同时利用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有20户栽种了果树,22户栽种草莓,7户种植大棚甜瓜;三是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庆先村有一批养殖业、种植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可以为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使方案和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使庆先村的经济水平和集体集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李春山同志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开展了党员与农民搞好“一带十”式的对接“领航小组”,积极为农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使“领航工程”工作持久稳定,不走过场,一抓到底,支部建立了“领航工程”记录簿,实行党员与困难户进行帮扶活动,确定了“领航”任务、目标及“领航”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任务目标一定三年。

篇6: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李XX,男,现年34岁,河北省XX市XX县XX村镇段旺村人。1987年8月至1991年7月在XX县XX村镇乡中读初中,1991年8月至1994年8月在XX县职教中心学习,1994年9月至XX年9月,任XX县北方绿龙林果苗繁育基地总经理,XX年10月至今,任XX绿龙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XX出生在一个“林果世家”,父亲李桂林是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早在中学阶段李XX就能辩认苹果、梨、枣、草莓等十几个树种中的几十个品种,了解每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对嫁接、修剪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管理技术也有了初步了解。特别是在职教中心学习林果专业三年中,经验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土壤及肥料成份、各元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生长机理及生理活动有了更深认识。职教毕业后,回到自家公司(北方绿龙林果苗繁育基地),依靠自学并多次参加各种培训班,在理论上达到了大学水平。工作上致力于各种果树、花卉、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取得了娇人业绩。自己负责的园区被河北省林业厅命名为“优良苗木繁育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期间,代表公司接待了包括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泰国等30多个国内外考察团,并作为中方代表进行了技术交流。

在李XX的勤奋和努力下,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XX年10月在基地依托下成立了注册资金200万元的XX绿龙园林有限公司,李XX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现有土地1000多亩,固定资产投入800多万元,是集科研、生产、良种苗木繁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科研单位、经济实体。并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石家庄果研所、河南郑州果研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各种果树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公司先后引进140多个优良果树品种,引进扩繁30多个绿化树种,年产苗木100多万株,多种穗条300多万条,年销售额140多万元,带动农户XX多户,成为河北省规模较大、品种较齐全的个体苗木繁育公司。在李XX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杏树、李子树种资源苗圃”、“XX县高效农业示范园”、“河北农大教学实验基地”、“中国-意大利甲基溴土壤消毒技术实验基地”。并获得“优秀民营企业”、“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XX市龙头企业”和“全省质量信得过苗圃”等多项荣誉称号。

篇7: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他们带领村民致富,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下面是我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农业局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现将我县部分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们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选准致富项目,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 带领众乡亲致富

现年 49 岁的刘银柱,是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人,高中文化。他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二十余年,1999 年他了解到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种--白灵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就开始从事白灵菇生产,初步获得一定效益。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产品顺利销售成为头等大事,在农业局信息中心大力帮助下,他毅然投资 8000 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开展了食用菌网上购销业务,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 年,以他为主创建的小董乡食用菌生产基地获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定,2004 年他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 年初,在他的发起下成立了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

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白灵茹罐头生产线,以抵御和降低社员的产品市场风险,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该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已达 600 余户,占全村人口的 70%,食用菌年总收入达 250 万元,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均增收 800 余元。(联系电话:0391-7441135)

发展苗木花卉生产 开创利国利民事业

郭颂东,男,现年 51 岁,高中文化,系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祝徐店村人。他从 1991 年开始率先尝试苗木繁育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995 年注册了“河南省武陟县东华园艺场”,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育苗协议,引进三倍体毛白杨种条和技术,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泰安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他的种植规模由 1991 年的 5 亩地发展到现在的 1000 余亩,由当初的 1 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50 个,产值也由 10 万元发展到了 500 万元。产品销到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全国十几个省、市。郭颂东致富不忘众乡邻,积极引导和带领周边村民发展苗木繁育事业,无偿为乡邻进行育苗技术指导,并多次赊销给困难户种苗,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截止目前,加盟郭颂东公司的农户已达 250 户,育苗面积 6000 余亩,出圃苗木 5000 余万株,产值 3000 余万元。(联系电话:***)

科技进步结硕果 致富不忘众乡邻

荆国斌,男,现年 38 岁,汉族,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农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和县、乡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积极从粮食生产自身找出路,瞄准优质粮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科

技进步,发挥黄河滩区土地肥沃,耕地比较集中的优势,承包 1200余亩黄河滩地,引种优良品种,购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等农机具 20 余台,走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之路,累计销售各类优质粮食 3800 余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带动当地百姓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 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荣誉称号。(电话:***)

情系蔬菜生产 带领群众致富

王长武,男,现年 37 岁,汉族,初中文化,武陟县圪当店乡邢庄村人。1982 年就跟着村里的菜农学习种植蔬菜。2000 年 6 月开始从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生产,2003 年他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者岗位培训,系统学习了节能日光温室建造、茬口安排、温光气热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及蔬菜生产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回去后他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育苗、嫁接、到大田生产,严格按照操作要领去做,当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茬春黄瓜就卖了 9000 多元,加上秋季棚内外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达到 12000元。同时,他还带领广大菜农引进了一批先进生产技术如新型紫光膜、EVA 膜,遮阳网、防虫网以及配方施肥技术、CO2 施肥技术、安全间隔期产销技术等,增加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改善了品种质量,提高了蔬菜产量,增强了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邢庄蔬菜大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辛苦不白费 养鸡带来高效益

李长兴,男,现年 40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北郭乡北郭东村人。1993 年春开始从事养鸡业,但由于经验和技术欠缺,蛋鸡产蛋率低,死亡率较高。一年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近1000 元的本钱。1998 年春,他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养鸡科学技术。从此养鸡厂就像滚雪球一样,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发展到占地6660平方米的四幢鸡舍、存栏商品蛋鸡 6000 只、后备鸡 4000 只的养殖规模,蛋鸡病死淘汰率在 5%左右,产蛋率 95%以上可达半年之久,年利润可达到八、九万元。在李长兴的帮助和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开始发展蛋鸡饲养,从中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乡邻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

致力怀药求发展,小康路上领头雁

李火金,男,现年 43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西陶镇古凡村人。高中毕业后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但由于经营者太多,收益甚微。1992 年,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发展当地优势药材品种“四大怀药”前景看好,当即将自家的 4 亩承包地全部种上了怀药,并购买书籍学习种植技术,还多次到省中药研究所、河南农大等地请教咨询专家教授,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获利 1500 元。2000 年,在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和河南农大有关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李火金又成立了占地200 亩的武陟县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专门从事培育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四大怀药新品种,组建了研究培育四大怀药的基地。他投资 380 万元研制的无硫加工设备,年加工无硫四大怀药 2800 吨,他的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以高产量、高品质赢得了河南、山西、山东

等地药农的信赖。产品不仅销售到北京同仁堂、东阿阿胶集团、汇仁集团,还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深受世界友人的好评,为我县“四大怀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百亩果园显身手

李保,男,现年 60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阳城乡布庄村人。他曾是武陟县乡镇企业局下属公司的业务经理,1994 年主动辞职,在布庄村承包了原属集体所有的 100 亩苹果园,但因品种不对路、品质不优良而收效甚微。1995 年他审时度势,大胆调整品种结构,把老苹果园改为优质杂果园,栽种“稀少、优精”的红枣、石榴等品种。为了克服资金、品种、技术三大难题,他四处奔波,求亲拜友,筹措资金、寻求技术,先后到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向专家、教授请教咨询,购买各种果树管理书籍、杂志 200 多本,并多次到郑州、南阳、山东、安徽等地实地考察,根据专家建议和当地实际,引进栽种了泰山红石榴、大王枣、冬枣、早中晚、熟油桃等优质果木,建立了拥有 7 大品种、30 个品系的优质小杂果园,年收入 80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又发展小杂果 200 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篇二

xxx 同志系 XXX 实验场场长,“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市林果业标兵”,“区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他经营的寒富苹果实验场 2003 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至今他从事林果栽培已有 16年历史。十几年来,他一个普通、朴实的青年农民凭着对林果业的执

着追求,进农大、学技术、找市场、拓销路,通过艰辛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开辟了一项新的事业,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个好项目,为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项新产业,使沈阳成为名符其实的寒富苹果之乡。随着寒富苹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实验场的经营额也由最初的 3000 元达到了 160 多万元,带动了沈阳市 1000 余户农民发展寒富苹果生产,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国家科技部“科技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

转化科技成果 育苗栽培试种

寒富苹果的前身是杂交育种苹果,1978 年由从事果树杂交育种多年经验的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研究开发的新品种。1993 年,正在沈阳农业大学大专班进修果树专业,并加入抗寒新品种苹果课题组,当时,新品种需要区域性试验,而他由于有从事李子栽培的经验,再加上住在深井子镇金德胜村,地处东陵的东部山区,具备良好的果树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决心咬住青山不放松,把自己家仅有的 5 亩地拿出做试验田,试种了杂交育种苹果 10 个品种,育苗 550 株,开始了苹果生产经营之路。苹果不像其它的产业,当年生产当年受益,苹果需要三年见效益。当时风险很大,主要是不知道三年后苹果的产量、质量和市场怎样,到了 1996 年秋季,他看到果园里挂满枝头的苹果,有了一点点喜悦,但销售后仔细算了一下,杂交育种苹果的产量是700—800 斤/亩,由于刚上市,当作富士苹果卖,市场价格是 1 元/斤,只挣了 3000 多元,初试中使他从成熟的果实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推广扩大种植 打造寒富苹果之乡

有了实践经验,掌握了技术要领,使他进一步坚信了寒富苹果的长远发展,于是从 1996 年开始在东陵地区推广这一优质、抗寒、适应能力强的新品种,当年他带头育苗几千株,栽培面积达 12 亩。由于1997 年杂交育种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审定,1999 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使广大农民也坚信了发展寒富苹果的产业效应。同时,在他的试验、示范、技术指导、扶持带动下,东陵区寒富苹果开始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进行大面积种植。育苗数量 2000 年达到 5 万株,2002 年达 10 万株,2003 年达 15 万株,2004 年达 20 万株,2005 年达 25 万株,每年以 5 万株的速度进行增长,带动全区果树栽培面积达 6200 余亩,带动全区果农 1000 多户。梅花香自苦寒来,2002 年10 月 14 日,沈阳市政府李宝权副市长到深井子镇金德胜果园参观时说:“寒富苹果比富士好吃,沈阳要发展,要变成寒富苹果之乡”。市长的重托,使他把目标锁定在大生产、大流通上,积极投身到打造沈阳寒富苹果之乡的行动中来。几年的时间,寒富苹果的栽培辐射区域已扩大到我市于洪、康平、法库等地,全市寒富苹果的栽培面积达到了 3 万余亩。苗木的销售也扩大到我省抚顺、鞍山、海城等地,并远销到甘肃、新疆等地。

领办寒富苹果协会 为果农提供产销服务

随着生产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诸如技术、物资、销售、贮藏等难题,为使农民在生产经营环节、产品流通环节有保证,他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科技局、农林局、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

东陵区寒富苹果协会,入会会员 500 余人,理事 12 人。协会成立后,在苗木供应上执行一级苗标准,低于市场价格向果农销售,并及时把果农生产所需的肥料、农药、农膜、包装箱、农机具等送货到门;在帮助为果农提供育苗的同时、还帮助提供果树修剪等技术服务,并在现场指导手把手的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果农的栽培技术。在市、区财政局、科技局等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协会还建立了占地 166平方米的培训中心,购置了培训设备,培训中心可容纳 110 人,2006 年第一期开班已培训果农 116 人。在销售环节上协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协助销售。

制定行业标准 参与行业交流

为发展优质果品,增加果农收入,他充分发挥寒富苹果协会行业作用,制定了《无公害寒富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和《寒富苹果优质果实参考指标》,帮助农民提高果品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从而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果品。同时,为打造地产果优质品牌,他于2005 年 9 月注册了“德胜”牌寒富苹果,在沈阳市农协、市经纪人协会的组织和支持下,在 2005 沈阳农业国际博览会上进行了参展;在中国长春首届“中华名果”博览会进行了参评,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通过展示、交流、合作、评比提高了寒富苹果的知名度,把品牌商品变成了名牌商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调动了果农发展寒富苹果的积极性。

如今,已成了农民和农村果树产业发展的导航员,果农咨询培训找他,村里建园找他。几年来,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辽宁农民

报、沈阳电视台《庄稼院》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宣传报道。目前为更好地促进我市寒富苹果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他正在实施新的规划:一是建立寒富苹果技术创新基地,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寒富系列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引进开发研究,在重点乡镇建立寒富苹果示范基点;二是培养果树建设技术队伍,采取长短班结合的办法加速人才培养,争取 2—3 年时间使 1000 个以上的果园都有自己的技术员;三是筹建技术服务部、职业培训部和供销服务部,通过优质服务,创造寒富品牌,搞活果品流通,帮助农民赚更多的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篇三

***同志,男,1958 年 12 月出生,汉族。20xx 年 7 月任**镇**村支部书记。几年来,***同志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爱民,恪尽职守,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我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一、临危受命,规范、理顺两委班子建设

20xx 年前***是**村村委会主任,20xx 年春夏之交**村与**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 2800 人,耕地面积 5700 亩,***在支部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新合并村支部书记。合并前两村的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小型村村干部领导一个新的大村,对他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着手制定了针对两委干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政务

公开制度,两委民主议事制度,并且带领遵守执行,加快了该村农民主化进程,向群众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两委班子形象,为两委各项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二、加强支部党建进程,党委支部各项建设

村党支部不但对两委成员严格要求,他们还实行对普通党员实施考核,对于违反党章和违法行为的党员绝不姑息,该教育的教育,该上报上级纪检的上报,为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状况,他们定期请镇党委对全村 69 名党员进行政策、法规的培训,使全村党性近一步加强,使党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职权充分发挥,把支部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同志带头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 43 名党员在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发挥余热,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村民贫富差距

合并前两个村经济上各有特色,原许家村的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原**村以养殖业为致富项目,两村都以水田为大田种植业支柱。20xx年开始,**同志带领群众在全村新建千头仔猪繁育场 2 个,半自动鸡舍 3 栋,年平均肉产量 2 万斤,蛋产量 1 万斤,鸡产量 5000 斤。

全村新打电井 24 眼,新发展水稻田 400 亩,生姜种植 200 亩,全年裸地菜产量突破 10000 斤。20xx 年全村新建大棚 47 座,近70 亩,全村蔬菜产量 8 万斤以上。

全村充分发挥运输业强劲势头,继续占领绥中运输业市场份额,目

前全村有大货车 105 辆。

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力就业的引导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经济不平衡现象,减轻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压力。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在集体经济好转后,***同志带领两委成员修建了标准化支部,对村屯路面进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达 3 公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 70%以上,全村电话普及率达 85%,3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定点诊所 2 个,小学一所,80 ㎡以上标准化超市 2 个。

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达 900 余亩,自 20xx 年干渠用水不足,**同志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一边到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援助水泵、管带等设备,同时带领群众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时插秧耕种,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广泛的认可。

20xx 年,**村历史遗留的机动地承包到期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承包户和广大群众的矛盾一触即发。**同志配合镇政府干部逐户做工作,调节各个矛盾,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双方和解,避免了群访事件的发生和矛盾的扩大与激化。

篇8: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一、临危受命,规范、理顺两委班子建设

20xx年前***是**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春夏之交**村与**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5700亩,***在支部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新合并村支部书记。合并前两村的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小型村村干部领导一个新的大村,对他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着手制定了针对两委干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政务公开制度,两委民主议事制度,并且带领遵守执行,加快了该村农民主化进程,向群众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两委班子形象,为两委各项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二、加强支部党建进程,党委支部各项建设

村党支部不但对两委成员严格要求,他们还实行对普通党员实施考核,对于违反党章和违法行为的党员绝不姑息,该教育的教育,该上报上级纪检的上报,为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状况,他们定期请镇党委对全村69名党员进行政策、

法规的培训,使全村党性近一步加强,使党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职权充分发挥,把支部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同志带头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43名党员在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发挥余热,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村民贫富差距

合并前两个村经济上各有特色,原许家村的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原**村以养殖业为致富项目,两村都以水田为大田种植业支柱。20xx年开始,**同志带领群众在全村新建千头仔猪繁育场2个,半自动鸡舍3栋,年平均肉产量2万斤,蛋产量1万斤,鸡产量5000斤。

全村新打电井24眼,新发展水稻田400亩,生姜种植200亩,全年裸地菜产量突破10000斤。20xx年全村新建大棚47座,近70亩,全村蔬菜产量8万斤以上。

全村充分发挥运输业强劲势头,继续占领绥中运输业市场份额,目前全村有大货车105辆。

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力就业的引导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经济不平衡现象,减轻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压力。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在集体经济好转后,***同志带领两委成员修建了标准化支部,对村屯路面进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达3公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全村电话普及率达85%,3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定点诊所2个,小学一所,80㎡以上标准化超市2个。

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达900余亩,自20xx年干渠用水不足,**同志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一边到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援助水泵、管带等设备,同时带领群众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时插秧耕种,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广泛的认可。

20xx年,**村历史遗留的机动地承包到期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承包户和广大群众的矛盾一触即发。**同志配合镇政府干部逐户做工作,调节各个矛盾,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双方和解,避免了群访事件的发生和矛盾的扩大与激化。

篇9:村最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4

最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沐浴着xx村,近几年,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惠及农民。2016年,又一个新鲜事传进了村民的耳中,土地流转经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成立,村民们欢呼雀跃。惠及民生政策,它搭建起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平台,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新提高,极大活跃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激励王斌在种植业致富带头,就是其中的姣姣者。

xx村土地流转种植大户户主王斌。1976年出生,高中文化,1994年毕业xx二中,父亲去世,是他刚刚成年的他面临抉择,大学的大门已经关上了,是一辈子“头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继续老辈们几十年几百年走过的路。早早地感觉到了致富这一切中存在的机遇。他经过艰苦的劳动、积累,在2013年,筹集了20000元钱,除了自家耕地,开始承包土地30多亩。他在承包地里全都种植了特色蔬菜,品种欧盾、苋菜、苦瓜,架豆、等十几品种,经济收入可观,激励两个兄弟,2014年,有承包120多亩,共计180多亩,年收入24万多元,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制种。他为了提高生产经营,购买农用机械两个小型玉米收割机,一台小型拖拉机,一台大型拖拉机,一台玉米精播机,一辆四拖拉机,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机械化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2016年,他不断扩大种植蔬菜规模,带动劳动就业30余人,为活跃地方经济,实现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但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却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他艰苦创业,带动了一方群众的致富奔小康,成为人见人夸种植能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作为先富起来的农民青年代表,正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努力奋斗,继续创新,为实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中发热发光而奋勇争先。

篇10:带头致富党员事迹材料

xxxx出生于xxxx年,xxxx年入党,现xxxxxxxx村村纪检委员,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去年年初,在朋友的帮助介绍下,xxxx去xxxxxxxx市xxxx养殖公司参观学习泥鳅养殖技术。2月,他决定投资24万元,在自家的5亩田地里建饲养池塘,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饲养泥鳅。并领到了畜牧局专项补贴资金10000元。不到一年时间,他竟卖出泥鳅6000斤,收入达1xxxx0余元。

xxxxxxxx村是省级贫困村,一直来这里的群众以种地为生,经济发展相当滞后,群众生活激情、对幸福的追求度也不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xxxx镇高度重视,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收集群众反映问题,进一步了解了群众诉求。在板坝组xxxx家中,了解到他去年饲养泥鳅获丰收,镇村领导干部非常高兴,对他的创业精神心怀敬畏。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作为村纪检委员,他想扩大饲养规模,带动当地群众朋友共同致富,但资金周转上存在困难。自己又没有掌握育苗繁殖技术,泥鳅育苗还得到xxxxxxxx市xxxx养殖公司购买,每公斤60元,路程也比较远,造成育苗购买、运输困难,也因此产生大量费用。同时,规模扩大后,池塘面积增加,切池内水深在1米左右,安全问题不能保障。一连串的问题使他感到焦虑。事后,xxxx镇党委政府把此事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要解决的大问题,通过多方协调,环保局、畜牧局、镇政府决定给他修建泥鳅饲养场栏杆800余米、并聘请专家免费为他提供泥鳅育苗技术培训,同时村委将每年免费为他提供泥鳅饲养饲料xxxx斤。如今,扩建后的饲养池塘已有10亩多。

“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泥鳅育苗学会了,大大节约了育苗资金,不用为育苗的是操劳、奔波;栏杆装上了,安全有保障,我只管放心饲养泥鳅。”xxxx心里美滋滋的。他说:“在xxxx,凭这10亩泥鳅,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下一步,他要将自己的饲养技术教给更多的村民,让大家都养上泥鳅,共同富裕。截至目前,泥鳅养殖在xxxx县仅xxxx一家,xxxx养殖泥鳅致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xxxx县,吸引了南白、三合等地的村民到此参观学习。当地村民赵仕忠、华帮禄正在向他学习养殖技术,准备进行泥鳅养殖。“作为村纪检委员,做农村经济发展致富带头人,是我的职责,也是义务。”xxxx说。

“一人富裕了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才算富”;“有钱要大家一起赚”;“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是有钱你也不能挣得来呀!今天能富裕,应该感谢共产党!”没有豪迈的语言,只用平静的表述,更是体现了他对党的深情厚谊。如今,这些话成了xxxx的口头禅。

xxxx是一个在黄土地刨食的农民,也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但他创业的激情感染了乡亲,他和睦的爱心影响着四邻。他无愧于党员的称号,他是致富路上的“火炬手”。

篇11: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姚家湾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何育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何育红,男,汉族,现年45岁,新开乡姚家湾村塬上社人,宇宏营旺特种养殖公司负责人。

2016年,面对群山环绕、土壤贫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村情实际和孩子上学、妻子患病常年服药花销颇大的家境,如何改变村上面貌、脱离贫穷,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压在何育红心口的一块大石,久久难以忘却。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通过养猪改变家庭现状、带领邻里乡亲脱贫致富。但没有技术,靠老办法在今天还行得通吗?一句反问让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想办法、谋点子,几天之后他远赴陕西、平凉、泾川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眼界,也学了不少养殖知识。最后他立足于实际,决定回家开办野猪养殖场。面对家中没有积蓄,资金困难的现状,他没有放弃,找亲戚、找朋友,找银行贷款,最后勉强建起了厂房,购买了仔猪与种猪,最初厂子只有他一个人,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天黑了他还睡不安稳,可喜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第一年他就盈利了,后来他用余钱对养殖场进行了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猪存栏达到了220头,养殖场日常管理也由起初的他一人变成了现在的18人,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在致富的路上,何育红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村、社干部群众的高度称赞和认可,他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传颂。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带动。在创业过程中,没有技术他就到外地考察学习,为了把野猪场办的更好,他买了好多关于养殖的书进行自学,遇到有些专业性强、看不明白的内容时,他就到乡畜牧站请教专业人员,学懂之后他就在野猪养殖上付诸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养的野猪大多数都达到了300多公斤。二是甘于奉献,忘我工作。他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三年的创业生涯中,他没有抱怨过一句,每一次遇到困难,他都能从容面对。当有乡亲问他养殖技术的时候,他都能耐心细致的讲解,甚至放下手里的活,手把手指导,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三是致富路上不忘乡亲。作为一名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直牢记使命,牢记党的遵旨,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的养殖场吸纳了许多出远门脱不开身的在家的群众,帮助解决了贫穷家庭中的实际困难,带领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一些贫困户也学着养起了猪,促进姚家湾村在养殖产业路上越走越远。

经过几年努力,何育红同志真正实现了利用养猪这一产业带动大家脱贫致富的目的。三年以来,何育红同志养猪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纯收入15万元。通过何育红同志的示范带动作用,姚家湾村的生猪养殖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篇12:乡镇农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宁,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03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03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4年秋,到2005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05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上一篇:变更姓名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桃花源记中考试题